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科学研究不宜扎堆不宜模仿

  2018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宣布,曾在该机构任职的心脏病学家皮耶罗·安韦萨(Piero Anversa)有31篇论文因造假需要撤稿,并于2017年曾经赔偿NIH(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1000万美元科研经费。已经发表的论文实际上是无法撤掉的,宣布撤稿了也不能说骗子就不是骗子了。
  安韦萨造假的消息震惊了全球学术界,因为安韦萨曾被认为"开创"了心肌细胞再生的新领域,已经享誉十多年。皮耶罗·安韦萨的"心机"发明后,世界上很多人追捧、跟踪和模仿,发表论文数量和骗取的科研经费难以统计。据马前卒工作室统计:仅仅中国人就给这个"不存在的细胞"刷了1.6万篇论文,在中国知网上用"心脏干细胞"的关键字一搜,足足有1万3千多条期刊文章,而相关的博硕士论文更是多达1万6千多篇。可以看出,伪科研数量惊人!
  皮耶罗·安韦萨为哈佛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再生医学中心主任,国际心血管领域的"顶尖"专家,在干细胞等研究方面"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现如今,他在心肌上动的"心机"终被揭穿,警示科研人员靠造假可能一时得意,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
  科研领域跟踪和模仿的例子很多,例如,2016年初,LIGO宣布直接探测到引力波,这一则美国的科学新闻炸开舆论的大锅,连一些平时很少关注科学的人们都难以淡定,纷纷转发,并带来世界范围引力波探测的热潮,也引起了中国科技界关于基础科学研究的大讨论。
  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以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等为基本使命,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每一项基础科研成果都会增加新的知识内容,再把新的知识内容用于教育、传播和研发新的应用。知识内容的特点是无成本复制,所以基础科研项目不能重复模仿。
  应用类科研是要解决实际问题,重复模仿出来的应用类成果和工程是有价值的,但是重复的基础科研是没有任何价值的。除非是涉及到国家保密,具有政治价值和政治意义,要攻克国外对我国的高技术封锁。从整体来讲,基础科研是不能重复模仿的,而现在我们恰恰有很多项目是在重复、在模仿。重复模仿是教育的内容,不是科研的内容。
  从基础科学研究的特点可以看出,基础研究某一领域的成功只能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团队的成功,第一和第二的价值就完全不同了。从科研经费的有效利用来看,如果已经有团队在这方面突破了,建议其他团队去探索不同方向的研究,而不宜继续扎堆这方面的基础研究。科研成就与战争中占领领地完全不同,"战争要胜利,朝着枪响的方向去"。基础科研成就的第一枪鸣过之后,如果这一枪不是你开的,此科研成就高地与你无缘。一味地扎堆已经出现的热点,去继续研究和模仿,只是对财力物力的浪费,也是科研人员人生的浪费。
  国家对基础研究领域也要有个大体的规划,不能是国际上什么热我们就上什么。别人探测到了引力波,我们也要投入搞引力波探测,科学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资金应该投入到哪个领域,不能仅仅靠某个办公室的几个人员编个方案,或者参照某学科专家写个建议方案那么简单的事情。为规避此类的弊端,建议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项目投入,要组织不同行业领域的专家进行综合论证,而不是仅仅某一个学科领域的专家自己给自己编计划项目。(李志民,图片源自网络)

新研究称地核正加速冷却,若地球凉了,对人类有什么影响?众所周知,在最近几十年里,受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的影响,全球的平均气温一直在小幅升高。如果温度升高到一定的数值,就连两极的冰盖都会被完全融化。近些年,全球极端气象频发,或许就美媒炒作中国卫星变太空拖船,将一颗失效卫星拖离地球同步轨道来源环球网环球网报道据美国突发防务网站当地时间26日报道,根据商业空间监测公司ExoAnalyticSolutions的一项新分析,中国的SJ21卫星似乎正在发挥太空拖船的作用,它二维材料的新突破科学家合成稳定的二维碘化亚铜通过设计合成新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已知应用的效率,也可以实现以前现有材料无法实现的全新应用。数以万计的二维材料虽然已经被预测存在,但目前只有少量在实验室环境下被生产出来。导致这种情况究竟有多少维度?这些维度还有多久才能被发现,科学家给出答案很久以前,人们常常用画作去表达二维的世界,至少很长一段时间都仅是如此。直到中世纪,艺术家们才发现他们可以在二维的画布上展现出三维的东西。因此,我们也进一步推断,世界有四维,三个维度宋圭武猜想(80)宇宙既循环又不循环宋圭武猜想(80)宇宙既循环又不循环宇宙是一个既循环又不循环的存在。循环是一种普遍现象。春夏秋冬,地球在循环。太阳系在循环,银河系在循环,等等。大循环包含中循环,中循环包含小循环。如果未来地球迎来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人类能够逃过一劫吗?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诞生后的地球经过10亿多年的演化,终于趋于稳定,这个时候适宜的生态环境开始孕育生命,大约在38亿年前,早期的单细胞生命在地球上开始诞生了。简单的生命诞生之后,为什么说中微子,是揭开宇宙奥秘的钥匙?它有何特别之处为什么说中微子,是揭开宇宙奥秘的钥匙?在宇宙还是胚胎时,其内部孕育着一对正反的两种粒子,随着宇宙大爆炸之后,按理来说应该要产生两个世界才对,即一个为我们所处的正物质世界,而应该还有原子核理论模型的研究进展江苏激光联盟导读本文研究了原子核理论模型的研究进展。原子核是一颗难啃的坚果。构成它的质子和中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取决于许多量,而这些粒子,统称为核子,不仅受到两体力的影响,也受到三银河系首次发现一颗具有超强磁场的新天体1月2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张翔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最新成果。新华社记者张建松摄首次在银河系发现的一颗具有超强磁场的新天体一个具有异常缓慢周期性辐射的射电暂现源的示意图(7年前SpaceX发射的一枚猎鹰9火箭要撞向月球自毁了时速9288千米鞭牛士1月27日消息,早在7年前就被马斯克SpaceX公司发射到地外的一枚火箭,要撞击月球自毁了。据了解,2015年2月,SpaceX在美国佛罗里达使用一枚猎鹰9火箭将气象卫星送入章鱼不是地球生物?新评论称章鱼等头足类很特别,或起源于外太空章鱼,一种海洋软体动物,大部分人对于章鱼的认识只局限于吃,再进一步考虑可能就是这么吃的问题了。但科学家对于章鱼却有不同的看法,因为相对于它们所处的生态位,章鱼太过于聪明了!在生物学
NASA将再次向宇宙发送信息,科学家表示担忧,为何我们还要发?前些天,英国科学家表示,有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划将地球信息发送到外太空的计划公之于众,这也引起了各界的关注。目前,NASA领导的研究团队正在支持并推进一项名为银河系灯塔的计划,作直径1。28万千米!未来如果人类把地球挖穿,会发生什么?人类不仅有上天的梦,还有探索地球内部结构的梦,而想要实现这个梦想,就得不停地向下钻孔,直到钻穿地球为止。1952年,美国率先提出了莫霍计划,准备钻探到地球内部的莫霍面。1961年,巴瑶族人出现人类正在进化的证据,未来会有新人类诞生吗?综述很多人对进化这个词都有很深的误解,大家知道地球万物为适应环境都在不断进化,可怎么才符合心中的进化预期呢?生命从海洋迁往陆地,这是一次完整的进化人类从四肢爬行到直立行走,这又是一突破燃料密度极限核聚变基本定律修订来源科技日报突破燃料密度极限核聚变基本定律修订有望增加未来聚变装置输出能量科技日报北京5月18日电(记者刘霞)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等的国际科研团队,修订了核聚变领域研究一个基本的新定律解开了核聚变能源的枷锁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物理学家们在一个大型的欧洲合作项目中修订了一个基本定律,该定律在过去三十多年里一直是等离子体和聚变研究的基础,甚至支配着ITER等大型项目的设计。锂金属有望成为全固态电池的最终阳极材料据报道,日本东北大学和高能加速器研究组织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的复合氢化物锂超离子导体。研究人员表示,通过设计氢簇(复合阴离子)结构实现的这一新材料,对锂金属显示出了极高的稳定性,新研究发现磁性石墨烯能在绝缘体和导体之间切换!博科园本文为物理学类研究人员发现,某些超薄磁性材料可以在高压下从绝缘体切换到导体,这一现象可能会用于下一代电子产品和存储设备的开发。由剑桥大学(UniversityofCambri洞察号发现的火星蘑菇和机遇号的火星蓝莓有关系吗?其实这并不是第一次拍到火星上的蘑菇了,早在2004年5月机遇号火星探测车就在奋进陨石坑附近发现了弹珠状蓝色物体!照片传回地球后,被形象地称为火星蓝莓!其实如果要将它称为火星最早发现岩石微生物证据地球出现生命的时间或比以前认为的早3亿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的研究团队发现,地球上第一个生命至少出现在37。5亿年前,比以前认为的早了大约3亿年。这一发现是基于对一块岩石中微生物化石的分析,这块岩石的年龄估计在37自然中国开始搜寻地球2。0自然杂志在4月12日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开始搜寻地球2。0(ChinaishatchingaplantofindEarth2。0)的报道下面是报道内容的节选在将机器人送上月球登陆火星从数千万年到四十五亿年,地球年龄如何得到越来越精准的测量?万物有始有终,我们脚下的大地也不例外,为了得到准确的地球年龄,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这也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数年轮的方法来判断一些植物的年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