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那些看上去很厉害的样子的德制舰艇,性能又究竟如何呢?

  ★ 引言:长期以来,"德国制造"总是被很多人认为是"品质保证",而"德国制造"的舰艇也不例外。很长时间以来,很多文字作品都将德国造军舰,尤其是水面战舰描述成为火力强大、防护出色和快速敏捷的典范,无论是二战时期的"俾斯麦"级和"沙恩霍斯特"级,还是如今的MEKO系列护卫舰,都给很多人一种"性优质坚"的直观印象。客观上说,从近代的蒸汽铁甲舰时代到如今的导弹驱护舰时代,德国建造的水面舰艇在国际市场上倒也一直有着不小的一席之地,然而,那些"看上去很厉害的样子"的德制舰艇,性能又究竟如何呢?小爪牙的大海怪——二战时期的德国海军战列舰
  很多"二战迷"中的"德粉"总是喜欢"架空"一件事情:如果当时德国海军的"俾斯麦"级战列舰能换装406毫米舰炮,"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能换装380毫米舰炮,那么作为当时德国海军"王牌"的大型主力舰就能变得速度又快、火力又猛,从而给盟国海军加以更大的杀伤和迎战(消灭)成本,即使不能扭转战局,起码也能拖延大西洋破交与反破交作战的时间……的确,"俾斯麦"级和"沙恩霍斯特"级外形威猛美观,从性能参数来看也是速度和防护俱佳的优秀战舰,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应了之前的话题,如果"俾斯麦"级和"沙恩霍斯特"级换更大口径的舰炮,那么火力就能上一个台阶,而两级舰在建造时确实预留了尺寸更大的、准备换装更大口径舰炮的炮塔座圈,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最后两级舰直到被全数击沉都没有换炮?
  就是"看上去火力很弱"的280毫米舰炮,已足以让35000吨级的"沙恩霍斯特"级舰艏上浪了……
  比如,"沙恩霍斯特"级的满载排水量足足有35000吨以上,却装着怎么看都与其大身板不相称的280毫米口径舰炮。然而就是这火力怎么看都显得弱的280毫米舰炮,已经造成了"沙恩霍斯特"级适航性降低甚至舰艏上浪,在改装了新舰艏之后才勉强解决问题。加上德国造的舰炮比其他国家的同口径型号要重很多,以及"沙恩霍斯特"级采用穹甲设计,造成如果改装380毫米舰炮后,适航性和舰体承重能力就会更加不堪,所以很多"德粉"们幻想的装备380毫米舰炮的强大的"沙恩霍斯特"级在真实的历史中根本不可能被建造出来。另一方面,"沙恩霍斯特"级"引以为傲"的防护也值得商榷,例如穹甲设计,在一战结束后已经被大多数国家认为并没有什么用,充其量只能防御普通驱护舰的105~120毫米舰炮(大型驱逐舰/轻巡洋舰的150~152毫米舰炮是不可能防得住的);但是驱逐舰的另一个名字就是雷击舰,等到进入105~120毫米舰炮射程,首先开打的不是舰炮而是鱼雷……因此当时大多数国家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不再会去装备派不上用场却徒增重量的穹甲了,但德国人比较认死理,以至于从"沙恩霍斯特"级到"俾斯麦"级都采用一脉相承的穹甲设计,浪费重量不说,也对适航性和安装舰炮带来了负面影响。实际上,"沙恩霍斯特"级从未敢和重巡洋舰以上级别的敌舰正面相抗,而"破交战"本非该级舰的设计初衷。
  而作为"德粉"们心目中的"神器","俾斯麦"级亦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东西,作为一级满载排水量超过50000吨级的"超条约型"(德国最初没有资格加入华盛顿条约,但后来一度表示遵守该条约的规定)战列舰,"俾斯麦"级出于与"沙恩霍斯特"级类似的原因没有能换装计划中的406毫米舰炮,于是火力尚且不如美国同期的"条约型"战列舰如"北卡罗来纳"号和"南达科他"号。击沉"胡德"号具有很大的运气成分,而所谓的"防护性出色"也是在面对那些先围上来的巡洋舰(不是战列巡洋舰)时还算能抗,等到英军战列舰到场,"俾斯麦"号也就很快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满排超过50000吨的"俾斯麦"级面对英美的"条约型战列舰"时丝毫不占上风
  近海水怪——战后的西德海军舰艇
  战后的联邦德国(西德)海军是不折不扣的近海防御力量,西德建造的舰艇也完全以近海海域作战为使用目的。在冷战时期,西德海军的自产舰艇几乎都是中小型舰艇。
  建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F120型"科隆"级护卫舰是战后联邦德国自行设计建造的较大的舰只之一,平心而论,"科隆"级的技术水平看上去非常可观,包括柴燃联合动力包和法国制造的100毫米单管自动舰炮。但是满载排水量接近3000吨的"科隆"级的舰载武器同样很对不起其吨位和"技术含量",两门100毫米主炮,两门双联装40毫米速射炮,两门单管40毫米速射炮(和"俾斯麦"号一样,同时装新旧两型作用完全一样的舰炮),两座四联装火箭式反潜深弹发射器和四具533毫米鱼雷管,外界舰艉的深弹投放/布雷轨。说句不好听的,这样的火力水平比起对面东德的50型"里加"级小型护卫舰,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可言,此后"科隆"级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进和升级,自始至终都是一级火炮护卫舰……
  F120"科隆"级护卫舰虽然技术参数很高端,但舰载武器却很是对不起其体量和技术含量
  同时期西德建造的其他战斗舰只,主要是鱼雷艇和导弹艇,当然还有"信天翁"级导弹鱼雷艇那样的异类,240型"西提斯"级小型反潜舰那样的"大号037",以及"德意志"号训练舰那样的"小‘俾斯麦’号"。到了20世纪80年代,德国建造的F122型"不莱梅"级护卫舰终于算是"中规中矩",达到了同期欧洲国家主流建造的导弹护卫舰水平……比起英国、法国、意大利甚至西班牙、荷兰、丹麦等欧洲"二流海军强国"的主力舰只,德国的国产舰艇性能并不出色,价格却是不低,所以在当时的国际舰艇市场上说不出有多少地位可言。然而到了新世纪,很多事情又有点改变了……"去工业化"的赢家?——新世纪的德国MEKO系列军舰
  冷战结束、两德统一后,新联邦德国海军规模一度缩减,从东德获得的舰艇大多被拆解或售卖,西德时期建造的舰只除了"不莱梅"级之外,也大多在21世纪到来之前退出了现役。然而这些毕竟是暂时的,20世纪90年代入役的F123"勃兰登堡"级终于达到了欧洲国家的一流水平,而21世纪初服役的F124"萨克森"级则是配备APAR型相控阵雷达的欧洲大型区域防空舰之一,于是统一后的联邦德国海军一跃成为拥有欧洲最强水面舰队的海军之一。然而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的,抛开一直拥有航空母舰和核潜艇的英法两个大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也先后开始建造轻型航空母舰和大型区域防空舰,甚至连荷兰和丹麦的大中型舰只都造得有声有色,实际上在冷战时期,意大利、西班牙和荷兰的海军规模均在西德海军之上。于是除了常规潜艇依靠着212/214型的表现仍然处于欧洲一流水平之外,德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在21世纪的地位又有所下降,然而在外贸领域,却又有些不大一样。
  进入21世纪后,欧洲各国纷纷进入"后发达国家时代",随着其劳动力成本的日益提高,欧盟各国纷纷踏上"去工业化"的道路,而造船业作为"传统工业"自然首当其冲——反正有大把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亚洲国家建造民船满足全世界的需求,那么作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欧洲各国何必还要造船呢?于是欧洲各国的舰船建造成本也随之居高不下,不少欧盟国家因此放弃了舰船工业,而德国作为少数几个基本保留完整舰船工业的国家之一,就在国际舰艇市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份额。尤其是以MEKO为代表的德国"模块化"水面战斗舰只,成为国际市场上的颇受吹捧的一系列舰船。
  南非海军的"阿托玛"级护卫舰是德国在21世纪建造的第一级MEKO系列护卫舰,乍一看上去,"阿托玛"级似乎有很多亮点:"X形"的舰体和干净的上层建筑使来自任何入射角的反射信号减少到最低,雷达横截面信号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减少;取消了烟囱,减少了红外辐射信号。采用了独特的新型柴燃联合动力装置和螺旋桨—喷水混合推进装置,用柴油机驱动螺旋桨,用燃气轮机驱动喷水推进器。首次采用雷达和光电多传感器一体化桅杆,此外还是第一级配备垂直发射系统的MEKO系列战舰……然而这些看上去很"亮眼"的性能并没有能换来一级战斗力足够强的舰只,满载排水量近3600吨的"阿托玛"级没有远距离搜索和跟踪雷达,只有点防御的舰空导弹,近防炮的射速和拦截效率都很有争议,计划安装拖曳线阵列声呐(最后也没装上去)却没有攻潜武器……与同等级别吨位的法国造"威严"级、俄罗斯造"塔尔瓦"级等外贸型护卫舰相比,"阿托玛"级再次印证了德系舰只"战斗力对不起技术水平"的一贯规律。不过和德国海军自用的MEKO系列舰只比起来,"阿托玛"级已然是很合理而均衡的了……
  "阿托玛"级的战斗力同样对不起其吨位和"技术水平"
  K130型"布伦瑞克"级轻型护卫舰一直被认为是2000吨级以下护卫舰中的"高端型号",然而性能却一再缩水:原定配备的"独眼巨人"光纤制导舰空导弹被取消了,防空导弹仅剩下了"海拉姆",算得上"亮点"的武器似乎只有不是德国制造的RBS15Mk3反舰导弹;而"布伦瑞克"级既无声呐设备,亦没有攻潜武器,反潜能力就是空白,说到底除了说不上强的制海作战能力外就"一无是处"了。于是"布伦瑞克"级实际上只有1000吨级出头的荷兰"西格玛"级轻型护卫舰的基本型水平(改进型"西格玛"级火力更强),无论是现有作战能力还是升级潜力都比英法等国的2000吨级轻型护卫舰差得很远,甚至不能和韩国等亚洲国家建造的轻型护卫舰如"仁川"级和"大邱"级相比。所以K130型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也是非常不佳的,除了最后性能大幅缩水的"烂尾作品"即波兰海军"西里西亚"号巡逻舰之外,K130型护卫舰就再没有什么海外买家了……
  K130型"布伦瑞克"级轻型护卫舰竟然只有制海作战能力
  而一度被吹捧为"德国的‘朱姆沃尔特’级"的F125型"巴登•符腾堡"级护卫舰则更加"奇葩":按照原来的计划,F125本应是一艘火力强劲的大型作战舰只,配备有127毫米奥托•梅莱拉主炮(初期的计划甚至包括155毫米舰炮)、一套基于MLRS多管火箭炮系统研制的GMLRS舰载多管火箭炮系统(有可能包括陆军战术导弹)、四十八单元Mk41通用垂直发射单元(不仅可以使用"标准"-2,还准备使用"战斧"巡航导弹)、八枚RBS-15Mk3或者更新型号的反舰导弹(兼具精确打击地面目标能力)等诸多对空、对舰和对陆攻击武器,另外还配备有自主式水下机器人(ROV)执行近海反水雷任务。这显然是类似DDG1000的强力型"前沿—由海向陆"战舰的设计思路。若能够得以实现,F125不仅将开大口径火箭炮首次在主力作战舰只上应用的先河,也无疑会是一级各项作战能力都十分了得的大型战舰。
  2011年5月9日,F125型首舰在德国布鲁姆•福斯造船厂举行了开工仪式,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么一艘7000吨级的舰只,竟然需要两个造船厂协作完成,布鲁姆•福斯船厂建造一些分段和上层建筑,汉堡造船厂负责另一些分段和上层建筑的制造工作,然后将布鲁姆•福斯建造的部分水运到汉堡进行总装,于是开工仪式和下水仪式就要在两个不同的造船厂进行了,这或许是高福利社会带来的"好处"吧……另一方面,开工仪式上的模型和铭牌显示,该级舰的舰载武器被大幅度改变了:GMLRS舰载多管火箭炮系统没有了,Mk41通用垂直发射单元没有了,防空导弹仅剩下用于末端拦截的"海拉姆",反舰导弹也换成了更为常见的美制"鱼叉",除了那门127毫米舰炮以外,其余的对陆攻击能力被"阉割"殆尽。不过也增加了一些装备,例如采用12.7毫米机枪为火力单元的遥控武器站、水炮、高功率探照灯和声学武器等。于是F125的"身份"被改变了,由实施"前沿—由海向陆"作战的急先锋,德国的DDG1000,变成了只适用于执行诸如反海盗等低强度、非战争海上军事行动任务的"超级导弹巡逻舰"。
  虽然对空、对海和对地攻击武器被大幅"缩水",但"巴登•符腾堡"级的舰载雷达和电子设备依然十分强大,包括一部TRS相控阵雷达、导航雷达、舷外探测声呐和激光告警装置,以及LINK11、LINK16和LINK22数据链装置,TKWA/MASS电子战和诱饵发射装置等。于是"巴登•符腾堡"级的"奇葩"之处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明明配备了远程相控阵搜索和跟踪雷达,却只有末端防空系统。反过来说,既然只有末端防空系统,那要远程相控阵雷达做什么呢?套用一句玩笑话就是:"算你眼睛大,难不成能把敌方空中目标给瞪下来吗?"于是明明最初打算用来搞"前沿—由海向陆"作战的"巴登•符腾堡"级护卫舰最终成了不折不扣的大型远洋巡逻/护卫舰。不过"巴登•符腾堡"级也许不用担心自己过于"独树一帜",因为刚开工不久的英国26型"全球战斗舰",也是硕大的身躯里,舰载武器却空空如也,不过话说回来,26型上也没有那么大的远程相控阵雷达不是吗……所以也难怪"巴登•符腾堡"级及其技术前身MEKO LCS护卫舰计划,与K130一样乏人问津。
  甚至可以这么说,无论是执行"由海向陆"任务还是远洋条件下的非战争军事任务,"巴登•符腾堡"级甚至远不如丹麦的"阿布沙龙"级"多功能舰":后者同样有远程警戒雷达,还可配备16枚垂直发射的改进型"北约海麻雀"舰空导弹,"鱼叉"反舰导弹的数量也达到16枚,比"巴登•符腾堡"级多了一倍;除此之外,"阿布沙龙"级还有可以执行海外小型兵力投送和人员装载任务的滚装甲板,遂行非军事任务的能力比"巴登•符腾堡"级强得多。而另一方面,在"阿布沙龙"级基础上衍生而来的"艾弗维特•菲尔特"级"护卫舰"就已然是如假包换的大型防空舰。
  配备有远程相控阵搜索雷达却只有末端拦截防空导弹的F125型"巴登•符腾堡"级护卫舰
  于是德国造水面战斗舰只依然延续了"叫好不叫座"的"传统",近几年里,除了阿尔及利亚为其海军订购了两艘"阿托玛"级的后续型号MEKO A200AN护卫舰(舰炮换成带有隐身外壳的76毫米奥托•梅莱拉超紧凑型,反舰导弹更换为16枚RBS15Mk3)之外,还没有收到其他国家的订单,而且阿尔及利亚还是一个把中俄法德各国军舰都买了一遍的"特例"。其实放眼世界,能做出类似MEKO构型的国家并不少,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甚至丹麦都可以做到,亚洲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等也没什么技术难度;甚至说得再"露骨"一些,既然MEKO系列大多数不考虑反潜能力,航速也不快,那么所谓"先进的动力系统"完全是然而并没有什么用的玩意儿,徒劳地耗费成本罢了。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甚至丹麦的任何一型2000吨级左右的巡逻舰(OPV)在加装导弹武器之后,都可以接近甚至达到MEKO系列舰只的水平。于是,中东的"土豪"们更喜欢法国货或者意大利作品;东南欧的"新北约"国家虽然作为德国的"经济殖民地",但大多数也宁可选择在本国组装建造荷兰或者西班牙的舰只;至于亚非拉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自然会去买性价比高得多的中国或者韩国产军舰,比如尼日利亚就已经表示无力保养手里的MEKO护卫舰,以后会去买亚洲国家的便宜货,土耳其则表示要"国舰国造"……当年看上去大有可为的MEKO如今却显得曲高和寡。
  F125型"巴登•符腾堡"级,从"德国的DDG-1000"沦为"大型远洋巡逻/护卫舰"的故事令人唏嘘
  所以到了21世纪,德国造水面战斗舰只依旧只是被"德粉"吹捧,并不能得到世界各国海军的青睐。相比之下,德国潜艇在世界同类市场的表现要乐观很多。咸鱼翻身,二战后德国潜艇复兴路上的功臣——209型潜艇
  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U型潜艇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们在大西洋上神出鬼没,让盟军苦不堪言。二战后,德国不允许制造潜艇,相关工业也陷入沉寂。但德国人很快交到了历史好运。由于冷战中北约、华约激烈对峙,一分为二的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正好处于东西方交锋的前沿。而为了扼住苏联波罗的海舰队进出大西洋的通道,美国和北约不得不将联邦德国武装起来,充当对抗苏联的"马前卒":1955年联邦德国加入北约,被允许重新组建海军和生产潜艇。但只能制造350吨以下的小型潜艇,且数量不多于18艘;1962和1978年"幸运地"两次松绑,吨位从350扩大到450,再到1000,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取消上限。
  精明的德国人抓住了这个良机,凭借悠久的工业底蕴和精湛的技艺,还有一些"历史契机"和"战友的帮忙"很快咸鱼翻身,再次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常规潜艇强国。
  20世纪60年代,许多刚刚摆脱殖民统治的第三世界国家蓬勃兴起,海防需求急剧增加。有些国家曾经从美国和英国手中接收过一些二战时期的老潜艇,但是经过20多年使用也早已破旧不堪,更新潜艇的愿望迫切。尤其是像第三世界中小国家急需一种体型小巧、性能可靠、维修方便、价格便宜的近海常规潜艇,其中性价比是重中之重。当时国际市场上的主流常规潜艇有法国"阿戈斯塔"级,英国"奥伯龙"级,荷兰"旗鱼"级,瑞典"西约特兰"级、"水怪"级和苏联"狐步"级等,但大都不太适合中小国家使用。有的太大,比如荷兰"旗鱼"级水下排水量2620吨,是标准的大型远洋潜艇。有的又太贵买不起,如英法的潜艇都不便宜,有些便宜的又太陈旧,技术早已落后。
  荷兰"旗鱼"号和"虎鲨"号(远)
  德国人敏锐地发现市场,于1967年推出了专门出口的209型常规潜艇,使自家潜艇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此后半个世纪里,209型潜艇一直是国际潜艇市场上的畅销品,出口到希腊、土耳其、韩国、秘鲁、巴西、印度、南非等13个国家,累计销售70多艘。英、法、瑞典、荷兰等国羡慕不已又无可奈何,只能咬着后槽牙恨恨地说:该死的德国佬真会做生意!
  209型潜艇的成功得益于五大"法宝"——灵活多样的配置,可靠的性能,超高的性价比,周到的售后以及慷慨的技术输出
  209潜艇是标准的"德国造",物美价廉,还转让技术,和汽车行业形成鲜明对比!
  其全长54.1-64.4米,宽6.5米;装备4台MTU公司的低磁柴油机和1台西门子公司的双电枢低速电动机,总功率5000-6100轴马力;水上航速11-11.5节,水下航速21.5-22.5节,最大续航11000海里/10节(水上),400海里/4节(水下)。为满足不同需求,209型潜艇特意准备了多种排水量组合,从小到大有1100、1200、1300、1400、1500等5种选择。不论大小,总有一款适合您。
  电子设备可以按用户需求定制,使相同艇体下拥有不同的战斗力。如希腊版使用KANARIS火控系统,能同时跟踪5个目标,控制3枚鱼雷;巴西版换装了英国KAFS作战数据自动处理系统,能同时分析35个目标,引导4枚鱼雷攻击;土耳其版有11号数据链和电子支援装置;韩国版则增加了I-Band导航雷达。
  武器方面也花样繁多,艇艏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备弹14枚。一般是德制SST-4或SUT重型鱼雷,也能换成其他国家的产品。如巴西、土耳其装备英国MK-24"虎鱼"鱼雷,智利使用意大利"黑鲨"鱼雷,厄瓜多尔是意大利A184-MOD 3,阿根廷是美国MK-37鱼雷等,非常灵活方便。希腊、土耳其、以色列、巴西的209-1100/1400潜艇还能发射"捕鲸叉"反舰导弹,也能携带24-28枚水雷执行封锁任务。
  德国阿特拉斯电子公司的系列鱼雷
  德国产品一贯质量可靠、做工精良,口碑爆棚,所以潜艇也受到众多国家的喜爱。恰好英美等国又在优先发展核潜艇,美国甚至完全取消了常规潜艇的研发,也使德国无形中少了几个强力对手。
  209型潜艇价格公道,比西欧国家的常规潜艇性价比更高。对囊中羞涩,又渴望现代化武器的中小国家有极大吸引力。1993年韩国购买209-1200型潜艇时单价2亿美元,其他国家要3至5亿美元,所以德国轻松胜出。
  希腊海军购买的209TR-1200型潜艇。土耳其买得最多,先后买了14艘,有11艘是在本国总装的。很多南美国家都装备209型潜艇,几乎成了当地的标配。209潜艇在国际市场上的热销战绩,多年来也只有苏联"基洛"级潜艇可与之比肩
  德国人的灵活开明,使209型潜艇在各国生根发芽。虽然有些产品会和德国形成竞争,但也互相促进,提升德系潜艇的良好体验和完善维护体系,为未来产品销售打造良好生态。
  韩国版209型潜艇——"张保皋"级(209TR-1400)
  除了价格,技术出口也是209潜艇攻城略地的大杀器。中小国家刚刚起步,普遍缺乏潜艇技术和人才,所以购买潜艇时非常渴望引进生产线自主生产,实现一举两得。但是对发达国家技术出口要求严格,需要各种附加条件。德国或许地位相对超脱,70年代末期就解除了209潜艇技术出口限制,帮助韩国、巴西、土耳其、印度等建立生产线,实现当地生产,使209型成为世界上能生产国家最多的潜艇。韩国船厂消化技术后改进升级,产品甚至返销国际市场。2011年大宇公司获得一份10.7亿美元的合同——为印尼海军的209型潜艇改装升级。
  "失联"的印尼海军的"南伽拉"号,其便是从德国采购的209型潜艇
  (PS:当地时间2021年4月21日,载有53人的印尼海军"南伽拉"号潜艇(KRI Nanggala 402)在进行鱼雷发射演练时失联。22日,印尼的空中搜救人员在潜艇失踪地点附近海域发现了燃油泄露的痕迹。此前,印尼海军参谋长尤多·马尔戈诺称,失踪的"南伽拉"号潜艇上有足够的氧气,可以维持到4月24日。印度尼西亚军方24日宣布,失联潜艇已经"沉没".印尼搜救人员找到了载53人失踪潜艇残骸,包括潜艇内部的部件和物品。
  1395吨的"南伽拉"号是印尼从德国采购的209型潜艇,1977年在德国开工,1981年加入印尼海军服役。进入21世纪后,这艘潜艇在韩国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改装升级,升级工作于2012年完成。)
  "鱿鱼"级常规潜艇
  日本"亲潮"级AIP潜艇
  中国039B型常规潜艇
  总之,灵活的配置,可靠的性能,超高的性价比,完善的售后及技术输出让209型潜艇成为经典,为战后德国潜艇重新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随着世界上能生产先进的AIP潜艇的国家越来越多,更多先进型号的AIP潜艇也越来越多地不断面世(比如中国的039B型、日本"亲潮"级和"鱿鱼"级等AIP潜艇),纷纷强势进入国际常规潜艇市场的时候,"德国造"潜艇的"热销"势必维持不了太久,比如说法国和西班牙作为出口国际市场导向而推出的常规动力潜艇——"鱿鱼"级,其目前已成功销往智利,马来西亚,印度和巴西。因此"德国造"的性能更先进的212/214系列的风头已不复当年209系列。
  德国214潜艇,能看到其外形非常地光滑,可见"德国造"的工艺之精湛(上下图)
  德国两次因战败受到严厉惩罚,又两次从废墟中崛起,证明了强大工业、先进科技和优秀人才才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核心力量,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投机。

清洁取暖大潮下,包头6万金矿选择中广欧特斯空气源热泵采暖进入2020年,北方各地清洁取暖步伐逐渐加快,各地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燃煤锅炉的替代进程。除了家庭小区酒店宾馆医院学校等场所的清洁取暖外,煤矿金矿等位置偏僻的采矿厂也加入了清洁室温最低22!河北邯郸老旧小区改用中广欧特斯空气源热泵采暖纵观整个空气源热泵行业,目前老旧小区改造成为北方采暖的一个热门市场,传统的煤锅炉燃气锅炉地热井等热源形式逐渐被淘汰,空气源热泵成为重要的替代能源,其中河北山东等地最为突出。为促进地河北空气源热泵渠道销售第一村是如何做成的?产值已达256家走访皂坡村之前,特地找了下度娘,对沧县名村大村有一种浅浅的印象。但是来到河北沧州沧县,走进皂坡村,真真正正被震撼到了。皂坡村太大了,大到让人怀疑这是不是一个村子。航拍俯瞰下去,广阔420吨!中广欧特斯空气能热水项目成功落座江西实验学校空气源热泵热水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学校商场住宅环境更为理想的热水解决方案。作为以空气源热水起家,如今转型舒适家居领域,全面进军暖通行业的中广电器而言,旗下品牌中广欧特斯多年独家秘籍有些勤快,大可不必家庭里,总有一个人可能付出更多,如果那个人是你,这样的日常也许你并不陌生咱妈又忘记带钥匙,我走不开,你赶紧送去!我正开会呢,怎么出去啊!算了算了,我自己送你去楼上看看娃房间的灯关了巅峰汇聚!财经大咖吴晓波怎样看中广欧特斯?财经作家新国货推荐官吴晓波6月8日,财经作家新国货推荐官吴晓波走进国货新势力的代表企业中广电器,作相关调研与探访。他先后参观了企业的科技体验馆总装车间与检测中心等地,深度解读了这家速看!大事小事天下事,中广欧特斯一周简讯,与你息息相关河南百人嘉宾团考察中广电器并达成合作5月25日,两辆满载100余名河南各县建材行业精英的大巴车缓缓驶离郑州,向着位于浙江丽水的中广电器总部行驶而来。这次出行,是中广欧特斯河南团队特新的一周,快来看看中广欧特斯都做了哪些大事情吧惠动浙江以旧换新全省启动!中广欧特斯空气能热水器自上市以来,就以节能环保和强大的热水性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了回馈消费者十多年来的陪伴及支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满足人民美好生小欧解密航天员出舱后,咋喝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当晚,3名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进入天和核心舱。7月4日8诗11分,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身着中中广欧特斯要打造四因型智能舒适体系?是真的中广欧特斯致力于打造一个四因型的智能舒适体系!7月15日,中广电器常务副总张树前在广州市天河区花城广场南区下沉广场举行的新国货智造中国人的家趣味生活快闪展(以下简称快闪展)现场,宣致敬红色百年丨中广电器红歌赛,燃爆了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从1921到2021,从中国共产党孕育而生到新中国成立至今的繁荣富强,跨越百年岁月,纵观历史风云,党的光辉如同高悬的
季强古生物界搅局者季强认为自己的跨界出于求真之心。他批评学界那种山头的划分窄化了科研工作者的视野和格局。譬如,一个搞恐龙的人到野外科考,发现了一块和他研究领域无关的化石,常常是不管的,就是拿回来也扔活化石!江苏发现与恐龙同时代2亿年前的物种仙女虾日前,江苏东海县水晶公园一处水塘内,有人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红尾巴生物。后来经过专家的确认,这是一种在恐龙时代就已经有的水生甲壳动物,大概出现在两亿多年前,被称为仙女虾。据悉,仙女虾生电场与磁场产生的原因和关系,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的关系物质是固态的能量,能量是气态的物质,组成物质最基本的粒子叫能量子,气化成能量的能量子叫能量泡,能量子能量泡都有极性,把其中一端标记为正,另一端标记为负。正电荷,其外层的物质能量子端冰岛新工厂,空气中二氧化碳变成硬邦邦石头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随着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排放,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越来越富集,温室效应所导致的全球气候灾难越来越频发,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不断在找解决方案,试图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日本理化研究所科学家发现硅片上的三量子比特纠缠态在许多类型的任务上,量子计算机有望在未来某一天大举超越传统计算机。尽管当前仍面临着许多亟需克服的困难,日本理化研究所(RIKEN)的一支科学家团队,还是找到了通往未来量子计算大门的暗物质无处不在,很可能有暗物质构成的人类和人类文明存在暗物质无处不在,也许有暗物质构成的人类和人类文明?鬼怪传说冥界灵异事件不明飞行物鬼压床等等,或许都与暗物质有牵扯。有科学家把暗物质构成的宇宙,称之为影子宇宙。影子宇宙并不是指平行宇中秋在即,原定于2020年发射的人造月亮,怎么没消息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作为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38万公里外的月球一直以来都寄托着人类丰富的情感,各个文明都有一大堆关于月球的神话。现代天文学家告诉我们月球起源于45亿人类祖先到底来源哪些物种?类人猿海洋生物还是恐龙人?肯尼亚国立博物馆的理查德德利基认为,人类的直接祖先既不是非洲南猿,也不是阿法尔南猿,真正的人类直接祖先,至今还未发现。美国加州大学人类学教授,斯凯尔顿和麦克亨利则于1986年提出,空间站也要搞私营的,还用充气帐篷做太空舱?已在轨道运行15年国际空间站还有几年的寿命,很快就会退役,而美国对此似乎并不在意,眼中似乎只有重返月球和月球门户空间站计划。那么将来,近地轨道的空间站它们真的不玩了吗?实际上,玩还是会玩的,不过不再开普勒70B比金星还要可怕?你现在看到的是开普勒70B,宇宙中表面温度最高的行星。它有多可怕?在太阳系中,金星已经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炼狱,因为它可怕的气压和温度足以融化铅。在历史上,只有金星13号在金星表面工利用类MRI新技术科研团队在北海发现壮观的冰河时代景观利用三维地震反射技术,近日科研团队在北海的地下发现了壮观的冰河时代景观。该技术类似于MRI(磁共振成像),以前所未有的细节揭示了巨大的海底通道,每条通道比泰晤士河宽10倍。这些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