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纪念海子,还有离开我们的诗人,不光是他们给我们带来诗歌

  3月26日,是诗人海子的祭日,说到死亡这个充满阴霾的词语,过了不惑之年的我们,可能有些微的麻木,见识过死亡,也深知死亡之不可逆转,人生的处境就是绝不轻言死亡二字,正在千方百计努力地好好活着!
  而那些死亡的诗人,比如海子,15岁考上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1989年3月26日自杀,年仅26岁。时下最流行的海子作品是《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但是,我不觉得这是海子最好的作品,他的其他作品所折射的人性光芒远胜于此,但是,这首诗歌也是最简单的普世之诗。 我不愿任何诗人,离开自己鲜活的肉体和太阳,无论他们伟大、卑微、渺小、自卑甚至猥琐,我希望他们一日三餐简单朴素或者豪华奢侈,每天都能晒着暖烘烘的太阳,偶尔写几首看起来还不那么讨厌的诗歌,虽然喜欢的人很少,但是自己活得开心就好!
  至于那些以写诗而矫情的人,我还是希望你放下诗歌的绳索,就这样在太阳下面走来走去,去拥抱那些爱你的人和生活吧!  海子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当代青年诗人。海子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2年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虽然他的一生很短暂,但是留下的诗歌深受大家喜爱,他的诗歌充满抒情,研究海子诗歌的人也很多,我所知的知名学者谭五昌《海子论》,用大篇幅的文字评价海子的诗歌。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诗人海子(1964-1989)
  选一首温暖的诗歌吧,这首诗名字叫做《日记》,里面的两句诗非常出名:"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日 记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1988.7.25 火车经德令哈
  诗人昌耀
  关于诗人昌耀,我所知道的文字来自于尔雅和马莉撰写的文章《斯人昌耀》,毫无疑问,对于大多数诗人来说,他们在生活中是徘徊和酸涩的,甚至与现实中的人格格不入,也不能说谁对谁错,他们不能狡猾地逃避现实的箭矢,甚至有时候违背常人的常识,引起别人的不悦、不屑、不快是在所难免的。 我所说的是,请宽恕你身边的诗人吧,他们的种种痴怪,都是他们心无顾忌。不如,原谅这些诗人吧!
  昌耀 (1936.6.27—2000.3.23),原名王昌耀,湖南省桃源县人,诗人。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宏大的诗歌个性。其代表作有《划呀,划呀,父亲们!》《慈航》《意绪》《哈拉库图》等。昌耀于2000年3月患癌症后在医院跳楼自杀,绝笔作为《一十一枝红玫瑰》,其出版的诗集有《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昌耀的诗》等。2000年诗人过世后有《昌耀诗歌总集》行世。昌耀在中国新诗史上是一座高峰,其历史地位已为人共识。
  昌耀被称为是"诗人中的诗人",其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在2016年,昌耀也着实热火了一把,但过后,我们还是要警惕这种源自后人的热闹。且看诗歌吧,不要为别人在那里争夺名利而忘记他的诗歌。
  下面选择昌耀的作品 《慈航》
  1 爱与死
  是的,在善恶的角力中
  爱的繁衍与生殖
  比死亡的战残更古老、
  更勇武百倍。
  我,就是这样一部行动的情书
  我不理解遗忘。
  也不习惯麻木。
  我不时展示状如兰花的五指
  朝向空阔弹去——‘
  触痛了的是回声。
  然而,
  只是为了再听一次失道者
  败北的消息
  我才拨弄这支
  命题古老的琴曲?
  在善恶的角力中
  爱的繁衍与生殖比死亡的戕残更古老、
  更勇武百倍。
  2 记忆中的荒原
  摘掉荆冠
  他从荒原踏来,
  重新领有自己的运命。
  眺望旷野里
  气象哨
  雪白的柱顶
  横卧着一支安详的箭镞。……
  但是,
  在那不朽的荒原——
  不朽的
  那在疏松的土丘之后竖起前肢
  独对寂寞吹奏东风的旱獭
  是他昨天的影子?
  不朽的——
  那在高空的游丝下面冲决气旋
  带箭失落于昏溟的大雁、
  那在闷热的刺棵丛里伸长
  脖颈手持石器追食着蜥蜴
  的万物之灵
  是他昨天的影子?
  在不朽的荒原。
  在荒原不朽的暗夜。
  在暗夜浮动的旋梯
  在烦躁不安闪烁而过的红狐、
  那惊犹未定倏忽隐遁的黄翔、
  那来去无踪的鸱鸺、
  那旷野猫、
  那鹿麂、
  那磷光、
  ……可是他昨天的影子?
  我不理解遗忘。
  当我回首山关,
  夕阳里覆满五色翎毛,
  ——是一座座惜春的花冢。  吾同树
  关于诗人吾同树,在本世纪初,我曾参与某杂志编辑,也见到了他的作品,南北相隔,只知多才,并没有留意。后来网上爆出其自杀的消息,非常可惜,主要说法是生活压力大。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两个字。好好活着。
  吾同树(1979.12-2008.8)
  吾同树(1979.12-2008.8),本名曾桓开,1979年12月生于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2008年8月1日自缢身亡于东莞家中。2005年7月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2005年7月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他的诗歌曾在《诗刊》《星星》《敦煌》等刊物发表,入选《2003年大学生最佳诗歌》等十余个选本。吾同树出生贫苦,父亲早逝,从小与母亲、妹妹相依为命。诗人任评说,吾同树的诗写得极有水准,非一般诗人所能及,"我想,他会成为海子第二,一点也不为过。"
  他留在世界上的最后一首诗《消失》。
  《消失》
  一只鸟,在层云上飞
  那疲倦的身躯、迷茫的眼神
  只能被云朵的灰色遮蔽
  或许云有多么脆弱,然而
  他无法穿透,他的力气已将用完
  内心的虚弱,更能感觉天空的缥缈
  .
  努力地扇动翅膀,依旧没能绕过
  雷电潜伏在云的周围
  他爱的人都在下边
  大地上熙熙攘攘地过往
  他们无法飞起,沉溺其中———
  幸福和苦痛,在尘嚣中难分彼此
  雨下了,寒凉的雨丝
  没有零落的羽毛
  再无孤独的影子
  之后,天空像新鲜的蓝床单
  而大地,继续像垃圾场
  物质坚持物质的腐烂
  梦在无形地蒸发,一切在缓慢地
  消失,于相近或遥远的未来。  诗人张征
  相对于甘肃省大多数诗人来说,张征名气并不大,无论是他曾经工作过的《西部商报》(这个报纸目前已经停刊,当时他在总编办工作)还是他喜欢的诗坛,他很少投稿,大多数时候只是写在自己的博客上。2009年3月,他删除了自己家里电脑上的东西之后,那天好像是个周末,从容离开了这个人世。
  张征(1978-2009),甘肃会宁人,1999年入兰州师专中文系学习,毕业后在会宁六十铺中学从事了两年的语文教师工作,后返回兰州,在报社工作。记得最清楚的他们租住在白银路的一套不大的房子里,时隔久远,好多细节记不清楚了。张征抽烟,并不是好烟,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我们在白银路的小巷子里啤酒摊上喝啤酒,张穿着夹克衫,白衬衣,笑嘻嘻地,眯着眼睛。和我一起拿着啤酒瓶子吹,夜风轻柔,灯光晦暗。
  张征(松柏丸丸)的博客
  浅谈昌耀诗歌的内倾式抒情风格(节选)
  张 征
  西川说:"昌耀,写出了一个行走于荒凉之境的饱满灵魂"。
  确实,昌耀诗歌当得起这样的赞语。通过高贵典雅的精神气质、博大宏富的思想内涵、排山倒海般的抒情气势,昌耀诗歌呈现出了一部厚重的人类心灵受难史和中国西部文化精神的反思录。姑且不论《慈航》、《山旅》、《划呀,划呀,父亲们》、《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青藏高原的形体》等一大批具有史诗气度的长诗,以及后期诗歌创作中所含弘的思想和情感深度,仅就其不同时期的短诗所流露出的细节真实,就足以刻画出中国西部世界的真实图景。而事实上,昌耀诗歌正是基于对中国西部世界的凝眸、体验和沉思,才最终完成了对其文化精神本质的辨认和象征。但就诗歌文本的解读过程来看,得以实现这种本质辨认的道路,是由贯注于诗歌文本始终的内倾式抒情风格所开启和完成的。
  所谓内倾式抒情风格,就是节制、内敛、沉思性质的抒情风格,其抒情力量呈现出向内收聚的倾向,抒情向度是纵深式向内拓展的。具体表现为诗歌节律的内化控制、诗歌语言的内向锤炼、诗歌情思的深度凝聚,以及意象、意象群的深向组合等。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通过文本读解方式,对昌耀诗歌所呈现出的内倾化抒情风格进行阐述和论证,并尽量揭示出,昌耀诗歌对中国西部文化精神进行本质辨认所走出的坚实脚步。
  一、昌耀诗歌对节律的内化控制,依托于诗歌情感的内在律动。
  昌耀诗歌对节律的把握和控制,在整体上依托于诗歌情感的内在律动。在昌耀的诗歌中,是情感的凝聚和拓延决定了诗歌节奏的轻重缓急;是情感的含弘和沉积,决定了诗歌韵律的抑扬顿挫;也是情感的深沉和博大,决定了诗歌技巧的多余。简言之,昌耀诗歌对节律的控制是一种内化控制,是其情感的外化表现。在昌耀的诗歌中,节奏、韵律等诗歌技巧完全是在下意识中自然形成的,决不是有意为之。
  比如《斯人》(1985):"静极——谁的叹嘘?//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援而走。/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
  这首小诗,宛如一个写意性质的"之"字书法一样。第一节只有一句,以"静极"两个字突兀起笔,将情感急剧地凝结在一个"点"上,诗歌节律也被无限收紧;"——谁的叹嘘?"以一个沉思性质的设问句,对前面的内容给予接应,同时在一个像是"横划"一样的破折号后,将情感向远处推移和延展出去,而诗歌节律也得到了疏解。紧接着分开一节,使诗歌情感产生了一定的断裂,在节奏上也有一个停顿过程,如同书法回笔时要将笔头从纸面上拔离一般。第二节突然将思绪转向地球另一面,以一个悬思性质的句子组成了风雨飘摇的意境,"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援而走",因为情感的转向,诗歌节律相对比较舒缓,但其内在的张力得到加强,正如回笔的"一撇";"地球这壁",随着思绪的猛然回转,情感在积聚中得到了沉淀,节奏也被立刻收紧,并产生了回旋的力量,而"一人无语独坐"这个意象的自然呈现,正是基于前述情感的不断累积,而其韵律的最终归位,也是在不断的收放控制中完成的,恰似一个"长点"。
  再如《慈航》(1981)中的著名句子:"我不时展示状如兰花的五指/朝向空阔弹去——/触痛了的是回声。"让一句话在一唱三回之间,产生了无限杳渺的情感氛围,也产生了回环往复、余音绕梁般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二、昌耀诗歌对语言的内向锤炼,基于其对汉语原始本意的发现和再读。
  昌耀的诗歌语言具有十分明显的个性特色。大量古奥、生僻的古汉语词的使用,独特的句型结构方式等,构成了昌耀诗歌卓异于现当代诗歌整体面貌的独特景观。昌耀诗歌在运用语言方面,呈现出一种发现和再读汉语言原始本意的倾向,从而形成了语言内向锤炼的痕迹。事实上,昌耀的诗歌,不仅在对待每一句话,每一个意象,甚至在对待每一个词方面,都力求精确领悟到其含义的历史流变痕迹。也是因为对诗歌语言的这种近乎苛刻的内向锤炼方式,才形成了其诗歌朴拙、典雅的韵味。
  如《庄语》(1987)中,"庄语"一词,表明的是一种原始古义上的状态,"庄"取"谨严持重"之意,暗含着对世俗世界的拒斥。《论语·为政第二》"临之以庄则敬"中的"庄",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庄语》诗中才说:"我必庄重。/黄昏予我苍莽。"因为"庄语"是"庄重正直的言说",所以一切都要具备原始意义上的庄严感。"苍莽"也是黄昏"予我"的。这里的"予"字,使用的是字的本义,象两手相与之形,是指事动词,表"授予"之意。
  而在《寺》(1994)中,更是有这样的句子:"我以全部身心这样凝视并感受着一种原始本义。/这一境界我勉为称作——‘典"。"这几乎就是对其诗歌语言方式的自我表白了。这首诗通过对"寺"的无限追思方式,在逐步消解其作为"建筑"、"公署"、"物质材料"、"独身者的修行"、"守灵"等附加的属性后,还超越 "语言"、"动静"和"功利"的层面,将最终的落点定位在"典"上。"典"是会意字,从字形来看,上面是"册",下面为"大",本义是"重要的典籍",引申为"法度"。《易经·系辞》中说:"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就是这个意思。而"寺"从字形来说,下面是一个"寸"字,表示的就是"法度","寺"的本义与"法度"有关。那么,这首诗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昌耀对诗歌语言的"法度"的认识。
  但是,昌耀对诗歌语言原始本意的发现和再读,也不是有意为之的,而是经过长期的语言锤炼和情感积聚,逐步得以实现的。正是对人类真实情感和中国语言传统的个性化继承和发展,才使得昌耀诗歌的语言具有了青铜般的质感。
  ……

不要因为善良,给别人撑伞,淋湿了自己260套Excel可视化图表模板,这些自带公式的模板可以迅速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免费领取!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所有的毒药和一切的良药,只是剂量上的不同。万物皆有其法则,做人做事都要讲究一失去了才会想起要珍惜外出后回家,一进入单元门,就看见楼上的邻居大姐在前面,缓缓地上楼,她看到我就点头示意一下,然后说一句回来了!,这是平时的打招呼方式。我看她脸色白的有点吓人,应该用惨白来形容。她左手健康失去的时候才想到要珍惜外出后回家,一进入单元门,就看见楼上的邻居大姐在前面,缓缓地上楼,她看到我就点头示意一下,然后说一句回来了!,这是平时的打招呼方式。我看她脸色白的有点吓人,应该用惨白来形容。她左手茶余饭后静禅茶余饭后10210626阅读3谨记以和为贵,和则万事兴,不懂之事,虚心请教他人,切莫自我封闭,三人行必有我师,终会受益匪浅,得贵人助而兴旺发达。不要对我说苦难净化心灵,悲剧使人崇高这六张照片,把婚姻家庭和人性讲透了!(建议所有人看看)109套高逼格商务风PPT免费领取!罗曼罗兰说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笔直的,没有岔道口的。道路漫长,往往紧要的就是那几步,一首催人泪下的爱情诗单爱铁韦我心里的痛苦你不懂我眼里的忧伤你也不明我与你的爱其实只是一场相逢一厢情愿的相思更像是秋天的收集收积你的点点滴滴然后埋藏心中那转身即忘的擦肩而过成了我今生的感动让我觉悟了人间茶余饭后静禅茶余饭后10180453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人际交往的层次,直接决定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和素质高低。两个人的沟通70是情绪,30是内容。情绪不对,内容就会被扭曲,纵有一肚子生命的怪圈入伏的天气真是应着节气,空气中充满了热气和潮气,一到外面就像进入了桑拿浴,迎面而来的热浪包裹了整个身体,汗水一下就渗了出来了。偶尔来阵轻风,也夹带着热气,感觉不到一丝凉爽,路边的树蒙古帝国的铁骑为何那么强悍,以至令欧州人恐怖图片来自网络蒙古铁骑在世界军史上曾留下重描浓写的印记,曾经是欧亚各国谈之色变,恶魔般的存在。图片来自网络13世纪,与匈奴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一样,蒙古拥有优秀的草原骑兵。蒙古霸业之所梦中梦更梦梦是人的生命当中很神奇的一件事情,虽然经过诸多探索,但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中国有周公解梦,用梦来预测着在生活中的吉凶祸福西方有弗洛伊德通过梦的解析来解决有心理疾病的问题,把个人潜意识母亲节妈妈花母亲节就是一个感谢妈妈的节日。说起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而现近的母亲节是源起美国,过在每年5月份第二个星期日。在母亲节的当天,通常会收到儿女们的礼物,在礼物中有献给母亲的花,
遗忘,最好的解脱有些事,我们选择了放下和原谅,并不是我们想开了,而是我们学会了忘记。我们的记忆力会随着年龄慢慢减退,我们会变得越来越健忘,其实有些事,最好的结局便是忘记,遗忘也是对心灵的一种排毒,只有走过半生,才能读懂人生人的年纪越大,就越喜欢回忆过去,因为过去有我们的童年,有我们的青春,有我们的欢乐与悲伤。回顾人这一生,快乐的时光是很少的,大部分的时光都是在平淡中度过的。人生有得意时也有失意时,总人生是一本书,需要用一生去品读人生像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我们每天都在成长,每天都在蜕变,对人生,对幸福,对自己,每天都会有不一样的解读。人生的答案会随着时间一直在变,这个世界上最难毕业的大学,就是人生这所大学。人人生的幸福,是内心的一份宁静时间不语,却给出了所有的答案,有时候会觉得,这个世界上最多余最无力的就是语言了。世间的美好都与心有关,一个人的内心是宁静的,看到的世界也是安静祥和的,一个人的内心如果是乱的,看到的人都是在失败和绝望中长大的小时候盼着长大,对未来的人生充满了无限的遐想,那时候我们是那般的单纯,现在想想还蛮羡慕那时候的自己。当我们真正的长大后,反而越来越怀念小时候了,我们最终没有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人心并只有超越过去,才能收获幸福人生真正的幸福,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只有过好现在,才是一种触手可及的幸福。人生的许多痛苦,都是来自于我们对过去的恋恋不舍。我们越是对过去流连忘返,就越无法取得人生的进步和成长,对鬼才丁元英遥远的救世主天道丁元英被助理肖亚文定义为是魔是鬼都可以,就是不是人。和跟正常人相比,他思维颠倒,说鬼话办鬼事倒行逆施,却还有道理。肖亚文说认识这个人就是开了一扇窗户,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知己,知命,不怨人,不怨天有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抱怨。而抱怨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认为自己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淮南子中有一句话,知己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听到过也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不要苛求别人清醒时做事,独处时思考。如果一个人不理你,有可能是对方的问题如果多数人都不愿理你,那就是你自身有问题。对亲近你的人要用心对待,不要听信别人口中的他人他事。不与好友争高低,不和恶人论短长交友不必言尽,言尽则夏日渐渐远去,秋天如约来,远方吹来凉爽的风,携着花香飘向四海(原创歌词)夏去秋来(待修改)作词王凤臣夏日渐渐远去秋天如约到来远方吹来凉爽的风携着花香飘向四海满天忙忙碌碌秋歌欢唱起来机械隆鸣人声鼎沸时节催人无所不在绿色换金装秋时急不可待瓜果飘人懒盐坛子里都长蛆,人勤处处都有风景做事给自己,不是给别人有的事如果不能用微笑面对,最好是沉默,凡事要看淡一点,心就承受了不要总是抱怨因为抱怨是无用的,遇事找方法,少找借口抱怨解决不了问题,也改变不了境况,只能削减你的热情遇到了困难,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