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90后国宴级服务员姚碧,参与3次国宴服务,23岁担任现场指挥

  你相信有人靠着端茶倒水而身价倍增吗?
  从星级酒店的普通服务员,到让全中国顶级酒店竞相争抢的"红人",从接待布菜的小透明,到汇聚世界目光的国宴领班。
  与其用"逆袭"与"蜕变"来形容她的成功,不如用"热爱"和"热血"来概括她的历程。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 姚碧 ,是一位1995年出生的长沙姑娘。在她身上,既有湘妹子的蛮劲,又有95后的冲劲。
  姚碧
  当然,还有她跟自己的较劲。
  故事的开端,要从一张高考志愿填报表说起。
  自得知姚碧高考成绩的那一刻,姚家人便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
  他们不禁憧憬着女儿的美好未来:读一所好的师范大学,毕业后,当老师,生活稳定,衣食无忧。
  可爱的95后姑娘
  不料,在正式填写志愿时,姚碧的决定,一举打破了他们的幻想。
  在家人印象里,这可是姚碧第一次"叛逆"。
  从小到大,她都是懂事听话的"乖乖女",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谁知,在人生的岔路口上,向来省心的姚碧,却做出这般"离经叛道"的选择:放着"铁饭碗"的师范不读,非去读更像"混学历"的酒店管理专业。
  面对家人苦口婆心地劝说,姚碧还是觉得要遵从自己内心,去做真正喜欢的事情。
  端茶倒水的服务员?是的。
  姚碧的工作状态
  别人眼中这份"伺候人"的工作,在姚碧看来,反倒有着无穷的乐趣,就像小时候的过家家,端茶倒水,百玩不厌。
  家人耐不住姚碧的坚持,只好任由她去,心想,或许毕业后,她还会改变主意,再去从事别的职业。
  事实上,姚碧的选择,又一次让他们大跌眼镜。父母甚至用恨铁不成钢地语气数落她"太不长心"。
  因为,临近毕业时,明明已经有酒店的管理岗位提前录用了她,但她却偏偏跑到另一家酒店,做起了基层服务员。
  一个大学毕业生,整日做着接待、传菜、洒扫这种劳力活,也难怪她家人心理失衡。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此琐碎枯燥的工作,姚碧竟然做得趣味盎然。
  每天上班时,她都是春风满面,朝气蓬勃,酒店大厅也被她走出巴黎红毯的感觉。
  加之姚碧本来就生得身材高挑,容貌大气,渐渐地,她成了这里的"门面担当",重要的接待工作也都交由她来完成。
  对工作要求极高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2015年的一天,一纸紧急通知递到她的眼前。当时的姚碧或许未能想到,这张通知将为她的人生打开全新格局。
  姚碧被选为G20杭州峰会的专业服务人员,她作为领队,要带领7名同事,"出征"杭州。
  这是荣耀,更是责任,且是容不得半点闪失的责任。毕竟,万众瞩目之下,她是代表中国形象,为世界多国最高领导人进行宴会服务。
  可想而知,这对于刚满21岁的姚碧来说,压力究竟有多大。
  当场摔倒怎么办?菜肴打翻怎么办?碗叉碰撞怎么办……一时间,无数的担忧涌入她的脑海。
  然而,这份焦虑还未来得及消化,严苛到"毫无人性"的培训开始了。
  起初,姚碧觉得,她们已经是出类拔萃的金牌服务员,国宴服务还能"高标准"到什么地步?
  真正投入训练时,她才发现,原来,万里长征她刚走了第一步。
  从入场行进的速度,到身体动作的弧度,从餐盘放置的角度,到刀叉落桌的力度,每一个微小之处,都因被冠以"国宴"二字,而变为"重中之重"。
  在姚碧看来,单是一道上菜程序,她们就要像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一样,一切都是统一的。
  工作认真
  比如,仅用时51秒的端菜动作,她们却要花费几百上千个小时,来进行一遍遍地强化训练。
  白天一气儿培训14个小时后,结果便是,姚碧连做梦都在重复这样的动作:
  左手托盘底,右手扶盘子3点钟方向边缘,高度要不偏不倚,正冲自己前胸处。菜品端至贵宾面前时,左右手成3点、6点角度端盘,然后将菜品放置于宾客的展示盘中,继而退两步转身离场。
  照着镜子练,对着同事练,脑子想着练,无时无刻地练习,竟让这些动作像模子一样,深深嵌入姚碧的记忆之中。
  亲切介绍
  不过,对于姚碧她们而言,动作仪态的规范标致,只是达到了"悦目"的目的而已,要让参与这趟中国之行的国外贵宾感受身心合一的舒畅,"赏心"的训练更是必不可少。
  从语言沟通到诉求揣摩,一番"打磨"下来,沉浸其中的姚碧都觉得自己几乎成了火眼金睛的先知者。
  以至后来,逐渐"疯魔"的她,哪怕和家人一起吃饭,都忍不住去揣测"下一步他要干什么,需不需要我帮忙"。
  事实证明,姚碧的"先知"能力的确派上了用场。
  曾有一次,接待一位南非客人时,姚碧从客人的眼神中,觉察出他可能需要帮助,于是连忙上前询问。
  果然,这位客人因饮食习惯,无法接受当下菜品。好在,在姚碧的及时协调下,问题很快得以解决,同时还让客人感受到这个中国姑娘的贴心与善意。
  这次经历后,姚碧更加肯定了自己职业的价值,或许传菜上菜会被机器人代替,但, 人与人之间的照拂与温暖,却是冰冷机器永远替代不了的。
  经过几个月的高强度训练,姚碧终于等来了8月20日这天。她和同事们一同登上由长沙飞往杭州的航班,开启最后两周的实地培训。
  培训完满
  看着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一天天变小,姚碧和其余35位全国最顶尖服务员不禁揪起心来。
  直到G20杭州峰会拉开大幕,展现她们能力的时刻,到来了。
  2016年9月5日,G20杭州峰会在西湖国宾馆举办。这一天,凌晨4点半,茫茫夜色中,姚碧和同事们已经洗漱完毕,前往宴会餐厅,准备午宴的服务工作。
  温柔的晨光被俏皮的湖水一点点托起,此时,西湖边的宴会厅里,36位佳丽早已整装待发。
  服务高端宴会
  她们身着如烟雨一般的裙衫,在巨幅水墨江山画卷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缥缈秀丽。
  这次宴会中,姚碧一对一服务的对象是欧盟委员会主席 容克 。现场记熟容克的位置后,她又抓紧最后的时间,在心里反复默念服务流程和动作要领。
  听着大厅由远及近的嘈杂脚步声,在屏风后等待的姑娘们知道,午宴即将开始。
  14时15分,姚碧得到出场指令,她深吸一口气,迅速调整好状态,随即,含笑款款步入宴会厅。
  她准确找到容克的餐位,距离宾客椅背1.5米处时,站定,继而向一侧移步,至桌边四步宽度处,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优雅而立。
  在这个连空气都忌惮几分的场合中,姑娘们的曼妙登场,瞬间为现场增添了一抹清新旖旎之色,一举一动如溪水流淌,一笑一颦似彩蝶翩跹。
  两个小时的午宴,要间续上齐5道菜品,姚碧她们的服务时间统共8分半钟。
  8分半的时间里,她们每一个上步,每一次抬手,每一回转身,都必须完全同步,如阅兵场上的战士,不容丝毫偏差。
  最终,她们圆满出色地完成了这次国宴的服务工作。
  面带笑容
  而姚碧一直揪起的心情,也随着她返回长沙而被慢慢捋平。这时,她的内心才开始如沸腾的开水一般,翻滚着兴奋的气泡。
  原来,她可以如此近距离地看到电视上的名人,原来,她可以成为为国争光的一份子,原来,她热爱的工作可以闪着这般耀眼的光芒。
  此番"国宴"之征,让这个年轻的姑娘,离梦想的峰顶又近了一步。
  面对奔跑追梦的人,上天从来不会袖手旁观。
  2017年,金砖国家峰会在厦门举行,一直拔尖的姚碧再次被选为国宴服务人员。比起第一次的表现,这一次,她的心态更加平和,服务过程也更加从容。
  与同事合照
  有了两次的"国宴"镀金,姚碧渐渐成为抢手人才,众多酒店纷纷找上门来,开出高薪要把她"挖"走。
  谁知,姚碧竟"佛系"得很,仍旧待在一直工作的酒店,整日琢磨着如何把用餐礼仪再优化一下。
  直到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国宴服务通知发来。
  然而,这一回,姚碧却不再担任国宴服务员。
  "出征"青岛,姚碧的身份变为培训员和调度员。简言之,她的工作任务便是按照"国宴"标准培训服务人员,以及指挥把控服务的每一步流程。
  担起这份重任的姚碧,才刚满23岁。
  有了之前积累的经验,姚碧对这个新角色并不畏难,反而自信满满。
  并且,站在更高的位置,姚碧对国宴服务员的理解又深了一层。在她看来,她们不仅要为各国领导人做好用餐服务工作,更重要的是,她们要化身为一扇窗口,向世界展现我们文明大国的礼仪传统与文化风貌。
  于是,为期两个月的封闭培训中,除了技能,姚碧格外重视对姑娘们"情商"的提高。有了这项底层能力,即使面对突发情况,她们也能灵活应对,从容化解。
  两个月里,姚碧只休息了一天,而这一天,她还用来改写方案,推敲流程。
  不同于前两次国宴,青岛峰会的欢迎晚宴上,菜品数量多,45分钟内要上完9道菜。因此,每道菜的服务时间,必须精准控制在5分钟以内。
  况且这次,每位宾客的餐具有40余件之多,每道菜要用不同的刀叉。主餐刀、牛刀、鱼刀都需要及时更换到位,这无疑又给她们增加了不少难度。
  这些事情,岂会难倒她们?
  青岛峰会的"国宴"舞台上,姚碧和她带领的姑娘们又一次惊艳亮相,完美展现出超一流的中国水平。
  如今,回归酒店的姚碧已从基层服务员升至管理岗位,此外,她还抽空学习了几国语言。只是,每逢遇到重要的宴会,她仍然会亲自出场。
  毕竟,在同事眼中,她像"定海神针"一样,只要有她在,宴会的服务工作便都稳妥了。
  一次采访中,姚碧曾说:
  "我从不觉得服务员是丢脸的职业,做好本职工作,并从中获得认可,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这个踏实的姑娘 用最朴素的话语,讲明了最浅显的道理。
  她的王冠,不是凭空而来,是日拾一级的攀登所得。她的好运,也不是从天而降,是专注当下的拼搏所获。
  其实,所有的传奇,都藏在每一个微小的行动中,每一天不懈的坚持中,每一次自我的突破中,每一份执着的热爱中。
  只有敬畏一日一夜的锤炼,才能绽放一瞬一刹的灿烂。
  本文作者:君莫笑
  责任编辑&策划:柳叶叨叨

古生物学家发现史前鳄鱼新物种为何借用大文豪韩愈的名字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周慧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磊王海涵近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古生物学家饭岛正也博士和刘俊教授在对馆藏于广东新会博物馆和顺德博物馆的鳄鱼标本进行研究时,发谁能看出这是陨石戈壁是指地面几乎被粗沙与砾石所覆盖,植被稀少的荒漠地带,亦称戈壁沙漠,俗称戈壁滩。它是除南极与沙漠外最好寻找陨石的地方,虽然戈壁滩上地球岩石也较多,让人眼花缭乱,但因地势开阔,没有nature发文称,板块也会藕断丝连广泛接受的板块构造理论认为,我们地球的表面有多个相互碰撞,挤压和分裂的构造板块,当一个板块在俯冲带消失,新的板块会在大陆裂谷出现,这样持续的循环不仅使我们的大陆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之粗网还是细网?我们该如何捕捉一只蝙蝠?图片来源pixabay去年,生物学家格洛丽亚娜查维里(GlorianaChaverri)和学生通过实验证实,用于捕捉蝙蝠的器具会影响科学研究的结果。查维里的研究团队来自哥斯达黎加大南极康格冰架崩解与气温偏高海冰消融及海浪冲击影响有关澎湃新闻综合报道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卫星观测数据显示,3月中旬,南极康格冰架发生了完全崩解,其面积约为1200平方公里,与洛杉矶市的大小相当。据悉,这个冰架的崩解与假如全球78亿人一起跳起来会怎样?地球的一天会因此变长吗?地球在围绕着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不停地自转着,昼夜交替的现象也正因为如此。一般来说,地球自转一圈需要23小时56分4秒,为便于计算,我们取24小时,这就是一个地球日。(由于每一天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3月2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图像。这是天和核心舱外景相机实时图像。新华社记者郭中正摄新华社北京3月27日电(记者李国利黄一宸)记者从NASA计划的SPHEREx任务会每6个月用红外线绘制整个宇宙宇宙寒冷而黑暗。然而,在黑暗中,有一丝微弱的温暖。在天空中,会有一些物体发出红外光,类似于篝火旁温暖你双手的光线。通过观察这种光,天文学家可以用一种与我们肉眼所见截然不同的方式来观这种致命毒药,竟是所有生命的起源在氧气出现在地球上之前,环境里到处是氰化物。这种致命毒气是如何成为地球生命诞生的关键成分的?生命起源这一话题挑起了无尽的争论,让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头疼不已。尽管还有科学谜团尚待解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3月2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图像。这是天和核心舱外景相机实时图像。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完成空间站组合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已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完成空间站组合体阶段全部既定任务,已于北京时间3月27日15时59分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天舟二号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发射的
人类绝望,机器接盘用AI自动发现三体的守恒定律!北大校友与生命3。0作者共同杰作作者陈彩娴编辑刘冰一熟悉三体的科幻爱好者们都知道,三体人所在行星围绕着三颗恒星运行。不仅行星轨道极其不稳定,连三颗恒星之间的相对位置也变化无穷。所以,三体人经常要面临灭绝性的气候,中国的航空航天技术到底落后美国多少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探索太空已经成为了必然之势,地球的资源总有用尽之时,可外广袤的太空中有着无限的机会和宝藏。从战略角度来讲在太空中拥有自己的卫星和开采陨石上的矿产来中国天文学家为银河做亲子鉴定证实反银心子结构起源于银盘中新网北京5月8日电(记者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8日发布消息说,利用该台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和欧洲空间局盖亚(Gaia)望远镜观测数据,中国天文科研人员最近对位于反银厉害2021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CellNatureSci发表8项研究成果自2021年以来(截至2021年5月9日),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为通讯单位的研究团队在Cell,Nature及Science发表了8项研究成果,在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重还有哪些国家为天问一号做出了贡献,整流罩上的标志给出了答案5月15日上午7点18,天问一号在准备了三个多月之后,准确地降落在火星的乌托邦平原,这使得我国成为了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火星软着陆的国家。天问一号是我国主导的项目,但在项目过程中,也三湘时评丨问天于星际科普在身边朱永华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5月15日7时18分,带着对浩渺宇宙的叩问,天问一号在乌托邦平原南部地区成功登陆火星表面,正式点燃中国人行星探测的火世界都在等着这一刻期待着,期待着,这一天终于来了。据国家航天局官网消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自2020年7月23日发射以来,各系统工作正常。15日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全世界第二!不能人工遥控指挥的火星车是如何软着陆的?据悉,2021年5月15日,我国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中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火星车祝融号经历9分钟的减速过程,成功软着陆于火星表面,也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成功软着陆于火星表面的国家。(图源世界第一,打破理论,建立新时代,我国LHAASO会获得诺贝尔奖吗迄今为止,宇宙射线的研究已经催生了许多诺贝尔奖。如今,我国在宇宙超高能伽马射线研究中一骑绝尘,领先全球,并且取得了极其重大的发现。1。4拍电子伏,迄今为止最强的伽马射线被我国发现。宇宙的神秘来客中国科学家捕获高能粒子天鹅座是夜空中的一个神秘的星座,据信在它附近可能存在外星文明的塔比星(编号KIC8462852),而这颗恒星的光度经常会发生异常的变化,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它周围可能存在戴森球体装置,登陆火星,究竟难在哪5月15日,我国祝融火星车在火星的乌托邦平原南端着陆。最新的科学探测发现,在火星乌托邦平原距离地面1到10米的浅表底层下方有大量地下水冰存在,储水量相当于地球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