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为什么上了一定年纪的,很多人看到寺庙都不愿进去?

  我是1960年出生的,基本属于题主所说的"上了一定年纪的"人,也有过一些旅游经历,也确实看到过有的人"看到寺庙都不愿进去"的情况,而且我所看到过的这样的人还是我对其有一些了解并认识的人。因此,我愿意回答题主的问题。
  根据我的了解,他们之所以在旅游中,每到风景点,不进寺庙(包括寺院、道观),主要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形成的。
  一是不信佛,也不信道教的所谓的无神论者,他们认为任何宗教信仰都是虚幻不实的,唯有在单位上班、在地里种田、在市场做买卖等能挣钱维持生活的才是真实的。这些人中有的也曾怀着好奇之心参观过寺院或道观,但,他们感觉这些"建筑"设施和里面的布局基本都是大同小异的,没什么好看的,所以"看到寺庙都不愿进去"。
  二是属于看见寺庙,想进又犹豫不敢进的人。这些人中多数有过比较寒心的"一次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经历。
  我就曾有过一次随团旅游中在导游"巧妙"的安排下被一群假和尚忽悠的"难忘"体验。
  那是在十年前去泰山曲阜等景点的一次旅游,在参观孔府孔庙孔林活动中,导游在车上告诉我们说某一个景点因为什么原因去不成了,临时改成了另外一个景点,又说这个景点怎么怎么好,把大家说得都很期待和兴奋起来。
  到了这个景点之后,大家都下了车,导游把我们带进一个像寺院又不是寺院的地方,让大家排好队,给每人胸前或手臂上带了一张"护身符",并说这是这里的师父免费给大家保平安的。还嘱咐我们一定要排队按照顺序走。
  到了一个大殿门口,导游告诉我们:"师父们很‘慈悲’,可以给我们免费算卦,测吉凶祸福,因为不花钱,希望大家都算一卦"。导游的话果然起作用,不管信与不信的,都觉得这是个好事情,于是,都依循进入大殿。
  只见大殿的走道两侧都摆好了两排间隔有序的小方桌,每个小桌后面都坐着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和尚"在给人们看手相、说情况。还有很多二十岁左右的小和尚来往穿梭、跑前跑后的不知在忙什么。
  我看到这里,心里不免起了疑惑,凭我所知,佛教是反对算命、算卦、算吉凶的,这里却搞这些东西,再观察这些"和尚"的衣着和行走坐姿,没有一点稳当、庄严的样子。我本想把我的观感及时反馈给导游,可再找导游,她已经没了踪影。
  这时,我已经排序到个了,一个"和尚"看了我的手相,又问了我的出生日期后,说我是吃皇粮的命,又说了很多大吉大利的话,然后拿出一张黄纸条,在上面写了一些字,一边递给我一边很神秘的告诉我要托着这张纸快步出大殿,然后左拐右拐什么的行走路线,并一再嘱咐:一定要快步走或一溜小跑,不能停,不能东张西望,到了终点把纸条交给一个和尚把纸条烧了,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我本人和家里就会有灾祸什么的。我对他的话一点也不信,因为第一,我从不相信算卦算命之类的东西,我只相信"种什么因,得什么果"的因果定律。第二,从我一进这个景点的大门就感觉这里不正常,我预料后面的程序里肯定会有"图穷匕首见"的骗人的鬼把戏。正当我准备出了大殿之后如何逃脱的时候,一个小和尚挤到我面前说:"我带你去吧",不由分说的领着我按照那个和尚所讲的路线三拐两拐的把我带到了一个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的卡口处,把纸条交给了一个老"和尚",放进了焚烧桶里,然后过了卡口,就到了一处请香、上香的地方。
  这里有一排案板,上面放着许多长短不一的各种高香,案板的对面也立放着许多一人高以上的各种高香。几个"和尚"正在这里向比我先到的人介绍各种高香的名称和所起的作用。看我过来了就问我要请哪种香,我说,我哪种也不请。他说到了这里都要请香的,他指着那些长短不一的香:这里有富贵长寿香、官运亨通香,各种各样的香应有尽有,而且都很灵验的。他见我无动于衷的样子,就又说,你要带钱少的话可以请这柱平安香,才600元,花600元能保佑全家老少平安、吉祥、健康,多上算啊。接着,他又指着我的口袋:你把钱都掏出来,看看一共有多少钱,能请哪个香。我说,我是来旅游的,不是来你们这里消费的。他听我这么坚决的拒绝他,就把脸沉了下来:你要不请香的话,这里的佛菩萨和护法神不会放过你的,你和你们全家都不会得好的。接下来他又说了很多很难听的诅咒的话。我说:"告诉你吧,我是居士,你不用忽悠我,凡是学佛的人都知道佛菩萨是不会惩罚任何人的。我天天在家里上香,供养十方所有的佛法僧三宝,就是出门在外我也每时每刻在上心香,我相信十方所有的诸佛、菩萨与护法诸神都会护持有正心、正念、正知、正见的佛弟子的,绝不会护佑靠歪门邪道、坑蒙拐骗、借教敛财的假和尚的!"说完,我头也不回的走出了这个"藏污纳垢"的旅游景点。
  回到车里,很多人都陆陆续续的先后回来了,原先满车的欢声笑语变成了现在的鸦雀无声。无论是被诱导着花了600元至2000元请了高香的人,还是虽然没有花这么多的冤枉钱,但却被几个假和尚恶狠狠的诅咒全家的人,都在心里埋下了深深的阴影,都在想:以后,寺庙还是少去或者不去的好。
  以上就是我的一次不愉快的旅游经历,也是"为什么上了一定年纪的,很多人看到寺庙都不愿进去?"的第二个原因。
  其实,许多人也许不知道,近些年来,国家宗教局、旅游局、文物管理局、公安部等相关部门多头并举的对违法违规设立功德箱等借教敛财问题,对极个别导游欺骗胁迫旅行者消费或与经营者串通欺骗胁迫旅行者消费的行为进行了持续不断的专项治理,并且建立起了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净化了宗教活动场所的大环境,使个别的"害群之马"无处藏身。所以,现在无论是上了年纪的还是年轻的,只要想进寺庙看看,不用担心,您大可放心的进,如果再遇到极个别的"不畏因果"之徒想让清净道场蒙尘,就要及时大胆地举报,使之能绳之以法,确保宗教活动场所的清净与庄严。
  我是文友如林,感谢阅读,欢迎点评。如果您对我的写作内容和写作风格感兴趣,敬请点开关注按钮,头条平台会在第一时间将我的最新文章推送给您,您的关注或点评就是对我的最大支持和激励。
  谢谢邀请!
  题主在问这道题时是设置了前提的,那就是——每次到风景点,本想进去看看,可他们就远远看一看不愿进去参观,这是为什么呢?
  我是一名皈依三宝的俗家弟子,同时也是位上了年纪的人,完全可以理解这些来到景区见到寺庙本想进去看看,但最后又决定不入内的内在原因。
  可以肯定,这些老人心中是有佛的,而且见到寺院他们内心也很想进去,在佛前上柱香、在功德箱中放些香火钱。最后之所以压抑了自己亲近佛的愿望选择了敬而远之,极有可能是早些年在外旅游时进入寺庙被所谓的"高香"给坑过,心中留下了较深的阴影。有些老人则是道听途说了解了一些有关寺庙的负面消息。所以现在同样在景点看到寺庙,这种阴影便条件反射般的出现在脑海中促其产生抗拒心理。
  我们知道,佛是神圣的所以才让人景仰;寺院是清靜的所以才使人亲近。寺院是道场、佛界是净土。但却因为功利而又浮躁的社会使其蒙尘。有些急功近利而又"不畏因果"之人,穷其各种手段借"佛"生财。他们或承包宗教场所的场地,或干脆与地方联手新建寺庙,使寺院这种清静的修行道场变成喧嚣的赚钱的市场。借信众尤其是老年人对佛的"迷信"采用诱导式的心理攻势,使其在不明不白的迷惑状态下掏钱。名为"供养三宝",实则是肥了私人的腰包。这其中也不乏一些盯上这块"蛋糕"的地方政府,他们用权力的魔棒将名山、名寺圈为景区。高门票、高消费大掏香客的荷包。富了地方、加了政绩。种种"未法时代"的怪象,既抹黑了佛教的形象又寒了不少虔诚的佛教信众的心。
  好在国家及时出手, 2015年4月,国家宗教局、统战部、公安部、文物管理局、旅游局、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整治违法违规设立功德箱等借教敛财问题专项工作的通知》。这项整治工作整整持续了三年,大大涤荡了宗教活动场所的污泥浊水,净化了宗教活动场所的大环境,还了宗教活动场所一片蓝天……
  之所以到现在还会出现老年人来到景区寺院想进又不敢进的情况,主要还是因为老人胆小怕事,正所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他们内心对佛是敬畏的,尤其害怕在寺院内招惹是非,特別是曾经被坑过的老年人。有着强烈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畏惧心结。今天借回答这道题的机会我想告诉信佛的老兄弟、老姐妹们,经过强力整治后的寺院再也不是几年前可以"藏污纳垢"的场所,大家也不用再担心被坑、被骗。对此,我有着切身体会——
  2010年,我与老伴带着姐姐到广西旅游,在桂林的七星岩景区一座寺庙内,我们跟在一个旅游团后面听导游讲解,中途导游请了一位"出家人"出来"指点迷津",那位"出家人"没说上二句便将手指向我让我跟他到一个小房间内,先是云山雾罩的说了一通"禅理",然后就说我是个有大福报的人要在佛前为我上一柱祈福香。我问他要多少钱?他便说钱越多、福越大!我说出门没带什么现金,他指着桌上的一台刷卡机说:没关系,可以刷卡。那一年我刚皈依三宝,对出家人是很敬重的。但眼前的场景让我心头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最后我掏出钱包取出八百块钱告诉他就给这么多了!他也没过多勉强,只是说了几句祝福的好话便将我送了出来。后来,随着对佛教的逐步了解,参访过的寺院越来越多,面聆高僧开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才知道大部分的寺院都是弘法利生的正法道场,大部分出家人也是慈悲为怀、主张正行正信。所以,我现在旅游每到一地都必然会去当地的名寺古刹参访礼佛,每一次走进名寺古刹,心境就特别的空明、安祥,似乎是远离故乡的游子回到家中的感觉。对名利的欲望越来越淡薄、心境越来越平和、身体状况较十年前也有了大幅改善……
  我现在就是一个远远看下寺庙,一般不进去参拜的人。
  为什么不进寺庙里面去呢?
  一是看得多了。著名的寺庙如五台山上的寺庙、陕西扶风法门寺、河南洛阳白马寺、青海西宁塔尔寺、甘肃甘南拉卜楞寺、西藏拉萨大昭寺等都去过。寺庙内的陈设大同小异,没有新鲜的东西。
  二是对佛教不感兴趣,与佛无缘。我既不信佛,如何去虔心拜佛。
  三是好多地方的寺庙已经不像宗教场所了,倒是个生意场。据说有些寺庙是由人承包的。我在农村有个远房亲戚,好像就有一个度牒,他没事就到寺庙里去赚钱了,家里妻儿老小一大群人就靠他养活呢。
  过去,到寺庙参观时,也被导游和僧人忽悠过,化了大钱买高香。佛祖的声誉也被一些钻进钱眼、浑身铜臭的不孝弟子玷污了。有些寺庙的香烟燎绕之中,有阿堵物的味道。
  吃一堑长一智,所以也就敬而远之了。
  谢邀!
  看透了,看穿了。
  人越老,越是历练,越是看破红尘。市俗市侩化太多,还要到寺庙再看一次吗?
  本来,寺庙在人心目中,是一种自由平等博爱的信仰,是闪烁着众生平等智慧的结晶,人们进入寺庙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渴望舒放被尘世磐石压抑的心灵,呼吸自由的空气,让精神与神灵一齐放飞,就是说尘世中无法获得完美的东西,可以在寺庙中寻觅到。请问众民,这寺庙有吗?
  第二种境界:希望寺庙是一个世外桃源,这里与尘世相异趣,没有三六九等,没有金钱臭味,人人相亲相爱,贫的富的,做官的白衣的,全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请问僧尼,你们眼中高官与平民,大款与穷汉是否一样,都热情款待,请上座请香茶呢?
  第三种境界:为了下一辈子投胎大富大贵人家,为了这一辈子荣华富贵,不惜用巨额金钱买功德碑,用千元一支高香贿赂神佛,用几万几十万元进贡寺庙僧尼,于是黄金铺路珍玉买佛,寺庙和尚简直把这些富翁礼拜成真活佛。人世间一切污浊在袅袅香烟中沉污积垢,这现实存在吗?
  所以,第一种境界飘渺难寻,第二种境界万不及一,唯有第三种境界比比皆是。这种充满铜臭味的寺庙,进去还有什么意义?历史的僧尼都是苦行僧,视金钱如粪土,视美女如剔骨之刀,现在还有吗?和尚大碗吃肉大碗喝酒,儿女满堂,出则轿车,僧室豪气,做佛事价格连年上涨,比菜市场涨价都快,如此的寺庙,你还是看个什么?
  不就是人们眼中最寻常的一种职业,而且是赚钱多多的职业而已!
  原创:信神如神在,不信犯何罪。
  我就是上了年纪的人,看到寺庙都不愿意进去,为什么呢?
  远远的看一下,就心灵神慧了。
  不进去看看,少招惹是非。
  就像我们普通的人家也是一样。你到谁家去串门子,总得先打一个招呼吧。
  总不能一声不吭的,就进入人家的家里,人家看到后,对你的评论是不好的。
  不光说你这是不礼貌,还会认为你这是来偷东西的,为什么不吭气就到了家里。
  家里有什么不需要你知道的事,你随便进去不就闯祸了吗?
  人,神都是一样的道理,没什么事就别去打扰,远远的看一下。
  不进去少招惹是非,谁也不是会作怪你的。
  有的人不懂道理,不管家里有人没人,不问一句话,就进入人家的家中,这还是违法的行为呢。
  人神都有一礼,没什么事进入寺庙,自己就感到不应该进去。
  我是不相信,有什么神。从来就不磕头,也不烧香。
  古人言:张天师叫鬼驾走了,神法没了。意思就是说,捣鬼的人办了坏事,只有用神法来解决。
  绳是用来看管坏人的,办过坏事的人,磕头烧香最多,企图免灾去祸,
  从心理上求得一些安慰。磕头也是一种犯罪的行为。
  进入寺庙就是要磕头烧香的,不进去也就免了这一项,有什么不好的吗?
  人和人不同,我也是当爷爷的人出去旅游就喜欢到寺庙道观去看看转转,拜拜佛像,这样做了感觉心情好,头脑清醒精神倍爽。
  人上了年龄很多人不愿再进寺庙,这个问题看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其实这里面有着非常深刻的学问和人对生命的感悟。寺庙是什么地方,对善良的人来说,他是一个净化心灵,提高觉悟,向往美好未来,崇拜神灵的地方。对贪婪者,他是一个求起福报寻求避护消灾免难的场所。对犯罪贫穷和精神空虚之人,他却是一个寻求忏悔,寄托情感和希望之地。所以说寺庙是一个神圣庄严同时也是人民有所诉求的复杂之地,为什么人年龄越大,反而就越不愿进去呢?这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逐渐有了较深的了解和深切的认识,让他慢慢明白年轻时的无知,知道了幸福快乐健康不是靠乞求而来,事业丶爱情,财富的获取得靠善良,诚信,勤劳,努力,行善方能积德,一分汗水才会有一份收获,改变自己的命运不是靠神灵保佑,广结善缘,多做好事,勤劳智慧,发奋图强,尊老爱幼就是不去拜佛烧香,天地神灵也会保佑你,作恶多端,好逸恶劳你就是天天磕头又有何用,这大概就是主要原因。
  我是见佛不跪佛,进庙不烧香的,佛是人造的,信他有什么用呢?今生他不保,来世的事谁知晓?记得1999年我同一个朋友去五台山,上了主峰后下来,大概是寺庙一个大厅旁,布置很多小屋,外面是紫色,里面是黄色,进到里面一看,都是一个算卦的,有的抽签,有的黄鸟抽贴,五花八门,朋友进了第一个,我进了第二个。我问他怎么算法,收多少钱?他说"抽签,凭赏",那个人弄好后,我随手抽了一签,那个人看了我说"啊!了不得!你抽到了上上签,这个签是大富大贵!只有两个人抽过,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毛泽东"我问他怎么解啊?他说,这种富贵要带到身上,需要破费一点。我问他需要多少?他说凭赏!我说"三十,二十的可以吗?"他说"必须二百以上"我说"这样的大富大贵我不想带走"大约给他扔了三十元钱走人了!出门不一会儿,碰到了我的朋友,他问我"你抽签了吗?"我说抽了!他说"抽的什么签"我说"平平常常"他神飞色舞的告诉我,他抽到了"上上签,这个签只有蒋介石,毛泽东抽过…"我问他,你给了他多少费用,他凭赏三百元,给朋友写了一个符,让他随时带在身上,还给他一个桃木剑。我的朋友没有得到大富大贵,大约是2001年春节前病故了。[祈祷][赞][玫瑰][可爱]
  这个和上了年纪无关吧,也许和个人信仰或者感官有关,人到了一定年龄,总会趋向某种信仰模式,这种信仰模式不一定是信奉什么教义,因为不管什么教义也不过是一个固定的人群在一个理论圈子里的自我心灵上的安慰和救赎。寺庙里的各种佛像设置其实并不会让人感觉舒适,第一,佛像大都高大无比,不是很高大的,也是位置放置在很高的地方,人进寺庙都是以仰视的姿态,无形中给人一种压迫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自我渺小的既视感。第二,佛像的眼神,或威严,或怒视,或慈祥,但基本都是做成和你对视或者轻咪状,在心理上给人一种不敢正视感。宗教的神圣感也是心理学的范畴。至于为什么有人愿意进,有人不愿意进,我想也在于本人对这种环境的自我感受吧,感觉到不舒适,甚至强烈的压迫感的,肯定是不愿意去感受了。
  现在有些人路过寺庙不再进去了,我觉得有以下的原因:
  第一、就是年纪到了四五十岁,往上该做什么心里也都有数,能做到什么程度心里也已经有数了,大半辈子就这样了[流泪],再去求菩萨拜佛也不能改变什么,所以这是他们不想进寺庙的第一个原因吧!
  第二、很多人不想再进寺庙,是因为其实他们之前进过寺庙,知道寺庙是一个什么地方。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现在寺庙里的僧人或者比丘尼,他们以游客来作为维持自己生计的一个途径。和尚或者尼姑们看到游客进来就会想尽一切的办法,让游客们买香火布施,或者类似于算卦,或者类似于买寺庙里开光过的所谓的一些纪念品。那么这些东西价格都非常的昂贵,有的远远超出游客的意料之外。而事实上这些东西的成本呢都是极低的。那么当人们看透了和尚尼姑的这些把戏之后,也就不愿意进去了。
  第三、我认为是纪律的原因。因为现在年纪大的人有很大一部分是共产党员。大家知道共产党员是无神论者,他们为国家为民族服务,为人民服务,而且不信所有的宗教。所以他们应该是自觉远离这些宗教的场所。
  大家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

景点推荐到野三坡赴一场山水之约野三坡坐落于河北省涞水县境内,于古代地理位置就十分优越,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已经成为享誉全国的旅游胜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更是避暑休闲度假养老的首选之地。野三坡距离首都北京只有12实话实说你在旅游中吃的亏,大多跟贪便宜有关每次碰到假期的时候,外边那么多人,小乐建议咱们还是买个地球仪好了,不仅能看看,还能没事转转欢迎大家来看一路上有你,生活更有乐趣的实话实说来了,我是一路上油腻的小乐,返京的路上一路堵一个人去图书馆读书学习是种怎样的感受?郑州图书馆,闹市的天堂这是有趣郑州第559篇原创文章全文字数2008阅读时间5分钟每天1010,多爱郑州一点点清明时分,春雨如酥,满街枝丫新绿,正是读书的好时节。有趣君听说郑州图书馆开放了,提前预约好,住东区还是住西郊,郑州人争论十几年还是没结果这是有趣郑州第560篇原创文章全文字数2700阅读时间6分钟每天1010,多爱郑州一点点这次疫情对有趣君身边的朋友触动很大,特别是那些郑漂,有的人干脆回了老家就没再来郑州,飘着的日102路电车,20年前的郑州丨有趣信箱001这是有趣郑州第562篇原创文章全文字数1960阅读时间4分钟本期选登艾比路的乌托邦的来信艾比路的乌托邦的来信有趣君你好,看了有趣郑州关于西郊的几篇文章,感触很深。我姥姥姥爷是三厂的纺织女工,你们是三十年前郑州最时髦的姑娘这是有趣郑州第558篇原创文章全文字数3200阅读时间8分钟每天1010,多爱郑州一点点关于郑州的别称,有段时间叫绿城,也曾被叫过商城。其实许多年前,郑州被称为纺织城。那个年代,进去郑州古老城墙边的艺术馆,一个人看一场展这是有趣郑州第563篇原创文章全文字数2022阅读时间5分钟每天1010,多爱郑州一点点最近几天心情阴郁,有趣君经朋友推荐,跑去郑州升达艺术馆看了场百花迎春文艺展。丨心情郁闷,该看在孤独里成长的80后,有哥哥的存在让人羡慕这是有趣郑州第565篇原创文章全文字数2800阅读时间7分钟每天1010,多爱郑州一点点有人说,郑州是个典型的糙男城市,看起来并不会让你惊艳,没有北京的庄严气势,没有上海的国际范儿久等了!百花路永安街前进路恢复堂食,这几条街一定得去这是有趣郑州第550篇原创文章全文字数3087阅读时间7分钟每天1010,多爱郑州一点点郑州恢复堂食,一瞬间朋友圈就炸了!守得云开见月明,这回终于可以敞亮地坐在心仪的门店享用美食。恢复堂食的第34天,郑州人民的报复性消费没那么猛这是有趣郑州第569篇原创文章全文字数2473阅读时间5分钟每天1010,多爱郑州一点点4月15日,在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人首次摘掉口罩。到5月6日没什么问题,河南就可最早给娃买小霸王的郑州出租车司机,现在烟都抽不起了这是有趣郑州第551篇原创文章全文字数3200阅读时间8分钟每天1010,多爱郑州一点点复工了吗?公司还在不?还知道自己是干啥的不?这可以称得上是夺命三连了吧。许多的企业在这次洗牌
越野自驾极限楼兰道150公里戈壁和沙漠挑战,城市SUV慎行摘自汽车自驾游杂志2021年8月刊撰文摄影陈团结楼兰道是在张骞凿空西域之后,官方正式开辟的第一条内地至西域的交通主干线。从敦煌到楼兰的这一段是早期丝绸之路上最艰险的路段,中间要经过建议大家出门旅游住酒店,这3个房间尽量避开,别碰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很多人都会选择出门旅游的方式来放松心情。旅游的好处有很多不仅增长见识,而且还能锻炼身心。出门旅游难免要跟酒店打交道,只有休息的好了,才能更好地完成第二天的火山吞没庞贝城维苏威火山位于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西侧,海拔1277米,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活火山之一。维苏威火山由于时常喷发,一直没有植被长出,山坡显得异常荒凉和险恶,而且山顶上有一个直径约1400米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概述欧洲历史的地理大发现(英语AgeofDiscovery。),又名探索时代海权时代或大航海时代。是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到泰国旅游时,在酒店枕头下放20泰铢,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去泰国旅游成为人们首选的国家,因为泰国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花钱还不多,人们玩得很尽兴。越来越多的人去泰国游玩之后就会告诉人们当地许多风俗习惯,这样一来,可以少走许多弯路。都说天下没三面被印度包围,南亚内陆小国尼泊尔,为何与中国越走越近?尼泊尔国土面积有14。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2900万人,是一个南亚的内陆山国,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喜马拉雅山脉是中国和尼泊尔的天然边境,除了北面与中国西藏隔山相望外,其他三面都导游提醒不管到哪旅游,这3样东西别忘带,关键时能派上大用场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旅游不再是件奢侈的事了。很多人都会趁着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到外地旅游几天。在外地游玩有很多好处,可以放松心境,增加知识储备,还能体会到我国不同地区的风泰国的黑珍珠到底是什么?很多老外为此流连忘返国际和平阶段,每个国家都快速地发展经济,并且与邻国或者其他国家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因此很多人都喜欢出国游玩,体验异国风情。像东南亚地区的国家,为了发展旅游业,推出了很多有趣的旅游项火车站附近的30元小旅馆,靠什么来挣钱?过来人说出经验在搭乘火车抵达目的地的时候,我们总能在火车站附近看到一些大妈手举着住宿的牌子。然后大声吆喝着住宿仅需30元。如此低的住宿价格,大妈们真的能挣到钱吗?甚至有些大妈在拉客的时候,直言房这里是我国南宋灭亡最后一场血战的古战场,现成为著名景点崖门古战场遗迹崖门,位于江门市新会区南端,距会城镇约30公里,屹立于南海与银洲湖的相接处,因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对峙,延伸入海,就像一对半开半掩的大门,故名崖门。崖门是南宋覆亡最后8月旅行最佳地,山西平遥古城,一座美丽却不失文化的古城最近两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大家对于出行规划都有些束手束脚,现阶段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渐稳定,人们也开始逐渐想要出去走走。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个旅行好去处,来平遥古城漫步在犹如明清时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