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人才告急!这个专业或成下一个王炸?

  日前,海南考生吴京泰以满分900分的高考成绩考上清华登上热搜。他将就读于未央书院数理基础科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并立志成为芯片领域的"破壁人"。
  自中美贸易摩擦以来,中国芯片领域告急,华为、中兴等企业发展受阻,国家缺"芯"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5G的迅速发展又强力拉动相关电子产品的芯片需求,而科技巨头开始向造车调头,来自汽车芯片的需求也使芯片库存被大量消耗。把造"芯"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对我国向科技强国跃升的步伐至关重要。
  正因如此,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也对造"芯"的国家需要快速反应。集成电路作为芯片制造的核心,其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正提上日程。
  高校建设一呼百应
  集成电路专业并非近年来才悄悄兴起。
  早在2003年,教育部、科技部便开始在部分集成电路教学与科研有相对优势的高等学校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并于2004年、2009年又分别批准了第二批、第三批高校的基地建设。
  正是十几年前的未雨绸缪,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输送了第一批优秀人才。
  此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仍持续关注集成电路方面的人才培养。2015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共同研究决定,支持一批高校建设 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或筹备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加快培养集成电路产业急需的工程型人才。
  2016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加强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意见,强调扩大集成电路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加强集成电路相关学科专业和院系建设。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门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为首批入选高校,此后在2021年,电子科技大学、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为第二批入选高校。
  也正是在2019年,华为被美国政府纳入实体清单。至此,我国的芯片之战彻底打响,我国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进程全面加速。
  图源:华为"心声社区"微信公众平台
  2020年8月4日,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强调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将加强集成电路和软件专业建设,加快推进集成电路一级学科设置,支持产教融合发展。
  2021年1月13日,教育部发布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设置"交叉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通知》。"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正式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并将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集成电路专业建设在头部高校得到重点关注。
  2020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先后在9月、10月增设了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随后在2021年4月,清华大学于其建校110周年之际成立集成电路学院,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紧随其后,于2021年7月成立了集成电路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于2018年便已投入实体运行,于2020年10月在全国率先更名为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年4月,北航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通过专家组论证。
  除了由高校发起的集成电路专业建设之外,政府、高校、企业合办建设也在进程之中。
  如南京江北新区主办的南京集成电路大学,绍兴市政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绍兴滨海新区共同打造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杭电绍兴校区),泉州半导体高新区晋江分园区管委会联合渠梁电子和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合作共建的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深圳技术大学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中芯国际联合打造的集成电路学院都在近半年内揭牌成立……
  我们离"中国芯"还有多远?
  我们离"中国芯"还有多远?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一看我国目前的芯片行业究竟有什么问题。
  2021年7月15日,"2021 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IC应用博览会"上,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联盟专家组组长时龙兴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叶甜春教授均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剖析。
  叶甜春表示,过去12年来,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引领下,国内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技术实现了跨越发展,在设计、制造、封装集成、装备材料以及企业方面都有一定突破,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链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
  根据国家工商信息,截至2020年12月,我国2020年新增芯片相关企业超过6万家,较2019年同比增长22.39%。2015年以来,我国芯片相关企业注册量年增速始终保持在30%以上。看起来,这片高新科技蓝海似乎一片欣欣向荣。
  但是,真正"卡脖子"的问题,在于质量而非数量。高端芯片市场国内自给率低,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小而散、同质化竞争严重,先进工艺制造受阻以及人才匮乏等问题,都扼住了我国芯片行业的咽喉。
  其中,与嗷嗷待哺的产业需求相对的关键问题,正是人才的严重流失。
  根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9-2020年版)》,2019年只有约12%的集成电路相关专业毕业生进入本行业就业,60%以上的毕业生流入了其他行业。
  是集成电路相关专业不好就业吗?非也。
  根据前程无忧发布的《2021年Q1"芯力量"(集成电路/半导体)市场供需报告》显示,2021Q1集成电路行业的招聘量同比增长65.3%,从2018年1月到2021年3月整个半导体行业人才需求量呈进一步增长态势。
  图源:《2021年Q1"芯力量"(集成电路/半导体)市场供需报告》
  尤其知识人才备受雇主青睐。2019年一季度的数据显示,雇主对有专科、本科和硕博学历的人才需求占比56%,2020年一季度这一需求占比达到68%,2021年一季度则达到76%。
  那么,为什么如此重要的领域却留不住人呢?
  一方面,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虽然芯片属于高端制造业,但硬件制造的成本动辄百万,设计失误则全部毁于一旦,产业上中下游关系紧密,这就导致利润有限的同时,人力成本会被压缩。同时,相比于互联网等节奏快、赚钱多的行业,芯片行业薪资涨幅也普遍较低。根据BOSS直聘《2019年芯片人才数据洞察》数据,2019年芯片人才平均招聘月薪为10420元,10年工作经验人才平均招聘月薪为19550元。
  不过,产业也正在用行动解决问题。
  图源:《2021年Q1"芯力量"(集成电路/半导体)市场供需报告》
  根据前程无忧2021年第一季度对国内集成电路/半导体各环节头部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硕士毕业生是集成电路/半导体雇主的首选,且2020年毕业生的薪酬平均增长20~25%以上,而同期55个行业的毕业生薪酬没有增长。直到2021年第一季度,相关行业求职人数正在回血。
  另一方面,人才的培养周期漫长。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显示,要求应聘者拥有3至5年工作经验的雇主比例从2017年的21.6%上升到2020年的32%,市场越来越需要有工作经验、技术成熟的人才。
  显然,大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仍相去甚远,没有足够的技术积累,还是很难填补产业的人才空缺。
  目前,我国在集成电路领域优势突出的高校,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优势高校基本一致。
  例如,电子科技大学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都是电子电路通信领域的佼佼者,同时也在集成电路领域具有领先实力:
  电子科技大学堪称国内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基地,其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也是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微电子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单位之一,其代表性成果之一GaN微波器件的相关技术与产品应用到华为5G通信基站中,解决了华为在芯片领域的三项"卡脖子"难题之一。
  这些优势特色高校,正为我国芯片领域人才培养奋楫起航。
  除了国产芯片告急之外,芯片短缺已波及全球,直到最近芯片市场才有所回温。而相比芯片短缺,我国芯片领域的人才荒显得更为迫切。
  正如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联盟专家组组长时龙兴教授所说,人才的问题应该是我们集成电路产业创新突破的核心要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9-2020年版)》显示,到2022年,芯片专业人才缺口预计超过20万人。
  想深耕集成电路领域,造出"中国芯",我国高校才刚刚起于三寸之坎,正待成就万仞之深。
  参考文献
  [1]谁都无法独善其身 芯片短缺影响到苹果、特斯拉
  https://www.163.com/tech/article/GG2D4U0P00097U7T.html
  [2]美国持续打压之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如何破局?
  https://mp.weixin.qq.com/s/1u2TdVbCjibV_ypaR-yKPA
  [3]前程无忧发布《2021年Q1"芯力量"(集成电路/半导体)市场供需报告》
  https://mp.weixin.qq.com/s/ay2p4SBn-q0V6S_pxL3rOQ
  [4]芯辰大海,一苇以航!北航集成电路校友会首登集微峰会,共话产业人才培养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3965406565240833&wfr=spider&for=pc

英国将为平方公里阵列天文台建造大脑以扫描外星人信号英国将为即将到来的平方公里阵列天文台(SKAO或SKA)建造大脑。该天文台是旨在研究早期宇宙的高能望远镜持续扩张的一部分。除了这个目标,SKAO还将能扫描遥远的星系以寻找外星无线电2014年撞地球的流星来自另一星系,是已知的首个星际物体据美国太空司令部新发布的备忘录证实,2014年1月撞击地球的一颗流星确实来自另一个太阳系,因此是迄今为止第一个已知的星际物体。据报道,美国宇航局的数据显示,这颗直径仅1。5英尺(0为什么大多数天文台是圆顶结构?提到天文台,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大圆顶,犹如一个巨大的蘑菇伞盖,十分特别。为什么天文台的屋顶要专门设计成圆顶呢?这个与众不同的圆顶的真身其实是天文台的观测室,屋顶呈半圆球形。如地球真的会自转吗?众所周知,一个物体加速运动,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任何东西大部分会被甩出去,比如狗狗甩水。如果地球会自转,自转速度这么快,所有生物是不是都会被甩出到外太空。如果地球会自转,卫星为什么一生物学家首次发现珍贵甲虫琥珀,带人们穿越回3300万年前近日,生物学家在波罗的海琥珀中首次发现了溪泥甲科甲虫的幼虫。琥珀是地球的信息宝库,它可以完好保存被困的植物和动物。树脂化石是软体生物化石(如如昆虫幼虫)的宝贵来源,这些化石在石质化欧空局结束与俄罗斯在月球任务上的合作在俄罗斯与乌克兰发生战事之后,欧空局(ESA)就开始对与俄罗斯和乌克兰合作开展的所有活动进行全面审查,以确定这种新的地缘政治背景下对欧空局计划和活动的可能影响。欧空局理事会于4月1欧洲航天局宣布中止与俄罗斯月球项目的合作中国航空新闻网讯据塔斯社报道,4月13日,欧洲航天局(ES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欧洲航天局已经决定中止与俄罗斯在月球探测任务上的合作,其中包括Luna25Luna26和Luna27南海所在海马冷泉区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组成及其营养关系研究取得进展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LMB)谭烨辉研究团队在海马冷泉区大型底栖生物的群落组成及营养关系研究上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DeepSeaR我国航天抄近道?神舟十三号用上先进技术,返航时间缩短近20小时自从人类发明了飞机之后,对于太空的探索从来没有停过,特别是苏联和美国冷战的时候,航天技术得到了一个跨度较大的进步。1961年4月,加加林首次登上了太空,他坐的飞船也是世界上第一艘载神舟十三号即将返回!心疼他们的同时,接下来才是重头戏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并在预定的时间内到达预定高度,发射圆满成功。如今三位假如没有烦人的灰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尘埃似乎布满着每一个角落。这些来自宇宙中的细小颗粒,漂浮在空气中,散落在地面上,如果不在特别的情况下,它丝毫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但就是这么细小的东西,却与我们的
又是一颗超级地球,距离地球20光年,科学家认为一定存在生命目前,虽然我们一直在提倡保护地球,可是地球的资源也总有一天会面临枯竭!虽然我们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没有达到足以我们外星移民的高度!但是总有一天,我们一定会像那神秘而浩瀚的宇宙进发!因此错得很离谱?中科院院士地球能充能放能,还有45亿年寿命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表示,地球的寿命还有45亿年,不用担心开发会让其很快枯竭。不仅如此,地球还像个充电宝,既能作电源对外输出地热能源,也能像电池储能以备后用苏州大学等Nat。Commun。弗兰克尔缺陷结构用于高效催化析氢01导读二维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原子构型已经被广泛研究用于电催化领域,特别是催化析氢反应。之前的诸多研究成果已经表明二维材料的边缘处为催化反应提供了活性位点。然而,相比于二维太空时代之前的探索追忆空间物理的童年(一)作者大雁今天(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际过去一年,中国航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逐梦星辰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SpaceX公司成功发射53颗星链卫星SpaceX公司于北京时间今日05时27分从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部队基地第40号航天发射场(SLC40)使用使用猎鹰9号Block5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53颗星链卫星(SMIT设计新实验或可观测超空间现象进入所谓超空间后,物体将沐浴在一种温暖的由大量粒子组成的光束下。(Shutterstock)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实验,称有希望在实验室内看到科幻小说中描述的超空间(hyperspace科学家设计超空间实验,不到百万分之一秒内加速到光速进入所谓超空间后,物体将沐浴在一种温暖的由大量粒子组成的光束下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实验,称有希望在实验室内看到科幻小说中描述的超空间(hyperspace)现象。科幻小说中描述过这样的氮还原催化新发现!NatureCatalysis固氮酶新机制喜欢就关注我们吧,订阅更多最新消息第一作者ChiChungLee通讯作者YilinHu,MarkusW。Ribbe通讯单位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论文DOIhttpsdoi。org10。1宇宙温度最低的地方宇宙中最冷地方的温度为华氏459。67度(273。15摄氏度),这个温度比地球上最冷的地方要冷三倍以上。而这个宇宙最冷的地方是个叫作回旋镖星云的天体,其位于距离地球约5000光年的一个难以相信,却又无可奈何的事实我们生活在银河系的贫瘠地区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类对世界的了解越来越清楚,现在我们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在地球上生存着很多生物,有海洋生物,有两栖生物,有微生物和陆地生物等等,在众多生物中,人类是不存在偷技术!中国成功发射一箭八星,美11年太空封杀有功?近年来,中国航天的快速发展大家有目共睹,而嫦娥四号嫦娥五号祝融号火星车中国空间站这几个任务,直接把中国送入到了太空强国行列。第一个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国家,第二个成功将火星车降落在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