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原创散文五年了,阿代,天上安好

  (总750期)章富强 | 怀念阿代
  阿代,真名叫戴曾群。已去世五年了。
  他生前曾担任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博物馆馆长。是中国民俗学会会员,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省舞蹈家协会会员,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2005年,他撰写了全国第一部县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条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送审稿,并讨论通过于2006年6月实施。
  2008年,与胡世春、肖国松合著《土家族撒叶尔嗬》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4年11月,撰写的民间文学专著《名疆古地话长阳》,由长江出版传媒书局出版,并获"彭秋潭文艺奖"提名奖。
  他担任总撰的《中国民俗志·湖北长阳卷》,历时四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05年11月,荣获第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学著作奖。
  2020年12月,在武汉召开的湖北省民协年度工作会议上,被评为宜昌市十位民间文艺家之一。离他去世已是快五年时间了。
  我与戴曾群相识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1970年10月,长阳县文化教育局向县革委写出《关于调整充实县文艺宣传队伍的请示报告》。确定人员编制50人,全部纳入国家计划。招收部分新学员,充实演职员队伍。
  那年月正是大演大唱革命样板戏的时代,全县各初级中学,小学都掀起了学演革命样板戏的热潮。县文工团派出黄庆华、覃发池、许汝凤、艾小东等多名老师,到全县各地挑选有培养前途的文艺青年充实县文艺队伍。
  榔坪区片的戴曾群、傅祖光、张小平、罗厚雄、陈仕菊;
  贺家坪区片兰东、汪安全、覃万勤;
  津洋口区片向祖明、上官卫国、唐志远、何凤玲、王永青、马宗林;
  渔峡口区片覃士习;
  都镇湾区片刘宗琦、黄胜连、汪开泉、汪宝生;
  平洛区片张玉敏、郑桂兰、谭平远和我;
  龙舟坪城关镇覃社、张华、向菊、裴学军;
  宜昌市下乡知识青年刘平、李军、任大力等共30余人,先后被选入县文工团。除吹笛子的汪开泉同志是老师,已结婚外,戴曾群年龄最长:22岁,最小张小平、罗厚雄:13岁。
  从全县各地招来的男男女女小青年,天天在一起集训、生活。年龄大都在十五、六岁左右,天真无邪,无忧无虑。时间久,混熟了。相互之间不知不觉有了一个起"浑名"的习惯。我头大,就叫"大脑壳"。马宗林、罗厚雄就以姓氏开头,叫"马子"、"罗子"。上官卫国就叫"国伢子"。傅祖光平时喜欢把两眼一翻,拿一把破旧二胡,腰里系一根草绳子,扮演"阿炳"。特别是学说时任县委第一书记、县人武部张木生部长讲话,维妙维肖。有一次上大堰,在赵家堰公社演出,刚走进公社院子,就学着张书记的腔调讲话,几名在办公室的公社干部听到了,纷纷跑出来,边走边说:"张书记怎么来了,没听见车子响。"楼上楼下一看,只有我们几个伢子坐在会议室里。问:"看到张书记了么?"我们都知道是傅祖光干的,就说:"没看到张书记,只看到了他。"傅祖光看也不看那几个公社干部,对着窗外又是一顿呱叽:"这个农业学大寨,就要像山峰大队的周啟本同志那样,战天斗地,打垱改田,啊,坐在这个办公室里是学不好的。"那几个公社干部听得惊呆了。连声说:"像!像!"我们在一旁看着,十分开心。给他取名叫"傅嘻嘻"。
  张小平在我们那批学员中,皮肤最黑。有人叫他"张黑子",太直白了,大伙觉得不雅。恰好著名相声演员马季"解放"出来,说了一个反映中国建筑工人,援建非洲坦赞铁路的相声,说非洲黑人朋友很热情友好,见了中国工人,用"阿西里里"打招呼,不知道是"再见"还是"你好"。这个称呼用在张小平身上最好不过。那时县文工团每年分前河、后河两个巡演小分队,只要下乡演出归来,见了张小平,一声"阿西里里",算是打个招呼,久了,他也不在乎,"生就的木头造成的船",黑就黑呗!
  那年代电影院除了放以"三战"为主的战争片外,还引进放映了几部外国电影:如朝鲜的《卖花姑娘》、《摘苹果的时候》,南斯拉夫的《桥》,还有一部越南电影,片名记不清了。片中人物都叫"阿洪、阿亮、阿秀"等什么的。不知谁说,戴曾群很像其中一人,就叫他"阿代"!大家一听,觉得蛮好,"阿代"就慢慢叫开了。后来,连王克华团长、刘朝和书记也跟着叫。时间长了,县文化系统,还有外单位的同志,都叫他"阿代",真名也就淡忘了。
  阿代在我们那批学员中,除年长之外,爱说爱笑,性情豪放,乐于助人,亲和力强。他说的话,要办的事,大家都乐意接受,就像一只"领头羊"。他办事稳妥,没过多久,团领导让他担任"出纳"工作。
  让我们羡慕的是,无论是新招来的学员,还是六五年进团的老同志,都是三、四人住一间屋,有时两人挤一张床。他担任"出纳"工作后,在排练厅的旧房子上,给他安排了一间五、六平方米的"鸽子笼"单间,乃"财务重地"。虽然也只放得下一个单铺,一张桌子,我们觉得那就是"豪宅"了。
  1972年7月底至8月,原宜昌地区文化局组织九县文工团到宜昌学习现代京剧《龙江颂》全场。长阳文工团全体参学人员住在现宜昌东山第二军休所。当时是军分区教导队,左边是市七中,右边是宜昌师专,在师专教工食堂搭伙就餐。
  七、八月的宜昌,骄阳似火,十分炎热。没有电风扇,更谈不上空调降温。在室内水泥地面上铺一张草席睡觉,每天都是汗流浃背,十分辛苦。
  一天午饭后,阿代对我说:"大脑壳,我们去制冰厂拉一块冰块回来降哈温。"我们找师专管后勤的主任借了一部旧自行车,一条大麻袋,一根绳子。来到大公桥附近的制冰厂,用两块多钱,买了一块长一米五左右,宽厚三、四十公分的淡红色大冰块,装在大麻布口袋里,还露出一截。捆在自行车后架上,一个掌着车龙头,一个在后面推。
  那时的东山大道还是一条"断头路"。从汉宜路上师专,要么弯到九码头,从医专后门上,还有从张家店七弯八拐上。要么走现在的果园一路,都要弯两个大圈。走胜利三路上东山大道最近,但那时的胜利三路上东山,是一条羊肠小道,弯弯曲曲,中间还有上下不齐的几块小水田,走路都要十分小心。我俩觉得虽费力,但路近,天气又热,还是走近路好,万一不行,连车带冰一起抬。
  一百多斤重的大冰块,十分沉重,加之又是髙低不平,七弯八拐的小路,搞得不好,不是冰块歪了,就是前轮翘起来了,俩人累得满头大汗。热得实在受不了,在冰块上抹一把融化的冰水,往脸上、脖子上几抹几擦,汗水、冰水裹在一起,算是降温。
  正巧,大黄(黄庆虹)老师到市区看望他母亲,从东山大道走近路下来,赶紧上来帮了一把,仨人好不容易才将冰块推到东山大道上。
  回到驻地,用锤子将冰块敲碎,大伙用口杯,脸盆装着,化开后降温解渴,好不痛快!晚饭后排练前,大黄老师把我们好好表扬了一番,说:"今天大家喝的冰水是阿代和小章,冒着酷暑推回来的,要好好感谢他们俩。"
  后来,听说殡仪馆里冰遗体也是用这种大冰块,想起来胃就不舒服,再热也没去拖冰块了。
  1972年底,团里花一百多块钱买了一辆永久牌载重自行车。除事务长邓全胜有一部旧自行车,一部带框架子买菜用的板车外,那部自行车算是团里最髙级的现代化交通工具了。只配了两把钥匙,会计简长宜,出纳阿代各一把。团里规定,其它任何人不配车钥匙,连刘朝和书记有时开会办事什么的,都要找他俩拿钥匙。
  我们那帮进团不久的小青年,有的会骑自行车,有的不会。会的和不会的都好说,特别是那些要会不会的,骑自行车的瘾特别大。简会计年龄大,相当于我们的父辈,不敢去借。阿代是一起进团的,找他借好开口些。不知怎的,不论是男学员,还是女学员,好话说尽了,阿代就是不借。他的战术是:"宁得罪一人,不得罪一方。"
  后来才知道,看在一起进团的份上,也借过几回。都是骑着出去,推着或者扛着回来的。轻者车龙头歪了;重者钢丝断了几根,车轮钢圈变形了,轮胎瘪了。还有一次,要不是清江边有几棵大树挡一下,直接就下河了,险些出人命,他再也不敢借了。
  那时县文工团住在龙舟坪镇西街头,县大礼堂在东街头。我们每次演出都要从西街尽头走到东头,穿过两里长的一整条街。能有一辆自行车代步那是再惬意不过的。有一次在大礼堂快要演出了,不知怎的剧中的一个小道具,因白天排练,掉在西头文工团排练厅,台上少了一个道具,搞不好,要出洋相。情急之余,找阿代借了自行车回去拿,晃晃悠悠过了一把自行车瘾。骑着骑着,还用一只手假装扶着不会掉落的小道具,一只手握车把,以示车技髙超,得瑟了一会。
  这个办法好,不知谁发现了这个"秘密"。只要在大礼堂有演出,不是掉这,就是掉那在排练厅,总有人找阿代借自行车。
  久了,阿代也看出名堂来了,什么道具掉了,就是想趁机过哈车瘾。但又不能明说不借,后来,他也搞精了。要么和大家一样走着去;要么是要开始演出了才去,叫你借车不成。这也为以后的事埋下了"祸根"。
  1973年初秋,下乡演出归来,我与唐志远、覃士习、覃万勤四人同住的那间破屋寝室漏雨水,地面滴的大坑小坑,还有几道槽,实在是看不过去了。几个人一商定,用休息时间,挖一板车黄土回来填整一下。把邓事务长买菜用的板车一拖,借了一把挖锄,一只粪筐。来到西头原五0五那一带取土。坎上是东风二队刚发展栽种的一坡柑桔林,大部分树上挂了果,大小不一。离成熟采摘还有个把多月时间,青翠欲滴,一看就酸。
  唐志远团友出于好奇,说摘两个看味道怎么样?爬到坎上,连拉带扯摘了两个桔子。还没成熟的桔子,皮硬邦邦的,使劲一剥,手上全是黄粑粑的桔子水,一看清水直冒。
  几个人正在说着话,剥着桔子皮。突然,一个粗壮的男人腔传来:"站住,偷我们的桔子吃,我看见啦!"
  我们几个人抬头一望,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从坡上柑桔林里钻出来,指着我们吼道:"哼,几个伢子,让我逮到了吧。"
  那人从坡上下来,走到我们跟前,说:"偷我们的桔子,哈胆子不小。"
  我们听了,心里一点也不慌。不就是几个青皮桔子,这大天白日的,哪是"偷"呢?再说,捉贼捉賍,你说偷你们的桔子,桔子在哪?
  几句狠话一说,那人口气软了些。在板车周围以及地上、草丛里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桔子、桔子皮什么的,咱们身上也没有。
  原来,趁那人从坎上下来之时,覃万勤对我们使了个眼色,两个桔子连皮带果往板车土里一放,覃士习接着一粪筐黄土,早埋在车土里去了。那沾了黄粑粑桔子水的手,在黄土上几抹几糙,什么也没有了。那人只顾及下坎,根本没察觉,难怪找不到"赃物"。
  那人有些不甘心,指着唐志远问:"你们是那个单位的?"
  "长阳文工团的。"
  "你叫什么名字?"
  我正想瞎编一个,忽悠他一把。突然,一个声音冒出来:"他叫戴曾群。"
  我们听了,这哪里归哪里,不是明明栽赃嫁祸于"阿代"么。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我们几个人都憋在心里,也不笑。管他的,先忽悠了再说。
  那人见讨不到什么好,继续看他的果园去了。
  我们拖回一车黄土把地填平了。本以为此事就到此为止了。哪晓得那守桔人来到文工团住处,正巧碰到了大黄老师,大黄、二黄老师是双胞胎兄弟,在县城很有名气,大部分人都认识。就对大黄老师说:"您是文工团的?"
  "是啊。"
  "您们单位有一个叫戴曾群的?"
  "是有戴曾群,怎么啦?"
  "他今天带几个伢子偷我们队里桔子吃,被我捉到哒,您们要好好教育教育。"
  大黄老师一听,见那人说得有名有姓,有时间有地点,赶忙赔小心说:"那是,那是,我们一定好好教育教育!"
  到了吃晚饭时间,大黄老师提着一桶热水,走到大门口。正巧阿代骑着自行车回来了。大黄老师一见,气不打一处来,放下水桶,说:"阿代,下来。"
  阿代停下车,"黄老师,有什么事?"
  "阿代,二十好几的人哒,还带几个伢子偷别人的桔子吃,被别人捉到哒,搞得丑不丑啊!"大黄老师劈头盖脑就是一顿训斥。把个阿代一雷打到土里。
  阿代一听,说:"天哪天,我下午在哪里哪里办事,哪有时间去偷桔子吃,您肯定弄错了。"
  大黄老师见阿代态度坚决,矢口否认。"未必是我听错了,不是就好。"说完,提着水就离开了。
  阿代白白挨了一顿训,转念一想,不对,此事有蹊跷,搞得不好,又是张小平、罗子、马子、国伢子几个低嘎子,搞了坏事,赖在我头上。
  赶紧把他们几个喊到他楼上,连说带吼:"你们几个下午在哪里偷了别人的桔子吃,还赖在我头上!"
  那几个也是一头雾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都说没有。张小平的口气最硬,说:我下午在哪里哪里做什么,有谁谁谁作证,哪里去偷桔子吃,怪人不知理!马子、国伢子都说:"我们没搞。"只有罗子,听阿代一吼,估计是怕挨打,小声嘟噜说:我下午在哪里哪里,偷什么桔子吃。
  我们几个刚好打水端饭从楼下经过,听到阿代他们在楼上吼着,吵着,都相视一笑,那神态是说,别管他,让他们吵去吧。谁让你不借自行车骑。
  1974年底,我参军入伍,长阳文工团赠送我一个笔记本作为纪念,阿代和几位团友,覃士文老师也赠送了一个笔记本。那年12月30日,在欢送长阳县新兵入伍的仪式上,一帮曾经唱歌跳舞的团友,敲锣打鼓,把我们从东街头送到西街头上车,告别家乡的情景,令人难忘。
  十年后,部队精简整编,我调回长阳人武部,到1986年,已在人武部工作了三年,任政工科科长。
  那年秋天,团友傅祖光参加完第二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与张玉敏从武汉省歌舞剧团回到长阳。阿代设家宴,说是为老傅、张玉敏夫妇接风洗尘,喊我作陪。
  在县医院宿舍里,覃翠娥嫂子准备了一大桌"硬菜",两个大火锅,时兴叫"双排座"。
  我和阿代喝着白酒,傅祖光说是保护嗓子,喝红酒,张玉敏和翠娥嫂子喝着饮料。多年不见,大家十分髙兴。
  话题先是聊到傅祖光参加全国青歌赛上。我对傅祖光说:"老傅,这次你参加全国青歌赛,一曲《八百里洞庭美如画》,那高腔喊得好!为湖北争了光,也为我们长阳争了光。但火好又不好,好的是:经过预赛、半决赛、最后进入了决赛;火不好的是:进入决赛,十名选手抽签,你抽到了第一个上场,纯属下下签。唱得再好,评委们也不敢亮髙分。"
  大家都说:"手气不好,火是有点背。"
  阿代接着说:"还算行,虽然得了个第三名,那前两名都是‘娘们’,在‘爷们’中你还是第一名。"
  大家吃着喝着,说着笑着,好不快活。
  看着阿代那高兴的劲,我突然想到十多年前,我们四人挖土摘桔子后,嫁祸阿代的事。
  对阿代说:"阿代,问你一件事:七三年秋,大黄老师说你带几个伢子偷别人的桔子吃,你把马子、罗子、小平等喊到楼上,训斥了一顿,还记得么?"
  阿代说:"记得,不晓得是那几个伙计搞的鬼。"
  我哈哈一笑,酌了一杯酒,对阿代说:"先干了这杯酒,我来告诉你。"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那事是我们几个人搞的。"我把当年的情景一摆,真是:强盗三年不打——自说!
  阿代听了,也是哈哈一笑,"我说咧,天上没得个鹰子,地下没得个影子。搞了半天,是你们几个伙计搞的。"
  我赶紧又酌了一杯酒,说:"来,阿代,借花献佛,再敬你一杯‘平反昭雪’酒。你比窦娥还冤啦!赔罪!赔罪!"大伙都大笑不已。
  打这以后,不论什么场合,只要和阿代在一起聚会,必先给阿代敬一杯"平反昭雪"酒,他也不计前嫌,很豁达地哈哈一笑,是那样的爽朗!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2016年4月21日晚,我接到团友覃社的电话,说阿代今天去世了!听了一怔,简直不敢相信。因前两天说他因病住院,快出院了,我们几个当年的团友还约好去探望的,怎么突然就去世了呢?后来才得知,他治得那病好些了,正准备出院,突发心脏病,抢救不及走的。那年,他六十九岁。
  在窑湾殡仪馆悼念仪式上,望着躺在鲜花丛中的阿代兄,我好想对他再说一句:"阿代,来,敬你一杯,那偷摘桔子的真的不是你!"
  五年了,阿代,天上安好!

人生赢家VS生活中的小火花,看清生死的人都怎么选?2020年底,最应景的电影心灵奇旅来了。它似乎是为经历了2020的我们量身定做的。以最妥帖,最柔软又最直戳人心的方式,为我们展开一段灵魂之旅。直面生命的无常故事的开头,就让我们看到发现并栽培属于自己的黄金种子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刘墉每个人身上都有一颗蕴藏着独特潜能促进自我实现的黄金让快乐时钟,在生活里摇摆让幸福种子,在人生里发芽很多人擦肩而过,来不及遇见,转眼就是永远,相识更应惜缘惦记一天天,将我的头脑挤占,简单的语言,写不尽思念祝愿。愿不断的升温,将你的幸福点燃簇拥的夏花,绽放你灿烂的笑脸轻盈的白云,随温暖的种子赵自力母亲特别喜欢棉花,她每年都要种一些,从未间断过。母亲说,我们很小的时候,棉花解决了全家缺衣少穿的问题,让寒冷的冬天变得温暖。我读师范那年,家里经济压力大,好在父母勤俭,种了几拖延症和提前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相信大家对拖延症都不陌生。身边很多人或是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也许就是拖延症患者。拖延症患者会表现出很多特征,最典型的,就是会把计划要完成的事情在有效期内无限往后推迟。换下的衣服还没17亿买下一栋楼的张庭,用7年时间打造的商业帝国,你知道多少张庭原本是一个演员,但现在摇身一变成为了老板。这个老板真不是虚的名头,而是真有钱,是名副其实的老板。前段时间,张庭与陶虹参观一栋总部大楼,豪气买下一栋楼,并把其中的一层送给了闺蜜陶姚威搂着许敏,露出开心的笑容,许敏抱着孙子,脸上却流露难过姚威是谁?看着这个名字你会感觉到陌生,但看到郭威,你肯定很熟悉。姚威就是郭威,为何叫姚威,是因为他正式改姓了,跟亲生父亲姚师兵的姓,不再姓郭。自从认亲一年多以来,许多人都呼吁郭威改脸上皱纹纹怎么除?达人教你超简单按摩方法对付皱纹迎来新的一年又等于老了一岁,应该有很多人跟小编一样开始注意起脸上的细纹,如果不想花大钱做保养,其实只要靠简单的按摩,每天持之以恒,也能帮你KO讨人厌的皱纹哦。抬头纹这样救针对额头的你为什么是普通人?我们说做一件事情如果做得不是很好的话也许是方法问题也许是工具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事实上有很多的事情其成败不关乎这些而是在于一个人的观念与眼光在于一个人是否舍得投资投资时间与金女人,比爱情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强大作者琼笛情感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琼笛情感前两天一个读者和我哭诉,说自己和男朋友分手了,现在心情很低落很难过,每天不知道做什么,浑浑噩噩的。她知道应该早点走出来,可自己就是没其实,你对所爱之人的期望,往往映射出了你内心的缺失作者琼笛情感01hr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前行,不断探索的旅程,爱情亦然。一路走来,我们从孩提逐渐长为大人,从懵懂无知逐渐到成熟理智,也慢慢明白自己要什么,对于爱情,有了更多的期待。你的
祭奠革命烈士一一庄坤寿爷爷献给建党一百周年王丽慧江苏(一)走进红色李巷陪庄深表哥来看您时雨下的很大公安陈列馆里您的照片悬挂在墙上您是那么年青英俊刚毅眼睛遥望远方坚定的对共产主义伟大的信仰阅读您的历史,泪眼婆致敬清明粿王丽慧江苏(一)我把三月最后一缕余晖揉进了鼠曲草里和着黑夜的寂寞一遍遍学着母亲用清明的雨,把思念将糯米糅捏成光滑的剂子豆沙做馅加点桂花蜜,这样甜些季节的风吹不动轻微细节(二)清明粿巜入林记王丽慧江苏山路幽静阳光挂在树梢辉映着金光万丈鸟儿欢愉林间或跳跃或飞翔它们把爱巢筑在树上不要去打扰,我知道每一棵树都有爱的痕迹青翠的树冠是庇佑爱的翅膀盘旋着山道,是石板铺就错落有致,女人就像一首素颜诗女人就像一首素颜诗王丽慧江苏有点像黑格尔的美学每一首都会用心去写感动于,一只鸟一片云不经意间的花开花落或许锅碗瓢盆交响曲这是那么美妙生活中,细微见小。显大一切都可提炼心境或许,直抒春分词原创王丽慧江南(一)春分那天是下雨的窗外湿漉漉的喜鹊的羽毛湿漉漉的我的心也湿漉漉的为赵匡胤自杀的那个女人,真的好傻假如活在当朝还会有另一种活法(二)偷偷的拭去眼角的泪花以为自己不会哭了缅怀抗美援朝烈士徐光才王丽慧江苏在溧水中山烈士陵园安睡着这样一位战功显赫的烈士徐光才烈士之墓(19221950)70多年前,一批南京志愿军官兵带着祖国的嘱托,人民的期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茅山之行原创王丽慧江苏小妹相约茅山之行今非昔比今天出行是保时捷(二)怎忘记八十年代骑自行车朝圣茅山的目的人是轻松的心是快乐的这条路,有你我追逐过的云(三)都说大茅山的菩萨照远不照近是不是我和你培训原创王丽慧江苏培训,我是喜欢学生时代,不好好读书现在发现知识是如此贫乏随着年龄增长风扫着落叶的枯黄就像我的记忆被空白填满了失望恨铁不成钢,父母常这般说现在我后悔了知识能改变命运我的眼睛阳台上的那盆朝天椒王丽慧江苏一粒种子的生命力是如此顽强挤进多肉植物中悄悄发芽熬过干冻的季节叶与叶的碰撞,如心灵上的火花擦出爱情的缠绵没有半点名贵,没有丝毫优雅朝天椒,又尖又辣傲骨的生存那缕阳光给了大初夏的回忆王丽慧江苏初夏,充足的雨水浇灌着农田,这里曾经是一片桃园十里桃花,粉饰着儿时的回忆一草一木,清晰地朝我笑仿佛看到那位清癯的老人,朝我挥挥手一双太白金星的眉,舒展着睿智就像枝头上的霜麦子原创王丽慧江苏这个五月有太多的雨水一遍遍浇透了田头麦穗耷拉着脑袋,低头不语我听到风的哽咽声麦浪滚滚,泪是热的那顶草帽还挂在墙上孤零零的守望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在悯农中熟读的辛苦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