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赤斤蒙古卫明朝设置在嘉峪关外的关西七卫之一

  河西走廊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自汉武帝以来,这块狭长辽远的地域就和北部的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南部的祁连山以及西部的广大地区揽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怀抱。到了明朝初年,征虏大将军冯胜征西凯旋,在嘉峪关设立关城,以此来保卫胜利果实和更好地抗衡来自西北少数民族的威胁。
  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明王朝闭关锁国,只知道防御。其实不然,明帝国为了加强边防的防卫,还是下了很多功夫的。早在明朝初年的朱洪武时期,明帝国就在长城沿线和军事 要塞设置了一系列军事防御体系,并且大张旗鼓地重新修筑长城,这次重修长城,声势浩大,前所未有。战国时期各国修筑的长城,例如赵长城、齐长城、燕长城,再到秦始皇修筑的秦长城,乃至后来的汉长城,这些长城在明长城面前都是小儿科,充其量只是修筑院墙、设置篱笆罢了,和明长城比较土得掉渣渣,小得不起眼。
  明长城在中国历代有关长城修筑中创下了诸多记录,不论是长度,还是高度;不管是坚固,还是美观,历朝历代的长城跟它都没法比。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些气势雄浑,美观大方的砖包城墙都是明代的杰作。长城防御体系是明朝为防御北方游牧少数民族而修筑的军事工事,它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一万三千多里。你千万不要说明长城只有这个一万三千里的长度,事实上明长城除了这一万三千里的外长城,还有众多的内长城,内外相连,相互配合起到很好的防御作用。
  内外长城又有很多卫所(军事要塞),都司卫所是明代防御系统军事建制的一种,以都司为地方最高军事领导机构,所属卫所隶属中央五军都督府,直接听命于兵部。明初在外长城一线设立了九个防守区,俗称"九边",委派总兵官统辖。分别为: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 肃镇。洪武十七年(1384年 ),在全国设16个都司,5个行都司。例如辽东都司分 (东西南北中)5路,下辖25个卫,每卫辖 5个所,共127个所。镇、路、卫、所层次分明,筑城防御,一卫有军队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亦隶属于兵部,有事调发从征,无事则还归卫所。
  嘉靖三十年(1551年)在京西再次增设昌镇、真保镇,构成"九边十一镇"之布局。明帝国为了加强防御,不仅在关内设置卫所,还在关外设置卫所,例如在东北山海关以东,设置了锦州、宁远等卫所,嘉峪关以西也先后设立了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赤金蒙古、哈密等七个卫所,史称"关西七卫"。玉门历来为河西走廊要冲,素有"塞垣咽喉,表里藩维"之称。如此凝练而又雅致的称呼,道出了玉门边塞之地的特征以及边防要地的特殊地位。随着西汉对匈奴战争的胜利和丝绸之路的开拓,汉武帝设河西四郡,玉门属酒泉郡,一直到清代的两千多年间,玉门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历来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重镇,许多古时的烽燧、古堡、驿站、驿道遍布境内。
  "赤斤蒙古卫"又名"赤金卫",是明代在嘉峪关以西建立的 "关西七卫"之一,治所在今玉门市赤金镇。管理范围约为今玉门市全境、瓜州县东部和肃北东部、肃南西部的广大地区。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蒙古族部落首领塔力尼自称为丞相 苦术之子,率领所部男妇500余人归附明朝。朝廷将其安置在嘉峪关外,并下令设立赤斤蒙古所,以塔力尼为千户,并赐以诰印、彩币和袭衣。永乐八年(1410年),哈剌马牙在肃州反叛明朝,约塔力尼给以援助。塔力尼拒而不应,反率部下擒获了6名反叛者献给朝廷。明成宗朱棣听说后大喜,下诏将赤斤蒙古千户所升为赤斤蒙古卫,并擢升塔力尼为指挥佥事,其部下3人也被授予官职。永乐九年(1411年),塔力尼曾遣使向朝廷贡马。十年,又帮助朝廷擒获了叛贼,从而晋升为指挥同知。
  据《蒙古族通史》载:塔力尼的父亲苦术,是罕东左卫奄章的弟弟。奄章和苦术的祖父名叫格哥巴什,是吐蕃的一名佛僧。奄章、苦术兄弟谋杀了元朝宗室的耳交王,在拥有耳交王的部众后,便开始冒称为蒙古丞相的后裔。《明史》载:"苦 术娶西番女,生塔力尼;又娶蒙古女,生都指挥琐合者、革古者二人。各分所部为三,凡西番人居左帐,属塔力尼,蒙古人居右帐,属琐合者,而自领中帐。"塔力尼执掌卫事期间,与明朝廷保持了较好的关系。他去世后,儿子且旺失加执掌卫事,向明朝修贡如制,晋升为指挥使。明宣德二年(1427年),又晋升为都指挥同知,他的僚属也大多得到晋升。明正统八年(1443年),瓦剌首领也先派遣使者到赤斤蒙古卫与沙州卫送马和酒,企图联姻,但未获且旺失加同意。明正统九年(1444年),且旺失加因年老无法治理卫事,明朝廷诏授他的儿子阿速为都督佥事,代其管理卫事。在明朝廷的支持下,阿速的势力很快强盛起来,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年),也先再次遣使持书向赤斤蒙古卫求婚。
  也先三番五次地求婚,真正的意图是通过 结亲,招降、兼并明朝的边疆卫,从而撤掉明朝的屏障。明英宗下令阿速:"悉力捍御,有警驰报,发兵应援。"明景泰五年(1454年),也先派遣 使者给阿速送来了瓦剌的印授,胁迫阿速臣服。阿速不从,报告给明朝守 边的大臣。恰好瓦剌发生内讧,也先被杀,使这场兼并和反兼并的斗争得以平息。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年),阿速护送都指挥马云安全出使西域,被晋升为左都督。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阿速去世,他的儿子瓦撒塔 儿袭职。瓦撒塔儿于成化七年(1471年)去世后,其子赏卜塔儿嗣为左都督。后来,赏卜塔儿称自己年幼,和部下一起推举指挥佥事加定掌管卫事,朝廷升加定为都指挥佥事,让其暂掌印务。
  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退居在苦峪城的哈密都督罕慎,在赤斤卫的援助下,从吐鲁番手中收复哈密城,朝廷对赤斤卫首领给予了嘉奖。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野乜克力部入侵赤斤卫,大肆杀掠,使赤斤卫残破不堪。朝廷拨给粮食给予救济,并下令缮修其城,使流离失所的民众能够复业,但赤斤卫已经元气大伤,无法振兴。又过了30年,吐鲁番再次占据哈密,并派兵大掠赤斤,连明朝发给赤斤卫的印绶也被夺走。直到彭泽经略甘肃时,吐鲁番才将印绶送回。后来,蒙古野乜克力部又攻打肃州,赤斤首当其冲,遭到蹂躏。在无法自卫的情况下,只得迁徙到肃州南山。明世宗嘉靖七年 (1528年),总督王琼奉命安抚诸郡,经过核查,赤斤卫的部众仅剩1000多人。朝廷授予赏卜塔儿的儿子锁南束为都督,统领其部众。明代的卫所兵制,吸取中国历史屯田经验,是一种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
  朱元璋说:"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明代的卫所制度并不是单纯的一种军事制度,大部分卫所还是一个地理单位,即它们还管辖着类似于布政司、府、州、县管辖的地区,也就是说,明朝对帝国疆土实行两套管理系统,行政系统为六部——布政使司(直隶府、州)—— 府(直隶布政司的州)——县(府属县);军事系统五军都督府——都指挥使司(行都指挥使司、直隶都府的卫)——卫(直隶都司的守御千户所)——千户所。特别是在从东北、华北,到西北、西南的广大边疆地区,如整个东 北、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川西等是没有行政机构的,这些地区设立了大量的军事卫所机构,来实施对边疆地区的军政统治。这些卫所除一部分是由当地的少数民族担任防守职责外,大部分官军均由内地调入。
  到了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赤金蒙古卫西迁至玉门镇,与靖逆卫合并成清代的玉门县。晚清时期,阿古柏侵占新疆,朝廷派左宗棠收复失地。湘军曾经河西走廊入疆,玉门镇是一个重要的补给站,20世纪50年代,玉门老君庙油矿曾经辉煌一时,为了密切配合,发展经济,玉门县政府由玉 门镇迁往今天的玉门市老市区,名列甘肃地级市,经济相当发达,人口十几万。但到了21世纪初,因油田枯竭,市政府又搬迁到曾经置县的玉门镇,玉门市老市区成为一座被废弃的城市。
  兴衰更替,历史轮回,曾经的赤金卫作为玉门的行政军事中心长达1900年,成为不可忘却的永久记忆。2002 年,考古学家在毕家滩发现的《晋律》,《晋律》不仅有正文,还有注释。2003年在官庄魏晋古墓发现的一幅纸质绘画,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最早的纸质绘画。20 世纪以来,考古人员先后在敦煌、吐鲁番等地发掘出土过同时期的纸质文书,但其中并没有发现过专门的绘画作品。
  当年丝绸古驿道上的烽燧 主要作用除了烟火报警、传递信息、防备敌军、巩固防务、保卫屯田、检查 商旅之外,还承担着为丝绸之路上往来的使者、商队补充给养,也有驿站的功用。它们主要分布在途经玉门的312国道沿线上,古人和今人在传递信息,商贸交易的路线上再一次重合,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吗?清代《玉门志》记载,这些驿站在玉门境内主要有 12 处:红山墩、惠回堡、七里墩、火烧沟墩、八楞墩、赤金峡墩、高见滩墩、三十里井子大墩、沙岗墩、头道沟墩、二道沟墩等。在今天绝大多数古驿站踪迹全无的情形下,赤金堡为我们提供了丝绸之路驿站的重要线索。
  从古至今,玉门的战略地位相当重要,历代中原王朝在此地不断筑城、设障、置军、建卫,数百万的汉军官军及其家属迁徙并定居边疆。与此同时,失去统治地位的蒙古族贵族官军或由于战败,或为逃避长期战火的侵袭,或由于蒙古草原生活环境的恶化,或主动、或被动地被明政府安置于全国各地卫所内。
  他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构成了明代民族融合的一大显著特点。汉民族在与西域、北方少数民族的交融交锋中,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开发和融合,也增强了我国各民族的凝聚力。形成了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交相辉映的局面。

最新消息湖北郧县人遗址入围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来自郧阳博物馆消息弥陀寺村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遴选推介活动,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广受关注。遴选推介活动得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部门的大力支他们国家的名字与十堰有关?前面有一篇文章谈到十堰是亚洲四小龙韩国人文始祖的发源地,咳,有犟筋头还不信,感觉这个事有点邪乎,觉得咱十堰冤枉,自己也躺枪了!你别给我犟微笑,咱郧阳还是人类的老家呢!呲牙今天还要说励精图治湖北省首批重点高中,十堰市一中建校纪实十堰市一中十堰市第一中学,简称市一中,江湖美称三剑客。它是中国百强中学,湖北省首批重点高中,湖北省示范高中,湖北省教改名校,更是十堰人民引以自豪的三大校(三大高中)之一。十堰市一中汉字起源于汉江甲骨文汉字起源于汉江,这个历史事实并不被所有人所接受,这得需要历史为证。甘肃泰安大地甲骨文湾遗址1899年,在河南安阳发现的商朝时期甲骨文,距今有3300年历史。于是,在20世纪5郧县人遗址中国百万年人类史的重要实证地湖北日报连续多日的雨天终于停歇,9月7日,十堰迎来了难得的晴好天气。在汉江北岸曲远河口西边的郧县人遗址上,考古工作者们在野外工作钢棚下,正有条不紊地开展探方发掘。世界旧石器时代遗址奶奶和她口中的历史连载八爷爷主持公道,找国民党军长申张正义我爷爷为人正直,爱主持公道,爱打抱不平,能说会道,很有能力,所以,他在当地人缘很好,威信很高。有一个大清早,我爷爷正在家里伺弄他的那一亩三分地。家里突然来了一位客人。他叫刘启思,是勿忘九一八,郧阳抗日号角嘶鸣战旗猎抗日战争爆发后,郧阳儿女保家卫国,向死而生,抛头颅洒热血,号角嘶鸣战旗猎!郧阳抗日游行示威抗日宣传激发抗日激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8年1月,郧县(郧阳,下同)迅速成立抗日救国一家三代8人从教薪火相传见证十堰教育变迁姚志伟全家人合影。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图记者张贞林通讯员颜克存报道教师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郧阳区,有这样一户人家,祖孙三代共有8人投身教育事业,工作粉碎四人帮三十万郧阳人参与的三次冲锋粉碎四人帮的游行示威四人帮祸乱,是中国历史不堪回首的往事。粉碎四人帮,郧阳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大战役,参与人数达三十余万人次。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爱的奉献,家的温暖7月6日上午,数学与统计学院三下乡实践团小分队在院党委秘书谢艳丽的带领下前往信阳市五星光荣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孤寡老人义务劳动,并送上精心准备的礼品,给敬老院的200余名老人追寻到家中的温暖为更好的了解学生情况,帮助家长更好的辅导孩子,7月7日下午放学后,数学与统计学院暑假实践团支教小分队在潢川县万营村有针对有计划有重点地对7位学生进行了家访。家访过程中,志愿者们受到
中国航天才子谱写华章继我国登月探测器着陸月球之后,在2021年5月13号早上7点11分时,我国自己研制的火星探测器一一天问一号的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的北半球乌托邦平原着陸了。之后,相继传回了照片,有彩色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一一一一叙说徐增平为国购航母这张图片,是中国首艘航母一一一辽宁舰,它开启中国海军实力新的展现。国家强盛,军队強势,人民才有幸福可言。但,你可曾知道,它的前身是乌克兰的废弃航母瓦良格一棵顽强生长之树清晨,沿着小区后面的登山步道,迎着初升的太阳,拾级而上,登到半山腰,向左侧石板路走去,又向下走了十几个台阶,想去看看还未峻工的伴山华府的别墅。快到工地的施工围墙外,有一棵长得很特别群策群力抗病毒,上下一心搞防治近来新冠病毒变异毒珠一一德尔塔传染势头来袭,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及城镇乡村民众都在采取各种措施,方法,手段来进行防和治,可以说是严防严控,强力救治,那一方面都抓得确实紧而到位。以国家家有二宝欢乐多我还躺在沙发上惆怅我的事业,此时二宝兴奋的跑来姐姐姐姐我昨天数学做的特别流畅,觉得很简单,应该全对,感觉越来越顺手了,但是有个但是,但是开始了,今天数学课上我发现我定理都背错了错了关羽大战马超,谁的武艺更高一筹?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评三国战将向来都是经久不衰的热议话题,但在真正的历史中,这种话题是毫无意义的,这种武将对武将直接的掰手腕,在真实的战争中几乎不存在,正真的战争,哪能像街10年前10年后如果有时空隧道,我一定回到10年前,要求不高,只要回到10年前。如果现实中真有穿越的话,如果足够幸运的话,我一定要穿回到10年前。多的不要,去只要10年的光阴,十年的时间。如果如果瑜伽课堂趣事随着瑜伽唤醒音乐,我慢慢起身,睁开眼睛,忽然一只蚊子在我眼前嗡嗡地飞来飞去,本着不杀生的念头,忍者不拍死它,可它就是不走,就在我眼前转悠来转悠去的挑衅我,好像在说来拍死我啊来拍死我龟爷的三道神水今天回到家,看见阳台上的龟爷,立马心里咯噔一下,糟糕,天气太热,早上走得匆忙,忘记给龟爷遮阳了,不会晒坏了吧?我疾步走到阳台上,就看见龟爷把一堆石头拢到一块儿,正趴在上面晒太阳呢。怎么瘦肚子最快最有效(怎么揉推腹部二)减肥是女人终身的事业一点都没有错。我姥姥躺在病床上让她多吃点她都不肯多吃,说整天躺着都躺肥了,要减肥,这是一个近80岁的老太太说出的话,我当时笑过之后却很震惊。一个80岁的老奶奶都5月22日地震早上一睁眼,打开手机微信圈地震了的信息铺天盖地涌入脑海,怎么回事?我为什么没有感觉呢?一看新闻,才知道是在青海和云南,顿时心情沉重了,不知道震灾区严不严重?伤亡同胞多不多?哎,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