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澧阳川笔记神楝

  神楝
  余涛
  澧阳川巨木众多,最有名者有五:四里店镇大店村孙大圣庙门口双银杏树;澧阳镇三山岭尖大柏树;澧阳镇辛庄村大黄楝树;孤石滩镇孤石旁梧桐树;常村镇柳树王村柳树王。
  人老成精,树大成仙。五棵巨木都称神树。树下都有庙宇,或土地神,或二郎神,或大圣神。初一、十五、逢年过节,村人匍匐在地,焚香祈祷,头顶香烟缭绕,遮天蔽日,迷迷蒙蒙,成迷幻之境。
  五树中最巨者是澧阳镇辛庄村大黄楝树,树身十人不能围,高二十余丈,枝叶覆地三十余亩,远观如山岳,森森然,风越树冠,呼呼然。据传树龄逾三千年。
  我就是这棵大黄楝树。
  光绪末年,山东闹义和拳,余占农和任耀祖在黄楝下的土地庙前焚香跪拜后,袒胸赤膊,背负大刀,从澧阳望君归码头乘船,顺澧河东下山东,打红毛鬼子去了。
  他们一去从此杳无音讯,辛庄拳师李三戒说,他在天津大沽口见过他们,当时他们正挥舞大刀杀红毛,正在用铁肚功挡洋枪。李三戒后来进京城打长毛,不久就窜回来了。他说,长毛的枪厉害,金钟罩,铁布衫都不管用。他说估计他俩悬了。
  每月初一、十五大黄楝树下土地庙前,两个苍老的母亲咚咚磕头虔诚祈祷。
  宣统年,辛庄人宁景龙从武昌携枪回来,丢了辫子,还嚷嚷着让大家剪辫子,可皇帝还在,谁敢剪啊 !
  宁景龙站在黄楝树下,土地庙前,朗声说:"咱汉人在武昌已扯了旗造了反,鞑子完了蛋,还拖辫子干嘛?"
  村人睁大眼睛,半信半疑,继续拖着辫子。没几天镇上来人,上枷带镣把宁景龙押走了,据说秋后要处决。好在白露时节,没辫子的革命党,举着十八星旗,从叶邑沿澧河浩浩荡荡而来,建立军政府,开粮仓,放囚犯。宁景龙被任命为澧阳镇镇长。
  五年后,他退休回辛庄,成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和枪王李时常等一起创建辛庄国民小学。
  民国三年,树下的土地庙依然烟雾缭绕,祈祷的内容亘古不变,所不同的是烧香的村人短发齐脖。贾妮和闫孩私定终身闹得轰轰烈烈,两氏族长带领族人在树下行家法。族人把贾妮和闫孩对面合抱,藤条缠绕,缀上青石条,抬到东塘,嗵一声,抛入水中,登时无影。
  我静静地看着,我知道这不是第一回,也不是最后一回。后来村人传说他们被东塘里的黄鳝精救起,他们和黄鳝一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黄鳝救没救他们我不知道,东塘里有黄鳝精倒是真的,因为后来辛庄捕蛇人刘织娃曾经捕杀东塘黄鳝精。有童谣为证:"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辛庄的刘织娃。"
  民国二十七年,鬼子就进中原,接着从漯河乘东洋铁船,溯澧河而上,为害三百里澧阳川。
  辛庄村余占虎、余占豹、徐景进、徐进发、任广德、任广财、宁革发、宁弘魁等二十二位小伙子,在土地庙宣誓,喝壮行酒,负大刀,自愿参军去漯河杀鬼子。
  我的有生之年没有看到他们回来,鬼子却似乎越来越多,政府开始两男出一丁,被抓的丁在树下麻绳拴着串成排,押往澧阳镇望君归码头。
  后来他们都没有回来,倒是鬼子持枪架炮地涌进澧阳川,在澧阳辛庄开枪、放炮。杀男丁十人,奸淫妇女八人,制造辛庄惨案,这些丧心病狂的畜生,对我也不放过,对着我的身体开百枪,放十炮,蛋壳深深地钻入我的身体。
  民国三十一年,鬼子还没闹完,又闹蝗虫;蝗虫还没闹完,又闹饥荒。鬼子搜刮尽了粮食,蝗虫啮噬尽了青苗,饥荒毫笼罩澧阳川,人们啃食尽了草、树根、树皮,甚至有人吃滑石。
  我是树大皮厚,即使这样,仍有辛庄的余占木有气无力地靠着我的身体啃食我的皮。他有气无力,啃着啃着就倒在我的脚下,再也没有起来。
  辛庄的人死的死,逃的逃,仍有叶邑方向的难民逃难而来,死在我的脚下。听说他们有的逃向龙岭百泉寺,那里设有粥棚。虽然蝗虫吃完了我的叶子,人们啃光了我的树皮,但却奇迹般地活过来,是因为我树大根深。渡尽劫波,我身上刻下了人类深深的牙痕。
  1948年立冬,一支打着红旗的队伍攻占澧阳川。澧阳镇解放,黄楝树下,辛庄贫下中农群情激越地批斗地主贾世民。他们声泪俱下,备述旧社会的苦,说着不解恨,就在贾世民身上拳脚几下。只一会地主就不像地主了,反而像一个乞丐了。
  1958年大炼钢铁,小学生敲锣打鼓到各家各户收索铁器;大人们到田野砍树,后来到山上砍树。铁器抛进了炉子,树木投入了炉膛。锁子也炼了,门鼻也炼了,钉子也炼了,铁锅也炼了;田野的树、山上的树、村庄的树都被砍完了,整个辛庄只剩下孤零零的我。
  村长说,砍黄楝树!结果没人敢砍,都说树上住着神仙,其实我知道树上什么也没有,我只是一棵饱经沧桑的树罢了。
  村长胆大,拎着斧子朝我砍过来,紧接着就是三斧子。我怕疼,在伤口处流下了红色泪水。村民一看黄楝树流血了,哭着跑了,村长也撂下斧头,跑了。
  一个月后,村长病重,村民都说是触动了树仙。哈哈,村长只是受到惊吓,其实我仅仅是一棵古老的树。从此村民称我为神树。
  1978年鹅城脱脚河修建大桥,县政府通知澧阳镇政府,镇政府通知辛庄村,砍大黄楝树解桥板。辛庄余占农和任发在树上张贴黄裱纸:诸位仙家,为支援鹅城建桥,兹定于十月初八日,杀树。请各位仙家早做准备,移驾别树,过期不候,多有惊扰,请多见谅!
  第二日,余占农和任发等人拉动长锯、挥动斧头开始杀树。他们杀了半个月,血流了半个月,汩汩滔滔涌入澧河,澧水殷红映日月,很是吓人。
  一个月后,神楝轰然倒下,尘土激荡一百二十丈,遮天蔽日,接着就是电闪雷鸣,暴雨如注。
  树身截面逾两丈,长二十余丈,重不可估量。二十五辆牛车串联,一百头牛拖拽,结果车崩坏,牛累死,黄楝树纹丝不动。村人说只有巨人石老憨能背树。老憨弯腰弓背把树干立起,扛上就走,一晚上走了四十里,太阳露头时,把树撂在了脱脚河边。县政府奖励老憨玉米五十斤。此事载入鹅城县志。
  脱脚河畔,立起黄楝木,县政府特意造巨型钢锯,锯长五丈,宽三尺,搭起二十丈高架,每头二十人拉锯。一月后,立冬时节,二十块两尺厚木板,稳稳地搭在石桥墩上,脱脚河成通途。木板上面有老头、小伙、大闺女、小媳妇噗通的脚;猪马牛羊的哒哒的蹄;马车、牛车、小拖拉机嘘嘘的轮。
  日月如梭,岁月流逝,没人在意脚下的桥,更没人记得我是来自澧阳辛庄的黄楝树。我默默地躺着,任千人踩,万人踏,无穷车轮碾。渐渐地我身上的车轮子越来越大,我身上的重量越来越大,我的腰越来越疼。
  1990年冬日的某个夜晚,一辆又一辆百吨卡车碾过我的身子,我实在是撑不住了,我的腰轰然而断,车子把我重重地压在干涸的河床上,两个司机惨死。那一夜我失眠了。
  我觉得作为树的使命应该已经完成了。我应该回到我的故乡辛庄看看,我想家了,我的根在那里。县政府来了一位大员,看着河里的我说,据说这棵树是澧阳镇的黄楝树,通知澧阳镇运回去吧。
  澧阳镇政府派员来接,镇政府人员说,这些木板黄心有花纹,扔了可惜,而教育向来贫弱,给孩子们做课桌吧!就这样在木工的斧锯之下,我被做成近千张课桌,躺在了澧阳中学的教室内,我陪伴一茬又一茬的学子聆听教师们的教诲,学习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一不小心我成了渊博的树。
  2000年镇政府给学校配发千张高压板面铁课桌,这次我以为我的使命真正完成了。镇长却说木头坚,废物利用,烧炭吧。于是我又进入了炭窑,几天以后,我成了黑黑的炭,在那些刺骨的冬日,我努力火红地燃烧着自己,温暖着别人,最后化成灰白色的炭灰儿,第二天我被倒入澧阳麦田里,化为肥沃的冬泥。来年春天,麦苗青青;夏日,麦穗黄黄。
  我就是一棵树——大黄楝树,辛庄的那棵。
  单刀,本名余涛,河南省方城县人,自由撰稿人。生活平静,内心澎湃,诸多思索,
  寄托文字,以文为马,仗剑天涯。近期主要创作系列小说《澧阳川笔记》《青眼天下》《隔壁老王传奇》和诗歌、散文。

风轻云淡且心安,世事多变勿贪婪车站里应该从来不缺那种别离的伤感,医院里从来不缺那种无奈的感叹,行走在这人间,离别总是在倒计时着。风轻云淡且心安,世事多变少如愿。穿梭在人群之中,我拿着自己的身份证,找着那个可以带滴水之恩,何必涌泉相报?朋友金好救了一个落水少年,孩子的家长千恩万谢。不但请他去饭店吃了饭,还送给他三千块钱,可是金好说什么也不收钱,对方只好作罢。金好跟我说起此事,我盛赞他见义勇为,却认为他可以接受馈赠人不开心的根本原因想太多当下,我们常听到一个词叫崩溃。有人说,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只在一瞬间,因为实在不开心。实际上,人活得不开心,关键在于太会想。老子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万物皆是由少而多,由简小年浓浓年味起,人间小团圆农历的腊月二十三,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小年,也被称作是谢灶祭灶节和灶王节。南北方的日期有所不同,北方是腊月二十三,而南方是腊月二十四。虽然民间流传的民谣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但其实真正为过淡(此文无价)古人云世间浮华皆如梦,淡看浮云是福人。人生在世,繁华如梦,不管好的坏的,穿过呼啸而过的岁月长廊后终将明白,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人生苦短,我们与其活得疲惫不堪不如放下包袱一切看淡。凡你的善良,从不吃亏一人若为善,福虽不至,祸已远离人若做恶,祸虽不至,福已远离。之前,冯小刚导演的芳华初上映时,朋友圈看完影片的朋友都在感叹,为什么刘峰人那么好,却落得如此下场呢?的确,在影片中刘峰的强大,从沉默开始!(好文)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走过半生,才知道,侃侃而谈是表象,默默无言才是人生常态。年轻的时候,总想把自己内心的所有情感告诉全世界,渴望被认同希望被理解。道德经有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随着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好文)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路上总会有一些人相依相随,陪伴左右。童年的时候有小伙伴,长大了有一起读书的同学,一起工作的同事,也会有创业的合作者和生意上的客户,这人到中年,别太拿自己当回事古语有云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狂傲自满,是人生的大忌。有些人,仗着自身优势,洋洋自得又目中无人,贬低别人。如此一来,祸患已经不远。高高在上,到头来落个灰头土脸趾高气扬,免愚人用力,智者谋局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有智慧的人,放眼全局,用最小的力气,获取最大的回报。愚人不看前面的路,只顾低头狂奔,撞得头肿脸青,白白折腾一场。是否以智慧谋局,容易生气的人,再忙也要看看(好文)人生路上,许多人拼尽全力,只为渴望遇见,更加完美的自己。可奋斗了半生,却恍然大悟人这一生,最难的,莫过于装装糊涂。正如王小波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
暂别孔子及其弟子对国人来说,孔子孔学太熟悉了。本人不敢研究孔子,担心对孔学研究不透,贻笑大方。孔子是司马迁敬重的至圣,现在司马迁的视角,考察孔子的行事,或许让我们更能接近真实的孔子。写作原则确立后典故许由挂瓢许由洗耳越俎代庖虚构的高士史记。伯夷列传记载了这个传说,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司马迁还亲自登过箕山,听说上面大概有许由冢。又说,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典籍中没有相关的记载,司马迁对许由这个人读史记闻子被杀,一头摔车下曰人之爱子亦如是乎?楚王好细腰的楚王就是楚灵王。墨子兼爱中说,楚灵王喜欢男子有纤细的腰身,所以朝中的大臣每天吃一顿饭用来节制自己的腰身。一年之后,满朝文武官员脸色都是黑黄黑黄的了。这可能是墨子所编的寓读史记能以富贵下贫贱,信陵君敬士如拜师战国末年的某一天,在魏国魏无忌公子府,将相宗室宾客满堂,他们都得到同样的邀请纳贤大会。公子招待大家坐定后,对客人们说各位稍等片刻,我去接高客,去去就来。公子出门,马车已在府门外等候有3个道理,父母一定要提早告诉孩子,会关系到他未来一生老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这就是在告诉很多为人父母爱孩子可以,为孩子操心也正常,但是要有个度。溺爱会害了孩子,不爱会伤了孩子。那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为人父母,请告诉几帧简笔画勾勒出人类历史,毛泽东贺新郎读史赏析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尤其是中国历史书,二十四史百读不厌,并留下许多圈划与批注。也许应了那句话,书越读越薄,毛泽东从浩瀚的史书中跋涉出来,再回头看历史,却把百万年的人类发展史只用几帧哪一款白茶适合你?白茶的花色很多,从只取芽头的白毫银针,到一芽三四叶的寿眉,可说是各有千秋,不同的汤色,不同的口感,每一种都会遇到欣赏它的人。但我们对它们了解多少呢?白茶的种类可以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那些触动你的句子我认为最好的生活就是充分利用生活所提供的一切。天才是被另一个天才发现的。无论做什么,做到高深时,就是种学问,就连做衣服炒菜,也是一样。夕阳涌流而来,那么的强烈,那么的有韧性。光与光那些暖心的句子心存善意,定能途遇天使。不要害怕孤独。因为这个世界上,肯定有一个人,正努力的走向你。当你无法再拥有时,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再忘记不要着急,最好的总在不经意之间出现也许生存在世间的人收藏白茶,选择散茶还是饼茶?白茶,有一年为茶,三年为宝,七年为药的说法,这是白茶的独特之处,也成为很多人喜欢收藏白茶的原因。那收藏白茶时,是选择散茶还是茶饼呢?很多茶友会纠结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二者的想要收藏白茶,这些很重要白茶,属于微发酵茶,不炒不揉,工艺天然,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茶叶本身的营养价值,更有着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说到白茶,不得不提的就是福鼎白茶,相信不少茶友知道这福鼎市产出的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