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耿永军黄土天籁

  黄土天籁
  ——陕北民歌经典记忆
  世上好歌比星星稠,
  最爱陕北的信天游。
  他们是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农民。
  他们中有庄稼汉、搬船工、赶脚夫和揽工汉,为了养家糊口,终年汗水淋淋地劳作着。
  然而,上苍却赋予他们音乐智慧与艺术灵光,让他们在劳作之余,也享受一下生活的快乐与人生的阳光。
  从他们心底喊出的那一嗓子,满含血泪与汗水,饱蘸泥土气息和高原风雨那粗犷豪放的歌声,竟然沉醉了山梁沟壑,迷住了五谷菜蔬,在陕北大地上久久回荡。这歌声,像清亮亮的山泉水,流进劳苦大众的心里,在亿万百姓中产生强烈共鸣……
  于是,这歌声,成了黄土高原上的天籁之音。它插上音乐的翅膀,飞向全国,飞向世界,成为中国民歌中的经典。
  ——题记
  1
  李有源与《东方红》   李有源故居   一听到《东方红》歌声,我脑海里就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1942年冬,佳县。   一位庄稼汉,清早走上佳县山城去挑大粪。   他叫李有源,佳县张庄村人。   这时,他朝黄河对岸的东方望去,只见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冲破云层,正冉冉升起。如此壮观的场景,令他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此刻,他想起了什么?是想起因家境贫苦,从小在外婆村庄的冬书房读《百家姓》《千字文》?是想起他去县城挑大粪时,在县立高小旁听上课?还是想起老家"闹红",才让他和穷苦兄弟们翻身做了主人。   李有源,一个穷苦庄稼汉,面对东方那轮红日,面对阳光下灿烂的高原、窑洞、枣树、庄稼与牛羊,他想起了伟大领袖,伟大的党……   苦难。翻身。救星。感恩。   伟大的声音常常是从心底升起。   于是,李有源——我们的陕北兄弟,用信天游《骑白马》曲调,用回牛嗓子拦羊声高歌一曲——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   从此,在华夏大地,有了两个太阳:天上的太阳普照全球,哺育万物;地上的太阳毛主席的光辉,温暖河山,照亮中国人民前进的方向。   一个佳县农民,用超人的想象力和感受力,唱出亿万人民的心声,谱写了一曲惊动天地,气壮河山的领袖颂歌,永远植入中国人民的心魂。   我们不能不被李有源那种率真、通达、奔放、飘逸、空灵的浪漫情怀所感动。   开天辟地,普天之下,有哪一人,能得到人民如此厚爱?能像红太阳一样永驻百姓心中?   这是一个奇迹。   一个陕北人创造的奇迹。   李有源   一听到《东方红》响起,我就想到李有源,想到工人出身的法国诗人,《国际歌》的作者欧仁•鲍狄埃,想到《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聂耳。   小时候,农村有线广播,是乡下人了解国内外新闻的唯一渠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天三次广播,早上广播以《东方红》开始,夜间广播以《国际歌》结束。   每天早晨,当广播里《东方红》那大气壮阔的乐曲响起,小山村就阳光普照,日子鲜亮无比。乡亲们精神焕发,去山里劳作,仿佛离北京天安门近了,离毛主席近了。尽管,饥饿像个恶魔,终也挥之不去,但毛主席他老人家知道了,国家就送来救济粮,帮助陕北人度过难关。   唱《东方红》,背毛主席诗词和语录,是我少年时期的主要课程,那是我最为自豪的事情。特别是毛主席的许多诗词《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清平乐•六盘山》《七律•长征》《蝶恋花•答李淑一》等诗词不但会背诵,而且会唱,并深深爱上了他的诗词。   是《东方红》,点燃了我热爱音乐、美术、文学的欲望,给了我最初的艺术启蒙。   是《东方红》,陪伴我走过少年,走过青年,一直走到现在。   很庆幸,这一生有《东方红》乐曲相伴,使我的精神世界富裕而充实,富有激情与想象力,在平凡的日子里发现真善美,在艰苦的劳作中享受到美好和快乐;有毛泽东思想光辉的照耀,奠定了我做人的底线,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本本分分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朴朴素素生活……   2
  李思命与《黄河船夫曲》   老话说,世间有三苦:行船、打铁、做豆腐。   李思命是个行船的。   李思命,佳县黄河古渡口荷叶坪村人。三代以搬船为生,他14岁起随父闹船,包头至潼关的黄河惊涛骇浪是他的人生轨迹。   惊险的搬船营生,艰难的人生经历,古老的黄河故事,单调寂寞的生活,为李思命编唱民歌提供了素材。   1920年春节。   村里秧歌闹得正红。只见李思命扮演老艄公,手拿一支木桨旋风一般满场子转呀转的,坐水船的姑娘也在场上疯狂地舞起来、扭起来。此刻,荷叶坪的山也转、树也转、村庄转、黄河转……   突然,李思命停止转动,唱道: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几十几道湾上有几十几只船哎?   几十几只船上有几十几根杆哎?几十几个艄公约嗬来把船儿搬?   ……   这首《黄河船夫曲》从李思命口里一经唱出,立刻产生巨大反响——   这是秦晋大峡谷黄河岸边船工发自肺腑的心声,是对自己苦难命运的无奈与抗争的吟叹。   荡气回肠的旋律,深沉悠远的咏唱,粗犷豪放的歌词,朴素真挚的情感,久久回荡在人们心里,成为黄河两岸百姓中最美妙的绝唱。   一个人内心的声音能在民众中长久回响,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我的家乡离黄河仅十余公里,我曾经在黄河岸边一所中学求学与工作。面对黄河,我不仅热爱与敬畏,更多的是感到它的大气与神圣。   是的,黄河是雄浑的、壮美的、宽阔的、奔放的,但也是桀骜不驯的。它如勇猛的雄狮,如烈性的野马,如狂放的巨龙。没有超人的胆识,缺乏坚韧的意志,出众的勇气,是驾驭不了它的。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   李思命   李思命无疑是搏击风浪的斗士,是征服苦难的英雄。   面对风口浪尖上挥洒血汗的行船营生,面对时时充满曲折惊险的黄河航道,李思命不畏惧、不退缩,迎难而上,以苦为乐,不屈不挠。   他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的视野、力量、胸怀与气度,才编唱出这首激情豪迈,深情高亢,气势磅礴的惊世之作。   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宽广、浩瀚,这是任何人都无法侵入、干涉的。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一听到《黄河船夫曲》,我就想起《黄河大合唱》《船工号子》,想起《伏尔加河船夫曲》,想起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圣地亚哥,想起"硬汉子"这个词。我看到一种精神,一种"硬汉子精神"——不向命运低头,不向邪恶势力妥协,乐观自信,勇往直前。   无疑,李思命就是中国的圣地亚哥,李自成是,韩世忠是,刘志丹、谢子长也是,他们都是真正的"硬汉子"。   这是陕北人的硬汉精神,是延安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就是靠这样一种伟大精神,我们的祖国才战胜千难万险,一步步走到今天。这种精神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催的前进动力。   3
  张天恩与《赶牲灵》   陕北民歌博物馆内展出的信天游经典作品   《赶牲灵》的用具。   在陕北这块劳动生产条件甚为艰苦的土地上,有生活,就有故事。有故事,就有歌声。   1945年,吴堡县张家焉村。   烈日当空,群山连绵,枣树成林,山路盘旋,清风阵阵。   一队十几匹骡子和马驮着货物,浩浩荡荡行进在陕北山路上。所有骡马打扮得很是漂亮,走在前头的骡子头上佩戴三只小圆镜,头两鬓吊着金丝红稠穗,脖子上挂着八个大铜铃,一步一响,发出一片清脆的"叮铃叮铃"的响声,山谷间回响着哇哇之声。   忽然,一阵歌声从赶牲灵的队伍里响起,浑厚而嘹亮——   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三盏盏的那个灯。   哎呀带上的那个铃子哟,噢哇哇的那个声。   ……   歌者张天恩,年轻气盛,忍受不了赶脚汉长年累月的孤寂,随口编唱出这首信天游——《赶牲灵》。   "赶牲灵",又称"赶脚汉",是过去交通闭塞的人们赶着牲灵运输货物谋生的一种营生。淳朴善良的陕北人不忍心叫骡马为牲畜、牲口,而是称"牲灵",在他们看来,牲灵是有灵性,通人情的。   张天恩,从小爱唱信天游,爱闹秧歌,艺术天赋超人。他赶牲灵走三边、下柳林,跑遍山西、甘肃、宁夏和内蒙。   赶一趟牲灵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一年两年。路途山山水水激发了张天恩的编唱才能,用歌声驱走寂寞与疲惫。   一路风尘一路汗,一路故事一路歌。   古人言:"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在陕北,反映劳作的艰辛,悲喜的情感,都是有歌有曲的。   张天恩   我想起同样是赶脚汉的李治文,想起他创作的陕北民歌《脚夫调》。   李治文,绥德人,农民歌手。少年就开始跑三边卖菜籽谋生,走沙滩、睡冷地,饥寒交迫,在寂寞漫长的荒山旷野一走就是好几天。   那年,靖边县张家畔有个叫珍花的女子爱上他,珍花父亲不同意,把她卖给别人。俩人决定远走他乡。私奔那夜,一群人追来,把珍花抓回去,把李治文打了个半死……   "男人忧愁唱曲子,女人忧愁哭鼻子。"李治文以歌寄情,编唱了《脚夫调》:   四十里长涧羊羔山,好婆姨出在我们张家畔。   张家畔起身刘家峁站,峁底里下去我把朋友看。   ……   在爱情上受了重创的李治文,却因一首《脚夫调》出了名。他还给《人生》《黄河谣》等影视片配唱。   钱穆先生说,文化有三个层次:物质人生,社会人生,精神人生。精神人生当然是最高层次,是人们所向往的。精神靠什么来满足?靠的是艺术。   在陕北,人们本能地渴望纯粹、辽阔、有质量的精神生活。   信天游是陕北人逆境中绽放的光芒。   这是由陕北人的性情使然。   地域铸就文化,地域也赋予人独特的秉性。   历来热情、仗义、诚实、豪爽的陕北人,也不乏乐观、自信、豁达与浪漫情怀。   陕北民歌是苦焦生活的润滑剂,是饥寒日子的精神食粮,是干渴心田的山泉水。也是疗伤的良药,解忧的美酒,驱寒的暖阳。正是有了信天游,人们才活得有滋有味,有苦有乐。假如生活里失去歌声,很多日子就会变得苍白。   张天恩当年从吴堡唱到延安,唱到西安,唱到北京,唱成了"陕北民歌大师"。   是的,《赶牲灵》将在黄土地上一代一代传唱下去。   4
  常永昌与《三十里铺》   三十里铺村   信天游的海洋里,爱情民歌占了半壁江山。   陕北人懂得爱,懂得珍惜爱,更懂得用民歌传唱这种爱,把爱情以信天游的形式流传在这片黄土地上。   在反映陕北爱情的民歌中,唯有一首歌有真实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成为陕北民歌中的一朵奇葩。   它就是《三十里铺》。   1940年2月,绥德县三十里铺村。   郝增喜去参军,爱慕他的王凤英站在自家硷畔上流泪为他送行,增喜也一步一回头,依依不舍。这个送别场面,感动了骡马店揽工汉常永昌,激发了这个唱歌能手的灵感,随口唱道: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   四妹子和了个三哥哥,他是我的知心人。   ……   很快,这首歌在赶牲灵的人群里传开了。   于是,人们借题发挥,添油加醋,出现了许多版本的"酸曲"。凤英的家人听了很是恼火,放出话来要打折常永昌的腿把子。常永昌有苦难辩,吓得跑到崔家湾十多年不敢回村。其实,凤英家也并没有真的要打他的意思,只是吓唬而已。   后来,这首民歌被音乐家修改加工,由"酸曲"变成送郎参军的革命歌曲——《三十里铺》。   有情人难结良缘。故事的结局是,郝增喜娶包办女子为妻,王凤英远嫁黑家洼,常永昌移民延安……   我曾两次到三十里铺,在他们三人住过的老窑前流连。斯人已去,物是人非。现在,三哥哥四妹子不再指哪一个具体人,而是演化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种追求纯洁爱情的美好表征。   陕北的爱情长什么样?   常永昌   我曾在一首诗歌里写道:   当两个人相好到,拉不上话来招一招手,酒盅盅量米不嫌你穷,死死活活相跟上的份上,我们说,这二人就是天配就。   四妹子和三哥哥是天配就,陕北的婆姨汉们都是天配就的。   这就是《三十里铺》的爱情——黄土高原上自然生长着的一种耐旱作物,经得起狂风暴雨的袭击,开出幸福甜蜜的花朵。   信天游是绥德人心中不落的太阳。   《三十里铺》是名州一张亮丽的名片。   享有"中国民歌之乡"的绥德,不仅出经典民歌,更出好歌手。   这里有名的无名的歌手一大群,都是从小在高山深沟砍柴闹草时吟唱、吼喊《三十里铺》起步,然后,才一步步登上大雅之堂。   而且,我发现,《三十里铺》只有绥德人唱得才最地道、最有味、最过瘾。譬如歌唱家马子清、白秉权,譬如杨巧、雒翠莲……   在绥德,有个"四妹子合唱团"名扬四方。   2005年,一群喜好民歌,痴迷歌唱的绥德退休女人,自发组织"绥德四妹子合唱团"。她们风姿出众,嗓音超群,阵容强大,声势夺人。在城乡公演,上省市获奖,在众多文艺演出团体中独树一帜。   一位前来采风的诗人观后感慨良多,用信天游写道:"天下呀名州数绥德,绥德四妹子了不得。平均年龄六十多,曲不离口唱民歌。唱一曲妹妹爱哥哥,把日子放在歌里过"。   心中有追求,眼里有光芒。歌声飞扬的日子里,黄土高原处处春风荡漾……    作家简介   耿永君,陕西绥德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发表于《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延河》《延安文学》《散文中国》《西安日报》《华商报》《文化艺术报》等报刊。主编《绥德文库.散文卷》,著有散文集《守望校园》。   摘选自:文学陕军,版权属作者所有。

人生就是一场永无休止的循环,生生不息,义无反顾。祭与念2020年08月19日开始理解总是蠢蠢欲动,觉得会有事发生。从哪里来好像总在想这个问题。无拘无束,随时飞离,什么都没发生,又好像错过了什么启示或点燃。远方有挑战的召唤,折射成你所谓的迷茫,不过是清醒地看着自己沉沦。祭与念2020年08月14日自由盛放孩子的眼里充满星河,成人的眼里只有生活。一半天使一半恶魔的落入凡间,单枪匹马在不断的取舍和分辨中别无他法的成长,在熬过不能选择的时候,才能选择自人人都忙于自己的欢喜与悲伤,哪有空顾你的孤独苍凉。祭与念2020年08月23日一生之水一个人独处,并不介意孤独沉默。从灯火到夜色,一直到城市慢慢落寞。烦扰声由说着笑着扯着抱着,把能挥霍的一切都挥霍,似乎忘了自己也是会被换掉的角色,我们就用剩下的人生,来兑现彼此的承诺吧。祭与念2020年08月18日声色诱惑这路遥马急的世间我何止爱你三五年若有幸来世相见长路漫漫岁月悠悠你说从头就从头情话被现实反驳,还不如一句情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三生三世三生石祭与念2020年08月22日从此以往夜怖幽冥黄泉路奈何桥险渡忘川波涛翻滚腥风扑面恶人鬼魂堕河渊源出地府流向西南如若往事不随风,它偶然落入梦中,前尘恩怨故事翻涌,纷乱红尘勾勒朦胧。如爱是一万次破碎和一万零一次治愈。祭与念2020年08月25日认真喜欢想起以前好多事,那时你的眼里只有我。深奥且玄妙的人生,谁也无法预知下一秒是此恨绵绵或者难分难舍。年轻时的爱情,真真切切的好过,激烈又澎湃,还不止还有多少时间在眼前,以为多一天,就能实现我们的预言。祭与念2020年07月31日密码危机不留遗憾的流传励志。遗憾,百态中的苦味。搁浅在岁月深处,跟随着犯错后悔。也许是爱过几回,折腾,憔悴,白费。也许是力争败北,控制,补救,追悔。要知放过自己,其实也是一种放生。祭与念2020年08月12日一念之间修行,去有魔的地方修炼。人间烟火气,生活如打磨。修行不用上山,不用进庙,婆娑世界就是悟道的魔宫。行路时的疲惫颠簸,堆积的细碎枷锁,其实都是活得太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祭与念2020年08月07日潇洒一点儿人生漫漫,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得到想要的圆满。总会或多或少有些心愿和遗憾,藏在睡前的晚安。比如年少懵懂的一些,比如岁月流逝今天跟喜欢的人聊天了吗。祭与念2020年09月26日清醒知趣不管如何更替,共鸣的席卷永远不会被取代。华美的光辉悄然降临,被拂过的景色风光绮丽。落叶金黄,盛装了寂寥的秋凉凄风入窗,慵懒了创作的激荡喧哗的瑟瑟你念的人飞跃了天涯,爱你的人在等你回家。祭与念2020年09月13日走心日记人生历经森罗万象与悲欢离合。时间是一道不能反转的门,那时的年少轻狂,如今想来多残忍。世上没有一本能够教会我们如何生活的手册,只好敢作敢为摸索着行
如果你真的愿意去努力,你人生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大器晚成别人拥有的,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也会拥有自己拥有的,不必炫耀,因为别人也在奋斗,也会拥有。一个人内心的安宁,是一种高级的心灵境界,因为,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是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别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其实你是活给自己看的,没有多少人能够把你留在心上。生活恰似一个炼心场,看得破,看得开,淡然面对幸运,笑着面对不顺,这才是人生啊一个人若不在乎你,会想方设法躲着你,即使你再温柔,再富有,再深情,在她心里,全都是白费。不恋尘世浮华,不写红尘纷扰,不叹世道苍凉,不惹情思哀怨,闲看花开,静待花落,冷暖自知,干净如何必为生命的片段哭泣,我们整个人生都催人泪下如果有一帮好朋友,即使生活再糟糕,也能让你重展笑容。生命短暂而美好,没时间纠结,没时间计较。其实,朋友也许就是这个样子未必要什么天长地久,也未必时时见面联系。在一些时候,可以彼此温不喧,不吵,静静地守着岁月不怨,不悔,淡淡的对待自己心情不是人的全部,却能左右人的全部。我们常常不是输给了别人,而是输给了心情。而好心情,其实是种素养。它告诫我们,人生有好多事,其实可以不必做。孔雀开屏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大部分人对于所谓的成功,两个标准小时候的分数和大了后的钱数再好的东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再爱的人,也有远走的一天,再美的梦,也有惊醒的一天。人生没有真正的绝望。树,在秋天放下了落叶,心很疼,可是整个冬天,它让心在平静世界不曾偏爱哪一个不劳而获的人,亦不曾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无论你有多么聪明,多么富有,多有权势,人愤怒的那一个瞬间,智商是零,过一分钟后恢复正常。一定要找到那一个能让你心懒下来的人,从此不再剑拔弩张,左右奔突也一定啊,找到那一个能让你的心家,是唯一一个可以让你丑得很舒服的地方累了,让心吹吹风伤了,让梦醒一醒痛了,让脚步停一停。一辈子,就是场修行,短的是旅途,长的是人生。习惯了不该习惯的习惯,却执着着不该执着的执着。有时候,在乎得太多,对自己而言也是一种心有主见,不听传言,莫论人非,笑对人间没有人会一直顺利,愿你更加强大,然后,有一天,你可以笑着讲述那些曾让你哭的瞬间。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人间枝头,各自乘流,各有渡口,各有归舟人在年轻的时候,可以逃避很多东西,但是在承担责任的那一刻起,你就没资格年轻了。很喜欢一句话能感动人心的,永远不是语音,而是行动。能始终如一的,永远不是虚伪的热情,而是真诚地付出。当人间朝暮,叶落惊秋忙碌的时候感觉特别好,觉得没辜负早上化的妆没辜负中午吃的两碗饭也没辜负晚上牺牲的睡眠,所以人一定要前进啊!要相信,这个世界美好总要多过阴暗,欢乐总要多过苦难,还有很多事,值得你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