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香帅分化与选择普通人的逆袭之路

  城市化是中国财富增长的方舟,城市分化是财富大面积分化的起点。教育是实现财富重新分配的路径,其中户口是钥匙,房产是载体。
  这是全生发展的第341篇文章
  这几年,"存量时代"这个词被越来越多地提及,也越来越多地被更多的人所认同。
  香帅在其新著《分化时代的财富选择》中提出,"增量时代"关注如何做大蛋糕,而"存量时代"关注如何分配蛋糕。
  从增长到分配的时代背景之下,"分化"也成了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分化之一,便是财富的分化。
  比如,财富是越来越向普罗大众分配,还是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上层人士手中?收入差距是越来越小,还是越来越大呢?
  以美国为例,1978-2019年间,顶部1%的富豪所拥有的财富占比从21%上升到37%,前10%富人的财富占比从63%上升到71%,中下阶层的财富则在缩水,高于财富中位数的中产阶级(财富分位数10%-50%)的财富占比在1985年达到巅峰(37.4%)之后开始持续下行,到2008年首次跌破30%,之后继续下滑到22%;分位数后50%的穷人的财富占比则从3%一直下行到零附近。显然财富的分配出现了两级分化。
  从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来看,2016年,美国的基尼系数为41.4%。1997年-2019年,高技能向的牙医的岗位数量增加了57%,实际工资上涨了26%;中等技能向的普通白领职业——簿记、会计、审计职员的岗位数量减少了13%,实际工资上涨幅度为牙医的一半;低技能向的蓝领职业——餐厅厨师的岗位数量增加了93%,但实际工资仅仅上涨6%。可见,收入分化也比较大。
  美国如此,中国也不例外。
  根据"香帅财富基因调查"结果,财富排在前10%的家庭的总资产(包括房产、存款、股票等投资品)在1200万左右,其中房产平均900多万,金融资产200多万;排在中间50-90%的家庭的总资产是400多万;后10%的家庭的资产则只有11万。一头一尾两个群体的资产差距是100多倍。
  分化的背后,是哪些因素在发生作用呢?
  其一是数字化。
  数字化带来了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也使得中等技能和中等收入的岗位大幅缩减,大部分劳动者只能下沉到数量庞大但收入极低的低端岗位,极少数则上升到收入快速上涨的高技能工作岗位——劳动力市场呈现出K型模型,两极之间渐行渐远。
  数字化还体现在,拥有数字资产的公司的效率越来越高,成本更低,规模和网络效应也更显著,出现了赢家通吃的局面,绝大部分增长越来越集中在数字科技头部企业中。
  尤其在疫情中,这种分化更为明显。
  数字巨头们的个人财富都暴涨几百亿美元,程序员们的年薪跳涨,而餐饮服务业等低收入岗位则面临失业。
  其二是低利率。
  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以及全球疫情,都刺激了全球货币宽松,导致长期资金快速下行,低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来临。
  普遍的利率下行意味着资产价格中枢整体上升,低利率刺激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上涨,从而会让那些拥有大量存量资产人群的财富保值增值,也让这些有"信用"的人群更容易通过信用扩张完成"钱生钱"的过程;而没有存量资产、缺乏信贷能力的人群则被甩下列车。低利率成为财富分化的巨大驱动力。
  数字化与低利率的叠加,使得强者恒强、分化加剧。
  2020年年初到10月7日,标普500中的五家头部数字企业——亚马逊、谷歌、苹果、微软、脸书,股票价格平均上涨40.36%,而其余495家企业股票平均只涨了0.44%。
  对于中国而言,在数字化和低利率之外,还隐藏着更多的因素。
  根据"香帅财富基因调查"数据,户口的不同种类是造成家庭财富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家庭财富相差3倍。
  就城市而言,城市家庭财富随着城市规模的缩小也呈现出单调下降的趋势:京沪户口家庭财富平均值是794万,广深户口家庭财富平均值是619万,包括成都、南京、武汉在内的二线核心城市户口家庭财富平均值约为337万。
  而"户口溢价",是不同城市的房价差距,以及城市房价与农村宅基地价格的差价导致的。
  如果一个人拥有一线城市户口,却没有或者没有能力购买一线城市的房产 ,平均而言,其家庭财富会下降557万。
  反之,一个农村户口的人如果购买了二线核心以上城市的房产,其家庭财富则迅速上升到441万,比其他农村户口家庭高出3倍。
  同样地,选择大城市的人群,财富水平也更高。一个三线及以下城市户口的人,如果在一二线城市定居,那么平均财富水平为378万,如果他到四线及以下城市定居,财富水平会降至236万。
  另外,教育也可以改变户口属性。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硕士博士是进入大城市的敲门砖。
  从数据可以看出,硕博人口拥有一线城市户口的比例是35%,如果是985大学的硕博,更是达到45.7%;而高中及以下学历人群的这个比例是5.2%。
  于此相反,农村户口人群中,硕博比例不足3%,而本科以下人口中,农村户口人群占了几乎一半。
  也就是说,教育确实改变命运,但却是通过改变户口属性,以及城市和房产的选择来实现。
  比如,一线城市的学历溢价就更高。2020年疫情中,留在一线城市的清北毕业生收入损失仅0.4%,而非985、211毕业生的收入损失达到5.6%;但回到三线城市的清北毕业生收入损失达到6.3%,与非985、211毕业生的6.6%基本持平。
  同时,在二线核心及以上城市买房的清北毕业生,平均财富水平达到932万,而没买房或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清北毕业生,平均财富水平仅为384万。
  这意味着,一个人如果在城市和房产的决策上没有顺势而为,教育的财富溢价就会大打折扣。
  站在2020年,回看前面30年,中国家庭财富版图可以浓缩成一个词"城市" 。
  城市化是中国财富增长的方舟,城市分化是财富大面积分化的起点。教育是实现财富重新分配的路径,其中户口是钥匙,房产是载体。
  一个中国人的财富方程式,其实就是——所在城市越大越好,买房越早越好,学历越高越好,如果没有所在城市的户口,那就加个根号。
  而对于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如何选择才能顺势而为,实现财富增长、阶层逆袭,以下观点值得借鉴与参考。
  第一个选择是"教育改变命运" 。
  教育是财富的减震器。教育程度越高,疫情中收入受到的负向影响越小:高中及以下学历人群收入平均减少15%,1/3的人反映失业或者收入大幅下降;而硕博学位的受访者收入平均减少2.9%,仅有6%的受访者工作受到较大冲击。
  而且,名校毕业生的收入损失更小。清北毕业生和其他985高校毕业生的收入损失分别是1%和1.6%,211高校毕业生的收入损失则是3.8%
  医疗行业、互联网行业、学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等知识密集型行业是疫情中最抗冲击的行业。
  在职业选择上,"体制内"虽然显示了高度的稳定性,但是和金融资产"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吻合,体制内的从业者财富水平处于排名的中间层。
  政府、党群、机关团体就业者的平均财富是383万,而医疗行业、房地产行业、互联网行业的体制外就业人员的平均财富均超过了400万。金融行业体制外就业者平均财富更高达488万。
  在大城市,这一现象更显著。比如,硕博人群中,一线城市体制外金融行业与党政机关就业者的财富水平之比为1.24:1,而在三线城市,这两个行业财富之比下降至1.18:1。这就意味着,在大城市的市场上打拼,更容易实现财富跃迁。
  第二个选择是"位置决定命运" 。
  一个人所站的位置,决定了他的生产效率、收入以及福祉。人们投入到财富创造过程中的多个生产要素,其实都是与城市、区位密切绑定的。
  中国的城市集聚了更多的公共财富,购买核心城市的房产,本质上就是拿到了该城市的车票,跟随城市发展的列车,分享了城市发展的红利。
  中国的财富分化主要体现在城市差异上,能拥有核心城市的房产固然很好,但是即使暂时不能拥有房产,这个"位置"也为普通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位置"的选择是工作和收入的核心变量,而且更会影响到未来的路径。不论是城市户口还是农村户口,高学历人群还是低学历人群,位置的选择都至关重要。
  第三个选择是"金融认知溢价" 。
  2020年疫情后家庭财富变化的一个最重要途径就是"金融投资"。
  一个显著的现象是低收入群体动用存款消费,高收入群体则动用存款买房产和配置基金。
  这个举动的结果是,超过40%的高金融资产家庭房产和股票双升值,家庭财富平均增长超过40万,中等资产家庭通过房产或股票升值获得的财富增长比例大约为63%,平均增长了近12万,而低资产家庭则几乎没有能从资产价格上涨中受益。
  但信息时代的一个优势是,学校不是教育和认知的唯一出口,而认知在金融投资中占有相当的影响力。
  对金融信息及其关注的群体,平均资产规模为524.6万,而不关注的群体资产规模只有207.4万,相差了317.2万。
  在金融投资上,学历不等于认知,教育水平对于投资业绩的贡献率微乎其微。
  比如,持有10万-50万市值的股票及基金的人群中,硕博人群的投资业绩整体不如本科人群;持有200万-500万市值的股票及基金的人群中,博士人群的投资业绩最差。
  总的来说,一个人的命运就像金融资产,一部分收益来自国家和历史的系统性风险,另一部分收益来自个人选择的个体性风险。
  如果国家的命题在于是否继续保持增长,是否能将增长的果实更多地向弱势群体倾斜,实现效率和公平、增长和分配之间的平衡;那么个人的命题则是在于是否能在城市、专业、行业、资产的选择上不犯或者少犯错误,同时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
  2020年,不是历史的变量,而是历史的加速器,是分化的冰山浮出水面的拐点。
  分化时代,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做出选择。
  更多文章请点击: 历史文章 合集

非常时期的亲情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昨天今天都接到电话,有位是丈夫打的,说这几天在家不出门,突然发现和老婆在一起没有话说,十分尴尬,又不能出门,这种感觉特别不舒服还有年轻人打来的,说和父母最近呆家文案摘抄(建议收藏)1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阳光。2我们曾如此渴望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3理想与现实差了十万八千里,我鞭长莫及,却也马不停蹄。4男人的世界里,文案摘抄(建议收藏)1认识我的人以为我很静,熟悉我的人认为我很疯,只有懂我的人才知道其实我很忧伤。2你缺的是钱,别说什么木克水水克土土克火,我告诉你,只要你穷什么都克你。3小事要稳,大事要狠,没人扶的非常时期的邻里关系有位先生抱怨说孩子在家里上体育课,蹦蹦跳跳。楼下的先生在家里办公,觉得被打扰,于是上楼来抱怨。他觉得楼下这位先生特别不可思议。他说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你能不能容忍一下大度一点,觉得母亲,我错了,我愿意接受这个惩罚!昨天傍晚,从客厅窗户,看到美丽的夕阳,注视着它,直到它慢慢消失在林立的高楼后面。客厅里暗淡起来,蜗居这么些日子,总觉得有些情愫梗咽在胸,我提醒自己,做个音乐冥想吧!于是手机连上蓝牙请问,什么叫享福?你好,这个问题提的有深度,一定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个人的理解就是当一个人在各种关系里找到平衡和顺的时候,才可以谈得上享福!古人关于老来享福有个成语叫含饴弄孙,多么温暖的画面!母亲,我错了,我愿意接受这个惩罚!母亲,我错了,我愿意接受这个惩罚!心理咨询师方琦1小时前昨天傍晚,从客厅窗户,看到美丽的夕阳,注视着它,直到它慢慢消失在林立的高楼后面。客厅里暗淡起来,蜗居这么些日子,总觉得有些情我想原谅父亲,但和他的沟通好困难!来访我是家里老大,家里有5姐弟,小时候弟弟妹妹是我带的,我记得有一次妹妹睡着了,我就跑去跟小伙伴们玩,妹妹醒了我也玩忘了,爸爸回到家看到妹妹醒了在摇篮里哭,就气冲冲的找到我拿棍子打非常时期的亲情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昨天今天都接到电话,有位是丈夫打的,说这几天在家不出门,突然发现和老婆在一起没有话说,十分尴尬,又不能出门,这种感觉特别不舒服还有年轻人打来的,说和父母最近呆家作为女性,每天给自己1个小时,才是滋养自己的最好时光作为女性,你是否遇到类似的情况?白天在公司工作,赚钱养家,不敢怠慢领导分配的任务,身心疲惫。下班之后回到家给孩子喂饭洗澡讲故事,好不容易哄睡之后依然要打开电脑工作为家庭全身心地投入做真正的恒温动物多亏老天爷给了我们恒温的身体,所以冬天即使是气温零度以下,我们血液可以不结冰夏天热到四十度,我们身体也还是36度。恒温保护着我们身体不受外界的干扰,保护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但老天爷却
人生风雨几十载,感谢你们一直都在我这人宅,情商低,没什么朋友。但我庆幸,我有三俩闺蜜,无话不谈的闺蜜。所谓闺蜜,就是很多和父母都不愿意说的却和她们说了,很多没有发泄的情绪在她们面前可以痛快流露。所谓闺蜜,就是我可风雨同丹四十年风雨同舟四十年作者刘生文写在我和秀芳结婚四十周年的日子四十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0年1月3日,架着双拐的我和如花似玉的秀芳终于结为幸福伴侣。那天,是冬日少有的晴天,是上天有意赐给风雨过后,修一颗云水禅心曾多次提笔,想要续写这样一段风细柳斜的心事,却在回眸的刹那,忘却了这世间繁华。我不知道,在何时,才能够放下云水过往里所有不见不散的诺言,背上禅的行囊,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人说风雨流年,并肩携手同行,不离不弃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在这尘世间,有多少感情,从满怀期待开始,在心如死灰中结束,有多少感情,从满心欢喜,到伤疤淋漓。从最美初见,到后来秋风悲画扇,从开始无话不谈,到如今沉默不风雨人生路,你陪我一程,我念你一生一首老歌,在我心中荡起涟漪,让我又把往事勾起,想起那一段往事,忆起曾经深爱的你,回忆是一座桥,却是通向寂寞的牢。也许,一个人总要走一段很长的路,经历过生活中无数突如其来的繁华和苍凉风风雨雨来时路跌跌撞撞来时路,风风雨雨戏江湖。少时难攀书山险,壮年不识宦海途。成事艰辛败事易,创业坎坷守业苦。谁持财富过万载,唯有黄沙埋忠骨。人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人生之路就是一条没有回程的老了,就寻一处院子,做个归宿吧老了,就寻一处院子,做个归宿吧我想有一处院子等我老了的时候就去院子里住养花品茶我想和老伴手牵手一起躺在躺椅看月亮一起吹吹微风,感受风中带来的,我们的花的香味看着对方满脸皱纹的侧脸相我的女神七朵组合那年我爱上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她的名字叫七朵许诺旌祺曼山遍,喻为筱情博爱传,颜纯灵动兰花艳,韦美凡间尽享欢,吴宫圆玉甜又圆,罗家小女瑜敏燕,刘氏木石子如愿,七彩虹光沉鱼浅,朵朵飞叶落院子,藏着我浓浓的乡愁你记忆中的小院是什么样子?红墙绿瓦?绿荫青葱?还是锈迹满满的三轮车?我记忆中的小院子,好像离我那么近,又离我那么远近到,我自己的小院子与他有几分相似远到,再也回不去记忆中的小院时光大化惊高风傅抱石作品展亮相武汉美术馆大化惊高风傅抱石作品展展览时间2021年9月2日至2021年10月31日展览地点武汉美术馆123号展厅出品人陈勇劲策展人宋文翔展览执行林丽主办单位武汉美术馆南京博物院支持单位湖北省志存高远江汉大学美术学院教师暨优秀校友作品展开幕开幕式现场2021年10月14日上午,为庆祝江汉大学合并组建20周年,全面梳理江汉大学美术学院办学成就,加强美术学科内涵建设,促进一流专业建设,由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江汉大学美术学院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