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三孩放开了,简单说下三个观点宁南山

  关注风云之声
  提升思维层次
  导读
  三孩放开了,聊一聊三个点。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说下我对此事的看法,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第一个点:
  需要看配套政策的力度,否则只是放开三孩不会对总体生育率有太大影响,每年出生人口也不会因此增加很多, 2016年的全面二孩已经在数据上做了很好的证明,注意,因为有了七普,所以之前网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每年抽样调查的出生人口数也需要刷新。
  在七普之后,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曾经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说:
  2016年和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大幅增加,分别超过1800万人和1700万人,比"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分别多出200多万人和100多万人。2018年以来出生人口的数量有所回落,七人普初步汇总的结果显示, 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这个规模仍然不小。
  从生育孩次看,2014-2017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明显上升,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此后虽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40%, 由于生育政策调整的因素,全国多出生"二孩"数量达1000多万人。
  从以上可以看出,大趋势就是生育年龄的年轻人口在迅速减少,以至于即使搞全面二孩多出生了1000多万人,出生人口也从2016年的超过1800万人下降到2020年的1200万人,因为一孩就在迅速减少了,更何况二孩还有大龄人口抢生了相当一部分,这个群体生完了就没有了。
  至于现在全面放开三孩,首先年轻人口总量比2016年全面二孩的时候更少了,其次生育意愿更高的70后最年轻的都已经42岁了,1980-1985年的85前也已经36-42岁了,能抢生的大龄人口也减少了,最后三孩的生育意愿本身就低于二孩,所以单纯放开三孩其实本身在效果上是很弱的。
  五年前全面二孩也只有当年增加了200多万出生人口,第二年就只比全面二孩前多100多万出生人口,第三年二孩效应就不行了。
  因此更重要的是这些配套支持政策,像下图提到的三孩配套措施,其他以前都有提过,我最感兴趣这个税收和住房支持政策是啥?打新加分?贷款利率优惠?保障房加分?个税减免?希望尽快能具体一点。
  第二个点,为什么只是全面三孩?
  其实我觉得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应该全面放开的,但是我国一些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速非常快,2020年和2010年相比,全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是西藏,增加21.5%,增加64.59万人。广东和浙江人口增速排全国第二和第三位,主要原因是大量人口流入;新疆人口增幅达到18.5%,排在全国第四,海南人口增幅排全国第五,宁夏的人口增幅则以14.3%排在全国第六位。
  再以四川为例,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21个市(州)中有8个市(州)常住人口增加,增量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成都市、凉山州、绵阳市、宜宾市、广安市,分别增加5818918人、325550人、254381人、116803人、49407人,四川最为发达的成都—绵阳区域人口增加并不奇怪,但属于四川最落后地区之一的凉山的绝对人口增量排在了四川第二位。
  类似的还有甘肃省,2020年和2010年相比,全省人口减少了55.5万人,全省14个州市仅有4个人口增长。人口增加最多的是兰州,增加了74.33万人,全省人口增加第二多的是临夏,增加了16.31万人,而临夏也是非常落后的地区,2020年才刚摆脱绝对贫困,高度依赖转移支付,宗教气氛浓郁。
  目前三孩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人民的需要,对于一些人口增速极快的欠发达地区,还是有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目前我国政府大量向这些地区投入转移支付,要帮助这些地区摆脱欠发达和落后状态,我觉得在发展起来后再彻底全面的放开限制,是总体有助于这些地区和全国其他地区一起走向共同富裕是我们的目标。
  再说一遍,我认为全国大部分地区应该彻底放开了,但是基于以上,我能理解为什么目前只是全面三孩。
  第三个点:
  对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来说,目前遏制人们生育意愿的已经不再主要是政策因素,尤其是三孩放开后更是如此,那是什么因素呢,其实从网友评论就已经能看出来,主要还是房价和教育两大块。我认为, 前者对应"发展不平衡",后者对应"发展不充分"。
  大家说房价高,其实最主要还是指热点城市的房价高,下图是我在安居客上查询的当前全国房价排名,有14个城市均价过2万人民币。
  但从七普的数据可以看出来,由于人口流出,全国大部分城市的人口都已经在下降了,这些地方房价长期是看跌的,鹤岗只是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例子罢了,像我在老家居住的小区,我查了下房价,现在的房价就比三年前还低,如果跟历史最高点比较的话,价格下降了20%多。
  全国的房价是分化的,大家都知道北上广深的房价贵,北京上海的户口还尤其难拿,拿为什么还是要往这些地方跑呢,其实本质上还是发展不平衡问题。
  房价长期就是看人口和产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线城市不仅产业先进,而且人口在越来越多,像深圳七普人口2020年比2010年多了700万人,房价上涨是必然的,这是不可遏制的大趋势。应该说比较早到一线城市定居的人们无疑享受到了时代红利,这也是网上总喜欢说最先到一线城市打拼的70后在买房方面其实是幸运儿,但是随着人口不断涌入,这个车迟早是会满员的,房价上涨则是必然结果。
  即使国家进行各种调控,遏制投资需求,收紧购房资格,收紧信贷,也只是减缓其速度,包括后面会推出的房产税,其实也只是调控措施的一种,用于遏制投资需求。
  当然还有个大招,就是大量提高土地供给(注意即使是深圳其实也还是有大量土地的,只要突破生态红线把山野和公园变成住宅),这样可以提升一线城市人口容量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降低房价,但是这样做也只是延缓了时间,如果全国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不被打破,大家依然不得不都往一线城市跑,北上广深能容纳的人口总会有达到上限的一天,而房价也必然随之上涨。
  从目前的情况看,显然国家并不想让超大城市人口继续大量膨胀,因为这会导致进一步扩大超大城市优势。
  在控制超大城市规模这个大基础上,要控制房价,除了各种调控措施之外,政府采取的办法是增加一定的土地供给用来给刚需发"打新"红包,毕竟新房的价格比周边的二手房都低不少。
  当然长期最好的办法还是全国均衡发展,我一开始就不是在深圳工作,是在一个二线城市,各种基础设施完善,教育医疗水平也不错,我本身也挺喜欢那里的生活氛围,把自己的户口也迁到了那里,只不过后来工资收入实在达不到预期,不得不南下深圳。
  其实当时如果工作待遇还可以,或者本市有不错的机会可以跳槽的话,我是不会到深圳的,毕竟跳槽同时换城市,而且还是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成本太大,我现在翻看当时写的日志,还能体会到当时独自到深圳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环境的巨大压力。
  也因为感受到发展不平衡对我们这样普通人的影响,我最近几个月一直在关注全国产业均衡布局的问题,发现不少一线城市的企业都开始在全国二三线城市布局了,这是一个良好的迹象,这个后面我会专门写一下这个变化,其实每一个小变化的背后,都是几百个,几千个甚至上万个普通家庭的生活从中受到影响,而我认为总体是正面的。
  比如比亚迪现在电动汽车,比亚迪汉上面使用的刀片电池,就是在比亚迪重庆璧山工厂生产的,2020年4月,璧山区媒体发布了璧山造刀片电池量产下线的消息,当然实际时间应该要更早一点。
  另外就是教育投入大的问题,这个对应的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其实学校教育的尽头就是工作机会,说白了拼命读书,最终就是为了一份体面的,收入不错的工作。
  如果全国高端产业机会够多,孩子上个三本,毕业了也能找个还可以的工作,那我们还那么拼的鸡娃干啥,至少强度是可以大大降低的。但如果小孩只有上985,211的部分热门专业,而且最后还要考研才能找到一个还不错的工作,那就只能拼命给孩子打鸡血搞高强度应试教育了。
  全球目前的中高端产业,大部分还是在欧美日手里,我国只获取了其中的一部分,西方国家+日本人口差不多9亿人,人均超过4万美元,2019年经济总量总额超过40万亿美元,而我国还不到15万亿美元。
  如果我们把月入过万人民币定义为中高端岗位的话,那欧美日这样的工作岗位有几亿个,拿下一部分到我国,那其实中国家庭花费在教育的投资上就可以轻松许多。
  后面我还会再写一下我的思考,一个国家从贫穷到富裕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到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一边是房价高但是工作机会多的大城市,一边是房价低但是却回不去的家乡,一边是全体国民学历提升,越来越重视下一代的教育,教育竞争激烈,一边又是中高端产业受到先进国家的强力阻击。同时高房价和教育竞争激烈导致生育率低下,实际上这也是其他东亚经济体在发展起来后遇到的同样的问题。
  解决的长期办法,就是在一线城市之外的更广阔的地理空间扩散更多的先进产业,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遏制大产业资本对行业利润的垄断,这会导致对劳动者收入分配的挤压,我觉得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我国相比其他东亚经济体是更有希望的,在前面已经有探路的东亚各个经济体都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吸取。
  另外还有其他点,比如不同的城市为什么不能有不同的居住形态呢,现在连中西部县城都是密密麻麻的二三十层高楼,既然人口都在减少了,为什么不能搞点更大面积更舒适的住宅,而是继续高楼化,这里先不展开,后面详细再聊。
  扩展阅读:
  是谁掩护了中国崛起?| 宁南山
  简单说下七普的几个数据以及今年会不会全面放开生育 | 宁南山
  22年前是谁下令轰炸了中国大使馆 | 宁南山
  芯片断供八个月后,华为现在怎么样了 | 宁南山
  七普后,对比下大陆一二线城市和台湾的人均GDP | 宁南山
  背景简介: 本文作者深圳宁南山,坐标深圳,中产阶级,有价值的产业,经济,政经和生活内容信息提供者。文章2021年6月1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宁南山 (三孩放开了,简单说下三个观点),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这么难登陆的火星,我们是如何登陆的?我国已经向火星发射了数十颗探测器,但大多数最终都没能成功以失败告终。而今天,天问一号的顺利着陆,标志着我国成为了全世界第一个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当中就实现登陆火星的国家。那我们是怎么比起寻找外星人,我们更关心月球上那些事今天,我国科学家公布接收到天鹅座1万年前的高能量光子信息,全网沸腾了,各种外星人猜测层出不穷。浩瀚的宇宙肯定有外星人,而且远比我们高级的多。佛经说1000个地球这样的文明才构成一个赵立坚解读祝融号名字寓意点燃中国星际探测的火种逐梦星辰近日,多国祝贺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他提到,从神舟到嫦娥玉兔再到天宫天问,中国人民把对遥远星空和未星系动物园哈勃捕捉到一个由各种形状和大小星系组成的星系团据外媒报道,近日,欧航局(ESA)发布了由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太空照片。这张照片展示的是星系团ACOS295及一群在其周围的背景星系和前景恒星。从壮观的螺旋星系到模糊的椭圆星系,各种形芝加哥大学团队建造的MAROONX仪器测量其第一颗行星目标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越来越多围绕遥远恒星运行的行星,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仍然只是地图上的点而已。芝加哥大学天体物理学家JacobBean说这有点像看欧洲地图,看到有望突破世纪之谜!四川稻城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发现最高能量光子红星新闻消息,红星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位于四川稻城县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最高1。中方将以开放包容姿态推进国际合作,为探索宇宙奥秘作出更大贡献中新网北京5月17日电(邢翀黄钰钦)针对多国航天机构和有关专家对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表示祝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说,中方对此表示由参考封面秀宇宙命运早已注定?参考消息网5月17日报道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5月15日一期封面报道,量子理论的最大谜团是,当模糊的尚未确定的量子领域提炼为某种确定的我们将切实体验的东西时会发生什么。这一结果是否如理感觉这次火星探测中国很稳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于火星,中国成为第二个实现探测器着陆火星的国家。插图截屏自网络因为此前火星已有美国探测器多次成功着陆并进行过探巡科考(九次)另外,日本还出乎意料地在一颗今夜,我们一同欣赏天琴座流星雨这是自一月初象限仪座流雨以来的第一次大型流星雨。宇航员唐佩蒂特在国际空间站拍摄的2012年天琴座流星雨天琴座流星雨于4月14日左右开始活跃,今年的极大期发生在4月23日的凌晨3点,新华全媒运行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中国天眼多项重磅成果发布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记者张泉宋晨)持续发现毫秒脉冲星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取得重大进展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爆发事件样本,首次揭示快速射电暴爆发率的完整能谱及其双峰结构被
史前巨兽地震龙地震龙,意思是使大地震动的恐龙,生存于1。541。44亿年的侏罗纪晚期,是大型植食性恐龙。地震龙长着长脖子,小脑袋,以及一条细长的尾巴。鼻孔长在头顶上。它的头和嘴都很小,嘴的前部有楷书现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汉字叔叔希望中国人爱护自己的文化理查德西尔斯(RichardSears),男,美国人,出生于1950年,汉字与词源网站的创办者。中文名字叫斯睿德。他用了20年时间整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并放到网上,输入汉字就可查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中华文化一家亲保护少数民族古籍义不容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中华文化涵盖了许多民族的人文智慧。要知道,中华文字可不是只有汉字这么一种,如画般的东巴文,重影般的西夏文,优美如诗的水文这些鹏为文化新品书目蒙学系列鹏为古籍以宣纸为材料,徽墨印刷,宋式手工装帧,以锦丝为绳,庄重典雅。增刻弟子规千字文释义百家姓考略三字经训诂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鹏为文化古籍产品介绍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玉书陈廷敬等,它是在明朝字汇正字通两书的基础上加以增订的。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即公元1710年,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即公元1716三玄之易经,群经之首,设教之书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是哪三余呢?汉代的著名学者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那么他指的三余是什么时间呢?冬者岁之余在经济并不发达的古达,很多穷苦人家的孩子,并没有机会去学堂学习,为了生计,很多学者基本只能半工半读。而鹏为文化精校推荐北齐书书籍介绍北齐书为二十四史之一,是唐朝史学家李百药撰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该作品共五十卷,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记载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接续北魏分裂东魏立国北齐取代东魏,下迄北齐亡简谈古时中秋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之中仲秋至岳阳衰老,行糜粥饮食。而中秋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兴起于古代宫廷的文人们,然后再发展扩散到了民间。在唐代时期,十分盛行中秋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