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地球上所有沙漠若变成森林,会怎么样?科学家代价恐怕难以承受

  2021年7月20日,中国气象局在北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根据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 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将再创新高 ,1992年,中国开始设立温室气体观测站,而今年的全球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将创造有仪器观测以来的新的历史记录。
  温室效应持续下去将会为人类带来 灭顶之灾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2020年国家气候变化经济学大会公布的年度报告中提到,按照人类现在生活方式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总量来看,以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平均气温会 上升4摄氏度以上 ,此时南北极 90%以上大型冰川将融化 , 超过50个岛屿国家的国土将彻底消失 ,全球范围内超过 5亿人将失去生活场所 。
  造成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迁移活动,最终围绕生存资源势必会爆发 世界范围内的冲突 。
  而这一切,都是持续增多的温室气体在几十年后造成的恶果。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不断扩张的荒漠土地正在侵蚀植被,自然环境中 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正在减少 , 地球温度不断升高 。
  这时可能有人会想,如果减少沙漠的面积,甚至 将世界上所有沙漠都变为森林 能不能 解决持续恶化的温室效应 呢?
  对此,科学家表示:沙漠和森林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 对立面 ,而地球上所有沙漠变成森林造成的后果是 人类无法承受 的。
  沙漠与荒漠化
  沙漠在地理学范畴内是指 沙质荒漠化的土地 ,在这种地形单元里,泥土稀薄,地面植物稀少,被沙子覆盖,多形成沙丘或沙滩地貌。
  作为一种风成地貌,沙漠的形成与 风力作用 密不可分。通过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风力使得沙化的土地面积 不断扩大 ,最终形成了 沙漠景观 。
  地球的陆地面积约为1.62亿平方公里,占到了地球总面积的 30.4% 左右。沙漠面积在地球陆地总面积占比中达到20.8%,约为 3369万平方公里 ,包含沙漠在内的 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 总面积约为 4800万平方公里 ,占到陆地面积的 29.6%。 最新的数据显示,这些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正在 以6万平方公里/年的速度不断扩张 。
  为了获取更多居住地,同时提升环境质量,如今人类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荒漠改造活动,对于沙漠的治理并不是要改变如今的生态系统,而是要 遏制住荒漠化 ,降低荒漠化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 沙漠存在的意义
  沙漠作为自然界中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 生物循环系统 。
  这些沙漠中特有的动植物、矿物质、细菌等微生物和微量元素的相互作用维持了 沙漠 自身系统的 稳定运行 ,同时也对地球上其它生态系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森林。
  以地球上最大的两个沙漠和丛林为例, 撒哈拉沙漠在某种意义上是与亚马逊雨林共生共存的 。
  亚马逊雨林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总面积达到了 932万平方公里 ,作为对比,我们 中国 的国土总面积为 960万平方公里 。亚马逊雨林位于南美洲亚马逊平原。总面积为550万平方公里。
  近年来,大气层中的 温室气体剧增 ,这些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 保温气体 已经成为全球温室效应加剧的罪魁祸首。
  亚马逊雨林作为 "地球之肺" ,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将氧气补充到大气层中。科学数据表明,亚马逊雨林每年产生的 氧气供给量 可以达到地球氧气总量的 22% 左右,这为减缓全球气温升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实,以撒哈拉沙漠为首的大型沙漠也在为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做出贡献。
  由于缺少植被, 太阳辐射 可以直达沙漠地表,在数百万年的演化中,在沙层中形成了大量的 微生物和特殊真菌 ,这些细菌生物不依赖氧气而存活,为了适应沙漠环境,它们凭借着 低光合作用 不断吸收大量的 二氧化碳 。
  不仅如此,沙漠还在通过另一种方式养育着森林。 撒哈拉沙漠与亚马逊雨林
  地球上植物的绝大部分生长活动都有 磷元素 的参与,磷元素可以增强植物对于 养分 的吸收,同时增强植物的 免疫力 。
  撒哈拉沙漠地区一直是世界上磷含量最丰富的地方。资料显示,北非地区的磷含量占据了世界磷 总量的四分之三以上 ,而撒哈拉沙漠地区的各国的磷资源储量就占到了世界磷储量的 70%左右 。
  值得一提的是,南美洲亚马逊地区土壤的磷含量与撒哈拉沙漠地区是 两个极端 。因为处于热带,水流量丰富, 亚马逊地区的土壤养分流失十分严重 ,地表土壤养分匮乏,所有的养分都集中在了植物体内。科学家经过评估后表示,亚马逊雨林 每年 受到降水冲刷和河流搬运作用的影响会 流失超过2万吨磷元素 。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卫星传回的数据显示, 撒哈拉沙漠每年会以沙尘的形式向亚马逊丛林输送大量的磷资源 。
  受到强力且持久的东北和东南信风的影响,大量的沙尘会 在风力作用下向西迁移 ,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沙尘进入大西洋,剩余部分被信风带到南美洲大陆,最终被亚马逊雨林吸收。
  总总量为1.8亿吨的沙漠沙尘中最终会有超过2800万吨抵达亚马逊丛林,在这些进入雨林的尘埃中磷元素占比约为0.08%,也就是说每年撒哈拉沙漠会向亚马逊雨林供给超过 2.2万吨磷元素 。
  而其它进入海洋的沙漠尘埃中也养育了大量的海洋生物,维持了 海洋生态系统 的稳定。 将沙漠变成森林会怎样?
  首先我们可以看一下所有沙漠变成森林后地球上森林的总面积有多少。
  沙漠面积占到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左右,总面积将近 3400万平方公里 ,森林面积在陆地面积中占比在31%左右,总面积约为4723万平方公里。
  也就是说,将地球上所有沙漠变成森林的话,陆地上的森林面积将达到8100万平方公里以上, 总面积增加了1.7倍 。作为对比,亚洲大陆总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公里,这些森林可以覆盖近两个亚洲大陆。 生态系统崩溃
  在地球物质的 循环作用 下,沙漠也在影响着 植被 的生存。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沙漠和森林的存在使得地球形成了 平衡 的自然状态,也是地球温室效应产生过程中的参与者。
  二者构成的天然温室效应使得地球保持了 合适的自然温度 ,倘若温室效应 失衡 ,势必会引起地球各地区的昼夜温差和季节 温差增大 ,在最后使得地球回归 冰期 。
  森林面积的剧增本身就是 破坏地球气候和生态 的过程,这些植被会 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同时也会增大对于 氧气的消耗量 。
  这些被大量储存在植物体内的二氧化碳不再进入大气,此时地球 气温将持续上升 ,在到达森林无法承受的临界值后,森林将大面积消失,这些被储存在植物体内的二氧化碳将重回大气层,使得大气层厚度剧增, 温室效应反转 ,地球开始持续 降温 ,最终影响地球生物生存,造成 生物大灭绝事件 。
  森林的增加使得地球含氧量的提升成为必然,对于人体来说,大气中21%左右的氧气含量是最合适的。在森林面积大幅度扩大后,我们会吸入 过量的氧气 ,这些高浓度的氧气使得我们人体的 氧化反应更加强烈 。
  专家表示,一个成年人一天在呼吸作用下需要的氧气总量为0.92千克,同时排出的二氧化碳总量为0.9千克。
  过量的氧气在进入体内后,会加速有氧运动,人体 新陈代谢和细胞运动会提速 ,这也意味着人体生理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人的 寿命会自然缩短 。
  对于其它生物来说也是如此, 碳氧平衡状态被打破也会影响动物与植物的生长过程 。 碳氧平衡失衡
  事实上,规模扩大了近1.7倍的森林 很难再维持住碳氧平衡 ,尤其是在地球上失去了沙漠的情况下。要想维持住地球生态系统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平衡状态,就必须依靠植物的 光合作用 。森林中绿植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体内的有机物,同时 释放氧气 。
  那些超过自身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会 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 ,伴随着森林绿植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始终保持平衡,在失衡时,自然界也会通过其它的 能量流动 和 物质循环 方式来进行调节。
  而沙漠都变成森林后,沙漠这一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生态系统不复存在,森林将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大量氧气,大气中 氧含量严重超标 ,地球将进入 富氧状态 。
  对此我们可以参照发生在约24亿年前的" 大氧化事件" 。
  30多亿年前,蓝细菌出现,在光合作用下吸收并转化了二氧化碳。"大氧化事件"发生时,氧气还是蓝细菌的产物,在源源不断地被制造出来的同时疯狂地氧化海洋中的亚铁离子,这使得大气氧气含量严重超标,最终达到了40%左右的大气氧气浓度。这也直接导致了地球上的 古生物大灭绝 ,只有15%左右的生物适应了高浓度的氧气存活了下来。
  而这,也必然是沙漠全部变成森林后会出现的结果。 结语
  科学家预测,所有沙漠都转化为森林后,地球的碳氧平衡会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将彻底打破地球干湿平衡,由此引发 热力环流系统瘫痪 ,最终会使地球 温室效应加速恶化 。
  由于大气中氧气含量过高,植被的光合作用也会受损,温室气体越来越少,地球温度将持续下降,直到来到 冰点以下 ,最后这些由沙漠转化而来的森林也会消失,地球上的生物也会遭受一轮又一轮的劫难,恐难以承受此等代价。
  由此可见,将所有沙漠变成森林听上去是对地球的绿化,实则是 加速了地球自然系统的毁灭 。地球上每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在地球的大循环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与其幻想沙漠消失,不如脚踏实地去做一些改善生态的实事,如今,中国正在引领世界 沙漠化治理 的潮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的努力下,我们会有效遏制住温室效应的恶化,共同守护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

你了解太阳系吗?12个关于太阳系的冷知识当你在仰望星空的时候,你会对太空感到向往么?会对我们的宇宙感到好奇么?人类自古以来就对天空有着无限的遐想和好奇,不管是什么文明,都发展出了一定程度的天文学。而如今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NASA拍摄到火星地表形成干冰的图像每年冬天,火星的表面都会形成一层二氧化碳霜(干冰)。在仲冬的最大范围内,这种冰霜会从两极一直延伸到中纬度地区,直到阳光变得充足后太过温暖而无法持续下去。在火星上出现这种干冰的地方大火星上的咸水美国的一名生物学家声称,火星上水的盐分含量非常高,即使存在早期的生命物质,也会因为水过咸而遭到扼杀。火星在美国科学促进会举行的年度会议上,负责操作火星探测器的专家小组成员安德鲁斯诺今天,回首又见来源新华社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远望5号测量船完成中星6D通信卫星海上测控任务来源军分社中国军号新华社远望5号船4月16日电(王璐瑶成金茂)4月15日20时整,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6D通信卫星发射升空,在预定海域的中国卫星俄罗斯质子2号卫星IT之家4月16日消息,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消息人士表示,此前运抵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俄罗斯质子M重型火箭,将于2022年把安哥拉的Angosat太空中的生物圈当航天员置身毫无生机的太空,太空舱就是他赖以生存的整个世界。在那狭小的空间中,他所拥有的食物氧气和水都是极为有限的。随着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不断迈进,太空航程不断延长,逐渐需要以年为神舟13号需在1米高度精准反推着陆,如何做到的?美国为何不用?神舟13号飞船回家,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的太空出差3人组,在我国空间站工作了183天,刷新了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太空出差三人组神舟13号与空间站组合体脱离,再入大气精准支撑双碳目标揭秘首颗激光二氧化碳探测卫星来源人民网原创稿我国成功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郑逃逃摄2022年4月16日凌晨,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随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为世界首颗具备二氧化碳激光探测能力的卫星。该星将推动人间四月天,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了来源央视新闻去年十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飞入太空进驻中国空间站那时正值初冬伊始寒意渐浓如今他们在轨工作6个月创下中国航天人驻留太空最长时间纪录归来时已是姹紫嫣红春意盎然出差骄傲!天空中多了一颗冷湖星4月12日是世界航天日,也是WGSBNBulletin在IAU发布小行星命名公告的日子。当天,WGSBNBulletin向外界公布临时编号2015BL563的小行星以冷湖命名,从此
巨大的太空岩石爆炸摧毁了广岛1000倍的凶猛古城3,600年前的一天,当现在称为TallelHammam的古老中东城市的居民进行日常工作时,他们不知道一块看不见的冰冷太空岩石正以大约6100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他们飞来。岩石在大气武汉枫叶学校研学实践活动,透过岩石看世界,和专家一起玩转地球2018年4月8日,一群来武汉枫叶国际学校的同学们来到中国地质大学展开了一场主题为透过岩石看世界,跟着专家探索地学奥秘的研学实践活动。在一天研学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在地大化石林见识亿游品慧科普团队助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游品慧是由三位有留美经历的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创办的科普教育品牌,秉承主题式教育(TeachingbyTopic)理念,专注于中小学生科普实践境内外研学旅行和科考活动,致力于成为深度体岩石科普泥岩泥岩是指弱固结的黏土经过中等程度的后生作用(如挤压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和胶结作用)形成强固结的岩石。是已固结成岩的,但层理不明显,或呈块状,局部失去可塑性,遇水不立即膨胀的沉积型土里挖出一个骷髅就可以改写日本的历史研究人员在发现了大约2000年前迁移到日本的第三组以前不为人知的现代日本人祖先后,改写了日本历史。古代日本可以分为三个关键时期绳文时代(公元前13,000年至公元前300年),当时哈勃捕捉到了一次大规模恒星爆炸的惊人眼睛一颗大质量恒星的死亡一定是宇宙中最美丽的结局之一。它们向周围空间喷射大量物质,由爆炸冲击波和恒星风雕刻而成,并被恒星自身的光照亮。这就是AGCarinae正在发生的事情,这是一颗距公益科普课堂第三讲,太空移民,给星际探索打开梦想之门10月28日下午1500,阿拉善SEE湖北项目中心,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自然教育基地迎来了第四季的湖北省自然教育公益科普讲堂的第三讲,本次为孩子们带来精彩讲座的是来自中国地质大研究证实地球在12800年前遭遇小行星撞击导致部分物种灭绝来自南非的一个科学小组研究发现了部分证据证实了地球在距今12800年前被小行星或者大型陨石撞击的假设并且引发了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在内一系列灾难性后果,该事件被称为新仙女木事件。因为在欧洲航天局警告小行星可能在几十年内与地球相撞欧洲航天局称编号2019SU3的小行星可能于64年后与地球相撞。编号2019SU3的小行星于最近被发现并被添加到近地风险列表中的,因为它有可能于2084年9月16日与地球相撞,欧洲美国研究人员在阿拉斯加新发现了一座超级火山据美媒报道美国阿拉斯加火山观测站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美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中部的一群火山岛是以前未被发现的一座超级火山火山口的一部分,由于这座超级火山火山口在海底因此很大程度上这阳光可以将塑料垃圾烘烤成含有数万个有机分子的汤把一个廉价的塑料袋放在阳光下足够长的时间,它最终会碎成一团粉状的东西,它的石化碎片注定会被各种元素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微塑料碎片其本身就被认为是一种主要的生态危害,甚至可能不是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