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探秘宇宙惠及民生的巨龙

  近日,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碳离子治疗系统投入临床应用迎来"周岁",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治癌也亮出了成绩单:300多名患者在甘肃武威重离子中心接受治疗,治疗结束的患者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
  "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是目前亚洲能量最高、国内唯一的中低能重离子加速器。但这一大国重器从基础研究走向民生应用,整整用了28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代物理所)党委书记赵红卫说,这些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离不开65年来几代科学家的接力建设。
  "如果把科研人员比作匠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束流就是我们手中的‘金刚钻’。"近代物理所核物理中心首席科学家张玉虎研究员说,随着重离子加速器的不断"进化",科学家们可以源源不断地产出重离子治癌装置、精确测量短寿命原子核质量、合成新核素、培育更优品种的农作物等系列成果。
  "我们一定能建成自己的回旋加速器"
  如果将重离子加速器比作一条巨龙,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源是龙头即是发射炮弹的地方,1.7米扇聚焦回旋加速器、大型分离扇回旋加速器、冷却储存环主环和实验环、放射性束流线共同组成了绵延的龙身,各种实验终端应用则是灵活的龙尾。
  走进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偌大的展厅中,中国重离子事业奠基人杨澄中院士的雕像居中伫立。对于近代物理所人来说,他们更愿意尊称杨澄中为"杨先生"。
  "‘一五’期间,以杨澄中先生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从北京中关村来到条件非常艰苦的兰州,怀着笃定的信念和创新开拓的决心,建设1.5米回旋加速器。"赵红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彼时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以及苏联政府毁合同、撤专家的困境。
  正是杨澄中带领全体工程技术人员,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终于在1964年5月,1.5米回旋加速器正式运转,供科学研究使用,为我国原子核物理研究创造了重要的实验条件。
  为使中国重离子物理研究尽快走向国际核物理研究前沿,1972年,时任研究所所长杨澄中等人提出,在兰州建造一台大型分离扇重离子回旋加速器(SSC)。
  "当时国际上重离子物理研究才刚起步,老一辈科学家的前瞻思维和战略眼光为此后发展打开了全新的视角。"赵红卫说。
  时光的脚步来到"七五",后来成为中科院院士、近代物理所所长的魏宝文,追随老师杨澄中的脚步投身重离子加速器研制中。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搞研究,难度可想而知。1975年底,加速器建造方案讨论会召开,魏宝文根据研究结果抛出了令人振奋的结论:"理论基础是可靠的,我们一定能建成自己的回旋加速器。"
  1976年11月,原国家计委批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的建造计划。历经十二载寒暑,老、中、青三代人的努力,终于在1988年岁末建成了我国第一台大型重离子加速器。遗憾的是,杨澄中没有等到这一刻。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的成功出束,宣告中国建成了继法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台大型重离子回旋加速器。1992年,这一重大成果摘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作为目前国际上运行的三大常温重离子回旋加速器之一,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至今已运行30年。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魏宝文老师提出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上续建冷却存储环的设想。"身为学生的赵红卫说,老师当时并没有十足把握,只是意识到必须让重离子加速再往前走一步,提高束流强度和能量,拓展束流品种。
  于是,魏宝文带领三个研究生,包括后来成为院士的夏佳文、赵红卫等做预研,并证明了项目的可行性。2000年,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CSR)建设被列为国家"九五"大科学工程之一。
  时任所长,后来成为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副院长的詹文龙担任工程经理,从魏宝文手中接过棒,带领一批优秀的年轻人,开启了十年的接续奋斗。
  2008年,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建成并投入运行,它实现了从氢到铀的全离子加速,完成了从低中能向高能的跨越,成为世界级的大型核物理实验装置、国际一流的重离子科研平台。
  令人振奋的是,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能让上亿个重离子同步运行,自主研制率逾90%。
  敲开原子核,探寻宇宙奥秘
  历经"1.5米经典回旋加速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和"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三代国家大科学工程建设, 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在国内外声名鹊起,也培养了一批本领过硬、潜心科研的人才。
  人类探索星空的脚步从未停歇,好奇心驱使着人类一次次仰望星空,一步步接近宇宙和科学的奥义。然而,我们对浩瀚的宇宙还知之甚浅,比如,比铁更重(包括铁在内)的元素的起源、产生的途径缺乏科学数据的支撑,所以,宇宙天体演化形成过程虽然绚烂,但却扑朔迷离,依然存在大量未知。
  "科学家要拿极低截面——发生概率很低的实验数据去解释一些国际前沿科学问题,这就要发展更先进的实验技术和探测方法。"近代物理所加速器技术中心副主任孙良亭研究员解释说,为拿到更多的有用数据、提高实验精度与效率,发展高流强、高电荷态的重离子离子源迫在眉睫。
  于是,近代物理所在2005年成功研制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第三代超导高电荷态电子回旋共振(ECR)离子源装置。如今,在老师赵红卫院士的带领下,孙良亭正和所在团队攻关研发世界首台45GHz(吉赫)基于铌三锡超导磁体的高电荷态ECR离子源。
  制造出新的原子核并精确测出质量,是科学家们的不懈追求和梦想,原子核的质量数据对核天体物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钴-51为例,2万亿亿个钴-51比一粒小米还轻,寿命只有100毫秒。"张玉虎说,"眨一下眼睛的功夫,这个原子核已经死亡10次了。"
  2009年起,近代物理所科研人员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制造出了可以测量短寿命原子核质量的"秤"——等时性质量谱仪,其精确度可达10-7。
  "10-7量级的精度,相当于在一架空客A380上可分辨出一个U盘的质量。"张玉虎笑着说,通过不断的技术和方法创新,当前,近代物理所保持着测量寿命最短和精度最高的世界纪录。
  科学家把各种不同的原子核统称为核素。核理论家们预言核素约有8000多个,目前自然界存在的稳定的原子核只有280多种,科学家们利用加速器人工合成3000多种不稳定的放射性核素。
  借助重离子加速器装置,近代物理所的科学家们合成研究了32个新核素,它们正逐渐在医学、材料研究、农业等领域得到应用。
  加速科技进步,"重"在造福民生
  "加速器加速科技进步,重离子重在造福人民。"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的题词,陈列在近代物理所学术报告厅。大科学装置的应用要"顶天立地",这也是几代近代物理所人建设发展重离子加速器的初心。
  近年来,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在基础研究领域产出丰厚,相关成果应用也是多点开花,如开展航天元器件地面检测和评估工作,成为相关部门指定的检测基地。
  "上天的卫星及其所携带的电子设备,不可避免会暴露在充满高能电子、质子和重离子等空间辐射环境中,高能宇宙射线会造成大多数半导体器件出现单粒子效应,严重威胁航天器在轨安全。"近代物理所材料中心主任刘杰研究员说,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大科学装置,科研人员建造了具有国际一流技术指标单粒子效应地面模拟装置,更好地为中国航天元器件保驾护航。
  重离子技术用于治癌,成为基础研究促进科技发展、大科学装置造福社会的典范。1993年以来,近代物理所先后建成多代大型重离子加速器装置,通过先进加速器技术和核探测技术研发、重离子束治疗的相关生物学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前期试验研究,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实现重离子束临床治疗的国家。
  "国产重离子治疗系统的很多标准都是由我们起草的,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研发,从产品示范再到临床应用,这个过程是自主创新的生动实践。"全国政协委员、近代物理所产业化总监蔡晓红研究员说。
  走进计划于今年底投入运营的兰州重离子医院,占地长80米、宽50米、净高达18米的重离子治疗设备闯入眼帘。
  "把重离子从离子源引出来,经过注入器预加速,然后在同步加速器中加速到最高能量——每核子400兆电子伏,它在人体里穿透的射程可达27厘米,能满足不同深度肿瘤的治疗。"蔡晓红介绍,重离子治疗的副作用小,疗程短、疗效好,特别适合于不宜手术、对常规射线不敏感、常规射线治疗后复发的部分实体肿瘤的治疗。
  与常规放疗射线相比,重离子在人体中的剂量损失集中于射程末端,在剂量随射程分布曲线末端形成高剂量的布拉格峰。通过调节入射离子的能量和方向,可使布拉格峰精准轰击肿瘤靶区,精度达毫米量级,而对沿途和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最小。
  碳离子是适于治疗肿瘤的一种重离子。一年前在甘肃武威投入运营的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碳离子治疗系统,从2014年4月开始安装,直至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历时5年多。
  "从科研设备到医疗器械产品,完全是两个概念。"作为该项目的全程参与者,蔡晓红深有感触地说。她还通过政协提案的方式,及时反映了重离子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因此把重离子治疗设备的注册纳入创新医疗器械注册的绿色通道。
  谈及重离子治癌未来的发展,蔡晓红的愿望是,让更多肿瘤患者能享受这一新技术带来的福利。同时,通过超导技术的应用,让治疗设备更加小型化、智能化,以减小占地面积、提高治疗效率。

暗能量造成宇宙加速膨胀?量子引力模型的引入,让结果更扑朔迷离上世纪初期,科学家哈勃发现了遥远星系红移的现象,据此提出了宇宙膨胀的结论,为人们开启全新的宇宙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遵循。1998年,美国两个研究团队分别通过研究超新星课题,发现宇宙不探索星际45年旅行者1号向NASA抛来谜团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旅行者1号(Voyager1)和旅行者2号空间探测器在执行研究木星和土星的任务时轨道示意图。(SpaceFrontiersArchivePhotosGe亿万富翁为空间站付费导致狭小空间人口过多扰乱了美国宇航局工作只需5500万美元,任何人都可以进入太空。对于少数几位亿万富翁来说,这已成为一种发财致富的有趣方式,离开地球前往国际空间站。然而,他们的国际空间站之旅并没有他们希望的那么轻松。在第如果试着挖通沙漠,沙漠底下会发现什么东西?意料之外的答案众所周知,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神秘的地区,也存在着太多神秘的事情,上至太空,下至海底,太多的神秘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以及人类的渺小。说一个简单的知识,在我们学习地理的时候都应波音公司在无人测试任务中发射Starliner宇航员太空舱周四晚上,波音公司发射了其Starliner宇宙飞船,该航天器旨在运送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执行无人测试任务,前往轨道前哨站。在两次完成此类任务的尝试失败后,波音的目标是证明该航天地球监狱假说论地球是孕育我们几十亿生命的美丽星球地球监狱假说论美国著名生态家爱丽丝曾提出的。人类身上有很多不适应地球生活的能力图片来源于网络比如为什么只有人类能够直立行走,但却常常受到脊椎的影响旅行者1号飞船出现异常!AACS随机生成数据,不再读取真实数据旅行者1号,是浩瀚太空中距离人类最遥远的人造飞船,根据NASA监控数据,旅行者1号与太阳的直线距离距离达到了234亿公里,知道这有多远吗?如果旅行者1号现在向地球发回一道极光,我们著名超新星的部分外壳正没有规律地向后移动作者AlfredoCarpineti编译逆游的鱼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仙后座A超新星是银河系中研究得最好的超新星遗迹之一。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个等离子体外壳已经以平均研究发现新定律核聚变将产出更多能量呈甜甜圈形状的托卡马克式核聚变炉内部,以悬浮的火焰示意参与核聚变的离子体。(Shutterstock)一个欧洲研究组从试验和理论分析同时证明了利用核聚变炉进行安全反应能够加入的氢核山西大学苏晓龙教授研究组在远程制备非高斯态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近期,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苏晓龙教授研究组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何琼毅教授研究组合作实现了基于量子导引远程制备非高斯态的实验工作。研究成果云南天文台在太阳复发双向喷流的形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杨波博士及其合作者在太阳复发双向喷流的形成机制研究中取得了新的进展。该研究的相关成果于12月20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天文学杂志天体物理学杂志(TheAstro
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你了解过吗?作为一代大文豪,苏轼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也是宋四家之一。成为了豪放派主要代表的苏轼,被誉为几千年来才一出的奇人。而正是这样的一位文人,其实成名也不是必然的,而是经过了自己奋发努力而得专名校对本讽世著作儒林外史书籍介绍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讽刺文学巨作。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看到了科举制度造成的严重社会问题,致力于以文字发声,猛烈地抨击科举制度的关于编曲作曲作词的那些争论,个人实际案例,创作一首歌的过程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业余作曲爱好者,翻过不少编曲作曲口水之争的文字,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个人观点首先,编曲,作曲,这些都没有严格定义,所以争论大可不必,不会有答案。普通看法,编曲网上关于双生子佯谬的相对论解释竟然是错的?前面写过一篇文章,如何理解相对论,其实自己也不满意,因为只是从逻辑角度论证,没有从感性角度让人能够简单的理解。那么,到底有没有简单理解相对论的途径?尝试理解一个案例就足够,比如双生歌曲佳作欣赏,月牙湾,是谁的心啊孤单地留下这首歌有点年头了,飞儿乐队出了很多歌,看起来,再也没能超过这首歌,世间的事大抵如此歌词有意境,月牙湾下的泪光,月牙泉?在丝路之上被遗忘。或者又像是谁的一颗心,孤单地留下?这首歌的编关于套路贷的感想今天偶尔了解到套路贷,可谓触目惊心,人如果没有了底线,是很难监管的,看起来都是体面人,做得好像是民间借贷的正经生意,实际上是明目张胆的诈骗行为,更可气的是,如果没有适当防备,在证据本人新作,无情空余恨,描述了唐玄宗一生,不知道是否有旋律撞车最近写的一首歌,那是几个月前重读安史之乱有感,胡乱写了词,然后陆续花时间谱了曲,简谱如下无情空余恨旋律是有限的,写完也会担心是否有旋律撞车。自我审查是没有,但没听过的歌浩如烟海,谁歌坛新事,旋律双子星之我的心已破碎与英雄泪可悲的大陆乐坛,这是怎么了?那边情难断没有说法,刷着刷着,又发现一对,我的心已破碎,这是侮辱我的听力吗?第一遍就听出了旋律高仿英雄泪这是有多怕歌不红?专挑最经典的下手?00后10后我的心已破碎简谱分析,如何借鉴英雄泪前面提到,我的心已破碎听感上几乎是翻版英雄泪,还是拿谱来分析一下,才靠谱。经过前面多首歌曲分析对比,基本上可以定义旋律相似度,首先把旋律对应波形水平移动对比,找到最大相似的节奏,这自古评论出人才,贴出歌词恳求修改意见预告一下,即将发歌一首,我还是很想你,之前职业妈妈有弹唱过,后续增加了一段歌词,编曲,代唱,估计很快就可以完成歌词还不是很满意,贴在下面,看看有没有哪位网友提供修改意见,不是说,自人是万物的尺度,光是时空的尺度不知不觉,关于狭义相对论已经写了不少文字了,回归初心,我是怎么想起弄这个虚无缥缈的东西的,不得不说,是最初的那一个争议,即郭威怒怼李永乐的往事不了解郭威怒怼李永乐往事的,可以先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