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53光年外,开普勒的继任者新发现一颗行星

  2018年10月底,NASA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因调整姿态用的肼燃料耗尽而退役,这项长达近10年的伟大探测任务宣告结束。在整个职业生涯里,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一共发现了两千多颗系外行星。
  伟大往往是可以传承的,NASA的新一代行星猎手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正是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继任者。
  早在2018年4月,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就被送入太空,并在进行一系列热身和测试后,于2018年8月正式开启科学观测,与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实现完美交接。
  2018年9月,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刚开工一个多月,科学家就从它的探测数据中新发现了两颗系外行星。
  这两颗行星都是类似地球的岩质行星,但由于太过靠近母星,都不在宜居带内。其中一颗名为Pi Mensae c,距离地球不到60光年,公转周期约6.72天;另一颗名为LHS 3844 b,距离地球不到49光年,公转轨道周期约11小时。
  近日,在美国天文学会年会上,天文学家公布了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发现的第三颗系外行星。这颗新发现的行星名为HD 21749 b,距离地球约53光年,轨道周期比之前两颗要长,约为36个地球日。
  据介绍,HD 21749 b的半径约为地球的3倍,质量则约为地球的23倍,可能是一颗比海王星致密的气态行星。这颗行星紧密环绕着一颗比太阳小一号的恒星运转,轨道半径仅0.2个天文单位(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周期约36个地球日,以至于表面温度高达148°C (300°F)。
  和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一样,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也是采用凌日法进行系外行星探测,将在两年的主任务期内扫描地球附近的20万颗恒星,侦测它们的光度变化情况。这批海量的探测数据有望为我们揭露超过两万个外星世界。
  相信,接下来大量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的观测成果将会陆续闪亮登场。

油气行业企业如何消除弧闪危害?夏季由于气温骤升,电气设备会出现发热高温现象,再加上线路老化等原因,容易发生电气火灾,而弧闪就是引起电气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安全工作规范和PPE已大大减少了美国工作场所的电气事故死环氧乙烷危害大,控制治理有方法在之前的文章我们介绍过EO在医疗器械灭菌领域的应用,大家知道EO(环氧乙烷)在低温灭菌领域中优势明显应用广泛,但排放和治理不当会对人体及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EO排放的控制和治同样是VOCs,自然排放和人为排放相煎何太急?自然排放和人为排放都会产生VOCs,它们之间会产生什么化学作用?又会对我们呼吸的空气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细颗粒物与SOA细颗粒物是一种空气污染物,当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浓度过高时,不仅危工作没效率?可能是空气污染的锅大多数人都熟悉空气污染对健康的负面影响,但空气污染的影响可能远远超过你的认识。由于缺乏对空气污染的重视,企业会节约污染治理方面的支出,以降低运营成本。然而经济学家发现,空气污染对公蓝天保卫战不能忽视的一面在中国,PM2。5的迅速减排极大地改变了大气的化学性质,导致有害的近地面臭氧污染增加,在大城市尤其如此。蓝天保卫战效果显著2013年初,中国政府宣布对空气污染实施蓝天保卫战,并开始浅谈工艺阀门泄漏原因及维修措施根据美国EPA统计,在一个典型的石化企业中,仅阀门的无组织VOCs排放就占到了62,平均每年排放408吨VOCs,这样巨大的污染,同时也是严重的物料损失,阀门的泄漏原因和解决方案值公交车究竟如何减排?看犹他大学研究给出的答案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公交电子收费系统量化了公共汽车和轨道交通所减少的排放量,并预测通过升级公共汽车和轨道交通未来还可以减排多少。公交系统的减排作用长期以来,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公共空气污染每年夺走880万人的生命根据欧洲心脏杂志本周发表的一项研究,空气污染可能导致欧洲每年死亡人数增加一倍。空气污染影响死亡率室外空气污染源对死亡率的影响究竟如何?为探索这一结果,研究人员使用一种新方法进行建模春天里的一把火,污染了空气窒息了我俗话说,水火无情。火灾不仅会摧毁我们过去的积淀伤害人的生命,还会对环境产生持续性的影响,需要我们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减轻火灾对环境和健康的伤害。视频加载中法国官方公布无人机航拍巴黎圣从垃圾进口禁令看中美贸易战对环境的影响中美贸易战为何而起?垃圾进口禁令可谓是导火索之一。中国是美国可回收垃圾的最大买家,中国发布垃圾进口禁令后,美国许多城市的回收行业和政府都在努力应对塑料纸张和玻璃等垃圾的回收处理,直第三届工厂零排放论坛即将在广州举办,恭迎您的光临第三届工厂零排放技术管理与实践论坛由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上海汉洁联合举办,7月12日即将正式开幕!第三届论坛将在广州市广东大厦举办关于工厂零排放论坛工厂零排放技术管理与实践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