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2022年世界末日时钟处于何时?距离午夜还有多久?

  作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物种,人类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让我们对于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幻想。同样我们也会思考人类自身的命运会如何。世界末日时钟就是为此而设立的,它的存在给世人提出了一个警示。告诫大家现在距离人类毁灭还有多久,如果有一天世界末日时钟被调整到了24时。那么也意味着世界末日的到来。那么在2022年世界末日时钟处于何时,距离24时还有多少的时间?为什么会这样呢。一起进入今天的话题。
  世界末日时钟是什么
  世界末日时钟是一个虚构的钟面,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于1947年设立,世界末日时钟的设计旨在警告公众,我们离用我们自己制造的危险技术毁灭我们的世界还有多远。当然这是一个比喻,意在提醒我们,如果我们要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下去,就必须应对各种危险。
  2022末日时钟更新
  时钟假设的全球灾难为午夜,也就是如果时钟被调到了午夜24时,那么意味着灾难的发生。而越接近午夜24点,意味着我们离灾难越近。在每年1月份的时候,委员会将会重新评估世界与全球灾难的距离为多少分钟或多少秒,影响时钟的主要因素是核风险和气候变化。当世界末日时钟首次在1947年创建时,对人类的最大威胁是核武器。2007年的时候,首次在审议中考虑了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灾难性破坏,并把气候变化也加了进去。
  核武器爆炸拨动时钟是谁决定的呢
  在时钟成立前期,公告的编辑尤金·拉比诺维奇(Eugene Rabinowitch)决定是否应该移时钟。他是俄罗斯出生的美国生物物理学家,以在光合作用和核能方面的工作而闻名。当尤金·拉比诺维奇在1973年去世后, 公报的科学与安全委员会接管了这个职责,此后每年召开两次会议,讨论世界上发生的大事并在必要时重新设置时钟。该委员会由对核技术和气候科学有深入了解的科学家和其他专家组成。他们还与各学科的同事进行广泛磋商,并征求包括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意见。
  2022年末日时钟更新截图2022年时钟距离午夜还有多久,为什么呢?
  2022年时钟距离午夜还有100秒,这是从2020年以来连续三年距离午夜100秒。也是世界连续三年最接近毁灭的时刻。在2022年1月20日《原子科学家公报》决定将时钟依然放在距离午夜100秒的位置,这是自1947年首次亮相以来的第75次。为什么时钟还是距离午夜100秒呢。这次时钟的调整主要基于这几个危机,包括核战争风险、对气候变化缺乏行动、新冠疫情等。
  在核武器方面,大家也应该比较清楚。它是人类目前威力最大的武器,如果爆发全面核战争,那么人类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新冠疫情方面包括有,疫苗公平在2021年并没有得到改善,导致较贫穷的国家接种疫苗率很低,这样可能给新冠病毒带来新的变异空间 。
  这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威胁是关于气候危机的。
  美国宇航局分析显示,去年的2021年在持续趋势中并列第六个最暖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NOAA) 的分析表明,2021年地球的全球平均表面温度与2018年并列为有记录以来的第六高。总的来说,过去八年是自1880年开始现代记录以来最温暖的年份。这些年度温度数据构成了全球温度记录,它告诉科学家地球正在变暖。美国宇航局的温度记录表示,2021年的地球平均温度比工业革命开始的19世纪后期平均温度高约1.1摄氏度。
  二氧化碳CO₂
  全球变暖趋势是由于人类活动增加了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导致的。地球已经看到了全球变暖的影响,北极海冰正在减少、海平面正在上升、野火变得更加严重、动物迁徙模式发生变化等。
  还有随着全球温度的不断升高,极端气候发生的频率也在增加。比如,2021年加拿大西部和美国创纪录的"热穹顶"现象。以及非洲和南美洲部分地区的干旱。还有发生在我国和欧洲的创纪录降雨导致的大洪水等。
  Noaa用色块绘制的世界地图,描绘了 2021 年全年全球平均陆地和海洋温度的百分位数
  海洋热含量在2021年也破了记录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的报告,海洋热含量 (OHC)描述了海洋上层储存的热量,在2021年创下历史新高,超过了2020年创下的历史新高。过去七年中出现了七次最高的OHC ( 2015-2021)。虽然海洋自然吸收和储存热量,但海洋变暖的速度令人担忧,因为这些水体的温度升高会导致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
  极地海冰在2021年也继续减少,自1979年以来北极的平均年海冰覆盖率是第九小的。2021年7月底的一场热浪导致了格林兰岛上冰雪的大量流失。 从"总物质平衡"来看,在截至2021年8月的12个月期间,格林兰岛冰盖损失了约1660亿吨。
  联合国文章截图
  那么北极能有多热?答案是,38 !这个结果是在2021年6月20日测得的。当天,在一场异常、持久的西伯利亚热浪过程中,位于北极圈的俄罗斯小镇维尔霍扬斯克的温度达到了38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专家组根据北极地区各个国家记录所作的历史研究表明,北极地区此前从来没有出现过38 或以上的温度。
  总之,人类从古代到现代的几千年中,最近这几年是我们离毁灭最接近的时刻。以前的古人可能不会想到,人类未来可能会毁灭在自己的手里吧。虽然世界末日时钟是一个虚拟的钟表,它本身并不存在。但是它提出的警告,却是值得人们去思考的。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我是火宗君,我们下期见。

科普什么是测绘基准?点击上方大水牛测绘关注我们测绘基准是国家整个测绘工作的基础和起算依据。为保证国家测绘成果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实现测绘成果起算依据的统一,保障测绘事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水准测量的基本常识,测绘人必看点击上方大水牛测绘关注我们一水准点测绘部门在全国各地建立用水准点标志测量方法获得其高程的控制点水准(BM)。水准点有永久水准点和临时水准点。水准点标志后,在水准记录本绘制点之记,绘基坑变形监测点位如何做好保护措施?快来看一看点击上方大水牛测绘关注我们当在进行基坑变形监测的时候,也会经常出现被破坏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应该提前进行保护措施,防止有些不必要的破坏发生。那么,具体我们该如何做呢科大资讯近期科研成果速览(五月下)中国科大在抗烧结碳载纳米团簇催化剂方面取得新进展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梁海伟教授武晓君教授以及路军岭教授等课题组进行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合作研究,发现当把一种传统认为是催化毒化剂的硫回归商业本质高校专利申请运营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存在专利数量虚高质量差价值低等问题,造成专利支出高回报少,使高校专利申请运营陷入入不敷出的窘境。高校科技成果大多学术属性强技术属性弱,更多表现为论文专著形式的公共知高校助力航天梦!来看看这些高校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新警报拉响一种叫做德尔塔(Delta)的新冠肺炎变异毒株拉响了全球疫情的新警报。短短几天内,英国日新增确诊病例重返1万例以上,其中99是感染了德尔塔毒株莫斯科近90的新增确诊病例也是感染这种正式揭牌!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6月22日,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正式揭牌,北大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讲席教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副主编肖瑞平任该学院院长。北大未来技术学院整合了分子医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系国家生物医学成像北斗,中国夜空最亮的星2021年2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出了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北斗系统的超高精准定位技术赫然在列。2020年正式开通的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精度达到毫米级,能够成功预警山体滑坡。20科普丨什么是风振观测?点击上方大水牛测绘关注我们风振观测的目的是获得超高层建筑或高耸结掏顶部在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置振动特征。测定水平位移风速和风向,可以为风振影响分析和计算风振参数等提供基础资料。选在受强157所中国内地高校上榜!最新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8月15日,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正式发布,展示了全球领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学。中国内地共有157所大学上榜,其中7所位列世界百强,比去年增加1所。清华大学表现最佳,排名全
不停动脑科创,竟是最好的养生过去十多天里,位于西南深山之处的中国天眼成为全球科技界耀眼的明星。中国科学家和国际团队合作,破解了多个宇宙密码。著名的自然及自然子刊相继报道了这一盛况。首先,磁场在恒星行星和生命的双酚A型氰酸酯34D打印研究取得进展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和刺激响应材料的结合称为4D打印技术。不同于3D打印的静态结构,4D打印技术制备的材料是一种可在外界刺激下随时间变形的结构。在刺激响应材料中,世界上最强大的射电望远镜揭示了太空中神秘的射电环天文学最新的神秘物体,一个奇怪的射电环或ORCs,已经被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利用世界上最有能力的射电望远镜拉到了焦点位置。这个奇怪的射电环或ORCs由澳大利亚国家科学机构CSIRO探索交汇点讯即便是高度差只有一毫米,时间流逝的速度也不一样。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大学JILA实验室的叶军带领团队首次在毫米尺度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相关成果登上自然封面。叶用人工智能证明纽结猜想,这可能吗?图片来源DeepMind人工智能程序DeepMind已经快要证明一个困扰数学家数十年的数学猜想,并揭示了另一个可能解开数学家理解纽结的新猜想。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报告说,这两个由人远古发现丨琥珀昆虫标本的肚子里,竟藏着水晶玛瑙一滴树脂包裹住昆虫,经过亿万年演化,成为一颗琥珀化石。这其中藏着什么秘密?中国德国美国缅甸等多国学者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一些琥珀昆虫标本的肚子里,竟有水晶玛瑙等硅化物。相关成目前已知发现最大的星系,直径400万光年,相当于银河系的25倍星系,是由众多恒星和星际尘埃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在宇宙中几乎数之不尽,其实早期时期,人们并不知道我们所处的宇宙有如此多的星系,还一直认为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的全部。直到后来,一位来自地球要大降温?南大洋正在疯狂吸碳,年吸碳量约比释放多5。3亿吨文整点科普关于地球未来的气候变化,科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主要有两种观念一是随着温室气体不断排放及森林面积减少,地球正在持续变暖,气温也随之越来越高二是由于太阳黑子活动进入低谷期,导致气候变化IPCC科学家将在重要报告中研究碳清除量联合国科学家可能会权衡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的技术,因为他们聚集在一起以完成一份关键报告。这个想法将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未来两周内考虑的众多解决方案之一。这基本上气候变化野火烟雾与北极融化有关西伯利亚的大火导致了北极的褐碳羽流科学家说,近年来看到的浓密的野火烟雾正在导致北极变暖。他们的研究表明,烟雾中的棕色碳颗粒正在向北漂移,并将热量吸引到极地地区。作者认为,越来越多的发现1000个古老星系,韦伯望远镜的首张照片,究竟拍了啥?虽然现在地球上并不太平,但在远离地球的太空中,包括国际空间站和哈勃望远镜在内的众多科学设施依旧在正常运作。就在前不久,哈勃望远镜的同行兼继任者,顺利到达第二拉格朗日点工作的詹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