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过去的一年,关于科学商业和哲学的24条想法

  在过去这个不同寻常的庚子年里
  忙忙碌碌,但依然读了许多有趣的书
  完成了年初关于「科学哲学」的阅读计划
  出差频繁,喝了很多咖啡
  拍下各时各地那些惊人的天空
  、
  一件大事是
  搬出了拥有无敌窗景的顶层小屋
  设计布置了舒适可爱的新家
  朋友评价「有法式老公寓的温暖感」
  非常适合休息阅读,喝酒谈天
  很多事物变化了,又很多都没变
  在最后这一天
  回顾自己过去一年记下的部分细碎想法
  关于科学、商业和哲学
  阅读中有趣的发现
  以及一些抖机灵的浴室沉思
  (2019 年也写过一篇,可以 看看)
  希望新的一年依然充满好奇心
  不断学习,热爱生活,快乐地一路小跑
  0w0
  01.
  © cult.class   研究了这件事:在中文里,「世界」和「宇宙」其实是同义词。   「宇宙」按古人的解释,宙是时间,宇是空间,「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淮南子·齐俗训》)   「世界」这个词则来自佛经翻译者的创造,世是时间,界是空间,「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楞严经》)   「世界」和「宇宙」一样,都是时空合一体。差异在于「世界」是有限或说特指的空间,可以大,可以小,可以一,可以多,可以是人生天地间,也可以是一花一粒中。   02.
  "   眼界不够几乎是自视甚高的唯一原因   "   03.
  © Adam Kyle Jackson   大爆炸本身是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它是时间中的一个瞬间,而不是空间中的某一点。   在那整个宇宙的起点,物质均匀分布在整个空间,所有事情都发生在那个瞬间——一个密度无限大的奇点处,同时也正是广义相对论失效的地方。或者说,大爆炸并不标志着我们这个宇宙的起点,它标志的是我们对于物理理论认识的终点。   04.
  © Kate Devine   如何做一个利落果断的人?   并不是要求你在每次选择时都迅速做出最好的判断;相反,是每次都快速排除掉不好、不合适、不可能的选项,并且不纠结,只是心无旁骛地执行下去。想再多也没有真的做重要。   05.
  引人深思:莎士比亚之所以能成为大文豪莎士比亚,拥有众多流芳百世的作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很会炒房,靠炒房赚了很多钱,有了钱就不必为生计折腰,不必为讨好观众和当权者而写。   06.
  © dan.franco   我们要如何理解宇宙的寂静?   有人说,陨石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时候,肯定会呼啸着四分五裂。但在地球的大气层之外,星空依然不声不响。星系中燃烧的灌木没有发声。银河流淌过夏夜黑暗的浅滩,也没有激起易被察觉的波纹。恒星自己吹散星风,发出的声响我们无可辨析。几百万个太阳系被银河系中心的黑洞吸入,像羽毛飘落一样无声无息。宇宙在大爆炸中开始膨胀,创世的火球悄悄地释放出无限能量,像根终极的爆竹一样。   这里没有任何声迹。   《给仰望者的天文朝圣之旅》   07.
  费曼先生可爱的傲娇式教学:   "   数学知识是人类发现的,它不会比人脑能理解的东西更复杂。我有一本微积分书,上面说:「一个傻子能做的事情,另一个傻子也能做到。」   "   08.
  © gyun_s.   如何得到你所希望的?   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是一味去钻研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且在迷惑不解的长河中给自己懒惰的理由;而是清醒地判断出什么是自己不想要的,努力排除并回避掉它,剩下的就会是你所希望的了。   补充:   成为一个坚定和执行力强的人只需要牢记这一条原则:关注不变的事。   09.
  哈雷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   在他漫长而又多产的人生中,当过船长、地图绘制员、牛津大学几何学教授、皇家制币厂副厂长、皇家天文学家;是深海潜水钟的发明人;曾发表有关磁力、潮汐和行星运动的权威文章;发明气象图和运算表,提出测算地球的年龄和地日距离的方法;甚至创造了一种把鱼类保鲜到淡季的生活小妙招。   他唯一没有做过的事,就是同以他命名的彗星见一面——哈雷彗星在 1758 年被命名,这是在哈雷本人离世了 16 年以后。   10.
  一个科研工作者:探究事物的本质。   ↑ 很有意义   一个科学爱好者:想象事物本质的特殊意义。   ↑ 让人着迷   11.
  © Daniel Kordan   「重要的事说三次」的理论基础是香农的信息论,要是想准确传播信息、抵抗噪音,最好的办法不是增强信号强度,而是增加信号冗余——啰嗦是核心手段,同一个意思换着说法不停说才能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   12.
  在机场的时候想着:   "   智人小孩为什么会常常无法控制地大哭大叫,这在丛林时代不是瞬间被捕食么,还有其他动物会这样吗?   "   13.
  © Viinthetic   人类的理论最高寿命是 115 岁左右,远超出其他哺乳动物(其他高寿的比如大象是 77 岁,鲸鱼是 60 岁)。   这意味着什么呢,当一个这样的百岁老人过世的时候,没有一个和他同时来到这个世界的其他非人类哺乳动物还活着。它们没有例外全都死了。   14.
  如何检验自己是否已经在一个领域做出口碑了?信息会主动来找你。   15.
  © Elena Delgado   虽然人们通常把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作为十六十七世纪科学革命的开端,但科学史学家们更倾向于认为,作为一个数学模式,哥白尼体系的解释当时的天文资料并不比托勒密体系成功,甚至还不如后者。   分析来看,哥白尼体系的真正吸引力仅仅是「审美方面的」。   因此,在哥白尼之后的时代,民众的天文观并没有什么改变,选择托勒密体系还是哥白尼体系仅仅是个偏好问题。   16.
  © aesstheticlassy   阅读能带给我无比欢愉的体验。时刻都充满庆贺的喜悦,想击掌、大笑和跳跃着跑,为艺术、为数学,以及为数学的诗兴干杯!   17.
  © Matias Alonso Revelli   当人们考虑同宇宙有关的一些问题时,音乐总是我们选择的方向。   从毕达哥拉斯古老的「天球的音乐」到「自然的和谐」,千百年来一直引导着我们去追寻天体平和运行的天然乐音和亚原子粒子混沌的喧嚣。   自超弦理论发现以来,音乐的幻想成为了惊人的现实——这个理论认为,微观世界里到处是小小的琴弦,它们不同的振动便合奏出宇宙演化的交响曲。   变化的劲风在一个充满琴弦的宇宙里呼啸。   18.
  © thisset   我们无法「看见」甚至想象出高维世界,就像不管怎么滔滔不绝也不能为盲人描述出「红」颜色。   充其量,我们能做的只是利用数学技巧来模拟高维客体的影子,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说的穴居者那样,抱怨只能看到洞外丰富生活的朦胧灰暗的影子,并认为这就是真实世界的全部。   19.
  对「精致」的理解,来自黄伟文在歌曲《小团圆》里描述张爱玲:   "   在最坏时候,懂得吃,舍得穿,不会乱。   "   20.
  © fchristensen   线粒体基因组几乎不会发生重组,它们只会以单拷贝形式存在。   由于线粒体基因突变得到完整的代际传递,并且在岁月磨砺的过程中不会发生交叉互换,因此线粒体基因组就成为理想的基因计时员。   人们根本无须参考化石记录、语言谱系、地层数据、地图信息或是人类学调查的结果。对于人类来说,基因组中铭刻着物种进化发展的历史,而这就好比钱包里永远放着一张包含所有祖先的全家福照片。   21.
  希波克拉底和希罗菲卢斯认为灵魂位于脑室;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认为它充满整个身体;伊壁鸠鲁认为在肚中;斯多葛学派则认为灵魂在心脏内部并环绕心脏;恩培多克勒认为在血液里;盖伦认为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有自己的灵魂;斯特拉托则将它放在眉心处。   《脑与意识》   22.
  喜欢阿瑟克拉克的墓志铭:   "   他从未长大,但也从未停止成长。   "   23.
  © Sam Johnson   被一个让人称奇的新知识点击中了:   「黑洞的熵决定于事件视界的表面积,而不是视界所包围的空间体积。」   即黑洞的无序和它所能包含的信息都记录在表面积的二维数据里。   该怎么理解呢?或许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黑洞的事件视界仿佛就是一幅全息图,它抓住了黑洞内所有三维信息的内容。   更有理论家把这个惊人的思想推广到了整个宇宙——发生在这个宇宙「内部」的每一件事,都是定义在遥远边界面上的数据和方程表现。并且至少在一定条件下,弦理论体现着全息原理。这或许就是第三次超弦革命的主题。   24.
  © Rich Stapleton   "   宇宙博主从事金融工作毫不违和,毕竟投资的本质就是在探寻如何最高效穿越时空。   "   ↑   支撑我在忙忙碌碌中仍不断更的信念   新的一年   我们继续一起探索世界

冷战巨鲨装填导弹,升级巨齿,奥斯卡变异再战40年最近有人在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主要军港摩尔曼斯克的浮动船坞上拍到了949A型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奥雷尔号装填P700SSN19花岗岩巨型反舰导弹的情景。宽硕的奥雷尔号像一头巨大的海印度公布航天计划路线图,明年首次载人航天,想象中的宏伟实现难印度航天远景规划,明年和2024年都是很重要的节点,包括首次载人航天对月球南北极探测火星和金星的探测,甚至发射航天器出太阳系像旅行者号探测器那样对外星系探险。以印度目前的航天水平,美国又一超级武器即将下马,原子安妮没有复活!科技树长歪了据美国战区新闻网6月3日报道,美国陆军计划停止已经研制了四年时间的SLRC项目,将剩余的7260万美元的研制费用转移到成熟计划当中,也就说忽悠了好几年的战略加农炮项目即将停止了,钱我军防化兵炊具加热喷火器燃油,土法实用有效,配方简单易于调和最近央视国防军事早报节目报道了我军防化部队在西部演训,在演训的画面当中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片段,就是防化兵战士在组装火焰喷射器时,喷火器的包装箱边上有3个红色塑料暖瓶和1个不锈钢桶晚美末年?里根号锈迹斑斑,舰队规模缩小加上穷兵黩武是主因6月18日美军太平洋舰队里根号航母进入到马六甲海峡撤出了南海,它的目的地是印度洋,将掩护驻阿富汗的美军撤回美国本土。里根号是今年四月份接替艾森豪威尔号部署在亚太地区的,到它去印度洋黄貂鱼首次加油大黄蜂,航母简化机种,无人机承担多任务四日,美国海军首次进行了MQ25黄貂鱼无人加油机对F18F大黄蜂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的试验。两型舰载机一前一后滑向跑道,起飞后在试验空域进行完成了首次空中加油,本次无人机与有人机进行首见小黑豹装备到陆战旅,提高反装甲能力,力克二代坦克近日,军视网报道了我军南部陆战旅训练时的情景,该旅刚刚列装的15轻型坦克也出现在报道的画面当中,这也是我军陆战队首次列装这型先进的坦克。15式坦克炮塔上喷涂有一只黑豹头,因此军迷们错把风机基座当成导弹发射井?美国人没那么不堪,阴谋诡计要防范这张美国卫星拍摄的照片最近几天引起了热议,原因是华盛顿邮报称美国卫星6月30日在中国甘肃省玉门市的大漠当中发现了119个新洲际导弹发射井,然后在7月2日美国国务院发炎人普赖斯在新闻巴铁预警机回娘家,先进技术升级,空军机型简化指挥能力越强最近中航陕飞宣传部拍发了一张陕飞技术人员试飞一架巴基斯坦空军飞机的照片,军事知识深厚的军迷们发现背景的这架飞机就是我国出口到巴基斯坦ZDK03型预警机的第04号机(巴空军编号140为什么所有科技大佬都在谈工匠精神?不知你是否留意,最近几年,工业设计成为一门显学。无论是否属实,各大科技企业都在强调自家产品的美感。忽如一夜,遍地都是工匠。今天,我们不妨从深层次挖掘一下究竟。关于设计,我听到的最浮当自行车的智能隐匿于无形,年轻的溥仪先生也会轻易上手本文首发于不存在日报。不存在日报是一个关注未来与科技的媒体,为你提供来自不同宇宙和时间线的新闻或故事,有的可能来自你所处的时空,有的不是。小心分辨,跟紧我们。因为,我们的指导单位是
浙大皮皮虾壳为原料制备分层多孔碳材料,用于对称超级电容器成果简介本文,浙江大学王树荣教授团队在ChemElectroChem期刊发表名为PreparationofNitrogenandSulfurCodopedandInterconne一切都是概率什么都是概率,一切都是量子,一切量子在波动,什么波?概率波。有大概率,小概率。我们总结出的规律,得出的结论,也是概率,大概率吧,为什么呢?因为变量太多,宇宙之大,不可穷尽。大概率使宇宙到底是如何膨胀的呢?宇宙会一直膨胀下去吗?按照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宇宙的持续膨胀是毫无疑问的,各种星系和其他天体彼此高速远离而去。因此,宇宙物质将变得越来越稀疏,密度也越来越小。如果真是如此,我们的宇宙终将变得空空荡荡。于是如果到达光速,我们能回到过去吗?如果达到光速,我们能回到过去吗?如果实现光速,我们能到达未来吗?进行时光穿越,这是科学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突破光速?突破光速之后,我们会以什么方式回到过去准备许愿!扩散提醒别错过14日2021年的最后一场规模较大的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将达到其流星数量峰值预计每小时流星数量最多可达150颗感兴趣的朋友可能要熬夜观测了记者从北京天文馆获悉,北京时间12月14日1你相信六夸克粒子的存在吗?科幻网12月14日讯(宋可乐)一种由六个夸克组成的奇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吗?五夸克示意图先别记着质疑,要知道早在2019年3月,物理学的教授们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发现新一类叫做五夸克的新研究解释看不见的黑洞恒星风如何在黑洞周围形成吸积盘黑洞存在的第一个证据是在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当时科学家们从一个叫做天鹅座X1的系统中检测到了强烈的X射线。在这个系统中,黑洞被一颗大质量的恒星环绕,吹着极强的风,比太阳风强10时间快到了,祝融号火星车将俯冲火星,中国将获得世界登火第二名自从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进入环绕火星轨道之后,不少国人期盼着天问一号携带的火星车祝融号,能够早一点着陆火星。现在,我国祝融号的登火时间确定了5月15日凌晨700之后开始着陆火星北Nanolett。简单定向凝固工艺制备超高强度多孔陶瓷复合材料导读多孔陶瓷在各个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它们的孔隙和强度之间的矛盾极大地阻碍了它们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定向凝固工艺,该工艺依靠其原位成孔机制来制备Al2O3Y3A首先看看一颗不寻常的系外行星的大气层AASNova报道了一颗超级浮肿系外行星,其密度几乎是木星的15倍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奇怪的系外行星,其体积密度极低密度比木星低近15倍,密度比地球低60倍。这颗行星大气层的第一个光航天服是如何保护宇航员的?不穿它进入太空,会有什么后果?1971年6月30日,苏联3名宇航员计划返回地球,他们在礼炮号空间站停留了23天,已经顺利完成各种实验任务,地面已经准备好迎接他们回归。然而当返回舱着陆时,地面人员打开舱门,却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