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二战的时候,西亚在干什么?

  二战时期,西亚地区并未能置身事外,同样卷入两大集团的战争漩涡之中。总的来说,就是德国利用西亚民族主义兴起、试图从英国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自主的迫切心情,煽动、蛊惑民族主义者们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但是德国鞭长莫及、支持有限,这些反抗都被英军迅速镇压了。伊拉克的"30天战争"
  石油蓄量丰富的伊拉克战略重要性毋庸置疑,尽管英国于1927年被迫让伊拉克独立,但仍然在该国驻军保护石油供给。
  伊拉克首相盖拉尼
  1941年4月1日,伊拉克军队中亲德的"金方阵"军官集团发动军事政变,成立了以拉希德·阿里·盖拉尼为首相的新政府,企图同德国结盟以对抗英国。
  然而,当时希特勒正在集中力量准备侵苏战争,无暇插手中东。而丘吉尔立即意识到了英国在伊拉克面临的严峻形势。如果德国控制了伊拉克,不仅意味着英国将失去宝贵的石油,德国空军还可以借机轻易切断英国与印度的空中联系,更为严重的是,英国在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威信将因此荡然无存,这对于英国这个老牌殖民地国家而言无疑是最为致命的。
  竞技神号航空母舰
  在丘吉尔的一再督促下,英国驻地中海最高军事指挥官韦维尔派出第10印度师第2旅和1个炮兵团于4月29日在伊拉克南部港口巴士拉登陆,"竞技神"号航母和两艘巡洋舰也驶入港口,虎视眈眈。
  英军在西亚出手主要依靠印度军队
  深感恐慌的盖拉尼于4月30日派遣军队包围了距离巴格达仅97公里的哈巴尼亚空军基地,试图在英军援兵到达之前解决这个肘腋之患。他信心满满:伊拉克军队有4万多人,由4个师组成,还有一个机械化旅。空军是英国人训练的 有63架英国、意大利和美国制造的飞机,其中有20架是新式的。
  伊拉克军官
  至5月1日,伊军围攻兵力增至1个步兵旅、2个机械化营、1个机械化炮兵旅(13门94毫米榴弹炮)、1个野炮旅(12门8.16公斤加农炮、4门114毫米榴弹炮)、12辆装甲车,机炮连、机械化信号连和防空一反坦克混成连各1个,正规军兵力总计9000人,此外,还有数量不等的阿拉伯部族武装携带50门大小火炮随时等待攻入英军兵营捞取战利品。
  驻扎在哈巴尼亚空军基地的英军总计只有2000余人,卫戍部队包括国王近卫团第1营(350人)和1200名伊拉克雇佣兵。基地主要功能是飞行训练,所以1000余名空军人员中,真正有飞行经验的教官仅有35人,其中只有3人有实战经验。
  角斗士战斗机是驻伊拉克英国空军最先进的战机,同时也是伊拉克空军的主力战机
  基地的飞机也都是些老家伙:9架"角斗士"双翼战斗机、1架布利斯托尔"伯林汉姆"Mk.I型轰炸机、26架"奥克斯福德"教练机、8架"高登"教练机和30架"奥德克斯"教练机。
  远在伦敦的丘吉尔感到如果坐等时局发展,希特勒迟早会嗅到机会。5月1日,丘吉尔下令主动攻击。次日凌晨4时30分,首批35架英军教练机飞临伊军阵地上空。这些教练机加装了113公斤或91公斤炸弹挂架。从巴士拉方向飞来的皇家空军第70、37轰炸机中队的"惠灵顿"轰炸机也赶来支援。空袭摧毁了伊军的炮兵阵地,指挥官拒绝在消灭英国空军之前发动地面进攻。
  在5月2日的空战中,英军创造了皇家空军最高单日出动率——193架次,平均每人6次。英军损失64架战机中的22架,10名飞行员重伤。经过数日激战,哈巴尼亚仅有4架"奥克斯福德"教练机尚能出动,"角斗士"、"奥德克斯"和"高登"战机也损失殆尽。当然,伊拉克空军也快要消耗光了。哈巴尼亚之战也因此被某些英国战史学家吹嘘为"第二次不列颠战役"。
  依靠空军的勇敢作战,英国人在哈巴尼亚顺利地坚守了4天,给伊拉克人造成一种错觉,似乎同他们交战的是一支强大的军队。5月6日,伊军开始撤退。近卫团第l营指挥官0·L·罗伯兹上校决定冒险出击。此次进攻的时机恰到好处。一支从费卢杰赶来增援的伊军部队正好与哈巴尼亚败军撞了个对头,两支部队乱作一团,所有的卡车、坦克和装甲车停在公路上无法前进。
  英国空军乘机集中所有力量对其进行空袭,战斗持续了2个小时,皇家空军出动了139架次,全歼伊军主力,自身只损伤了1架"奥克斯福德"教练机。6日当天,伊军被毙俘1000多人,而英军只战死7人,伤10人。
  在5天的激战中,哈巴尼亚基地的英国皇家空军共出动创纪录的647架次;投下各式炸弹3000多枚,总计50多吨;消耗机枪子弹11.6万盘。战斗中,英国皇家空军牺牲13人,21人受重伤,4人精神失常。而伊拉克陆军伤亡惨重,空军也损失殆尽。
  5月19日,英军对费卢杰发动进攻,当天夜间即攻占了费卢杰,从北面对巴格达形成了包围。
  5月11日,受到希特勒的指示,沃纳.容克空军上校调集的14架梅塞斯密特-110C型战机、7架亨克尔-111H轰炸机、20架容克-52/3m型运输机及若干架容克-90被匆忙漆上伊拉克空军标志,取道希腊、叙利亚飞进伊拉克。然而此时的伊拉克人已成惊弓之鸟。这支陌生的机队飞近巴格达机场时被击落一架亨克尔轰炸机,负责联络伊拉克人的布伦伯格少校当场身亡。
  德国人来得太晚了,但还是发挥了一点作用。
  5月16日,2架从哈巴尼亚基地起飞的英军战机突然遭遇3架亨克尔轰炸机。一架"角斗士"战机当场被击落,飞行官D·F·哈塔奇阵亡。次日,英军出动多批次"角斗士"和"飓风"战机与4架梅塞斯密特-110在费卢杰上空发生激战,英军再次失利,损失战斗机一架。
  5月26日,意大利空军也开到了伊拉克。意军第155中队11架"菲亚特"C.R.42型战斗机飞抵伊拉克北部重镇基尔库克。这些战机频繁出动,企图阻挡英军向费卢杰和基尔库克的推进。
  但是,为数不多的德、意战机对英军地面部队威胁有限。英军兵分两路,逼近巴格达。与之对阵的伊军在巴格达地区共有13个步兵营和5个炮兵团,在5月28日的战斗中,伊军击退了英军的进攻。但是,在得知英国人已切断通往摩苏尔的大道并从北面包抄巴格达的消息之后,盖拉尼率其政府的主要成员急急忙忙地离开了首都,于5月29日流亡伊朗,后来大部分在英国占领伊朗后被引渡回国,绞死在巴格达,只有盖拉尼逃往德国。
  率先获得伊拉克政府倒台消息的意大利人于次日即从伊拉克完整的撤往叙利亚。而德国航空队获得消息过晚,只得将来不及撤离的14架梅塞斯密特战斗机、5架亨克尔轰炸机和2架运输机都被就地炸毁,并最终采用徒步的方式在6月10日走到了叙利亚。
  没能保住伊拉克这个小弟,使得德国在整个中东阿拉伯地区的地位就此一落千丈,由于希特勒过于专注进攻苏联而忽视了这个可以在中东推翻英国的统治、获得连接东西方战略位置的千载良机。伊朗的"不流血战争"
  伊朗同样是表面中立暗中支持德国。伊朗的地理位置极其特殊,北边与苏联接壤,而南边的中东国家又都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伊朗长期受到苏联和英国的双重压迫。
  伊朗国王礼萨.汗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因此伊朗国王礼萨.汗想借德国人之手帮助自己摆脱英国和苏联的控制。自1941年5月伊拉克反英兵变被镇压以后,礼萨.汗知道英国人下一个肯定要动他,加上一个月后德国入侵苏联,苏联也担心伊朗变成德军的南方基地。因此伊朗成了英国和苏联的眼中钉肉中刺。
  伊朗步兵
  伊朗骑兵
  伊朗坦克
  伊朗陆军规模约为12万人,编为两个配备105毫米捷克制斯科达火炮的王家近卫师(均驻扎在德黑兰)、9个普通师(分别驻扎在全国六个军区,其中5个师在北方防备苏联、4个师在南方防备英国),5个宪兵旅,以及1个独立的机械化旅(装备捷克制造的AH-IV和TNH坦克,若干英制1921型罗尔斯罗伊斯装甲车以及美制TK-6装甲车)。
  伊朗空军的飞机非常落后,在英苏空军面前没有什么战斗力
  伊朗王家空军拥有大约400架飞机,编为8个大队,但是基本上都是落后过时的货色。伊朗海军在里海中有2艘炮艇、5艘鱼雷艇、1艘武装拖艇、1艘武装游艇,在波斯湾有2艘意大利建造的炮舰、4艘炮艇、3艘鱼雷艇和1艘拖船。
  1941年8月,英国和苏联要求伊朗驱逐在伊全部德国人,关闭德国驻伊使馆。礼萨.汗对德国人表现的相当忠诚,拒不接受英国和苏联的要求。他天真地认为,出于道义上的考虑、以及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尊重,盟军还不至于武力侵略"中立"的伊朗。
  为了推翻礼萨·汗的统治,英苏选择不宣而战,突然袭击。英军准备的入侵部队包括第8和第10印度师、第2印度装甲旅、第9装甲旅和第21印度步兵旅。苏军则从外高加索和中亚军区的第44、47和第53军中抽调了入侵部队。
  入侵伊朗的苏联坦克部队
  8月25日凌晨零点,苏联对伊朗的入侵行动开始。由诺维科夫将军指挥的一支约2000人的苏军摩托化部队在阿塞拜疆南部纳希契万地区度过界河阿拉斯河,进入伊朗境内。他们很快占领了马库(Maku)和霍伊(Khoi),随后经大不里士向东进军。东边500公里外,另一支2000人的苏军纵队沿着里海南岸向东进军,占领了恩泽里港和拉什特,并逼近加兹温城,不久在那里与第一路军会合。第三路苏军1000人在沙赫港登陆,攻占戈尔甘和呼罗珊省北部,随后推进至铁路枢纽塞姆南河沙赫鲁德。
  绿色为英军进攻路线,红色为苏军进攻路线
  面对苏联的突然进攻,毫无准备的伊朗军队大部分在军营里被缴了械。为了恐吓伊朗军队和平民,令其放弃抵抗,苏军飞机在入侵伊朗的当天轰炸了大不里士、拉什特、加兹温和雷扎耶,次日轰炸了德黑兰郊区。两天的空袭一共炸死83名伊朗平民和12名军人。
  在卡伦河口附近的沙普赫尔港,一支搭载登陆部队的英澳联合舰队在8月25日凌晨4时08分悄悄驶入港口。这支小舰队包括"亚拉"号炮舰(HMAS Yarra)、"法茅斯"号护卫舰(HMSFalmouth)、"卡宁布拉"号辅助巡洋舰(HMAS Kanimbla)、1艘炮艇、2艘武装游艇和2艘武装的内河客船。
  被英军击沉的虎号炮舰
  见港内伊朗军舰毫无防备,舰队指挥官哈林顿准将下令突然开火。"亚拉"号炮舰一炮击中伊朗海军最大的军舰,购自意大利的"虎"号炮舰(Babr),将其重创。"亚拉"号随后进入卡伦河航道,用舰上的3磅炮和机枪扫射其余的伊朗炮艇,对方水兵纷纷跳河逃命。到凌晨5时30分,英澳舰队上搭载的印度陆军士兵全部登陆完毕,占领了沙普赫尔的港口。
  英军占领阿巴丹
  在阿巴丹港,英国海军"肖尔汉姆"号炮艇(HMS Shoreham)击沉了"虎"号的姐妹舰"豹"号炮舰(Palang),港内的其他伊朗军舰不是被击毁,就是被俘。
  英军占领伊朗油田
  8月25日白天,英国皇家空军的一队"布伦海姆"轻型轰炸机奇袭了阿瓦士机场,停在那里的伊朗飞机还没来得及起飞就被炸毁在地面上。接着,8000多名英印士兵乘船沿卡伦河北上进攻阿瓦士。这里的伊朗部队是第 1,2,6 和第 16 步兵师的 27000 名摩托化步兵和轻步兵和全部装甲部队,被英军的突袭完全打懞了。英国空军对伊朗的空军基地和通讯设施实施了空袭,将大量飞机击毁于地面,很快就夺取了制空权,同时也使得伊朗军队难以组织反攻。到了 26 日,伊朗军在这一地区的抵抗行动已经被英军的火力优势彻底瓦解,英军只抓到 350 余名俘虏,其余均非死即逃。
  另一路英军从伊拉克的哈纳根出发,在25日凌晨4时越过边界,在克尔曼沙赫省遭到伊朗军队的坚决抵抗,伊朗军队是第 5 和第 12 步兵师,约有 3 万余人,但都是没有摩托化行军能力的轻步兵,英军占有火力优势。4天之后,伊朗军队的将领得到了全面停火的消息,他们宣布克尔曼沙赫为不设防城市,英军在 9 月 1 日开进该城,随后又开进了已经被苏军占领的萨南达季和加兹温,实现了会师。
  伊朗南部的各个空军基地被英军一扫而光,空军官兵被遣散回家,飞机则被英军士兵拆毁。在杜珊·塔佩空军基地,英军接收了那里的沙阿兹飞机组装厂,15架刚从美国运来的、崭新的寇蒂斯"霍克"战斗机(其中3架还没拆箱)被英国人没收,运到了印度。
  苏军和英印军在伊朗"胜利会师"
  整个入侵行动,以其出其不意的突然性获得了军事上的成功。波斯湾的油田和纵贯伊朗的铁路已经落入盟国手中。规模不大的伊朗空军和海军已经不复存在,陆军部队也被打得七零八散。英印军队付出的代价是22人阵亡,42人受伤,苏军有40人阵亡,伊朗死亡人数超过800人。对于侵略者来说,这点微不足道的代价,足以称为一场不流血的战争。
  9月17日联军进入德黑兰,抓捕了包括外交官在内的所有在伊德国人,一半被苏联送往西伯利亚流放至死,另一半被英国流放到澳大利亚。
  英美将物资引入波斯湾,再通过伊朗铁路(图中灰线)运入苏联,是最安全的一条援苏线路
  占领伊朗后,来自英美的物资可以源源不断地通过这条安全便捷的通道进入苏联(远东太远,黑海和北海太危险),给苏军输血打气,有力地支援了卫国战争。叙利亚的"同室操戈"战争
  伊拉克的小战争使得丘吉尔意识到,英国在中东的统治并不那么稳固,其中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就是法国维希政府叙利亚-黎巴嫩托管地。法国人今天可以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向德国提供机场,使德国空军直接飞向伊拉克,明天就可以接纳德国的装甲军团,一旦德军进入叙利亚,就可以将战火引向西南方的埃及或东方的印度,而一直处于中立状态的土耳其则很可能在德国势力的包围下,被迫选择投入德国的怀抱。
  所以,叙利亚必须拿下!
  叙利亚和黎巴嫩的法国托管当局实力不弱,拥有大约4.5万兵力,装备151门火炮、90辆坦克和179架飞机。而英国虽然拥有澳大利亚第1军、英国第6步兵师、印度军队的几个旅、以及自由法国军队这些番号众多的部队,但总兵力只有不到3.4万人,拥有370门火炮、157辆坦克和大量战机。英国海军也掌握了东地中海的制海权,使法国托管当局孤立无援。
  1941年6月8日,英国中东部队这支东拼西凑的军队,同时在四条战线上发起了进攻:
  澳大利亚第7步兵师从巴勒斯坦北部向贝鲁特进攻。自由法国部队向大马士革和霍姆斯推进。两支印度旅则从伊拉克北部摩苏尔向叙利亚拉卡省方向挺进。英国骑兵部队和阿拉伯援助军则从伊拉克西南部向叙利亚中部挺进。6月底,剩余的印度部队向叙利亚中部地区也发起了进攻。
  澳大利亚第21旅进入了贝鲁特
  1941年6月8日早晨,澳军在英军舰炮的支援下,率先在黎巴嫩贝鲁特港的圣·贞德海岸登陆。与此同时,从埃及和塞浦路斯起飞的英国战机像蜂群一样扑向维希法军的各个空军基地,其中巴尔贝克、马德加卢恩和拉亚克三大空军基地是重点打击目标,基地内的许多飞机在第一时间被摧毁。接下去的4天里,英军战机持续压制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各个机场,维希法军的飞机无法起飞作战,战场制空权毫无悬念地落入英法盟军之手。
  进攻叙利亚的自由法国坦克部队
  夺取制空权之后,自由法国第1师在师长乔治·卡特鲁的指挥下于6月8日发起突击,目标是叙利亚的南部门户基斯沃。但自由法国炮兵轰击敌方纵深时,由于当地气候干燥,炮弹爆炸后的巨大烟尘阻碍了坦克兵的视线,坦克部队的推进速度不得不大大降低,致使坦克和伴随步兵脱节,一些自由法国官兵好不容易抵近敌方碉堡时,却得不到坦克掩护,成了碉堡内机枪射手的"活靶子",结果连第一道防线都迟迟未能突破。鉴于自由法国军队进展不顺,英军只得派出英印第5旅来接手他们的进攻任务。
  自由法国部队的初期主力主要是殖民地部队,作战勇敢,但不太适应现代化战争
  印度人拿下基斯沃后,法国人再次上场。6月15日凌晨,自由法国第1师向距离大马士革仅20千米的纳贾赫发起进攻。他们的H-39轻型坦克利用高速突破敌人的第一道防线,迅速进抵城区。 可是维希法军利用部署在纵深地带的105毫米榴弹炮实施火力压制,战斗一直持续到深夜,自由法国军队毫无进展,维希法国守军却愈战愈勇,靠着几轮反冲击,把战线重新推回原来位置。
  英军与自由法国军队在叙利亚霍姆斯会师
  在随后的几天中,相互敌对的法国军队展开拉锯战,双方均无大的建树。直到6月21日,自由法国第1师麾下的第13旅靠着强击突入大马士革,城内的维希法军倒戈,大马士革被解放,纳贾赫守军才被迫投降。
  自由法国炮兵部队
  7月12日,维希法国不得不接受失败现实,宣布在叙利亚和黎巴嫩休战,最终结束了这场持续了5个星期的战争。7月14日,维希法国驻叙利亚和黎巴嫩的最高长官邓特斯正式在停火协议上签字。值得一提的是,英国人草拟的协议起初没有提及自由法国是否对叙利亚和黎巴嫩拥有控制权,自由法国代表当即拒绝签字,同时把情况电告戴高乐。
  戴高乐检阅自由法国军队
  戴高乐严肃地告诉丘吉尔,如果英国坚持这么做的话,所有自由法国的部队将开往东线,和苏联红军一起作战。丘吉尔同意了自由法国接管叙利亚和黎巴嫩,并且将投降的维希法国军队——包括6300名士兵和127名军官,交给自由法国部队。
  这场战争由于维希法国守军出乎意料的强烈抵抗,英法联军付出了比预想中略大的代价,伤亡4652人,维希法国伤亡6352—8912人。但解决了中东最大的隐患,保证了英国在中东及印度的后方稳定。
  二战时期的西亚在打酱油,存在感不高。那时候中东虽然已经发现有石油,但是还没有像后来那样开挂,石油的产量也不高,而且仅有的油田也控制在英法美资本下。大战中中东直接受军事行动影响的地区仅有马格里布,而与一次大战整个西亚卷入战争的情况大不相同。尽管如此,在亚非拉地区中,中东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仅次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先看看二战时西亚的邻居中亚和北非在干嘛。中亚
  二战时中亚在苏联的控制之下,当时出人出兵,比如莫斯科保卫战中,大名鼎鼎的潘菲洛夫师,就是从中亚过去的。此外,中亚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充当流放地。当时苏联对高加索地区的车臣等民族不放心,觉得他们可能和德国合作,就把他们整体流放中亚。北非
  北非不仅成了对地中海作战的桥头堡,而且也是美国向苏联输送物资补给的生命线的重要屏障,北非一旦沦陷,也会威胁同盟国控制的中东,作为非洲土著居民的非洲人也是大量加入了战争。尤其是对于法国,其非洲殖民地经济的支撑和兵力的动员可谓是对戴高乐领导下的"自由法国"政府的雪中送炭。
  相对于二战期间的欧洲战场,非洲和西亚的战事并不显得非常引人注意。事实上北非、西亚(中东)、非洲之角、地中海等地也是抗击轴心国主要的作战区域。从1940年开始,这些地区的战斗就在持续,直到欧洲战场战争结束。
  大战爆发前,英法在非洲有大量的殖民地,比如苏丹和埃及是英国殖民地,突尼斯是德国占领区。利比亚是法国殖民地。埃塞俄比亚被意大利占领。阿尔及利亚被法国占领。
  搞笑的意大利部队
  盟军在北非的第一场战役——"罗盘"行动(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之前,英军总指挥官韦维尔(右)手下只有36000名官兵,而对面的意大利军队有21.5万人之多。但是意大利军队战斗力低下,英军从埃及出发,横穿整个利比亚,击败意大利全军。意大利损失超过13万人,其中3000人战死,第十军团全军覆没。英军阵亡不到500人。这次战役促使德国出兵北非。
  隆美尔率非洲军团经一系列战斗,击败英军,于1941年4月10日攻抵托布鲁克,围攻长达240天,是二战北非战场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围城战。由于隆美尔的补给线过长,加上英军防御有力,德军一直无法得手。
  1941年11月,盟军在利比亚东北部港口托布鲁克以坦克数量600 249和飞机数量550 76的绝对优势击败德军。
  1942年6月21日,隆美尔率非洲军团反攻夺占托布鲁克,同时还夺取了数千吨燃油。希特勒一高兴,封隆美尔为元帅。
  1942年7月,德意联军自利比亚突入埃及,进抵距开罗只有350公里的阿拉曼地区,这是英军在北非的最后一道防线。后由于盟军控制了地中海的制空、制海权,驻北非德军因兵力及装备补给不足而无力继续向前推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1942年10月23日夜,蒙哥马利集中1000门野战炮和中型火炮对阿拉曼地区的德军实施的夜间炮击,随后步兵向敌前沿阵地发起冲击。由于意大利向非洲运送燃料的油轮全部被英国海、空军击沉,致使德军装甲部队无法组织大规模反击。
  在阿拉曼战役开始不久,德意联军中的意大利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德意联军直接损失4万人,很多意大利部队还没开枪就主动投降,甚至军官带着下属积极投降,最后俘虏太多了英军只好分发工具让意大利战俘自己建战俘营。
  战至31日德军剩下不到200辆坦克,而英军还有超过800辆没用,差距是很悬殊的。11月2日,英军发起新的进攻,至3日晚从德国第15、第21装甲师防线接合部实现突破,4日晨,英军主力从突破口向纵深发展进攻。德国第15第21装甲师余部实施反击,但大部坦克遭空袭而被击毁,隆美尔不得已命令德意军全线撤退。6日,英军因雨停止追击,战役结束。
  绿线是英美盟军进攻路线,从阿拉曼开始拖到诺曼底,两年多时间不在主要方向打击德国,让苏联和德国死磕。
  1942年11月8日—13日,美英盟军在法属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实施登陆作战。忠于法国维希政府的法国北非殖民当局未作抵抗,甚至登陆的英美军队受到了法军士兵的热烈欢迎。
  1943年5月12日盟军抵达突尼斯,25万名轴心国士兵、12名轴心国高级军官投降。其中有10万德军和15万意军。只有633人从海上逃走。轴心国在整个北非战役中共损失800架飞机、2500辆坦克、6200门火炮、70000辆各式汽车。
  此役标志着北非战役结束,盟军因为此次胜利而稳固了欧洲以南的战场局势。
  有一点须知道:在41年北非战局恶化时,英美将原准备援助中国的飞机大炮坦克等用于北非方向,以牺牲中缅印战区的代价换来了北非(特别是阿拉曼战役)的胜利。西亚
  二战期间,同盟国和协约国在西亚进行了一系列明争暗斗,虽然这些争斗没有演变为举世瞩目的大战,但在外交战的背后却进行着一场生与死的较量。盟军抢先希特勒出兵西亚,为苏德战场和北非战场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德意日法西斯未能会师印度,也与盟军成功地控制住西亚有直接关系。战后,盟国藉口伊拉克事件、伊朗事件、叙利亚、黎巴嫩问题、土耳其问题,把西亚国家排除在对二战作出贡献的国家之外,实属不公。实际上,在整个二战期间,西亚人民积极协助盟军运送战争物资,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早在一战时期,中东的大部分国家都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战后帝国被肢解,大部分国土被英国和法国收入囊中,1927年沙特阿拉伯王国成立,随后带动了阿拉伯地区其他国家的独立运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东地区已被探出有油田,在那个石油如命的年代,这里自然成为了大国眼中的香饽饽。而最幸运的是,由于那会儿很多大油田还未被发现,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产量比重很低,且由于地理位置离列强较远的原因,战火并没有烧过来,各国纷纷选择大哥站队,虽说有的参加了零星的战斗,但主要都处在看戏的状态。同时他们还不亦乐乎的做起了石油买卖,命保住了而且还有钱赚。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各国当时的情况吧:
  1.狗中哈士奇,国中土耳其
  一战的时候土耳其还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个政权曾经称霸欧洲。不过进入十八世纪之后逐渐衰落,在20世纪的时候,整个国家被英法俄奥等欧洲列强占领的差不多了。当时奥斯曼土耳其想凭借着一战来翻身,于是加入了当时最强陆军的德国,也就是同盟国。土耳其在同盟国中基本上是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屡战屡败,真的是重在参与。不过土耳其也有厉害的地方,就是达达尼尔海峡保卫战中打败了英国军队。而领导这支军队的是二战英国首相丘吉尔。这也是土耳其唯一一次雄起。
  一战结束后,协约国开始对同盟国进行惩罚了,土耳其也没有幸免。签订了很多条约,整个帝国接近灭亡了。这时候凯末尔出现了,愣是凭借着自己的个人威望和战争手段把签订的条约改成平等的了,也就是著名的《洛桑条约》。这个时候西方虽然承认了土耳其,不过土耳其也只是奥斯曼土耳其的一部分,很小的一部分。
  二战的时候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已经去世了,不过这时候的土耳其政府也非常会审时度势。因为他们不想一不小心走了一战的路子,要是参战再失败的话就麻烦了。所以土耳其在二战的时候一直在保持中立。不过土耳其的中立和大多数中立国不一样,并不是没有任何作为。而是借着中立的名义取得德国和英国的支持。说白了就是,看你们谁给我钱多,我就和谁混,而且也不断地卖资源给德国。一直到二战后期,发现德国必然失败了,这时候开始起来反对德国,还不断指责德国。可以说这个国家二战的时候外交手段还是比较灵活的。这一次真的是连参与都不参与了。
  其实,最重要的是国家利益。只要能国家利益最大化,参战不参战无所谓,在战场上能不能打也无所谓。二战时的国家策略一直影响到现在。
  2.伊拉克----战五渣的伊拉克军队
  石油储藏量丰富的伊拉克战略重要性毋庸置疑,尽管英国于1927年被迫让伊拉克独立,但仍然在该国驻军保护石油供给。
  1941年4月1日,伊拉克军队中的4位上校军官发动军事政变,成立了以拉希德·阿里·盖拉尼为首相的新政府。时值二战初期,纳粹德国猖獗一时,英国对伊拉克的控制已大为削弱。因此,伊拉克新政府企图同德国结盟以对抗英国。  
  然而,当时希特勒正在集中力量准备侵苏战争,无暇插手中东。面对着英军的陆续登陆,深感恐慌的盖拉尼不得不采取行动。4月30日,他派遣军队包围了英国在伊拉克西部哈巴尼亚的空军基地。5月2日黎明时分,战争终于开始了,这正符合丘吉尔的意图。丘吉尔在一份电报中指出,"我们在巴士拉登陆,迫使他在枪机刚刚扳起一半的时候,在轴心国未准备好之前,就开了枪。"
  1941的盎格鲁撒克逊
  当时交战双方的兵力是很悬殊的。伊拉克军队有4万多人,由4个师组成,还有一个机械化旅。空军大约有60架飞机,其中有20架是新式的。
  驻扎在哈巴尼亚基地的英军总计只有2000余人。担任指挥的斯马特空军少将采取了勇敢而及时的防备措施。他把总共82架飞机,临时编成4个中队。英国人的空中优势起了作用。在开战的头几天,哈巴尼亚基地的英国飞机就已经把伊拉克大部分空军消灭在机场上。 
  英国人在哈巴尼亚顺利地坚守了4天,给伊拉克人造成一种错觉,似乎同他们交战的是一支强大的军队。5月5日夜间,伊拉克部队撤退了。 
  5月19日,英军对费卢杰发动进攻,当天夜间,英军步兵攻占了费卢杰。 
  5月23日,希特勒正式签发关于中东问题的第30号指令。根据指令,德国将向伊拉克派遣军事代表团,提供空中支援和武器装备。然而,为时已晚,轴心国已无力挽回伊拉克的败局。 
  英军兵分两路,逼近巴格达。与之对阵的伊军在巴格达地区共有13个步兵营和5个炮兵团,在5月28日的战斗中它们还击退了英军的进攻。但是,巴格达的军事、政治首脑们却不打算继续抵抗。在战争最后几天,伊拉克政府陷入无所作为的状态。得知英国人已切断通往摩苏尔的大道并从北面包抄巴格达的消息之后,盖拉尼率其政府的主要成员急急忙忙地离开了首都,于5月29日流亡伊朗。"30天战争"未经决战即告结束。
  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表现仍然辣鸡
  几十年后,萨达姆还是没能接受二战的教训,以为翅膀硬了,结果被新的老大美利坚暴打,其战争进程和二战时的"30天战争"何其相似。
  3.伊朗----被大哥欺负的受气包(现在也没能改变)
  伊朗的地理位置及其特殊,北边是苏联南边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当时伊朗实力很弱,长期被英国和苏联两个大哥欺负,想摆脱英法的控制,投靠德国翻个身,却被无情镇压了。
  会师德黑兰
  1931年伊朗禁止外国占有农业土地,把外国电讯公司接管,后更是吊销英国石油公司的租让权,英法在中东的势力岌岌可危。
  由于伊朗的动作,让大哥很恼火,后果很严重。伊朗的巴列维王朝的开国国王礼萨.汉因为亲德,在1941年就被英国和苏联联手给废了。
  1941年8月,英国和苏联要求伊朗驱逐在伊全部德国人,关闭德国驻伊使馆。礼萨.汗对德国人表现的相当忠诚,拒不接受英国和苏联的要求。他天真地认为,出于道义上的考虑、以及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尊重,盟军还不至于武力侵略"中立"的伊朗。
  英、苏进攻路线图
  然而他不了解帝国主义的蛮横霸道,于是英军从南部登陆,苏军从北部陆路入侵。伊朗军队不战而降,苏军占领北部,英军占领南部,1942年美军也开始登陆伊朗驻军。礼萨.汉国王被迫退位给儿子,自己被英国人流放到毛里求斯岛,后来转而软禁到南非,死在了南非。
  英军占领油田
  后来美国也掺合了进来,并表示我们没那么野蛮,我们是来做生意的。于是乎伊朗便老老实实的做起了生意,实力也逐渐壮大了起来。
  伊朗在二战最大的贡献就是给三巨头提供了一个开会的地方。
  4、叙利亚、黎巴嫩----列强相互斗狠的地方
  原先为法国殖民地,后法国投降后被德国与维希法国控制。伊拉克事件给英国人提了个醒,使得丘吉尔意识到必须加强对中东的控制。而叙利亚的位置很特殊,一旦维希法国将叙利亚提供给德国,那么南边的埃及和东边的伊拉克将受到德军的攻击,威胁到英国在中东的殖民地安全,而北边的土耳其也极有可能在德国的压迫下倒向轴心国。
  于是,丘吉尔下决心搞定叙利亚,不惜与昔日的盟友法国动手。1941年6月8日,英军和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军队向叙利亚、黎巴嫩发动了进攻。战至7月12日,维希法国接受战败现实宣布休战。英国借此保障了在中东的后方安全。
  战后,虽然自由法国接管了叙利亚和黎巴嫩,但是此时的自由法国实力也强不到哪儿去。于是,1943年趁欧洲大佬们打的昏天黑地、皆无暇顾及中东时叙利亚宣布自己独立,此后便也是开始看戏,本国军队并未参与二战。
  5、约旦----地理位置原因存在感很低
  约旦其实是原属巴勒斯坦,由英国托管,后来被以英国为课代表的国际联盟分成了东西两块。西边儿的还叫巴勒斯坦,东边儿的改叫外约旦。二战时英国忙于对付德国,没精力再搞约旦,约旦趁机就独立了。
  而在西边的巴勒斯坦,犹太人开始一点点地移民,号称回老家。不过那会儿犹太人很少,有钱的犹太人买了大片土地建农场。有钱可赚,阿拉伯人对犹太人表示欢迎。
  6、沙特阿拉伯----我就是个卖油的
  1938年,沙特发现了地底下有石油,不过那时候产量不高(二战时伊拉克和伊朗是中东最大产油国),二战时一直在一边看戏。沙特虽然内部也有一部分王室贵族因为对英国不满而和德国眉来眼去,勾勾搭搭。但是,从1930年代沙特政局就被号称七姐妹的英美的石油财团所控制,亲轴心国的人翻不起大浪来。而且沙特周边一圈,阿曼,也门,伊拉克,科威特,约旦,埃及都有英国军队驻扎。所以,沙特就很听话地继续卖石油给同盟国,风平浪静地渡过了二战。
  这边想要石油,我卖给他。那边也想要,我也卖给他。我就是个卖油的,你们谁缺油了就来找我买。沙特牌石油,买一斤送半斤,物美价廉,欢迎来买。
  二战时的经历一直影响到现在的狗大户的外交策略:老大们,俺谁也惹不起,俺交保护费可好。
  总的来说二战时期,西亚国家多半受制于人,所以也就无所谓参战不参战了。盟军一直致力于切断德军和日军的石油和军需供应,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也从一方面加速了战争的进程。
  谢邀。二战时期,西亚主要在借着欧洲强国自相残杀的机会,争取本民族独立。
  一战前,西亚的阿拉伯人大部分是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统治。在一战中他们配合英军大战奥斯曼土耳其,最终促成了奥斯曼帝国的崩溃。在一战结束后,他们起义的初衷,希望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于是部分阿拉伯的进步力量在1918年成立了"阿拉伯政府"。可是,协约国列强是不会容许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来控制中东,更何况,阿拉伯半岛的其他势力,比如沙特王室也不肯放弃自己的地位。
  于是在协约国的大棒下,阿拉伯地区被分割成了10多个国家,大部分都依旧掌握在欧洲列强手中。其中单说西亚部分,费沙尔本来已经被推举为叙利亚的国王,可最终协约国商定,叙利亚是法国人的地盘。于是1920年法军向叙利亚推进,用大炮和机枪屠杀这些两年前还并肩抗敌的战友,把费沙尔轰了出去。英国为了安抚盟友费沙尔,让他当了伊拉克的国王,费沙尔的兄弟阿卜杜拉则成为外约旦(今巴勒斯坦和约旦)国王。当然,这些国家都是英国的附庸国。之后,沙特阿拉伯在192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获得独立,并在1932年宣布统一。伊拉克也在1932年独立。其他西亚阿拉伯国家还在英法统治下,如巴林、卡塔尔、科威特、约旦、也门、阿曼等是英国的殖民地或保护国,叙利亚、黎巴嫩等则是法国势力。
  等到1939年二战在欧洲爆发,英、法被希特勒打得满地找牙,无暇东部。于是西亚国家趁机掀起了自立运动。比如,因为法国被德国攻灭,所以原本被法国占领的叙利亚和黎巴嫩趁机在二战中获得独立。在其他西亚国家,英国到二战结束时依然是太上皇,但英国力量的削弱,使得这些国家的独立运动风起云涌。1945年,伊拉克、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也门、沙特和非洲的埃及一起建立了"阿拉伯联盟",联合起来跟外部势力抗衡。1946年,约旦独立,1957年英军全部撤出约旦;1961年,科威特正式独立;1962年,北也门发生革命,脱离英国统治;1967年,南也门也轰走了英军,建立共和国(南北也门在1990年统一);1971年,阿拉伯几个酋长摆脱英国殖民,成立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73年,阿曼、卡塔尔、巴林也获得独立。西亚的阿拉伯国家终于能够自己当家作主了。
  战争爆发了,西亚在干什么
  能干什么,无一幸免,都会被卷入战争。不过盟军抢先控制了西亚,为苏德和北非战场奠定了胜利的基础,使得德意日未能会师印度
  虽然伊拉克等一些国家倾向于德国,但最终还是英国强占了先机。德国人还是鞭长莫及,没能在西亚有所作为
  二战,是德意志的舞台,德国席卷了欧洲战场,日本扫荡了整个亚洲。真正能够形成抵抗力量的不多,主要力量有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苏联和中国
  再说西亚,二战时不像今天那样的富得流油,油开采不多,都被强国控制着。虽然参与了运送军事物资,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还是没有资格登上战争结束后颁奖的舞台
  包括今天,他们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虽然有信仰,有金钱,也有智慧。但是正因为有了这些,宗教种族就冲突不断,无法融合在一起,就无法发出让世界颤抖的声音
  也许这就是上天的安排吧,有信仰的冲突,有金钱的分裂,有智慧的隐忍
  有勇气的称霸天下
  西亚在承担英国的能源基地
  二战时期,题主问西亚在干什么?要我说,西亚诸国并没忙里偷闲,也没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独善其身,而且也自觉不自觉的卷入到了战争,这就是那时的现实。
  当时,同盟国和协约国在西亚进行了一系列的明争暗斗,风云兴起。虽然这些斗争没有引起什么有名的大战,但在外交战场引发了多场生与死的效量。盟军抢先希特勒进入西亚,为苏德战场和北非战场胜利取得了先机。成功的打乱了德意日法西斯会师印度的阴谋破产。这与盟军成功控制西亚是功不可分的,也避免了西亚诸国倒向德意日法西斯而造成的悲剧。
  总的来说,西亚国家,国小势力单薄,军事不发达,此农业为主,卖点石油,受制于它国。所以,就无所谓参战不参战了。正如有的人评价的是打点酱油,做点战争物质生意,赚点钱过日子。盟军在西亚一直致力于切断德意日的军事物质供应,石油供应,这一点做得十分成功。客观上,也加快了盟军在二战中的胜利,这点不能抹杀西亚诸国对二战的贡献。
  西亚在赶着做战争物资生意。很多人由此发大财了。
  二战期间,战火是没有燃烧到西亚的。
  中亚 最早和二战沾上边的,就是著名的法国老将军 魏刚了,战前已经70多岁的老头,已经在中亚的叙利亚隐居,准备安度晚年,没想到战争前期的法国,被德军打的兵败如山倒,病急乱投医的法国政府,赶紧请老将军离开叙利亚,出山来指挥法军,当然了,到最后也没啥用。
  反观德国这边,其实希特勒对西亚地区,也没多大兴趣。直到隆美尔大军逼近埃及(横跨欧亚的国家)首都开罗的时候,希特勒才幻想着,等隆美尔占领埃及后,就和意大利军队一起,合兵挥师北上,和北线的曼施坦因配合,南北夹击苏联南部地区。
  可根据二战铁律,任何有意大利人协助的军队,都必然遭受失败的命运,所以希特勒的希望,肯定就实现不了。
  二战时的西亚各个国家,不是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就是他们的好哥们,所以当时的西亚政府,都是一边倒的支持同盟国。比如当时的伊朗,就在一个重要的战争中转站,在北冰洋航线受到威胁时,盟军就通过伊朗这个中转站,将美国援助苏联的飞机、大炮和卡车,源源不断的送到苏联。
  更大一点的事情,是在1943年11月,德黑兰还做过英美苏三国巨头的会面地点,在德黑兰会议上,主要讨论了美英开辟西欧第二战场,东西双方配合对德作战的问题。
  再看看民间,长期受压迫的西亚民众,有很多人深纳粹德国的宣传蛊惑,不少的埃及农民,在德军到来之前,就提前预分了地主的土地,还在地上做了记号,就等德军一到,然后,额,你懂的
  其实叙利亚等国,情况也差不多,很多农民听到德军节节胜利,英军处处失败的消息后,决定不再给地主交租。这些民间的自发行为,虽然在当时被残酷的镇压下去了,可其影响和后果,却极为深远,在很大程度上,也推动了后来西亚地区的社会进步。
  二战期间 ,同盟国和协约国在西亚进行了一系列明争暗斗 ,虽然这些争斗没有演变为举世瞩目的大战 ,但在外交战的背后却进行着一场生与死的较量。盟军抢先希特勒出兵西亚 ,为苏德战场和北非战场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德意日法西斯未能会师印度 ,也与盟军成功地控制住西亚有直接关系。战后 ,盟国藉口伊拉克事件、伊朗事件、叙利亚、黎巴嫩问题、土耳其问题 ,把西亚国家排除在对二战作出贡献的国家之外 ,实属不公。实际上 ,在整个二战期间 ,西亚人民积极协助盟军运送战争物资 ,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战时西亚基本上没啥大事,英国也并没有鼓动多少西亚人参加战斗,沙特阿拉伯38年刚发现石油,成了未来的土豪,西亚人基本上不怎么会打仗,上战场跟德国对刚基本是送死,而且那地方人也少,所以大事没有,如果隆美尔打过埃及冲出苏伊士运河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就变成德国盟国可以从软腹部进攻苏联跟元首并肩作战,可惜德国后勤以及意大利盟友太不给力,元首也并不对非洲感兴趣,这个可能也就永远是个可能了,但是伊朗一直跟德国有友好关系,伊朗那个时候很多军备都是德国进口,但是因为这个原因让苏联和英国忌惮,所以英国和苏联联合瓜分了伊朗,让伊朗人从此对西方和俄国抱着仇恨的态度,到现在也没缓解多少。
  还是那句话,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总混着来让真主安拉啥都管人家也忙不过来,理想主义宗教都没错,但是一味固执搞政教合一就不对了,而且地底下有石油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都是教训,有资源还得会利用,要不然根本挡不住西方的民主
  啊!

它是粮食也是菜,比土豆便宜,比猪肉好吃,清淡味道好孩子特爱吃图文小谈食刻今天带给大家一道农家菜,食材相当的简单,但是它作为外来物种,刚传入之初,很多人却不知道怎么吃,比如留青日札中就记载今有五色红瓜,尚名曰番瓜,但可烹食,非西瓜种也。什么意阳春三月,宁可不吃肉也要吃这6种凉拌菜,应季而食,舒坦过春天阳春三月,天气渐暖,宁可不吃肉也要吃这6种凉拌菜,营养又美味,应季而食,舒坦过春天阳春三月,春回大地,天气也渐渐暖和起来。这时候除了家常小炒汤水可以食用,凉拌菜也是不错的选择。凉拌农村80岁奶奶常把洋葱这样吃,三高平稳精神好,身体倍棒洋葱是一种特别营养的蔬菜,它的味道和口感都非常不错,而且洋葱的营养价值也比较高,经常吃一点,对我们的身体也比较好。今天就用洋葱搭配鸡蛋来给大家分享一道特别美味的凉拌菜,洋葱凉拌鸡蛋春天多喝这款粥,每晚安然入睡,味道香浓口感细滑民间有句俗语春天多喝粥,胜过吃补药。北方的春天气候干燥,每年一到春天,时不时地就来场沙尘四起不见天日的大风。气温变化无常,早晚的温差也大,晚上和早上的温度相差20度都正常。干燥的春不如自己做冰淇淋!几十种口味,低脂健康好吃,三步就能做好夏天的冰淇淋,是最治愈人心的美味甜蜜带着清凉直抵心房,夏天变得美好!奈何外面的冰淇淋,含有添加剂!小朋友和大人吃多了都不好。对于糖尿病患者和减肥健身的人来说,加入了大量的糖全脂奶油想吃灌汤包不用买,面点师教你在家做,皮薄汁多又好吃做灌汤包最大的疑问点是没汤汁,还有怎么制作面皮,虽说两者都很重要,但我觉得拌馅才是阻碍很多朋友成功地绊脚石,今天跟大家好好的聊聊灌汤包的制作重点和必备的条件,帮助大家解决心中的谜团4种食材一锅炒,几分钟就上桌,家常菜家常味,实惠又好吃一道菜是否好吃,除了食材本身之外,搭配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一样的搭配,就是不一样的味道。比如今天分享的这道家常小炒,4种食材,每一样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大火快炒一锅出,各自春天第一鲜,当之无愧的4种家常做法,好吃好做,粗纤维多春季就是尝鲜的季节,尤其是春天刚出来的绿色蔬菜,鲜香肥美,深受大家的喜欢。说到春天的味道,茼蒿是必不可少的,又称为皇帝菜,在古代,茼蒿是宫廷的佳肴,深受皇室喜欢,被人称为茼之清气,葱油拌面,劲道爽滑葱香浓郁,一大盘都吃不够,做法超简单众所周知,中国人喜欢吃面条,尤其在北方,除了自己制作各种美味的手工面条外,挂面也是很多人家中常备的一种主食。挂面因为耐存耐煮价格实惠有宽有细风味多样,而且吃起来很方便,所以很多人喜鸡鸭怎么做好吃?茶香鸡块白条鸡切小块焯水后洗净备用。炒锅加油放入白糖,等油热白糖化开开始冒泡后加入鸡块煸炒至金黄色。然后换砂锅把煸炒好的鸡块倒入砂锅内。加入热水,放入姜片黄酒冰糖生抽老抽,用细布包春天,孩子补钙黄金期,这6种食物要多吃,含钙量是牛奶的好几倍都说春天是补钙的黄金期,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更是最重要的时候。经研究发现,孩子在春天长个子明显要高于其他的季节。而对于长个子来说,补充大量的蛋白质和钙是尤其的重要。说起补钙,除了牛
慈禧把光绪皇帝的母亲婉贞,害的生不如死,是真的吗?光绪皇帝的亲生母亲,叶赫那拉婉贞,满洲镶黄旗人,惠政的女儿,慈禧太后的亲妹妹,醇亲王奕譞的嫡福晋。1856年京城选秀,她刚好15岁,按照选秀条件,1316岁的满族女孩都可参加。于是古代穷人为什么不自己去荒郊野外开垦一块荒地自给自足,而要给地主打工?有一个成语叫做道旁苦李。讲的是魏晋时期大名士王戎小的时候有一次和小朋友们出去玩,在一个十字路口看到路旁边有一棵李树,结满了李子,又大又圆,所有小朋友都兴高采烈的去采摘,只有王戎一动一个现代士兵能打多少个二战士兵?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说不定直接就被秒杀。其实就士兵单兵设备来说,现代和二战区别不是太大。如果大家都是大白天在近距离交战,现代士兵完全可能被二战士兵秒杀。我们架空一下。比如在斯大林格萧皇后历经六个帝王,为什么李世民还要接她回家?先纠正题主的三个错误,首先,萧皇后所谓经历的第六个帝王就是李世民,所以顶多叫经历了五个帝王后,李世民还要接她回家。第二,萧皇后经历的帝王,并不确切,这里有反王也有可汗。第三题目所谓在没有帮手且死战不退的情况下,你觉得吕布能杀死张飞吗?为什么?吕布与张飞单挑,中途不能有帮手加入,而且必须死战到底吕布能不能杀死张飞?吕布是演义第一战将,如果他与张飞死战到底,我认为,赢的应该是吕布,死的应该是张三爷大家也别着急开喷我既然敢这没有秋裤毛衣古人如何过冬?这几天,我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之中,不知道白雪在情人节和春天还有个约会,悄悄的来到人间,亲吻久违的大地,气温骤降,看来一时半会,还离不开棉服。我们现在御寒有棉服,毛衣,毛裤,那么古如果太平天国推翻了清朝,后面中国的结局会是什么样?这个问题应该改为倘若太平天国推翻了清帝国,后面中国怎么发展?我们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尽管这个分析将会令人脑洞大开,但绝非毫无逻辑。首先,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11864年间。其范刘璋军力比刘备强大,为什么会被刘备打败?倘若刘璋真的那么强大,他还邀刘备入蜀打张鲁干什么呢?应该说,刘璋是个冤大头,遇到刘备这种忘恩负义的人,他算是倒了大霉的。第一,刘璋养肥了刘备的军队刘璋引狼入室,把刘备请到益州,是想假如二战日本不南下而是配合德国攻打苏联,二战的结果是否改变?我是老威,我来回答。如果当时日军没有南下而是配合德国攻打苏联,那么二战的结果虽然不一定能够改变,但是苏联肯定会在德国和日本的夹击下溃亡。德国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众所周知,德国发动郭靖选择了自己真正喜欢的黄蓉,放弃了蒙古公主华筝,如果放到当今社会他会选谁?不仅是在金庸武侠,就算在所有武侠小说里,要选第一大侠,相信得票最多的应该就是郭靖了。郭靖的侠义精神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已经冲破了江湖,覆盖到整个民众。对于这样一个盖世豪侠,他的感情孝庄为什么不和皇太极合葬?谢邀。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妃子,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生母,作为明清交替的敏感时期,孝庄文皇后的很多细节都被抹上了异样的解读,接下来悦史君将进行探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