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辛丰年诠释艺术的一种诠释读指挥家的境界

  虽然我不过是一个音乐爱好者,现场演奏难得听到,日常只以"罐头食品"(唱片之类)为生,所以对音乐表演、诠释方面的真知有限得很。然而读了康德拉申的《指挥家的境界》,大受感染,有如倾听一部以诠释艺术为主题的交响音乐。书中,言人之所未言(也可能我少见寡闻),说我之所想说,就像听德沃夏克的作品,美妙的曲调联翩而出。听他"演奏",忍不住在心中赞好。看完了,简直想为他欢呼:了不起,大师!
  有关指挥艺术的译著近年出版了好几种。如《论指挥》、《亨利·伍德论指挥》,舍尔欣和小泽征尔的自述,托斯卡尼尼、布鲁纳·沃尔特和卡拉扬的传记。一读便放不下的是这本不到二百页的书。四年之前我便发现了这本好书。最近友人又给我买到一本。难不成许多乐友没发现它?
  康德拉申在本书《结束语》中虽然说"本书读者大概是指挥家",其实他心中同时也想着我辈:"至于那些不从事音乐专业,但忠于音乐,从中获得快乐和灵感的人,或许他们也有兴趣了解,站在指挥台前的艺术家所面临的创作问题是多么广泛、复杂,有时甚至教人难受。"
  岂止有兴趣而已呢,对于杰出的指挥家,我觉得他们就像文艺复兴时代博学多能的巨人,深为崇仰。人类创造出各式各样的乐器,然后又组装成一种巨型的综合乐器——管弦乐队。它的每一个"键"就是一位演奏家,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能够在这个活"键盘"上弹奏最复杂的交响音乐的,是指挥家。我们理解,成功的乐器演奏必须"心、手、器三者互应"。从乐队中每一个人的"心—手—器"变成指挥家与整个管弦乐队这个巨大"乐器"之间的"心—手—器"关系,真是一个极其复杂微妙的问题!没有指挥家,贝多芬的交响乐对于我们只是哑的音符而已。这可见我们小小听众同高不可攀的指挥艺术其实是很有关系了。反过来,指挥的辛苦创造又所为何来?主要的还不是为了普通听众吗。没有听众在他面前同他交流,共同创造,他孤掌难鸣,只能向壁虚造。所以,成功的演奏,又可说是作曲、演奏与倾听者三方面的合奏了。法国指挥家明希说得对:"归根到底,我们指挥的历史还是要由听众来写。"
  这本书里面有许多地方就是以演奏者与听众的亲密关系为话题的。问题的中心又是如何诠释一部作品。指挥家正是在这题目下做大文章的人。
  表演前人作品,到底以忠于原作,还其本来面目为是,还是允许演奏者有诠释的自由,向来有不同见解。康德拉申以为,前代之作,后人不可能演奏得像原先一样。演奏家应该做一个"当代的"演奏家。那么,如何才能"当代化"?对此,他并不是发一通空论。例如,一部作品的演奏速度,是诠释上的一大问题,微妙难言,也难办。"音乐存在于时间之中"嘛!许多经典之作的速度如何处理,历来就大有分歧。论者甚至认为"无所谓绝对正确的速度"。瓦格纳认为,何以古典派作曲家只标三种速度记号,巴赫干脆不标;正是由于难以确定,留给演奏者去斟酌了。康德拉申从古今人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速度感之差异看这问题。前代人生活于步行、坐马车的时代。今人则已习惯于喷气式飞机了。所以他是不受传统的拘束的。然而他也不赞成用开快车的办法将前人作品"当代化"。这就触到本世纪以来演奏家一种常见病的痛处(固然还另有原故)了。读到此不由的忆起听卡拉扬指挥的"田园"第二章《溪边景色》的感觉:公费游客乘旅游车走马观花。有滑稽感!
  对于其他方面的时代不同、古今之异,康德拉申的许多看法也可喜,可思。他直言不讳地谈论那些名家的诠释。对于理查·斯特劳斯三十年代录音的莫扎特的《g小调交响乐》,他"不能不感到气愤。这是我们绝对不能接受的博物馆式的音乐。……表情变化方面毫无对比。……要知道我们生活在矛盾尖锐化的时代,我们(生活中?)的力度变化是比较突出的。……庸俗的宽宏大量是行不通的。时代不同了,我们对音乐的要求也不同了,……我们能给音乐添上的潜台词也增多了"。
  不但议论精彩,而且词锋挟着感情!这也正是本书对我有吸引力的原因。尤使我有共鸣的还可引一例:他说在威尔第那时代,人们所能有的最可怖的联想,不过是大地震。而今天,原子弹爆炸不会给人以另一种大灾难的概念吗?(按,中国人如不健忘,会联想"文革"吗?)所以现在演出威尔第的《安魂曲》,当小号吹出"末日审判"一节时,便可能产生一种更骇人的意象。他断言:"可见,人类的感情与知识是受积累起来的经验所支配的,因而古老的音乐不可能演奏得和过去一样。"(这又叫人想到:"一切历史著作都是当代史"!)
  他认为巴赫的作品照原本那样去演出也是不行的。"因为今天我们对巴赫的音乐规模有了不同的理解。"假如仅仅作古风的模仿,那只是博物馆式的演奏。
  本来我总是渴盼能听到全盘复古再现原貌的巴赫和莫扎特等等的作品。一读他这些议论,又不能不有新的思索了。联想到一种"《老子》新读法"。据说有人认为,"它是随读者而异,与时代俱新","不如此即不能将古代著作救活"云。此说的偏颇且不论,但我想,听前代前人之乐的,终究是当代之我,不可能"今人化古"。然则,博物考古式的表演;赋以新意的诠释,鱼与熊掌我想得兼!
  从前演出经典作品,流行过频繁地改变曲中速度的做法。而现在则更重视大范围地掌握一部作品的整体。康氏论曰:"大量的消息报道,和我们生活的整个速度,使我们更多地运用‘广角镜头’,而不去欣赏美丽的细节。……方向是由一般到个别,而不是相反。"这又是开窍的说法!
  在114页上,谈标题音乐的处理时,他认为除了作者原有标题以外,指挥家不妨有他自己的标题,还提出,要否让听众也接受指挥家自己的标题?我想,这大概也是有体验的听众会大感兴趣的问题吧?这很有助于我们做个积极主动的倾听者。我就觉得,我们听众也不妨——而且总是会,在心里形成自己的标题吧?
  总之,此公反复强调的是不断推陈出新的诠释。这种穷究作品的义蕴,完善自己的表演,孜孜不倦的精神,和经典作品本身的经得起不断开掘;都更加激发了我倾听的兴趣。《费加罗的婚姻》,本书作者前后指挥了七十次,每一场他都能找出新的色调。托斯卡尼尼于八十之年,第五百次指挥"英雄",依旧像刚刚开始指挥生涯时一样,埋头细读总谱,琢磨如何忠于贝多芬。
  自然这又同音乐演奏的本性有关。每一次演奏都是一次新创造。十九世纪的大明星尼基什告诉另一位指挥家亨利·伍德:"应该做到每一场演出是一次精彩的即兴,哪怕一年到头都指挥同一作品。"
  十九世纪以来,盛行过哗众取宠的主观的诠释。竟有"某某指挥家的贝多芬(或莫扎特等等)"的现象。维因迦特纳嘲讽过这现象,而他的主张是:"个性消失得越多……他的演奏也就越发伟大!"
  我们是不是也已经被"卡拉扬的贝多芬"框住了?康德拉申说,有才能的指挥常常能叫听众信服他的诠释,即便那与作曲家原意并不相符。想起来真叫人不免有怀疑与虚无感,我们到底听到几分真正的贝多芬?!
  音乐语言、形象本有其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加上诠释者和接受诠释者的主观因素,会不会弄得那"作——演——听"的"三重奏"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无从捉摸?我愿相信,那作者与作品固有的客观内容是取消不了的。因此我还是喜欢把乐与史联系在一起倾听,这可能使我对"艺术骗子"有防疫作用。
  康氏自云,"他觉得自己是某种密码文字的译者"。那么,指挥的诠释,便可看成作曲家原文的一种"译本"了。我们无力从原文中索解,也只得读"译本"。为了不受那些不够"信达雅"的"译文"之误,可以多读几种,从比较中去揣摩。卡拉扬的"译文","疑若可信"。但老是跟着他那"指挥棒"(他似乎代之)转,显然不行。对我来说,托斯卡尼尼的"田园",斯托科夫斯基的"新世界"等等,那特殊的魅力至今难以去怀。尽管都是听的七十八转老唱片,音响甚劣。这不也可见指挥家诠释艺术之威力?(不过,世人崇仰如神明的托斯卡尼尼,康氏却说他对贝多芬的作品处理欠妥当。托氏一片好心录制了《列宁格勒交响乐》,敬赠给肖斯塔可维奇,他连听都不想听,贬得一文不值。此又足见诠释之多歧了!)
  喜读此书,真想听听康氏的实践效果。可惜从前只听过一张他的唱片。向音乐词书中搜寻得小传,信息也不多。但一位始终致力于普及乐艺的实干家形象,同此书中直接讲话的他的语言,融合成一个热心肠的人物。虽然翻印的照片黑漆一团,竟完全看不清面目,但我已在心中留影,且心向往之了。
  其实这本书里还有许多话题,如乐队的训练(要知道,指挥家不仅是去"弹奏"那架巨型的"活的乐器"而已,斯托科夫斯基说过:"指挥家必须创造自己的乐器!"),指挥家自身的修养,等等。对于歌剧的演出与指挥,书中也有开人眼界的议论。第八章是以对三部作品的处理为例,谈演奏的构思,对我们听众也是很有益处的。
  十九世纪以来大兴的指挥艺术,真是一门内容丰富又高深的音乐诠释艺术。到底应该如何诠释,也是见仁见智,诸说纷纭。康德拉申的见解,不见得都可以信服,但他把自己的想法、做法解说得真是有味道。这本书正是对音乐诠释艺术的一堂精采动人的诠释!
  (《指挥家的境界(灵感形成规程)——与弗·拉日尼科夫的谈话》,吉·康德拉申著,刁蓓华译,张洪模校,人民音乐出版社一九八七年十二月版)
  原刊《读书》1992年第2期

河南卫视杀疯了!一舞出圈惊艳8亿网友!文化传承不仅仅在舞台上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河洛之神,名曰宓妃若将飞而未翔,竦轻躯以鹤立端午小长假,河南卫视又火了河南卫视杀疯了端午奇妙夜等话题引起8亿网友在线围观靠传统文化破圈的河南卫视带来了中国节日系列这套比桌游还好玩的卡片游戏,竟然是老师推荐的易贝乐学习卡片是T0T2阶段学员英语学习课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教辅工具,供课后家长督促帮助孩子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点,很好地帮助孩子认读记忆字母和单词,熟练掌握课堂所学的Phonics17张图,教孩子学会生活中最常用到的单词关于身体部位的32个单词述说自己感受的16个单词与身体运动相关的32个单词关于每天事务清单的16个词组与职业相关的16个单词冬季常见的24个事物名称根据以往经验,肯定很多家长到这里10套美式计划表,让孩子即将到来的新年一天都不浪费!孩子在小学前,家长可以发现在让孩子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候(比如刷牙看书做作业吃饭等),要不然是孩子积极性不高那么对这件事情的抵触,要不然就是太兴奋让场面失控。从国外的教育经验来看,为了英语启蒙太晚,孩子可能一生对英文原版书都没有兴趣孩子到了三年级再开始英语启蒙,是早还是晚?一位本身是英语老师的妈妈纠结于这个问题,开始寻找答案,然后发现了一个她之前忽略了的重要问题。这是从孩子的小学英文课本上摘下来的内容,这样一国外小学生考试答案不止是敢想Quora上一些外国老师分享了自己教过的特别聪明的好孩子。他们在学校的考试中提交了一些答案,这些答案玩出了新视野新角度题目一FindX找着了啊,没错啊!题目二简单描述下什么是硬水冰家委会竞选撕成这样,在国外会被怎样看待?浦外小2017级4班竞选家委会的事情在网上火了,围观的家长们都被这画风给惊到了所谓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时代从你看别人家的孩子。一跃到了你看看别的孩子的家长,然而这样如同如果孩子说坚持不下去,看这14张图比任何劝说都有效当孩子每天明知故问你今天星期几掰着指头等休息日作业做到一半崩溃晚睡早起周末都奉献给了课业我们知道,孩子很累谁都会坚持不下去劝说又都很无力看完下面的图也许孩子自己会明白为什么要一直扛纠结自然拼读VS国际音标?这一篇就能让你明白前几天这张图在朋友圈里火了,它用类似数学的方式向大家阐述了自然拼读与国际音标间的不同,这两种盛行于不同时代的两种英语学习方法,其实也是各自有长处,但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采用了自小寒来了!全年最冷的一天怎么过?明天就是小寒,一年中气温最低的节气。MinorColdisthe23rdsolartermofthe24traditionalChinesesolarterms。Formostar从小学英语给孩子带来的四大优势关于孩子是否要从小学英语,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很多家长也许没有细究,而是抱着学了总没有错的态度让孩子学的。其实父母们也需要客观地独立地思考,孩子早早地开始学外语,到底能带来什么呢
甘肃陇南市宕昌县发生3。9级地震速报参数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2月28日20时46分在甘肃陇南市宕昌县发生3。9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3。83度,东经104。45度。基础背景附近村镇本次地震BEIJINGX7拥有纯净燃油经济纯电动三大模式作为一款SUV,BEIJINGX7拥有纯净燃油经济纯电动三大模式,以及全球最高标准的智能网联技术全球首批三大全地形模块化高性能发动机超能量回收系统等,实现了高效的高效动力高效节油和我国医生以坚持勇敢创新仁爱响应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日号召2021年8月14日,医务人员在中国东部江苏省扬州扬州国际展览中心的猎鹰充气检测实验室穿上防护服,进行COVID19核酸检测。在庆祝中国医务工作者节的星期四,顶级流行病学家李兰娟等吉林中公事业单位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置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必须是指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影响需求的因素是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吉林中公事业单位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法毕竟主要是保护咱们的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所以身为劳动者有一个很大的权利,就是想走就走,但是得提前通知,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通知用人单位,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提前3日通知用吉林中公事业单位经济学八大效应1。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2。搭便车吉林中公事业单位感性认识三种形式认识论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绝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其中对于认识发展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尤其是感性认识三种形式的理解在多次考试当中均有涉及。认识的发展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吉林中公事业单位哲学两大派别一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巨婴郭冷被称为男版杨丽萍,年入百万为何无人敢嫁说杨丽萍是个舞痴,一点都不为过。为了舞蹈,她几乎活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然而,有一个人也和她一样,把舞蹈当成了生活的全部,被称为男版杨丽萍。他就是杨丽萍的徒弟郭冷。这位出色的芭蕾中科大神经网络和端到端训练框架,探究教育情境对学生能力的影响机器之心专栏作者周宇强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教育情境感知的认知诊断框架,使用神经网络以及端到端的训练框架,自适应学习不同教育情境信息的量化影响,并结合现有认知诊断工全员远程办公,半年入1亿美元GitHub的最大竞争对手要上市了机器之心报道编辑泽南全员远程办公CEO直播开会的创业公司GitLab要上市了。作为GitHub的竞争对手,它走向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当地时间本周五,代码托管网站GitLab向美国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