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那些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最后都怎么样了?

  我是高功能自闭症孩子的妈妈,自闭症就是孤独症。孩子6岁多就确诊了,现在快14岁了。关于自闭症,有太多误区了,比如以为自闭症是后天造成的,以为自闭症就是不说话,或者以为自闭症能治好,还有的说很多自闭症是天才。自闭症是以症状而不是成因来命名的,其成因很多,目前尚未明确,总之是神经系统有问题了,其显著特征是存在社交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和特殊兴趣,有这几个特征的都算"孤独症谱系障碍",就像"光谱"一样,光谱最中间的部分是典型自闭症。我的女儿之所以6岁多才确诊,也源于我们的无知,我们看到她会说话爱说话而且话很多,幼儿园以前能背诵唐诗三百首,普通的数学计算也能算,小学第一次单元测验三科满分,我们哪里想到她是孤独症啊。然而,她爱说话只是跟大人能说,而且主导话题,单向交流,因为大人能顺着她聊啊,她的话题枯燥无味,她对同龄人视若空气,显得有点"酷"有点"清高",小时候我带她外出时她会突然松开我的手跑开,有段时间她回家的时候一定要走楼梯而不是坐电梯,还有段时间她要去一个地方的时候总是先往反方向兜一圈,确诊的时候,她测出来的智商并不高,韦氏测试结果105,但这就算"高功能"了。她注意力不好,情绪不稳定,不会与同学正常沟通,没朋友,跟我们可以正常交流,当然谈不了什么高级复杂的话题,小学期间她爸陪读,在机构训练也没多少效果。初一开始,注意力不好反应慢,课程跟不上了,情绪也不好,疫情期间上网课,改百度百科,吞药闹自杀,住精神科医院两次每次一个多月,出院后一直服药。现在初二,我辞职,上午进教室陪读,下午带机构训练,三天两头闹,服药中,课程基本只听点数学和物理,一做题错一片。我同事家的高功能自闭症,发展比较好,小学他妈妈辞职陪读到三年级就不用陪了,那孩子没有注意力问题和情绪问题,智商130多,钢琴弹得不错,就是指法不对,去年考上了深圳一所中等偏上的高中。我很羡慕。
  我的孩子,阿斯伯格,没去医院看,但对照了很多资料,我可以确定他是阿斯。他两三岁时就表现出孤僻的行为,邻居们小孩凑一块玩热热闹闹的,他也在,但他总游离在人群之外自己玩自己的,不会跟小朋友们互动着玩,他也喜欢热闹,但他会有一种我喜欢看你们玩我不玩的感觉。他从小挑食,严重挑食,长期只吃玉米胡萝卜火腿肠和土豆,长期每天早上吃一个烤面包,不肯尝试别的食物,水果只吃苹果和梨。从小就安静,一岁就能安静看天线宝宝半天不吵闹,我在厨房做饭都不需要管他,那时候我还暗喜他这么乖不吵不闹专注又独立[流泪],两三岁时没有什么明显的敏感期,不会撒泼打滚要这要那,那时候我经常带他逛街逛公园,在玩具店游乐园玩,从来不会吵着要我买这买张,喜欢什么看一看玩①玩,我说咱不买,他就放回去了。从来没有主动要求我买什么,好像世间一切都是浮云,没什么占有欲。
  两三岁时我妈和他姑姑都说过他为什么老是叫不应,喊他半天都不搭理的,对于有抚养孩子经验的人来说这个情况很不正常,但我那时是第一次当妈,啥也不懂,我觉得他跟我和爸爸沟通得了,跟对门邻居也能玩在一起,没什么不正常啊。对了他小时候爸爸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说:你叫什么名字。爸爸又问:你(重音)叫什么名字?他也:你(重音)叫什么名字。当时觉得搞笑,现在想起来才知道那是病症,他不会聊天,听不懂话的意思,鹦鹉学舌是阿斯伯格的一个特征,当时三岁左右。
  三岁半上幼儿园,哭了一个学期,每天都要哄着去,进入集体生活后他的不正常就开始明显起来,因为有对比。他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排队做操,团结合作那些活动他都很少参加,老师拍的照片里他多数是游离在圈外的,他独自坐在台阶,而同学们都在玩游戏。他对人多的活动会恐惧不安,四周岁生日时,经常玩的游乐园举办会员集体生日,那个月生日的孩子都可以参加,我带他去了,在游乐园玩得挺开心,然后活动快开始,我们排队签到准备进入生日会场地时,他就不配合了,闹别扭,不肯脱鞋子,不肯进去,我哄了好久,最后不耐烦了凶了他一顿,他委屈巴巴跟我进去了,小朋友们都很兴奋,玩游戏得奖励,他就挨着我站着,对那些毫无兴趣。直到切蛋糕,才有点开心,坐在那吃,也不跟别人玩,别的小朋友会三五成群一起吃,他却独自一人悠然自得吃的开心,浑然不觉得自己是在一个世俗尘世,仿佛自带结界罩着他的世界与外人无关。
  儿童节幼儿园搞活动,家长陪孩子在操场看亲子表演,然后是美食聚会,每个孩子都带一份美食然后一起吃,我当时带的小一盘煎饺,一盘双皮奶,都是他爱吃的。去到学校把食物放在教室,我们就要去操场了,他却不愿意,要留在教室。当时我强迫他下去,因为所有人都在下面没有人在教室。他哭,跟我僵持了很久,我当时真的好无奈也好生气,为什么老是在高高兴兴的场合这样扫兴?一根筋,无理取闹,烦死了。我现在才知道,阿斯伯格的孩子对环境特别敏感,对突然的变化接受无能,会恐惧,惊慌,想逃离。每到这种人多的时候,跟平时不一样的时候,他就会不安,而我不懂他的心情,我认为他无理取闹,我骂他凶他讨厌他,我想起来心里就很难受。
  幼儿园大班时,园长找我谈话说他不对劲,他经常独自在园里四处游荡,上课时突然走出教室,站在楼梯窗前望外面,老师在教拼音字母,数字123,他就走到玩具区玩玩具,早操时他总是站在队伍外面不做操,午觉从来不睡,要老师陪着哄着才睡。园长说是不是我生了二胎后对他忽视了,他有天不听话老师跟他谈心他说了句:反正也没人爱我。我深刻反省了自己,我怀二胎后一直没忽略过他甚至还特意多对他好,他一直是我带着睡,直到弟弟出生后他才跟爸爸睡,满月后也是我接送他上学,跟平时无二。可能他心思真的很敏感,感觉到了我没注意到的细节?生了二胎肯定没办法像以前那样百分百响应他的需求,我在怀二胎时就开始跟他做心理建设了,在快生的时候特意买了他当时很迷的汪汪队玩偶,在弟弟出生的那天送给他,我说这是弟弟带给你的见面礼,弟弟爱你哦。在二胎这事上我觉得我是尽量照顾他的心情的。
  园长当时委婉暗示我要带他去广州看看,我上网查了自闭症,对照着发现他不是自闭症,他有朋友,他跟对门的同龄小伙伴从婴儿起就天天在一起玩,他们俩从小玩得好会一起玩游戏,虽然他不爱跟别人玩,但他跟熟悉的人玩一点问题都没有。他没有自闭症的典型症状,于是我就忽略了,我没放在心上,我只是多跟他谈心多陪他玩。
  感谢幼儿园老师,她对他很好,他不愿意参加表演节目,她就安排他一个跟着老师一起出场的角色,只需要跟着老师朗读一段就行,他在毕业典礼上牵着coco老师的手,老师能让他放下紧张不安,虽然有点笨拙但也完成了表演,他到现在还记得他的coco老师。
  上小学后他的纪律性差和一根筋成了大问题,一年级我被叫了三次家长,第一次是开学第一天,中午放学他不知道为什么不肯回家,在教室里僵持,我当时抱着小弟弟走那么远大热天的,见他油盐不进就生气了,打了他几下拉他回家,回家后骂了他一顿。后来还有几次这样的,他应该是学习上有压力,纪律上被老师批评了,然后就不知所措又怕我生气,就不肯回家了。我总跟他说,你一点小事不要搞得更大,被老师批评一下没什么了不起的,哪个小孩不挨老师批评啊,批评了你改正不再那样不就好了吗,你这闹别扭干嘛呢,我好声好气跟你说那么多都不听,非要倔在这,我还要回家做饭的,你能不能听话?他就是这样总把一点小事放大,要闹得我们都不耐烦了打他骂他才罢休,我心累,我知道打骂不应该,但油盐不进的时候,真的很抓狂。
  人说人之所以生气愤怒,都是因为无能。是的,他的情绪失控是因为他没有学会处理那些让他惊慌的事情,我的情绪失控同样是因为我解决不了我要解决的问题。
  后来我在头条看到"自闭症轩轩",我佩服轩轩爸爸,每当我心情不好感到迷茫无助,我就看他的视频,从中获得力量,去学习怎样跟自闭症谱系的孩子相处。
  路漫漫其修远兮,每当看到学生跳楼的新闻,我心都会痛一下,我害怕我的孩子也会那样,因为他敏感,他又没什么朋友,他不善交际在班上总是格格不入,时常被同学捉弄,可能再大点,上初中,会遇到更多的问题,以他的性格,受委屈被欺负都不愿说的,真的很怕他被霸凌,怕他承受压力的能力太弱,容易抑郁。唉。
  我就是自闭症长大的,现在50多了。自闭症孩子是非常痛苦的,由于父母的愚昧无知,不知道这是自闭症,把这种情况当成"傻子",受到家人的歧视,辱骂。在我试图与他人交往时,他们都对我嘲讽。由于我语音不清,在我训练说话时,一直学我说话,使我更加不敢说话了。我现在还是不能与他人正常交往,说话不清,不能与他人交谈,不能融入到社会,尽管现在我有稳定的工作,但处处碰壁,时时受人欺负,我在其他人眼里,就是一个"傻子"
  由于工作原因,接触过很多自闭症的孩子。孩子们成人后什么样子,和父母们的状态关系很大。我见过有的孩子,很严重,但爸爸妈妈意志力很强,除了给孩子到特教学校进行训练外,花很多时间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还有的父母很努力,经过了很多异样的眼光,和学校打了很多交道,让孩子能够参与到正常孩子的生活当中。这些孩子,虽然目前还没有结婚生子的,但有一些完全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有的家里人不在的时候还可以自己做饭吃。我也见过妈妈们组织起来生活小组,每周聚在一起教孩子们做饭,一个包饺子,这些孩子可能要学习两三个月,但最终他们学会了,再学下面条。
  当然也见过一些父母,想法就是反正这样了,没得救了,就这么凑合过吧,拖累着吧。
  自闭症的孩子,我们都叫星星的孩子,有人说上帝拿走你一样,就会给与你一样,所以很多人说,自闭症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有天赋,比如规绘画,音乐等。可这些天赋,都不是生下来就妥妥的给到父母的。父母们如果不给孩子创造环境,怎么能观察出来他擅长什么,孩子又怎么有机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其实自闭症的孩子们很可爱的,只是父母们用如何的心态去面对他们,真的很重要。每一个人,都有成长的力量,我们给他们土壤、阳光和水,也许他长得和别人不一样,但终究会长出他成功的一面。可是我们自己气馁了,孩子的阳光雨露一天有一天没的,他们就很难成长的很好。
  父母开始以为孩子是拖累,最后还是拖累。父母开始心态积极,希望给孩子一个至少离开自己可以自理生活的未来,孩子未来也便不是拖累。
  听说国外已经有了自闭症孩子成人结婚的。一切皆有可能吧。我没有见证过结婚的,但真真实实见到过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妈妈可以有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带领更多自闭症家庭走出来的。很感动,也让我们真切见证了,父母的力量对孩子有多么重要。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采纳我哦
  我的儿子就是中轻度自闭,现在正在进行早期干预,才开始4个月就感到他明显进步了,我觉得自闭症的孩子都特别单纯,我儿子总是很快乐,大多数时间都笑眯眯,以至于老师教他做生气这个表情的时候,他都不会。特教老师说我儿子经过两三年的特教学校学习就可以送到普通公立学校了,我们没有想那么多,只希望他每天都快快乐乐
  看了回答,觉得很多人真的很搞笑,很多人连自闭症是什么都没有搞懂,就做专家回答别人。自闭症没有办法治愈,不管什么程度。自闭症不是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见过干预效果算最好的孩子,但是和普通孩子放一起马上知道巨大差距了。所以不要存在孩子能做什么简单工作的幻想,能生活自理就算不错了。政府关注他们,帮助他们才是最大的出路。
  我的孩子在两岁半时被诊断为综合发育延迟,其实这个不需要诊断,我们自己也看得出他与同龄人的差距,只是我们需要更科学的判断和指导。
  诊断后,我们就一直在定点康复机构上课干预 家庭干预,目前已经两年了。中途上了幼儿园小班 特教周末班。我们上课的机构都是自闭症、智力障碍、发育延迟和唐宝。自闭症居多,我和自闭症宝宝可以说接触比较多了。在这里上课最大的年龄是八岁,七、八岁以后有一部分小朋友去上普校,有一部分去上特校,还有一少部分就呆在家里了。
  其中有一个小朋友是我们同一小区的,与我们家孩子同龄、小两个月。之前我们上幼儿园小班时,放学来不及到特教机构上课,就在小区找了个家庭式早教,每天放学后就在那里加一节课,周末还是在特教机构上。这个名叫辰辰(化名)的小宝贝就是在这里认识的,当时他也在上幼儿园,放学后在这里上课。辰辰在这里上课不久,他的早教老师就很委婉的告诉负责照顾他的外婆孩子有点不一样,外婆回家也跟孩子父母说了,但父母不承认。他父母还是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他们说他们问了他们科室的一些医生(血液科),都说孩子没问题,早教老师就不太好说了,直到我们去那里上课,老师知道我们是被诊断过的,也知道我们在入园之前包括当时是一直在特教机构上着课的,而我因为见自闭症孩子见得比较多,也确实觉得辰辰有点问题,早教老师建议我在两个孩子上课、家长在外等待期间能给对方家长聊一聊。辰辰外婆有好几次还专门让辰辰父母送来上课,就是想让他父母跟我聊聊,但我接触这类孩子的家长多,知道这类家长对这个问题的敏感度,我也只是稍微提了一下,问孩子有没有去医院评估过,我都不敢说诊断,对方家长反应就很大,他们觉得辰辰没问题。辰辰也确实跟我们非专业人士对自闭症的认知有些不太一样,他有语言,甚至语言还很丰富,抽象思维也比较好,还能自行想象编故事,对熟悉的人也有一些互动。
  辰辰四岁后,换到了一家公立幼儿园读,他们父母一直觉得是外婆外公带的问题,还有之前读私立幼儿园,老师过于迁就孩子的原因,以至于孩子到四岁了,升中班了,一些最基本的自理能力,比如自主如厕还不会,还有就是辰辰有一些诸如攻击人的行为问题,他父母都觉得是外公外婆太迁就造成的。到了公立幼儿园,加上孩子又长大了一些,问题就越来越明显:无故攻击人、情绪不稳定、自说自话等。因为攻击人,辰辰父母多次被老师、园长约谈,后面因为又出现打伤小朋友的事故,辰辰也一直没办法融入课堂、融入游戏,全班三十几个小朋友没一个小朋友能和他一起玩,他也无法与任何小朋友和老师交流,辰辰被劝退了。这个时候辰辰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带去医院看诊,被确诊为轻度自闭症。辰辰父母对此还是有些不能接受,又带着辰辰去北京儿童医院看诊,结果一样。之后就到我们上特教的机构上课了。
  辰辰来的时候自闭症症状很明显也比较严重了,加上已经四岁多,干预起来就有些困难。但他家庭给给力,除了特教机构课程,他们也在特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家庭密集干预,进步还是很大,目前干预半年多,没有攻击性了,可以遵守集体课的课堂纪律,有一些互动,有少量的主动交流。
  小豪(化名)是两岁多就在特教机构上课的,是轻度自闭症。前年暑假还一直在这里上了一个暑假的幼小衔接。我接触他的时候他已经五岁多了,可以独立上集体课,个人能力很好,能跟人进行交流。如果不与正常孩子放一起,还真不会觉得他有什么不同。简单点说,比起正常的孩子,这类孩子明显就是过于单纯,心思很干净,有点像俗称的"一根筋",说什么就是什么,不会转弯。小豪是前年暑假后就正常入读小学,中途他爸爸回机构退押金,我问了下情况,他爸爸说比他想象中好太多了,除了成绩稍微差点,其他一切正常。当时他们刚刚期中考试了,小豪达到了及格线。他爸说就是在跟同学的交往互动上还有些木讷,需要同学多次提醒、主动与其交流。但小豪才七岁多,我觉得未来会越来越好的。小豪的情况是很好的,父母发现得早,干预得早,没有行为、情绪等方面的障碍,智力也正常,他的主要问题就是社交障碍,经过五年的康复,也达到了一个可以交流互动的水准,我相信之后应该是可以达到网上说的自己有社交恐惧症人群的生活水平的。
  思思(化名)是重度自闭症,两岁发现,四岁开始上特教课,父母离异,由奶奶抚养,家庭干预没跟上。目前七岁多,去年难道精神残疾证,有情绪、饮食障碍,严重社交障碍,但她有美术方面的天分,她的特教老师都多次在说如果思思父母不离婚,父母对她稍微上心点,她的情况会更好。她跟她妈妈在一起就没有情绪障碍,很听妈妈的话,可惜她是判给爸爸的,妈妈只是偶尔来看看她。我是亲眼见过她用黏土捏泥人的,手法很专业,捏出来的东西很形象。我记得我有一次坐在她旁边,她不愿意上集体课,就在一边捏黏土,她一边捏一边说:"给你捏个帽子吧,加个蝴蝶结,加一圈宝石……"。如果她是看着我说的这些话,就完全是天才儿童有没有?!她把捏好的帽子给我看了,真的太好看了,要知道她还是完全没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的呀!思思奶奶说,这个学期在这里上完了,先还是送到普校试试,不行就只能上特殊学校。目前看来,她上特殊学校的可能性很高,就是不知道特殊学校会不会着重培养她美术方面的特长,以后也许在亲人的照料下,可以谋得一份美术方面的工作。
  小易(化名)是倒退型自闭症,小易很早就会说话,家里人教得多,一岁多就会像"1+1 2"这种简单的算数,会一些英语单词,家长教了很多诗歌,都能背,可以自己吃饭、如厕,就像是一个天才儿童,家里人还因此到处炫耀。但两岁多的时候,很突然的就不开口了,一开始还会喊人,之后就完全没语言。家长吓到了,带去医院诊断:倒退型自闭症。医生说这种现象叫"返祖",他很有可能还会越来越倒退,最后生活不能自理。小易的妈妈因此和他爸爸离了婚,再也没管过他。爸爸到现在,小易快八岁了,从两岁多诊断为倒退型自闭症,到现在快六年了,都不能接受小易的状况,小易一直是奶奶带着到处看诊、治疗、干预。刚确诊的一段时间,还做过针灸、电疗、药物等治疗,从四岁起就一直上特教课。但是孩子一直在倒退,有时候是看着有些进步,又倒退了,后来还有了饮食障碍,很多东西都不吃,就喝点牛奶,身体也很差。去年年底春节之前上完课就回家了,奶奶带在身边,没能入学,就这样呆在家里,未来不容乐观。
  乐乐(化名)是一名中度自闭症,智力正常。一岁八个月就确诊并开始特教干预 家庭干预,我见到他时他已经四岁多了,个人能力很强,在我看来跟正常孩子无异。能独立上集体课,能完成复杂的指令,可以与人对话交流,也会主动通过语言表达来寻求帮助。我见到他时他的时间安排是上半天幼儿园 半天特教机构。幼小衔接那些内容都学得很好。在我孩子学习的这家特教机构,个训课、感统课这些是老师带着孩子上,家长就在外面等,集体课需要家长陪同与辅助。所以在特教机构,我是真没发现乐乐除没有正常同龄孩子那么灵光外,有什么与正常孩子不一样的地方。乐乐七岁多时就正常入读普校,我以为他会就这样子从小学、初中读到大学,后面就是正常轨迹了。
  没想到上学两个月后,乐乐被学校劝退了,原因是他去抱了女生,迫于家长、家委会压力,学校决定开除乐乐。事情过去一年多了,乐乐没再找到合适的学校,目前情况不明。
  对于乐乐(男孩子)抱了女生而被学校开除这事,我们这些家长是很愤愤不平的。乐乐入学时,校方是知道他的情况的,这个是瞒不住的。毕竟对于中度自闭症,就算在学习上能跟上,行为或情绪方面也多多少少存在问题,加上他办过延迟入学,理由就是自闭症。所以对于他抱女生被开除,我们都觉得这个行为确实容易在现下大环境下被过度解读,但就发生一次,就省去教育、处罚等流程直接开除,一点机会都不给,难免让我们这些特殊孩子的家长有些寒心,这明显就是入校就给人贴了标签,直接不给人证明自己或者说纠错的机会了。一句话说到底:这孩子是自闭症,喜欢抱女生,他这个是病,改不了,学校、家长不能容忍,只能开除。
  我的一个同学,与我同龄,他的父亲和我父亲是同一个单位的,小时候我们就是在同一个大院长大的。他从小就与我们同龄人不一样,大家一起玩的时候,总有一种他的游戏打开方式不对的感觉,总之很难玩在一起。长大一点还发现跟他交流是有问题的,就是感觉说话不在一个维度。经常自说其话,甚至都不知道他在说啥。
  我们80后,那个时候并没有"自闭症"这样的概念,只是觉得他有点神扯扯的。读书成绩奇好,尤其是理科和外语,他还自学了日语,后来还到日本留学。但是他的生活很奇葩,在日本留学,居然会将脏衣服集起背回来让他妈给他洗,如果不是自己身边熟识的人,真的很难想象和相信这样的画面是真实存在的,一个学期的衣服,他是怎么做到的?!漂洋过海的带回家。
  到了正常交往异性的年龄,他从不接触女生,快三十岁的时候连个女朋友都没有,关键是他自己没有什么谈恋爱、结婚、组建家庭这样的概念,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父母开始怀疑他不正常,最开始是以为取向问题,后来带他去看诊,才知道他是高功能自闭症。他这种情况,没有明显的智力、语言等方面的障碍,我们小时候觉得他不一样,最重要的就是他的社交问题。他智商非常高,是博士生毕业,在日本工作,具体工作内容我不是特别清楚,只听他妈妈说是搞什么研究还是什么软件开发的,工资很高,年收入折合人民币在五年前是一百多万,现在因为很久没联系了,不清楚情况,只知道一直没有交女朋友。
  这样子想想也就明白高功能自闭症的一些特点,就是他能生活自理,能胜任一定的工作,甚至像我同学这种还能胜任高精尖工作,就是像科研这种高专注力的工作。但他们有严重社交障碍,兴趣狭隘。像我同学,就是一日三餐 工作,之外完全不知道干啥,连衣服这些都是他妈妈帮他买,收入也是给妈妈。这种情况怎么评判?他自己觉得过得挺好的,就是家里人着急!
  题主这个问题很开放,就我自己亲身基础和了解的自闭症就有很多种情况,还分程度,所以不是患有自闭症就是一个死结。有时候还跟发现自闭症的时间,早期有没有进行很好的干预,大环境因素等等都有关。他们未来会怎样,不是仅"自闭症"三个字就可以一刀切的说清楚的。
  顺便说说特教机构的问题,我知道网上有一些人是抵制机构干预的,认为机构会把孩子越教越傻,还有人说本来还只是发育延迟,结果机构一教,反而变成了自闭症。另外有一些人又特别迷信机构。这里我说下我的经验感受。
  不管是被诊断为自闭症还是发育延迟,显然这两种情况都是需要干预的,其实这两种情况也都属孤独症谱系。
  关于干预,家庭干预肯定是绝对重要的,但是你说家庭干预这么重要,是不是就只是家庭干预就行了呢?可以!前提是家长有一定哦孤独症(自闭症)谱系早期干预的专业知识并能在干预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孩子的一些核心问题,不断学习干预方式方法。
  目前世界上对于孤独症谱系早期干预最权威的方式就是丹佛模式,而丹佛模式最早就是来自于家庭干预,是好多家庭干预成功案例提炼总结来的。对于自闭症的干预密度,目前被大部分人认可的是每天要干预六个小时以上,显然就算是你去了特教机构上课,只是机构上课那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特教机构的存在意义在于引导,对于我们这种没有特教干预专业知识的家长来说,是需要到特教机构上课,老师做课堂教学,给孩子建立一些理论、概念等基础,老师再指导家长做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泛化和强化。例如认知方面,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图片教会孩子认知西瓜,孩子有了这个概念,家长在课后就开始泛化、强化,带孩子去超市买菜,看看真正的西瓜或者去水果店摸摸西瓜,认知不同品种的西瓜,再买一点让孩子吃,更直观的理解"西瓜"这个物品。我只是举个例子哈。另外,孩子他是不断成长变化的,会出现很多阶段性的问题,我们家长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如果不知道什么原因、怎么办,可以向老师请教,通过课堂结合课后家庭干预解决一些问题。例如我家孩子前两年是没有自言自语(无意识无内容的自言自语)这种情况的,最近几个月开始出现并且时常还会很频繁。我试过直接制止、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效果不佳,我也因为他这样的情况感到有些担心,便请教了他的特教老师,特教老师也反馈他在课堂上偶尔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他语言的自我刺激。但是这种情况也不能让他自由发挥,这样很容易让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学习注意力就严重不集中。所以我和老师就随时沟通,想了各种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每天仅自言自语这事的状况都不一样,所以随时还要调整方法。
  如果你选择的特教机构,没有跟家长强调泛化,那你就要考虑这家机构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如果孩子在机构连续上课三个月,没有一点进步,也可以考虑换老师或机构。
  在我孩子上课的机构,也有一部分家长全依赖机构,花很多钱在机构甚至几个机构、医院排了很多课,认为这样就可以了。这种想法也是有偏差的。不管怎么说,理论始终是需要付诸实践,我们才能掌握知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尚且如此,特殊孩子更加要重视,毕竟最终我们都要融入社会与人群。
  其实患不患自闭症,或者患其他什么病,或者普通的人,或者优秀的人……最后都是由生走到死,都是这样一个过程,既然来了,就好好的走一遭,最后都是殊途同归。
  我表妹的孙子长得很漂亮,是一个小帅哥,我表妹因要开饭店忙不过来,小孙子一直由她亲家母带着,大约一岁多我们聚会时我就发现他与别的小朋友不同,不会喊人有点吵,不喜欢陌生人抱他这些都算正常,但是逗他时没反应,拒绝与人眼神交流,亲家母说是因为认生,在家里时挺好的,因为聚会时间短,我也就没深究了。几个月后又聚餐,我发现他真的不正常,还是不会叫人,逗他也不理,拒绝下地行走,拒绝眼神交流,容易烦燥,我心里疑心更重,因我表姐在她家打工,我就打电话问她,向她了解情况,她说小孩平时就是这表现:不叫人,喜欢自己玩,在他耳边大声呵斥,他没有任何喜怒哀乐表情,有时候最多瞟一眼,玩他自己的,有时候瞟都不瞟,无动于衷。我有点着急,心想这孩子这么不正常,家里这么多大人难道都没发现吗?又怕自己没搞清楚乱说得罪表妹,于是我试着跟表妹打电话聊天,聊到孩子她果然都说好,除了不会叫人,其他哪哪都好,我暗示她:虽然这叫人有的开口早有的开口晚,但两岁多还不会叫人,有没有去医院检查检查,看看有没有问题,再查查别的地方看健不健康?她说检查了都正常。最后没办法我只好说实话,管她心里恨不恨我,把小孙子的一些表现以及自己的怀疑告诉她,我说:自小我们亲姊妹一样长大,你的孙我也当孙一样看待,我也希望他是健健康康的,你就带他去专门的医院仔细检查,如果有毛病早治早好,她答应了,后来告诉我,医生说很健康没毛病,再后来听说送早教班了,半年又再聚,情况好点了,在他大人引导下勉强能喊人,但是是对着空气喊不望着人,因我曾怀疑他家孙子有毛病,我妹夫给我看他孙子学校搞活动的视频,以力证他孙子正常,视频里是舞台跳舞,台上小朋友站三排,小孙子因长得帅站C位,别的小朋友都在原地踏步舞着一双小手手,突然小孙子转起圈圈来,满场转,别的小朋友都下台了他还在转圈圈,我妹夫说是小孙子调皮故意捣乱,好吧!我还能怎么说呢?
  自闭症并不可怕。只要找对方法用心的教他,他就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也就是说父母花多少心思就能收获多少。在美国这一类的孩子,他们往往在某个方面都很有天赋。把他的潜力挖掘起来,他就是个天才。现在很多it方面的公司就专门找自闭症的孩子,因为这一类的孩子做事都非常认真靠谱。他们都往往大学毕业,也正常的成家立业。因为在中国治疗起步比较晚,又没有普及这方面的知识,所以父母一听到孩子得了自闭症,以为天就塌了。其实并没有这么严重。如果父母放弃了,他就是个傻子。孩子的前途就在父母的手里。陪着孩子慢慢的成长,他一定可以成为你想要的模样。
  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班里面来了一个同学。他家是外地调过来的。这同学从来不和人交流。上课老师提问啥他也能回答。就是不和任何人来往。平时也不说话。而且学习非常好。过了几年后,突然发现他在街上卖报纸。而且不主动卖,有人要他就给。有时候一个人在那傻笑。之后我问我别的同学。同学说他就差几分就考上大学了。就差那么几分。就疯了。有时我也到他家去买报纸。他从来不多说一句话。然后几年不见了,听说不在人世了。现在想想,他这个应该也是自闭症。

经典情感语录集1。人的一生要疯狂一次,无论是为一个人,一段情,一段旅途,或一个梦想。2。人生的经历就像是铅笔一样,开始很尖,经历的多了也就变得圆滑了,如果承受不了就会断了。3。快乐有三法舍得放下最旺夫的三种女人,男人娶到就是赚到!情叔导语成功男人背后,必定会有一个为他默默付出的女人,如果有一天你成功了,请不要忘记那个陪你一起吃苦受累的女人。这三种旺夫女人才有的特征,男人娶到是上辈子积了福!第一在你贫困潦倒时艰难的情感,短暂的人生一个买菜从不讲价的男人,既使知道自己被坑,也会选择默不作声。只是以后再也不去那家买菜了,对人如此,对感情也一样。当下社会,残花败柳排成行,要钱要车还要房,酒吧宁摇一身汗,回家不做一中国机长好看,英雄的号召力才是硬核,与大片无关中国机长好看,英雄的号召力才是硬核,与大片无关文建华国庆前夕,一家老小去看了中国机长。中国机长的故事来自川航2018年发生的一次真实事件。事情大致是这样的2018年5月14日,刘传从一起恶性事件看现在农村学校的生态环境,急需改善从一起恶性事件看现在农村学校的生态环境文建华11日上午,四川内江威远县黄荆沟镇中心校内发生一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据威远公安通报,受害人陶某某(男,56岁,黄荆沟镇中心校副校长)我不是马云,我只在老家承包了一个鱼塘我不是马云,我只在老家承包了一个鱼塘文建华掐指算来,20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故事却一箩筐。2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直到20年过去了,想起这20年,过得快也过得慢。20年前,老盖不住江河湖泊,就教会孩子游泳吧为什么不教会孩子游泳?文建华2020年6月21日下午15时30分左右,重庆潼南区8名小学生相约河滨玩耍,一人不慎落水,7人施救,结果8名学生全部溺亡。悲剧发生了,而且是惨重的悲剧。罗永浩还在江湖飘,我就愿意挨坚果这把刀罗永浩还在江湖飘,我就愿意挨坚果这把刀文建华罗永浩是牛逼人物。我只是偏远山区一名不太安分的教师。实际上在山区农村上班就该老老实实的混日子。拿那点低下的工资,过普通得毫无色彩渲染的平我嫂子,未婚先孕。大着肚子办的席,也没有很大吧,五个月左右我嫂子,未婚先孕。大着肚子办的席,也没有很大吧,五个月左右。她怀的是双胞胎。她的婆婆,也就是我大姨,在一堆亲戚坐一起扯家长里短时,亲口说要不是怀的双胞胎没舍得打,小x不一定娶她。是初中英语课本上的LiLei和HanMeimei该结婚了吧关于初中英语课本的误区,我一直觉得MissGao和JimGreen他爸有一腿,然后LiLei在第一次去Jim他家见到Jim的妹妹KateGreen的时候就心怀不轨反正我一直特讨厌李好想要一段舒服的关系啊好想要一段舒服的关系啊。你在打游戏的时候,我可以在一边看剧。你贪玩太久了,我就可以抱怨一句有完没完,然后把手边的玩具丢过去。不管是谁点菜,都大概知道对方爱吃什么,哪道菜里不可以放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