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苏洵若不是俩天才儿子逼的,我会变得这么厉害?

  作者:黛珂,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01
  这天,一位二十多岁的已婚青年游荡归来。日间闲暇无趣,看着妻子做针线时教两个儿子读书。   青年自知自己旅游这段时间对家庭疏于照料,对孩子疏于管教,于是想趁机考验下他们的学习情况。   这一考不知道,原来俩孩子的"水平"已经快赶上他了。青年心想:这还了得,这么下去他俩得给我当"爹"了。不行,必须得迎头赶上。   这位青年时年二十有七,正是我们的主人公苏洵。   说起苏洵这个名字,你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三字经》里的那段话: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不得不说,王应麟这诗编的好啊,不仅有刘晏、谢道韫这些神童,还把这位少年不读书的苏大学生编进去了。不知苏洵看到后会不会气得吐血。我想应该不会。那些人多有人教,而苏洵这位老学生,却是真真正正的自学成才。   苏洵见两个儿子学业这么好,一扫往日游逸之态,终于下定决心,开始发奋读书。   关于苏洵当时的情况,他在后来欧阳修的信中说道:"我年轻的时候不读书,整天思游闲逛,自视同辈之人皆不如我。后来想写一点东西却抓耳挠腮,思维停滞,方觉自己是书读得太少了。我把以前写的那些文章拿出来看,感觉都是垃圾,于是一把火烧了。从此以后只读韩愈、孟子的文章。"   只读韩愈等人的文章,那也就注定了苏洵与科举考试格格不入。众所周知,韩愈是倡导古文的,反对骈体。但当时的考试还没到欧阳修说了算。所以苏洵尽管读了不少书,但是在科举这条路上,始终是无缘的。   等到三十七岁这年,第三次考试失败了。苏洵想:我已经浪费了二十年时间在这件事上,如果再这样耗下去这辈子就算完了。于是,他云淡风轻地回到老家后,认真做好两件事,那就是 读书和教孩子 。   02
  提到教孩子,苏洵原来是有六个孩子的,最后夭折得只剩下这两个。在苏轼头上还有个哥哥。读者可以假想,如果他其他几个兄弟姊妹健在,凭借老苏家的基因,那在后世留下的佳话,恐怕就是"五苏六苏"了。   孩子们接连夭折,苏洵更加重视对幸存者的教育。因为,光耀门楣的事就全靠他们了。   老苏对孩子,那是相当友爱的。有一首诗叫《题三游洞石壁》,是这么写的:   洞门苍石流成乳,山下长溪冷欲冰。   天寒二子苦求去,我欲居之尔不能。   天冷得不行,老苏想待在家里,俩孩子非闹得不行,最终这位大学生不得不迁就两个小学生,父子三人一同去寒洞里踏冰。看看,这像不像你家那调皮的小孩儿。母亲陪儿子放鸟窝,父亲冰天雪地里陪孩子游荡,这种教育模式,就问你羡不羡慕?   因为没有什么好的素材,苏洵想:算了,直接拿你俩开涮吧。谢安是大雪天把孩子们叫来联诗作句,老苏呢,胡子一摸:"你们俩听好,我给你们取的名字都是有寓意的。轼者,我害怕你不懂得掩饰自己,最终遭来祸端。辙者,车毁人亡也怪不到你头上。"   老爹这一通训话,兄弟俩点头称是:您老人家说得都对!开涮完毕,兄弟俩接着读书。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1056年(嘉佑元年)。   蛰居了这么久,老学生苏洵终于再次出山,奔赴京城。不过这次不是为了自己,而且带着俩孩子去见世面。这令人不由想起了送孩子上的大学的父母。苏洵怎么也想不到,这次进京,是苏氏家族历史光耀的开始。   03
  父子三人到了京城,俩孩子该干嘛干嘛,父亲老苏将自己这几年写的几篇大作拿出来,投给欧阳修。欧阳修这时已经是翰林学士了,名副其实的文坛盟主。   苏洵给他写了封信,说他的文章已经到了一定境界,不是第二个韩非、孟子,而是第一个欧阳子。历代的大儒中,勉强能和他相提并论的,也就数李翱还有几分神态。   老苏做了多年农民,这次为了俩儿子的前途命运,一番吹捧在所难免,并无多少吸引读者之处。只是他后面又给欧阳修吐露了几句掏心窝子的话:我读韩愈、孟子等贤人的文章有七八年,兀然端坐,一天读到晚。慢慢地,觉得胸中丰盈明朗,开始想写一点儿东西了。这就是我写的几篇文章,请您查收。   欧阳修读了苏洵的《权书》十篇,大为赞叹,转发朋友圈,并配文道:此当代之贾谊、刘向也。   这话是不是名副其实?暂且不必理会。只不过从这时开始,苏洵的才华正式得到了主流文学的认可。一大批学子们整天追向他学习写文章。甚至后来苏轼的学生黄庭坚也说:"我要是见到,恨不得给他跪下,请教作文的方法。"可见,苏洵这十多年的苦读,其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他的文章结构巧妙,浑厚通达,就连骂人也骂得很有趣味,传闻是他写了一篇《辨奸论》。   文章开头,老苏说了写很有意思的话,列举了王衍、卢杞的事,把这两人作乱之事归因到皇帝的昏庸无能上。又说:现在有这么一个人,嘴里整天说着孔老之言,装成伯夷、叔齐的样子,喜欢招纳名士。大家都以为是颜渊、孟轲复生了,但其实他是一个阴险狡诈,将王衍、卢杞合而为一的人。这人是谁呢?就是王安石。读罢全文,骂人是很有艺术,但颇与事实不符,因此印象最深的也就是四个字:囚首丧面!这是说王安石不洗澡,也不洗脸,样子忒难看。   苏洵的文章没用多少的典故,也写得从不晦涩,读起来明白充实又带着思考。闲暇之时,我可以一口气读半本。   04
  苏氏父子在京城滞留了一年,盘缠用了不少,但也确实没白待。嘉佑二年,二苏兄弟一同中了进士,这时苏轼二十一,苏辙十八,正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的年华。老苏抚摸着俩儿子头笑道:这下终于不会愧对祖宗了。   然而,就像苏轼后来写的: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上演着悲喜交加。父子仨人高兴之余,眉州突然传来消息:苏轼的母亲病逝了。他们极速返回,一路上痛苦不堪,喜庆全无。   对于苏轼兄弟来讲,母亲是他们读书之初的启蒙老师;而对于苏洵而言,妻子也是他读书路上的引路人。原来这父子三人如此伤心,不仅是失去了亲人,还是因为失去了老师。   苏洵伤心之余,写了篇祭文,哭道:   自子之逝,内失良朋。   孤居终日,有过谁箴?   昔予少年,游荡不学,   子虽不言,耿耿不乐。   我知子心,忧我泯没。   感叹折节,以至今日。   呜呼死矣,不可再得!   少年不学习,像教孩子一样启迪你,现在呢,想再受到启迪却失去那位鞭策者了。苏轼的母亲是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可能没有多少文化,但从苏洵的笔下娓娓道来,其品性风貌,完全不输给他后来的那几个儿媳。苏洵在文章最后写道:   隶武阳县,在州北东。   有蟠其丘,惟子之坟。   凿为二室,期与子同。   骨肉归土,魂无不之。   我归旧庐,无不改移。   魂兮未泯,不日来归。   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永远是有今生没来世。观苏洵的心境,我以为可以和潘岳的悼亡诗相比了。   05
  嘉祐三年(1058年),宋仁宗召苏洵到舍人院参加考试,苏洵推脱有病,不肯前去。关于其中理由,不外有三:   第一,朝廷既然已经读了我的文章,还设置考试,那不是质疑我的能力吗?   第二,俩儿子都考上了,然后我去考,万一没考上,那脸面往哪儿搁。   第三,我已经彻底厌倦了考试,您还是找别人考吧。笔者以为厌倦考试,称得上是最正经的回答。   后来朝廷没有举行考试,而且直接任命他为秘书省校书郎。这都是韩琦的功劳。当然,也是因为老苏想做官。他已经是个大学者了,那么做做官有什么要紧的。于是,他在给韩琦的诗中写道: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九日和韩魏公》   这时苏洵已经年近五十,写出这首诗来确实令人怜惜。但这就是科举制的现实。不过好在他最终如愿得到了官职。受命与项城县令姚辟一同修撰礼书。   等到治平三年(1066年),《太常因革礼》编撰完成,苏洵也因病逝于京城,享年五十八岁。临终前让苏轼写完他留下的《易传》。随后,兄弟二人扶老父灵柩,走水路南下,返回眉县后与母亲合葬。   苏洵死了几百年后,有一个明代学者茅坤将他纳入了"唐宋八大家"。而茅坤也是对他文章评议极为重要之人,几乎大部分文章都带有肯定的箴论,说是铁粉并不为过。   回看老苏的一生,读书是晚了点。但就如中国人对于《红楼梦》一样。读书也是一样。我们从不过多担心没有人会去读那些经典名著,因为它就像在我们基因中放置过的GPS定位一样,早晚有一天会引领我们去读,或迟或早,不一而论。   -作者-   孔尧。笔名黛珂。热爱生命,热爱文学,热爱诗词。一个清纯朴素的文艺青年;一个难以自拔的红迷;一个性空灵的古诗词作者!

聊聊具有区块链特性的虚拟数字货币说起具有区块链特性的虚拟数字货币,大家并不陌生。首先诞生于2009年的比特币,其次在2015年以太坊又正式上线,两大具有代表性虚拟数字货币诞生发展至今,颠覆了人们对区块链的认知,且人这一生中,总要有至少一次为了喜欢而奋不顾身的冲动听了一场李宗盛音乐专辑的直播,全场只放李宗盛的歌。直播伊始,直播间里的观看人数就直线飙升,主播当即定下今晚二十万人的目标。这是对李宗盛音乐魅力的信心。分享给几个同样喜欢李宗盛的朋友人生的格局纵向看,格局就是眼界横向看,格局就是胸怀浅显看,格局就是行为深度看,格局就是心态。人活着,重要的不是金钱多寡,重要的是心态好坏。拥有什么样的心,便拥有什么样的世界。没钱的人,顶多活你是如此平凡,却是我生命中特别亮特别亮的那缕光山间小镇云边镇上,外婆王莺莺开着一个小卖部。这个目不识丁的山村小老太太,每天都在和外孙刘十三斗智斗勇。刘十三眼中的王莺莺总是耀武扬威的。她牙尖嘴利不饶人,武力值还爆表,经常追得刘十浅析区块链谈到区块链对大多数人来讲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多数人应该看过或者听说过区块链,陌生的是区块链到底是啥及相关联的术语。简单讲区块链就是一种分布式的记帐方式。通俗用专家话讲就是记帐认帐丧钟为谁而鸣切尔诺贝利的祭祷卡夫卡说过不是所有人都能看见真相,但所有人都能成为真相。用这句话为切尔诺贝利的祭祷这本书作注释,尤为贴切。1986年4月26日凌晨一点半,由爆炸引发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迄在抑郁这件事上,你并不孤独你也许听说过抑郁症,但你可曾真正了解它?2012年,一个叫走饭的女孩在微博上留下这么一段话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走饭用生命的结束引发了不拧巴的人最勇取云海玉弓缘中秋假期怀旧,在大风大雨的天气里重温了一遍梁羽生的云海玉弓缘。初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个初中生。犹记得当时心里最不喜厉胜男,觉得她心性不好,自私自利。没想到如今再读一遍,心里最喜欢人的人心即江湖外科风云外科风云是朱朱写的一部医疗职场励志剧,集合了老中青三代医护人员的职场情感纠葛。外科风云也是一部温暖明亮的职场励志小说,直击中国医患矛盾。外科风云更是一部揭露人性复杂的小说,在其中的如何快速成长自己如何让自己快速成长起来,变得更成熟更有人格魅力更优秀更睿智?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交流这个话题。首先,要勇于跳出自身的舒适圈。这个执行起来很困难,尽管如此还是得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精神去成为照亮你生命的那一缕光云边有个小卖部云边有个小卖部是继上一本畅销千万的现象级作品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之后,张嘉佳带来的又一本治愈系的书。张嘉佳用这本温暖如童话般的书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光的。悲伤和希望都是一缕光。书
不要不开心其实你超厉害的希望,冬天的风是柔软的,街边音乐是柔软的,糖炒栗子甜味也很软,棉衣是柔软的,鱼丸在小锅里慢慢变得柔软,电影院的座椅是柔软的,你的手和怀抱都很柔软,而我要揣着柔软的心脏,去到那个柔软胡言乱语(一)内在小孩最近老是看头条有个心理学家讲内在小孩。内在小孩是什么我并不懂我只知道一点心理学也好,哲学也有,宗教也好,讲的其实是一回事。如果说大家以为的道也好,天道规律也好,是一座山,而疯言疯语(一)三观炸裂的顶楼又更新了,有多少人跟我一样,一边祝福着顶楼的三观,一边看得津津有味。从一开始的极度不适应,到今日的无动于衷,会发现环境的力量真的很重要,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可怕情不知所起从什么时候喜欢花,我已经想不起了,大约每个女人都爱花吧?无论长得丑俊,无论内心怎样。所以,花成为一个永恒的万人迷。极少有人不喜欢。很久很久以前,有个朋友对我说你这一生,白瞎了,吃没晚上不要和异性发这三条信息,很容易就撩出感情无论男女,当他们只能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听到自己的呼吸,或当他们在沙发上生病,没有人帮忙盖被子时或是在夜班后,当我坐公交车回家,头断了,只有一碗方便面,或是当我阿姨没有力气带一杯热水时一套心理学杀手锏,让对方30秒喜欢上你睁开眼,只能看到世界。闭上眼,才能看到心界。催眠大师熟悉的30秒钟从陌生到相识,只用一分钟。三藏认识一个朋友,人称V姐,人长得漂亮而且性感,像极了我是特种兵中吴京追求的余男,有一种在孤独中,成为更好的自己在孤独中,成为更好的自己每个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候,那些无人问津的时光,那些触手可及的孤单,都是在磨练你,某一刻,当你静下来聆听心中的声音时,你会发现,世界远远比你想象的辽阔。在孤独是长孙皇后的一首春闺艳诗,大胆撩人,却令皇帝啧啧称美说到历史上有名的贤后,很多人都会想到唐太宗李世民的结发妻子长孙皇后。都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女人,唐太宗能够开创贞观盛世,离不开长孙皇后的支持与辅佐。长孙皇后出生名门,儿子,你的优秀是妈妈的幸运,你的成长是妈妈的幸福假期里与儿子的相处,让我感觉到孩子确实是长大了,已经不再需要父母的每日陪伴。我们其实都很享受拥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对对方都没有过多的限制和要求。发现,儿子在大的给儿子的一封信看吴军的为什么要读非小说类名著,深以为然,把他的观点记下来与儿子共享,阅读非小说类名著,除了增长知识,还有至少以下三个好处1。可以进一步提高你的语文能力,特别是理解力。名著或者说经儿子的作业,看的我头晕周末了,终于等来儿子电话。大概聊了半个小时,照例,嘘寒问暖,叮嘱早餐好好吃,要锻炼身体,不能玩太多游戏。谈到学习,儿子说他们理论力学老师非常棒,每次上课课堂都爆满。现在在学习准备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