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回忆刘帅在军事学院七年耕耘的风采

  作者:杜河清
  来源:大院孩子
  在我军历史上,从1951年到1969年间,成立于南京的当时全军的最高军事学府-南京军事学院,它已在48年前的1970年解散了,成了一个历史名称。但有些历史因其存在期间拥有的光辉,是不会被时代的变迁而泯灭的,也不会被人们所忘记的,南京军事学院就是其中的一座丰碑。
  多年以来,我时常会想一个问题。当年如果不是刘伯承元帅出任院长兼政治委员,由他来领导创建和其后七年的发展,那么会不会有后来如此辉煌的业绩和许多令人念念不忘的故事。使我们这些曾在该院工作过的人,乃至我们生育于此的子女们,都对他如此深深怀恋和念念不忘呢?历史虽然不能假设,但总是可以回顾和反思的吧!
  1951年1月15日,军事学院举行开学典礼时,学员系只有高、中级速成系、基本系和情报系,加起来大约有六、七个班吧。可是到1957年7月,刘帅离开南京军事学院时,已增加了函授系、政治系、战役系、海军系、空军系、炮兵系、装甲兵系、防化学兵系,还有专门负责外训的不少班级,而且每个系都是二期或三期同时在读。军事学院这个时期真是井喷式的发展壮大,一日千里呀!每天上下课时,几条主要干道上一队队着装整齐,步伐雄健,手提学员专用的牛皮包,唱着《解放军进行曲》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嘹亮的歌声响彻军院的上空,这是一种何等样的氛围呀!军事学院的本科基本系和情报系是三年制的,在其第一、第二期的毕业考试,是由中央军委组织的国家考试。朱总司令是考试委员会的主任,刘帅是副主任,到南京来的主考官,都是三总部的领导和各兵种的主官,那个场面是何等的隆重热烈呀!既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
  刘帅离开南京军事学院之后,接任的几位院长继承了刘帅开创的事业。尤其是最后一任张震院长,他是1957年从军院战役系毕业之后再留院任副院长,1962年任院长,直到69年底军院撤销,在军院工作了十几年,是历任院长中任职最长的一位,在这期间海、空、炮、装四个系已另外成立学院,但59年总高级步校与军事学院合并后,成立了基本系二部,后来又成立了参谋系。到文革前的十五年间,军事学院一共为全军培养出了一万多名军、师、团级的优秀军事指挥员、政治工作人员、参谋人员、海空军指挥员以及特殊兵种指挥员,可以说桃李满全军。但实事求是的说,形成这般辉煌业绩的坚实基础,是刘帅开创和夯实的。这一点我认为是毋庸置疑的。
  军事学院创建之初,首先遇到的难题是缺乏一大批合格的教员,办学没有教员可谓是无米之炊。面临这个难题刘帅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我认为是刘帅实事求是的精神,博大的胸怀,过人的胆识和敢于担当的气魄。他向中央报告,建议向几年来从国民党军队里解放、投诚和起义过来的,当时还留在我们部队里的这批军事指挥员中去挑选适合任教的人来军事学院当教员。因为这批人在国民党军队里也是高级指挥官和参谋人员,他们文化程度高,也大都在中央军校、陆军大学里受过训,有不少还到日、美、德的军事院校里留过学,外语也很好,可以阅读外文的军事著作,而且也都有指挥实际战争的经历与经验,有些人在抗日战场上与日军交过手,打过不少胜仗立过战功,甚至还是抗日名将。把这些资源移植到军事学院,只要稍加调理,就完全可以上讲台来传授军事学术和战术,确实是个多快好省的办法。经中央批准后,刘帅马上组织队伍分赴各大军区中去挑选,尤其是起义部队较多的北京、新疆和重庆、成都等地。经过不长时间,就有数百名被选中的人汇集到南京。这批人的军衔从上将到上尉,光少将以上就有一百多人。经苏军顾问团的专家稍加培训后就上了讲台。这个巨大的障碍竟迎刃而解了,保证了全院及时的开课。
  有了教师是否就可以一路绿灯了呢?刘帅敏锐地意识到马上就可能会冒出新的问题。坐在教室里听课的这些胜利之师中,虽不至于都是"骄兵悍将",但他们是否能心悦诚服地听以前是他们手下败将的教师讲的课程?万一有几个"楞头青"发起难来,就会造成不良影响而妨碍教学工作,必须防患于未然。所以刘帅就马上在全院学员队伍里倡导"尊师重道"的优良风气。刘帅态度十分明朗地公开表示,每个学生都必须做到尊师重道,这些讲台上的教师不管他过去干过什么,今天是我请来的老师。他们虽然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失败了,但并不都是他们无能,他们学习过现代化战争的军事理论,在实战中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这些都是我们的指挥员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必须尊重他们,认真地听好他们讲的课,完成党给大家的学习任务。由于风还没有刮起之时就及时指出和有了防范,虽然有过一些不良苗子,但"尊师重道"的优良学风还是树立起来了。
  在树立"尊师重道"的同时,刘帅又提出了要"教学相长"的号召。因为在学员队伍中,确实也是一座"富矿",里面藏有不少"宝"。他们中很多人身经百战,指挥过许多战役、战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果把它开发出来,再与现代化战争的要求结合,把经验上升到理论,再充实到教学中去,那将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开发工程。所以要求教员和各教授会(后改名为教研室)领导都要十分重视这项工作。这样推行的结果不但和谐了教学之间的关系,浓厚了研究学术的气氛,也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刘帅还号召教学员都要潜心于做学问。为了破除人们对"学问"二个字的神秘性和距离感,他对"学问"做出了剀切入理、明白易懂的阐述,他说"学问、学问,既学且问。学能增长知识,问能通达事理。"到目前为止,我不知道刘帅是引用哪位先贤的话,还是他自己创造的(因为我一直未看到这段话的出处)。但做学问也的确是要下苦功夫的,所以刘帅又提出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三更灯火五更鸡"的思想准备。从而在当时的教学员中,钻研学问的空气蔚然成风,不少教师、教研组被评为优秀,学员中成绩全优的优等毕业生每期都有。
  对在职的教务、政工和后勤保障干部、,刘帅也有要求,号召他们要安心在学院工作,树立长期打算,决心为我军现代化的建设贡献力量,他还用了一句很形象化的语言,即"死了就埋葬在富贵山(该山是在军院营区外东北角上的一座小山)。这句话后来成为我们大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刘帅不但号召大家这样做,他自己就是一个典范。军院成立时,刘帅已经是花甲之年了,而且因战伤失去了一眼,但他仍宝刀不老,亲自翻译<红军野战条令>和校阅其它翻译过来的军事著作作为教学的参考资料。建院头几年,他也常在办公室上班,我们训练部的办公室就在院办的楼下,据老同事们讲,刘帅经常因工作而走得晚些,楼下的他们也自觉地不走,等刘帅的车子开走后,再收集好保密文件资料交保密室后才下班。
  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要说"五湖四海",军事学院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五湖四海。它的在职人员主要来自华东军大和华北军大的人马,它的学员来自当时的六大军区和五个野战军,它的教师队伍后来也都是从1952年以后毕业于本院几个系的学员。但是在刘帅的领导下乃至他离开之后,在军事学院内从未感到有山头和山头主义的问题,这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这与刘帅本身的高尚素质和他优良的作风密切相关的。据说刘帅从二野来南京时,一个干部都没带,他以后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是到军事学院后配的。刘帅用人的标准是唯德和才,从未听到对二野的干部有什么另眼相看的事。这一方面在全院是有口皆碑的,从而保证了全院上下的团结和每个人的心情舒畅。这个好风气一直贯穿了军院存在的十九年间,而其基础无疑是刘帅所建。
  令人可惜的是,刘帅离开军事学院次年的1958年,出现了"反教条主义"的问题,甚至说军事学院是全军教条主义的"大本营",在刘帅身上泼了不少不干净的水。幸而历史终究是公正的,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刘帅在军事学院留下的这座丰碑,始终耸立在大院的苍松翠柏之间,令人无限敬仰。
  本人只是当年南京军事学院训练部的一个小参谋,虽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4年,但由于职位很低,不可能知道更多更精彩的刘帅在军事学院任职七年间的风彩,只能凭我所知的回忆来叙说一些。几十年过去了,但我始终认为自己还在十七岁那年,刚穿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装,就走进了军事学院这所革命大熔炉的怀抱,得到它的教育和培养。所以饮水思源一直对它魂牵梦萦,难以忘怀。由于往事已过去几十年,记忆难免有误,请军院的老同志们指正。

生活不易,即使你还年轻,也应该懂得青春的意义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年轻,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容易。每当回忆过往青葱,望着远方,宛然一笑,也许就是对青春最好的诠释与珍藏吧。犹记得那年还未满18,却渴望出去闯一闯,很是怀念的青春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文憨豆桂香汹涌,满过你清澈的脚趾收集鸟鸣的瓶子,已发芽,抽条,结果仿佛秋天刚诞生天高气爽,在没有说出那三个字之前我要让枇杷树再年轻些风再辽阔些柳枝再参差些年龄再纯粹承受疼痛,接受现状文过云雨从小对于疼痛的概念是,能忍住,绝不随意喊痛。估计是喊痛后,会引来别人更多的责备。因此,能忍则忍,是我对待疼痛的态度。而近两年无端的身体疼痛僵硬,让自己感觉犹如废人,刚开始的修心养性新的升华文过云雨最近阅读书本专栏,有种修心养性的感觉。书本专栏并非是以修心养性为主题,而是从书本中看到客观世界的多面性,对事物的包容心更强了。因为阅读,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有了小小的转变。如何做到提前准备文过云雨为了让自己不内耗不拖延,我经常是提前预想任务,把能先做的事情提前完成,提前减轻压力。哪怕任务很复杂,经过多次拆解,一次完成一点,任务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被解决。提前完成该做真正的生活文过云雨以前对于时间的想法是,紧抓住它,不让它松手,就能掌控时间,达到高效人生。在高精力值的时间段更是如此,紧赶慢赶地工作学习,想要紧抓住每一分,做好每一秒。现在对于时间的态度是,不要总是和别人去比较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别人比较,小的时候比别人表现的好或坏,长大了比工作,比车房子来来回回,最后把自己弄的焦头烂额。古人云人比人气死人。人和人都没有办法比,三国演义中的周付出得多的那个人,总是容易被忽略01hr在一段感情中,爱得多的人,付出得多的人,总是被忽略的那一个。曾经以为,爱上一个人,是很幸运的,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是幸福的,哪怕你什么都不会,都会觉得自己是无比幸福的。后来在时光里静坐温一壶岁月清浅细品人间冷暖喝下去不止有苦涩还有自己认为的值得坐在冷风里的长椅上,人来人往,这个世界似乎很热闹。孩子成群,女人结伴,好像大家更喜欢活在人群里。而我,却是那个与当下画风历届世界杯冠军第一届1930年乌拉圭冠军(南美洲)第二届1934年意大利冠军(欧洲)第三届1938年意大利冠军(欧洲)第四届1950年乌拉圭冠军(南美洲)第五届1954年德国冠军(西德)(欧洲)兰草不好养?老烂根?还不开花?试试这一物在花市买的兰草养着养着就发黄烂根,怎么办?今天就来说说怎么样才能有效地避免黄叶烂根现象!兰草种类繁多,品种不一,有墨兰,蕙兰,剑兰,黄金彩虹,小神童等等品种,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它们
儿时那些夏日昆虫,还有印象吗父亲从外面回来,手里捏着个小虫子,那虫子通体发黑,尤其是背上的硬壳,黑得发亮,上面有些星星白点,头上长着两根长长的触角,触角是一节一节的黑白相间,比它身体都长,此刻不停地摆动,几只秋日感怀曾经的故乡,回不去的忧伤梧桐树下听秋雨,稻花香里说丰年。四季中唯有秋天是一夜之间说来就来的,这个季节里,桂花会开,空气会香甜,晚霞格外红着脸。微黄的树叶不时从树上飘落,它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小精灵,仿若在为投儿时的故乡,我梦中的天堂常在月亮升起的夜晚,在清辉星月下独坐,思绪长长,绵绵不断地飘往故乡的方向。已经很久了,很久了,很久没有回过故乡了。思念父母,思念家人,思念年迈的姥姥,思念故乡的那条河,思念故乡那方今日大雪至今天2020年12月7日星期一,农历庚子(鼠年)十月廿三,零时9分,我们将迎来今年的大雪节气。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今天是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天2020年12月2日,是第九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题是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就是提醒每一位交通参与者,既要遵守法律法规,文明参与交通,又要了解安全隐患,掌握防护技能,确清朝的长寿老人李庆远,活到256岁导读长寿一直是人类恒古不变的追求,但要说近代最有名的长寿老人,就非清朝初期出生的李庆远莫属了,据说他活到了256岁高龄,登上过美国时代杂志,长寿事迹被英国百科全书收录。文源自网上李晨曦红云明心见性,还原生命真情一辈子并不长,下辈子也未必会遇见,请好好把握和珍惜你现在身边的人,错过了也许这辈子就是永远的遗憾。爱情不能等。爱是一种遇见,不能等待,也不能准备。一个等字给人多少希望就有多少失望。晨曦细雨我们这个时代的迷茫与困境,人是什么?人,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人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或将这些加以结合,但却很难给出一个完整的精准定义。人之所以为人,与其他动物重要区别就是人脑,它会思考。人不仅是一个晨曦日出文化是一种比智慧更强大的力量文化者,文而化之,化而文之,文物化成,谓之文化也。文化是人类独有的产物,文化是由物质制度精神三大子系统组成的人造大系统。人的活动将物思想和人三大核心要素联结为有机整体,文化是一种群你听说过患过癌症的人能活过一百岁吗?导读你听说过患过癌症的人能活过一百岁吗?你见过中国相貌最年轻寿命最长的老人吗?这位老人就是张明珠,出生于1905年,2011年,她参加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的一档节目,震惊观众!因为,跨越三个世纪,世界上少有的三位清朝人导读人活多大年龄为长寿?据古籍记载,人的自然寿命(天年)当在百岁以上。明张介宾类经卷一摄生类一注百岁者,天年之概。俗语有百年以后,即指寿终(自然老死)。当今百岁者虽占比不多,但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