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坦克战列舰都要上天?盘点苏俄那些奇葩飞机

  到目前为止,"奇葩而又无用的武器"系列盘点已经先后搞了"单兵武器"、火炮、坦克、战舰,炸弹五期内容。那么本期就该轮到飞机了~
  不过因为奇葩的飞机实在不少,胖兵也只能按国家来分期盘点了,所以这期我们就先从是苏联/俄罗斯开始。另外还是要说一点,奇葩飞机的选择范围是1903年后至今~
  "空中战列舰"真的存在?
  下面这张图很多人应该都见过,它在网上流传很广,还被介绍成是苏联的"空中战列舰",甚至还有"太重飞不起来"的故事。但事实上,这张CG图中的机型虽然确有原型,但尺寸和武器都被严重夸大了,而且因为各种角度的图太多,搞得它甚至比它的原型还出名…
  所以,还是先看看这款机型本来的面目吧。它名为加里宁(Kalinin) K-7,设计师是康斯坦丁·加里宁(Konstantin Kalinin)。
  ▲加里宁(Kalinin) K-7
  相比之下,是不是差别一下就显出来了?
  首先,它的武器没这么夸张,实际的武器就是8门20毫米机炮和8挺7.62毫米机枪。
  其次,它的尺寸也没有效果图上那么大:
  ▲加里宁(Kalinin) K-7的真实照片
  相比之下效果图夸大太多
  如果要跟创造过不少纪录的美军B-36轰炸机比,它也只有机翼面积能比后者大一些,所以也不可能"飞不起来"。
  ▲加里宁(Kalinin) K-7与
  美军B-36轰炸机尺寸对比
  不过,关键还得看它首飞的年代,不管尺寸如何衡量,至少在1933年时,K-7绝对是怪物级别,也是当时最大的活塞式螺旋桨飞机。相比之下,1932年首飞的美国马丁B-10轰炸机,翼展也刚才21.5米,总重也才6.7吨。
  ▲从上至下:B-10、B-17、B-29、B-36
  可以通过这张图估计下K-7的尺寸
  而且要论外形设计的霸气程度,上面这些轰炸机也没一个能比得上它。
  ▲加里宁(Kalinin) K-7的三视图
  K-7比机身还厚实的机翼相当霸气,最厚度处也达到了2.3米,内部设有乘员舱或弹仓,它那对固定的起落架吊舱也让整机颇具力量感,机组和乘员也是从吊舱前部的舱门进入,再通过前支柱内部的梯子上下飞机。
  动力上,它也采用了独特的7发布局,前方6台,后方1台。6台活塞式发动机的单台功率为750马力。 飞行性能上,它的最大飞行速度能达到225公里/小时,实用升限4000米。
  ▲加里宁(Kalinin) K-7的试飞影像
  另外,一般都认为K-7属于轰炸机,但它实际有轰炸和运输两种型号。
  轰炸/炮艇型会安装前述的那些火力,并能携带9.6吨炸弹。运输型则不带武器,能搭载120名乘客+7吨货物或112名全副武装的伞兵。不过,这两种模式都需要至少11名机组人员才能飞起来,这还不算轰炸机模式下需要的额外炮手。
  ▲从这个航模上可以看出
  轰炸型与运输型的差别,还有火力的配置
  至于它下马的原因,也是因为螺旋桨的震动频率和飞机结构的震动频率重合所引起的共振,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但由于人们当时对这一现象的危害并不了解,只是缩短并加强了尾部的桁架,所以最终导致了严重事故。
  ▲加里宁(Kalinin) K-7留存的影像
  1933年11月21日,K-7在完成第7次试飞返航时,共振使一个升降舵卡住并导致飞机坠毁,当时机上共有机组和工程师共20人,其中有15人遇难,5人受伤。而因为这次事故,K-7项目也取消了。它的设计师加里宁也在1938年的大清洗运动中被处决。
  总的来说,虽然K-7从首飞到下马存在还不到一年,但它独特的外形却给人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也成了如今美术,游戏,模型爱好者的绝佳素材~
  ▲游戏中的"空中战列舰"版加里宁K-7
  飞不起来的"飞行坦克"
  我们常说"如虎添翼",那"坦克添翼"会如何?二战中苏联人就做过这个试验。
  ▲"飞行坦克"流传最广的一张图
  而之所以会想到将两者结合起来,主要还是为了在空降行动中,让坦克能够快速的进入战场支援空降兵作战。
  但要说空降坦克,二战中美、英,德采用的都是轻型坦克+重型滑翔机的组合,先由运输机将重型滑翔机牵引至空投区,再让滑翔机降落将坦克投入战场。
  ▲二战中英军的"汉米尔卡"重型滑翔机
  将Mk.VII"领主"轻型坦克投入战场
  可是,苏联人的想法就是与众不同~
  最开始,他们尝试把T-27轻型坦克绑在TB-3轰炸机下面,并飞到距地面几米的高度将其投下~1940年6月苏军攻占比萨拉比亚时还用过这一方法。
  ▲TB-3"空投"T-27轻型坦克的试验
  但这种像扔炸弹一样仍坦克的办法虽然投的快,但车组乘员却不能随坦克一起空投。
  所以苏军就又命人去研究一种人能随坦克一起空投的方法,而接收这一任命的,也正是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奥列格·安东诺夫(Oleg Antonov)。
  按正常思路来说,作为一个飞机设计师,安东诺夫本应去研制一款重型滑翔机装坦克,可他想的,偏偏确是直接给坦克装上机翼~
  ▲描绘"飞行坦克"的油画
  但这可行吗?安东诺夫认为,理论上如果有足够的牵引力,且机翼够坚固,那至少是可以起飞的。而且除了空投外,它还可以用于攻击低空飞行的轰炸机,还有飞越敌方防线,从后方发起攻击。这可真有点"飞行坦克"的意思了。
  ▲游戏中表现的"飞行坦克"
  但不管怎样,第一步都得先测试能否顺利空投~
  安东诺夫先找来了当时苏联坦克中最轻的T-60,然后给它插上了一副双翼+双垂尾的"翅膀"。组合后的"飞行坦克"称为安东诺夫A-40。
  ▲安东诺夫A-40侧视图
  ▲安东诺夫A-40三视图
  这之后,首次测试也开始了。
  1942年9月2日,在著名试飞员谢尔盖·阿诺欣(Sergei Anokhin)的控制下,A-40"飞行坦克在一架TB-3轰炸机拖拽升空了,在飞行中尽管A-40飞行平稳,但牵引它的TB-3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阻力,越来越拉不动,最终只能放断开了牵引绳…
  ▲描绘TB-3牵引A-40起飞的油画
  而此时谢尔盖也只能控制"飞行坦克"来了个"软着陆",不过还是受了一些轻伤。
  对于此次失败的原因,安东诺夫认为主要的问题是机翼尺寸太大且不够结实。
  ▲游戏中表现得"飞行坦克"着陆过程
  但由此也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了减轻重量,T-60轻型坦克减少了弹药和燃料携带量,这样就会降低着陆后的作战性能,而且T-60只配备有20毫米的火炮和10到25毫米厚的装甲,而此时,德军的IV号坦克已经配备了75毫米的火炮和40到65毫米的装甲。
  ▲T-60轻型坦克三视图
  所以安东诺夫最终就以"T-60太弱"为由放弃了"飞行坦克"的方法。
  但要说这点,我们且不说拿T-60轻型坦克去对比IV号中型坦克合不适合适,如果真是觉得轻型坦克空降后也无法面对敌军的中型坦克,那即便不做研究,也应该能想到这点吧…
  ▲德军IV号坦克F1型
  所以胖兵觉得,安东诺夫还是有些"推卸责任"~苏联自己都说,其实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缺乏动力足够强的飞机…
  不过,也就像"飞行战列舰"一样,虽然没能成功,但"飞行坦克"这个独特的想法,也如今美术,游戏,模型爱好者的优秀素材~
  ▲游戏中的A-40飞行坦克~
  两栖+垂直起降=飞机?
  要说起两栖飞机,恐怕大家都不陌生。但如果将垂直起降加入进来,变成"垂直起降两栖飞机",你听说过么?苏联在冷战期间就研制过这么一种机型,名为Bartini Beriev VVA-14。
  ▲Bartini Beriev VVA-14
  看到它,大家肯定会被外观深深吸引。整体看起来就像是一艘星际飞船。而它的设计师设计师罗伯特·巴蒂尼(Robert Bartini)也因为设计思路独特,超前而被人们称为是"外星人",他本人还有一个"红男爵"(Red Baron)的绰号。
  ▲罗伯特·巴蒂尼(Robert Bartini)
  而这款机型的"Bartini Beriev"(巴蒂尼·贝里耶夫)也是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巴蒂尼是意大利裔,1925年从意大利移民到苏联,被任命为苏联的航工工程师,此后提出了很多独特而创新的设计,还和著名设计师安德烈·图波列夫一起设计了图-2轰炸机。
  而垂直起降两栖飞机的概念则是他在1962年提出的,名为MVA-62。按设想,这种飞机可以在任何地表垂直起降,而在水上也可以像水翼船一样行驶,这成为了VVA-14的基础。
  ▲巴蒂尼设想的MVA-62概念
  而这个VVA则是"Vertikaľno-Vzletayushchaya Amfibiya"的缩写,意思是垂直起飞两栖飞机,而14代表的是发动机的数量,其中有12台升力涡扇发动机用于垂直起降,两台涡扇动机用于巡航。
  ▲从这张图可以看到位于机身两侧
  排列的升力涡扇发动机
  按设计,VVA-14可以在陆地和水面垂直起降,并能长时间掠海飞行。而之所以要设计这么一款机型,主要就是为了猎杀当时携带"北极星"(Polaris)弹道导弹靠近苏联领海的美军潜艇,同时还能执行搜救任务。
  ▲美国研制的三代潜射弹道导弹
  从左到右分别是"北极星"、"海神"和"三叉戟"
  性能指标上,它由3名机组乘员驾驶,最大飞行速度可以达到760公里/小时,航程2450公里,升限8000到10000米。武器方面,VVA-14能携带两枚鱼雷,8枚水雷或16枚炸弹。
  ▲VVA-14三视图
  可惜的是,VVA-14没能完成研制。
  首先,VVA-14先有两架原型机被制造了出来,第一架用于测试水平飞行和机载系统,第二架则用于测试垂直起降性能。
  ▲VVA-14地面试飞
  第一架原型机在1972年9月4日进行了陆地首飞,而在安装了用于水面降落的充气浮阀后,又开始了水上测试。
  ▲VVA-14水面试飞
  但到了第二架原型机时,却因为等待发动机而陷入停顿,而且始终也没有任何一台升力涡扇发动机安装到位。而且除了缺发动机外,苏联军方也不看好VVA-14,因为他们觉得载弹量太小,而且这种垂直起降两栖飞机对飞行技术的挑战也太大。
  ▲VVA-14水面试飞
  此后,巴蒂尼虽然试图将其改为"里海怪物"那样的地效飞行器,但同样也因缺乏发动力而无法开展。更致命的是,1974年12月6日,享年77岁去的巴蒂尼(Bartini)因病去了,研制也变得更慢。虽然还是坚持发展了两年,但最终还是在1976年停止了,
  到1975年,VVA-14一共试飞了107次,飞行时间超过103小时。
  ▲VVA-14正准备从陆上坡道进入水中
  其下方的充气浮阀后来改成了刚性浮阀
  而随着项目的终止,第二架原型机也被拆除,但好在第一架还保留了下来。1987年,它被直升机送到了莫斯科附近的中央空军博物馆(Central Air Force Museum),但由于运输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导致原型机遭到了损坏,此后就被扔在了博物馆周围的空地上直到现在。
  ▲被遗弃的VVA-14原型机
  而至于为何至今都没有修复,主要也是因为修复费用高昂,中央博物馆称,修复需要120万美元,而且在有航空专家的帮助下也得需要一到两年。另外就是如今机上很多结构已经丢失,要按原机形修补也很难。所以我们也只能通过留存的影像,去回顾下它的往日了。
  ▲VVA-14试飞影像
  还没服役就失去作用的直升机
  要问你世界最大的直升机是什么,你肯定会说是米-26,但下面要盘点的这款直升机如果不是没有装备部队,那这个"世界最大"肯定就是它的,这就是V-12。
  ▲V-12
  V-12与米-26同样出自米里设计局。但早在上世纪60年代,它就已经成了世界最大的直升机,创造了8项世界纪录,即便放到今天,也有4项在保持。
  ▲V-12试飞影像
  相比之下,米-26那引以为傲的56吨的最大起飞重量,也就是V-12的一半。它能运载196名乘客或40吨物资,而且在40吨的载荷下,它还仍能飞到2255米的高度。
  ▲V-12(左)和米-26(右)的同比例模型
  可感觉下两者的尺寸差距~
  从外观上看,它最大的特点莫过于采用了横列式双旋翼布局,而V-12也是世界首款采用这一布局的直升机。苏联人认为,这相对于传统的纵列式双旋翼布局,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更高,也有更长的寿命。
  ▲V-12三视图
  而这种布局,也使V-12的翼展达到了67米,还差3米就赶上B-36了…所以要开动这个庞然大物,也得要6人才行,连座舱都有上下两层。其中上层是导航员和无线电操作员。下层是飞行员,副驾驶,飞行工程师和电气工程师。
  ▲V-12的上层(上图)和下层座舱
  1971年巴黎航展上,首次亮相的V-12也震惊了世界,尤其是北约,因为他们不知道苏联要用它来干什么~
  ▲1971年首次在巴黎航展上亮相的V-12
  不过,苏联造V-12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的隐蔽洲际导弹,躲避北约的侦查。因为当时的洲际导弹体积很大,只能通过铁路运输,北约侦察机也经常能顺着修往偏远地区的铁路找到苏联存储洲际导弹的洞库。而如果能通过直升机运送,就可以不受铁路限制,直接将导弹送到山区,而且运输速度还更快。
  ▲U-2侦察机沿着铁路线侦查
  苏联洲际导弹的运输
  但是,当时苏联的直升机都满足不了这个需求,即便是载荷最大的米-6最大载荷也只有12吨,这样就得研制一款载荷更大的直升机。而V-12也相当于把两架米-6整合到了一起,所以V-12的发动机,减速器,桨叶都和米-6相同。
  ▲米-6
  但尴尬的是,随着苏联洲际导弹技术的提高,体积已经变得更小且更轻,用卡车就能隐蔽运输了。另一方面,美国对苏联领土的侦查也逐渐从侦察机转到了间谍卫星,不仅侦查范围更大,效率也更高,而在这种情况下要是还用V-12运送,反而更暴露…
  ▲V-12
  这样,还在原型机阶段的V-12就失去了作用,被抛弃了…
  不过,它虽然被抛弃却没被忘记,如今两架原型机中的其中的一架和前面说的VVA-14同样陈列在莫斯科中央空军博物馆,但待遇要好得多~
  ▲陈列在莫斯科中央空军博物馆内的V-12
  至此,苏联那些"奇葩而又无用的飞机"盘点就到这里,后面几期,胖兵还将继续带来美英等国的奇葩飞机盘点
  坦克、战列舰都要上天?盘点苏俄那些奇葩飞机坦克、战列舰都要上天?盘点苏俄那些奇葩飞机坦克、战列舰都要上天?盘点苏俄那些奇葩飞机

地球真的会和别的星球发生碰撞吗?1994年7月17日凌晨三点半开始,一颗名叫苏梅克利维九号的彗星在木星引力的撕扯下,分裂为21颗彗核,它们与木星相撞,一直到7月22日下午四点才结束,这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在太阳系微信蓝光模式来了,护眼效果极佳Hi!大家好呀,我是微风。微信的黑暗模式已经上线有一段时间了,但需要手机系统本身带有深色模式才可以开启。那些手机没这个功能的小伙伴怎么办?科技咖今天给你们带来了替代工具。护目镜大多南极洲威德尔海将成为地球最大保护区南极翁海威德尔海威德尔海位于科茨和南极半岛之间,总面积约280万平方公里。该海以英国航海家詹姆斯韦德尔的名字命名。1823年,他探索了威德尔海,到达了南纬64度。然而,这片海域也被2021年全球自然灾害地球真的走向毁灭吗?2021年我们将面对什么?当然前面说的2020年发生的还有例如海平面上升,北极创历史高温,永久冻土层融化等,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实在是太弱小了,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去阻止。如今地球下面重庆市的市中心在哪里?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具体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省的行政中心城市一般称省会,自治地区的行政中心城市一般称首府,直辖市的行政中心城市一般称市区或主城,特别行地球是我家,我爱你地球过客,过客。我去别人家我是客人,我在自己家我也是客人。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结。人生下来就是以客人的身份来地球串门,就像我们去亲戚家串门一样。人死去就像在亲戚家串完门一样离开了。所以一块石头预言人类命运,苏美尔颠覆三观,史前存在几个高度文明?据说每隔3600年,就会有天外来物出现在地球,从苏美尔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我们可以称他们为众神或是小灰人。其实地球上面的历史是统一的,这一切都源于一块石头的出现,它的出现颠覆了人类的欧洲凯西珍妮盲婆都对2020到2021作出预测,谁才是真正的先知大家好我是神秘。2020年已经在向我们挥手告别了,不知2021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言归正传,今天我们主要来说说欧洲四大顶尖预言家,他们对于未来的预言准不准确?是不是真的先知,还西方古老先知对2021最新预言,其中三个都是可怕灾难,靠谱吗?这世上的未来会有预言者的存在,这是一句经典预言,作为凡人,我们都仰仗于那些拥有超能力的人士,他们或者智力超群又或者拥有奇才异能,能够完成正常人无法完成的奇异事件。据说世界大预言家诺瑞士男老师公开日记,自称看到未来2000年,21世纪灾难是什么样?如果你家中的抽屉里,也有一台机器猫的时光机,在某一天你乘坐它,回到了2000年前的西汉时期,告诉他们每朝每代的兴衰变化,以及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发展趋势和科技突破,高谈阔论网络的发达时古希腊伟大的先知,预言辛丑2021灾难不断,其中一个已经发生?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世界的各个地方,预言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有的预言精准无比,有的预言错得离谱,但同时我们又不能明白其中的奥秘,不过生而为人的我们,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人类文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