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科学家首次绘制出能量代谢人生全景图

  人一生的能量消耗有怎样的规律?不同时期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图源:pixabay.com
  生命的维持以及生物机体的各类活动均需要能量支撑。生物通过摄取营养物质,将其进行一系列代谢后转化为能量;而代谢失调或紊乱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例如糖尿病) 。因此,了解不断阶段每天的能量消耗可以从侧面明确每天的营养需求,为个体健康保驾护航。
  从生长发育角度来说,人都是从呱呱坠地的婴儿走向步路蹒跚的老人,但人生各个阶段对能量的需求却是不一样的。
  那么, 人一生的能量消耗有怎样的规律?不同时期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科学家对此有很多探索,但从研究手段上来说,研究人员不太可能连续跟踪一个人一生每天的能量消耗,更不要提涉及成百上千人的研究规模。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分工与协作,最后将数据整合分析。
  国际原子能机构双标记水数据库联盟 (IAEA DLW Database Consortium) 就是这样一个组织。该组织的管理团队成员来自杜克大学、洛约拉大学医学中心、筑波大学、威斯康星大学、贝勒医学院和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等,主席由阿伯丁大学教授 John R. Speakman(同时就职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担任。
  来自世界各国的科研团队可以向上述数据库提交通过 " 双标记水法 (DLW) " 测得的人群每日能耗数据。迄今为止,国际原子能机构双标记水数据库已经获得了全球20多个国家超6500人的能耗数据。
  2021年8月13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双标记水数据库联盟在《科学》杂志发表了他们对来自29个国家的6421人规模的每日能耗分析结果,年龄跨度从出生8天到95岁  [1] 。
  我们把维持生命个体基本生理功能和生命特征的能量消耗称为 基础能量消耗 (基础代谢,Basal energy expenditure,BEE) ,也就是一个人啥也不想啥也不动安静状态下消耗的能量;如果把个体运动、学习等活动消耗能量加进去,就称之为总能量消耗 (Total energy expenditure,TEE) 。从比例上讲,基础能量消耗约占总能量消耗的50%-70%。
  体型对代谢率的影响已经被讨论和探索了几十年,该研究分析所得的第一个结果并不出大家所料: 人体的单日总能耗随着体重增加而增加 ,也就是体重越重的人需要的能量就越多。这里的体重指去脂体重(Fat Free Mass,FFM) ,也称瘦体重,更能反映人体的体质和运能能力。
  研究得出单日总能量消耗(TEE)和体重(FFM)的关系 | 图源[1]
  人们更想知道的事人体随着年龄变化能量消耗的变化规律,因此,研究人员通过设计一系列统计模型将体重这个因素进行了调整 "固定",从而使年龄成为单一影响因子。同时,研究人员比较了实际能耗和 "预期" 能耗 (Expected value) 之间的差值,将其定义为 "调整" 能耗 (Adjusted expenditure) ,以百分数表示。如果实际测的能耗与相应体重下的统计模型预测能耗一致,则为100%;如果超出20%,则记为120%。
  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人员发现: 人体一生的能量消耗主要分为4个阶段:
  1
  出生到1岁的婴幼儿期。 这一时期人体总的能量消耗和基础能量消耗均显著上升,分界点出现在0.7岁。   2
  1岁到20岁的青少年时期。 这时期人体总能耗和基础能耗的绝对值仍然在上升,男性的能耗要高于女性。虽然此时段的 "调整" 能耗仍大于100%,即实测能耗值高于 "预期值",但随着年龄增长,实测值在逐渐向 "预期值" 靠拢,并在20岁左右与 "预期值" 持平,时间拐点出现在20.5岁。这也反映出人体在生长发育期对能量的旺盛需求。   3
  20岁到60岁的壮年时期。 这段时间人体的总能耗和基础能耗均呈稳定状态,并且与 "预期值" 基本一致。"调整" 总能耗的下降时间节点为63岁,而 "调整" 基础能耗的下降拐点稍微提前,46.5岁。作者指出,造成年龄差异的原因是45岁到65岁阶段参与基础能耗测定的人比较少。   4
  60岁以上时期。 这时期人体的总能耗和基础能耗均开始下滑,逐渐低于 "预期值"。   研究分析得出的人体能耗随年龄变化曲线图 | 图源[1]   研究得出结论:以年龄作为参照点,人一生的能耗并不是 "简单地"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换句话说,理想状态下,绝对能耗随体重增加而上升,体重随年龄增加,相应的绝对能耗和年龄正相关;但从相对能耗,或者从 "调整" 能耗角度来讲,20岁之前比较高 (大于100%) ,这个阶段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而20岁到60岁阶段的 "调整" 能耗就平稳了,60岁以后开始下降。这与此前人们普遍认为的 "人到中年、代谢下降" 的观念相悖。   研究分析得出的人一生能量代谢曲线图 | 图源[2]   研究人员通过数据整合为我们绘制了人的一生的能量代谢 "全景图"。通过这张图,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代谢规律,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等途径来避免一些健康问题 (比如肥胖) 。同时,这项研究也提示,在进行疾病发病机制的基础研究时,也应该把动物的 "年龄" 考虑进去,毕竟不同年龄段的动物的代谢水平可能也存在差异。   威斯康星大学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Timothy W. Rhoads 在同期《科学》杂志发表了评论文章《 Taking the long view on metabolism <长远眼光看代谢>》 [2] 。   评论提及了该研究涉及的大队列数据分析的难度。相比原先的间接测热法 (indirect calorimetry) ,近年来双标记水法(DLW) 被广泛应用于人体能耗变化,但是由于成本高昂,大多数设研究被限制在相对较小的队列中,但该研究团体通过承诺共享数据库开发综合方法,最终得以进行大队列数据分析。   Timothy W. Rhoads 写道,研究表明, 研究人员在选择疾病模型时,需要仔细考虑生命阶段影响因素 ,特别是对于年龄相关疾病的病因学研究尤为重要。   "在幼年正在成长的动物模型容易弄清楚的信号通路或影响因素可能在老年动物体内不敏感,甚至没反应。年幼动物模型不能真实反映老年动物的体内环境。"   参考文献   [1] Herman Pontzer, Yosuke Yamada, Hiroyuki Sagayama, et 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 through the human life course. Science. 2021. DOI: 10.1126/science.abe5017   [2] Timothy W. Rhoads and Rozalyn M. Anderson. Taking the long view on metabolism. Science. 2021. 10.1126/science.abl4537

加拿大拒绝孟晚舟提交有利证据,铁了心要与中国作对?图为加拿大逮捕中国企业高官目前的加拿大可以说是全球最仇视中国的国家,为了对抗中国,该国此前不仅多次派兵参与美军的联合演习,前几年还悍然逮捕了中国高科技企业华为在加拿大工作的孟晚舟等激怒中国,后果很严重!军方连搞5天大规模军演,日本闯下大祸图为中国海军近日,据媒体报道,由于美国及其盟友近年来在东亚活动频繁,无视警告,展开大规模联演,直接激怒中国,这下后果很严重,看来日本闯大祸了,根据中国海军的官方通知,已经连续五天,还要封锁吗?国产C919大飞机用行动打脸,波音送技术相求也没用图为C919客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多的人在闲暇时,开始规划自己的假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旅游来度过假期,在中国高铁列车快速发展的当前,民乌克兰撤销反华声明,又与中国签署百亿大单,彻底跟美国翻脸?图为严重老化的乌克兰工厂在撤销反华声明以后,乌克兰又与中国签订了百亿的基础建设大单,难道说这一次这个国家已经跟美国彻底翻脸?其实并不然,只是乌克兰在被美国坑惨以后,幡然醒悟,最终选还敢嚣张?中国出手了,要求英国放弃马岛!阿根廷感动买枭龙图为枭龙战斗机今年,中国与阿根廷之间的接触无疑比较密切,双方密切联系的原因,无非是关于枭龙战机引进事宜,但之前因为价格方面的原因,导致谈判并不那么顺利,最近在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出手美舰强闯南海,想逼中国动手?千万不要被骗了,拜登另有打算图为美军舰队巡逻南海众所周知,如今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美国开始更加频繁的对中国施压,妄图利用较为强大的实力逼迫中国屈服,比如这段时间美军战舰又多次强闯南海向中国挑衅,那么经济不如中国,当美边境挑衅,俄为啥敢说打就打?底气从何而来?图为俄军阅兵目前俄罗斯正和中国一样面临着美国的巨大压力,美军时常派出战舰或战机闯入黑海的敏感海域搞事,不过令人钦佩的是俄罗斯就算是经济不如中国,当美军前往边境挑衅时俄罗斯还是会进行认清现实了?还是又使阴招?美智库仅凭一点,不敢与中国战争图为中国海军舰艇难道美国认怂了?近期一家美国智库直接坦言美国虽然现在对中国指手画脚甚至展现肌肉,但其实不敢与中国爆发战争,而背后的原因曝光之后,更是令全球瞬间沸腾,该智库的说法究竟比航母危险!美国一艘怪船,侵入南海一个月,为啥不开火驱离?图为美国间谍船最近,美国一艘怪船,侵入南海一个月时间,这艘怪船的行迹十分可疑,难道南海出大事了吗?对此俄罗斯方面表示,美国派出的怪船十分危险,必须赶紧驱离,原来这艘怪船是美国的无暇美军突然宣布退役一大批轰炸机,养不起了?还是另有玄机?图为B21轰炸机想象图美国到底在玩啥把戏?近期美军序列中的大批轰炸机接连退役,甚至就连B2这样的先进轰炸机都开始退役,而这背后的水很深,中国必须警惕美国空军的举动,但同时美军轰炸机美派遣25架F22前往西太演习,规模史上之最!日本在打什么算盘?图为美军美国为了保住自己超级大国的地位,一直在想尽办法打压中俄,苏联解体后,美国用30年时间对付中俄,结果却给自己设了一个死局,因为在围堵中俄的过程中,美国也付出了巨大代价,每年都
盖亚新发现,银盘中心的化石旋臂,是老旋臂还是新残余?我们的银河中可能存在化石旋臂古老的旋臂黄色椭圆形内有三个大黑点,紫色及黄色的横纹穿过颜色更暗的隆起的中心。(图解根据欧洲航天局(ESA)盖亚天文卫星(GAIA)观测数据绘制的银河系祝融号火星车发现火星近期水活动迹象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该中心刘洋研究员团队利用祝融号火星车获取的短波红外光谱和导航地形相机数据,在地质年代较年轻的着陆区发现了岩化的板状硬壳层,其中富含含水硫祝融号发现火星近期水活动迹象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记者5月12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该中心刘洋研究员团队利用祝融号火星车获取的短波红外光谱和导航地形相机数据,在地质年代较年轻的着陆区发现了岩化的板灭绝恐龙的行星碎片,保存完好的恐龙腿,翼龙蛋化石,全被找到了美国宇航局宣布了一项令人震惊的新发现,6600万年前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的一小块碎片可能被发现包裹在琥珀中。这是北达科他州地狱溪组独特化石遗址的几个惊人发现之一,该遗址保存了结束恐龙时原子结构模型发展史上的师祖到徒孙师祖到徒孙三代科学家课题汤姆逊卢瑟福玻尔原子结构研究的目的问题的提出在科学发展史上,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对原子结构的探索也不例外。1903年,英国科学家汤姆逊提出了重大突破!首张照片出炉5月12日晚,在上海召开的全球新闻发布会上,天文学家向人们展示了位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首张照片。这一成果给出了该天体就是黑洞的实证,为理解这种被认为居于大多数星系中心的巨兽我国发现保存完整的鸭嘴龙胚胎化石近日,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和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的学者,在国际学术期刊BMC生态与进化联合发表论文,披露了两件距今约7200万至6600万哈勃望远镜捕捉到一个包含多种谜团的矮小螺旋星系Caldwell62这张美国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图片显示了一个被称为针眼的螺旋星系的一个部分对于一个矮小的螺旋星系来说,这是一个恰当的名字。针眼星系也被称为NGC247和Caldwell62(考德威今晚9点!银河系大事件发布!事关黑洞距离2019年4月人类拍摄到的第一张黑洞照片,已过去两年。今晚9点,我们将迎来又一个爆炸性事件!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EHT)宣布,将于中欧夏令时5月12日1500,即北京时间5月1祝融号的发现并不意味着火星能就地制取水祝融号发现火星水活动迹象我国祝融号火星车通过获取的短波红外光谱和导航地形相机数据,在火星表面发现了一种形貌上类似沉积岩的板状亮色岩石,这些岩石富含含水硫酸盐等矿物。相关成果,已发表遥望人类的宇宙你知道奇点吗?你去太空看过无尽的宇宙吗?你知道生命星辰的奥秘吗?抬头望天,在那一层层屏障后面的是什么呢?是那无尽的未知,是那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追逐的浩瀚宇宙其实,我们的祖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