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易中天武汉人的性格究竟是怎么搞的?

  这就是武汉, 它是"七星高照"的地理中心,"九省通矿的交通枢纽,文化上"四海呼应",军事上"六路齐观",经济上"八面玲珑",和全国各地都"十指连心"。
  ——易中天
  武汉有悠久的历史,光荣的过去,也一定有胜利的明天。
  作者:易中天
  武汉是镇。
  武汉有三镇。
  武汉三镇很难评说。
  这当然并非说武汉是一个"最说不清的城市"。没有什么城市是"说不清"的,武汉就更是"说得清",只不过有些"不好说",有点"小曲好唱口难开"而已。因为武汉这座城市确实有些特别。
  现在几乎可以肯定,当年上帝创造武汉三镇时,如果不是头脑发昏,便一定是别有用心。因为他为武汉选择或者说设计了中国最好同时也是最坏的地形和地理位置。这种"最好同时也最坏"可以概括为这样几句话:
  左右逢源,腹背受敌,亦南亦北,不三不四。
  这样一种"最好同时也最坏"的地形和地理位置,也就暗示了武汉将会有中国最好但也可能最环的前途。武汉现在便正在这两种前途之间徘徊,害得研究武汉文化的人左右为难。
  △
  江汉关四层的钟楼曾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之一
  摄影/MoonMoonMoon
  的确,无论从哪方面说,武汉都是一个矛盾体。它甚至无法说是"一个"城市或"一座"城市,因为它实际上是"三座"城市,——武昌、汉口、汉阳。三城合而为一,这在世界范围内,恐怕也属罕见。而特快列车在一市之中要停两次(直快则停三次),恐怕也只有武汉一例。这曾经是武汉人引以为自豪的一件事(另一件让武汉人引以为自豪的事则是在武汉架起了长江第一桥),并认为据此便足以和其他城市"比阔"。
  △
  武汉长江大桥远眺
  事实上武汉也是中国少有的特大城市之一,它是上海以外又一个曾经被冠以"大"字的城市。"保卫大武汉",就是抗战时期一个极为响亮的口号。事实上那时如果守住了武汉,战争的形势是会发生一些变化的。不过,当时的国民政府连自己的首都南京都守不住,又哪里守得住武汉?
  △
  杨立光:《保卫大武汉》(版画,1938年)
  但不管怎么说,武汉的"大",是毋庸置疑的。它是国内不多的几个可以和北京、上海较劲比大的城市。可惜,"大武汉"似乎并未干出很多无愧于这一称号的"大事业"。它的成就和影响,不要说远远比不上北京、上海,便是较之那个比它边远比它小的广州,也差得很远。甚至在省会城市中,也不算十分出色。
  在过去某些时期,武汉一直没有什么特别"拿得出手"的东西。既没有领导消费潮流的物质产品,也罕见开拓文化视野的精神产品。除街道脏乱、市民粗俗和服务态度恶劣外,在全国各类"排行榜"上,武汉似乎都难列榜首(不过近几年来武汉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已大为改观,尤其市内交通的改善已今非昔比,市民的文明程度也有所提高)。这就使得武汉在中国城市序列中总是处于一种十分委屈的地位,也使武汉人极为恼火,甚至怨天怨地、骂爹骂娘,把一肚子气,都出在他们的市长或外地来的顾客头上。
  无疑,武汉不该是这样。它原本是要成为"首善之区"的。武汉差一点成为首都。
  △
  武汉汉口江滩(摄影/MoonMoonMoon)
  武汉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武汉的地理特征可以概括为这样几句话:
  一线贯通
  两江交汇
  三镇雄峙
  四海呼应
  五方杂处
  六路齐观
  七星高照
  八面玲珑
  九省通衢
  十指连心
  其中,"一线"即京广线,"两江"即长江、汉水,"三镇"即汉口、汉阳、武昌,"五方杂处"则指"此地从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汉口竹枝词》)的武汉市民构成。其余几句,大体上是说武汉地处国中,交通便捷,人文荟萃,具有文化上的特殊优势云云。
  △
  武汉港
  摄影/飞鸿踏雪
  △
  武汉楚河汉街
  摄影/Eterlaine
  具有这样地理文化优势的城市,原本是该当首都的。
  《吕氏春秋》说:"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如果不是用纯地理的、而是用文化的或地理加文化的观点来看问题,那么,这个"天下之中",就该是武汉(从纯地理的角度看则是兰州,所以也有主张迁都兰州者),而不是北京。
  无论从地理上看,还是从文化上看,北京都很难说是中国的中心。它偏在所谓"十八行省"的东北一隅,远离富庶的南方经济区,对于需要严加防守的东海、南海、西北、西南又鞭长莫及。无论从政治(统领控制)、经济(赋税贸易)、文化(传播交流)哪方面看,定都北京,都不怎么方便。惟一的好处似乎是相对安全,但也未必。一旦"拱卫京畿"的天津卫失守,皇上和老佛爷也只好赶忙到西边去打猎(当时把光绪和慈禧的仓皇出逃称为"两宫西狩")。
  看来,元、明、清三朝的定都北京,都多少有点"欠妥"。然而元主清帝系从关外而入主中原者,北京更接近他们民族的发祥地,而明成祖朱棣的封地原本就是北京。他们的定都北京,可以说是理所当然。何况北京也有北京的优势。它"北枕居庸,西恃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在这里可以遥控东北,兼顾大漠,独开南面,以朝万国,从某种意义上讲,也确实是理想的帝都。
  新中国的定都北京当然经过了周密的考虑,而武汉也曾经是北京、南京之外的首选。南京的落选自不难理解,而北京的当选也在情理之中。——在大多数中国人看来,只有北京才"最像首都"。定都北京,至少是顺应民心的。至于定都北京后的种种不便,则为当时人们始料所不及。现在,这种种不便随着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已越来越明显。于是,迁都的问题,也就开始不断地被人提起。
  △
  武汉地形
  武汉就没有那么多麻烦。
  除了"不像首都"外,武汉的条件确实要好得多。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是真正的"国之中"。中国最主要的省份和城市,全都在它周围。南有湖南、江西,北有河南、陕西,东有安徽,西有四川,此为接壤之省份,而山西、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贵州甚至甘肃,距离亦都不远,则"十八行省"得其大半矣。从武汉北上京津,南下广州,西去成都,东至上海,大体上距离相等。
  到长沙、南昌、合肥、南京、杭州、郑州则更近。何况,武汉的交通又是何等便利!扬子江和京广线这两条中国交通的主动脉在这里交汇,"九省通衢"的武汉占尽了地利。东去江浙,南下广州,不难走向世界;北上太原,西人川滇,亦可躲避国难。正所谓"进可攻,退可守",无论制内御外,都长袖善舞,游刃有余。
  △
  武汉:九省通衢
  其实,从地理地形上看,武汉也未必"不像首都"。"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毛泽东这两句词,写尽了大武汉吞吐山河的气势。有此气势的城市在中国并不太多。郑州太开阔,成都太封闭,而杭州又太秀气。南昌、长沙、合肥也气象平平,深入腹地或偏于一隅的贵阳、昆明、兰州、太原、济南、福州更难有提纲挈领、睥睨天下的气势。然而武汉却有。
  △
  武汉全景,长江汉水交汇
  摄影/王燕来
  大江东去,两山雄踞,虽不及北京的山川拱卫,南京的虎踞龙蟠,却也龟盘蛇息,得"玄武之象"。"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这种雄浑气象,不也天下少有、他处罕见。总之,由于武汉地处华中,也许无法成为"坐北朝南"的帝都,却未必不能做新中国的首都。不要说它那"九省通矿的交通便利更有利于国家的管理(包括政令通达和调兵遣将),至少也不会像北京那样发生水资源危机,要兴修"引滦入京"的大工程。
  △
  武汉:木兰山金顶
  所谓武汉"不像首都",一个重要的原因,大约就是它那三镇鼎立的格局。
  在传统的观念看来,首都应该是中心,应该像北京那样,呈中心向外辐射状。如果像武汉那样三镇鼎立,岂非暗示着"分裂"?此为大不吉利。再说,三镇一起来当首都,怎么安排似乎也不好摆平。
  其实,按照现代科学的观点,这种格局,才是首都的理想状态。综观世界各国,首都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无非两大类型。
  一种是单纯型的,即政治中心与经济、文化中心疏离。首都就是首都,不承担别的任务,不具备别的功能,如美国首都华盛顿、加拿大首都渥太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巴西首都巴西利亚。
  另一种则是复合型或综合型的,即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或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相重叠,或者既是政治中心,同时又是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如日本首都东京、法国首都巴黎、俄国首都莫斯科、意大利首都罗马、埃及首都开罗。
  如果选择前一种类型,自不妨另选区位适中、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而又易于重新规划建设的小城。
  如果选择后一种类型,则武汉实为首选之地。以武汉为首都,可以将工商业基础较好的汉口发展为经济中心,将文教业基础较好的武昌发展为文化中心,而在原先基础较为薄弱、易于重新规划的汉阳建设政治中心。三个中心同在一市而分居三镇,能进能退,可分可合,既可以相互支持、补充,又不会相互干扰、牵制,岂非"多样统一",合乎"中和之美"?
  △
  武汉三镇
  何况武汉还有那么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决非那些干巴巴光秃秃的工商业城市可比。东湖秀色,珞珈青峦,琴台遗韵,红楼倩影,既有历史遗产,又有革命传统。登黄鹤楼远眺,江城景色一览无遗。晴川阁下,新枝历历;鹦鹉洲上,芳草萋萋。一桥飞架南北,三镇通达东西。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紫气南来,云集了四海英雄豪杰。登此楼,观此景,你会感叹:江流浩荡,大地葱宠,湖山俊秀,人文斐然,天下之美,尽在于此矣!这样地灵人杰的地方,不是正好做首都吗?
  △
  归元寺,被称为"汉西一境",是因其古树参天,花木繁茂的人文境致而得。摄影/王燕来
  武汉的文化地位也不一般。
  从历史和地域两个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大略可以分为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两大系统。
  北方文化又称中原文化,细说则有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秦晋文化等。再往远说,还应该包括西域文化、蒙古文化。
  南方文化则包括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岭南文化、滇黔文化和闽台文化等。
  其中,影响最大者,也就是中原、荆楚、吴越、巴蜀。这四大文化,气质不同,风格各异,精神有别,既对峙冲突,叉渗透交融。武汉恰恰是东西南北四大文化风云际会的交锋点。一方面,它是由长江连接贯通的荆楚、吴越、巴蜀三大文化的中间地段;另一方面,它又是南方文化"北伐"的先头部队和北方文化"南下"的先开之门。不难想象,武汉一旦获得了北京那样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广纳精英延揽人才的文化特权,也一定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气势恢弘的崭新文化。
  △
  东湖,黄蓝两色水流交汇于此。摄影/wenidon
  事实上,武汉文化早就不是纯粹的荆楚文化。它已经具有某种综合、融合的性质。有一个笑话也许能说明这一点。这笑话是武汉人说的。他们说,就像武汉本来要定为首都一样,武汉话本来也是要定为普通话的。道理也很简单:中国人是"汉人"。"汉人"不说"汉话",说什么?这话的可笑之处,在于把"武汉话"简化为"汉话",又把"汉话"等同于"汉语"。
  不过武汉人并不把它当笑话讲,我们也不把它当笑话听。因为武汉话确实有点"普通话"的意味。它是北方语系,南方口音,兼有南北方言的某些共同特征,而且很容易向北方方言过渡(汉剧极其接近京剧就是证明)。北方人听得懂,南方人也听得懂;北方人容易学,南方人也容易学。除不太好听外,并无明显缺陷,定为普通话,也就没有什么不妥。
  这就是武汉, 它是"七星高照"的地理中心,"九省通矿的交通枢纽,文化上"四海呼应",军事上"六路齐观",经济上"八面玲珑",和全国各地都"十指连心"。
  看来,武汉还真有资格当首都。
  △
  武汉大学远眺
  可惜,历史好像不太喜欢武汉。
  事实上,武汉曾经好几次差一点就当成了首都,至少曾短时间地当过首都。按照多少可以给武汉人一点面子的说法,第一次大概是三国时期。当时东吴的孙权打算迁都武昌,却遭到臣民们的反对,道是"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结果,弄得武汉在人们的印象中,好像就只有一样"武昌鱼"可以称道,而且还不如人家的"建业水"。更何况,那"武昌"还不是这"武昌",——孙权拟迁都者,其实是湖北鄂城,而不是现在武汉三镇中的那个武昌。1926年,北伐军攻克江夏,改江夏县为汉口市,随后中央政府即由广州迁都武汉,武汉成为首善之区。
  △
  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
  摄影/王燕来
  1927年,宁汉分裂,汪精卫在武汉和蒋介石唱对台戏,可惜并未弄成气候,南京独占鳌头,而武汉仅仅只弄到了一个"特别市"的头衔。抗战期间,武汉又曾当了几天战时首都。然而武汉很快就失守,重庆成了陪都。南京、重庆和武汉同饮一江水,结果人家一个当了首都,一个当了陪都,只有武汉夹在当中,两头不沾边,实在够窝囊的。
  武汉,可以说是"得天独厚,运气不佳"。
  △
  716舰,毛泽东最后一次畅游长江时乘坐的舰艇
  摄影/石耀臣
  甚至直到现在,武汉的"运气"仍不能说是很好。历史没有给它很好的机遇,它自己似乎也没有很好的作为。据方方说,曾经一度有人将武汉(主要指汉口)称作"东方芝加哥",谓其繁华其现代和美国那"哥们"差不多。可惜"叫了几次没什么人反应,也就没有叫开来"(《武汉这个地方》)。方方热爱武汉,很想为武汉人争面子,就说没叫成也不坏,因为叫成了也只是个"二哥"。但她仍坚持说武汉的知名度"恐怕仅次于北京、南京、西安、上海、天津、广州六城",而且还很为武汉排在第七不平。然而在我看来,只怕连"老七"的排名似乎都乐观了一点。
  武汉的知名度确实曾经是很高的。只不过那多半是老皇历。比如湖南搞农民运动时,便有地主逃难"一等的跑上海,二等的跑汉口,三等的跑长沙"之说。可惜现如今"人心不古" 人们提起武汉,已不再肃然起敬,不怎么把它当了不起的大城市看。当然,知道武汉的人还是很多。但他们的"有关知识"却少得可怜:一是武汉热,是"三大火炉"之一;二是武汉人惹不起,是"九头鸟"。——都不是什么好词儿。
  △
  清末汉口码头
  说起来,武汉是有点委屈有点窝囊。它在中国历史上可是作过大贡献有过大功劳的。可现在它似乎不那么风光。当广州和珠江三角洲迅速崛起,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进行"文化北伐"时,它瞻前顾后(看北京,看广州);当上海以浦东开发为契机,成为长江流域经济建设的"龙头老大",而重庆也在一夜之间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时,它东张西望(看上海,看重庆)。
  它看到了什么它看到东(上海)南(广州)西(重庆)北(北京)都在发展,而自己夹在当中,却大大落伍。有着辛亥首义之功的武汉,有着能当首都条件的大武汉,现在却只有一个"大而无当"的大城市框架,而且"高不成,低不就",既大不起来,又小不下去。
  △
  武汉户部巷
  摄影/Eterlaine
  也许,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武汉人就不该抱怨运气,埋怨别人,而该好好想想自己。
  长年在外工作、对各大城市市民习气领受颇多的武汉市人大代表王新国就曾很有感慨地说:"武汉人爱到处晃,干事也晃晃,"荷花"晃掉,"莺歌"晃哑。我几次看到在街头喝汽水的小青年,喝完了把瓶子砸在马路上。这连小市民都算不上。至于过完早乱扔碗,随便过马路、吵架、抖狠,都不是现代化大都市应有的现象。"(1999年2月2日《新闻信息报》)
  △
  武汉街巷
  摄影/Eterlaine
  无疑,武汉没当上首都也好,不那么风光景气也好,都不该由武汉市民来负责。——这里面有极其复杂的多种原因,不是哪个人负得了责的。但武汉人的性格没帮上什么忙,甚至帮了倒忙,却也是事实。比如,在武汉生活,随时都要准备吵架;而在武汉的国营大商场购物,也很少有心情愉快的时候。"售货员们永远恶劣的态度和永远懒散的作风,使你觉得他们站在那些柜台里所要做的事情基本上就是让你满心不快地走出他们的店门"(方方《在武汉购物》)。
  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了这种恶劣,对那些态度好得出奇的商店反倒起疑,怀疑他们要推销假冒伪劣的产品。很多人都说,武汉人的性格就是这样的,其实他们人很好。我也认为武汉人很好,甚至很可爱,然而却让外地人受不于是,我们就想问一句:武汉人的性格究竟是怎么搞的?
  ~ 近期好书 好物 推荐 ~

电影三小无猜昨晚看了一个电影(三小无猜)第一段三个孩子小时候的事,玩耍快乐第二段其中一个小A不学无术,误入歧途!一场事件中把童年好友小B当成人质,第三段小B勇敢挑战小A,格斗最后制服小A,让小摇曳的高跟鞋系列作品长满龙须树的城市(原创)作者说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关注。如果你喜欢本期节目,请分享给朋友们,或许下一个就是你的城市呢!2017。12。17蓝的天,白的云,还有满城长胡子的老树这就是福州。2010年9月镇江和无锡的比较,究竟是思维的较量还是城市的较量?接上篇。清明节辗转从镇江回来,因为高速上比较拥挤,索性从无锡下高速。这一路的风光真是迷人。不得不说苹果手机真强大,在拍下这一组视频的时候有点兴奋,忽略了拍人像会发黄的问题。我已分不试论无的境界试论无的境界前段时间的思考(说明前文已不能发于此,谢谢。),知道了无的境界我们这个世界其实也就是有和无。有无相生,阴阳变化,于是才有了我们这个世界。如今大约可知无之境界,大概就是指小杂思五则一hr刚才看到一个小短文,小时候也听说过关于指纹的这个说法。对照了一下其文字说明我好像是性格独立,有领导能力,个别时不择手段,最终注定是成功者。大众情人型。我一想,挺靠谱呀!性格独我们的赌馆和庄家我们的赌馆和庄家人类这种完全相反的现象,可以说,凡是人的精神对它自身起了强烈的反作用时,便随处可见。一个在恋爱中的男子,愿意把他的情妇置于绮罗丛中,让她穿上东方柔软的丝绸,可是在大女演员的记性特别好女演员的记性特别好回顾了一下电影美国往事,觉得自己以前没有看懂。下面是自己的一些看法先谈谈电影中公墓里的那句话情同手足的朋友,为纪念永恒的回忆而立!电影的意思应该是说这句话是麦克斯一则由相对性所触发的悬念一则由相对性所触发的悬念。还好,我和兄弟姐妹们一样都听说过哲学大咖们所说的相对性!凡事都有两面性似乎已成了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真理的铁证了!对此,我不得不说我不想谈!你们随意吧。那么道德经第十九章的理解,什么叫作见素,少私,绝学道德经第十九章的理解见素,少私,绝学绝圣弃知,而民利百倍。绝仁弃义,而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道德经首先,最后随想一则,关于张爱玲随想一则,关于张爱玲。人生的所谓生趣全在那不相干的事。像我们这样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图画,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张爱玲我想,她的意思大概就是真正大海的意动画短片DannyBoy的观后感去体验还是去理解?动画短片DannyBoy的观后感去体验还是去理解?去体验或是去理解,你喜欢跟着感觉走吗?分享一部动画短片DannyBoy,觉得挺好。以下是些个人理解人类与这个世界的互动所产生的,大
游人最喜欢的鹅嫚沟游陇南鹅嫚沟2020。6,26陇南宕昌鹅嫚沟座落西南官鹅沟两沟相连沟里頭今年年底要连通官鹅沟里沒看头棧桥新路很好走原始景色已沒有看后心里凉溲溲二十五曰去旅游官鹅沟里走一走看后心里犯兰州有个后园兰州有个后花园(冶力关)离城不遠1百里三风景迷人冶力关满山遍野林盖滿瀑布成群连成串红色峽谷形逼真赤壁幽谷显真容似宫似龟分得清深藏怪石在谷中山顶天池水荡漾一片汪洋向远方大小游船水中荡是小區还是公园是小區还是公园?兰州市里公园多北塔龙园紧相连水车博览好公园西湖市民在南边湿地成语在北面罗九公路是花园五泉金城在南边古老建筑诱人眼南北滨河路两边大小公园连成片公园多的逛不完游人如织乐荧火虫和磷火荧火虫和磷火(一)荧火虫今晨四点钟我已经睡醒了。我从床上爬起来,穿好衣服就坐在窗前的椅子上,呆呆地望着窗外。昨夜下了一阵小雨,现在雨早已停了,外边一片寂静,一点风也没刮,只看到外边台州有座如意桥台州有座如意桥台州有座如意桥恰似如意空中飘新穎别緻真奇妙上凸下凹三座桥三桥合一為一体拱形设计很合理建成鸟巢惊世界又在台州创奇迹脑洞大开出奇招玻璃面板结構牢拱形设计真奇妙恰似如意空中我为兰州银滩花园社區开展的教育活动喝采這样的党课教育值得提倡我退休已经十六。七年了,但织关系转到社區才二个月左右。在這两个多月的時间里,社區党的组织对已退休的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抓的很紧。结合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的纪念活动,這首歌真好听可可托海的牧羊人這首歌非常好听,让人听了一遍又一遍,百听不烦越听越爱听。這首歌的歌词写的太好了,是親临新疆深入生活而真实的体验而写出来的,非常感人。曲调谱写的也非常动听。让人听了伤难忘的恩施之旅难忘的恩施之旅游人如织在恩施石门河中有险情玻璃棧桥心中颤站在桥头难向前大峽谷里景色新相约友人赏美景问心潭下连友情洗心潭中表诚心怪石嶙峋汇成林棱布亚中有奇景石在石上层层摞水边巨石斜身美丽的石头千奇百怪石头中的精品一一石头宴我从网上看到了许多石头,非常好看,都是石头中的精品。什么孔雀石貴州红菊花石雨花石等等。都非常好看,非常难得。我在兰州水车博览园东边的展室里曾看过一桌石头宴,真三招应对女朋友的无理取闹还不收藏三招应对无理取闹思想转变首先要从思想上做转变,女生在无理取闹时不要跟她讲道理,都是成年人,她不傻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想要的不是你一板一眼的,通过各种道理来告诉她,她不应该这样做,跟美丽不是罪过,为何常常坎坷多磨?谁都知道,美能给人以愉悦。所以,无论悦山悦水,还是悦情,本质上都是悦心。青山在哪,绿水也在哪,都是自然的产物。它们的容颜,依赖于日月轮换中风雨的洗礼,人力即使再大,也只能做一些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