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印度首次登月尝试告败,一步之遥只差2公里,问题出在哪儿?

  最坏消息还是来了。今天凌晨,印度探测器首次登月尝试,只差一步之遥,距离月表不到2100米,月船2号着陆器与班加罗尔控制中心失去联系,信号中断,再也没有恢复,几乎可以肯定:这次登月挑战失败了。到底问题出在哪儿?
  北京时间9月7日凌晨4:07,印度新德里时间9月7日01:37,月船2号Vikram维克拉姆着陆器点燃4台反推力助推器,开启下降模式,此时距离月表大约30公里,飞行速度5800公里/小时(1.6公里/秒)。
  操作目标:15分钟内从5800公里/小时降速至零,实现安全平稳软着陆。
  实际上具体操作非常复杂。这是要让一辆普通SUV大小和重量的着陆器,从30公里高度最终安安全全降落在既定的着陆点。
  想想都非常困难(回看一下嫦娥四号),看看月船2号既定的着陆程序就能领教(新德里时间):
  01:38——启动粗略制动模式(30公里高度)
  01:48——10分钟后,启动精准制动模式(7.4 km)
  01:50——着陆器启动导航系统
  01:52——着陆前1分钟,下降过程阶段拍摄的首张月表照片,传回地球
  01:53——维克拉姆着陆器执行软着陆
  03:53——着陆两小时后,普拉冈月球车滑道部署
  04:23——普拉冈月球车启动
  05:03——普拉冈月球车太阳能电池板展开
  05:19——普拉冈月球车开始沿着滑道下滑登陆
  05:29——下滑10分钟后,普拉冈月球车踏上月表
  如果这一切顺溜实现的话——印度成为第四个成功登陆月球表面的国家,第二个正在运行月球车的国家,创造首个人类探测器软着陆月球最南端的壮举,一步到位实现「探月+登月」一系列复杂操作的太空任务。
  但,现实给出的结果:着陆器距离月表2公里时,遥测信号中断,着陆器失联,最大可能就是维克拉姆着陆器一头扎到月球表面(具体失败原因尚待调查确认),这是硬着陆方式投入到梦寐以求的月球。
  脑补这一场景似乎并不陌生,近的就有今年上半年4月12日以色列「创世纪」着陆器挑战失败,远的曾有三次硬着陆月球南极:1999年NASA月球探勘者、2008年月船一号的月球撞击探测器、2009年月球坑观测与传感卫星的半人马撞击探测器。
  这次着陆告败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很多很多……
  比如,这是印度史上最复杂最具挑战性的太空任务,失败算不算小概率事件,印度上下尤其是航天界、政界都有心理准备。
  毕竟,这些精英都很清楚背后有一组数据:从1958年美国发射人类第一款月球探测器先驱者0号,再到最近一次探月任务以色列创世纪着陆器,全世界总计发射过118次探月与登月任务。其中尝试执行过38次软着陆尝试,成功率52%。只有一半多一点!
  确认着陆失败后,从班加罗尔任务控制中心现场的反应就能看出来,理性控制着主场氛围。
  从印度总理莫迪到印度版航天局ISRO主席斯万,再到为此打拼多年的任务团队,从一脸紧张切换到遗憾祈祷,从接受现实过渡到再接再厉……搞航天就得承受失败。
  一位名叫阿卜杜勒·卡拉姆的印度航天博士发推:
  FAIL = First Attempt In Learning
  END = Effort Never Dies
  NO = Next Opportunity
  失败=从第一次尝试中吸取教训
  结束=永不放弃努力
  没做到=下一个机会
  印度大众在社交媒体上的反应,也是相对比较理性,大多数的表现:遗憾中带着不服,无奈中带着宽容。
  即便是嘲讽也是幽默级别,比较有度。来看看一位名叫Badal Nanjundaswamy的印度行为艺术家,位于班加罗尔街头上拍摄的一条短视频,月船2号挑战登月前一天发布的▼
  视频加载中...
  这就是一个大国(不一定是强国)国民的平常心,面对举国大工程的失败,依然保持应有的成熟心态,包括自嘲的心态,容错的心态。
  这一点,我敬重印度。
  尽管社会分层问题严重,宗教迷信与科研探索混搭并存,但印度作为亚洲航天强国、世界第二梯队太空大国的实力与形象,还是有目共睹、不可小觑。无论是航天产业、载人工程,还是探月探火任务,也都是面面俱到、布局全面、产业完整的。只是论技术成熟、任务进度、投入力度等还是较比前排相差一大截。(单跟中国比较就能看出,详见后文)
  还是回到科普本身,现在一起登上「月船2号」见识一下印度史上最大最艰巨的探月任务吧——
  印度最具雄心的探月工程
  这次印度可谓信心满满,来看看月船二号具体任务表——总预算:97.8亿印度卢比(1.4亿美元),其中探月费用60.3亿卢比(8600万美元),发射费用37.5亿卢比(5400万美元)。这与其它国家队登月计划相比,成本算是低的。2008年发射的月船一号任务,当时总预算约为38.6亿卢比(8000万美元)。
  发射时间:新德里时间7月22日14:43,北京时间7月22日17:13,UTC国际标准时间7月22日9:13。原定7月15日,月船 2 号启动发射前 56 分 24 秒,因「技术原因」临时叫停。技术原因来自第三级/上面级的低温增压系统有问题。发射地点:孟加拉湾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SDSC)第二发射位。
  发射火箭:印度国产最强大火箭GSLV Mk III(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Mk III),这也是该火箭正式首飞。该火箭高43.4米(相当于14层楼高);重达640吨(相当于满载747客机重量的1.5倍);三级火箭模式(第一级捆绑两枚侧翼助推器);600公里近地轨道运力LEO达8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力GTO达4吨。部署过程:经过5次地球引力弹弓效应加速、即发射30天后,月船二号奔向月球轨道,再经过5次绕月飞行后,即发射43天后,轨道飞行器与着陆器分离;发射48天后,着陆器既定着陆南极月表。计划着陆时间:北京时间9月7日凌晨4:30左右,印度新德里时间9月7日02:00左右计划着陆地点:月球南纬70度左右,曼济纳斯C与辛普路斯N(Manzinus C & Simpelius N)两座环形山之间的高地平原。首选着陆点坐标:南纬70.90267度,东经22.78110度
  如果成功的话,这将创下首个人类探测器软着陆月球最南端的壮举。远比中国嫦娥四号着陆天河基地(南纬45.5度)更靠南。
  一拖就是长达六年
  月船二号探月任务最早采用合作模式,2007年由印俄两国共同开发,具体分工:印度负责研制月球轨道飞行器、月球车;俄罗斯负责开发月球着陆器和发射系统。
  目标发射时间2013年。结果因俄罗斯无法如期开发出来着陆器,导致推迟到2016年。但最终因2011年俄罗斯火星探测Fobos-Grunt福布斯-土壤任务发射失败,连锁效应导致印俄合作流产。
  2015年起,月船二号探月任务切换到独立模式,印度计划新的发射时间:2018年3月。
  之后因技术开发不断受阻,致使发射时间一再推迟:2018年4月、2019年1月、2019年第二季度,直到最近更新至:2019年7月15日。
  月船2号还是推迟了,印度称明年一季度发射
  月船二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
  Chandrayaan-2——月船二号探月任务,堪称印度迄今为止最复杂、最重要的太空项目。
  由轨道飞行器、着陆器、月球车三部分组成,集合轨道探月、着陆登月于一体,「二合一」模式,相当于中国嫦娥二号+嫦娥三号两次探月工程。因此,任务难度可想而知。
  月船2号重达3.8吨,一共搭载14个有效载荷:月球轨道探测器(8个),着陆器(4个),月球车(2个)。
  ▲月球轨道飞行探测器:2.379吨,月球轨道高度100公里,配备高分辨率相机和探测器。设计使用寿命12个月。
  ▲维克拉姆着陆器:1.471吨,以印度航天之父维克拉姆命名。着陆器推进器由5个主发动机、8个姿态控制推进器组成。设计使用寿命1个月球日(12个地球日)。
  ▲普拉冈月球车:以梵文智慧Pragyan命名,Pragyan rover普拉冈月球探测车。设计任务期限1个地球年。
  质量27公斤,只有140公斤月兔二号的19%。可以说是超小版的月兔二号。
  采用6轮摇臂转向架设计的悬挂系统,使用太阳能动力(50瓦),设计速度1厘米/秒,计划行驶里程500米。月船二号使命:利用月球车对月球进行多项科学研究,主要探测水资源、矿产资源,测量月震状况,为印度宇航员最终登月提供第一手探测信息。
  想跟玉兔二号做个伴
  从1958年美国发射人类第一款月球探测器:先驱者0号,一直到最近的探月项目:以色列创世纪着陆器,全世界总计发射过118次探月与登月任务。
  只有7款月球车成功登陆并行驶(苏联月球车1、2号;美国阿波罗15、16、17号月球车;中国玉兔号、玉兔二号月球车),目前唯一行驶月表的月球车,只有玉兔二号。
  假如这次着陆器登月成功,普拉冈月球车顺利行驶月表的话,一幅壮观画卷的即视感似乎脑补而至:中国玉兔二号、印度普拉冈,两辆月球车同在南极地带漫步探索(尽管前者身在月球背面、后者处在月球正面),却依然遥相呼应,彼此相伴于人类真身唯一踏足过的异星球。
  到时候,想必印度一定会高调宣布:印度成为第四个成功登陆月球表面的国家,第二个正在运行月球车的国家。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今早坏消息传来之前设想才有效。
  不过平心而论,印度航天较比中国整体还差一个时代——
  比如载人航天相差19年(2003年中国首次实现、2022年印度计划首次实现)
  部署月球车相差6年(2013年中国发射嫦娥三号玉兔号、2019年印度发射月船二号普拉冈)
  部署火星着陆器相差N年(2020年中国计划发射火星着陆器、2022年印度计划发射火星轨道探测器Mangalyaan 2,但不是火星着陆器)
  部署空间站相差N年(2022年前后中国建成中国空间站、印度计划2020~2030年代自建)

国际空间站星辰舱冒烟,航天员称闻到塑料燃烧味道自1998年国际空间站正式建站以来,距离其预计退役时间已越来越近,有关空间站老化情况的新闻也时有发生,近日,俄罗斯航天局于9日表示,国际空间站俄罗斯星辰(Zvezda)模块舱的烟雾肯德基推出了素食炸鸡,他们承诺味道也一样好吃这是我们期待已久的一天(你们中有些人可能会担心)肉质快餐正在变成纯素食!嗯,不完全是,只是在一家肯德基餐厅试吃。这是无肉时代的下一个阶段吗?我想是的!想象一下,随着越来越多的快餐连家人的这种行为,会让抑郁症和心理问题,永远好不了,甚至自杀!李嘉琪幸福人生学院李嘉琪20180514我从开始写帮助大家摆脱抑郁症和心理问题的文章时,那时在悟空问答受邀回答了一个问题,怎么理解不懂抑郁症的家人是杀死患者的凶手这句话?我看到这句一家人都是老总的广东富豪家族,1345亿家族产业却无人继承说到有钱,在国外当属瑞士西班牙等国家,而在国内当属广东这样的沿海城市了。而且,广东作为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城市,其发展的产业更是以互联网以及电子产品为主。据了解广东从1989年开始国内现实版的匹诺曹,橡皮筋耳垂,突出的眼球,部位最长的奇怪人类比青蛙眼还突出的眼球,橡皮筋一样自由伸缩的耳垂,有着最长体毛的美女猴王,这些奇怪的人,可能你一辈子都没见过,下面带大家见识一下世界上最神奇的人!1鼻子最长的人(穆罕默特古力)这位老中国邮政推出村邮达首个二维码码制国际标准汉信码发布中国邮政推出村邮达中国邮政正式宣布推出快递包裹村邮达服务产品。获悉,村邮达是中国邮政推出的一项快递包裹承诺服务产品,面向邮政快递包裹乡镇和村的收件人。针对村邮达邮件,中国邮政郑重承动物界的不可思议行为一些你无法理解的动物行为却在地球上真实的发生,今天带大家了解下动物界的疯狂行为!1(鸠占鹊巢)鸠就是杜鹃鸟,它们喜欢把蛋生在别人的窝里,比如受害者鸦雀的巢里,杜鹃鸟的蛋会比鸦雀的蛋某宝上的这种特殊服务,实在是太刺激了说到最喜欢的颜色,机哥相信在座各位机友的心里,应该都有自己的选择。根据机哥第八定律,大部分男性喜欢的,莫过于黑白灰这类低调又沉稳的颜色。不过今年大家的选项又多了一个。在iPhone微信iOS8。0正式版更新余额宝第一名存了2。2亿网易云去除独家微信iOS8。0。13正式版更新iOS平台的微信现已推出新版本。本次更新是正式版更新,版本号从8。0。12更新至8。0。13。此次版本更新似乎依然侧重于视频号和直播功能的调整,例如令普京献花的女人,执掌德国16年的欧洲祖母默克尔2021年8月份,普京在克林姆林宫会见了一位来自欧洲的女性领导人,并且普京亲自为其献上了一束鲜花,这位女性领导人就是德国总理默克尔,足足执掌了德国16个年头,这次可能是她最后一次正还在纠结提前还房贷吗有人说房贷别着急还,买房子的贷款利率比较低。有人说房贷要抓紧还,每月出的利息都不少。到底房贷该不该提前还呢?其实没有那么复杂,看看下面两张图就明白了。假如买房贷款100万,等额本息
天问一号传回火星巡视区高分辨率影像央广网北京3月25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航天局24日发布由天问一号环绕器近期拍摄到的巡视区高分辨率影像,以及祝融号火星车自拍照等多张太空健康研究根据1998年至2001年,各种航天飞机任务前后从宇航员身上采集的血液样本的新研究显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预测太空旅行带来的健康风险。在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详好惨一恐龙在最后时刻,它们将所有灾难都经历个遍本文由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提供给孩子最好的科学教育恐龙灭绝场景艺术图。(图片来源CLAUSLUNAUSCIENCESOURCE)66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向地球,引发持续数千年的气宇宙认知系列(1)不确定性波粒二象性量子纠缠与观测的本质本文全面详细介绍了量子力学领域,深刻又有趣,并且与宏观世界大相径庭的概念现象以及实验。主要探讨了不确定性原理波粒二象性量子纠缠超光速信息传递,以及双缝干涉光子延迟量子擦除等实验原理科学家开始探索反激光器概念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探索反激光器的概念这种仪器可以完美地吸收特定波长的电磁波,而不是像激光器一样发出波长分布极窄的脉冲。现在研究人员将当前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世,构建了反激光器的蓝图它给64亿公里外的星球穿上3D效果!这或许开了科学界的先河!真的令人难以置信,没想到能有一天看到在数十亿公里之外,真实的星球,真实的3D!是的,来自NASA的新视野号在64亿公里外传回了这张历史性的照片,照片中的主角是来自柯伊伯带一颗神秘天复杂的生命出现在其他行星上的几率更小了自从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射进入太空以来,太阳系以外的已知行星(系外行星)的数量成倍增长。目前,在2918个恒星系统中,已确认了3917颗行星,另有3368颗行星正在等待确认。其中,大宇宙浩渺,星系云集,那你知道什么是星团吗?浩瀚的星空,恒星的分布乍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其实,物以类聚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恒星世界,那就是星以群分。许多的恒星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成群结队的分布特点。通常,天文学家把少于此处应该有掌声!物理学家终于揭开衰变谜题!一项包括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科学家在内的国际合作解开了一个50年前的谜题,这个谜题解释了为什么原子核的衰变比自由中子衰变的速度要慢。发表在自然物理期刊上的这一发现,填原子结构告诉我们,其实我们一直都是悬浮在空中!不相信看这里!原子是一个巨大的虚空体,其内部的粒子也是一样,但是故事才讲了一半它们内部实际上充满了电场和磁场,其力量巨大,如果你试图进入它们会瞬间将你阻停。正是这些力量使物质变得坚固,虽然构成的天文学家为什么知道太阳系不处于银河系的中心呢?天文学是一门观测科学。人们认识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正是在观测的基础上逐渐深入的。18世纪后期大名鼎鼎的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是第一个通过观测来研究银河系结构的。赫歇尔用的方法是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