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今年武大学生爬窗听我的恋爱心理学刷屏,现在我却想谈谈招生难

  又过了一年,年纪又大了一岁。今天还下雪了!
  2021年的关键词:恋爱心理学
  我从未想过以这种方式上热搜,当时微博热搜、抖音热榜、头条热榜,还有各种官方媒体、大型平台,尤其是人民日报、央视等的盖章,让我没想到我也有能被蹭流量的时候,更没想到我作为一个大学教师还能一度超过各种"纯欲天花板"网红。我真的希望大家借此能关注武汉大学心理学科,校院两级对心理学其实是无比关注和支持,尤其是校长窦贤康院士可能是我见过最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高校领导了,力主武大发展心理学科,学院和校院部处各级领导多重视啊,这些可能只有我看得到、感受得到。教育部还在学科评估,还没有发榜,希望学科评估的专家们当时看到能给我们多给点分,虽然这次评估是前四年的成果,还不包括今年,如果分数不好看那也确实说明我们确实有差距,我们在弥补。今年本科招生好难,我系的新同学都很可爱,我不忍看到他们也许离开,但也希望他们好,当然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够到武汉大学学习心理学;我们心理学确实还有差距,但是在大家看得见地变好,所有我系老师都很努力,我多希望心理系的同学能就此多些自豪感,不会因为其实不反感学科而只是认为我们学科不够好而萌生去意。这次热搜其实完全是自发的,感谢同学们,我当然也没钱买热搜,学校估计也没想到会这么热。其实那么多请我再上课的留言,这不正说明了爱情这么美好的东西是所有人的渴望,不是武大学生如此,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人类应该保有的追求,这一点都不值得嘲笑,甚至非常应该鼓励,更何况我们还讲科学理性文明健康。当然还想跟很多问我的人说,之后又一次武大爱情心理学PPT,其实那不是我,我也不知道具体情况。武大自由的氛围如此,正是一流大学的样子,我很庆幸,始终教着最好的学生。也请大家去关注真的大师们,我校有五位院士共上的测绘学概论,有四位文科大教授共上的中西制度文化比较,我请我的研究生都去上课,其实这些教授更值得挤满教室,而我只是个普通老师。
  对于未来,我有三个愿望:
  (1)愿世界和平、平和。
  去年我总结这一年的社会心理学时写了篇文章,叫《极化世界中的心理归属》,今年与去年类似,极化在疫情背景下没有变好,而身处世界的我们,也常常湮没于娱乐纷争中。愿明年疫情能够结束,而世界和平,世界中的我们都能平和以待。
  大略将此文分享如下:
  社会心理学从未如现在般关心现实社会。新冠爆发让并不为人熟知的行为免疫系统理论焕发光彩,面对病毒我们早已进化出厌恶的情感机制并从行为上让人提高警惕,即排斥异类、疏远外群体。现实也几近相同,美国街头的黑命攸关与左右互斥、社交网络上的舆论撕裂与道德义愤,外群体贬损与内群体偏好这类古老话题似乎在现在找到了最好的落脚点。在这门学科发展之初,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便关心用精巧实验探讨个体如何受到情境的影响,而晚近发展的欧洲社会心理学则力主反美国而行之,多采用理论分析群体间过程。如果仅看今年发表于学科顶刊的论文,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研究综合了这两者。虽然在理论上缺乏突破,但古老理论能指导心理学家用精巧的实验范式分析当时当世群体间甚至群体内部子群体之间的社会心理过程,这即是用美式方法研究欧式问题的完美结合。这也代表着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上,受情境影响的个体内和个体间过程早已不再新鲜,基本原理和概念被探索殆尽后只剩下寻找理论边界的调节,其对学科整体的推进无益。社会心理学大约从进入新世纪以来便饱受新概念、新思想特别是新理论匮乏之苦。
  近年发生之种种,必然记入历史,这也让社会心理学家开始把目光投向实验室外的现实社会。而外面的现实社会是一个极化的世界。群体关系极化、政治运动极化、个人态度极化,这个世界可以一夜之间喧闹异常。在全球化时代,地球村的全人认同和产业链的世界协同似乎消弭了群体之间的界限,群体心理学也因此暗淡。特朗普任期内的反全球化浪潮加剧以及去年美国总统选举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意识形态争执让群体心理研究重回视野。特朗普作为别样总统其日常言谈与行为均为社会心理学贡献了不少研究选题,譬如民粹主义泛滥的社会心理时代根源、其自恋人格引发信众的集体自恋、其对美国利益的坚持以及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不屑一顾、以及其对移民、种族、性别等议题表现出的不平等倾向,甚至是其言语中泛滥的政治不正确表达以及挂在嘴边的假新闻表述给民众带来的社会感知都得到了充分心理学研究。反全球化让群体成员的身份认同重归原有群体,并以自己之群体优先,与之带来的心理变化会表现于选举、脱欧、退群、谈判、断交、告密等一系列群体活动中。与这些现实社会现象相关联的则是攻击、暴力、歧视、对抗、社会运动、非人化、合理化系统等过程,这些过程一旦显现,则不仅在宏观的国家间、国家内,甚至在微观的组织内也都有迹可寻。社会心理学家描述这些过程并公之于世,而是否能贡献弥合之道则在于有人信奉群体之差异有发展顺序上的优劣之分,必取而代之;而有人则断言这些差异并无高下之别,当各美其美。
  其实对社会心理学群体极化差异的解释也颇为精要,要么是阶级分析,要么是文化战争。阶级分析论者考量不同社会阶层的心理和行为差异,而文化战争论者探究意识形态的思想与道德根源。社会心理学从本世纪以来,对道德心理的研究甚至超过了对其他所有主题的兴趣,而最近几年,道德心理研究逐渐政治化,道德心理成为了政治行为的主要支撑理论,这在今年表现得尤为明显。美国政治意识形态的分歧双方会重视不同的道德基础,且将自身道德化,形成稳固不破的道德笃念并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相互指摘,而这一过程又造成了更深刻的群体态度极化。虽然特朗普败选,但其反精英、反智、反多元化、内群体成员至上的思想浪潮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衰退,群体研究应当还会继续下去。
  群体冲突一旦显现,则难以刹车。美国之现实如此,甚至其群体内差异在社会心理上甚至可能大于群体间冲突,这也许是近年最为凸显的怪现象。其实,简单可行的办法是让对抗的群体面临共同的敌人,其必同仇敌忾以和谐处之,此即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妙。可惜的是,这暂时只是中国的解决方案,应推之于众。中国也有着完全不同于欧美的社会现实,但缺少中国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愿中国心理学繁荣。
  今年是建党百年,同时也是中国心理学百年。这个早已应该成为支柱学科的心理学,在民众看来有时甚至还有些神秘;这个人文与科学共美的学科,在现实科研体系中甚至都只能夹缝求生。今年我最喜欢自己的一篇文章是《中国心理学还美吗?》,愿中国心理学能在大众需求中提高学科自信,繁荣发展。
  大略将此文分享如下:
  审美非客观之事,错彩镂金或初发芙蓉,终非事实判断,本不应高下有别。凡穷者多幻欲锦衣玉食、琉瓦金砖之穷奢极欲,反富者却追求食之寡味、衣之初制、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唐肥宋瘦,美无定论。然为何蔡元培曰"以美育替宗教",而木心却言"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呢?于人心之本质,客观之真不若相对之善美。古来论理皆寂寞,惟有美者留其名。惯看典籍,神韵饱满、洞见情切;再读今文,工业流水,淡寡乏味。非谓厚古薄今之陋见,乃心理学已少有新异之美、思想之美、抽象之美、个性之美。吾学科疾患之深一如当世,标语粗造、文辞空洞、绘风陋鄙、韵律哗众。大智若愚、大巧不工可为美,然污言秽语也可谓潇洒不羁、巧言令色亦能为道德文章。无美之时代难育其人,无美之学科难寻其魂。心理学本不应为西学东渐之产物。类于西方哲人好奇于自然,中国学人渴求内心。然中国心理学始于晚近、仿西而成。百年之前,文人士子留学海外、东瀛西洋渗入中国。先辈学人留学归国,知识尚浅然审美卓坚。百年前梁启超于心理学会畅言佛学即心理学,而百年后学会主旨报告台上已难觅此类言谈,本土化、中国化喧哗多年,声渐疲倦。仅管窥社会心理学,欧陆深涩而北美规整,气质分明;然论及中国心理学,百年尚无特色可取。回望经年,吾辈甚少深思。随波逐流、以学术谋生计者众;欲穷其理、爱智慧以晓兴趣者少。百年脉续,功绩斐然;大凡学科肇始,均形式多于内容,建制胜于思想。然唯此问题忧然于心,中国心理学何人之思想可入心理学史以启后世?中国心理学又以何种姿态呈现于世以别于它?我以为,该问题之尴尬盖因学科审美之缺失。
  其一,师而无学,以规整为美。近百年,世之变化可媲美上下千年,寿命倍数递增、技术迭代速进、交通便利通途、信息激荡日新。此为表,里即现代化,其加速社会流动、冷漠社会关系、乱序社会结构。以韦伯之见,即理性化。理性之社会是谓机器,凡此社会高度精细分工,人为机器之零件,机器运则井然有序,零件无己,任由配合。机器运行流畅,亦有规整之美。然此划一之美繁茂则弃绝洞见,亦阻创造。心理学缘起德国,于战后由北美独霸,其学术规范事无巨细,规整有余然洞见不足,其表现有三。一则以工人为学者。凡事为谋生之手段,则兴味阑珊。学者但为职业,便与兴趣扬镳。其为志业之时,亦学者为工人之刻。若真爱学术者如痴如醉、狂迷不顾,然充耳者皆怨苦不堪言、压力甚众。如此境地,惟其工人耳。工人者为薪资故,然学者由求知始。古之士,衣食无忧、佩玉鸣銮、兴致盎然、闲然悠得。工人价值异于学者,其可因薪为不为之事,以此为师,无美可依。其劳作亦异,重目的而轻过程、采发表而轻思想,以结果论手段之正义。此风之盛,有甚者可习网络而不登网、究发展而不育子、践临床而不诊病、问政治而不闻天下事。凡此功成者盛则心理学微。二则以规范为创造。其上荒谬皆因学科之规范。规范定式、客观标准,本非恶事。资本裹挟意志,断袭技术;科学代之信仰,祛魅价值。心理科学之训练无非,转换问题、思维变量、操作概念、推陈理论、检验预设、分析结果、探问缘由、找寻边界。凡勤奋者遍览文献,变量随置,模式研究、套路成文可畅行学界。形塑成文犹如生产,改换变量无须洞解,学习形式遑论内容。勤学懒思亦为学者,熟练匠人遂成大师。三则以发表为评价。工人重评价轻过程,流水作业可取大量发表,为发表评价体系之受益者,创新学术者或因不合规范而尽受折磨。学术阶梯残酷、赢者通吃,受益者获取且分配资源,学人落后一步,则满盘皆输。破五唯之策确逢其时,然何者可替发表以为标尺无解。发表确使套路工人钵满窃益,虽掩蔽真才,然其亦可阻此尚学而不会者。若无客观评价,于中国之文化国情,学派、联系、师承、友亲,恐连套路工人皆怀忐忑。百年前之学术评价定非此种,然当时之教授以现今观之亦实至名归;百年前之期刊并无规整,然论文之风采不逊今之模板;百年前之研究技艺单纯,然思维之争鸣今时犹存。思忧百年,仅存一叹。
  其二,学而无思,以手段为美。心理学本有理论,盲人摸象尚有己见。艾宾浩斯之名言:"心理学历时悠长,然历史短隙"。此言于其时乃叹于前句,即心理学思想丰厚;于今日则后句更刺痛人心,心理学史似若终结。于十九世纪末至上世纪前半叶,不足百年间心理学人才辈出、学派林立,理论千姿百态、故事波谲云诡。然心理学史写至近几十年均已然囫囵,人物、思想、材料之匮乏,宣告大理论之时代终结。理论缺失之时,乃手段乘虚之日。以方法异化理论,以手段替代问题,蔚然成风,任其极化。手段依存于问题,极化则为舍本逐末,学科之不惟理论以手段为美的偏狭不免流于粗浅。其表现有三。一则以设备为价值。若论学理,则探究同等问题并得类似结论,问题为先、手段次之。然现实相悖,同论题者,以先进设备之研究,其发表于关注,均较之传统方法有异。新设备若不可提出新问题,则必为技术之盲目崇拜。先进设备与技术有经济成本,亦有熟练掌握之努力成本,然此等成本之价值不应等价为学术价值。学术价值仅发于问题,无关手段。现实而言,理论之匮乏导致本分研究仅得细枝末节之答案,然设备绚丽高端、结论哗众取宠者则名满天下,挤入学术幂律分布之头部,获得先发优势、资源分配与审美设定权。如我富强之国,仗伦理之快捷,逞各色先进仪器,将传统心理学已知之结论行地毯式探究,文章千篇而结论止于验证,不可谓美。二则以结果为假设。无理论指导之学,仅依回归建构朴素变量之关联,凡社会行为非物理现象,人与情境影响者众,单一关联甚微。人心之现象朴素存在,然难以重复;常人之常识亦常无法获知。心理学人皆怀心酸之实验结果,亦皆知知精巧设计多无显著,立足于此之数量理论如何能不陷入危机而饱受质疑。长久以来,心理学家惯从细枝末节之变量数学关系中建构所谓理论,以探索之结果讲成熟之故事,其与依理论推理出假设再行验证之逻辑背道而驰。若从初处无理论,又向何方觅假设。多有心理学人鼓吹数学变量之回归乃理论创立之良方,然其并未理解理论乃抽象概念之联接,而数量模型则为具体构念之关系,二者于解释水平上本质不同,也难于平等。如此辩称,不啻舍本逐末、将果作因。三则以方法为问题。诚然绝巧设计令人拍案,格林沃德因创内隐联想测验尝言:"方法即理论",其言乃为反驳勒温之见:"理论即实践"。格氏之言夸耀其法,然观点甚谬。诚然,大数据、机器学习、神经科学、统计革新,各色方法让心理学看似更为科学,却也让此学科失魂落魄。方法异化为钳制思想之工具,依费斯克之言,方法过度之偏激,遂成方法恐怖主义。若神经科学家总忘怀脑有其主人、而数据研究者常忽视行为之模型后尚有情感动机般,窥依新颖方法去探求人心又何尝不谓更简化、更粗暴之盲人摸象。心理学之实验设计透尽心思,细品甚美。凡好学者无不醉心于精巧设计,于其中体味人类探觅心影之智慧。斯塔佩尔亦曾坦言,乃精巧设计让其沉醉其中无法自拔,以至悖伦走险、触底犯线、堕入歧途,他不允许如此巧夺天工之实验设计得不出显著结论。然学者均当共识,精雕细琢仅为解决困难之灵光乍现,而非经天纬地之理论大美。
  其三,思而无己,以他论为美。心理学已非大理论之时代,此或因随心理学肇始,学科渐成、范式渐清、技术渐进、简单之现象及基本之原理已被验证,研究难度随时间边际效用递增。此于中国心理学尤甚,因其自始至终均无可靠理论。如唐君毅直言:"西方近代之科学的心理学,实尚在极幼稚之阶段。其前途发展如何,虽不可知,然以其今日之成就而言,其对人心本身认识之深度,盖尚不如过去西方宗教与哲学中,对人心认识之深度"。牟宗三甚至断言凡此现代之科学心理学均属假科学。哲人之言尖刻,然心理学人自省者少反追捧者众。不乏学人以理论建立自居,然仅理论而言,现已难辨何为规范、何为创见、何为美。其表现有三。一则以观点为理论。理论乃系列假设或原理之集合,经概念推导而成。于心理学,其原理或假设大多经实证研究所检验,由归纳成为概念游戏。观点则不然,其或为洞见,或为个人之灵光一闪,或为对某人甚至某事之独特、与众不同之看法。类似看法人皆有之,然证实之不易,倘若证明也难称理论。盖因其并无对心理或行为现象进行有力、系统而概况性之描述。反之,并非任何非实证者均为理论。中国心理学似有此倾向,即从上至下,从师到生均将非实证、非客观之研究称作理论研究,并将此命名为理论方法写入各式开题、答辩及基金申请中。若如此,则想法不分优劣均可称为理论,而无量化之研究均可叫做理论研究。理论研究说法之泛滥亦造成理论之粗制滥造,号称理论者招摇于期刊之上,自谓较之实证更有高度,自尊之满足,是其对理论敬畏之缺乏。中国心理学理论研究不应是素人直觉的自我观点讲述。二则以释经为洞见。哲学可为哲学史,然心理学不可为心理学史。理论学者多有中国哲学之气质,无严格哲学训练却乐于攀附,于一知半解间对似是而非、若有所思、似有洞见、幻若真实之论断甚为膜拜,视注书释经当为理所。哲学传世之思可依原典或人物作一解读,然心理学独具科学知识累计之旨趣,依文史哲之法作文,易流于自说自娱、自言自乐。恐依哲学家而言,颇为幼稚。心理非复杂于哲学人生,然其学科范式有自然科学之特点,更新极快然积淀少,学者以实证结果归纳为据,非以某人物之言为依。神化个人之思易将二等、二手之哲学为理论。无人之思可为全知全能,所谓理论亦只仅对社会、心理或行为的一解释、一角度、一态度、一观点,它仅是一扇窗,也必是盲人摸象。三则以巧言为思想。理论者,概念之逻辑游戏,非言辞之细腻壮美。诚然,好理论文章定言语华美、辞藻生动,然其核心当为基于实证之事实与严密之逻辑推理。现今之所谓理论文章易于摆出似是而非之证据及极不严谨且自说自话之逻辑,并用言喻掩盖之。如此类文章常犯之逻辑错误,第一格归因错误,即用不完整例子归纳得出结论、选择性忽视其他结果。常见形式为论证甲发生、乙发生,则推导甲就是乙之原因。此种推论忽视了甲未发生时乙是否发生、甲发生时乙有无可能不发生以及乙发生时是否可以无甲等情形。通常之所谓理论多擅用饱含情绪之言辞反驳替代绝对理性之逻辑推理。即便自称理论,逻辑严密、推导细致之科学论文也应胜过言辞美丽、似乎散发智慧之散文。所谓理论研究是否更为高深、是否有益,不在于其个人观点表达之精妙,而在于其问题之重要、描述之精准、解释之深度及推理之严密。
  其四,己而无依,以趣用为美。心理学立身之本乃是对人类心理历程与行为之客观描述与理解,其自身并无规范之意。人类之知情意行是好是坏与心理学并无关联,心理学亦无意卷入此类世俗讨论。无论其为自然科学抑或社会科学,心理学仅为客观之描述,从无主观之评价。科学即理论描述,技术才应用于世。将原理应用于它者与社会乃学者之责任,非学科之意蕴。于学科言,心理学非媚上愚下之术,然学者可有经纬天地之责。担此社会责任乃学者之私,非学科之向。实践可促理论,然其亦可异化学科。其表现有三。一则以趣味为科学。客观人心规律,无所谓有趣。然是否从中获取趣味,则只关研究者,无关大众。现今研究讲求社会影响与传播规律。学者本应享受求知之原始旨趣,然现实却迫使其承担科普之责,甚至为迎和无前沿知识之大众口味而选择研究问题。心理学研究可与生活接轨者众,科普当交由有兴趣能力且有时间之大师,而非如现在一般,由公司运营雇请一知半解之研究生来进行。结论之过度解读与概念曲解,会加深公众与科学之误解,并极化公众趣味。二则以应用为功用。若学科有其新解,则其可为知识;而若其新解有用,则学科似有其价值。快时代之特征即不求原理精深、但求立等可用。公众对心理学之期望亦如此,其可听大师大谈儒释道甚至一起朗诵原典,附庸风雅、不问用处。而倘若谈及心理学,则必然需解释孩子如何教育、员工如何管理、病人如何医治等诸问题。在国外语境中,管理、法学方为研究生最多跨专业申请之学科,因其应用之本质而不设本科。然本科最受欢迎者,实为心理学等基础学科。中国则不然,心理学最易被跨专业考研者所选中,似乎心理学无需专业知识,单凭考研背诵课本即可。悲乎心理学,跨考成功者众。其已从上游且具基础性质之学科沦为下游且备应用性质之学科。此言并无将基础与应用对立分出高下之意。然中国心理学之基础与应用实则渐行渐远,基础者大谈概念而不顾民众,应用者熟知市场然流于经验。前者视后者骗,后者言前者痴。三则以下游为上游。心理学者皆言学科年轻,然对比管理、政治、传播等大量以心理学早期理论和研究为基础之学科,心理学已然年迈。凡此种社会科学多以心理学科为本,研究甚至论文写作均以心理学为规范,心理学之毕业生可入社会、政治、经管、公管、传播等诸领域寻找教职,然反之少见。作为学科层面之上游的心理学,实际影响上却远弱于上述诸学科,何其悲怆。《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曾为心理学诸专业之发文核心节点,因为其刊登之早期文章堪称典范,开领域之先河。然现今其甚至为管理营销之学者所不屑,将退稿投之。作为基础学科,心理学本是管理、政治、传播诸学科之理论来源与上游,然此关系逐渐异化,心理学较之其诸学科话语权薄弱。
  思虑中国心理学百年,历史当铭记,然忧切胜于兴奋。此一百年,立楼建系、著书育人、组织学会、接续学科、星火燎原,前辈学人功灿绩辉。非谓中国心理学百年无有益之思想,只是夸耀囿于浅薄,反思益于进步。提问不易然回答益难,如笔者见:规整之审美偏狭,当求中国心理学界渐成自发、自为、自生之学术规范与评价体系,而非一以划之、受制于外;手段之审美偏狭,当求中国心理学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团结以问题而非手段为研究思索之进路,而非鄙夷互斥、间或有隙;理论之审美偏狭,当求诸学人以当代中国社会现实问题为根源,怀有建构创新理论与展示整体独特形象之自信,而非释经念哲、拾人牙慧;异化之审美偏狭,当求学术界保持初心、摒弃成见,兼容大众偏好与应用,并同时呼唤亚里士多德式纵贯诸学科之学者。后一百年,吾辈皆归尘土,愿中国心理学美若初见。
  (3)愿武汉大学心理学系有特色地发展。
  今年开始我作为武大心理系主任负责心理系的学科建设。我只希望有更多的优秀同仁、同学能够因为我们与哲学交融的特色,因为文化心理学或者我自己所做的道德心理学而来到武大学习心理学。希望我们的本科生有学科自信,希望我们的研究生真的能沉心科研,希望有更多学生选择、报考、辅修以及来到我系。我写下一片介绍文《来武大读心理学吧》,可能是最详细的介绍了。
  大略将此文分享如下:
  高考结束了,现在是各个学校招生的关键时期。学心理学的都知道,人做事情不理性,有时候越是重大决策就越不理性,买个衣服可以在网上挑几天,但是买个房子有可能只是拍了下脑袋,填志愿也一样。前段时间我朋友的孩子才上初中,说就想考北大,我说为什么不是清华呢,她说她看了本书,就说北大好。你看,这个事情就这么简单,没去过北大清华,也不知道到底这两者好在何处,如何比较,在没有信息的情况下,我们就容易形成简单的态度,然后变成稳固的偏见。作为武大心理系的老师,我想说说为什么你可以来武大读心理学,这是个说服帖,也是个广告。这个问题其实分为两个渐进的问题,第一是为什么你要来武大继而是为什么要在武大读心理学;第二是为什么你要读心理学继而是为什么要来武大读心理学。说服有两种,一种是外周路径,就是想肤浅地影响你的判断,比如找校花校草校友名流代言,你一看就觉得好。第二种是中心路径,那就是说理。要走外周路径的同学我是解决不了的,我想试试中心路径。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你要来武大继而是为什么要在武大读心理学。这明显是为了读武大,然后在武大里选一个专业。对于这类同学我其实说多了没有必要,这首先涉及到武大和其他同档次学校的比较问题。有人说,中国只有前二的学校,其他的学校都差不多。这个要这样看,我想北大清华确实是最前面的高校,上海交大、中科大、复旦、浙大这类高校总体来说差不多算是第二梯队吧,武大、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在普通人的眼中估计是差不多的档次吧,当然,武汉人会觉得武大最好,南京人会觉得南大更好,广东人会觉得中大更好,这都无可厚非。我是武汉人,在武汉人眼里,可能是名字的原因,对武汉大学还是要比华中科技大学的感情更好。这样分类很粗略,因为根本没有考虑专业的问题,综合性大学排名占优势,但是细致的专业不一定。实际上很多文科专业,人大、北师大这样的非综合性大学还会更好。我还碰见武大的学生跟我说,当年的分数线就够上北师大了,结果在武大读心理学。是的,实事求是的说,这种情况是选错了,你就应该去北师大读心理学。为什么要上武大就不用说了,本来就是因为高考分数,最高分的考生也去了清华北大,上了清华的分数线,还哭着喊着要读武大的,应该也没有吧。我们就考了这个分数嘛,武大和上面那几个学校比一比,或许某些方面你觉得会好,或者你早就形成了简单的喜好偏见。我不知道这些偏见是怎么形成的,但是无外乎是一些简单的原因,家里谁说武大好,知道的明星谁是武大毕业的,了解了一下武大的某个老师特别网红,去武大看过一次樱花,父母疫情期间支援过武汉以及是就是湖北人打算在武汉等等。其实这些都没有那么理性。上了武大,你应该上武大好的专业,比如哲学、图书馆档案、马理论这样的专业。我在武大哲学院工作,我确实觉得武大哲学专业很好,大师云集,我都很羡慕。去大学选择专业,学校固然很重要,但是专业排名也是很重要的。不过在学生的选择中,专业实力不重要,专业和专业之间还有本质区别,比如觉得某个专业就业前景会更好等等。比如很多状元选择经管专业,也不论自己适不适合。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理学其实算是吸引人的专业。来上武大为什么要学心理学呢?我想这是因为你可能对心理学有一个简单而基本的兴趣,也可能是因为你喜欢其他的学科而不可得,比如哲学、比如生物,挑了一个近似的学科。如果你就想读哲学生物学,那我劝你来心理学,我觉得这也过分了。其实我只是想说一下,如果你对心理学还有一点兴趣,而且其他好的学科去不了,剩下的也不喜欢,那么心理学也不差,武大心理系还是可以的。学科排名很多是靠文章堆起来的,对本科生来说,摸得着的教学能学到东西才是真的。我们就这么个体量,文章也多不起来,当然也没必要,因为我们还是着重特色在发展。但是我们都有很认真在教学了,也很认真地听取学生的建议来修改各种培养方案。我觉得培养的学生是不差的,按照我们本科送出去的其他名校的老师反馈,武大的学生都很不错。今年我们报了心理学博士一级学科,湖北省其实现在有的也就是华师。在湖北甚至与湖北接壤的周边几省,读心理学的本科,我想武大还是应该有很大吸引力的,能学到东西。
  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了,为什么你要读心理学继而是为什么要来武大读心理学。很多同学会疑惑,我对心理学感兴趣,非要读心理学为什么不直接读个师范大学的心理学,他们学科排名还高一些,何苦要多几十分上武大? 那这里我还是觉得无论怎么降温,985大学始终比其他学校在就业市场和未来发展上有优势。 我自己本科连211都不是,一路走来其中苦楚我非常清楚,一般意义上,大学招老师会看,招学生会看,公司招人会看,说句不好听的话,你走在武汉街上,卖热干面的大妈都会更加待见一些啊。这也不用多说了,如果对心理学感兴趣,北大北师大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分数上不了北大北师大,但是上其他师范院校又远远超出,那么我觉得武汉大学心理学是个不错的选择。学校好而心理学不差。为什么要学心理学我想也没必要再赘述了,心理学是个朝阳学科不是一天两天了,中国早已迈向新的时代,国家富强了,人民需要美好生活了,主要矛盾背后就首要是心理学问题。心理学是一个同语数外理化生一样的基础学科,甚至比他们还要基础。在美国心理学是本科生选修最多的课和专业,如果你稍有涉猎,你就会知道心理学是类似传播、政治、管理等诸多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自吹自擂都是无知的表现,其实中国心理学还挺弱,对中国人心理的刻画还挺欠缺,这是你可以参与的。当然,学校还希望我们能招到名校的学生来读硕士、博士。博士不用说,那真的就是导师,和学校关系不大。硕士我们是国家考试,也总是分很高。推免的学生,我也希望各位名校的同学思考一下。本科看学校,而研究生就是看导师了,这就不吹了,至少我们都是用心的。所以如果C7的同学们看得到这个帖子,也可以考虑,如果不能在本校读研,也不想出国,要不试试武汉大学心理学,应该不会失望的。
  我问了我自己带的博士、硕士、本科同学,为什么要来读武大心理学,总结一下:第一,校园真的漂亮,我自己呆过几个大学,武大是最漂亮的学校,在一个公园一样的校园生活和在一个像中学一样的校园生活感觉是完全不同的。第二,心理系老师真的用心,老师对学生很关爱,带着学生手把手做科研,老师温暖且可及这是重要的。第三,武大氛围真的自由,这是很多同学忽视的重要事情,对比工科学校的刻板管理和教条,武大可以让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第四,武大心理系真的有文化。和任何其他心理系都不同,武大心理系在哲学院,坚持人文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并举,在这儿你甚至可以学到更人文的哲学,这是其他心理系可能都不具备的。第五,武大真的是个不错的跳板,如果武大是你分数能上的最好的学校,那么心理学至少是个不错的跳往更好地方的跳板。第六,看樱花不要钱,终身免费。好了,考虑一下,欢迎你!
  做点广告:武汉大学心理学系正式创办于2005年,从创办至今,一直归属于哲学学院,在系所建制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如果要追溯历史,上世纪二十年代武汉大学前身的武昌高师已有教育哲学系,且多有从欧美留学回国的心理学家在该系教授心理学。2005年建系开始,我们就开始招收本科生,在2011年我系获得了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并且我们明年将获得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这些都是学科建设上重要的变化,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办学理念上,我想武汉大学心理学系有着"文理交融、古今贯通、中西合璧、教研相长"的特点。文理交融,一是说武汉大学的本科生本身就文理科通招,有文科有理科,同学们之间能够产生不同思维的碰撞和了解,这也符合心理学作为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的学科特性;二是说武汉大学心理学系归属于哲学学院本身就是心理学系的特色之一。在中国很少有心理学系属于哲学学院,它们要么属于教育学院,这与院系调整时将心理学划归教育学类,多在师范大学中存在的办学历史有关。要么它属于社会学院,这与早期社会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偏差理解有关。武汉大学心理学系在哲学学院,我们重视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但是我们还尤其讲究对学生人文精神、逻辑思维的培养。武汉大学心理学系有很好的人文传统,如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在此任教研究美学心理学。我想这一传统我们也没有丢弃,而是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也再加引导。如果你横向比较其他著名综合性大学的心理学系,你会发现这是我们武汉大学心理学系的特色之一。古今贯通,是说武汉大学心理学系不仅重视对学生新近理论、新发知识的灌输,也重视对学生对心理学来龙去脉的理解。这一点也和武汉大学心理学系建设于哲学学院的理念有关。实际上,从心理学的学科历史来说,最初心理学依然从哲学分离而来。包括我自己所做的道德心理学研究,也与哲学有可供沟通之处。基于此,我们系的学生相比于其他心理学系会学习了更多的哲学类课程,这其实对心理学假设的提出和对心理学研究的理解都有帮助,这也是我们的独特之处。必须强调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学生会削弱科学研究训练,相反,我们对科研训练是极其重视的。我从事心理学教学研究这些年,我的体会是,哲学思维方式的训练对心理学学生思考人性、人心、人情、人欲大有裨益,如果能结合心理学的科学研究训练,我们的学生会在今后的研究深度上和职业生涯的持续性上有更好的发展。中西合璧,是说我们武汉大学心理学系作为后发心理学系,充分认识自己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找准特色,精准发力,深耕文化心理学并以此为特色。文化心理学在我们系是一个凝聚的方向,它与哲学有很多的交叉和结合,而且我们也一直坚持这样的办学特色。作为一个建立较晚的心理学系,大家能够通力合作,在各有所长的情况下,有一个凝聚的方向,有所为也有所不为,这是非常好的。教研相长,是说我们武汉大学心理学系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融入教学,尤其是在本科生阶段形成了很好的学习环境和学风。以我对心理学系老师的了解,无论哪一位老师,可以说我们都是醉心教学的,许多老师都深受学生欢迎,这从同学们的日常交谈中就可得知。心理学系老师都是和蔼可亲的,但同时心理学系的教学还是严格的,老师们通常情况下都会在本科阶段给予本科生以科研训练,试图教会学生心理学的思维方式、研究手段,用心理学的话来说,教会学生们一套在心理学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脚本和图式。无论今后学生们是做研究还是走上社会工作,无论他们是否学习心理学,都让武汉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有很强的属于心理学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言以蔽之,我们希望武汉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有很强的武大心理标签,对于本科生来说,这也应该是烙印在他们心中的一种痕迹,希望他们能够在科学方法中不忘人文精神、在先进技术里融入传统智慧,在思考方式上保留中国文化,在学术训练中学会实践方法。
  中国心理学系的本科毕业生通常情况下一般就是这样几种选择,首先是选择继续深造,保研、考研或者出国留学。其次是进入公司做人力资源、用户体验或者当项目经理的,第三是去考公务员,当然最后还有进入中小学当心理老师的。我们系的毕业生也不例外,大概三分之一是做升学考虑,剩下三分之二选择以上几类工作。当然,因为是武汉大学的原因,我们的毕业生就业在中国肯定比心理学的平均毕业生要好很多。关于我们的本科培养,由于这次调整培养方案的时间比较紧迫,来不及跟所有老师进行非常细致的沟通,所以相对来说变动较小,这也是一种初步尝试,我们会在之后的实践中逐步进行更多调整,并在下一次培养方案集中调整时进行更大幅度变动。这一次培养方案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适当减少了哲学相关的平台课,在低年级的培养中加入了更多心理学相关的课程;其次,我力主在培养方案中加入了心理学编程课。此外,我们把部分必修课程,尤其是方法类课程的开课学期提前了一些,也根据学生建议,在学分上有小幅更改。进行这些更改的理念是基于:第一,让学生较早接触和了解心理学。经过与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我们发现存在低年级学生较晚才接触心理学的核心知识和观点,到了高年级对心理学还怀有比较模糊的印象等特点,因此我们适当减少了哲学相关平台课,在低年级时尽可能多地让同学们接触心理学的基础类课程,培养他们对心理学的兴趣,同时也防止大家在高年级时迫于升学及就业等压力还造成课程学习负担过重的情况。第二,是我们进一步重视心理学的基础科研训练。因此此次我们在与方法课教师进行沟通的情况下,统筹考虑了方法课的授课内容,将方法类课程有可能的话尽量前置,让学习尽早学会基本方法,而在高年级时可以跟随老师或者有部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时间和选择。我们加入了一门心理学编程课程,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心理学研究的统计方法已经不是传统工具可以适应的了,很多都需要用R语言来编程,许多刺激呈现可能也需要用到Matlab,这都需要使用到专门的软件包,需要学生有心理学编程基础。另一方面,如果心理学系的学生在大学没有接触过这些,它可能会对编程怀有畏惧情绪,可能会非常束缚他们的发展,导致他们在科研道路上后期走不太远。当然,这些技术对于工作也是非常有用的。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还有一些想法没能在此次调整中实现,但我们会仔细研判,在下一次培养方案变更中实现。比如,第一,我们希望开设更多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可供大家选择,尤其是在我们的特色文化心理学或者广义的人格社会心理学等方向上。当然,这需要在我们有更多的教师以及不占用教师们更多的科研时间基础上。第二,我们希望能够增加对心理学研究前沿技术,尤其是认知神经科学类课程,让学生不会在这些前沿技术的训练上有缺憾。第三,我们也希望能够增加对心理学最为应用的领域,即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等实践领域的课程训练。以上两点我们都在努力,赵俊华老师会给大家讲授最为前沿的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和技术,曲晓艳老师也会教给大家最为正统的心理咨询技术,白宝玉老师今后还会给大家开设团体咨询课程。这两点是为了给大家最为前沿的科研训练,也是为了给大家最为实践的路径方法,我们在慢慢完善。第四,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还希望能够在大一入学时给大家开设一门心理学的前沿课程,我们邀请心理学系的每位老师用通俗的语言给大家讲讲心理学的研究,如果有条件,我来邀请心理学界的知名教授每周来给同学们进行一些前沿讲座,不见得每个人都要听懂,但是我想这是对本科生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视野的开阔,会让同学们对心理学有更为直观的体会和认同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感受心理学名家们的风采。这些都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我们的本科生都是非常优秀的,求知欲很强,会主动要求读文献和做报告。我在三个学校教过本科生,清华、西安交大和武汉大学。我在清华教心理学史和人格心理学,在西安交大教社会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在武汉大学教统计和道德心理学,还给弘毅学堂上普通心理学。课程都不一样,但是学生给我的感受其实区别不太大。我在清华教过的本科生现在好几位都博士毕业了,当时参加我组会,我亲手带过的本科生现在都已经有在剑桥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并在香港著名大学拿到教职开始学术生涯的了。当然这是清华最为优秀的学生。我在武大第一年上课,上的是心理系三年级的道德心理学。这是一门选修课,但是我觉得很多学生真的非常优秀,无论是想法还是勤奋程度上,并没有比北大清华的学生差,我都教过,所以我觉得我们要有这个自信。陆续有不少同学找我参加我的组会,我都没有拒绝,我也在观察同学们,大多数同学加以学术训练其实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潜在研究者。而且不少本科生是主动来接受学术训练的,当然刚开始他们可能抱着看一看、试一试、玩一玩的心态,但是现在我感觉到不少同学已经很有主动性来读文献、作报告甚至设计研究去开始做科研了,这我很欣慰。开玩笑来说,有时候老师们可能准备很细致的材料、很用心备课,而本来该接受严格训练的硕士研究生还因为觉得太严格或者找工作没有用处而不愿意去选课,但是很多本科生这样自发自愿地来接受学术训练让我看到了武汉大学心理学系的未来希望。我们有这么好的本科生,如果我们没有教好,那是我们老师的失职。就我上的这两门本科生课程来说,我的选课对象完全不一样,道德心理学是给大三的学生开设的,但心理统计是给大一的学生上的。我在上道德心理学的时候涉及了很多不同的方面,因为是我自己的研究领域,我在课上便会有很多个人化的理解,甚至是有意识地让同学们学会与参与研究。考试时,我让同学们以提出问题为主。最终是让同学们写十个与道德心理学相关的想法(或者用他们的话来说是"脑洞"),我希望它是个日常生活的心理学观察,是个有学术意味的反直觉假设,或者是个看起来无关但是通过解释后让人觉得豁然开朗的事情。换言之,是一个可进行继续探究的现象。出乎我的意料,大部分同学的问题都非常有见地,甚至带给我自己许多思考。而统计课则不太一样,对象是一年级的本科生,同学们本身对于心理学知识的吸收还比较有限,这是一门硬课,也是一门学生很畏难的课,我尽量用他们听得懂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统计的基本思维方法,其中贯穿我自己的一些理解。因为统计知识比较固定,总是这些内容,如何深入浅出,特别是让同学们理解原理比较重要。我说我有个底线,就是把统计不当数据,当作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你可以不会具体的公式,但是你理解公式;你可以不知道具体的运算过程,但是你知道应该用什么计算;你可以不动手进行运算,但是你看得懂运算结果;你可以什么都不会,但是你知道有一批数据,你该如何整理、如何点软件、如何解释、如何报告结果,中间的逻辑是什么样的。今年上普心,同学们的作业确实惊艳了我,我在"道德小美狗"上做了展示。
  我其实有很多话想对我们的本科生说。首先是一定要好好做科研,以我现在接触到的本科生而言,我感觉大部分人都很焦虑,很多人焦虑着保研和考研,参加很多各种各样的活动,需求各种可能的加分机会,这我都可以理解。我觉得有志于今后做学术的同学还是应该在大学中多去参加学术活动,主动接受学术训练,但凡有机会,都应该好好去学习,去训练自己的科研素养。科研是一个很苦、很累、有时候还没有什么及时回报的事情,我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去做科研,我的意思是你现在接受的科研训练无论将来你们做什么,它都会有用。你在武大心理系留下的价值观念会影响你看待生活中所有的事情,你在武大心理系学会的科学方法也会在你实际问题解决中扮演首要角色,他们也许还会伴随你一生。对于能够保研还希望继续深造的同学,我希望你们能够去最好的学校,享受最好的科研条件,跟随大师做研究。如果去不了最好的学校,我就希望大家留在武大和我们一起努力。对于考研的同学,除了日常的背书备考,我想在夏令营以及复试的过程中,老师们最看重的还是学术能力,其实有经验的老师是能够很快区分你有没有受过学术训练、有没有思考过学术问题的,所以这些也不应该放弃。我参加过诸多面试,一个对科研怀有热情和想法,有一定学术训练但是考分不高的同学,对比于一个分数很高、死记硬背的学生,我相信如果我们可以选择,那谁都会选择前者。对于考研和保研的同学,我还对你们有一个共同的期待——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希望你们能够去国外名校读书,客观来说,心理学在国外的发展的确更加领先,我更希望你们能去国外学习和实践,了解做研究的方法,开眼界、见世面、有体会,去探求最先进的学术问题,然后再继续回来服务国家,如有可能,继续服务武大,当然如果从事学术的话,这对你们的职业生涯也是更有利的。其次,不管是考研还是保研,我希望大家一定要理性思考,想清楚,有时候不是说其他人都在读研所以我也要去读研,而其实自己根本没有想清楚。不要单纯为了拿一个文凭而读研,大家要想好,因为研究生是一定要做科研的,不适合或者没有动机便会很累。那么多人读博士读得吃力,部分程度上可能也是因为不适合。我希望大家认真思考自己的道路,早一点想清楚,自己有自己的选择,你们都知道大约9到11岁之后你们就是自律的了,想清楚这件事情,发现自己的优势,了解自己,这都是心理学的内容,更是心理学学生应该去做的。去思考,再行为,为自己做出的任何选择负责任。当然,对于要工作的同学,也不应该放弃任何课程学习。因为你去工作的时候就会知道,你现在所学的知识对之后的工作都是有用的,这是在工作中被看重的东西。如果没有一技之长,没有学到心理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在求职也可能是会被淘汰的,所以不要在放弃课程的基础上去找工作和实习,现在学习到的知识对将来都是有用的。最后,说了很多学习的话,我也希望诸位能够有一个美好的大学生活,不止于学习,也可能有友情、有爱、有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去思考不同的问题,保持自由能动,去体会不同的体验,品味酸甜苦辣。每天我进入哲学院,一楼就有句院训,写得非常好,爱智求真向善致美。大学很快,去过好这个可能是步入社会前最为纯真的时光。
  上面的话看起来有点官方,但也是每天盘旋于脑中的,学科和社会角色所致。对我自己和我实验室来说,我希望来年:
  (1)我们做个好研究,发一篇顶刊;
  (2)找工作的同学都能如愿,毕业的同学顺利毕业,投稿的同学终能发表,作实验的同学结果显著;
  (3)整理完我的讲义:《普通心理学讲义》;
  (4)有更多空能陪儿子玩。
  #寄往2022的心愿#
  #我的2021#
  #心理学有什么用#

卫衣怎样穿才显得潮?最近气温上升到20几度了,里面穿个打底衫,外面套上卫衣就可以出门了。不过你要是比我耐寒,之间套一件卫衣就可以。卫衣款式太多了,这次就分享几套我最近超爱的几款,搭配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女生要是不知道衬衫怎么穿才好看,就看下图的技巧,简单又实用春天来了之后,终于告别冬季寒冷天气,慢慢开始越来越暖了,穿腻了一个月的厚重搭配,终于可以玩点不一样的!其中衬衫就是不错的选择,作为女生日常生活最常见搭配服装的选项之一,衬衫毫无疑问怎么把白衬衫穿时髦?这回真看脸!又到了白衬衫大肆盛行的季节,白衬衫可以说是女人衣橱里最不可缺少的单品。简单好搭配,可盐可甜也合适各种场合,但是你穿白衬衫VS博主穿白衬衫,是不是时髦感还是会差一截?为什么一件白衬衫换季耍帅不能停,get这几件男神必备衬衫就够了!换季耍帅不能停,get这几件男神必备衬衫就够了!随着气候转暖,刚刚将毛衣收进箱底的各位,该开始准备适宜春季的衣品了。可充当外套,可担当打底,以一抵二赋予造型多种穿搭可能的,文艺气息小个子衬衫新穿法!一转眼,天气就暖和了起来。又到了早上出门不知道该穿什么的季节了。衬衫对于女人来说,其价值绝对不低于珠宝。因为圆宝们的韧劲儿妩媚清纯干练所有的气质都可以通过衬衫表达出来。此外,无论圆如何打扮才能更显气质和档次呢?过了30岁的女人,更关注的就是如何穿才更显气质和档次。其实想要更有气质和档次,这几个大原则是必不可少的,一是简单,所谓越简单越高级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二是质感好,30岁的女人应该给自春天女生西装外套怎么搭配?春天我们的外套选择变得越来越丰富,西装外套不仅适合正式场合还适合日常休闲。今年流行的格纹西服,时髦精们都人手一件早早的穿起来了。西装外套还有小香风让女性穿出淑女气质。简洁的纯色西装精致穿搭更适合优雅女人,启发你穿搭灵感,这些气质穿搭值得参考能真正将生活过出精致的女人,她们有植根于内心最端庄的气质,但却从来都不会在人前大肆炫耀,因为藏于身体的优雅气质,无形中就已经显与人前,所以精致女人身上彰显出来的优雅气质更是让人折服刘亦菲还是那么美!碎花裙穿出春意,白衬衫拗出攻气,厉害不知道当年,你们有没有被神仙姐姐的颜值美到心头一震?反正,刘亦菲版的王语嫣实在是美到无可挑剔!之前也有人说神仙姐姐的颜值开始崩坏了,最近,秧秧看到了刘亦菲的几组照片,惊叹什么?这个下半身胖的梨形身材怎么穿显瘦?快来看看这2个藏肉单品,超时髦现在,很多姑娘都和秧秧一样,常年坐办公室,自然容易变成下半身赘肉囤积的梨形身材。除了运动,我们梨形身材想要变得美美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选择几款适合自己体型的服装单品啦!今天,秧秧请回到1970四十年前你妈的包,今天要卖你两万块,还一包难求?无论是一百年前,还是一百年后,女人对包包的爱都永远不会改变。然而,与50年前相比,新款包包是越来越难买。在品牌广告狂轰滥炸各路网红明星的迎面夹击之下,新款包包刚上市就会被抢购一空,
36岁诗妮娜生图曝光,大红唇搭配复古卷发,浓妆艳抹用力过猛36岁诗妮娜生图曝光,大红唇搭配复古卷发,浓妆艳抹用力过猛泰国王室像极了甄嬛传,而诗妮娜贵妃犹如和华妃娘娘般得宠,甚至让中宫王后都无颜色。二十出头就邂逅玛哈国王,入宫十四年宠冠六宫都是广告惹的祸!6款爆款孕妇护肤品,2款含有风险成分却不提醒不想被广告毒害,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会自力更生!之前明明买的是同一家,同一个牌子的护肤品,但是有的却添加了孕妇慎用成分,这就很扎心了。以下3款就是太相信他们的品牌了,结果就莫名其妙的踩夏日也能练成素颜肌,做好这几点,素颜女神不是梦每每看见皮肤很光滑的人都想掐一掐,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心想为什么你的皮肤能这么好,大写得羡慕。身边有个姐妹皮肤很光滑,重点是脸上很干净素颜女神,后来我去请教了她一些保养的小妙以花为媒,以香为钥,蔻斯汀打开头发护理新局面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我国高端洗护发产品的年增长率达20以上,据2021洗护发品类趋势报告显示,现在洗护发市场高端洗发产品增长最快,整体消费占比近四成,且增速是平价市场的两倍,潜力巨大家用脱毛仪推荐养成光滑牛奶肌的小秘诀从懂事开始,我就对我身上的汗毛比别人多这件事感到自卑,浓密的汗毛长在皮肤上面,感觉肤色都黑了一个度。上学的时候一直都在使用刮刀和脱毛膏,频繁地使用不仅让新长出来的汗毛变得又黑又粗,吃一片防晒8小时?医生防晒含片不防晒物理防晒最安全夏日炎炎,爱美人士总试图用各种方式来抵御紫外线以防晒黑,各种防晒产品也层出不穷。其中,一款防晒含片声称出门前半小时吃一片,可以防晒8小时,而且全身无死角抵抗紫外线的伤害,相当于防晒穿衣要有技巧,才能跻身时尚圈穿衣服很难吗?真不难。就跟做任何事情一样,只要你找到了其中的技巧,其实非常轻松就能穿出美感。那我们一直都在说的技巧,究竟是什么呢?又如何将其从理论转换为实践呢?看完今天的分享,或许上妆卡粉浮粉是皮肤差?其实是你的上妆方法错了相信有不少的女生化妆时候都面对过让人烦恼的卡粉浮粉,早上出门前明明妆容是很精致的,不到下午就出现了卡粉浮粉的现象,有些小仙女总觉得可能是自己皮肤太差了,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哦,有些小仙苏联老物件系列(八)香水,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须品,下到刚回走上到九十九,几乎所有所有的俄罗斯人都有喷香水的习惯,由于欧洲人体味重,所以喷香水可以有效的遮挡体味,而且香水可以很好的反8步正确洗脸,养出健康好肌肤洗脸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必做的一步,很多人认为洗脸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就是用清水在脸上洗一下,精致的再用点洁面乳洗一下,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会有正确洗脸这么一说呢?但是也甜馨短发有气质,女生剪什么样子的短发更好看?不知何时起,时尚圈渐渐的刮起了短发热潮。很多男神女神的爱豆郑秀晶和雪梨iu都是短发,与之前长发相比别有一般风味,更填一份俏皮与可爱,有时也不乏一丝性感呢!是的,短发有气质众所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