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把固体的留给城市,把液体的留给书籍

  各位好,在上一季度的推送中,我们探索了上海的艺术展、北京胡同里的咖啡厅、城市里的早午餐、还有京沪两地的品牌自主经营或联名合作的咖啡,这些店铺和展览已足够你在这个夏天去探索整座城市,但在五月的最后一天,我们却想强调文字的能量:
  或许是读完一本书,或许是当你翻开其中的一页,阅读文字带来的体验感是无法代替的,所以便有了下面这份六月书单。
  这份书单比以往更加综合,包含城市文化、摄影、艺术、哲学、散文、访谈、诗歌、传记、漫画、小说、科普等不同题材的书籍,它们全部是近期出版的新书,也是值得你摆在书架上的"好物"。
  在这个六月,除了冰可乐和空调房,你还可以享受得更多,比如把高大的、固体的、具象的留给城市,把细腻的、液体的、内在的留给书籍。
  这本书不是那种吃喝玩乐网红地的推荐手册,而是一本充满故事和耐心的居酒屋观察日志。久"居"其中的"酒屋",不仅要有好喝的酒、美味的下酒菜,还要有熟悉的人长久地呆在其中。
  这些人,既是性格各异、但都讲究职人精神的店主们,是放松喝酒、随意聊天的熟客们,也是怀揣着勇气推开一扇扇门、试图探究居酒屋真实日常的库索本人,以及更多像她一样的冒险者。正是有了这些不同的人来来往往,才有了味道之外的人情奇遇。
  MOOK《唯美》共有左卷和右卷两本,骑马钉线装使得平摊观赏极为舒适,装帧与内页排版都如其名,沉甸甸一份捧在手里,说是艺术品也不过分。更重要的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以美育为主题,什么是美、如何欣赏美、普通人是否要具备相关知识才能懂得美?对于这些问题,《唯美》并没有给出统一的标准答案,而是集结了诸多文学家、艺术家的绘画、摄影、诗歌、随笔、小说、对话等,给大众以启迪。
  《价值的理由》是陈嘉映继《何为良好生活》《走出唯一真理观》后的新版随笔集。这本书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对日常问题进行了新的思考、带来了新的启发。
  比如救黑熊重要吗?跳水救人时想什么了?人是自私的吗?快乐好不好?快乐是目的吗?对于这些问题,陈嘉映或引经据典、或抽丝剥茧,但却不是讲道理,更像是一位朋友用浅白平易的话语在和你聊天,试图引你向生活更深处走去。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一把刀,千个字》书名灵感来自清代诗人袁枚的诗句:"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上部讲述了淮扬名厨陈诚的成长经历,但并未按照线性的时间展开,而是在上海、扬州、纽约等不同地点间来回跳跃,却显得人物之间的联系越发密切。
  下部揭示了英雄母亲缺位的伏笔,动荡时代的聚散浮沉也因此增添了一层难言的感慨。除去故事情节本身,王安忆的文字一如既往地凝练扎实,细细密密地铺陈开生活的种种具象,读来如影在前。
  《谁人不思乡》是寺山修司的自传散文集。本书作为"自传"或许可信度不高,但其打破了读者于自传的刻板印象,立足真实、依托虚幻,干脆重构了一个"平行世界"。可以说是假借自传之名而谱写的宏大叙事诗。
  寺山修司的身份和意大利电影奇才帕索里尼相仿,既是诗人、评论家又是电影导演、前卫戏剧的代表人物。在阅读中,或许能如解码一般找到诸多创作原点,从而对其实验性质、前卫风格的艺术美学做出新的解读。
  竹久梦二有"大正浪漫的代名词"、"漂泊的抒情画家"之称,是日本明治和大正时期的著名画家、装帧设计家、诗人和歌人。他的绘画主题围绕柔情的女子、无尽的乡愁与漂泊的人生而展开,取材自日常经验,以天生的善感之心表达朦胧之美。
  不仅如此,其作为诗人也颇具魅力,她以童真意趣为特色。本书便以"画"与"诗"为线索,将近百幅代表画作辅以诗歌 25 首,营造出了"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意境。
  《女性作家访谈》是《巴黎评论》编辑部自 2017 年起推出的特辑。尽管收录的十六篇访谈都是女性作家,但真正翻开这本书,女性的特质变得时隐时现。如果你也看过《巴黎评论》之前推出的《作家访谈》系列丛书,你会发现,这本书一如既往地关注写作本身而非以女性为噱头。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你的写作习惯是什么?写一部作品要多久?如何看待修改?读者和文学评论家的观点是否会影响你的写作?这些问题既适用于海明威、纳博科夫、村上春树,也适用于伊丽莎白·毕肖普、埃莱娜·费兰特、珍妮特·温特森。
  但"女性作家"的标签既然存在,就意味着潜在的提问:女性身份是否对她们写作造成了影响?十六位作家给出了不同的回答,留待你从书中寻找答案。
  本书是继《弱者的武器》之后,美国政治学和人类学者、2020 年阿尔伯特·赫希曼奖获得者詹姆斯·C·斯科特针对农民抗争与底层政治的又一研究力作。作者通过考察世界各地文学、历史学、政治文化中的实例,以弱者的表达作为研究对象,继而推出了"潜隐剧本"这一概括农民行为选择和意识形态特征的分析性概念。
  这部重要著作,将修正我们对从属、抵抗、霸权、民间文化和反叛背后的各种观念的理解,并为权力关系的研究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如果你看不懂抽象画,至少应该知道为什么!
  本书作者诺奖得主、著名神经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运用脑科学原理阐释人的审美背后的神经和心理机制,在艺术与科学之间建立对话。作者以"还原主义"为切入点,解释了大脑如何对艺术品作出反应、艺术如何受到科学的影响不断演进,并配以百余张高清示意图(意思是如果你看不懂抽象画,至少能看懂这本书)。
  《鸟鸣时节》一书以同名的 BBC 系列广播节目为蓝本,将浓缩的内容扩展为这本鸟类年纪。它逐月介绍了应季的鸟类,外形是丰满圆润还是优雅纤细,羽毛是多色间杂还是单色齐整,鸣叫是轻快明亮还是尖厉刺耳,居住环境是在树丛草地还是湖泊岸边。这本书文字优美凝练,扫码搭配鸟鸣音频,阅读起来如行山野之间,重返自然。
  人物传记的魅力之一就是看八卦。这本书使用了此前未曝光的信件、日记等材料,使得读者在阅读时,既能在自己印象中的波伏瓦与书中的形象的对比和呼应中获得乐趣,又能了解萨特等与波伏瓦密切联系的人的八卦故事。
  除此之外,这本书人也回答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人如何在漫长的一生中成为自己?并借由波伏瓦提供了两个视角:一个是由内而外对自我的审视,一个是从外向内对自我的观察。
  1963 是历史开幕之夜——青年人开始被赋予一个共同的民主精英成员身份,成为时代的主人。本书以口述史的方式,把于各自领域有所成就的人们珍贵的语言碎片拼贴成完整记忆。音乐人、艺术家、设计师、演员、模特、媒体人……
  他们以亲身经历讲述那些轰动一时且对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件。当经济的繁荣成为理所应当,在青年文化的推动下,经济、政治、文化,乃至人性,都得以被重新定义。我们与之叙旧,感受一个与人类相互成就的沸腾时代。
  《众神降临之前》是失落文明系列丛书第六本——关于印度河文明的专著。公元前 2600 —前 1900 年,印度河文明繁荣了半个千年,但之后却神秘地衰落、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在近 4000 年的时间里都不为人所知。直到 20 世纪 20 年代,英国和印度的考古学家才发现了它的遗迹。
  本书硬核地展示了一个世纪以来的考古工作成果,涉及建筑、工艺美术、农业、宗教、文字等诸多方面,填补了关于哈拉帕遗址及其文明在国内的部分研究空白,揭开了最难解的古文明之一的神秘面纱。其文笔精炼、论证缜密,既不乏学术性,又是一本为所有古代文明爱好者提供的大众作品。
  《忧虑:一段文学与文化史》阐释了莎士比亚、T. S. 艾略特、伍尔夫、乔伊斯等现代主义作家关于忧虑之书写,融文学、艺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视域,多角度解剖"忧虑"这一人类精神的隐痛、日常生活的暗涌。
  现实中,忧虑是深入思考的副产品,忧虑者与理性者时常发生身份互换。因此,这本书更像是针对忧虑者研制的私人解药,作者从自身经验出发,试图提供一种纾解的渠道——"这本书更像是一种寻找忧虑及其意义(不论好坏)的个人旅程,它关于忧虑,也关于我自己。"
  本书集结保罗·策兰近 400 篇诗作、散文、书信精华,全面体现了策兰一生不同阶段的创作,并经由王家新老师倾心翻译,深刻传达着一个时代命运的隐痛。
  Celan 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隐藏或保密了什么"—— 这似乎悄然决定着这些阴暗晦涩著称的诗、悲剧的内核,以及诗人历尽磨难而自沉的命运。然而策兰以血滴般的文字揭穿世界无极的黑暗、同时照亮那些遮蔽,又以独创的文学语言搭建起一种向度、一种对语言的超越。他证实了阿多诺的更正:"长期受苦者更有权表达、就像被折磨着要叫喊。因此奥斯维辛之后不能写诗的说法也许是错的。"
  本书是塞巴尔德出版于 1990 年的处女作,与《移民》、《土星之环》、《奥斯特利茨》一并被看作是塞巴尔德最为重要的四部诗体小说,首次被完整引进中文世界。叙述者在本书中踏上四段旅程:以司汤达、卡夫卡视角的旅程共享相似的惊恐和困顿;在意大利的一次次逃离;以及挖掘记忆的归乡之旅。
  据译者记,塞巴尔德曾言:由于写作是件缓慢得令人感到痛苦的行当,他最珍爱的就是那些少之又少的可以一挥而就的片段,比如《眩晕》的最后一章。彼时,他散漫地逗留在希腊的一座小岛上,既无书可读,也无报纸可看,却经历着写作上再未有过的至福时刻。
  一段鲜明的乡愁书写,映照着"我"于某地感受着陌生而遥远的羁绊:记忆是不可靠的,这或许就是眩晕感的来源。但读者可以不限时空地重访式漫游,感受"一颗受尽折磨、轻易落入幻觉的心灵。"
  《承认:一部欧洲观念史》是德国著名社会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旗帜性人物阿克塞尔·霍耐特于 2018 年最新推出的著作。书中霍耐特进一步追踪了"承认"的观念及其自欧洲现代化以来意义的多样性,串联了英、德、法三个国家各自文化背景下的承认观念史,并追踪每种情况下各自由于不同的社会政治挑战而经历的完全不同的哲学解释和社会政治表现。
  今天,承认观念对我们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至关重要,例如应对合作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对文化少数群体的关照等。
  这是一部描写 1975-1984 年间印度底层人民的小说。米斯特里以极大的激情注入文笔,捕捉到印度的真正苦痛与坚韧的生命力,以慈悲之目望向无边的绝望。前后呼应的写作正如一个轮回——那些无解的难题一同转入历史车轮,逼迫人们直视真相。
  未经矫饰的文字将真实与文学性连接起来,读者会被故事的起伏转折震撼,也得以一窥印度社会景观及底层行业发展状况,引发对生命个体生存境遇的理性思索。
  当智利鬼才导演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遇见法国漫画巨匠墨比斯——这已是不必多说的神仙配置了!
  这是一本"沉浸式"科幻类图像小说。最初佐杜誓言将弗兰克·赫伯特代表作《沙丘》搬上银幕,并宣称打造电影史上最大项目,邀请了墨比斯作为分镜设计师并吸引其他业内领航者加盟团队。虽然电影项目遗憾搁浅,但他与墨比斯将电影的分镜、概念设计倾注入漫画《印卡石》,构造了一个奇诡的未来乌托邦世界,读来有观影般的质感。
  本书收录了聂鲁达于 1938 年至 1949 年创作的诗歌。比起之前的情诗或者充满哲趣的《疑问集》,《漫歌》无疑带来了整片亚美利加大陆的吐息。从旷野到森林,从飞鸟到部落的子民,从带血的压迫到最后一场求生的战争。这是写给智利、美洲和全世界人民的颂歌。
  很多时候拉丁美洲的命运对中国读者来说是尤其有共鸣感的:为之自豪的古文明,后殖民时代的阵痛,对西方"现代性"爱恨交加的复杂情绪......加上聂鲁达一贯的浓烈深情,其思想性和感染力都很惊人。
  撰文:tt、昏羊

晶体中发现具有连接和打结量子扭曲的电随着物理学家更深入地研究量子领域,他们正在发现一个无穷小的世界,由一系列奇怪而令人惊讶的链接结合缠绕组成。一些量子材料表现出称为天球的磁旋旋独特的配置被描述为亚原子飓风。其他人则具无差错量子计算机或成现实来源科技日报无差错量子计算机或成现实首次实现对两个逻辑量子位的一组计算操作科技日报北京5月25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据25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由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实验物理系中心黑洞飓风吹散了星系的气体物质自然杂志刊登了一项科研成果,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观测的证据,在一个大星系的中心潜居了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它不是处于闭目养神的悠然自得状态,而是如同星系中心的发动机一样,一刻不停地运转,八大行星你了解多少?太阳系的边缘原来在这儿太阳系是整个银河系500多个已知恒星系统中的一个。太阳系形成于大约45亿年前,当时星际气体和尘埃坍缩,形成了太阳星云(旋转的物质圆盘),碰撞后形成了太阳系。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猎户座科学新假设外星人通过行星数列传递信息?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5月9日发表题为外星人可能通过以质数形式排列行星来和外界打招呼的文章。文章称,对于一个先进的外星文明而言,要让整个星系了解它的存在,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或许是让它太空观察卫星看沙漠中的麦田怪圈1987年2月5日1991年2月24日2000年3月12日2012年1月17日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沙特阿拉伯一直在开采比石油更珍贵的资源。工程师和农民利用隐藏的水资源在沙漠中种植谷物科技资讯祝融号火星车进入休眠我国成功发射3颗低轨通信试验卫星2022年4月30日祝融号着陆区中分辨率图像。图源国家航天局国家航天局20日发布消息,天问一号任务团队通过环绕器获取的中分辨率图像,发现祝融号火星车巡视区经历了一次明显的沙尘暴过程绝对真理(一)引力与斥力题记说绝对真理,不是哗众取宠,是极冷静的科学推理,没有做一个科学实验,但它就是绝对真理!与一切现象都合拍!短短四十来页,参透力学,光学,电磁学,以及化学等的内涵。触摸绝对真理!愚者给天体命名有多难?行星地质学博士来科普5月25日,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地球科学学院行星地质与比较行星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钱煜奇曾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条月溪并以卢维尔命名,命名得到了国际天文联合会的认可。月知道谷神星吗?不仅有水,还可移居,一个被低估的矮行星当你从太空观察地球时,会被它蓝色的外表所欺骗,其实你所身处的星球只不过是一个中心温度有着5000摄氏度的巨大岩石。其他三颗行星也是如此,水星,金星,火星,火星以外有一个小行星带,再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都有谁?或有女航天员,杨利伟早已暗示随着6月即将到来,距离神舟十四号发射的日子越来越近。由于承担着中国空间站全面建造的重任,所以神舟十四号任务尤为重要。目前,大家最为关心的有两方面,一个是神舟十四号的发射日期,还有一
刷新认知!地核可能是超离子态记者高雅丽波涛汹涌的大海摄人心魄的岩浆耀眼的电闪雷鸣巨大的蘑菇林在法国作家凡尔纳的地心游记中,地球内部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奇幻世界。不过,科学研究表明,地核并不是凡尔纳所说的空心结构,专家文章阻挡阳光给地球降温极不明智澳大利亚对话网站2月12日发表题为我们能阻挡阳光来对抗气候变化吗?的文章,作者为剑桥大学生存风险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卢克肯普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员阿伦唐,全文摘编如下60名科学家上月2022黄石火山即将爆发?地球迎来第10个冬天,人类文明何去何从?大家好,我是管哥。2021年7月,黄石火山活动频繁!专家预测黄石火山即将爆发,难道2022年就是黄石火山的喷发之年?那么黄石火山一旦喷发会带来什么样的灾难呢?人类文明是否会就此消失人类将永远无法走出太阳系,除了寿命不够长外还有这些原因除了地球之外,宇宙中是否还有其它的生命存在?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而现实是,也许人类永远也无法走出太阳系。宇宙空间都是以光年为距离单位的,如果按照人体能承受的速度加速至光速,至少需甚至恐龙也无法逃脱鼻涕大约1。5亿年前,蒙大拿州西南部的一只长颈恐龙病得很重。不幸的蜥脚类恐龙可能忍受了喉咙痛,头痛和呼吸困难。虽然有问题的恐龙早已死亡,但这种疾病的迹象作为块状生长保存在其颈骨中。这些恐龙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这才是真相恐龙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这才是真相。在两亿多年前爬行动物时代,恐龙统治着地球整整1。6亿年,但是就在6500万年前,地球的统治者们似乎就在一夜之间,一夜之间消失了,一直以来,很多人都新发现一种没有手臂的恐龙可能比霸王龙更凶猛一种没有手臂的恐龙可能听起来并不可怕,但这种没有手臂在7000万年前漫步在阿根廷的物种可能是一个熟练的捕食者尽管它的前肢比霸王龙还要短。效果图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在阿根廷发1。6亿年前翼龙吃什么?中国鲲鹏翼龙化石研究有新发现蒋顺兴介绍中国鲲鹏翼龙化石标本发现食团位置。中新社记者孙自法摄中新网北京2月16日电(记者孙自法)1。6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地球上的空中霸主翼龙吃什么?食性有何特点?这一远古谜团被我国地质发展史中生代中生代从2。3亿年前到0。65亿年前,延续约1。65亿年,分为三叠纪(2。3亿1。95亿年前),侏罗纪(1。95亿1。37亿年前)和白垩纪(1。37亿0。65亿年前)。这一时代可以湖北出现过恐龙吗?老虎的祖先是什么?快来湖北地质博物馆找答案吧对于地质知识,大家有没有过一些好奇心?例如你想知道你的家乡有哪些矿吗?或者是湖北哪里地方出现过恐龙?关于这些未解之谜,你都可以来湖北地质博物馆寻找答案。这里经过一年半的改造升级,如月球会像科幻电影中那样偏离轨道撞向地球吗?数十亿年以来,月球一直是地球的亲密伴侣,尽管我们对它的形状和大小的观点会因其环绕地球运行的不同时期而有所差异,但它仍受地球引力束缚,成为地球最亲密的小伙伴,这种情况会发生改变吗?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