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中国首次发现2。9亿年前史前巨鲨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8月26日,记者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对在山西阳泉地区发现的2.9亿年前的瓣齿鲨化石的研究表明,瓣齿鲨已经具有跨大洋的迁徙能力,并且它可能是游泳能力很强的顶级掠食者,而非原来认为的底栖食壳类。
  这是在中国首次发现的瓣齿鲨属牙齿化石, 大大扩展了瓣齿鲨在北半球的古地理分布范围,并为瓣齿鲨跨古特提斯洋迁徙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地质学报(英文版)》。这个史前巨鲨的命名就有故事
  瓣齿鲨在大的分类上属于有颌类中的软骨鱼类,但它并不能被归于现生软骨鱼类两大支系板鳃类和全头类中的任何一支,而是属于更为原始的软骨鱼类—真软骨头类。这项研究中的瓣齿鲨化石被发现于山西阳泉地区太原组钱石灰岩层,时代为2.9亿年前的二叠纪乌拉尔世。 那时的阳泉是一片靠近赤道温暖透光的浅海,非常适宜各类海洋生物生存。
  "瓣齿鲨目是真软骨头类下的一个非常神秘的类群,目前仅有17个属种被描述,而且大部分都是零散的牙齿化石。"中科院古脊椎所副研究员盖志琨说,目前仅有两件完整的瓣齿鲨目化石可以窥其全貌,一件是来自美国蒙大拿州贝兰特希鲨,另一件是来自德国和英格兰北部的贾纳萨鲨,而瓣齿鲨则是最早发现并命名的瓣齿鲨类化石,最早由恐龙的命名者英国著名古生物学家欧文爵士命名。
  山西阳泉太原组钱石灰岩里的史前巨鲨—瓣齿鲨的牙齿化石(盖志琨摄,杨定华绘制复原图)
  关于瓣齿鲨的名字还有一个事关生物分类学规则的有趣故事。早在1840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就根据英格兰南德比郡的一块牙齿碎片建立了该属,并且将这件标本列为模式种,但其实该模式种在1837年就被瑞士著名古生物学家路易斯·阿加西命名。
  "虽然路易斯·阿加西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古老的软骨鱼类属于一个全新的分类单元,但由于命名的时间比欧文早,所以根据物种的国际命名法则,瓣齿鲨属的模式种最终在生物二名法的基础上保留了阿加西命名的模式种名以及欧文命名的属名。"盖志琨解释道。
  而我国的瓣齿鲨类的化石最早是由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杨钟健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发现的,并命名为兴国瓣齿鱼,但这件标本在1978年经重新研究后,被重新划归到瓣齿鲨目的另一个大型属种——巨栉瓣齿鲨。能够跨大洋迁徙的顶级掠食者
  盖志琨表示,此次在阳泉钱石灰岩中发现的7件瓣齿鲨牙齿化石经过对比研究确定为瓣齿鲨科瓣齿鲨属中的俄亥俄瓣齿鲨,是真正的瓣齿鲨属成员。"这次发现刷新了瓣齿鲨属在全世界的化石分布纪录,揭示了瓣齿鲨极可能是一类善于游泳扩散的远洋鱼类,也对研究我国华北地区二叠纪海洋生物多样性与分析指示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盖志琨说。
  盖志琨介绍,从牙齿的尺寸上来说,瓣齿鲨的牙齿大小与现生的大白鲨牙齿相仿,可以推测出瓣齿鲨是一类体长可达三米到五米之间的史前巨鲨。
  由于软骨鱼类的身体大多难以保存,目前发现的瓣齿鲨化石均为零星的牙齿。化石保存散乱的状态说明,瓣齿鲨可能如同今天的大部分鲨鱼一样,牙齿也是终身替换的,即失去的牙齿可以被新牙替换。
  2.9亿年前山西阳泉瓣齿鲨的生态复原图(杨定华绘)
  因为瓣齿鲨只发现过牙齿化石,学界长期以来对这种动物的完整形态都没有一个准确认识。传统观点认为,它们是一种底栖的运动缓慢的食壳鱼类,以底栖的腕足类、双壳类等具壳生物为食。
  盖志琨表示,但从目前现有的牙齿化石上来看,瓣齿鲨牙齿的独特形态又表明,其可能是另一种生活方式:刃状的牙齿边缘上布满了大量的垂直细槽,同时也拥有着巨大的咬合面,这种牙齿形态或许更适合对猎物的肌肉组织进行撕咬。
  "因此,我们认为,瓣齿鲨的生态位可能类似于现代大白鲨,是古生代海洋里的顶级掠食者。而瓣齿鲨在欧美以外的中国和日本发现,表明了它具有跨大洋迁徙能力,支持了瓣齿鲨极可能是一类游泳能力很强的捕食者。" 盖志琨总结道。
  编辑:张琦琪
  审核:王小龙

地大学者揭开恐龙800颗牙进化之谜研究团队在新疆进行科考工作。早期角龙(图左)和三角龙(图右)复原图(NobuTamura绘)及下颌牙齿形态对比。长江日报记者陈晓彤通讯员程晓龙陈华文人的一生只能换一次牙齿,你知道亿明年去这里看星星本报讯(记者芳旭王瑞欣)浩瀚无边的宇宙璀璨夺目的星空多少年来,人们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手段想去探索宇宙更多神奇奥秘的事物。然而,在这2021年岁末,最令人心动的时刻到来了!12月22日中国量子计算成果入选国际物理学十大进展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桂运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海涵王磊)北京时间12月21日,美国物理学会Physics网站公布2021年国际物理学领域十项重大进展,中国科学技术太空盾牌类地磁层环境保障系统人类星际旅行预言(12)太空盾牌类地磁层环境保障系统人类星际旅行预言(12)解析天文学创始人周坚2021年12月21日类地磁层环境保障系统是载人星际旅行器上十分复杂和相当重要的分系统,是实现人类星际旅行必地质时间尺度的4个时代生命从单细胞演变成多细胞的亿万年变迁生命大爆发地质时间尺度是把地球的历史分解成4个时间段,以不同的事件为标志,例如某些物种的出现进化和灭绝,这有助于区分不同的时代。严格地说,前寒武纪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时代,因为生命缺乏从一维空间到十维空间是什么概念?科学家给出解释,让人刮目相看从一维空间到十维空间是什么概念?科学家给出解释,让人刮目相看随着人类科技不断地进步,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并不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已,在宇宙中有很多类似地球人类仍在不断进化?3个证据证明,2000年后,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导语关于人类的起源,从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之后,也是受到了不少人的抨击,而且,我们也是对人类进化有了全新的认识。人类从猿类发展到现在,头脑也是足够聪明,不需要再改变自己的条件来适应环月球的存在对人类有什么意义?月球自形成以来就一直围绕着地球旋转,由于月球离地球的距离不算太远,地球月亮一直相互影响着。关于月球的形成,目前最主流的说法是小行星撞击说,因为上个世纪美国的阿波罗号登月活动带回来的罗布泊已经复活,出现1万平方公里的水,死亡地带即将消失地球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了,关于大自然,人类的了解还不够多,在地球上有几处非常神秘的地方,这里充满了关于死亡的传闻,例如百慕大三角区美国死亡谷地球之耳罗布泊等等。据说在百慕大三角区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FAST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数据处理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社贵阳5月27日电(周燕玲)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以下简称,FAST)近日新发现201颗脉冲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首席科学家研究员来自未来的科技,科学家实现瞬间传输技术,平行宇宙无处不在在南非的金丝雀群岛,科学家进行了一次穿越实验,实现光子的瞬间传输,仿佛来自未来的科技。科学家在南非实现穿越实验金丝雀群岛上有两座天文台,周围环境比较安静,不会受到干扰。实验人员首先
云南禄丰又发现一具保存完整较高的恐龙化石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是恐龙化石之乡,近日,经群众举报在禄丰市发现地表出露恐龙化石,禄丰市恐龙化石保护研究中心及时组织人员对该化石进行研究发掘。在禄丰市金山镇与中村乡交界的大荒田村,在这张奇怪的银河系中心照片里,出现了天文学家从未见过的东西银心可能存在某种驱动能量流动的不明机制。NASACXCUMassQ。D。WangNRFSARAOMeerKAT银河系中心正在发生怪事。马萨诸塞大学安姆斯特分校的天文学家用钱德拉X射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多远?如果太阳爆炸,多久会影响到地球?太阳是一颗炙热的大火球,它在不断的发光发热,每一缕阳光都在滋润着地球上的万物。从地球上呈现的生机勃勃景象,太阳的功劳最大。从本质上来说,我们的太阳是一颗恒星,它的内部正在持续性地进四种粒子,四种人生在太阳的核心,核聚变会创造出大量的光子。从核心到太阳表面的路途中,光子会不断地撞上电子和质子。直到几十万年后,它们才有机会离开太阳表面,直奔地球。虽然我们每天都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APODM44鬼宿星团M44鬼宿星团M44鬼宿星团影像提供与版权DrewEvans说明距离只有600光年远的M44,是离我们太阳系最近的星团之一。鬼宿星团(M44蜂巢星团)的成员星都相当年轻,年龄大约在韦伯的冷却美国宇航局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光学校准完成后,我们进入了调试科学仪器的最后阶段。在最后阶段,韦伯团队和仪器科学家将测试四种科学仪器的所有模式和操作,以测量它们的性能校准和整体天文统一爱因斯坦牛顿伽利略运动理论头号周刊1牛顿的万有引力苹果落地不是因为地球有引力才落地的,而是地球挡住了苹果的惯性圆周运动造成的。这个和我们用手接住下落的苹果是等效的。处于赤道附近的苹果,在地球自转的带动下,苹万有引力不过就是一个轨迹方程万有引力的方程公式表示FGM1M2(RR)(G6。671011Nm2kg2)F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G万有引力常数m1物体1的质量m2物体2的质量r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以上是经典物理学中阿耳忒弥斯计划人类重返月球太空很难。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很容易将进入太空概念化为一个相对简单的过程只是向上飞,直到重力停止。然而,与前往太空和留在太空中相关的许多并发症。阳光直射下的温度波动可以达到200华神舟十三号将快速返回从1天缩短到几个小时,是如何做到的?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3名宇航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搭乘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按照计划新太空出差三人组要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为期6个月的地球的形状像个梨子吗?从太空看我们的地球家园,是一个蓝色的正球体。可是你知道吗?地球其实不是一个正球体。所谓正球体,就是半径处处相等的球体,而地球的半径恰好不是处处相等的。地球表面的形状十分复杂。它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