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超100所双一流入局,大类招生是捡漏还是踩坑?

  9月新学期开启,重庆大学正式推行"本科生院"运行模式。5330名本科新生不再直接分流,而是先进入本科生院学习一年,接受通识教育,第二年再进入专业院系学习。这正是重庆大学深化大类招生的重要一步。
  2021年6月,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高校招生专业目录,高校按照学科大类招生已成为一种趋势。实行大类招生,已经是我国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普遍做法。有论文统计,到2020年,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有114所实行大类招生与培养,占总数83.2%。
  不过,这种招生模式的社会评价却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不少学生对此模式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在知乎上搜索"大类招生",要么是嘘声一片,要么是学生为自己未来的专业分流充满担忧。
  知乎截图
  国内一流大学纷纷入局的大类招生,对考生而言,究竟是"捡漏"还是"踩坑"?本文从人才培养的维度一探究竟。
  培养"通才",时不我待
  顾名思义,大类招生是指,高考招生时按照学科大类或是将几个学科类似的专业合并在一起招生。学生入学后按照大类,在1~2年时间内进行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展开具体专业的后续学习。
  实际上,大类招生在国外早已有之。二战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高等教育纷纷开始探索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宽口径模式,强调"通识教育",培养"通才"。如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大都设置文理学院负责本科生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学生进入高校学习1~2年后,再在学科范围内选择具体专业。
  这样,学生的兴趣、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对专业基础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可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同时,学生易于打好学科基础,培养较好的综合能力,利于未来的长远发展。
  而我国教育体系则与强调"通识教育"的西方模式不同。1952年我国便依托苏联模式,建立了以培养"专才"为目的的专业化教育培养模式。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专才"教育有其合理性,但随着大环境的变化终见其弊端。
  一方面,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往往盲从而非依靠兴趣,日后放弃本专业的情况愈加普遍;另一方面,高校长期以来学科专业划分过细,导致学生知识面过窄,割裂了知识的完整性,不利于学生的长期职业发展。
  20世纪90年代,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指出:"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体系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专业口径过窄、人文教育薄弱、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过死"。彼时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纷纷展开大类招生模式的早期摸索,加大选修课建设力度、开设不分文理和专业的少年部、成立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等等,以改变专业教育过窄的状况,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2001年,北京大学启动了"元培计划",彻底实行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贯彻"强化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十六字教改方针,着眼于培养具有多学科、宽基础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的优秀人才,在普遍意义上被认为是"大类招生"本土化探索开端。
  钱穆先生曾于1940年撰文《改革大学制度议》,提出"智识贵能汇通",最先提出"通识"一词。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就在于突破学科藩篱,以开放、包容的教育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而大类招生的初衷,正是把这一培养模式逐步推进,培养具有扎实学科基础、具有创新创造潜力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惠及整个社会。
  如今,我国高等教育正趁着现代化建设的东风一路高歌猛进,由"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化的现实基础已然具备,越来越多的高校向"大类招生"进军,在制度模式、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多方面进行大胆尝试。
  浪潮迭起,推陈出新
  据《大类模式:我国研究型大学本专业教育模式改革探索》一文数据显示,到2020年,除国防科技大学以外的41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全都进行了大类专业招生改革,其中有7所高校尚未实施全面大类招生改革。
  图源:论文《大类模式:我国研究型大学本专业教育模式改革探索》
  可以看出,2016年之后,面向全校大部分学生或全体学生的全面大类招生高校数快速增长。此外,一些地方高校也在纷纷实施大类招生,"大类招生时代"的浪潮迭起,几乎已全面来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马进喜介绍实行大类招生的原因时指出,大类招生和培养能扩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也更符合当前学科交叉、专业界限淡化的高等教育改革趋势,符合一流高校的本科人才培养发展方向。
  不过,高校大类招生也有其紧迫性。
  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新高考改革,标志着"专业优先"的投档方式正式启用。名校光环优势不再,强势专业将成为高校招生的"硬通货"。这种情况下,通过大类招生"打包录取"考生,便成了学校录取优质生源的重要手段。
  《传统与变革:我国本科院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与分类体系》一文总结了我国本科院校大类招生的几种人才培养模式。
  图源:论文《传统与变革:我国本科院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与分类体系》
  目前国内高校开展的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可分为学院内大类招生培养、跨学院大类招生培养、开设实验班大类招生培养、成立本科生院大类招生培养等四种模式。
  学院内大类招生培养较为普遍,即院系内相关专业合并为一个专业门类进行招生。如华中师范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类,前期在一个专业门类下培养,大二下学期进行专业分流。
  跨学院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是将不同学院的多个专业归为一个大类招生。如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科学试验班,由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院、国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5个学院组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5个学院中任一学院,5个学院共同设置大类平台课,打通文史哲的学科界限。
  实验班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下,学生前期学习通识课程和学科大类课程,后期可在全校范围内选择专业,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为典型,致力于培养文理素质兼具,跨学科、跨专业的拔尖创新人才。
  本科生院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则是在大学内部成立新的本科生院,对全校本科生进行通识教育的大类培养,后期分流到专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复旦大学经济管理试验班,高考时以经济管理试验班形式招生入学,其后入驻复旦学院,第一学期结束后,可在旅游学系、大数据学院和管理学院3个院系中进行专业选择。
  这四种模式为大类招生的基础归类,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探索通识教育的道路上推陈出新。日前,北京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亦纷纷开设本科生院,为大类招生、通识教育的探索迈出步伐。
  据重庆大学本科生院 院长李正良介绍,5330名新生将按照"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大类管理" 原则,按相应大类进入理科试验班(数学与物理类)、工科试验班(环化与健康类)、工科试验班(工程与能源类)等六个大类班级学习,接受广义的通识教育,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主要选择数学、物理、化学、文学、哲学、生物、外语等基础课程以及思政、体育、劳育等必修课程。完成大一阶段学习后,结合学生的成绩和专业意向填报分流到所在大类里的专业。
  招生简单,培养不易
  "大类招生好,高三一年又一年!"
  "大类招生好,年年期末胜高考!"
  "大类招生好,看到大类赶快跑!"
  ……
  虽然大类招生渐成趋势,但风潮之下,暗流涌动。把人招进来之后,如何培养成了一大难事。我国在大类培养方面尚不成熟,很容易造成诟病。
  教育教学:与大类招生匹配不足
  新高考改革之后,同一大类的学生会因高考时选考科目不同而出现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同时,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所需基础课程也有所不同。这种差异性需要高校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开设齐全的、高质量的基础课和通识课,实现多专业的重新组合,使专业向复合型转化。
  但目前来看,部分高校准备不足。"水课"、"无用的通识课较多"等课程设置问题消耗了学生的大量精力。在某高校2017级外语类大类招生方案中,大一时课程倾向德语教学,对于分流后选择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缺少英语的基础语言知识课程,不利于语言 基础较 差 的 学生 在一年级时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所以,如何打破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脱钩的现象,做好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与衔接,是大类招生之后保证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有学者对此提出按"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原则完善课程管理制度,即每个专业大类在一定范围内实施弹性化选课制度,根据学生的基础、兴趣和能力,为学生设置多样化选择。
  专业分流:马太效应明显
  大类招生之后的专业分流阶段,也容易造成"热门专业越来越热、冷门专业越来越冷"的现象。成绩较高的学生扎堆报热门专业,而成绩低的学生最终被"甩"给冷门专业。
  知乎截图
  如2018年清华大学大类分流时,知乎上有网友提出了专业填报过热的问题 ,引发探讨。在车辆工程(电子信息方向)、电子信息类和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方向)三个专业中,选择电子信息类专业为第一志愿的人数高达164人,而选择其他两个专业为第一志愿的人数均仅为1人。而在该问题下的回答中,有其他网友贴出的工业工程、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三个专业的选择情况,自动化专业也以137名第一志愿人数占据压倒性优势。
  专业间选择的严重不平衡不仅造成专业生源质量的细微差别,也会使负面情绪在"被选择"的学生与教师之间滋生。学生去的是"挑剩下的",教师收的是"不情愿来的"。长久下来,必然会对专业培养质量与教师授课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能够争取到自己喜欢的专业那几十个名额,一百多名高考时水平相差无几的学生从大一便开始了"卷王"之路,因此也引发了网友们对大类招生"年年期末胜高考""看到大类赶紧跑"的吐槽。
  是"踩坑",还是"捡漏"?
  不过,虽然部分成绩靠后的学生只能流向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但对于高考侥幸"搭边上车"来到自己心仪学校的学生而言,通识教育期间也得到了逆风翻盘的机会。只要成绩能够冲在前面,还是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选择权,能够在大类分流中进入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习。
  所以,对于不同学生而言,高校大类招生,可能是"踩坑"也可能是"捡漏"。但真正让通识教育、大类招生深入人心,依然需要政府、高校对学生需求和产业变化做出及时响应与调整,比如紧需专业的倾斜与扶持、普通专业的优化升级与改造、冷门专业的撤销与调整。
  8月2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通知》。其中提到: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推进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及时减少、撤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加快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等。
  随着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动态调整与补足,相信大类招生的春天,终究会到来。
  参考文献
  [1]张盖伦,刘莉. 不分具体专业按大类招生 高招新模式怎么就成了"陷阱"?[N]. 科技日报,2021-08-17(005).
  [2]尹兆华.我国高校大类招生的困局与解困[J].中国考试,2021(01):47-51.
  [3]赵婷婷,秦己媛.大类模式:我国研究型大学本土专业教育模式改革探索[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9(01):9-18.
  [4]鹿平.浅析外语学科大类招生——以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为例[J].英语广场,2021(18):106-108.
  [5]赵菊梅.传统与变革:我国本科院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与分类体系[J].现代教育管理,2020(08):43-52.
  [6]什么是好的通识教育
  http://edu.people.com.cn/n1/2016/0510/c1053-28337785.html
  [7]重庆大学成立本科生院 新生先大类培养再选专业
  http://news.cqu.edu.cn/archives/medias/content/2021/09/05/02f84308fab673d8332e1ab780a8ade20987e925.html
  [8]通识教育需要面对三大挑战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8/462930.shtm
  [9]高校大类招生,别让考生"前途迷茫" | 新京报快评
  https://mp.weixin.qq.com/s/vlLu6be9JK6YC0jl7AUGoA

可再生能源供热法可再生能源供热法德国的可再生能源供热法案旨在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的份额提高到14。新建筑业主有义务从可再生能源中获得一定份额的热量,旧建筑业主获得翻新资金支持。早在福岛灾难发生DileshaPerera博士没有标签的大亨每个女人都是大佬TiffanyPham,平台Mogul的创造者2018年出版的半自传你是大亨(YouAreaMogul)分享了她的职业经历,帮助全球女性发展她们的创业技能。这本书的梦想出轨燃煤电厂DattelnIV颠覆了德国铁路的绿色野心德国国有铁路DeutscheBahn(DB)自豪地宣称自己是全国最大的绿色电力用户。到2030年,随着新通过的德国煤炭出口法的采用率计划增长到80,DB的目标是到2038年实现10EnergyNest从MampampampG支持的Infracapital获得1。1亿欧元投资热电池领域的全球市场领导者EnergyNest今天宣布已与富时100指数上市公司MGplc的基础设施股权投资部门Infracapital签署投资协议。该协议包括对EnergyNes德国可再生热量当从可再生能源(例如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热能)产生热量时,人们称其为可再生热量,但该术语也可以包括为加热应用回收废热。由于热量约占德国总能源消耗的40,可再生热量的潜力大于可再生电力,钛计划走进深圳学校,开启SDGs全国首讲2020年6月10日上午,全球青少年钛计划发起人左涛,为深圳杨梅红国际私立美校侨香校区的老师们做了一场关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以下简称SDGs)的教师通识培训。针对即将在云南召开艺马当先第19届艺庐雅集圆满举办古代,没有电子设备,文人雅士为了打发消遣时间,通常会在饮食起居上,无不讲究琴棋书画,无不通晓。雅集,正是古时文人雅士聚集施展才华的活动。古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十分纯粹,而我们今人,可以陌陌直播公益课复课带乡村孩子打卡丝绸之路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五一假期过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黑龙滩镇杨柳小学非毕业年级的学生们正式开学复课。5月12日,重新回到学校的杨柳小学五年级1班的曾以川,和湖南安徽广影创科技获批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9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正式发文,批准上海影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上海浦东新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上海影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技术和产业方向为天空周末北京户外休闲移动运营模式广受好评疫情好转,天气晴朗。身在车水马龙的都市中心,心却向往着绿水蓝天,小溪旁深亲手搭建的露营地,数十个小伙伴一起烧烤,火锅足球K歌茶道瑜伽水上项目这一切并不是私人定制,而是专注户外休闲移王法明巴不得仇人死儿子是愚蠢愚味的心理近日,关于美国的动乱的消息一直处于刷屏状态,有人怒不可遏,有人幸灾乐祸,有人祝福美国完蛋,总结起来大多数是为美国动乱加油助威,视乎是美国越乱越好,死的人越多越好。这种违背天性的行为
纪念施今墨逝世50周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1969年8月22日施今墨先生在北京逝世,今年8月22日是这位大国医逝世五十周年,施今墨的四代学生和96岁高龄的施夫人以及中华医学会北京同仁堂北京中医局领导都齐聚同仁堂健康大兴基地燃!2019年健康中国行广州主题宣传活动火热开启健康促进助力脱贫攻坚为切实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努力实现健康中国梦,广泛开展健康知识和技能传播,以健康促进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2019年健康中国行广州主题宣传活动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公开征集涉嫌假扮记者的刘爱民违法线索的通告为了净化北京市良好的商业合作氛围,提升全民诚信意识,完善诚信文化体系,查清假扮记者的刘爱民更多的违法事实,打击老赖的嚣张气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请社会各界和广大网友提供有关冒充新华广州中医药大学重视人才培育,继续发挥学校优势据广州中医药大学消息,该校今年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将招收高起本专升本和专科层次学生。重经典强临床继续发挥学校优势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整体进中央支持深圳数字货币研究亚投再度受国际关注8月18日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支持在深胆敢90后女孩访北京道此一游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魏道道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服务业文化产业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幸福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例如,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合计增长13。7,比上年加广东中医药专业考哪些科目?这张表一目了然广州中医药大学创办于1956年,建校基础是成立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是新中国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学校之一。2017年入选首批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整体进入广曹雁雁再出历史名人巨著春申君黄歇在豫出版上市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胡巨成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刘宏冰8月23日,记者从河南文艺出版社获悉继战国第八雄公开面世之后,信阳藉著名女作家曹雁雁楚国三部曲收官新作长篇历史小说春申君黄歇,正式出首创置业ampampquot快周转ampampquot加速签约增长优质土储铸造长期成长价值10月的尾声已经来临,随着房地产金九银十的退潮,各大房企也即将进入年终考。从当下审视各家房企今年以来的发展动态,从中寻找投资机会,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时间窗口。在一众房企中,笔者特别关迈克尔杰克逊家族万圣节慈善晚宴中国唯一受邀神秘嘉宾10月25晚8点(美国时间),迈克尔杰克逊长子普林斯杰克逊在洛杉矶比弗利山庄举办万圣节慈善晚宴,整个庄园充满万圣节的气息,诸多与迈克尔杰克逊生前合作过的明星和友人社会各界贵宾以及来中国网书画艺术栏目第七届艺庐雅集走进焕多多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文化艺术产业大发展的战略,由焕多多中国网书画艺术栏目杭州艺庐美术馆中国美术导报中国艺术媒体联盟艺庐文化集团等机构联合主办的第七期艺庐雅集活动于2019年9月21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