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民间故事木匠救黑猫一命,洞房时遭黑猫阻止,母亲说,它帮了你

  明朝宣德年间,应天府上元县有个叫乔承栋的人,为人善良正直,乐于助人。
  身边的人若是有个难处,他一准会伸手帮一把。大家伙儿都说,这点随他父亲呢。
  乔承栋的父亲乔伟正是个木匠,做得一手好活,经常帮邻居家里修修补补,分文不取。
  他很喜欢承栋,出外做事,总喜欢把儿子带在身边。
  那时的承栋虽然年幼,却是个懂事听话的孩子。父亲在做事,他不吵闹,只是在一边静静地瞧着。
  父子俩的感情很好。可是,好景不长。在承栋五岁时,乔伟正突然生了一场急病,走了。
  母亲崔氏觉得,自己无力独自将承栋抚养大。一年后,经邻居袁婶介绍,改嫁给了一个叫袁明的人。
  袁明是袁婶的远房侄子,为人老实,家里并不富裕。自身无一技之长,仅是靠祖上留下来的五、六亩田地过活。
  他的妻子是在生二胎时难产而亡,膝下同样也是有一子,名叫袁大龙。
  袁大龙比承栋年长一岁,却没个做哥哥的样,处处压着承栋。
  家里难得吃回肉,他也总是把盘子拖到自己面前,不让承栋夹一块。
  见他这么做,袁明从不出言阻止。
  他心痛儿子早早地没了亲娘,可怜得很,又恐崔氏这个后母会虐待自己的亲儿,
  所以,他需要摆出个样子给崔氏母子看,自己是很看重这个儿子的。
  慢慢地,见崔氏待江龙如亲子般,承栋也处处忍让着兄长,他的戒心才放下。
  在承栋九岁时,有次过大年三十,袁大龙又把一盘子肉拖到自己面前。
  那日袁明正好心情高兴,假模假样地说了句:"给弟弟吃一点。"
  袁大龙吃得满嘴流油,用手护着盘子满不在乎地说:"不给,这是我家花钱买的。他家又没有钱,凭什么给他吃?"
  崔氏听到这话,心里非常难受。起初答应袁婶,嫁到这个家来,就是以为袁明人老实,不会为难承栋。
  她一心想,只要能把儿子拉扯大,那就比什么都强。
  不承想嫁过来后,饭是有口吃,就是儿子的日子过得屈辱了。
  承栋没把袁大龙的话放在心上,用手指着桌上的一盘红烧豆腐,笑道:"这豆腐的味道,跟肉一样好吃呢。"
  盘子里的豆腐切得方方正正的,煮时放了些酱油,红红的,看上去很诱人。
  袁大龙嘲笑他道:"豆腐就是豆腐,怎么可能和肉的味道相比呢?你这个没吃过肉的家伙!"
  崔氏听了,心如刀绞般难受。提前下桌,回屋里暗自垂泪。
  袁明觉得她是小题大做,进房后指责她:"大过年的,你摆脸给谁看?一个长辈,尽跟孩子计较事情。"
  崔氏用手巾擦了擦眼睛:"承栋随我来到你家后,可曾在饭桌上吃到过一块肉?"
  袁明很不高兴:"你这么说,我可要跟你算算账了。你们娘俩进我家两年,少过你们一口饭吃吗?你和承栋的衣裳钱,也是我出的。"
  崔氏冷笑一声:"两年总共才得了你一件新衣裳的布钱,你真好意思说出口。再说,我们娘俩从没白吃你家的饭!家里的事,还有田里的活,以及在外头接针线活赚取家用,我哪样做少了?承栋小小年纪就上山捡柴禾,跟人学捕猎。卖野物得来的钱,他哪次没有交给你?"
  袁明无话可说,确实如此,袁家其实只有袁大龙一人在家闲着无事可干。
  "他卖了几次猎物?那么点钱还总值得你记在心上。"
  嘟哝一句话后,袁明摔门而出。
  崔氏越想越觉得这日子过得没啥意思,后悔得就差用头撞墙了。
  改嫁后,以前住的屋子被乔伟正的叔伯兄弟收走了。现在若是自己带着承栋离开袁家,那可就无家可归了。
  袁明就是抓住了这点,才敢肆无忌惮地欺负自己母子二人。
  这时,乔承栋悄悄地进了屋:"娘,这屋里这么暗,您为何不点灯?"
  崔氏赶紧把泪水擦干:"哦,我……我睡着了,这就来点。"
  油灯虽昏暗,但崔氏那双微微肿起来的眼睛还是向承栋表明,母亲之前在哭。
  他走上前,拉起母亲的手,说:"娘,您肯定是不高兴哥哥吃肉,我没得吃吧?可您怎么不想想,每回跟郑伯出去抓猎物,他不是烤鱼,就是烤野兔给我吃。这些东西,哥哥也没得吃呀。"
  他是想告诉母亲,虽然没有吃到家里的肉,但外面的肉自己可没少吃。
  崔氏被说笑了,摸了摸他的头:"儿啊,是为娘让你受委屈了。"
  郑伯,名叫郑忠良,是乔伟正的好友。以前时不时地会接济他们些猎来的野味,自崔氏带着承栋改嫁后,就没来往过。
  半年后的一天,他在山脚下遇到正在捡柴禾的承栋。看见孩子很是瘦弱,叹了一口气,故意说要教承栋捕猎。实则每回出去,都拿东西给承栋吃。
  有两回,承栋拿了烤野兔回来,想给崔氏和袁家父子尝尝。
  哪知袁大龙硬是抢走藏起来,一人吃得精光,连点肉末屑也没给别人留。
  事后,崔氏叮嘱承栋别再拿这些吃食回来了。
  倒不是顾忌被袁大龙全吃了,而是郑忠良家里,也有两个半大的男孩。
  再说,捕猎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会次次都有猎物,郑家的孩子也需要这些食物。
  郑忠良是个好人,有时会把自己抓到的猎物给承栋。
  承栋得了一回后,就不肯再要了。
  他自己想尽办法去抓,抓到了就拿去集市上换钱;没抓到,就设法去河里抓点河鲜什么的。
  好在他人很机灵,每回出去,总能带点什么东西回来。
  乔承栋懂事地继续劝导着母亲。
  "袁叔是没有办法将一碗水端平的,哪家做父母的,不疼爱自己的亲儿呢?"
  他年纪虽小,说的话挺在理。
  崔氏没有先前那么伤心了,跟儿子聊起了家常。
  承栋在屋里说的这些话,袁明躲在外面听了个一清二楚。
  他心里有些惭愧,自己实不如这个九岁的孩子。
  以后,再遇上袁大龙欺负承栋,他会公平地说几句。
  只是,袁大龙的性子已经养成,并不肯听父亲的话。
  在崔氏母子的忍让之下,日子就这么平静地慢慢过了下来。
  承栋在木工活这方面,好似很有天赋。没人教他,自己拿个锤子就能把坏了的桌椅修得平平整整。
  邻居请他去帮忙修理自家的东西,承栋从不拒绝,乐呵呵地照样把活儿做得很好。
  郑忠良知道后,在他十二岁那年,经过崔氏的同意,把他领去了一个老木匠家里。
  老木匠名叫江秉成,是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更重要的一点是,他还是乔伟正的师父。
  见承栋小小年纪就很聪明稳重,本打算歇手的江秉成,当即决定收他为关门弟子。
  承栋很珍惜这次机会,师父教得耐心,他亦学得用心。
  江秉成心中对他很是喜欢,把他当成亲孙子般对待。
  隔壁有个私塾,每天早上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承栋听到了,心里非常羡慕。
  江秉成察觉后,就送他去那里念书。
  跟他说:"一个好的木匠,也需要识字懂算术的,你要好好地学。"
  "师父,我一定会的。"承栋听话地答应了。
  私塾的夫子姓朱,常年得江家的照顾,故不好意思收束脩,承栋就这么在私塾里待了下来。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承栋在读书方面也很有天赋。
  江秉成很高兴,决定好好地供养他读书。
  对别人的小孩如此上心,这种行为,并没有引来江秉成家人的不满。
  相反,他四个早已成了家的儿子都很支持。
  他们跟乔伟正也熟识,关系很好。四兄弟商议,每家轮流出些钱给父亲,让他帮助承栋。
  郑忠良知晓后,来江家串门的次数更多了,时不时地拿些打来的野味。
  大家彼此心照不宣地有个想法,那就是把乔伟正唯一的血脉照顾好。
  承栋得到的这种机缘,让袁明很羡慕。
  他撺掇崔氏:"你去跟江秉成说说,让他也收大龙为徒吧。"
  崔氏没有答应:"江师父帮承栋,完全是看在他父亲的面上,我不好再要求别人做什么。"
  人家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千万不能把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当成是理所当然,继续索取。
  崔氏说得在理,只是袁明却不理解,从此把此事记恨在心里。
  转眼又是几年过去,袁大龙十八岁了。袁明给他说了一门亲事,是农户郑三牛的大女儿顺英。
  成亲需要很大一笔费用,袁明想省钱,就叫承栋替家里打几样家具。
  承栋没有拒绝,一口答应下来。
  他这几年一边读书,一边跟着江师父学木工活。手艺算不上很精湛,但做出来的东西还能说得过去。
  到朱夫子那儿请了假,紧赶慢赶终于把东西做成。袁大龙却嫌他做事拖拉,影响了自己婚期。
  承栋笑笑,没与他计较,收拾好工具赶回私塾读书。
  郑顺英相貌长得好看,袁大龙喜欢得不行。妻子说的话,他必是言听计从。
  崔氏是继母,郑顺英对她不算尊重。才进门一个月,就对她各种不满,明里暗里的嘲讽。
  袁明看在眼里,知道其实并不是崔氏的错,但不想让袁大龙不高兴,就当做没听见。
  有回,崔氏受不住气,跟袁明抱怨。
  袁明冷冷地说道:"当年我想让大龙跟江秉成学门手艺,你不肯答应。既然你不待见他,如今他媳妇自然也不待见你。"
  崔氏气得把眼泪往肚子里吞,这样的日子过下去,想想都可怕。
  对于母亲在袁家的处境,承栋都看在眼里。心里很着急,但一时又想不出解决的办法。
  郑三牛是个精于算计,且很抠门的人。知道女儿婚房里的新家具是承栋做的后,就跟袁明说,让承栋也上他家去打几样家具。
  袁明没跟崔氏商量,就满口答应下来。特意跑去私塾找承栋,让他赶紧到郑家去做事。
  承栋很为难,木工活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出来的,而且前面帮袁大龙打家具已经耽搁了好些天。
  袁明威胁他:"要让你母亲在袁家好过,最好不要得罪郑家的人。"
  这话确实拿捏住了承栋,他想到母亲的难处,无奈地答应下来。
  又跟朱夫子请了假,赶去郑家帮忙。
  承栋做事仔细,为人又知书达礼,郑三牛夫妇对他很满意。
  在他干完活回去后,郑三牛又上袁家门了。
  他跟袁明说,自己相中了承栋,要把小女儿秋英嫁给他。非但可以不收彩礼。而且还送跟顺英一样多的嫁妆。
  "两姐妹都嫁到你们袁家,这可是亲上加亲的事情。她们小辈妯娌间和睦相处,家中就不会有吵闹,你老袁的日子也能过得十分舒坦。"
  袁明听郑三牛这么说,觉得很有道理。他对于承栋娶谁,本来就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跟崔氏把事情说了,她倒是很犹豫:"这么大的事情,还是得问问承栋的意见。"
  见她没有立即答应,袁明很不高兴:"人家郑家能瞧上承栋,且不收彩礼钱,算是很看得起你们了,这完全是看在我的面子上。再说,大龙成亲已经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你以为我还拿得出承栋成亲的钱吗?"
  崔氏听了,心里只觉得憋屈,没有说话。
  见她不应声,袁明皱眉说道:"你们母子自个儿商量去吧。不同意,就都别在袁家待了。"
  扔下这句话,他愤然离去。
  崔氏气得发抖,从头到脚,只觉得冰凉。
  自袁大龙说好了亲事,她不知接了多少针线活。没日没夜地赶工,就为了多挣点钱,好让袁家置办东西,手头能宽裕些。
  到了承栋成亲,袁明居然说出这种话来,怎么不让她寒心彻骨?!
  崔氏心里很清楚,表面上看似老实的袁明,实则就像一条喂不熟的狼,极度的自私。自己无论再怎么做,在他这里都讨不到半分的好。
  承栋对于这门亲事,是非常不愿意的。
  并不是因为在郑家未看到秋英长相如何,而是他觉得,郑顺英不尊重崔氏,她父母又是太过于计较的人。这样一个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脾性如何,可想而知。
  崔氏倒是不计较儿媳妇对自己态度如何,她单纯地想,只要娶回来的姑娘能对承栋好就行。
  "儿啊,你袁叔说的话固然不好听,但他没有说错。我们确实拿不出钱去别的姑娘家下聘礼。"
  最后半句,她几乎是哽咽着说完,心中有强烈的无力感。
  承栋见了,心里也有些难受,宽慰母亲:"那我就娶吧。怎样都是过日子,娶谁都一样。"
  这边答应下来了,郑三牛家非常高兴,问崔氏要了承栋的生辰八字,主动去找人算出成亲的良辰吉日,要求尽快成亲。
  本是男方家里做的事,他一女方家里全揽了去。日子很快定了下来,就在三天后。
  承栋成亲,袁家并未为他准备什么。因他常年住在江家,所以新房是腾出来的一个杂物间,里面放了几样旧家具。
  就这样的条件,郑三牛却没有一点嫌弃。崔氏心里非常奇怪,事出反常必有妖,她心里虽疑惑,可嘴里并没有说出来。
  郑忠良和江秉成等人对承栋这么快成亲,都感到很惊讶。但既然这是崔氏决定的事,他们也不好干涉。
  到了吃酒席的这日,江秉成看着一身喜服的承栋,有些感慨:"当年伟正成亲,我也是去吃了喜酒的。"
  郑忠良犹豫着,像是有话要说,但又不好说的样子。
  承栋以为,他们定是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才会有些感伤。没再往别处想,赶紧领着他们坐到席位上。
  拜堂时,新娘秋英一直不肯出来。
  郑顺英解释,她妹妹极为害羞,不如就将成亲环节简单化,等承栋直接入洞房好了。
  哪有成亲不拜高堂,就直接入洞房的理儿,崔氏心里越来越疑惑。
  袁明把手一挥,做主道:"就按顺英说的做,承栋,你去给客人敬酒。"
  今日来的大多是袁家的宾客,既然是袁明请来的,就有不少人向着他说话,嚷着让新郎官赶紧去敬酒。
  承栋看了看母亲那一脸为难的样子,没有说话,默默拿着酒杯走去宾客那里。
  席后,在一群人的起哄下,承栋准备进入洞房。
  房门打开,还未将脚踏进去,一只黑猫扑到他面前,撕扯着他的喜服。
  人们被吓了一跳,纷纷找东西要打这只猫。
  承栋赶忙拦住:"别打别打,这是我养的。"
  黑猫本是一只野猫,产子时,它躲进了袁家。
  郑顺英瞧见了,很是嫌弃,挥舞着竹竿狠命打在它身上。
  黑猫为了护住小猫仔,就没有躲开。
  奄奄一息时,正好承栋回来看望母亲,将它救下。连着新生的猫仔一起,带回了江家。
  以后,这只黑猫就喜欢跟在承栋后面了,走哪跟哪。
  承栋今天身上穿着的喜服,是从袁大龙那里借来的,扯坏了可是要赔的。
  他蹲下身,好言好语地跟猫说:"大黑,别扯我衣裳了。快去母亲那儿,她那里有好吃的。"
  黑猫不理,仍是扯着他的衣裳往洞房的反方向拉。
  承栋明白它的意思,这是叫自己不要进洞房。心中苦笑,就连黑猫也不赞成这场婚事。
  可他没有办法,自己成家,是母亲心中的一桩大事。早早了结掉,她心里会舒服些。
  伸手拍了拍黑猫的脑袋:"放开吧,我要进去了。"
  这会儿,黑猫不仅用爪子扯他的衣裳,就连牙齿也用上了。
  承栋怎么劝,它也不听,气氛还是挺尴尬的。
  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开玩笑道:"这猫想必是没有吃到酒,生气了,要来向你讨一杯呢。"
  "喝什么酒,分明是来捣乱的。"
  郑顺英拎着一把大火钳,气势汹汹地过来,扬手就要朝黑猫的脑袋打去。
  这要是打中了,黑猫的命非得去掉半条。
  承栋赶紧拦住:"嫂嫂,万万使不得,它在跟我闹着玩。"
  前面开玩笑的那人也说:"是啊,哪有大喜之日见血的,还不赶紧将火钳放下。"
  郑顺英皱着眉说道:"进洞房的好时辰是高人算好了的,再不进,这时辰就快过了。"
  袁明父子也过来了,不停催促着承栋:"还啰嗦什么,赶紧进去。"
  这些人催促得这么紧,让承栋很是有些不解。他弯腰将黑猫抱起,准备带它一起入洞房。
  就在这时,身后有人大喊:"承栋,你不能进去。"
  众人一惊,回头望去。
  原来,是崔氏赶来了。
  她急步走到承栋跟前,将他身上的喜服除去,扔在地上。
  "这亲成不得。"
  袁明急了,上前推搡她:"你在这撒什么野?"
  承栋见他动手打母亲,生气了,上前隔开他俩:"袁叔,有话好好说。"
  崔氏很激动,指着袁明大声说道:"郑秋英分明是一个傻子,你们这是想把我儿往火炕里推啊。"
  这话一出,不仅承栋,还有一些宾客全都大吃一惊。
  郑顺英心里一惊,骂道:"疯婆子,你不要给脸不要脸,我妹妹岂是你能诬陷的?"
  一个做儿媳妇的人,竟敢出言这么骂婆婆,令宾客们大吃一惊。
  而作为一家之主的袁明浑然不觉,拖开承栋,就要动手打崔氏。
  "胡言乱语,看我今天不打死你这贱婆娘。"
  承栋生气了,将手张开,护住自己的母亲。
  冷冷地说道:"郑秋英此时就在屋里,她是不是傻子,你们把她拉出来,让大家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吗?"
  他深信,母亲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去说一个人,郑家和袁家这么心急,一定是有原因的。
  郑顺英没动,袁明也没动,他们不敢把郑秋英拉出来。她真是个傻子,而且一受刺激就会发癫。
  "今天这亲,你成也得成,不成也得成,由不得你。"
  袁大龙骂骂咧咧地上前,揪住承栋的衣领,挥起拳头就要打。
  常年以来,承栋的退让,让他以为承栋软弱好欺负。
  哪知承栋抬起手臂,就这么一挡一推,就让袁大龙摔在地上,差点来了个狗吃屎。
  袁大龙恼羞成怒,抢过郑顺英手中的火钳,使力打向承栋。
  崔氏惊叫一声,想要挡住儿子。
  就在这当儿,承栋拉开母亲,身体往旁边闪躲了一下,伸腿踹向袁大龙的膝盖。
  这回,袁大龙真的脸朝地摔去,鼻子脸上都是血。
  袁明急了,抬手要打承栋。
  承栋是不敢打长辈,只能挨打。
  还好郑忠良和江秉成在一旁,眼明手快地拦住了他。
  袁家的宾客见袁明一家要吃亏,主动上前要帮忙。
  有人想做和事佬:"今天是大喜之日,何必要闹得动静这么大。承栋啊,酒宴已经吃过,这亲就算成了。你还是赶紧入洞房吧,兴许新娘子未必如你母亲说得那样。"
  承栋摇摇头:"新娘并未与我拜堂,这亲怎能作数?"
  郑顺英急了:"我妹妹的名声已经被你毁了,你让她以后如何嫁人?当初若不是你们同意,我爹娘怎会把她嫁进来?现在你们想悔婚了,没门。"
  崔氏争辩道:"你父亲说亲时,并未把秋英的真实情况说出来,我们怎么可能知道?"
  一旁的袁明阴恻恻地说道:"你想抵赖?郑三牛可是把秋英的情况跟我说得清清楚楚,我也原原本本地转告给你听了。现在你想悔婚,就把事情推得一干二净。"
  他给人的感觉一向是老实本分的,老实人说话,很多人就信了,纷纷指责崔氏出尔而尔。
  "你自己也是女人,怎么能做出毁人名声的事情呢。秋英虽然是个傻子,但也不能这么欺负人家呀!"
  "根本不是这样的……"
  崔氏就差没气得吐血,袁明这么如此阴险,是她始料未及的。现在她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承栋看着袁明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笑了笑,说道:"这哪家人成亲,不是有三书六礼的?我们连张文书都没有,这还能算成亲吗?"
  "文书……后面会补的。"袁明回答得结结巴巴,同时看了郑顺英一眼。
  后者会意,连忙说道:"对,因为吉日就是今天,不想错过,才没来得及去办文书。"
  承栋点了点头,说话的语气尽量平和。
  "郑家阿伯想把秋英嫁给我,无非是想为她寻求一方保护。因为嫂嫂嫁来了袁家,郑阿伯觉得,秋英再嫁来,有她亲姐姐护着,定是不会吃亏。父母为女儿做长远打算,这本是人之常情。"
  这番话说得在情在理,郑顺英没有作声。
  接着,承栋的目光转向袁明。
  "可袁叔为何这么急着要我娶秋英呢?难道您同样也是为她着想吗?"
  袁明的脸色变了,强撑着说了句:"我当然也是为她着想。"
  承栋淡淡地笑了笑:"我在袁家住了这么些年,一直把您当长辈尊重、侍候,而郑秋英从未来袁家住过一日,也从未给您端过一碗饭。您却能为她处处着想……"
  说到这里,他苦笑着摇了摇头,话语里尽是无奈:"以前大家都说,您待我这继子有二心,我还不信,现在是真信了。"
  袁明发现入了他的套,急忙骂道:"你胡说八道些什么?看我不掌你的嘴。"
  作势扑上来要打人,但一旁的郑忠良把他看得死紧。他一动,郑忠良就立即扯住他。
  "有话好好说,何必动手。"
  郑忠良常年打猎,手劲很大,而且他的面色很难看。袁明知道他与承栋的关系,不敢贸然动手。
  这时,承栋又说道:"袁叔,您的打算不过是郑家两姐妹都嫁到袁家来,那么郑家的家财也就归了袁家。您这算盘真是打得妙啊!不服您都不行。"
  郑顺英的脸色变了,但仍是没有作声。
  承栋是想离间她和袁明关系的,省得他俩连成一条战线。
  但郑顺英真是个狠人,她认为,就算娘家的家财全到了袁家,妹妹是个傻子,这家人又全听自己的,那最后钱财还是能被自己掌握在手里。
  所以,她虽然对袁明的心机反感,但还没到撕破脸皮的地步。
  袁明生怕承栋还会再说些什么不合适的话出来,拼命跟袁大龙使眼色,希望他上前阻止承栋。
  袁大龙弄懂了父亲的意思,又想对承栋动手。
  但他挺犹豫的,想到前面吃的亏,知道自己不是他的对手,就有些畏缩不前了。
  承栋把这些看在眼里,心底里有些瞧不起这对父子。
  "前几日我听人说,大龙哥在春香院为一位叫云柔的女子赎身。可人才出来,就转而跟别的男人跑了。这说起来,大龙哥算是人财两空啊!"
  "你给我闭嘴。"
  袁大龙开始咆哮起来,欲冲上去打承栋。
  今日,江秉成的四个儿子也来喝喜酒了。其中两个拖住袁大龙,不让他上前打人。
  袁明也在拼命挣扎,想冲过去堵住承栋的嘴。
  无奈郑忠良的手像把铁钳,把他抓得紧紧的,动弹不得。
  郑顺英惊疑地看着袁大龙,有些不敢相信。
  毕竟嫁过来才没多久,对自己百依百顺的丈夫做出此等事,她是想象不到的。
  见她虽怒火腾腾,却还是有些犹豫,承栋决定再往里面加把柴。
  "袁叔一直说家里所有的钱都给大龙哥娶媳妇用了,到我成亲时,他是万万不可能再出钱的。可我就纳闷了,大龙哥为云柔赎身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
  "乔承栋,你给我闭嘴。"袁大龙的面色此时灰败得很,他对着承栋大吼大叫。
  郑顺英先是呆呆地看着他,然后惊叫一声,转身拨拉开人群,往外跑去。
  承栋心里一阵冷笑,人就是这样,触及他自身利益了,才会开始着急。
  没过多久,郑顺英又回来了,上前对着袁大龙大打出手。
  在她冲过来时,江家兄弟就很识趣地松了手,及时退到一旁。
  郑顺英边打边骂:"你还算是个人吗?我陪嫁的首饰,全都被你偷光了。"
  人们被这场闹剧惊呆了,看着郑顺英狂打袁大龙,竟无一人上前阻拦。
  起先袁大龙还忍了几下,但众目睽睽之下,让他觉得很没有面子。
  反手就给了郑顺英一个耳光:"你进我袁家的门,嫁妆就属于我家的,我怎么就用不得了?"
  他这点确实没有说错,在当朝,女子对自己的嫁妆几乎没有支配权,权力主要是在公爹夫家的手上。
  但郑顺英可不是好惹的,与袁大龙一样,吃不得半点亏。
  她低头寻找之前用来打猫的火钳,捡起来使力往丈夫身上抽去。
  袁大龙受不了痛,与妻子扭打在一起。
  洞房内,传来尖叫声。
  接着有个穿着喜服的女子冲出来,对着袁大龙又抓又咬又踢。
  有疯病的郑秋英受不得刺激,现在完全发癫病了。
  失去了理智的人,蛮力都是非常的大。
  袁大龙在两姐妹的围攻之下,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头发散了,衣服破了,脸也被抓花了。
  现场一片大乱。
  袁家的宾客里,有位长辈本能地想拉开他们。才伸了手,衣角就被人拉了拉。
  "这事,袁家父子可不占理,做得真不地道。"
  "唉!"
  这位长辈叹了一口气,甩袖而去。
  他一走,现场的人也陆续离去,没热心人来拖架。
  最后,只有袁明上前帮忙袁大龙,但反被郑秋英狂打……
  承栋没有看完这场闹剧,就带着母亲离开了袁家。
  这回,崔氏下定了决心。
  就算是露宿街头,也好过于卑微地在这里生活。
  母子二人的难处,江秉成看在眼里,跟承栋说:"带你母亲回江家吧。伟正和你都是我的徒弟,算起来,早就成一家人了。"
  "师父……"承栋很感激,跪下给江秉成磕头。
  不过,母子俩在江家没住两天,乔家的人就找上门来了。
  是乔伟正的叔伯兄弟,当年崔氏改嫁时,收走房子的人。
  他跟崔氏说:"你决定改嫁,我们不好阻拦。把房屋收走,并不是要占有它,而是怕被袁明得了去。承栋是乔家的人,房子本就是为他所留。如今你们从袁家出来了,那么房子也该物归原主了。"
  崔氏很惊喜,起身施礼:"多谢你们……"
  他摆了摆手,继续说道:"族长让我带句话,伟正在世时,我们都得到过他的帮助。没道理在他走后,看着他儿子有难处不管。今后你们有什么事需要族里帮忙,尽管来说。"
  这话说到崔氏心坎里去了,和袁明的事还没有最后了结,她很怕他会带人来报复。故,连忙再一次施礼道谢。
  承栋和母亲回家了,回到当初出生、有着和父亲最温暖回忆的家。
  里面的物品一如当年他们离去时那样,摆放得整整齐齐。
  上面没有灰尘,显然被人事先打扫过。
  母子俩百感交集,这么些年兜兜转转的,最后又回到了这里。
  将衣裳等物收拾放好,崔氏向承栋问出心里的疑惑。
  "你是怎么知道袁明贪图郑家钱财的?袁大龙事情是真的吗?"
  承栋笑了笑,他今日走了一着险棋,还真给蒙对了。
  "袁大龙的事情,我只是恰巧听说了而已。起初做不得准,后来见他们父子催促我入洞房那么急,而您又来告知郑秋英有疯病,我就很肯定那事是真的了。"
  "他们想尽快把生米做成熟饭,那样的话,好心安理得地支配郑秋英的嫁妆。袁家父子的算盘打得很精,郑家就两个女儿,没有侄儿争抢家财,那么最后都是要归到袁家来的。"
  接着,他奇怪地问崔氏:"母亲,您是怎么知道郑秋英有疯病的呢?"
  崔氏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用手揉着额头。
  "怪我糊涂,没有想到袁明父子的用心竟然险恶到如此地步。他们把真相瞒得很紧,在我面前一句口风也没露。还得感谢你郑伯,是他把实情告诉我,我才知晓的。"
  原来,郑忠良跟郑三才有点亲戚关系,知道郑家有这么一个疯女儿。
  对于承栋要娶此女的事,他感到很疑惑,问承栋是真的吗?
  承栋告诉他,这是母亲的意思。
  既然是崔氏决定的事,郑忠良觉得自己不好干涉。
  后来,承栋离席,往洞房而去。崔氏为了感谢他和江家多年来对承栋的照顾,特意过来敬杯酒。
  郑忠良终于忍不住了,问崔氏:你既然那么爱自己的儿子,为何要让他娶一个疯女人?
  崔氏大惊,这才明白自己上了袁明和郑三才的当。
  当即扔了酒杯,赶紧去阻止承栋。
  末了,崔氏有些庆幸:"要不是那只猫拖住你等我过来,说不准这事还真遂了袁明父子的意。"
  感激地抬眼看了看门口的黑猫,说道:"它可是帮了你大忙。"
  承栋深以为然,笑着点了点头。
  似是有所感应,黑猫对着屋子里的人"喵"了一声,然后闲闲地带着小猫们去院子里散步了。
  袁明还未来得及找崔氏母子的麻烦,就被官府的衙役抓去了。
  袁家发生的事情,在县里传得沸沸扬扬,很快就传到了县令耳朵里。
  崔氏是袁大龙的继母,同样是他的长辈,袁大龙非但不孝敬,还纵容妻子当众辱骂公婆。
  而同为长辈的袁明,本应对此行为进行阻止,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与晚辈一起,对妻子进行打骂。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袁明不能教导好自己的晚辈,那么,就由有对本县县民进行教化职责的县令来管教。
  袁家父子,还有郑顺英,各被罚了三十大板。
  同时,崔氏递上状纸,请求县令准许她和袁明和离。
  县令思索片刻,准许了,令人为她办理了和离文书。
  从此,崔氏和袁明无夫妻关系。
  这场闹事,终算是告终了。
  后记:
  乔承栋在众人的相帮下,边读书边做事。后来,考中三甲第一名,赐同进士出身。在地方上任职,为官清明,造福一方百姓。
  他一生做过许多善事,帮助过不少的人。对子孙的教导,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他说:我年少时,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帮助,并不是在于我自身有多好。而是我父亲做的善事,为我带来了果报。
  凡事有因果,天道有轮回。用爱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回之以爱;把福报送给别人,同样也会收获福报。
  (此文由笑笑的麦子原创首发)
  生活是很真实的柴米油盐,一箪食,一瓢饮。我是笑笑的麦子,谢谢您的阅读,欢迎在下方评论或留言!如果大家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希望大家能为我点个赞,并关注我一下,最后别忘了帮我分享,转发一下哦!特别感谢!

12GB512GB150W,跌至2899元,被低估的冷门手机手机内卷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手机厂商们为了抢占份额,所以也会不惜成本降价,比如一加Ace,它是一加公司4月份发布的手机,原本它的性价比就很高,而且还有很突出的卖点,如今发布半年后,囤iPhone14亏惨时代变了,黄牛还活在过去文王新喜在今天,还以为囤苹果手机能发财,黄牛的思维无疑还停留在56年前。有业内人士向笔者这样说到。早在今年67月,iPhone高端版涨价的新闻层出不穷,彼时大量黄牛在蠢蠢欲动,不少当国际小熊猫日遇上全国科普日湖北日报讯(记者魏铼通讯员张晓敏)为了保护小熊猫,每年9月第三个周六被定为国际小熊猫日,这一天又恰逢全国科普日。9月17日,武汉九峰森林动物园联合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举办了一场我们都是一个平凡的人郝有花人生最幸福的事不是有人懂你,是你懂得生活一路阳光,一路浅行说什么爱恨情仇,谈什么聚散别离说到底,只是一场空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好的,坏的,聚在一起分不清对与错,远与近只要心里藏有顿悟之后解脱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这样说,好长时间理解不了。生活看起来很神秘,不同人有不同的地位,不同人有不同的经历,有的波澜壮阔一生,终生被人敬仰。有的人一辈子平平郭进拴鳌头之歌郭进拴鳌头之歌就地理环境而言,我的家乡鳌头这一带既无黄山的云海,匡庐的劲松,又无泰山的雄浑华山的惊险,更无漓江的烟雨阳朔的秀峰,有的只是恬静幽雅闲适的田园风光阳春三月,春风和煦,紫践行嘱托三年间信阳答卷特刊老区沃野织锦绣9月,丰收的季节。申城大地沃野平畴,流金叠翠。中秋小长假,去郝家冲村体验网红小火车,看茶乡风光的视频刷爆了信阳市民的朋友圈。漫步郝家冲村,桂花扑鼻香,风景美如画。远山上吉小象何家寨谱写全域旅游华章构建文旅融合格局记者张新义熊国森通讯员李璞段阳东美丽的老乐山脚下,溪流淙淙绿树掩映,远山如黛层峦叠嶂。新龙门客栈酒旗飘扬,农家小院宾客盈门,公园绿地游人如织,林荫小路川流不息近日,在刚建成不久的确交河故城,大地上雕刻出来的城市文卞文志中国西部的古城遗址沉淀了厚重的岁月沧桑,它们是一段段历史的标签,更是古代中原王朝与西域文化经贸交流的直接见证。在这其中,交河故城就是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座经典城墟。它自创建至今反美元霸权联盟成立!中国领头容纳30亿人,世界格局从此颠覆9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撒马尔罕召开。耐人寻味的是,这次会议有2个不同寻常之处首先,这是中国领导人在新冠疫情2年后,首次进行外事访问。此前2年,我们都湖南2市将晋级II型大城市6县晋级中等城市,益阳上榜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地变迁,越来越多的人往城市聚集,城市的常住人口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劳动力人口的增加有助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规模也不断变化。湖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向江
时隔两月国家发改委拟再召集大型猪企等开会,上周猪价涨约5澎湃新闻记者周頔彭艳秋9月5日,一份国家发改委拟于9月8日召开会议分析今年后期生猪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研究保持市场平稳运行的措施的会议通知在网络流传。该会议通知发给相关协会和养殖企业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将分别提高190元和185元据国家发改委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2年9月6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提高190元和185元。调整后,各省红旗新能源打造元宇宙,三款概念车重返二次元9月5日,红旗品牌元宇宙盛典举办。官方发布了全新的新能源设计美学,同时还公布了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其中,品牌计划在2025年推出13款新能源产品,覆盖HQSL四大系列,并且产销未来15年,中国市场将发生巨大变革!抓住机会,才能实现阶级跨越未来15年,中国将发生巨大变革,因为本质上,15年后的中国人跟今天已经完全不一样。今天的上海,人均GDP3万美金,15年后,中国人平均水准将达到今天上海人民平均生活水准,这是多么激人民币汇率要破7?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原来是这个意思?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的一种外汇流动性管理工具。央行决定再次使用这把巨斧,2022年9月15日起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8降到6。别急,我们从头说起吧。在全时隔两年,华为再次发布Mate系列手机文观察者网吕栋时隔两年之后,华为Mate手机又回来了。9月6日下午,华为终端业务CEO余承东在线上发布了华为Mate50系列手机。图源华为(下同)观察者网从发布会上了解到,Mate(经济)2022中国企业500强揭榜营收总规模首破百万亿元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记者王希)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6日出炉,入围企业在过去一年营业收入实现较快增长,营收总额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达到102。4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4。从缺芯到降价,芯片设计不再吃香2022中报盘点记者曹立CL编辑陈菲遐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继2021年缺芯之后,降价又成为了2022年二季度的焦点。总体来看,A股申万半导体行业2022年上半年合计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0。8,相比聚焦2022年服贸会汇聚优势资源叫响河北服务品牌汇聚优势资源叫响河北服务品牌2022年服贸会观察(下)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展览面积和线下参展企业数量均超过了上届。作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最大规模的综合性展会,2022年中国企业500强最新名单揭晓,21家商业银行上榜银行与信贷文清华金融评论资深编辑孙世选导语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9月6日联合发布2022中国企业500强榜单,21家银行上榜。三家商业银行在榜单中位居前十位。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华为Mate50E获认证最便宜的Mate50华为Mate50系列的新机Mate50E(型号CETAL60)获得3C认证,其配备的充电器型号为HW110600C01,与Mate50Pro相同,支持66W有线闪充,毫无疑问这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