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小明上了普高,小红上了职高,他们都会有美好的未来吗?

  前段时间,我偶然看到湖北日报发布的一个"武汉打工人工资段位",有几个数据,估计很多家长看了都会觉得扎心。里面统计的是2019年不同学历的薪酬。
  在武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月薪中位数是11000多元,本科生的中位数是7100多元。可是大专 (也就是常说的高职) 呢?中位数是5400元,是研究生的一半,本科生的三分之二。
  至于中职生,也就是没上普高,被分流去了中专、技校的,就更低了。中位数只有4400元,几乎是研究生的三分之一,本科生的一半。
  再来看看高位数,也就是赚的多的那一部分人。
  研究生的高位数可以达到将近3万元,大学本科的高位数是2万元。
  而大专生,高位数是1万元,是本科生的一半;至于中职生,8000元封顶,将近是研究生的四分之一,本科生的一半不到。
  在上面两张图上能看的很清楚—— 大学生,和高职、中职生,收入的分层非常明显。
  之前站在舆论风口浪尖的海淀家长和顺义妈妈,焦虑的可能是怎么把孩子"鸡"进最好的重点高中。
  但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的家长来说,胃口没有那么大, 真正让他们坐立难安的,还是传说中的"普职分流"。
  "小红上了普高,小明上了职高,他们都有美好的未来",这是国家描绘的图像。
  现实真的如此吗?
  01
  高度分层的未来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看看全国的数据。   我专门去找到了中国社科院的合作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的就业蓝皮书,里面有两本,一本是《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一本是《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正好做个对比。   先看收入。   2020届高职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收入是4200多元,本科生是5400多元,差距没有武汉的数字那么明显。   但是,在就业的出口上,差距就体现出来了。   2020届本科生,有42%,在国企,政府、科研机构或者其它事业单位工作。高职生只有25%能找到这样的工作。   61%的高职生,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企业工作。   除了像幼儿教师、文员、会计这些共通的职业之外,本科生就业量最大的职业是:互联网开发人员、银行柜员、程序员、行政助理、出纳、教育培训人员、护士……   而高职生就业量最大的职业是:客服专员、建筑技术人员、营业员、销售服务人员、房地产经纪人、餐饮服务生……   这也是为什么, 高职生工作的流动性很大, 毕业3年内,平均换过2.4个工作,一半的人会换行业或者换工种。   离职原因排名靠前的是:   工资低; 发展空间不够; 工作压力大; 就业没有安全感。   一个普通家长关心的,无非就是孩子未来的收入怎么样、稳定不稳定、上升空间、还有工作环境,但这些家长最在意的东西,高职生和大学生差距明显。   难怪家长可以接受孩子是个普通人,但接受不了孩子是个上不了高中的普通人。   《爱,金钱和孩子》这本书里说:如果一个教育系统高度分层,而且在孩子很小的年纪就能预先确定他们的经济未来,那么这个教育系统会引发家庭之间的"育儿战争"。   谁都不希望自己家的小孩,在十三四岁,还懵懵懂懂、很不成熟的时候,就被三下五除二的,拨拉到了不同的阶层。   02
  就业歧视: 不平等的文凭   这几年,国家其实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2019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被称作"职教20条",里面提出: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这对职业教育来说,可能是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句话。不过,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现实中,职业教育依然像抱来的儿子,处处"低人一等"。   比如说,不上普高的孩子,也可以考大学,但是本科开放给他们的机会太少了,大概只有5%的职高生能考本科,绝大部分孩子只能通过"3+2"、五年一贯制这些方式读大专。   但是大专文凭,面临的就是赤裸裸的就业歧视。   就拿考公务员来说。既然国家鼓励大家上职业教育,那本该对大专、本科一视同仁。但2020年的国考,对大专生开放的职位非常少,一共只招717人,占总人数的3%。   至于企业,腾讯阿里这样的大厂就不说了,我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看过一篇写职校年轻人的文章,里面有个叫李静怡的姑娘,专升本,去应聘链家,面试官说她文凭不行。   这就是职校生面临的现实, 第一学历就像刻在他们身上的封印。   是可以通往本科了,但只要你是非统招的第一学历,还是过不了筛简历那关。   想逆风翻盘,很难很难。前面说到的李静怡,其实算是逆风翻盘了。   她从徐州财校 (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毕业之后,进了一家很不错的人力资源公司做项目经理,和一帮985硕士做了同事,但这里面除了个人的努力,还有太多运气的成分。   本来她是要被公司安排到流水线上做工人的,想办离职的时候,站在她身边的,正好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这才误打误撞的走上了人力资源的道路。   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徐州财校没有邀请李静怡回学校做分享,因为她的故事,是职校生里的"异数"。   要家长把孩子的未来,寄托在个体的运气和能力上,这是不现实,也是不公平的。   03
  一半的孩子上不了高中,   是真的吗 ?   那么,既然职校生面临着这么多的困境,是不是就不应该普职分流呢?"一半的孩子上不了高中",是不是一个需要家长非常担心、非常焦虑的事呢?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普职比大体相当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真的有一半的孩子上不了高中?   普职比大体相当,其实是国家一种宏观调控的指导意见,并不是严格的按照1:1来。   国家研究过普职比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普职比有一个合理的区间,大概是在40%到60%之间,7:3是个警戒线,一旦职业教育的占比低于30%,劳动力结构、就业就会出现严重问题。   这个比例也不是中国一拍脑袋想的,在国际上,这也是一个受认可的比例,世界经合组织三十几个成员国,绝大多数国家的普职比都在这个区间里。   所以,国家允许的普职比是"4比6"到"7比3"这样一个区间,在这个区间当中,各个区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   而且 这个普职比,是把成人中专、下岗再就业工人等等都算在内,并不仅仅指初中应届毕业生。   拿北京来说,2020年,普高招生6.18万人,中职招生2.77万人,普职比是7:3。   而如果只算初中应届毕业生呢?   北京的中考报名人数是7.8万,这样算下来, 应届毕业生当中,上不了普高、要分流去中职的大约是20%。   再说大家一直认为普高录取率非常低的深圳,2021年中考报名人数是大约10万人,普高招生大约6.5万人,也就是说大约有35%的应届毕业生上不了普高 (不过深圳的公办高中数量很少是一个突出的问题,55%的孩子上不了公办高中) 。   下面这张图是各个地区一个比较真实的普职比。   从整体的面上来看, 目前职业教育主要还是兜底的作用。   根据统计,上中职的学生里将近80%来自农村和乡镇,70%来自家庭年收入3万元以下的家庭。   也就是说, 上中职的绝大多数还是因为经济原因上不了高中,或者确实是成绩不太理想、不太适合走学术型路线的孩子。   虽然各地的情况有差异,每个城市对这个问题的焦虑程度是不一样的,但总体而言, 普职分流,对于城市中重视教育的家庭来说,并不像之前被媒体渲染的那么可怕。   04
  普职分流是万恶之源吗?   好,接下来说:被大家诟病的普职分流,是不是万恶之源,应该被推翻呢?   我们来想象一下,假设所有孩子都去上高中、上大学,会出现什么情况?   中国每年大概有900万大学毕业生,但是只有四五百万的白领岗位。这个岗位数量是固定的,每年900万个大学生,白领的饭碗就这么多;1500万个大学生,白领的饭碗还是这么多,只是抢得更凶了。   白领岗位不足,才是根本的矛盾。   成绩不好的孩子,即使进入普高,大概率还是会垫底,在高考的分流中还是会被分去高职、高专。   就算勉强拿一个二本三本文凭又怎么样呢?   文凭在稀释中变得更加不值钱了,他们还是抢不到白领的饭碗,收入、工种、社会地位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而另一方面,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的需求缺口有将近3000万人。 更多的人去争有限且固定数量的白领岗位,急需人才的蓝领工作还是没人做。   这就陷入了更大的内耗,一个死结。   也有人说,是不是可以普及高中义务教育,高中以后再分流? 因为有少数孩子,如果进的是普高不是职高,可能会逆袭考上很好的大学,过早的普职分流牺牲了他们的机会。   这是一个思路,在教育界里也有呼声。但它面临的是高中学位这个现实问题,此外,这只是把矛盾后移,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05
  发展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   那么,怎么样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呢?   都在白领的跑道上抢饭碗行不通,那就只能把蓝领的饭碗变得有吸引力。这就是为什么国家把职业教育抬高到和学术型教育平等的一种教育类型。   这是格局性的改变。   职业教育将进入飞速提质的阶段。   它会分两头来发展。一头还是兜底,满足基础劳动力的要求,一些相对低端的蓝领工作还是要有人做。   而另一头是打造高质量的头部的职教大学,培养高学历的技术金领,支持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划重点!)   2019年,国家就开始了一个"双高计划",要建设56所高水平高职院校,大家可以想一想当年的985、211。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让这些学校成为一个样本,它们的学生能拿到高学历、高收入,好企业抢着要,就能打破大家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国家还在做的,是打通职业教育学历晋升的路子,现在已经有27所职教本科高校了,未来还会开设研究生。   另外,一些本科院校会转型变成应用技术型大学,一些大学里会开设应用技术型专业。   国家设计的教育体系是这样的: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平等的、并行的两条线。   初中毕业的时候,根据孩子喜欢什么、适合什么,从里面选择一条路走。你可以选学术型的道路——上普高,上普通大学,拿学术型的硕士学位;也可以选应用型的道路——上职高,上应用型大学,拿应用型的硕士学位。   就好像文理分科一样,没有谁高谁低。   而且普高与职高之间,普通大学与应用型大学之间,是可以互通的,就像一座立交桥。   甚至将来,上普高、普通本科的孩子,发现技术金领是条竞争更小、发展更好的路子,会主动选择去上应用技术型的专业或学校。   未来5到10年,国家在教育上的布局就是两个, 一是教育均衡,二是做强职业教育。   看懂了这个基本面就会发现,双高计划里的高职院校,和国家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相关的应用技术型专业,可能是未来逃脱内卷、另辟蹊径的机遇。   希望这条路能走的快一点。   而且, 在这条路上,仅仅靠教育家长、说服家长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改变整个社会的评价体系,打破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是整个社会一起,更新对职业教育的认知。   当职校这条路,能通到清华、北大,通到硕士、博士,并且再没有第一学历的歧视;当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不再分大专、本科,当大企业不再把职校生的简历扔到窗外;当阿里、腾讯、华为能参与职校的办学,培养高技能人才;当"技术金领"也能成为引进人才,享受落户、孩子上学的优惠,家长才能不闻普职比而色变。   到那一天,小明上了普高,小红上了职高,他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 THE END —

职场不是偶像剧,做管理必备三板斧,缺一不可近年来,广电总局限古令限娱令等政策影响下,国内出名的不出名的导演编剧团队,开始将魔爪伸向了职场剧。无论是孙俪和罗晋的安家靳东和蓝盈莹的精英律师黄轩和佟丽娅的完美关系,还是早些年靳东认真努力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借用下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说到的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为什么升职加薪的不是你?你要给领导一个充分的理由你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努力工作,把自己累得够呛,但为什么升职加薪总是轮不到你?你业绩不错,跟同事关系也很好,上上下下都打成一片,为什么升职加薪的却是别人?搁公司干了七八年,任劳任怨鞍如何和领导搞好关系?男女通用的职场升迁术如何和领导搞好关系,是每个职场人亘古不变的关心话题。我见过最离谱的回答女的找机会被潜规则,男的做狗腿鞍前马后。大有一种,我不能将你说服,我就将你睡服我不能当家做主,就理应跪地臣服。常在职场飘,哪能没点招?和领导一起吃饭,3招教你会来事身在职场打拼,不管你喜欢或者不喜欢,都绕不过酒桌饭局混迹社会谋生,不管你乐意或者不乐意,都躲不过领导组局期望升职加薪,不管你主动或者是被动,都逃不了商务应酬尤其现在很多业务洽谈,除扫黑风暴高明远5次杀人灭口,为什么偏偏放过这三个人?扫黑风暴高明远5次杀人灭口,为什么偏偏放过这三个人?为了掩盖孙兴就是高赫这一秘密,高明远曾5次杀人灭口。十六年前高赫强奸杀人,被法院判了死刑,因为贺芸和高明远在背后运作,将高赫给捞扫黑风暴高明远手底下四个逃兵,为何独独留董耀一命?高明远掌控着绿藤市整个黑恶势力组织,在他手底下做事的人不少,但真正对他忠心的却没几个,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与他有利益捆绑,这样的合作关系自然谈不上牢靠。在高明远身后一众得力干将中,就有扫黑风暴对比接风宴,督导组庆功宴哪些人将缺席?这三个没跑了扫黑风暴对比接风宴,督导组庆功宴哪些人将缺席?这三个没跑了扫黑风暴目前剧情已经更新至二十四集,李成阳和督导组联手开始挖桥寻尸,一旦找到麦自立的尸体,再加上陈建波和董耀两个人的口供,生活?是什么?什么是生活?想的要的都有,那不是生活想的要的都没有,那不是生活想的都没有,要的有一部分,才是生活。最起码是我的生活。都有?神仙还有些许不如意,怎么可能都有?都没有?早饿死了。想的都扫黑风暴大江5次与人动手,三次为了李成阳,最后一次意难平扫黑风暴大江5次与人动手,三次为了李成阳,最后一次意难平在没有遇到李成阳之前,大江还是个混社会的小青年,成天只知道和人打架。后来李成阳救下了被人打得半死不活的大江,从此大江便将李成公平?天秤公平?付出与收货?公平吗?努力与付出?公平吗?天赋与努力?公平吗?家世与天赋?公平吗?很公平!很公平!很公平!貌似有专家,或高职人士,或高等人才,或等等多妻多子。资源是有限的,即使
公务员迎来春天,低工资有望被打破,年薪十万不是梦随着经济迎来腾飞发展,不少大学生都在追求更高薪资的工作岗位,为了拥有更高的工资,他们普遍会到大城市发展,公务员这样的工作往往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里面。如今,国家已经开始对公务员岗位进农村大叔进城卖春天的鲜物,这个巨大树根很值钱今天路过淅川双桥路口菜市场,看到路边一个卖春天鲜物的大叔,三轮旁,被这巨大的葛根所吸引这么粗的葛根你见过没有?这么粗的葛根你见过没有?据攀谈,他们来自淅川金河蒿坪村,大叔叫姬新科,淅川,盛开在春天的诗画中全帅摄王洪连摄临江仙赏老城杨山桃花词周华瑞片红飞起香堆径,桃微稚语春知。踏歌轻醉浅妆迟。季深人去去,影瘦晚风欺。伫留阡陌还青涩,东君千里弹尘。玲珑珠玉镜前新。暮帘谁破,擎月待登宸。绣党旗感党恩跟党走,这是新时代大悟女性的青春与信仰湖北新闻湖北日报讯(通讯员李海波易荣波熊丽婷)叫一声我的哥,你来听我说,走远路岔道多,你千万莫走错!6月22日,大悟妇联精心创作的叫一声我的哥快闪红歌在各大媒体平台发布,当日点击观淅川老城初中校长陈飞在2018年初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懂得感恩追求梦想担当责任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亲爱的同学们在这毕业典礼上,诉说珍重道别的时刻,我百感交集,奥特教您如何选择管道自动焊机?如何选择管道自动焊机?选择管道自动焊机要考虑哪些因素?这是大家在购买自动焊机前最为重要的问题,市场上管道自动焊机的种类非常多,所以,如何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及要求来选用管道自动焊机是管道自动焊机埋弧焊的介绍埋弧自动焊指电弧是在一层颗粒状的可熔化焊剂覆盖下燃烧,电弧光不外露。埋弧焊接工艺是管道压力容器和罐轨道制造和重大施工的重要应用领域里最理想的选择,它具有着最简单的单丝形式,双丝结构憨老汉为何怕大盖帽?隐含着一代人一个时代的痛苦记忆原创散文憨老汉作者易剑(湖北通城)编辑黎海滨(湖北日报)憨老汉年满八十岁了,看见穿制服戴大盖帽的人就躲。这习惯,几十年来一直没有变。憨老汉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目不识丁,为人憨厚。当被艾滋病害惨的女性,她们会为当初的不自爱而感到后悔?曾在热搜上看到一条新闻中国15到24岁青年学生每年发现艾滋病约3000例。同时,各省市也相继发布了各省艾滋病感染人数数据,下面是公开信息江苏省卫健委发布消息,2019年110月,江轻易跟男人上床后,我后悔莫及了前言一段好的感情,必然建立在两个人的深入了解和谨慎理性选择这样的前提上。希望每个姑娘都能对自己的感情负责,不负责任的开始必然就会有不尽人意的结局。所有的结果,其实都是在一开始的时候诗二首清理旧物,就像清理久违的心情原创诗歌它有安全距离作者余后臣(湖北武汉)编辑黎海滨(湖北日报)它很卖力地叫被自己的叫声淹没这声音太熟悉产生免疫力共鸣来自山林湖塘听不见习以为常不引起注意除非冲击到童趣居高临下者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