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宇宙1408航天器解体,会威胁正在太空中的人类吗?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李明涛(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2021年11月16日凌晨,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一天即将开始,正在地球表面420公里高空飞行的国际空间站上的警报却突然响起。
  航天员被告知:一颗卫星在轨道上发生解体,产生的碎片可能会击中国际空间站。
  随后,航天员们被要求转移到返回舱中,等待地面通知,随时准备撤离国际空间站。
  于是,美国3名航天员和1名德国航天员躲进了美国的载人龙飞船,另外1名美国航天员则与2名俄罗斯航天员挤进了俄罗斯的联盟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们在他们的龙飞船和联盟飞船中忐忑地停留了大约两个小时。
  随后,美国政府官员表示,俄罗斯在星期一(11月15日)进行了一次反卫星试验,击落了一颗苏联时代的废弃航天器,产生了上千颗可追踪的空间碎片。这些碎片将在轨道上停留数年甚至数十年,并且可能会威胁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生命。
  据美国太空司令部称,此次反卫星试验使用了一枚直接上升的导弹(DA-ASAT) ,摧毁了一颗名为"宇宙-1408"(Cosmos 1408)的废弃军事侦察卫星。此外,太空司令部在一份声明中说,这次试验产生了1500多块可追踪的太空碎片,可能会产生数十万块较小的轨道碎片。
  俄军方则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国防部成功进行一项试验,击中自1982年以来一直在轨道上的"Tselina-D"航天器。声明称,有关试验没有带来危险。
  事件主角"宇宙-1408"是什么航天器?
  综合多方资料,"宇宙-1408"是一颗苏联的废弃军事侦察卫星,重量约为2200公斤,雷达反射面积约为8.63平方米。根据雷达反射面积估算,其外包络约为5米。
  显然,这是一颗大卫星,其解体也会造成更多碎片。
  图1 "宇宙-1408"可能的构型(图片来源:Yuzhnoye)
  在解体事件发生前,"宇宙-1408"运行在近地点高度约465公里、远地点高度约490公里、倾角约83 的轨道上,大约94分钟环绕地球运行一圈。
  图2 "宇宙-1408"轨道(图片来源:LeoLabs)
  而"宇宙-1408"的轨道,正好处在载人空间站(约400公里高度)与商业卫星密集区域(约500-800公里高度)的通道中间,绝大部分商业卫星发射都会经过这个区域。
  "宇宙-1408"解体,产生了多少碎片?
  就在两个超级大国大打口水仗时,"宇宙-1408"航天器解体事件吸引了一些从事太空态势感知的商业机构的注意力。
  国外一家致力于发展商业空间碎片监测预警服务的商业航天公司LeoLabs利用部署在新西兰的雷达系统,对"宇宙-1408"解体事件进行了监测,并尝试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在过去一个月内,该公司的雷达系统很好地监测到了"宇宙-1408"卫星,找到了1796次雷达测量数据,形成了69组轨道状态数据,其中位置精度优于100米。
  在检查了当天早上的监测记录之后,发现没有收到预期的监测数据,这证实"宇宙-1408"确实发生了某些变化。于是他们将"宇宙-1408"的观测提升到最高优先级,并且拓宽观测窗口。
  随后,该公司位于新西兰的雷达系统成功捕获了"宇宙-1408"的监测数据。不幸的是,发现了不止一个移动物体,而是很多个——明确证实了"宇宙-1408"已经发生解体。
  截止到11月17日,LeoLabs已经获取了约253块独立碎片的数据,并在继续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图3 雷达监测数据 (图片来源:LeoLabs )
  该公司估计,这253块碎片可能代表了"宇宙-1408"解体产生的比较大尺寸的碎片,它们仍然运行在"宇宙-1408"的原轨道附近。如果这个估计是准确的,根据经验,还有4-9倍的碎片还没有被追踪到。预计可追踪碎片的总数量在1250-2500块之间,而不可追踪的小尺寸碎块只会更多。
  解体碎片都分布在什么轨道上?
  LeoLabs对追踪到的253颗碎片的轨道进行了分析,这些碎块的轨道高度在200公里至800公里之间,覆盖了从国际空间站到商业卫星密集区,其中大部分碎块的轨道高度在400公里至600公里之间。
  图4 碎片轨道高度:蓝色为远地点高度,红色为近地点高度(图片来源:LeoLabs )
  对于近地点高度较低的碎块,在大气阻力的作用下,轨道会较快衰减,预计会在数年之内进入大气层。当然,下降过程会途经载人空间站所在区域。
  而在较高轨道的碎块,所受到的大气阻力作用没有那么明显,甚至可能在轨道上运行超过10年。不过碎片轨道寿命预测本身非常复杂,需要综合考虑碎片本身特性和太阳活动、磁暴等空间天气活动,而这两者都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宇宙-1408"解体会使得轨道上单位体积内的碎片数量明显提升。以400公里轨道高度为例,在10立方米空间内,解体前平均有0.3个碎片,而解体后则增加至1个碎片。
  图5 碎片密度变化:黑色为解体前,红色为解体后(图片来源:LeoLabs )
  目前,这些碎块还运行在"宇宙-1408"轨道附近,但随着地球形状摄动等因素影响,这些碎块最终会散布到不同的轨道面上。
  太空中的解体碎片,会威胁航天员生命吗?
  想必大家都十分关心,卫星解体后产生的碎片会不会对正在空间站的航天员们产生什么影响。
  别急,我们慢慢分析。
  一般来说,卫星解体后的大尺寸空间碎片可能会贯穿空间站舱体,对空间站造成永久性破坏。但好在,大尺寸空间碎块是可以提前发现预警,进而躲避的。
  当空间碎片撞击空间站的概率超过一定阈值时(比如万分之一),地面指挥中心会指挥空间站实施轨道规避机动,躲开空间碎片。1999年以来,国际空间站已经执行了25次碎片规避机动。
  当然,等威胁碎片飞过去后,空间站仍然还要返回原来的轨道。代价是消耗空间站上宝贵的燃料,还有测控资源。
  而对于小尺寸空间碎片,载人空间站都有防护结构,也就是所谓的"硬扛"。之前就在国际空间站结构上检查到了很多空间碎片的撞击痕迹。
  图6 国际空间站机械臂受碎片撞击(图片来源:newsweek.com )
  如果航天员在舱内,一般是比较安全的。但如果航天员在出舱时,可能会遇到另一种不可预测的危险——毫米级空间碎片,这种碎片可能会穿透航天员的宇航服,对航天员的生命造成威胁。由于毫米级碎片难以观测,理论上,碎片危及航天员生命的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因此,当判断有这类空间碎片威胁的时候,航天员们会尽量减少出舱活动,规避风险。
  卫星解体事件,或将影响未来人类商业发射
  毫无疑问,"宇宙-1408"解体事件对导致轨道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大量微小碎片是难以直接主动清理的,特别是碎片轨道位于载人空间站与商业卫星密集区域的中间通道上,对未来人类商业发射可能都会存在一定的影响。
  例如,该事件可能会对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星链"(Starlink)卫星互联网项目造成影响。Starlink星座的轨道高度在550公里、1110公里和340公里,而其中的550公里轨道正处于这次解体碎片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而Starlink采用一箭多星发射,卫星从低轨靠电推进缓慢爬升进入目标轨道的模式,也决定了Starlink星座从发射到爬升到目标轨道全过程都会受到这次解体事件的影响。
  图7 Starlink星座计划(图片来源:SpaceX)
  "宇宙-1408"卫星的解体已成定局,其带来的影响我们必须正视面对。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可以拥有更高效的空间碎片防护、减缓和清除的方法,给航天员的探索工作提供更加安全的环境。
  参考文献:
  [1]Leolabs,Analysis of the Cosmos 1408 Breakup,(https://leolabs-space.medium.com/analysis-of-the-cosmos-1408-breakup-71b32de5641f);
  [2]"国际航天爱好者"微信公众号,"俄罗斯进行反卫试验,产生上万空间碎片,空间站红色预警"(https://mp.weixin.qq.com/s/DqpqIsBeCPDznFIegdm-Zg)。

星际荣耀顺利完成SQX2可回收运载火箭反向风洞测力试验来源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编者按从2015年12月SpaceX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第一次实现垂直回收,到今天,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已经进入一个全新时代,星际荣耀自主研发的可重简述中国长征九号运载火箭的发展思路需求及总体方案本文作者梦寻yousa喵B站UID20497583本文主要内容简述长征九号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背景设计演进和方案布局对火箭基本参数进行相对合理的推算。早期二级半构型方案长征九号运载火梅林之路,亦是SpaceX可复用运载火箭成功的风雨路原创洞穴之外理念世界的影子今天看到这样一张图片,唏嘘不已。翻出2012年写的一篇旧文,纪念一个时代的结束。雏凤清于老凤声2002年1月,Musk遇到TomMuller,2002年6可回收火箭国内首个运载火箭低温智能电控安溢阀门通过验收试验来源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星际荣耀自主研制的低温智能电控安溢阀门通过验收试验,具备交付条件。(安溢阀低温液氮浸泡验收试验)液体火箭飞行过程中,控制贮箱压力在所需及安全范论文赏析我国新一代中型高轨运载火箭发展研究作者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王小军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徐利杰摘要新一代火箭和陆续首飞成功,拉开了我国运载火箭更新换代的序幕。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于年月和年月圆满完成了两次飞行任务,为相对论公司获铱公司补网合同,选定西海岸发射场来源航天爱好者网相对论公司提出要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建设一座发射场,以支持向极轨和太阳同步轨道发射,包括为铱公司发射6颗补网星航天新闻航小宇处6月24日报道小运载创企相对论空间公司已拿英国要改卫星导航系统战略,一网星座要变导航系统星座?来源航小宇英国政府称,它将考虑更新更新颖的办法来建设能替代采用欧盟伽利略系统的卫星导航系统航天新闻9月25日报道正在寻求替代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英国政府称,它将考虑替代方案,以取代火箭实验室已做好尝试一级回收的准备在火箭实验室公司一座生产设施内,裹着一圈儿白的一台助推器上安装了回收系统,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参加发射航天新闻8月11日报道火箭实验室公司称,在提高有效载荷性能的同时,它已为今年晚些时液氧煤油和液氧甲烷,你会为你的商业火箭选哪个当推进剂?来源原创洞穴之外转载于理念世界的影子本文发表于20190416引子SpaceX和蓝色起源带火了液氧甲烷发动机,当前国内很多新兴商业火箭公司,也选择了液氧甲烷作为推进剂。一边是历史悠先行一步阿联酋火星探测器从日本上路综合消息阿联酋航天局的希望号探测器7月20日在日本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场由一枚H2A202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为拟趁今年的发射窗口期上路的首项火星探测任务。火箭于日本标准时间6时5NASA毅力号启程奔赴火星,本届火星季圆满落幕来源兼原创haibaraemily2020年7月30日,NASA毅力号火星车搭乘宇宙神V541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1。继阿联酋的希望号中国的天问一号之后,
地球上的水用了40多亿年,变少了吗?科学家从一块石头上找到答案地球是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在地球上生存着很多生物,有海洋生物有陆地生物有两栖生物和微生物,在众多生物中,人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人类从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的探索世界的奥秘,经过1。2亿年前化石提供重要线索揭示哺乳动物听觉器官演化奥秘九佛堂传夔兽化石九佛堂传夔兽生态复原图名词真兽类真兽类即真兽亚纲,又叫有胎盘亚纲,包括已绝灭和现生的有胎盘哺乳动物,共分为30余目,约占现存哺乳动物的95,分布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阿尔卑斯出土的巨型鱼龙化石或揭示体型较沧龙更大的古代海洋爬行物种当研究体型最猛的海洋爬行生物时,许多人会第一时间联想到中生代海洋里的顶级掠食者沧龙(Mosasaurus)。这是一种长相类似鳄鱼的有齿水生生物,曾在侏罗纪世界世界里引发过轰动。但是詹姆斯韦伯的分镜拍摄了第一组照片,初期校准工作非常顺利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近红外相机NIRCa仪器即将完成对准工作,目前韦伯团队面临的挑战有两个确认NIRCam已准备好收集来自天体的光线,然后让18个分镜可以共同聚焦,共同收集星光。日本为什么和中国部分习俗一样?在地球上,人类的进化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据了解人类的进化阶段分为,古猿猿人能人直立人智人与现代人等。在我国最早出现的人类为元谋人,距今约有170万年,位于我国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量子涡旋动力学基本机制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光学研究所(CNRINO)的研究人员使用基于超冷锂原子的可编程模拟器研究了量子涡旋的动力学,为了解量子态涡旋弛豫(如湍流)的基本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相关成果爱因斯坦预言再次应验!新发现低1毫米,时间差1000亿亿分之一人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人类从诞生以后就开始不断地探索世界的奥秘,经过几千年的科技发展,人类现在已经能够走出地球探索宇宙,这说明人类科技发展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当人类走出地球看到天文学家幸运地发现有史以来最大的射电星系运气好得没法挡,一个由荷兰博士生MartijnOei领导的团队发现了一个至少有1600万光年长的射电星系。这对等离子体羽流是迄今为止已知的由星系构成的最大结构。这一发现推翻了一些长毅力号在火星放大招!一天快跑320米!为何要急着返回着陆点?在着陆火星杰泽罗陨石坑一周年之际,毅力号火星车终于在火星上放大招,由漫步变成了快跑,一天快跑了320米,创造了最远的距离纪录,远远超过中国祝融号和美国好奇号的行驶速度。之前,毅力号韦伯太空望远镜团队将18个星光点带入六边形阵型中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团队在对准该望远镜的主镜段方面继续取得进展。工程师们已经完成了这个过程中的第一阶段,称为分段图像识别。由此产生的图像显示,团队已经移动了韦伯的18个主镜段中的每研究地壳变形支配着最后一个冰期结束时灾难性大洪水的流动一项新研究为分析华盛顿州的ChanneledScablands提供了新的视角,该地点是由上个冰河时代末期的米苏拉大洪水发生后形成的。随着冰原在上个冰期结束时开始融化,一系列被称为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