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这个会说一口地道胶东话的美国人,为中国航空邮政编了一本宝典

  1920年5月7日,一架由英国飞行员驾驶的"海德利·佩季"式飞机,由北京南苑机场起飞,一小时后到达天津佟楼赛马场。机上共载有15人,其中包括3名交通部代表和英国驻华公使,下午飞机返京。
  为纪念这次首航,有关邮政当局刻制了首航纪念邮戳,加盖在首航飞机运送邮件上。此条航线虽然只飞行了一班,但却成为中国航空邮政开办之肇始。
  今年是中国航空邮政开办100周年,集邮界在纪念这一盛事时,都会提到一本重要文献——《中国航空邮鉴(1920-1935)》。其作者之一梅赞文,是一位烟台走出的著名集邮家,而其父母在烟台更是享有盛名。
  父亲梅理士:山东大花生引种第一人
  梅赞文的父亲查理·罗杰斯·米尔斯(Charles Rogers Mille),1829年8月21日出生于美国纽约,为美国纽约州的神学博士,1856年10月受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派遣,携妻子及亲友多人来华,于次年2月抵达上海,先后在江苏昆山、上海等地宣教,并取中文名字"梅理士"。
  查理·罗杰斯·米尔斯
  1962年7月,梅理士一行自上海乘船到达烟台。当时中国正流行霍乱,在船上他的一个孩子染病身亡。到达烟台后,梅理士住在柯乐(Hall)牧师家里,7月20日前往登州(今蓬莱),路上,他的另一个孩子也因霍乱死去。到达登州后,他与先期到达的狄考文、郭显德、倪维思等会合,并在此主持牧堂30多年。
  梅理士令人称道的一大贡献是将美国大花生引入胶东,并在山东乃至整个北方地区传播,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原产美国的弗吉尼亚型花生有荚果大、产量高的特点,远胜于山东大部分地区种植的小粒龙生型品种。山东大花生由梅理士引种自美国,文献多有记载,学界没有争议,但在具体时间上尚无定论。
  梅理士曾先后三次回国休假,分别为1869、1882、1892年,故有学者根据文献记载及当事人回忆,认为其在1869年第一次休假后,将美国大花生带回登州,并将其分与教徒播种,言明连续播种三年后回收。
  这种果粒大、出油率高、产量多的花生新品种,适应了胶东的土壤及气候,迅速被胶东农民所接受,并传播至整个山东及北方地区,成为重要的出口及经济型作物之一。
  据1891年烟台海关资料,当年自烟埠出口大花生果达2250担,合225000市斤。也有学者认为,梅理士1862年到达登州时,即已将美国大花生带来并试种。
  梅理士因身形高大颀长,被人谑称为"梅花鹿"。
  母亲梅耐德:烟台启喑学校创办人
  梅赞文的母亲是汤普森·安妮特(Annette E. Thompson),美国纽约人,为了其继母所生的聋哑孩子能够接受教育,她进入罗彻斯特聋哑学校成为教师,在那里她认识了在中国传教的梅理士。
  1884年,安妮特远涉重洋来到登州,成为丧偶多年的梅理士的继任妻子,按照中国习惯,起中国名字"梅耐德"。
  梅耐德初来登州,即抓紧时间学习中文,她运用在美国教聋哑孩子学习的方法来学习中文,进步飞速。同时,她开始着手为中国聋哑孩子编写教材《启喑初阶》。
  1887年,中国第一所聋哑学校在登州诞生,取名"登州启喑学馆",开始只招收了两名学生。在梅耐德的努力下,学校渐有起色。1895年梅理士去世后,北美长老会停止了对学校的经费支持,学校陷入困境,1896年一度停办。
  为筹措资金,梅耐德殚精竭虑,足迹遍布欧美及中国16个城市。她随身携带一百多张中国人生活的幻灯片,借此让外国人了解中国。长期的劳累,让她患上了神经衰弱,身体每况愈下。
  1898年5月,梅耐德将聋哑学校迁至烟台通伸一所客栈,在那里租下两间平房。1899年11月,梅耐德利用亡夫的抚恤金、募款及贷款,在烟台东海岸买下17.5亩土地,建成了一幢二层楼房及数间平房,启喑学校有了正式的校舍。
  为了推动中国的聋哑教育事业,梅耐德还组织学生到全国各地巡回表演,扩大影响。烟台启喑学校还举办了两期聋哑教师培训班,培训教师40余人,这些老师在全国创办了11所聋哑学校。
  梅耐德与聋哑孩子在一起,这是一张立体明信片,流传很广,很有名气。
  此片由英国知名摄影师赫伯特·庞丁拍摄于1902年。
  她在给朋友的信中深情地写道:"每当遇到一个聪明伶俐的小男孩或小女孩,但他们的嘴却因聋哑而被紧紧地锁住、他们的心灵得不到丝毫阳光时,我就恨不能抛下所有的一切,对他(她)说:我想帮助你!"
  梅耐德本打算一生留在中国,但1927年3月发生了袭击美英领事馆、劫杀传教士的"南京事件",此时梅耐德正在南京探亲,无奈与儿子梅赞文随五千余名新教教士逃离中国。回国两年后,梅耐德去世,享年76岁。
  梅赞文:说一口胶东话的美国少年
  萨缪尔·J·米尔斯(Samuel J.Mills)1889年出生于登州,并被其父母取中文名字"梅赞文"。他自幼勤奋学习中文,说得一口地道的胶东话。1895年梅理士因病去世,年仅6岁的梅赞文与母亲相依为命。
  梅赞文少年就读于烟台的美国教会学校,青年时返回美国求学,毕业于宾夕法尼亚的名校——拉法耶特学院。在这期间,他喜欢上了集邮,并加入美国集邮协会。
  1911年,梅赞文受美国北长老会派遣重返中国,在由登州文会馆迁往潍县成立的"广文学堂"里担任教习,1913年奉命前往济南担任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1918年到南京金陵大学专门传授汉语的"华言科"任教授。
  南京外国侨民众多,有着浓厚的集邮氛围。1924年,金陵大学的外侨发起成立"南京邮票会",梅赞文积极参与。1925年7月,有"中国邮王"之称的周今觉在上海创办"中华集邮会",梅赞文很快成为其第72号会员,并一度担任会刊《邮乘》的英文编辑,梅赞文因此结识了众多中外集邮爱好者。
  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攻克南京,一时局势失控,爆发了针对外侨的暴力惨案,时称"南京惨案"。梅赞文与正在南京探亲的母亲梅耐德一起回国避难。1928年下半年,北伐战争结束,局势稳定,梅赞文重返南京,继续任教金陵大学。
  1920年5月7日中国航空邮政创办,航空集邮这一新的集邮领域,引起梅赞文的浓厚兴趣,并成为伴随其一生的爱好。
  此后,凡有新航线开通,梅赞文都尽力委托朋友制作首航封,因而留下了许多珍罕邮品与资料。
  1930年10月,同样酷爱华邮收藏的施塔少校来到上海,梅赞文应约陪同其拜访"邮王"周今觉,时称"东西半球两大华邮之王的会见"。合影(上图)中,左五的高个子就是梅赞文,可见其继承了父亲修长瘦削的身材,右四为施塔,左四为周今觉。
  编一本中国航邮宝典
  梅赞文约在1933年以后离开中国,定居美国费城,并在哈沃福德学院任教。施塔少校也住在费城,老友重聚,两人把业余时间都花在欣赏邮品、切磋邮识上了。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一战结束,许多闲置的军用飞机改为民用,很多以运送邮件为主,几乎每条航线开通,都有邮政配合开通航空邮路。这加快了信息传递和社会各方面的交流,不啻是一场信息革命,同时催生了一个新的集邮类别——航空集邮。世界各国集邮人士,以收集航空邮票和首航封为时尚,各类航空集邮俱乐部和航空集邮图鉴纷纷出笼。
  中国是世界上航空邮政开办较早的国家之一,但当时却没有一份系统的航空邮政方面的资料。施塔少校觉得有责任编辑这样一本资料。而梅赞文作为一位精通汉语的中国通,加上其颇丰的中国首航封收藏,无疑是一位最好的搭档。
  为了编写这本书,梅赞文与中国集邮、邮政、航空界进行了广泛的联系,多方面进行各类信息资料的求证核对,做了大量工作。1936年4月-1937年1月,纽约集邮家俱乐部会刊《集邮家》,分四次连载了施梅合著的《中国航空邮鉴(1920-1935)》,以后又出版了单行本,该书在1937年的巴黎国际邮展上获铜奖。
  此书是最早系统介绍中国早期航空邮政历史的专著,也是最早将中国航空邮政介绍到世界的英文专著,是中国航空邮政历史的宝典。限于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性,该书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但其开山鼻祖的地位无可替代。
  身在美国的梅赞文,仍然与中国集邮界保持着联系,对中国人民一贯秉持理解与同情的心态。他定期收阅来自中国的各类集邮刊物,担任美国集邮协会有关中国分会的负责人,接待来美的中国集邮家。
  梅赞文去世后,其中国邮集也分散到了世界各地,很多也完好地保存在中国集邮家手里。
  (感谢陈波、曲德顺提供部分资料)
  梅赞文寄出的南京到武昌首航封
  烟台启喑学校公函封,左上角印有学校英文名字,1926年2月由烟台寄美国。
  1929年梅赞文制作的孙中山奉安大典原地封(武汉集邮家陈波供图)
  文 | 林卫滨

一些词语如花朵凋谢屏蔽了一些颜色流水还在流淌时光依然难以形容一个夜晚因何而醉。作者深沉。一些词语如花朵,凋谢屏蔽了一些颜色流水还在流淌时光,依然难以形容。姹紫嫣红虚拟的灯红酒绿不过是一个肥皂泡风杀出重围,被撕碎的是满天乌云,遍地雨水。那些津一个人,有本事的4种表现点击头像关注我哦作者青衣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明箭易躲,暗箭难防。做人,就要做个有心机的人,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场中,成为人生赢家。做个有心机的人,不是要处心积虑去算计别人流金岁月剧终,人生不谢幕,小心身边3类人点击头像关注我哦作者青衣根据亦舒的同小说流金岁月,改编的电视剧热播,在陈道明倪妮刘诗诗等众明星的精湛演绎中,让人窥见了人性的难测,关系的复杂。从剧中联想到生活,发现给人带来最大伤害女人,一定记住这4条忠告点击蓝色关注我哦作者青衣不依赖知乎上,看过一个女孩的心酸故事。她在最好的年纪,嫁给事业有成,年纪比她大自己15岁的男人。她本以为凭着郎才女貌,可以成为一对神仙眷侣。但是,婚后的生活傲慢与偏见决定命运的只有两个字点击头像关注我哦作者青衣毛姆最喜欢的小说,是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他称这部小说是所有小说中最令人满意的一部作品。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史学家托马斯马科莱则说简奥斯汀是写散文的莎士比亚。简挥别2020,一曲空城计想起了你点击头像关注我哦作者青衣2020年,简直太难了。这是一年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年初,新冠疫情在樱花最美的武汉肆虐,多少人连夜逃离,多少人又被封城锁在家里?春节过后,冷冷清清的大街上婚姻生活中的3个坑,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能踩点击头像关注我哦作者青衣网上看过一个问题婚姻到底有没有天长地久?有一个回答深有感触当然有,说没有的,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从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最适合自己的那个人,10首诗,写尽春光,看透人心点击头像关注我哦作者青衣诗歌,带着隽永的魅力,穿越千年,流传至今。如果生活中没有了诗歌,我们的人生也会暗淡许多。读一读,最适合春天里读的十首诗,让心情焕然一新。如周国平说的那样吟无读党刊学党史中原红色印记读党刊学党史中原红色印记辛亥革命纪念园河南党刊辛亥革命纪念园图片来源于网络辛亥革命纪念园位于开封市禹王台区禹王台公园内。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河南同区别四种人,你会越来越顺点击头像关注我哦作者青衣人生,少不了要跟四种人打交道帮你的人,损你的人,不如你的人,高于你的人。区分四种人,拿出该有的态度,才是正确的方式。巴尔扎克曾经说过世界上事物永远不是绝对,白鹿原好人生,都是苦中作乐点击头像关注我哦作者青衣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
我的几个没结婚的闺蜜我的朋友大家觉得最不可能结婚的一个反而是结婚最早的,那是一个很明显的拜金女,只看钱。本人88年,28岁时遇上经济条件比自己差一些但是其他各方面都算比较合适的老公,不到三个月闪婚,现我们总是羡慕那帮sb的我很清楚,我小时候就是个sb。当然了,这种清楚,是在长大之后,以前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长大的呢?大概,是我毕业后在机关里混日子的那一年。身边的人,永远那么衣冠楚楚,有条不紊,不紧不我可太羡慕丁真了说起来,当年,我差点儿也能当个网红啥的。那还是遥远的2018年,我在郑州上班。公司那会儿跟电视台有合作,有两个导演跟我们一起工作,涛哥就是其中之一。我那会儿剃了个圆寸,本来是个长脸不让孩子变成逆子,聪明家长都会杜绝这三种情况最近网上有个很热的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反馈和评论,原文意思大概是说,过去的时代,物质十分匮乏,但是孝子却十分多,而到了如今的时代,经济条件好了,物质生活上去了,但是很多家庭却是孝小不点入学第三天学的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朋友的小不点今年开始上小学了,入学第三天开始学习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跟着孩子们我们也重新温习了一遍,小不点日本专家预言2040年,中国将了不得啊!有沙漠遗迹为证在还不算遥远的上个世纪,很多西方的科学家喜欢到新疆进行考古工作。作为祖国的边疆,新疆地区是中西方文化碰撞和交流最频繁的地方。尤其是那些掩盖在风沙里的西域古国,是很多科学家的最爱。比周瑜死后,小乔沦落到什么地步了呢?三国时最有名的美女,是貂蝉。但要说三国最让人心痒痒的美女,莫过于大小乔这一对儿人妻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曹操曹阿瞒可是一直惦记着这对儿姐妹花,据说发兵东吴,就是为了抢三国真正的高武力一代英雄,可以死的最早,三国少了许多精彩曹操夸孙权的时候,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足以可见江东孙家的基因有多么优良。三国鼎立之后,曹魏蜀汉东吴,三位开国大帝式的人物中间,孙权年纪最小,都可以当曹操他儿子了。为什么这偌大的霸业,这个官职听起来很搞笑,但却十分牛逼,现代人十有八九不知道说起来古代的官职,习惯于现代繁琐制度的小朋友,都有点搞不清楚。无他,古代帝王太任性,经常一言不合就设一个官职,导致大家都不知道哪个官职属于哪朝哪代了。而且,历史上还有那么多的异族统几代帝王共同守卫紫禁城中四大秘密,这才是真正的故宫!元明清三朝几十代帝王共同经营的北京城,集中了全天下的供养。而北京城中的皇城紫禁城,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历代建筑文物集大成者。自古皇家是秘密最多的地方,尤其是皇宫里,简直就是历代吃瓜群曹操的后人如今何在?这个村子自称全是曹操的后代!专家是真的说起三国,不少网友就说了我只服曹操曹孟德。随着这些年的三国热,曹操的相关话题也被炒得很热,比如之前的曹操墓,又比如,曹操后人。如今可以考究的曹操后人中,比较知名的,叫曹祖义,是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