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那是一个有趣的时代,满汉文化正在交融

  《红楼梦》是极现实的,也是极抽象的。
  现实在小说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乃至人物的一举一动、一意一念,都能从社会历史文化中找到由来。因此对于其中大大小小的文化元素,人们研究讨论得极多。满汉文化,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但作者偏又预先声明,本书"朝代年纪、地舆邦国"都"失落无考",这是一心要把浪漫主义的方法用到极致。例如写林黛玉,总是影影绰绰一个姿态,面貌纯是神情,通身没一点细节,巴不得令时间、空间都消失殆尽,更别提是满是汉了。
  这其实是《红楼梦》给我们造的福,一个多维立体的享受空间。你可以把焦虑都放下,静静凝望那纱窗后面的人影与情事,也可以把窗纱掀开来——那便是一座埋藏了无数历史文化知识的宝库,等你去发现、辨识、探索。
  比如你可能会发现,那是一个相当有趣的时代,因为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正在碰撞、交融。
  满汉合璧《红楼梦》
  《红楼梦》的叙事有实写,有虚写;有明写,有暗写;有真写,有假写;有直写,有侧写。很多人说,贾宝玉是假写,是虚拟的人物;甄宝玉是真写,是现实世界的人物。所以贾府是虚写,甄府是实写。
  如果真这么想,那我们又呆了。
  且看太虚幻境的那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里的真和假,没那么容易分辨,而是假假真真、真真假假,假亦为真、真亦为假。
  《红楼梦》虽声明非"伤时骂世"之书,且无朝代、地域可考。但任何作者都不能无视其成长的时代和土地——就像萧红写她的故乡呼兰河畔,老舍写他的《正红旗下》。所以《红楼梦》里仍有很多可以"解密"的地方。
  我们先看看,《红楼梦》反映了哪些清代社会政经的特点?
  第一、祭祀产业不入官
  第十三回秦可卿临终托梦,要王熙凤"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又说:"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
  这是满清一朝所特有的制度,最迟在雍正年间已经存在。
  第二、薛家领内府帑银行商
  第四回写"护官符"薛家一句有注云:"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
  "内府"就是清代"总管内务府"的简称。薛家从内务府领取定额的本银,按时缴交比规定更高的利息,以换取内务府的经商特权。例如民间是三分利,薛家很可能要缴六分利。内务府图的是高额的利息,皇商图的是经商的特权。
  第三、薛宝钗选秀女
  第四回写薛蟠送宝钗进京选秀:
  "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明代选秀女,以全天下为范围。而这种明白规定身分 ,而且要造册、送户部主持的选妃嫔制度,只有清代才有。按照清制,秀女每三年一选,由户部移文八旗都统造册,请旨阅选。主要阅选妃嫔、贵人等,也有为宗室子弟选福晋的。
  清代选宫女
  第四、清代府邸世家以东为贵
  书中习惯称贾珍住的宁国府为东府,贾赦、贾政住的荣国府为西府。清代府邸世家的称呼常以方向和府邸坐落的地点代替。所以《红楼梦》里的王公有东平郡王、西宁郡王、南安郡王、北静郡王。
  旗人以"东"为贵,府主或位尊年长者通常居于东路院落内。东路通常建有家庙和祠堂。所以《红楼梦》第五十三回除夕祭宗祠在宁国府。
  《红楼梦》描写的府邸规模基本符合当时的标准,但人物身份可能比"公"的等级要高些。何以见得?
  例如凤姐出场,头上戴着五只凤("朝阳五凤挂珠钗")。在现实中这是什么身份呢?明代皇后才戴九凤;梁庄王墓只挖掘出二凤;清代皇后、皇贵妃、贵妃有七凤;妃五凤;嫔只有金翟(长尾山雉);皇子福晋、侧福晋戴金孔雀。
  明·梁庄王墓出土金凤簪
  再如《红楼梦》中写,贾宝玉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下面这幅图中戴着紫金冠的,是乾隆皇帝。
  头戴紫金冠的弘历
  第五、元妃省亲和慈禧省亲
  很多学者认为《红楼梦》藉省亲写接驾。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驻跸于江宁织造署。关于接驾,第十六回赵嬷嬷有回述:"嗳哟哟,那可是千载希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
  ……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
  事实上,在孝钦后(慈禧)省亲之前,未见有清代后妃省亲的记录。不少学者曾提到年妃省亲,但迄今未能提供确切史料。以下是《清稗类钞》记载的孝钦后省亲的过程。
  《清稗类钞》原文:
  先有太监至其家,告以某时驾到。
  《红楼梦》对照:
  正等的不耐烦,忽一太监坐大马而来,贾母忙接入,问其消息。太监道:"早多着呢!未初刻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太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戌初纔起身呢。"
  《清稗类钞》原文:
  届时,太监及侍卫群拥黄轿而至,其母率家人亲戚排立院中。
  《红楼梦》对照:
  贾赦领合族子侄在西街门外,贾母领合族女眷在大门外迎接。……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行来。贾母等连忙路傍跪下。
  长春宫《红楼梦》壁画,是慈禧喜爱此书的证据
  《清稗类钞》原文:
  入内堂,太监请妃降舆,登堂升坐,除母及长辈外,皆跪地叩头。
  《红楼梦》对照:
  礼仪太监跪请升座受礼,两陛乐起。礼仪太监二人引贾赦、贾政等于月台下排班,殿上昭容传谕曰:"免。"太监引贾赦等退出。又有太监引荣国太君及女眷等自东阶升月台上排班,昭容再谕曰:"免。"……一时,薛姨妈等进来,欲行国礼,亦命免过。
  《清稗类钞》原文:
  排筵宴,母陪坐于下,盖以妃为皇子之母也。
  《红楼梦》对照:
  尤氏、凤姐等上来启道:"筵宴齐备,请贵妃游幸。"元妃等起身,命宝玉导引,……已而至正殿,谕免礼归座,大开筵宴。贾母等在下相陪。
  孝钦后省亲仪注太像《红楼梦》了。
  所以我认为,孝钦后省亲基本是学《红楼梦》的。
  第六、满汉交融的社会文化
  旗人不一定是满人,满人也不一定是旗人。《红楼梦》的作者,不管曹雪芹还是高鹗,都是旗人。曹家是北方汉族,后来成为正白旗包衣,属上三旗,由皇帝总管。高鹗则是汉军旗人。
  曹家从龙入关,生活方式皆已满化。然而他们祖孙四代又长居江南。因此曹家是一个满汉合璧的家庭,南、北风格都对它产生影响。
  清廷也在汉化中。康、雍、乾三帝都对汉族文化十分憧憬,也有不同程度的造诣。乾隆皇帝的御制诗可以编成一本大书。清代大文学家纳兰性德也是满洲正黄旗人,但他用汉文写作,誉满士林。
  ●
  《红楼梦》描写的,正是一个满汉融合的家庭的故事。何以见得?我们先来看看《红楼梦》描写的女性服饰。
  一字头、大拉翅,这都是标准的满袍形象。
  清·贞妃常服像(一字头)
  清·婉容像(大拉翅)
  而《红楼梦》里的女性通常穿着上衣下裙,是标准的汉装打扮。
  满洲以少数民族统一中国,清兵入关后,雷厉推行易服,也就是改着满式服饰。汉族女性为什么可以不改制呢?是因为这一政策在江南推行时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最后不得不采取折衷的方式,也就是后来所谓的"男从女不从,生从死不从"。
  因此,清代贵族妇女家居常是这样穿的:
  清·焦秉贞《仕女图》
  清·冷枚《探梅图》
  《胤禛围屏美人图》里的女性日常穿着也是这样的:
  《红楼梦》里呢?
  凤姐平时也是这样穿的:
  "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宝钗平时也是这样穿的:
  "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
  鸳鸯平时也是这样穿的:
  "只见他穿着半新的藕合色的绫袄,青缎掐牙背心,下面水绿裙子。"
  但男性就不一样了。《红楼梦》大剌剌地写贾宝玉绑辫子头、穿箭袖,而不怕忌讳,就是因为男子已不分满汉全部改制易服了。
  第三回写宝玉发饰:
  "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
  第二十一回写史湘云替宝玉梳篦:
  "在家不戴冠,并不总角,只将四围短发编成小辫,往顶心发上归了总,编一根大辫,红绦结住。自发顶至辫梢,一路四颗珍珠,下面有金坠脚。"
  清代儿童留辫子头是这个样子:
  任颐冯耕山肖像图
  《红楼梦》所述的生活习惯,大部分是汉俗,但也保留了不少旗人传统。具体来说,表现在这些方面:
  第一、人物称谓上
  ● 称名不称姓
  刘鹗《老残游记·外编》卷一:"汉人称姓,旗人称名。你看《红楼梦》上,薛蟠是汉军,称薛大爷,贾琏、贾环就称琏二爷、环三爷了,就是这个体例。"
  因此在《红楼梦》里,宝玉不叫"贾二爷",贾琏要叫"琏二爷"。
  ● 姐姐、妹妹
  金启孮《北京郊区的满族》中有记,满族称表兄叫"哥哥",表姐叫"姐姐",表弟叫"弟弟",表妹叫"妹妹"。
  《红楼梦》里恰恰如此称呼,如宝玉称宝钗"宝姐姐",称黛玉作"林妹妹"。
  ● 家嫂称"姐姐"
  《北京郊区的满族》还有记,府邸世家兄、嫂称"哥哥""姐姐",几嫂称作几姐。
  王熙凤是宝玉兄嫂,称"凤姐姐"是满俗。第二十八回,写宝玉为凤姐证明自己药方不错时,对黛玉说:"难道二姐姐也跟着我撒谎不成?"这也是满俗。
  ● 乳母称"嬷嬷"
  "嬷嬷"为满语"meme"的译音。《红楼梦》中将乳母称作"嬷嬷",如宝玉的乳母李嬷嬷、贾琏的乳母赵嬷嬷、贾政的乳母赖嬷嬷等。
  ● 仆妇称"某某家的"
  "家的"实际上是满语"booi"的汉语意译,音译则为"包衣"。包衣实即家奴。《红楼梦》中有周瑞家的、林之孝家的等。
  第二、交际礼仪上
  ● 打千儿
  《红楼梦》第八回写钱华向宝玉打千儿请安,第五十二回写小厮向宝玉打千儿。打千儿是满族的礼节,是跪安的半礼:先曲右腿不跪下,同时右臂下垂。
  ● 抱见礼
  抱见礼是满族最隆重的礼节。《红楼梦》第八回写:
  "偏顶头遇见了门下清客相公詹光、单聘仁二人走来,一见了宝玉,便都笑着赶上来,一个抱住腰,一个携着手,都道:‘我的菩萨哥儿,我说作了好梦呢,好容易得遇见了你。’"
  ● 年轻主人尊重老仆人
  满族的年轻主人对跟随长辈的老仆人很尊重。《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写宝玉骑马路遇赖大,宝玉立即要下马,赖大一把抱住了宝玉的腿。
  第三、日常饮食上
  ● 饽饽
  "饽饽"是北方满人对蒸煮面食之统称,例如水饺就称煮饽饽。
  《红楼梦》第七十一回写:
  "尤氏道:‘我也不饿了,才吃了几个饽饽,请你奶奶自吃罢。’"
  ● 冬季日食两餐
  《红楼梦》反映了旗人冬季日食两餐的习惯。第十四回凤姐协理宁国府,曾说道:"卯正二刻我来点卯,巳正吃早饭"。"卯正二刻"就是上午六时三十分;"巳正"吃早饭,就是上午十时。
  第十七至十八回元妃抵达贾府前,贾母问太监消息,太监说"未初刻用过晚膳",
  "未初刻"大致是下午一时十五分。
  用膳时间尽管各家有差,但旗人冬季日食两餐却是事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北方冬季日出晚、日落早。
  第四、服饰装束上
  ● 梳辫、穿箭袖
  除了前文提到的宝玉梳辫,穿箭袖也反映了旗人的服饰特点。例如第三回写宝玉"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第八回写宝玉"身上穿着秋香色立蟒白腋狐箭袖"等。
  ● 穿靴
  女性穿靴一般表示是天足。旗人女性不缠足,而汉族妇女多缠足。
  第四十九回写林黛玉穿"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史湘云穿"麂皮小靴"。第六十三回写芳官穿"虎头盘云五彩小战靴"。
  小靴大概是这个模样:
  然而,穿靴也不是女性天足的必然证据,也有金莲套靴:
  第五、育乐活动上
  ● 打围
  "打围"是满蒙的特殊用语,关内一般称作"打猎"。吴振臣《宁古塔纪略》有记,四季常出猎打围,有打小围,有打大围,按八旗排阵而行。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写冯紫英面上有青伤,说:"这个脸上,是前日打围,在铁网山教兔鹘捎一翅膀。"
  ● 放鹰
  放鹰也是满俗。第四十七回写宝玉问柳湘莲,这几日可到秦钟的坟上去,柳湘莲道:"怎么不去?前日我们几个人放鹰去,离他坟上还有二里。"
  第六、丧礼制度上
  ● 停床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写"袭人之母业已停床"。停床是女真旧俗。人将死时,必抬至事先准备的板床上停放,谓之停床。
  ● 丧服尚青
  第六十四回写袭人为宝玉准备青色扇套,说:"那个青东西除族中或亲友家夏天有丧事方带得着。"满蒙丧服尚青,头戴青布小帽。日后穿白色孝衣,完全是模仿汉族。
  ● 焚烧衣物
  第六十九回写尤二姐死后,贾琏悲痛至极,将二姐生前所穿衣物包了一包拿去烧了。这是纯粹的满俗。
  第七、结婚风俗上
  第六十五回写贾琏和尤二姐成婚:"至次日五更天,一乘素轿,将二姐抬来。……一时,贾琏素服坐了小轿而来,拜过天地,焚了纸马。"第九十七回写宝玉和宝钗的婚礼"就是今日夜里娶"。
  昭梿《啸亭杂录‧满洲婚嫁礼仪》中记载:"五鼓,鼓乐,娶媳至男家,竟夜笙歌不绝,谓之响房。"五鼓,大概就是早晨3点至5点。
  第八、亲族关系上
  ● 女人当家
  这当然是游牧民族遗留下来的风俗,男人负责出外打仗、狩猎,女人就负责管家。
  荣国府由贾母当家,贾母之后理应交王夫人管,但她因不善理家,所以请自己的内侄女王熙凤代理。
  ● 投奔母家
  林黛玉母亲去逝,投奔外祖母家;邢岫烟投奔邢夫人;李纹、李绮投靠李纨;史湘云也经常投靠史太夫人家。就连薛姨妈,也投姊妹王夫人家。
  第九、奴仆制度上
  满洲人一入奴籍,世代为奴。《红楼梦》中从鸳鸯,到小红,再到赵姨娘,都是这样。
  第十、语言习惯上
  《红楼梦》的人物语言表达里,时常出现满语的影子。因为不同族群的语言文化融合很快,很多习惯如今早已改变,满语、满文早已不通,变成研究的题材。
  ● 听哈
  第六十一回写看门的小厮对着柳家的道:"我虽在这里听哈,里头却也有两个姊妹成个体统的,什么事瞒了我们!"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云:"听哈,旗人口语。惟主命是从之义。"
  ● 克什(满语"kesi")
  第一一八回写:"宝玉自在静室冥心危坐,忽见莺儿端了一盘瓜果进来说:‘太太叫人送来给二爷吃的。这是老太太的克什。’"
  清人福格《听雨丛谈》 卷十一有记:"克食二字,或作克什,盖满汉字谐音书写,有不必尽同者。……考清语克什之义,为恩也,赐予也,赏赉也。"
  十一、关于《红楼梦》的男女之防
  很多人问:《红楼梦》中黛玉、宝钗、湘云经常去宝玉房里,有时还在晚上。在那个男女之防那么森严的时代,可能吗?
  答案是肯定的。
  《红楼梦》描写的是满汉融合的社会,更准确的说,骨子里是旗人、表面上是汉人的社会。文中描写的宝钗、宝黛、宝湘之间的少年男女关系,在旗人社会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清皇族后裔金启孮《府邸世家的满族》里就曾写道:
  "当时府邸(包括蒙古王家)、世家(包括满、汉世家)互相都有来往。由于重门第的关系,结婚范围很狭小。这些家庭的阿哥、格格们多自小就互相来往,一起玩耍,长到十几岁时,互相之间,便都有了情之所钟的对象。双方千方百计地在长辈跟前示意,促其实现。但那时长辈偏不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便造成了许多想象不到的大小悲剧。"
  所以,我们恐怕不能以当时汉人的"男女之防",看待《红楼梦》所述的这类情节。因为那来自于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与生活习惯。
  主讲:台北里仁书局总编辑徐少知
  注:文中所述观点,不代表红迷会官方立场。
  文字整理:个二僮

愿你余生,芳华无限,岁月悠扬时间过得飞快,它从没有等一等,倏地50多年过去了。村上春树在且听风吟中,借着虚拟哲学家的口说我向这房间中至为神圣的书籍发誓说真话,我只说真话人生是空的。人生真是空的吗?其实,生活中管好自己!人这一生,自己才是主角,都在为自己而活。所以最重要的,从来不是改变别人,而是如何管好自己。管好自己的嘴,千万不要逞口舌之快,说出伤人心的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好好说话一碗豆腐脑的故事这天早晨,几个小学生刚刚坐下喝豆腐脑,就有一个腿脚不便的母亲领着一个小男孩走了进来,母亲很着急地对张金锁说老板,赶紧给我们来一碗豆腐脑,一个馒头。张金锁赶紧把豆腐脑和馒头端上来,母你的缺点,藏着你最大的福气老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瓜无滚圆,人无十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缺点谁都有,不要逃避,更不要拒绝改正。无视缺点,刚愎自用的表现,是人生无所作为的开始。而一个人狗喂不饱,人讨不好狗喂不饱,是因为狗生来就是直肠子。人讨不好,是因为缘此生早已注定好。有些人,无论你对他多么好,他都觉得不够有些情,无论你吃多少苦,都得不到在乎。人生来高贵,何必去倒贴别人?尊严是无年华不再,梦依旧阳光在无数次期盼的眼眸中,倾泻成温暖的绽放,照亮了尘世的阴霾,却始终未能抵达心房。心,依旧孤独。回忆,是穿透空气的静谧,蜷缩在一个人悲伤的角落,倔强着孤单的笑容。思念微漾,氤氲的疼灯火阑珊处,唯我独伤情花易冷,破碎成灰,化为尘土,再续轮回。转世为人,有念有情,三生七世,情债如山。彼岸花开,坠泪成珠,化为埃尘,于土至根。望乡台处,多少悲情,悔生在世,何不做好,待此之时,追恨已晚。尘烟如梦花事了多少年一直只是活在回忆里,韶华易逝,不期然间已经春秋二十余载,人生华年随风去不再回头。一直只是活在回忆里,却忽略了你走后的生趣,在自己编造谎言中寂寞虚度人生,在现实里逃避多情情心。近日黑龙江一村70多户遭雷击,有人受伤夏季来临,雷雨天气也开始开始变得频繁,我们知道,雷雨天无论是在家还是出行都有诸多注意事项。因为稍有不慎,诸如汽车天线电线杆等设备都会成为吸引雷电的良好载体。夏季雷雨多发,很多司机不他的爱,她拥有吗?她又是否爱过他爱情,有多美,不言而喻。爱情不分阶级,爱情不分种族,爱情不分富有与贫穷。怕只怕披着爱情的外衣,说爱情。怕只怕没有了爱,却坚持说爱。老话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他是她的饭票,她是他的任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不是自媒体人,写个小作文,仅仅只是路见不干一声吼。也感谢平台给予的支持。虽说文采不咋的,但好歹曾经也是经常写这个分析那个报告的人。自夸一下,读书时的作文曾经也被当作范文被粘贴在教
秀美乡村李家铺秀美乡村李家铺文樱子2013年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于是美丽乡村的建设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一组春之歌一组春之歌文周杰民春风温柔似吻任人酥,叩醒花枝染绿畴。邀来細雨滋万物,描尽人间入画图。春雨为怜万物应时来,最是无私处处筛。催花绿树滋苗稼,人间因尔更和谐。春池岸柳摇丝碧水深,清波浮西部新地标西安鸟巢奥体中心主体育场落成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朦胧的夜色映衬下,身着盛装的奥体中心,流光溢彩灿若星河。近日,钢铁石榴花西安奥体中心主体育场顺利完成外景灯光调试,这标志着该项目进入交付倒计时阶段。记者了解到,闲坐静品诗与茶工作之余,坐下来沏一壶自己喜欢的茶,未等开饮,芳香入鼻。心旷神怡。小入一口,山野花香,悠然满室。打开手机,看看诸位条客,各吐芬芳,也是快乐何其多。看多了,心里就有阴影了。郁积在心,为你而梦为你而痛故事戛然而止的时候时间就停顿了后来,后来就变成空荡荡的海洋再也没有船只启航后来成为了历史的标签在无数的夜晚释放着阴雨滚滚的雷声里,仿佛有谁走近,又走远当再一个清晨来临之际滚滚红尘,论尼采之死(专门为我朋友写的。陌生人勿入)尼采提出了一个谁都知道,但却非常醒目的哲学命题人生是一场悲剧。为什么?因为人最终要死。尼采认为死是断灭人死万事空。啥都没了,灰飞烟灭。尼采死的时候瞪流浪的星辰你是我痛哭过的那些流逝的时光吗你是我迷茫中那些灰暗的路程吗你是我孤独中没有光亮的夜晚吗你是我长路尽头的辉煌吗沿着风吹过的沙漠能找到你承诺过的绿洲?沿着黑色的海岸能遇到你说过的日出?记忆中的光盘CD我的初中是在镇上中学读的,在那里我度过了快乐的天真无邪的三年初中时光,那里有我许多美好回忆,让我至今仍记忆犹新,回忆起来仍觉熟悉,温暖,亲切和感动。我的三年初中时光里有很多人,很多守村人只有红白喜事才有位子坐,一生没有出过村所谓守村人,即是村子里头脑不太灵光的村民。说他傻,他也多少能明白些许事理,说他正常,他又常常有出人意料之举。整天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们,这时候开动了脑筋,给他们想出了一个不失体面,甚西游记中金箍棒的来历和巨大威力我们知道西游记中孙悟空手中有一件非常厉害的兵器,能随心变化,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威力巨大,能轻轻一捱就把小妖压成肉饼,他就是原为定海神针的金箍棒。西游记中第三回,孙悟空嫌手中大刀吸引力秘密所有的失败,都是在考验你是否真的热爱文子芊上上01这是一个竞争白热化的时代,也是一个梦想成真的时代。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踏了。成功失败的故事时时刻刻在上演,充斥着市场的每个角落。冯唐说,曾经的我们一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