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2021年终盘点科技有哪些突破及进展

  帕克探测器进入太阳大气层示意图
  2021年在节日的气氛中和Omicron变种病毒的阴影下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来科技领域发展情况,人类有哪些科学技术取得突破和进展?
  以下是我们从过去这一年里重要且颇受读者喜爱的科技新闻中选出的十篇文章,依发表时间顺序做一个简要回顾。
  新证据为恐龙灭绝原因调查结案
  新研究发现确凿证据,认为关于恐龙灭绝的调查终于可以结案了
  关于导致恐龙灭绝原因的说法以前有几种,比如一系列的火山喷发,小行星撞击地球等全球性灾难事件。2月24日发表在《科学》(Science)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新研究,终于给这项调查结了案。
  这份研究说,从目前为止收集的所有证据来看,可以断定恐龙的灭绝是6,6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上地球导致的。研究估计,在撞击后长达20年间,地球上75%的生物逐渐饿死、灭绝,其中包括恐龙。
  新研究揭庞贝城居民真正死因
  维苏威火山脚下的庞贝古城
  公元79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Vesuvius)喷发,导致庞贝城内约2,000人遇难。在后来挖掘的庞贝城(Pompeii)遗址看到,很多人死亡时还保持着日常生活的姿势。这让这场灾难显得很神秘,说明这些人在意外的状态下,而且是很短的时间内全部遇难。
  3月2日发表于《自然》(Nature)子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一份研究揭示,庞贝城的居民是在仅17分钟时间之内,被浓密的火山灰呛死,而不是像以前猜测的被岩浆"活埋",或是被高温空气烫死。
  量子纠缠走向宏观:"测不准原理"被打破
  两个粒子处于量子纠缠态示意图
  以前科学家只在微观世界中观测到量子纠缠现象——两个粒子隔空保持同步的神奇状态。5月7日发表于《科学》(Science)期刊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在宏观尺度上也观测到这种现象,并发现它打破了量子力学上经典的测不准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又译作不确定性原理)。
  研究人员使用两面只有10微米左右的铝制鼓面,用微波光子使它们的鼓膜振动,发现它们能够保持量子纠缠的同步状态。以前的研究受限于"测不准原理",无法对纠缠的物体进行精确测量,只能通过推测得到估计值,而这份研究第一次打破了这个原理,对纠缠状态下的物体进行了测量。
  火星地表存在超常数量放射性元素
  NASA火星轨道飞行器拍摄到的火星表面的陨石撞击坑
  基于火星上固定式探测器洞察号(InSight)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7月23日发表在《科学》(Science)期刊的一份研究揭示,火星地壳层辐射性比以前所知的强得多。研究者表示,火星地壳层所含的核放射性元素是以前通过卫星探测值的13 20倍。
  这项研究发现与美国等离子物理学家约翰‧勃兰登堡(John Brandenburg)提出的理论相符。勃兰登堡2015年展示的研究称,有证据显示,火星上在远古时期曾发生过巨大的核爆炸。其规模之大,完全有可能彻底改变火星的气候环境,导致火星变成现在荒芜的样子。
  植物并非逐渐"进化" 两次突变间隔2.5亿年
  地球上的植物出现跳跃性发展
  按照进化论,地球上的植物是逐步地从苔藓那样最简单的植物发展到陆地植物、再到会开花的植物,复杂度不断增加。可是由斯坦福大学引领的一项研究发现,地球上植物的发展出现了两次跳跃,之间间隔长达2.5亿年。这么长的时期内,植物并没有"进化"的动作。这份研究9月17日发表于《科学》(Science)期刊。
  研究人员描绘在泥盆纪(Devonian)初期,即距今大约4.2亿年 3.6亿年前的时期,陆地上的植物经历了第一波繁荣潮。当时地球陆地上没有树木,只有草丛,能长到20英尺高、形似树墩的菌类植物可能是当时最高的植物。这之后,植物的发展停滞了。直到白垩纪(Cretaceous)晚期,即距今1亿年 6,600万年前,地球上突然出现了大量会开花的复杂植物,生态环境才比较接近现在人们看到的样子。
  太阳系内发现一个分隔带
  太阳系示意图
  10月15日发表在《科学》(Science)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份研究发现,大约在45亿年前太阳系形成的初期,太阳周围浓厚的尘埃盘内有一圈明显空隙。这终于能解释为什么来自太阳系的陨石总是明显地来自两个地带——正是这圈空隙把太阳系分成了距离太阳远近不同的外围和内围两块地界。
  地球上发现的陨石里面,一类来自较靠近太阳的区域,另一类则来自距离太阳较远的区域。这份研究发现,在太阳系形成初期,距离太阳较远区域的磁场却强过距离太阳较近的区域。这意味着,太阳系外围区域行星的吸积能力比内围的行星更强。木星这颗巨大的气体行星就位于太阳系的外围区域。
  地球处于一个巨大磁场隧道中
  处于巨大磁场隧道中的地球示意图
  12月10日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的一份研究发现,我们所在的地球和整个太阳系,位于一个巨大的磁场隧道里面。这个隧道长度大约是一千光年。
  研究人员发现,这个隧道有一定弧度。带电粒子和磁场组成了一条条又长又细的像绳索一样的结构,充斥在隧道内。研究特别提到,原来以为不相干的两个大型天体结构——"北银极支"(North Polar Spur)和"扇区"(Fan Region)原来都是这个隧道的一部分,平行地位于地球的两侧。
  370万年前至少有两种史前人类
  在阿根廷发现的2万年前的人类脚印化石
  很长时间以来,科学家都认为1974年科学家发现的一具远古时期人类的骨骸(后被命名为Lucy)是唯一一种远古时期的人类。然而12月1日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的一份研究,对几个原以为是熊留下的脚印化石重新分析后发现,它们其实是史前人类留下的,而且与Lucy不是同一种人。这些脚印来自的年代与Lucy生活的年代类似。
  这项发现意味着,370万年前同时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不只一种。研究者表示,从化石遗址上的各种线索来看,那个地区在那段史前时期有着完整的非洲自然环境,不仅至少有两种人,还有鸟类、羚羊、鬣狗等各种动物。
  地球上半数水资源或来自太阳风
  地球处于太阳风影响下的示意图
  11月29日发表于《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期刊的一份研究发现,原来太阳风内带电的粒子遇到太空尘埃会变成水!这项发现终于解开了科学家以前对于地球上水的来源这个谜团。
  科学家以前只知道坠入地球的陨石为地球带来了水分,可是陨石水分内所含的重水的比例比地球上的高。研究人员计算显示,如果把来自尘埃辐射产生的水资源和来自陨石的水资源按照50:50的比例混合,所得到的水资源内氘和氢同位素的比例,正好和地球上的水相同。由此,研究人员认为地球上至少一半的水来自太阳风与尘埃的互动。
  NASA探测器首次进入太阳大气层
  帕克探测器进入太阳大气层示意图
  美国宇航局(NASA)发出的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每次飞掠太阳都距离太阳更近一些,今年第十次飞掠太阳,也是第一次进入了太阳的大气层。探测器发回了首次在日冕层"伪流"内穿梭的 视频,NASA称这犹如飞进"风暴之眼"。这一次,NASA也发现日冕层的表面不是光滑的球面,而是凹凸不平,有很多皱折。

河南一水库,水位一夜间退却数百米,专家赶到后挖出六条金龙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换句话来说,世界上百分百的生物都是需要水才能存活。植物需要水,动物需要水,所以很多地方都会做好储水的工作,以便供给日常所需用水。于是,各地都兴修水库和修建水坝。乐山大佛特大发现!胸口处发现神秘密室,出土之物揭开千古谜团中国地大物博,所以有很多自然景观和人类智慧的化身。虽然很多景观在战争时期遭受到了破坏,比如圆明园,但是不可磨灭的是它曾历史上散发过万丈光芒。就好比巴黎圣母院被火烧了之后,大家就修不不是疑冢!工人施工扩建意外发现包拯墓,墓中场景让人难以接受在我国历史上,各朝代的文明都曾出现过璀璨的光辉,其中有过明智的君主,有过英勇的大将军,有过清正廉明的官员,也有舍己为人的平民百姓。不得不说,再黑暗的文明,都会出现那个能让我们记住的甘肃一特殊村子,族规规定村里人都不准看岳飞传,这是怎么回事?古往今来,有很多英雄的故事被我们所称道,赞颂。其中,名将岳飞的故事千百年来家喻户晓,成为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可是,这个世界上仍然有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例如我国就有一个村子不能看岳司马光砸缸救人家喻户晓,可你知道被救小孩是谁?老师为何不说?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民族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故事,其中不乏含有教育意义的。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这些广为流传的故事都是我国教育中的瑰宝。今天要讲中国战略地位最重要的省,只要守住不丢,那么我国就绝不会灭亡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到如今一共设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而每个省级行政区的面积大小和居住人口都不相同,但每个地区的政治地位却都是改写二战结局!日本帝国最后的疯狂水下航空母舰计划1945年9月2日,随着日本代表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席卷全球61个国家,为时六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结束。但正当世界人民庆祝着胜利时,驻守在太平洋地区的美国海军在美军不过如此!我国首支合成军,入朝作战后仅2小时就歼敌3个连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作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不仅打破了美帝国主义是不可战胜的神话,使中国军队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敌人的宝贵经验,加速了人民军队的建设。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人们对宇宙的研究变得更加引人入胜。多年来,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理论和研究。每当我们想到宇宙时,我们的好奇心就会涌现出成千上万的问题。一些这样的问题,比如什么构成了纳粹崛起背后希特勒是如何在英法的眼皮底下发展壮大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悲伤哀怨笼罩了整个德国,这个一手导致一战爆发的战争发起国全面崩溃,无论是物质金融还是军心民心都一落千丈。而经过巴黎和会长达7个月的谈判签订的凡尔赛条约更是将发清北毕业生去哪里了?他发明了美国2000瓦EUV光刻机光源核心技术编者按在调研下一代基于小型加速器的EUV光刻机光源技术的时候,我遇见了两个人,他们在美国同样的地方留过学,先后50年,均在美国的同一加速器实验室取得卓越的成就。1955年,一位中国
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测量火星上有趣的碳特征在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好奇号火星车从火星表面收集的粉末状岩石样本后,科学家们今天宣布,其中一些样本富含地球上与生物过程相关的碳。虽然这一发现很有趣,但它并不一定指向火星上的古代生命,因NASA一晚3。5万美元,有钱就让你上天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放了国际空间站给商业使用,将会前所未有地推广这项服务。也就是说,NASA希望并鼓励私营企业来购买上天的船票和天上的床位。NASA的首席财务官Jeff光速到底有多快,又是一个什么概念今天我们来说一个令人费解的原理,光速是永恒不变的一种速度。简单的理解就是光速相对于任何东西都不变,非常矛盾。但是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是通过实验测出来的。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任何有质驳宇宙爆炸论驳宇宙爆炸论如果你微微留心一下,这些发现可能就是你。宇宙爆炸理论基于以下4点1托马斯。杨的可见光双缝干涉实验,确立的光波理论。2光波的多普勒效应。它是由声波效应延伸出来的纯理论。由地球内部在加速冷却,这对人类有什么影响?会造成世界末日吗地球作为许多生命的家园,它的独特性不言而喻。它拥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适当的温度湿度和大气等。它还有独特的磁场来保护生活在上面的生命,以免受到来自宇宙射线和太阳辐射的影响。但是最近焦点访谈丨太空出差路程过半从2021年10月16日发射升空到今天,神舟十三号乘组的三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驻留的时间已经过了三个月,超过了神舟十二号的三名航天员,王亚平也即将打破聂海胜的纪录,成为在轨时间最长太阳快要爆炸了?来看看科学家怎么说几十年来我们已经知道太阳位于一个局部气泡之内,这是一个低密度充斥着高温等离子体的空腔,周围环绕着一层气体和尘埃,然而这个外壳的范围形成的动力和时间尺度,以及它与恒星形成之间的关系仍可用于建造无损耗电网和量子计算机?科学家发现奇异金属据英国独立报网站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奇异金属,这一发现可能成为一种困扰研究人员几十年的现象找到解释的关键。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会带来各种突破,比如无损耗电网和量子计算机。它似新研究计算宇宙有多少恒星黑洞结果令人啧啧称奇虽然我们看不到黑洞,但不代表没有方法可以推测估计黑洞数量。为了更理解宇宙如何演化,科学家最近以新方法计算出当今可观测宇宙可能藏有多少恒星黑洞,结果令人啧啧称奇高达40,000,00ETRI和KAIST开发新复合物,可提高OLED器件效率据外媒报道,韩国KAIST和ETRI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金属氧化物电荷转移复合物,当其分散在OLED堆栈中时,可以提高OLED效率。研究人员已将这种材料应用于绿色和蓝色O地理学发展地球科学时间进程16世纪前地圆说(公元前500年,毕达哥拉斯设想地球是圆形的,因为他认为圆是完美的)16世纪哥白尼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17世纪牛顿的行星动力学18世纪富兰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