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以科学家思维造火箭

  NASA的TR-106项目,是由科学家提出来的。马斯克之所以能够做到频繁发射、低成本发射,其技术基础就是"灰背隼"型号发动机。
  以科学家思维造火箭
  文 | 宇宙人
  火箭是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但在具体实践中,科学与技术,以及由此生发的科学思维与技术思维,科学家与工程师,却在不同的层面对火箭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长期以来,火箭发展一直面临着路线选择的纠结。例如,是为了成功率而选择保守路线,还是为了创新而不惜冒一定的风险?其实,如果转换视角,从一个科学家的角度去看待火箭,用科学思维去思考火箭,为科学的目标去研发火箭,不仅仅不会有这样的纠结,或许还会产生全新的认知。
  一、为什么要在火箭发展的历史转折点强调科学家的火箭?
  商业航天的大发展,让运载火箭再次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长期以来,火箭被全世界理所当然地视为昂贵的一次性用品,直到马斯克和猎鹰九号火箭的出现,让频繁发射和低价发射忽然有了新的希望,从而为火箭发展带来了具有颠覆意义的历史转折点。马斯克为什么能做到这些?除了商业创新和工程管理能力,技术上的基础就是"灰背隼"发动机。这个型号始于NASA的TR-106项目,正是由科学家提出来的。
  "灰背隼"发动机
  01,  科学家与工程师: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在中文语境中,"科学技术"常被当作一个整体词汇。其实如果深究语义,"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在《论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建立创新型国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指出:
  "科学是人类探索自然(后来也包括社会和人本身)寻求规律(真理)的过程和结果,其过程为科学研究活动,其结果为科学理论体系;而技术是人类为满足生活需要(由简单的衣食住行到后来复杂的社会需要)而改造自然的方法和手段,其方法即为技艺,其手段即为工具。原则上说,如冯·卡门所说的科学是探索已有的事物,技术是创造还没有的事物(大意),或者说科学追求的是发现,而技术追求的是发明。"
  虽然概念上截然不同,但在具体实践中,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可以同时存在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思维。现代科学的创始人、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伽利略不但为现代科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奠定了基础,还亲自研发了科学仪器——望远镜。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科学工程"的理念,需要集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为科学研究建造超级仪器,包括超级计算机、大型加速器、核反应堆,当然也包括火箭与卫星。
  如果把火箭当作一种科学仪器,人们或许会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有另外一种视角。如果我们依然身处近代科学的时期,一个人同时充当科学家和工程师,自己为自己研制科学仪器,或许还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到了现代科学的语境下,需要把仪器发射到宇宙当中去寻求自然的真理,就不可能单打独斗。火箭研制的负责人还要身兼项目管理和经营者的角色,这就让科学与技术的彼此促进,让"知行合一"不再是个人修行范畴内的理念,要扩展到团队和企业。如何寻找产业实体的"知行合一"呢?
  把工程实践与科学目标充分融合,在为科学服务的过程中,融入科学家的成果、思维方式,将会影响和推动工程师采用全新的方式来设计和试验自己的型号,在大大小小的方面寻求突破。最终取得科学与技术的双赢。
  02,  工程师思维与科学家思维:山穷水尽时,柳暗花明处
  一般情况下,工程师会为了实现某个工程而努力。他们的基础,是当前具备技术基础,或者近期内可以实现的技术。但有的时候,技术的发展会跟不上人类的需求,包括政府层次上的需求和消费层次上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工程师思维往往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那么,该怎么办呢?
  我们来看看"阿波罗计划"方案确定的过程,了解一下科学家思维如何影响了冯·布劳恩领导的工程师团队。
  冯·布劳恩,德国火箭专家,二十世纪航天事业的先驱之一,美国"阿波罗计划"的重要功臣。
  很多人可能会注意到,嫦娥五号采用的轨道方案和50多年前登月的阿波罗11飞船几乎是一样的。按中国航天专家的说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给载人登月做技术准备。阿波罗计划最终采用的是被称为"月球轨道对接"的方案,这是冯·布劳恩领衔设计的,唯有这种方案,才能确保只用一枚重型火箭,就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载人登月和返回过程。
  阿波罗计划流程示意
  有趣的是,这种方案一开始并不在冯·布劳恩及团队的考虑中。当时有两种方案备选。一种是直接登月,就是把飞船直接着陆到月球上,再整体起飞返回地球;第二种是地球轨道对接,也就是先发射一个装满燃料的推进舱到地球轨道上,然后再发射月球飞船,两者在地球轨道上对接起来之后奔向月球,着陆完成科学考察后再整体起飞返回地球。
  这两个方案都有一个缺陷——从月球上起飞的联合体重量太大、所需要的推力太大。土星五号虽然已经是一种超级火箭,它所能送进奔月轨道的质量,未必能够容纳这样重的联合体。
  划时代的火箭代表之一——土星五号
  其实冯·布劳恩一开始比较倾向于地球轨道对接。但是在1961年下半年,一位叫做约翰·哈伯特的科学家在会议上指出了地球轨道对接方案的缺点,并且提出了月球轨道对接方案的想法。负责月球起飞方案的设计师法盖特当场就坐不住了,他指责哈伯特说:"他画的图是在扯谎!"
  冯·布劳恩也在场,但是当时没有表态。因为从工程角度来说,月球轨道对接方案的飞船结构太复杂了,几乎每个模块都要设计独立的电源系统、姿态和轨道控制系统、热控制系统……等等。所以,哈伯特的方案被无视了。
  随后,冯·布劳恩很快就认识到,哈伯特是对的。虽然这意味着整个设计工作的重心要从火箭转向飞船,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登月成功。于是,冯·布劳恩重新计算了整个系统架构和飞行过程,然后一次次说服NASA高层和政府高层。
  1962年4月16日,在NASA的马歇尔飞行中心召开了一次冗长的会议,冯·布劳恩做了一场充分的讲解,说服了所有科学家和NASA高层,接受了月球轨道对接方案。6月7日的又一次高层会议中,冯·布劳恩再次强调,月球轨道对接方案只需要一枚火箭就可以完成整个登月活动,比地球轨道对接方案的成本更低、成功概率更高。于是,阿波罗方案就这样定下来了。
  事实证明,冯·布劳恩是对的,无论直接返回方案还是地球轨道对接方案,所需要的大推力月球起飞技术一直没能突破。哈伯特作为科学家的思维,和冯·布劳恩作为工程师的实现,是阿波罗计划得以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
  二、猎鹰九号:科学家催生的火箭
  在很大程度上,这一轮商业航天热潮,并不是商人或者工程师发起的,而是NASA的科学家群体。没有他们对于科学目标的追求,以及对科研成果的分享,是不会催生出马斯克、贝索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蓝色起源公司的。而且需要知道的是,马斯克的安身立命之本——也就是他的"灰背隼"发动机——其实来源于NASA科学家们的创意。
  01,  为什么会有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NASA是一个科学家组成的群体,他们的目标,就是把各种各样的探测器——有人的和无人的——送到宇宙里去,执行探索、发现的任务。但是由于火箭本身并不是廉价易得的东西,相当多科学家只能苦苦等待发射的机会。怎么才能让火箭更便宜?让更多的科学实验能够进入轨道?
  于是,NASA根据自己对火箭发动机内部燃烧和流体的理解,提出了所谓的针栓式引射器理念,可以通过一个比较简单的机构,把氧化剂和燃烧剂有效混合在一起,喷射到发动机燃烧室里。通过针栓的调节,可以实现不同的喷流形状和方向,当然也能控制流量。这省去了传统的复杂引射机构,还能实现更好的引射效果。
  我们可以发现,NASA科学家们已经完成了用科学走向技术的第一步,剩下的事情,是需要一家制造企业来把它产品化。接到这个任务的是美国TRW公司,研制出了TR-106验证机。不过因为市场萎缩、竞标失利,TRW把自己卖给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从此江湖除名。TRW负责TR-106的副总裁汤姆·穆勒不愿意就此放弃自己的火箭生涯,几经辗转之后,他结识了马斯克。由此催生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猎鹰九号火箭。
  巧合的是,本文发布前不久的2020年12月1日,汤姆斯·穆勒在推特中宣布,从SpaceX"光荣退休",并感谢一起创造业界辉煌的马斯克
  从某种程度上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是NASA科学家们成果转移的产物。没有NASA的科学研究,也就不会有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马斯克的传奇。
  其实,如果翻看NASA每年的研究项目,会发现非常多脑洞大开的研究。很多项目完成之后,就尘封在档案之中,等待着有缘人的发现。还有些项目并不能像TR-106/"灰背隼"发动机那样幸运,在实现的过程中被意外打断。例如NASA发明的TransHub充气式空间站,在尘封20多年之后,被旅馆业大亨比格罗发现和重视,成立了比格罗航天公司投入实际生产。然而新冠疫情导致美国旅馆业一落千丈,比格罗再也没有钱支撑自己的商业航天之梦。充气式空间站也只好黯然退场,等待下一个有识之士的投资了。
  太空冒险家、土豪比格罗(Robert Bigelow)和他的BEAM充气太空舱
  02,  马斯克:有科学家灵魂的创业者
  NASA每年转让出去的科学和技术成果很多,但并不是每一项转移都能让一个企业发展壮大。马斯克能够得益于NASA科学家们的成果,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在很大程度上,马斯克本人也是一个有科学家思维的人。
  按照朱高峰院士的说法:"科学的目的是探索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寻求其规律。因此,人们从事科学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类探索真理的欲望"。
  我们可以发现,马斯克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NASA的科学工程需求而创办公司、研发火箭,在很多方面,马斯克甚至比NASA走得更远。是马斯克让"多星球种族"这个理念深入人心,他为之设想的火星城市已经远远超过了NASA最大胆的计划。在这个过程中,马斯克很少像通常的火箭设计师那样,讨论运力、运载比等参数,他的重点放在新的火箭能够做些什么,能够如何改变人们认识宇宙和利用宇宙的方式。特别是至今还在研制中的"星船"超级火箭。
  如果不是具备一定科学家思维方式的人,是不会梦想这种超出用户需求的"科学仪器"的。
  三、中国的火箭产业呼唤科学家思维
  01,  工程师思维的火箭之路已面临天花板
  工程师思维,是根据现有的科学理论、科学发现与技术成果,构建实用化的方案来解决实际问题。有些场景下,人们会过渡局限于"现有"这两个字。这就会给工程实践带来很大的局限性。这个问题在中国和外国都广泛存在。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俄罗斯的"联盟"火箭,这种成熟可靠、发射了数百名宇航员的火箭,其基本设计居然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冯·布劳恩为V-2导弹提出的设计方案。这是因为,主持"联盟"火箭的科罗廖夫虽然一直被人们当作航天科学家来定位,实际上他的思维更偏向于工程师。
  当然,当苏联的月球计划启动之后,科罗廖夫也发现过去的保守方案不可能满足科学目标,因此尝试着提出了N-1超级火箭。但心脏病带走了这位天才工程师,也带走了他突破自己的机会。
  科罗缪夫领导研发了第一个洲际弹道导弹R-7,此后R-7不断被改进衍生出多型运载火箭,包括联盟。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次将人类送入太空、第一次太空行走……苏联航天事业一个又一个巅峰,都是依靠科罗廖夫和他的R-7系列火箭得以实现的。(图为科罗缪夫和加加林)
  苏联的另外一种火箭,却是被科学家所挽救的。和科罗廖夫"宫斗"了半辈子的苏联天才火箭设计师切洛梅同样有志于月球探索。他利用自己和赫鲁晓夫的良好私人关系,强行启动了"质子"火箭的研制。相比于"联盟",这是个完全颠覆性的型号,真正摆脱了V-2导弹的桎梏。但是当赫鲁晓夫下台之后,极其厌恶切洛梅的苏共中央部分领导人打算立刻把"质子"下马。这时候站出来维护"质子"的,是苏联科学院院长克尔德什院士。他认为,一种可靠的大推力运载火箭对科学探测活动是必要的。克尔德什在国际科学界有崇高声誉,对苏共中央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于是,切洛梅的设计局和他的"质子"火箭被保下来了。
  俄罗斯质子-M火箭
  克尔德什的举措有着深远的影响力。"质子"成了苏联后期乃至俄罗斯唯一可以频繁飞行的业务化重型运载火箭。当俄罗斯开始承揽国际发射服务业务的时候,唱主角的也是"质子"。在马斯克的猎鹰九号出现之前,"质子"占据了国际大型商业通信卫星发射市场的大多数份额,今天依然是猎鹰九号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缺乏科学家的思维,往往会让工程部门在火箭研制上不能够积极地采用更先进、更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哪怕是一些在国外火箭上已经比较成熟的技术,如果客户和相关管理部门严格要求保成功,那么这些技术的开发和采用也是步履艰难的。例如,我们有时候会从国有火箭研制单位的新闻宣传中看到一些技术进展,然而,相关技术在从事消费产品制造和大众服务的企业当中,早已经是成熟和广泛应用的。传统火箭研制单位到了2021年的今天,刚刚掌握甚至尚未掌握类似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不得不说是严重落后了。由此带来的结果自然是火箭型号在技术上的不足。
  02,  更多地让科学家思维发挥作用
  这样的落后,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市场的影响。考虑到航天产品价值高、风险大,用户往往不敢冒着风险去尝试新技术,特别是那些颠覆性的技术。这并不是不合理的想法,长征五号第二次飞行的失败,就证明了颠覆性技术的风险确实非常高。因此,想要快速、有效突破,就必须找到一个风险容忍度更高、更倾向于采用颠覆性技术的群体。这就是科学家。
  科学家生活在一个探索未知、探究本质的世界里,和工程师"合理够用"的逻辑有着显著的不同。因此,当工程师思维无法在某个领域形成颠覆的时候,就需要引入科学家的思维,用科学工程来引导技术突破。科学工程的需求,可以对火箭这样的大科学仪器产生"推"和"拉"两种效果。对科学探测的需求,推动着科学仪器去超越极限,正如长征三号向长征五号的跨越;科学理论的成果也可以直接指导突破性的科学仪器建造,例如相对论创立之后推动了核反应堆的建设。
  传统火箭的诸多落后,要靠科学家思维来创新和颠覆。能够承担这种历史性责任的,绝不仅仅是某个学科领域内的学术权威,而是要超脱自己的专业,进入科学战略乃至人类文明前瞻的境界。正如齐奥尔科夫斯基、钱学森这样的人所起到的作用。
  四、率先突破的地方会是哪里?
  01,  中科院:科学家的大本营,科学思维的策源地
  在中国,科学家的大本营就是中国科学院,它也是科学思维的策源地。这个世界知名的科研机构下设大量不同专业的研究所,不但在国内科学领域扮演着头等主力的角色,在世界上也引领着很多领域的科学进步。
  这一点,对航天和火箭事业也是适用的。几十年来,中科院不但为火箭和航天事业贡献了大量科学成果,还成建制地贡献了一大批航天科研单位。如今活跃在航天工业当中的很多研究所、制造厂,都是从中科院直接分离出来的。
  中科院各个研究单位当中,与火箭事业渊源最深的,当属钱学森先生亲手创办的力学研究所。这家研究所的定位是"坚持工程科学思想,聚焦制约国家重大任务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科学问题,推动力学与相关学科的深度交叉,实现原始创新、系统集成、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建设国际一流、科教融合的工程科学研究基地。"
  1959年,钱学森在中国科学院筹建了力学研究所
  我们可以注意到其中的一个词汇"工程科学"。这意味着力学所不仅仅是为理论研究而存在,更是为了应用研究。实际上,这也正是钱老在1958年就确定的力学所研究方向"上天、入地、下海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在建立以来的60多年中,力学所为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工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东方红一号卫星任务中,力学所的科学家团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进入21世纪之后,力学所持续在宇航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包括"力星一号"、"太极计划"等科学项目取得了世界领先成果。2019年,中科院筹组空天飞行科技中心,机构挂靠在力学所,为力学所和航天、火箭之间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关系。2019年9月,空天飞行科技中心完成了当时国内最大整体装药220吨推力固体发动机与大功率伺服机构联合试车,目前还完成了3D打印先进小型液体发动机的总体设计和小比例发动机热试车工作。
  02,  中科宇航的尝试:以科学家思维造火箭
  那么,力学所会成为下一个体制内的火箭研制单位吗?不,他们不想。力学所秉承了中科院的一贯原则,致力于推动科学服务于应用。当一批工程科学的研究成果具有了实用化、产品化、商业化的条件,就会启动另外一种机制:创业。这就有了北京中科宇航探索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宇航")。
  按照中科宇航董事长杨毅强的说法,力学所和空天飞行科技中心并不打算追求火箭型号的国家立项。实际上,在中心成立之初,内部就对于机构定位展开了一场讨论——这个中心定位在中科院模式的研究院,还是中国航天传统模式的设计院?讨论的结果,是跳出传统的桎梏,做一个跨界机构,在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之间实现突破,引领学科与行业的发展。这样的模式,在一个科学为引领的环境下更容易实现,在传统军工的环境下,却是船大难掉头。而科学突破向应用领域的桥梁,由中科宇航来承担。
  就像NASA"催生了"马斯克;而我们,也期待着中国科学家的大本营中科院,也调度力量,"催生出"中国的大火箭公司。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对中科宇航的期望和要求,也不是产值或者政绩,而是"三性":创新性、先进性、经济性。最受重视的是,能不能促进行业的发展与升级,如果做不到,这个机构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中科宇航也因此而确立了自己的宗旨:创新、成功。把创新放在成功之前,而不是传统航天的"保成功",也解释了中科宇航在商业航天发展的未来中,包括未来自己的历史作用和定位。
  在"创新"、"成功"的思想指导下,中科宇航大胆尝试了一些传统航天不曾进入型号研制的创新思路,包括球形发动机、级间冷分离、箭上无线网、整箭航电系统等等。在中科宇航公布的火箭型谱中,人们已经能看到上述思路的部分实践。其中,作为公司的首个型号,中科一号甲(ZK-1A)火箭将于2021年首飞,开启验证系列新技术的大幕,2021年的商业航天也因此而让我们充满期待。
  ZK-1A固体运载火箭示意图及相关参数
  03,  科学家思维造火箭的带动作用
  在世界范围内,火箭科学的创新正在持续进行,包括大量采用3D打印的"电子"号,也包括用不锈钢在露天建造的"星船"。这些创新不但是为了满足商业市场的迫切需求,也是为了满足全球科学界对于科学探索和研究的需要。因此可以说,火箭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家推动和实现的。在空间探索和载人探索的大背景下,科学家能为火箭做的事情会更多。
  而火箭产业将迎来自己的新时代,一个颠覆过往、迈向大航天时代的机遇。就像冯·布劳恩为载人登月而主持土星五号的研制,为人类打开了全新的、关于宇宙科学的视野。我们的火箭科学和火箭产业,同样需要一群具有战略思维的科学家来推动和主持。他们不但需要对于科学研究本身具有责任感和突破能力,更要对学科乃至国家命运、人类文明的前途有着先行的勇气。
  这一切,或许将从一枚与众不同的火箭开始。
  中科宇航发布的主题海报

杨幂不再顾及情面,撕下伪装面具,刘恺威我斗不过她,咋回事?想当初杨幂因为刘恺威跟王鸥的夜光剧本让不少人看了笑话,虽然她第一时间发声表示力挺老公刘恺威,但是这个事情到底怎么样,当事人心里都很清楚,明星非常喜欢搞这样的事情,明明都有家庭了怎么张碧晨为何愿意损失2500万也要生下孩子呢?张碧晨表示过自己2018年秋天发现了自己怀孕了,这是一件非常突然的事情。正如她自己年说,虽然跟华晨宇在一块也憧憬过未来,但结婚生孩子但也从来不是计划中的事情。这说明他们根本没有准备中国好声音历届导师中最令人失望的是哪一位?那英是最让人失望的一个导师。她作为一个音乐人心胸不够宽广还自视甚高,这样的歌手是成不了艺术家的,她这辈子纵使有再多的经典歌曲,得不到听众的认可,一切都是枉然。不可否认,那英这些年出主流相声出手,王珮瑜收曹云金为徒,并吐槽郭德纲糟蹋京剧郭德纲和主流相声之间一直都有恩怨,没想到这段时间又和京剧杠上了。京剧名角王珮瑜竟然要收曹云金为徒,并且吐槽郭德纲糟蹋京剧。都是因为郭德纲的麒麟剧社正在欣欣向荣的发展当中,又触及到了娱乐圈的人是如何评价姜昆的?姜昆是相声界的泰山北斗,更是现任曲艺艺术家协会主席,不仅多年都在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陪伴我们,更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经典的作品,不管是在相声行业,还是在娱乐圈中,姜昆都是著名的相声表演周杰伦砸一千八百万打造的网吧,包间一小时三百元,如今怎样了?如今周杰伦的网咖虽然还有人为了周杰伦才去,但是各个方面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很多人一开始的时候都非常喜欢去周杰伦的网咖里面体验一下,甚至不惜花费300块钱包下一个包厢,就是为了体验周杰陈冰骗老公参加好声音一战成名,比完赛就跟老公离婚,如今怎样?陈冰凭借中国好声音节目一炮而红,她在爆红后称自己是单身,结果转身下台就与丈夫办离婚,实在令人唏嘘不已!现在的她,依旧在娱乐圈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时而为影视剧献唱片头曲或片尾曲。时而简直逆天!新专辑上线销量一百万张,他的实力绝对不输蔡徐坤单飞是他最正确的选择。鹿晗原本是韩国男团EXO的成员,回国后可以说迎来了演艺事业的飞速发展。他不仅瞬间成为顶级流量各种广告代言综艺节目电视电影的宠儿,还被评选为最受欢迎的流量巨星。最应该停播的4个综艺,不仅是假的,内幕真相更让人气愤如今综艺节目的泛滥不仅让观众们审美疲劳,综艺节目的质量更是良莠不齐。很多节目为了收视率开始变得毫无底线,仅仅为了吸引观众们的眼球,这样的做法当然让人无法接受。综艺造假已经不是内幕,霍金在生前多次告诫中国关闭天眼,究竟是怎么回事?霍金多次告诫中国关闭天眼,是为了不暴露地球在宇宙当中的坐标。霍金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科学家,他与牛顿爱因斯坦这些伟人基本上达到了平起平坐的高度,他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他身体残疾幸好周杰伦没有娶她,看到她如今的生活,网友娶她真是个累赘幸好周杰伦没有娶她,看到她如今的生活,网友娶她真是个累赘,她就是侯佩岑,说起周杰伦,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他的歌陪伴了很多人长大,所以出道这么多年的他累积了很多粉丝,像告白气球等你下
科学家说,氧气含量的升高导致了北美恐龙的出现伦斯勒理工学院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一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技术分析了科罗拉多高原和纽瓦克盆地两亿一千五百万年前的岩石中截留的微量气体。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短短的几百万年内,这乐观是老年人延年益寿的重要社会资源原创首发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院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乐观情绪越高的人寿命越长,获得超长寿命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是说,能活到85岁或85岁以上。乐观是一种生活态度,其特征是人们对美好事物将要发它们创造了世界上最小的发动机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和美因茨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开发出世界上最小的发动机纳米级热机。图片来源约翰古尔德,都柏林三一学院。纳米级发动机一个被捕获的40Ca离子比汽车发动机小大约100亿倍。野生动物的多样性有益于我们的健康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增加了我们接触新的和已经确立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的机会。恢复和保护自然对于防止未来的流行病至关重要。因此,美国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学会发表了一篇综合最新研究发现,使用两层口罩有对也有错有时候,戴两个口罩总比戴一个好。总觉得同戴两个口罩可以确保牢固舒适安全,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发现双重口罩可以提高大约50的防护效果。然而,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个合适的口罩,某些肠道微生物使蚊子更容易携带疟疾寄生虫饮食中的糖和肠道微生物在促进蚊子感染疟疾寄生虫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中国的研究人员发现证据表明,以糖为食的蚊子体内细菌种类博氏细菌的数量增加,这种细菌通过提高肠道pH值来增强寄生虫的感前沿西班牙科学家通过基因修饰技术提升干细胞分化能力近日,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通过植入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来大幅改善实验室现有干细胞分化能力的技术,该研究已发表于EMBOJOU干货20年间我国干细胞政策全回顾随着世界各地干细胞临床试验越来越多,干细胞市场正在增长。在北美,美国干细胞治疗的试验数量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亚太地区的增长率最高。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RANDVIEWRESEA干细胞的多样性和再生特性比预期的抗衰老能力更强卢森堡大学卢森堡系统生物学中心(LCSB)计算生物学小组的研究人员参加了一项国际研究,重点是肌肉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这一合作的结果突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静止干细胞状态的存在,具有不同一次偶然发现揭示了惊人的事实婴儿塑料奶瓶在释放大量塑料微粒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塑料已无处不在。从海洋生物到地球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从土壤里再到我们餐桌上的食材,处处都有塑料的影子。但是你想过,我们每天使用的塑料用品上还会科学期刊Cell报道你的推理能力从何而来?每天,我们都在做决策。有时,只是一些简单的决策,比如中午吃什么。有时,却是根据一些以往的经验来做出推断性的决策,比如我的朋友去哪儿了?这些推断性决策涉及到大脑的多个区域,但神经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