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气象武器不存在,也无科学原理支持

  这些天先是河南郑州遭遇了强降雨,随后便是第6号台风"烟花"袭击长三角地区,以至于我国铁路部门被迫做出运营调整。据观察者网报道:2021年7月25日13:30后,北京南至上海方向列车停运。7月25日19:00以后,所有方向至上海各个火车站的高铁列车全部停运。可见气候灾害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台风"烟花"来了
  这让我想起来有几位"军事"类自媒体在头条问答区"科普"的所谓"气象武器"。比如,一位粉丝数接近200万的"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煞有其事地从"地震武器"谈起,继而谈到海啸武器,最后言之凿凿的说"气象武器已经被研发出来了,而且多次投入应用"。这位朋友还把地摊文学精神发挥到极致,说"1994年,俄罗斯卫星曾在轨道上安放了一面镜片,镜片的反射光在夜间擦过地球。如果是在太阳光下,聚集的热源中心温度可达数千度,可以毁灭地球上的一切。"如果他说的都是真的,那就太可怕了。这样的黑科技简直是无敌的存在。
  在日本发生的地震
  就说那个所谓的"地震武器",按照他的说法,也是"气象武器"的一部分,主要原理就是在地下引爆核弹。但问题在于,得多大的当量的核弹才能诱发一场足以摧垮或者造成巨大伤害的地震?一般的核弹不行,最多给地震监测仪器上的指针晃一晃,人类几乎察觉不到,得最起码沙皇核弹那样的才行。而且更关键的是,要造成足够的震级,核弹必须得埋藏到一定的深度,一般得超过几十千米,这就很麻烦了。埋藏在自家的地下,那倒霉的是自己。只有埋藏在敌方国家的地底才行。但人家会眼巴巴的任你大摇大摆的在他家的地盘上开挖?你可知道在地球表面挖一个深井有多么困难?前苏联于1970年在科拉半岛挖了一个科研用途的深井,就遭遇了巨大的技术困难,前前后后挖到2006年,一共搞了36年,也不过就挖了1万2千多米,在当时已经是世界第一深井了。而且有一千名各类工程技术工作人员通力合作,出动这么多人力物力就为了挖一个不大的洞。你要在敌国挖洞埋核弹,出动的设备、人员就得一大堆,每天机器轰鸣,早就暴露了,而且还很消耗时间,请问对手是傻了还是眼瞎了?
  科拉超深钻井
  还有一个逻辑问题,如果对手很弱,你无需费这么大的劲埋核弹去搞地震,你都有核弹了,国力肯定在世界上有数的厉害,军事力量肯定很强,那还需要费这么大的劲头吗?直接出动常规军事力量就能搞定一切。而如果对手较强,他们就更加不可能让你出动那么多人大摇大摆的在他们的国土上搞这大动作,早就掐起来了。所以说,所谓的"地震武器",吃力不讨好,不符合基本逻辑,在战场上使用的"性价比"几乎没有,连鸡肋都不如。
  倒是一位叫做"迷彩虎"的军事媒体说的比较接近事实,他说:"但就目前来说,限于科技的能力,绝大多数都还处在科幻阶段。任何夸大气象武器威力的消息其实都是在以讹传讹,其实远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他又做了进一步解释说,"现阶段人类通过气象影响战争的手段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为己方作战创造有利条件的,如造雾、消雾等;二是给敌方军事行动制造困难的,如人工降雨、控制台风、制造酸雨等。"我不得不说,人工降雨的条件非常苛刻,而且效果极其有效,依靠这个给对手制造麻烦显得力有不足。至于控制台风以目前的科技能力还做不到,即使是最小等级的台风我们也无法去控制,而制造酸雨也还没有这个技术手段。
  "迷彩虎"也承认"气象武器"的局限性,他说:"气候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很难精确掌握或控制,而且影响范围大,如果气象武器使用欠当,就可能对己方或中立国造成伤害,而且一旦气象条件失去控制,譬如人造飓风行径路线发生逆转,对己方的伤害往往比对敌方更为严重,如果无法准确控制,气象武器将变得相当危险。因此,以人类目前所拥有的科技能力,还不足以生产具有毁灭性的气象武器。"这大致说的是事实,气候一旦出现,影响范围就很大,至少覆盖方圆几百平方千米,人类很难去精确控制。当然,他说的"人造飓风"是没有的,现在制造一个风洞装置就千难万难,何况人工制造一个飓风出来。如果真的可以做到,那这个国家的科技就逆天了,至少得超越时代1000年以上。
  可怕的飓风也不是人类目前可以制造的
  有一个苏联宇宙学家叫做尼古拉-卡尔达肖夫的人,他创造了衡量宇宙文明等级的卡尔达肖夫指数。大致意思是说,对于智慧文明先进程度的评估主要基于该文明可以利用的能量等级及总量。于是好事者依据他的理论给整出一个K1到k7级的"宇宙文明"。比如,宇宙中的k1级文明被称为行星文明,指的是能随意操控地球能量,可利用母星上所有可用的资源。而我们人类目前是达到一级文明了吗?很遗憾,并没有。有些人认为人类文明在0.6或者0.7级的程度。但在我看来,似乎还远远达不到0.6或者0.7,充其量就是0.4。连最容易获取的太阳能都远远无法充分利用,何况操控全行星的能源?而据科学家的预估,人类要达到k1级文明,起码得1000年以上。而且即使达到了行星文明,也仅仅掌握地球上的能源,未必真的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天气和海洋。所以说,真要制造出可以投入使用的气象武器,起码也要1000年以上。
  再者说,气象武器迄今为止也就是一个科幻概念,在科幻小说中出现。比如,刘慈欣的科幻作品《球形闪电》,里面就有敌国利用"气象武器"攻击我国航母的情节。但那仅是科幻场景,在现实中我们还远远不够。我们在当前阶段,还没有建立起"气象武器"的科学原理。有了科学理论,才谈得上应用。但所谓"气象武器"的科学原理是什么?利用什么物理机制来产生、操控气候变化?都完全没有。所以,这些东西还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比较前瞻性的理念,好比我们都说"曲率飞船",但这玩意的成功得建立在空间被证实不是平坦且可以用人工技术烫平的基础上。但这个基础是不是存在,也还没有被科学证实。所以"曲率飞船"也就是一个概念,也许几十万年后就被成功制造出来,也许永远都弄不出来,因为理论上也许不允许。而"气象武器"的理论基础还没谱呢。我不是说搞这种东西以后一定不会有理论支撑,但暂时目前还没有一点头绪,连个研究的方向都没有。
  值得一提的是,作家刘慈欣也认为"气象武器"仅停留在科幻层面,距离实现还非常的遥远,以目前的能力是弄不出来的。
  作家刘慈欣
  就"气象武器"的话题,我采访了一些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工作的朋友,他们就认为这是目前做不到的,而且是"远远做不到"。他们认为,连制造它的理论都还没有建立,完全是空中楼阁。此外,我还特别采访了军事研究领域的真正权威人士。我询问了一位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领导、某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接受我询问的时候,正在创作一部关于国家安全的专著。此外,他之前也出版过大量涉及国家安全的书籍,走进新华书店就经常可以看见这些作品。据一些专业人士评估,他是我国这一类研究领域所有科研教学机构中最高专业水准的三四个专家之一,比一些"电视军评家"要高明多了,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他就"气象武器"很直截了当地对我说:"气象武器仅是科幻概念,还属于学术概念研究阶段。XX的话某种意义上说是捕风捉影!"
  我又进一步向他请教,假设非要搞"气象武器"的话,以人类的科技水准和发展速率,能不能在未来一两个世纪内搞出来?
  这位教授表示:"绝对不可能!"他解释说:一是相关的理论还没有建立,还没有真正的研究支持如何搞出来。二是大自然的威力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他指出,"依照我的研究经验,本世纪内甚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也不会出现这种气象武器。因为这个大自然的力量非常巨大且高深莫测,以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准是无法掌控的。我们根本无法这个控制这种自然的伟大力量。从目前人类的科技发展速率来看,即使再过几个世纪都依然很难驾驭、控制大自然。所以说,气象武器从这个机理上可以尝试去研究,就是说遥远的未来有实现的可能,但是真正实现起来,我们人类目前这种能力,包括理论层面、技术水平,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认为至少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达不到的。"
  电影中龙卷风特效场景
  那么,那位非专业人士,某著名"电视军评家"为什么要抛出"气象武器"的言论呢?其实这原本也并不是他自己的结论。据了解,这些言论是他的合作者搞出来的,这个合作者找了一个粉丝杜撰了这个东西为了吸引眼球,又直接使用了他的微博予以发布。目前他已经表示要与该合作者解除合作关系。
  至于一些朋友说,某某报之前也发了所谓的"气象武器"的报道,请注意:气象武器有没有,是一个科学问题。某某报只是一个非科学领域的媒体,哪怕它在军事领域,非科学领域的媒体没有资格代表科学。一些编辑人员不是专业出身,也不具备科学素养,所以也会采用一些不太严谨、不符合科学事实的稿件。这种现象是很普通的,一些军事领域的报刊编辑,他们录用稿件的准则是"这个话题是不是可以利用",而不是实事求是,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非专业的,甚至是伪科学、反科学的报道。而这样的例子常见。
  总而言之,"气象武器"在目前阶段仅是一个概念,还没有真正的理论支撑,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难以实现。
  作者:怀疑探索者

韩骄傲地宣布,国产潜艇成世界第八,实际战斗力却让人笑掉大牙根据央广军事的报道,韩国海军KSS3型潜艇首舰岛山安昌浩号已经于近日正式交付韩国海军服役,由此韩国也成为全球第八个可以建造3000吨级以上大型潜艇的国家,而且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艘蓄意针对中国,美国只是惧怕不能再随意欺压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对于中国近几十年以来的快速发展,美国一直很焦虑,尤其是最近几年。蓄意针对中国处处污蔑诋毁中国意图纠集更多的国家一起针对中国等等,都是出于美国的焦虑情绪。对此,中国当然很清楚,为了缓空投坦克到底有多难,全世界只有中俄能做到,美军只能瞪眼看前几天总兵力高达1。3万人的西部联合2021中俄联合军演刚刚落下帷幕,紧跟着国际军事比赛2021已经在中国的库尔勒全面展开,虽说这两次演习都是以陆军为主,但是空军也没闲着。在刚刚结以色列再次空袭巴勒斯坦,巴以的问题目前无解深夜时分,以空军突然发动空袭!美国不倒,就没人能打败以色列据环球网报道,以色列在当地时间9月6日晚再次对巴勒斯坦发动了一次空中打击,当以色列战机实施轰炸时,燃起巨大火球,夜空瞬间被求人办事还这么豪横,布林肯和美国政府大概是吃错药根据媒体发布的消息显示,近日中国外长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了电话,中美外长就两国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交换了意见,其中的重点,包括新冠溯源和阿富汗问题。在电话中布林肯表示,美方无意就百年前的一幕重演!这回替罪羊是中国,美国再一次试图骗过全世界新冠病毒,是人类自非典病毒以来遭遇的又一次全球性病毒侵袭,而这种病毒对整个人类的打击,丝毫不亚于一场世界大战。在2019年的12月,新冠疫情首先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大规模出现,随后中走,打个飞船来一场太空游!揭秘太空旅行套餐费用未来,人类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浩瀚宇宙。尽管我们每天仍在这个钢筋水泥的世界打拼,但并不妨碍我们仰望星空,并思考我们在星际中的意义,在这个无垠宇宙中审视自己。人类对于宇宙的观测已有数千趣科技第六期一天出口10亿只口罩,中国是怎么办到的?2020年4月,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在答记者问时公布了一个数据4月24日这一天,中国出口了10。6亿只口罩。据新华社消息,2020年2月29日我国口罩日产量就已经达到1。16亿,趣科技第二期把航天员放进太空,一共需要几步?众所周知把大象放进冰箱需要三步把冰箱门打开把大象放进去把冰箱门带上那么把航天员放进太空需要几步?1965年3月18日,苏联航天员阿里克谢列昂诺夫进行了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4一颗小行星的矿产价值超过全球GDP,到太空淘金去1903年,俄国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想法探索小行星,这位后来成为苏联火箭之父的科学家,大胆推测小行星上可能布满了珍贵矿石,第一次激发了人们对太空资源的向探索火星前世今生,未来火星城市图景曝光,超震撼天问一号探测器按计划将于5月至6月择机实施火星着陆,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天问一号不但寄托着中国人的星际探索梦想,还要将人类持续了61年的火星探索,推向新的
假如太阳变成黑洞,整个太阳系都会被吸进去吗?在很多时候,我们总喜欢把黑洞描述成一个引力超强,能吞下无穷多物质的恐怖天体,但实际上作为一种被广义相对论预言出来的天体,它的各种外表性质仍然是可以被我们进行预测的,远没有达到恐怖一哈勃望远镜让光线弯曲引力透镜效应(一)没了大气层的干扰,进入太空的哈勃望远镜可以观测到许多奇异壮观的天文现象,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到了创生之柱哈勃深空场哈勃超深空场哈勃极深场等等这篇文章我们将简单介绍一个更为奇特的天文比萨斜塔实验,如果考虑空气阻力,两球谁先落地?相传在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了一次落体实验,用两个重量相差十倍的铁球,从高度54。5米的比萨斜塔上面同时下坠,最后发现这两个铁球竟然是同时落地。借此实验,伽利略推翻了近两千一艘宇宙飞船,如果可以维持恒定加速度,最终能超过光速吗?很多人都知道真空光速是物体运动速度的上限,没有物体可以比光更快,然而这样的结论也使得很多人对此产生怀疑,如果有一艘高科技飞船在宇宙中航行,它可以通过一些非常先进的手段,使得自身以一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的区别如果问你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的分界线是什么,相信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的区别在于,一个只能适用于惯性参考系,而另一个则是任意参考系都适用。请问这种回答有错吗?如有可能在黑洞中安全旅行吗?从人类诞生至今,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探索史,走出非洲寻找新的生存地,各种古代文明的出现,探索海洋寻找未知大陆,发展科学改造世界,虽然地球拥有足足5亿多平方公里的表面积,但人类的足迹密度可以无穷大吗?黑洞就是典型代表密度,这可能是我们在学生时代最早接触的一批物理概念,它所代表的含义也非常简单,在单位体积中物质质量的大小即是密度,数学式就是用物体质量除以物体体积。然而,物体的密度有极限吗?从直觉从鱼进化到人!一块4。23亿年的鱼化石,成为进化论的新证据一块距今4。23亿年历史的鱼化石,此鱼名为袖珍边城鱼,最早是于2019年在重庆秀山洪安边城附近发现,相关研究成果于2021年6月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发表,研究表明袖珍边城鱼一场雨下了一千万年!在40亿年前的地球上,海洋从何而来?地球虽然叫地球,但很久以前科学家们就知道,海洋占据的地球表面积远超陆地,随着航天时代的到来,这一基本常识也随着地球照片传遍了全世界。而对于科学界来说,占地球表面积71,平均深度37史前文明不存在?若地球年龄为24小时,则人类只占0。2秒如果把地球46亿年的历史同比例缩短成24小时,那么一秒钟就是5万多年,而人类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史不过1万年,相当于五分之一秒,用科学技术改天换地的历史也不过400年,只相当于百分之一140万年前,恐猫大量捕食南方古猿,今天的人类有天敌吗?人类有天敌吗?从地球38亿年的生命史来看,今天的人类无疑是空前的一个物种,在高度发达的大脑和先进科技的加持下,人类现在就是当之无愧的地球霸主,且这一地位的稳固性远超之前任何一个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