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汪曾祺人间知味有感

  说来惭愧,我原来不知道汪曾祺是谁,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搜肠刮肚的思索着以前有没有读过他的文章,有没有听过他的事迹,很失败,还真想不起来。但看到汪曾祺这个名字,总感觉怎么这么耳熟呢?像是听谁说起过,又像是在什么文章里面见到过。总之,孤陋寡闻的我对汪曾祺先生并没有什么印象,也不知道他的书好不好读,值不值得读,所以这本书被家人买来之后一直放在书柜上,我是几乎没有翻开过。
  有次中午吃饭,说起黄河鲤鱼,我把道听途说来的一些关于黄河鲤鱼的事情说给女儿听,女儿竟然给我说黄河鲤鱼三斤最好吃,还说黄河鲤鱼和其他鲤鱼的区别是鱼肚中是否有黑膜,有黑膜是一般鲤鱼,没有黑膜的才是纯正的黄河鲤鱼。我惊讶于她的渊博,问她怎么知道的,她一脸不屑:爸,书柜上的那本《人间知味》已经买了一年多了,你没读过吗?还真没有。
  为了能和孩子交流,培养一点共同爱好,我把这本书带到了单位,备课上课之余,倒杯清茶,静下心来,偶尔翻他几页,感觉别有滋味。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吃食、风景、性情和掌故。吃食部分记录了各地的日常美味和饮食习俗,虽然记录的都是一些日常果蔬,如苦瓜、咸菜、鸭蛋、茨菇、野菜、塘鳢、鸡鸭、鹌鹑以及火腿腊肉等,但对这些吃食从习性到分布,从采摘到烹饪,从颜色到味道都描述的淋漓尽致,充满了一股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我有时候再想:为什么中国人的菜品是那么的丰富多样、繁花似锦?为什么中国人的口味是那么的千差万别、截然不同呢?有人说是中国人的味蕾过于敏感,我不赞同这种观点。相反,我倒觉得是咱们中国人的味蕾过于木纳,只有味蕾过于木纳的人才会追求各种外在味道的强烈刺激,只要通过强烈刺激方能真切感受到人间烟火,可能有人拿科学数据来反对我,其实大可不必,因为我只是谈个人感性认识,非理性推理,如果真要把理性推理加入其中,我到觉得中国饮食和中国文化有关:中国的饮食更加照顾中老年人,通过强烈刺激来唤醒衰退的味觉,欧美的饮食更加照顾青少年,简单实用富有营养。不但饮食,好像各个方面都是如此。比如东方更注重对老人的孝道,西方更注重对孩子的培养;东方讲究中庸,西方讲究真理;东方讲究规矩,西方讲究自由;东方讲究等级,西方讲求平等。仔细体会一下,东方犹如以为白发苍苍的老人,西方犹如朝气蓬勃的少年。读这一部分内容,在我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那就是汪曾祺。
  书的第二部分是风景,说是风景,内容却无所不包,我一直纳闷:为什么汪先生把这些文章全都一股脑的归为风景,春夏秋冬、花鸟鱼虫是风景,苍茫大地、浩瀚大漠也是风景,但萝卜之香、臭豆腐之臭、蜻蜓的复眼、蚂蚱、花大姐、狗蝇怎么也成了风景了?也许,汪先生想告诉我们,人间百态,皆是风景吧?
  细读《风景》,感觉前半部分主要写春夏秋冬、花草鱼虫,说是写景,却融入了汪曾祺先生的人生感悟。比如以芋头、豆芽和树皮里的铁蒺藜来表达生命的顽强;以山丹丹、枸杞和槐花来折射当时社会各层百姓的生活百态;以紫穗槐、灰背青、花和金鱼表达对文革的憎恶;通过沙漠祈祷、雹子云、雪湖感受自然的伟大,人类的渺小;以草木虫鱼鸟兽比拟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以葡萄月令表达对生命旅程的思考;通过果之香、花之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眷恋。后半部分大多是游记,如《昆明的雨》《长城漫忆》《天山行色》等文章则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正如后面文章《随遇而安》中所说:曾被打成右派的那一代人,除了已经死掉的,大多数都还在努力地工作。他们的工作的动力,一是要证实自己的价值。人活着,总得做一点事。二是对生我养我的故国未免有情。读这部分内容,感觉眼前总有一位醉情于花鸟虫鱼和秀美山川却又心有不甘的老人,是范仲淹?是杜甫?不是,是汪曾祺。
  其实,我最喜欢本书的第三四部分——性情和掌故,什么性情呢?读读杂书、书画自娱、寻常茶话、闹市闲民、文章杂事、自得其乐、随遇而安,看看,连起来是不是一句话?这可是这部分内容文章的题目。可能是受儒教影响,我们的年轻人都是向往着建功立业,青史留名,醉心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有几人能够在乎身边风景与人物,很多人等过了不惑之年,一事无成,才开始浪子回头,感触身边景物人事之可爱,又或者遭遇人生坎坷与挫折,经历过荣华与穷困,对世事看淡了看透了,对现实疏离了,才会亲近自然山水,感受花草虫鱼。汪先生属于后者,我属于前者,虽不可与汪先生相提并论,但却都有一颗无可奈何的心。
  人到老年,身体蜕化,心力憔悴,往事皆成定局,都已无力改变,这时候绝大多数人都要回想自己的童年往事,回想自己的家乡、自己的胡同与老屋,回想自己家乡的种种掌故,以及年轻时的种种经历,酸甜苦辣,各有滋味,总想向别人述说。
  忽然想到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最有味道的是这清淡的欢愉,但,这清欢却夹杂着多少消极与无奈、悲惨与不公。清欢,其实是一言难尽……。
  2021年5月31日下午17:50

邮戳展现麻田八路军总部文张建伟近日收到山西晋中房星晨邮友寄来的封,上面打印了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彩色邮资机宣传戳(普通型)(图1),戳图为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新馆,位于麻田镇上麻田村西山脚下,2007开普票会陈国成会长为邮友们开讲美丽中国(三)普票今天(6月6日)是泉州市职工集邮研究会月度例会的日子,新中国普票研究会会长陈国成会士参加了例会,并且在其家乡(泉州)为集邮爱好者解读了5月19日刚刚发行的美丽中国第三组普票。据陈会方寸中的自行车今天是世界自行车日。2018年4月12日,在联合国(UN)第72届全体会议上通过决议,将6月3日设定为世界自行车日(WorldBicycleDay)。根据世卫组织20182030年郭秀宝会长用方寸讲党史近日,张家口集邮协会副会长郭秀宝先生在张家口市技师学院(张家口机械工业学校)用小小邮票为师生们作了手捧邮花学党史的主题讲座。郭秀宝会长从世界第一枚邮票黑便士的诞生讲到中国首枚邮票的刘希祥的一框邮集潞河中学通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建立地集邮博物馆祝贺北京邮友刘希祥先生今天为亚洲邮学家群和沙鱼涌邮史俱乐部作的邮学讲座取得圆满成功!今天我们高兴地得到了刘先生的授权,转发他的一框邮集,题目是潞河中学通县第一个中国共产党高昌辉先生的一框邮集延安邮政史(19381943)今天,集邮博物馆高兴地跟大家分享一下江苏的高昌辉先生的邮集延安邮政史(19381943),该邮集在2021年庆祝建党百年上海主题邮展上获得了金奖(一框),另加评委会祝贺,在此,集邮两个猴票首日封文邵林方才参加了海上集邮杂谈微信公众平台交流座谈会,我在发言中表示惭愧。作为中国海员集邮协会和上海市集邮协会学术委员会创导举办的网络媒体,三年来成绩斐然,我还没有发表一文一图,所以汕头英国客邮18661922文赵资灵会士和陈达文会士汕头英国客邮18661922SWATOWBRITISHPOSTOFFICE18661922赵资灵会士陈达文会士SamCHIUFRPSLCharlesCHAN祝贺全国电力行业庆祝建党百年集邮作品展今天在嘉兴开幕文集邮博物馆为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展现党的光辉历程以及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弘扬爱党爱国精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您知道今天谁购买了世界上最贵的邮票吗?文集邮博物馆集邮博物馆刚刚得到消息,世界最贵的邮票英属圭亚那1856年洋红1分邮票(1856BritishGuiana1Magenta)今天(6月8日)被世界著名的邮票商邮票目录出建党百年上海主题邮展回顾(下)图文王清李将军的集邮党课催人奋进图87笔者是胜利油田集邮与收藏协会邮票与收藏品里的党史集藏党课主讲人之一,因而是带着学习的需求而来,要达到开阔眼界拓展讲课内容的目的(图87)。图8
自然探索之科学启示备忘录暗物质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虚虚实实明明暗暗无中生有。道法自然,但自然并不完美,或者说,我们觉得不完美的觉得宇宙是在将就的地方,宇宙认为那就是美好的规范的。我们规定基本粒子存在空拥有地下海洋的行星,是否有可能存在生命?根据目前的探测结果,地球是唯一拥有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大面积被海洋覆盖的蓝色星球,也是目前唯一一颗拥有海洋和液态水的星球。水是生命起源必不可少的因素,其实太阳系的小行星带外围,很太阳系之外能找到生命痕迹?外媒搜寻工作取得进展据法新社华盛顿报道,在我们的太阳系之外能找到生命的痕迹吗?近期,一项发表在美国科学周刊上的研究揭示,一颗新系外行星的发现可能有助于这项搜寻工作。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西班牙天体生物学中奔月传说月里嫦娥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总理提出一个要求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2021。09。04陨石数据陨石爱好者朋友们大家好!为了让更多的陨石爱好者朋友们了解陨石最新信息,今天,我把有关陨石的官方部分数据给分享给大家。目的就是为了让部分人看看,世界各国在科学上是不是有共同的认知,是浪潮液冷数据中心助力世界最高海拔的宇宙线观测站广袤的宇宙激发了人们无穷的想象,运用科技手段不断揭开它的面纱,人们越发惊叹宇宙的神奇。人类目前能加速到最高能量的加速器位于瑞士和法国边境的CERN,这个周长为27千米的加速器,能将韦伯望远镜即将开启太空之旅经过多年拖延,迄今最强大的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终于准备就绪,即将开启太空之旅。据美国太空网近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及其合作伙伴已经完成了对这座巨型天文台的最后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将于12月18日发射升空CreditESANASA计划在2021年12月18日发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由阿丽亚娜5型火箭(Ariane5)从法属圭亚那发射至日地系统的L2点,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Cr天宫空间站睡眠环境对比国际空间站高下立判,这才是以人为本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进驻天和一号核心舱以来已有两个多月,这是人类载人航天事业从未有过的盛况即将同时拥有两座大型载人空间站。太空导游刘伯明正在介绍天和一号核心舱此时此刻,地球上空有1突破性技术为硅亚原子粒子和可能的第五力提供了重要新细节当中子穿过晶体时,它们会产生两种不同的驻波一种沿原子面,另一种在原子面之间。这些波的相互作用影响中子的路径,揭示晶体结构的各个方面。来源NIST利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中国不造航天飞机,只是技术不行吗?看看美国的下场就明白了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航天大国,航天科技水平更是处于世界前列,在短短的十几年内,中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发展航天领域,在外太空建造自己的天宫空间站,航天实力也仅次于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