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中山公园的前世今生,600年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完美呈现

  若不是有人问我照片里的中山公园是哪里的,我还不知道自1925年起,全国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公园竟有267座之多,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同名公园。 不过今天小娘子要说的这座却是历史上最悠久、也是最独特的,它不光见证了 我国近代 的百年风云,在600年前,还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完美呈现,在明、清两代王朝500多年的统治中,20多位皇帝曾在这里上演过千余次隆重的社稷坛祭祀大典。
  我国古代以农耕立国,土地与五谷自然成为国之根本,富饶辽阔的土地和饱满丰收的粮食意味着强大的国力,所以从西周时期,"社"与"稷"就被奉为了代表掌管土地和掌管谷物的主神而列入国家祀典,社稷坛要单独建造,祭祀社稷也成为了与祭天地、祭宗庙并列的大祀,皇帝必须亲自出席,郑重对待,"社稷"一词也逐渐演变为国家或政权的代称。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随着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新皇宫 的落成,根据《周礼》"右社稷,左宗庙"的礼制,紫禁城的外朝前,一座几乎比肩奉天殿、祭祀皇帝祖先的太庙,和一座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社稷坛也拔地而起。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们现在的名字叫"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如今这座中山公园中的社稷坛也是我国仅存的一座社稷坛。
  中山公园的正门是天安门西侧、面对长安街的南门,和咱们上一篇讲的太庙一样,古时这个方向并没有门,社稷坛的入口在午门与天安门内御路的东侧,共有三个:"社稷街门"、"社左门"和"阙右门",分别与太庙西侧的"太庙街门"、"庙右门(也叫神厨门)"和"阙左门"相对应。这样皇帝不管是去祭拜祖宗,还是祭祀社稷都不必出皇城。
  每年皇帝去社稷坛祭拜的日子是农历二月和八月的上戊日,即春秋仲月 各一次,有"春祈秋报"之意。 不过与去太庙从"太庙街门"入不同,当年皇帝去社稷坛是从午门出来后直接右拐进"阙右门",经过戟门,进入拜殿,然后在坛前祭祀。而王公大臣则从"社左门"进。"社稷街门"虽是社稷坛的正式大街门,但一般不开,只有胜仗归来、举行献俘礼的时候才会开启,所以除了每年春秋两次的例行祭祀,打了胜仗等大喜事时皇帝也要来祭拜。
  辛亥革命后,皇朝作古,社稷坛也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但它依然是块禁地,普通人不能进。民国初年,守坛人为了谋生,在里面种草养牛羊,社稷坛变得杂草丛生,日渐破败。1914年, 面目全非的社稷坛终于迎来了一位改造者,巧的是他和建造者一样,也姓朱——朱启钤(qián),时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 人称桂老。
  中过清朝举人的朱启钤不仅是当时的政府官员,也是一名古建筑学家,他看到曾经辉煌的社稷坛变成此等模样后很是惋惜,于是提议将它改造成西方那样的公园。 那时候北京还没有公园,为领风气之先,民国政府表示支持,但这办公园的钱还要朱启钤自己想办法。于是 桂老上下奔走,向社会各界发起募捐,自己也捐出1000元。为了表示热心公益,当时的政要段祺瑞、徐世昌、黎元洪等也都捐了款。朱启钤还成立了公园董事会,向北京市民承诺,只要每年捐款50元,就能成为公园董事。
  修整改造社稷坛的初期,朱启钤每天都会跑去监督,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改造只限于外坛,内坛的格局基本没变,内外垣 墙环绕下的社稷坛、拜殿、戟门都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神厨、神库、宰牲亭和退牲亭虽已破烂不堪,也做了修缮。1914年10月10日,社稷坛改造成的北京第一座公园"中央公园"向公众开放,一大早,四九城的北京市民就蜂拥而至 ,大家都想看看这 曾经神秘威严的皇家禁地究竟是个什么样。
  如今一进南门的不远处是高10.9米、宽17米、四柱三楼蓝琉璃瓦顶的青石牌坊,这个牌坊开园时并没有,是5年后才立进来的,意义非凡,它记录了我国从屈辱到崛起的近代史。
  这牌坊原名叫"克林德碑"坊, 1903年曾立在西总布胡同西口外的大街 上, 起因于庚子年间, 义和团事变, 飞扬跋扈的德国公使克林德男爵不服从清庭安排,在东单北大街北与 清军巡逻官员恩海发生冲突,恩海因自卫击毙了克林德。八国联军则以此为借口, 攻破了北京城,迫使清廷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恩海不仅在克林德身亡处被斩首,德国人还要求"于克使被害之地之东单牌楼北竖坊纪念",并把此要求写在了条约内,同时要求醇亲王载沣亲赴德国谢罪致歉。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中国作为协约战胜国之一终于拆除了耻辱的"克林德碑"坊。在协约国的提议下,石坊材料被移到中央公园,于1919年的3月建起了一座名为"公理战胜"的新牌坊,以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1952年,为纪念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表达与会国家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愿望,"协约公理战胜纪念"坊更名为我们今天看到的"保卫和平"坊,牌坊正中四个镏金大字是郭沫若题写的 。
  在南门门口向右上方看,那个金灿灿顶的就是1949年举办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它曾是皇城的正门,朱棣建它时叫"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 如今是北京绝对的地标,也是咱们国家 的象征,来北京旅游的第一站几乎都是来看它。
  牌楼往北走是高3.4米、重1.8吨的孙中山铜像,丰姿潇洒,气宇轩昂,黑色大理石基座上是邓爷爷题写的"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永垂不朽"。这个雕像开园时也没有,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六十周年而立的。1925年孙中山因癌症在 北京逝世 ,灵柩曾停放在中央公园社稷坛北的拜殿内举行公祭。三年后为了纪念这位革命先驱,中央公园改名"中山公园",拜殿也改名为"中山堂"。
  在孙中山先生像的后面是大片的古柏树林,很多树龄在600岁以上。咱们在讲太庙的时候说过,古人认为柏树可与天人沟通,且翠柏常青象征江山永固,所以自朱棣迁都以来,北京各宫苑庙坛都种植了大量的柏树。中山公园,也就是曾经的社稷坛里有600多株。
  在这众多的古树中,有  七株柏树  的年龄最为悠久,超过了千岁。明朝之前,这里曾是  辽、金的兴国寺,元朝的万寿兴国寺,南坛门和外垣 墙外有七株粗壮的柏树就是辽代兴国寺的遗物,故称"辽柏", 是如今北京城里最古老的柏树。
  此外靠东还有一株奇树被称作"槐柏合抱",因在古柏中心自然生长出一棵槐树,两棵树相拥一起而得名。据说这棵柏树已经生长了500多年,而槐树也拥抱了它200多年,是北京的奇树之一。
  南坛门正对的是和社稷坛同岁的习礼亭,不过它开始的时候并不在这里,而是在正阳门内兵部街鸿胪寺衙门内,是明清两朝专为初次来京的文武官吏、少数民族首领和附属国贡使等演习朝见皇帝礼仪之用,故称"习礼亭",也叫"演礼亭"。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因咱们前面说的"克林德事件",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焚毁了鸿胪寺衙门,习礼亭幸免。不久英军强占鸿胪寺做操场,清政府被迫将习礼亭迁至户部街礼部衙门院中。清末,礼部改为典礼院,1912年又为盐务署占驻。1915年,朱启钤把这个黄琉璃瓦顶的六角亭移到了中央公园内。
  南坛门前的这对石狮也不是开园时就有的,它们是1918年河北大名镇守使王怀庆和统领李阶平发现并捐赠给中央公园的。两只狮子重8800多斤,蹲坐式,直背挺胸,姿态雄伟,1956年经考古专家鉴定为宋代遗物,距今已有千年历史。20世纪60年代那段时间,为保护石狮,公园职工将它们埋藏在了公园的土地下面,直至1971年它们才重见天日。
  穿过南坛门,就是真正600年前社稷坛原有的格局了。不过咱们前面说了,当年皇帝是走北面的戟门进入,而这条神路是胜仗归来献俘礼时走的。如今神路两旁种着银杏树,秋天时这里是北京有名的银杏大道。
  走过神路,眼前是汉白玉石柱构成 的华表式 棂星门,连着不高的内垣 墙(也称内壝墙),内垣 墙围成一个方形,象征"天圆地方"中的"地方"。垣 墙四面均有一个棂星门,在古代,所有祭拜自然神的坛前都有棂星门,意味着咱们这些凡人已经到了进入神界的入口,门顶部的石枋上都雕刻有翻腾的云, 所以这门也称"云门玉立"。
  穿过棂星门便是600年前祭祀"社神"与"稷神"的社稷坛, 层层向上的正方形汉白玉祭坛内由五种颜色的土铺成, 俗称"五色土", 五色土的方位正符合我国古代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说:东方属木为青色;西方属金为白色;南方属火为赤色;北方属水为黑色;中央属土为黄色。
  "五"还代表着华夏五帝,即青帝伏羲、赤帝神农、黄帝轩辕、白帝少昊和黑帝颛顼。由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不仅蕴含着古人对土地的崇拜,也意味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古时在诸侯受封的典礼上,皇帝也会按封地的方位赐予一种颜色的土,表示授予其统治一方的权力。
  社稷坛上的五色土都是由全国各地进献而来, 河南进黄土;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进赤土;江西、湖广、陕西进白土;山东进青土;黑土则取自北京。《明史》记载,"天下府县千三百余城,各土百斤,取于名山高爽之地。"铺土的厚度也有讲究,最早是二寸四分,明弘治五年(1492年)改为一寸。顺天府要在祭祀头天铺好土,并由太常寺验收。
  五色土中央还立有一方0.51米的石柱埋于土中,顶端凸起,微露其身,称"社主石",也叫"江山石",寓意"江山永固"。最早的时候社神和稷神是分坛而设、分坛而祭的,后来朱元璋觉得不妥,觉得社稷不可分,故合两为一。不过祭祀时,"社神"与"稷神"还是有各自的神牌、神龛,会按要求摆放到祭坛上。
  我对中山公园最深的印象就是小时候在这个坛上玩五色土,那时候没有栏杆围着,小朋友可以上去玩,但那时我从没发现有这块"江山石"。据说是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里,为保护古迹,这"江山石"是被埋入土中隐藏的。不过那个时候我根本不知道我竟是蹲在曾经皇帝们三跪九叩的社稷坛上玩"王土"。
  其实不光坛中的土是五色,注意看内 壝墙,也是对应着四方青、白、赤色、黑四种颜色。记载中还有四色的门:"内壝四面各一门,色彩如其方坛内之色,朱扉有櫺(棂),门外各石柱二"。但朱启钤在建中央公园时已不见彩门与扉柱。
  不光社稷坛的建筑制式讲究,当年的祭祀仪式更是 复杂,祭祀前三天皇帝和大臣们都要 斋戒,戒荤、戒酒、戒娱乐等等,清正洁身,以事敬诚。祭祀当天 , 日出前四刻(即日出前一小时)皇帝就要乘坐礼舆出宫,由内大臣和侍卫前引后扈至太和门下舆,再乘金辇,在法驾卤簿的引导下前往社稷坛。
  出午门时要鸣钟,由阙右门进至社稷坛的外垣墙北门外后,皇帝要在神路右侧下辇,然后步行从北门的右门进到戟门内盥洗,再进拜殿,并从拜殿的右门出, 面向南朝着社稷坛的方向 站在拜位上。这时唱乐、舞生、各执事官也都各就各位,一场盛大的祭典仪式由此开始。
  祭祀由十余道严格繁琐 的程序组成,先是瘗(yì) 毛迎神,然后读祝文、上祭品、乐队奏乐 唱赞歌、64位舞者跳八佾舞 、皇帝上香、跪拜、奠 玉帛、献爵、奉福胙、进福酒、送神,最后有司奉祝、次帛、次馔(zhuàn) 、次香、恭送瘗 所,这才算礼成。一套下来大约要二三个时辰,而且从迎神至送神,皇帝要下跪几十次、磕上百个头,如此大的活动量没个好身体是受不了的,所以皇帝身体不好或年迈体衰时,会派亲王或皇子代为,有些亲王因为程序不熟,错了步骤还会被革职、罚俸。
  社稷坛东棂星门外是中山公园音乐堂,古时肯定是没有的,开园时也没有,它建于1942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北京最好的音乐厅,我记得小时候爸妈还带我来听过音乐,但听的是什么早已不记得了。
  社稷坛北棂星门以北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拜殿, 明清皇帝祭祀时要穿过的大殿,不过如果那天赶上下雨,皇帝就在这个殿 里对着社稷坛祭拜了,所以叫"拜殿 "。但 在明朝以前,祭祀社稷是没有拜殿的,下雨也要在露天进行。
  明洪武元年(1368年)的一天,朱元璋在南京祭祀社稷时天降大雨,雨中祭拜了两个时辰的朱皇帝很是狼狈,他觉得这样有损威仪,要在坛上盖一座房子,大臣们面面相觑,这不合规矩,但又不知如何劝说,这时翰林学士陶安站了出来,他引用《礼记》说道:"天子大社,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也,是故丧国之社屋之,不受天阳也"。就是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只有亡国之君没有办法才只能把坛建在屋里。朱元璋听此只好作罢,不过后来有大臣提议在祭坛的北面建一座拜殿,遇到天气不好时就可以在殿里朝着祭坛祭拜。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曾在殿中停灵举行公祭, 后为了纪念这位伟人,中央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的同时,拜殿也更名为"中山堂"。
  这座 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的拜殿 可能是北京现存明代建筑中最古老的一座,《北京古建筑》记载它"未发现被毁或重建的记录"。这座大殿最独特的是内部没有做天花吊顶,所有梁架全部外露。另外地面与故宫太和殿以及太庙的享殿一样,也是"金砖"墁地。不过不知为什么,现在并没开放。
  中山堂(拜殿)之后是曾经的戟门,也就是社稷坛的正门,有三扇朱漆九钉的大门,门外还列有72条一丈一尺长的"银镦红杆金龙戟",插在朱漆戟架上,"戟门"由此得名。不过和太庙的一样,这些镀金龙戟也在1900年被八国联军都掠走了。社稷坛改为中央公园时,戟门改成了殿堂作为图书阅览所,现在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常委会议厅。
  戟门再往北就是外垣墙的北门,墙上有三个拱门,当年皇帝就是在此下辇,然后从右边的拱门步行进到戟门内。 细心的亲们一定发现了这路线有些奇怪,通常皇家主体建筑都是坐北朝南,皇帝是由南向北走,面北而拜。而社稷坛的正门正殿却是坐南朝北,皇帝由北向南走,面南而拜。
  这么罕见的布局是因为古人对祭拜的神也是分阴阳属性的,古人认为天属阳、地属阴,阳坐北朝南、而阴坐南朝北,所以祭祀属阳的神要面朝北拜、祭祀属阴的神则要面朝南拜。社稷为土地神和五谷神属阴,所以祭祀要面向南拜。
  北门外有一格言亭,高8米、直径6.6米,不是祭坛的原物,是朱启钤在建中央公园时,由他的好友、时任总统咨询的雍涛捐资兴建的,当时亭内8根石柱都刻有古代名人的格言。最初亭子放在"保卫和平"坊那里,后因立坊被移到了这里。不过石柱上的格言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被磨掉了,现在是光光的柱子。
  曾经的八柱格言分别是:"朱子之言曰: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孟子之言曰: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子思之言曰: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阳明之言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丹书之言曰: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武穆之言曰:文官不爰(yuán)钱,武官不惜死;程子之言曰:主一之谓敬,无适之谓一;孔子之言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格言亭的两侧都是高大的柏树林,肥大的乌鸦立在枯树的枝头看着远方,它们是这里的原住民,在这里生活了200多年。在清朝,满族人把乌鸦看作是神鸟,因为传说它们救过清太祖努尔哈赤,所以故宫有专人喂它们。
  它们看过上百次身着衮服的皇帝们走马灯似的来这里祈祷未来,看过外国列强来这里烧杀抢掠,看过昔日的皇家禁地成为了百姓的乐园,它们看过风起云涌,看过花开花落,它们一定也看到过我小时候在社稷坛上玩五色土吧。
  再北就是筒子河了,对面就是故宫,向西北看是故宫的角楼。
  河东就是午门,如今故宫的正门,曾经文武百官上朝前集合排队的地方。当年皇帝每次来社稷坛祭祀时就是坐着金辇从这里出来,然后右拐进社稷坛的"阙右门"。
  这就是"阙右门",当年祭祀礼成后,皇帝也是同样这条路回宫,一路还要吹奏乐曲,入午门时要鸣钟。从这个门一直看过去就是太庙的"阙左门"。所以如果计划游故宫的话也可以先游太庙或先游中山公园,再从阙左门或阙右门出去,就能直接进故宫了。也可以把太庙和中山公园放在一天,先游太庙,然后从太庙的阙左门出,就可以直接进社稷坛的阙右门了,正好体验当年皇帝祭祀的路线,不过就是疫情期间,这个门可能只出不进。
  如果是只看社稷坛,走这条路线就够了,不过作为之后的中央公园以及中山公园,外坛修了很多供游客观赏的景观,其中有很多是从圆明园中移来的。我对小时候来玩的印象也不深刻了,所以决定都再走一遍。
  社稷坛的西边有赏兰花的惠芳园,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是我国传统名贵花卉,北方因天气原因很少养殖。1959年中山公园从上海购进兰花,开始了大批养育兰花的历史。朱德委员长很喜欢兰花,曾多次来这里赏兰,还在1960年题写了匾额"兰室"。
  不过惠芳园是个封闭的园子,需要单独购票。这个区域蛮大的,一进门是萦绕曲折的松竹,之后还有四合院,兰花也是在四合院内。院前有棵很大的玉兰花树。
  老实说我并没有进惠芳园,因为现在不是赏兰花的时候,老爸老妈因为60岁以上免票,所以进去转了一圈,我在外面赏梅呢。
  惠芳园外是梅园,淡丰后梅、单瓣杏梅、武藏野、江梅等各种品种,比较独特的还是绿色的"变绿萼"梅。梅园向南是社稷坛的神厨和神库,就是祭祀前制作祭品的厨房和存放神牌、神龛等祭祀器具的库房,但后来破败倒塌了,现在都是新建的。
  从外垣墙东门出来,小山坡上有一座茅草亭, 开园时这里就有一座,当时是利用拆除的破败的宰牲亭矮墙及奉祀署的旧房垣渣土修建的,茅草顶,因年久糟朽,1948年倒塌了,1954年重建后改为了石板顶。
  茅草亭南面 是如今中山公园最出名的郁金香,盛开时很多人来拍照,公园的票价都会涨价,相比社稷坛前冷冷的人气,它们已成了这里的主角。我去的时候花还没开,不过现在正是盛开的时候。
  再往南是宰牲亭,宰牲亭是为祭祀屠宰牲畜的地方,神厨、神库、宰牲亭这些都是皇家祭祀地的标配。当时亭南有奉祀署用房和一口六方形水井,供祭祀时清洗祭物用,上图是遗址。
  现在的宰牲亭是重建的,亭前有一高2米的太湖石,这就是朱启钤从圆明园买来的宝贝之一,石上刻有清乾隆题"搴芝"两字,原置于圆明园的长春园含经堂前。"搴芝"二字出自宋代诗人宋庠的《雨夜秋兴示仲氏子京》:"灵根夙已殒,野服良所钦。搴芝幽涧畔,擉鳖故溪浔"。有人说石形宛若一只手提起一只千年灵芝,我是没看出来,不过看石头到处都是裂痕,是拼接后固定的,由此也可见当初圆明园的惨状。
  继续向南走是兰亭八柱亭,里面有一块大石碑和八根石柱,柱上所刻是我国历朝书法大家柳公权等及清高宗乾隆帝临摹的《兰亭集序》帖,这些也都是朱启钤从圆明园买过来的。为保护文物,添置景观,故仿圆明园"兰亭"之形建造了这个重檐孔雀蓝琉璃瓦的八方亭,亭子南面的额匾是乾隆御题的"景自天成"。
  亭中大石碑高六尺、宽五尺、厚一尺,正面刻有晋永和九年《兰亭修褉图》及《题记》,阴面刻有乾隆御制诗,在圆明园被烧前是四十景之一"坐石临流"中的一个景点。
  "兰亭八柱"上分别刻有唐代书法家柳公权、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临摹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以及明代董其昌仿柳公权兰亭诗和清乾隆帝临摹的《兰亭集序》、《兰亭诗》。
  从兰亭八柱亭向东,有长廊连接着唐花坞,唐花坞也是开园时朱启钤新添的景观,"唐"与"煻"通,"煻"是用火烘焙的意思,"唐花"即是在暖房里培育的花,《燕台口号一百首》有句云:"最是唐花偏烂漫,却烘地窖借春开。"
  唐花坞的造型为飞燕展翅形,古香古色的盝顶和重檐之间还镶有玻璃,门上悬挂着当代书法家、画家董寿平手书"唐花坞"匾额。
  不过和惠芳园一样,唐花坞也是需要单独购票的,所以还是老爸老妈免票进去转一圈,我在坞外赏水榭。
  唐花坞南这片水域上的建筑就是水榭,是开园后两年建好的。北方有了水,就多了几分灵气。
  水榭向西侧是一座用山石堆就的小丘陵,小山东面山脚下修有"迎晖亭"、"听雨桥"等园林建筑。听雨桥连接着个小岛, 岛上有一座"工"字型建筑,名为四宜轩,原为社稷坛时期的关帝庙。
  不过今天中山公园内的很多景观已不算稀奇,反而是这些坛猫更吸引人,岸边这两只正聚精会神地盯着水中的鸳鸯。
  顺着长廊走,蜿蜒回转到社稷坛的东北方,便是曾让鲁迅先生连续来打卡39天喝茶、吃包子的"来今雨轩"。
  "来今雨轩"是与中央公园开园时一同开的,名字也是朱启钤 依据杜甫的典故而。能在曾经的皇家园林中品茗、就餐自然是当时最大的卖点,所以一开张就成了社会名流、鸿儒才子们的聚会之所。除了鲁迅先生,林徽因、齐白石、萧乾、张恨水、石评梅、蔡锷和小凤仙等等都是这里的座上宾。
  随着五四时期新思潮的兴起,20世纪20年代前后,来今雨轩成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1919年7月少年中国学会成立后,李大钊、邓中夏、高君宇等革命志士多次到来今雨轩开座谈会。1921年文学研究会也在此成立,叶圣陶、冰心等会员也常到这里聚会、交流。
  如今的来今雨轩菜品虽不丰富,只有冬菜包子、豌豆黄、小桃酥、小菜组合和四样茶饮,却是个网红打卡点,我带着老爸老妈也体验了一番,对这里感兴趣的亲可点击《一个包子8块钱,菜品只有4样,晚上7点就关门,却天天排长队》。
  来今雨轩的东围墙外就是天安门后面的端门了,是紫禁城的礼仪之门,也是明清时紫禁城的正门,它的后面就是故宫的午门了。
  来今雨轩的南面,摆着北京园林名石之一"青云片",也是从圆明园移来的。这块高九尺、长一丈、围二丈一尺的大石头出自北京房山,为明朝太仆米万钟所收集,清乾隆帝十分喜欢它,把它移到了圆明园,与颐和园的"青芝岫"并称姊妹石。乾隆还在石头上题了"青云片"三字和八首诗,不过现在已经看不出来了。
  来今雨轩往北有一座十字形的"投壶亭",也是朱启钤开园时修建的,为当年文人雅士做投壶游戏的场所。估计当年林徽因、石评梅等在来今雨轩吃完饭后也在这里玩过。
  继续向北有一块南极岩石,这是1984年11月中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为感谢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市民对南极考察事业的关怀和支持而赠送的。
  再向北是长青园,在长青园南面的一座小山上有个重檐六方亭,名为"松柏交翠亭",也是朱启钤开园时修建的。1919年,李大钊和少年中国学会会员张申府、雷国能以及进步青年梁漱溟就在这亭前合过影。
  再向北的外垣墙内还有一个"愉园",同样是朱启钤开园时修建的,供大家赏鱼,因"鱼"与"愉"谐音故取名愉园,是全国第一个陈列金鱼的公园,最初由祖上曾在清宫养金鱼的师傅饲养。
  当年的游客在愉园赏金鱼
  正中有观鱼池,北面有三个形态各异的亭子连接着38间半壁廊,廊上嵌有34个玻璃缸,里面有不同种类的金鱼展示。中山公园的金鱼还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不过如今金鱼已不是稀奇物,园子里只有少量的游客在池中钓金鱼。
  除了社稷坛,朱启钤在民国时期还主持改造了北京不少地方,打通了东西长安街、开放了南北长街和南北池子,虽然在修筑环城铁路时也拆除了一些原有的古建,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北京城笼罩在日本铁蹄之下时,为了保护古都的建筑,他发起了测绘中轴线古建筑的行动,为古都北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遗产。他还为故宫修建了文物库房,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古物陈列所,算得上是故宫博物院的雏形。
  小贴士:
  门票:3元/人,郁金香期间(4月12-29日)10元/人( 惠芳园、 唐花坞单独收费, 各5元/成人),60岁以上老人免票
  开放时间:园区: 4月1日-5月31日、9月1日-10月31日6:00-20:00;6月1日-8月31日6:00-21:00;1月1日-次年3月31日6:30-19:00 ; 惠芳园园: 旺季(4月1日至10月31日)8: 00-18:00;淡季(11月1日至3月31日)8:30-17:00,提前半小时停止入内; 唐花坞: 旺季8:00-18:00,淡季8:30-16:30,提前半小时停止入场;来今雨轩: 9:00-19:00
  不想跟团!也不想穷游!怎么用最经济的费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体验?更多既舒适又全面的自助游、自驾游,尽请关注游走在感性与理智间的"饕餮小娘子"。

威马采用BlackBerryQNX为新款汽车威马W6护航2021年5月7日,BlackBerry宣布,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制造商威马汽车科技集团(以下简称威马汽车)在其量产的第三代全新智能纯电SUV威马W6中采用了BlackBerryQNX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AVPSOA的话威马W6带你研究在正式开启试驾之旅前,按照惯例,厂商的工作人员对威马W6(参数询价)车型进行了全面讲解。不过不同的是,没有传统的参数介绍,更没有大肆渲染过后的续航表现,一系列英文缩写映入了我们的眼停车入库都要炫技?威马这波操作太6了一直在国内新势力车型市场中默默耕耘的威马汽车,在最近发布的全新威马W6身上使出了王炸,快来看看它的过人之处吧。网易汽车5月24日报道无人驾驶汽车一直是全球汽车行业里最热门的话题,同视驾丨人马合一?来看看威马W6的究极超进化不知道你们对威马这个品牌的印象是怎么样的,我对威马的初印象很简单,发光变色的车标够好看,见棱见角的外观够威风。要知道那会还是2019年,满大街都是车型圆润顶着蓝色车标的年代。这样一威马汽车全面提速,SOA技术打造千车千面伴随着汽车领域中5G和AI技术的深入融合,智能技术的发展成为了当代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指引方向之一。作为智能汽车头号实力派,威马汽车始终屹立于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秉承科技普惠的初心,威马W6是一款怎样的车?这是一个创始人决定品牌气质的时代,上一次汽车行业出现这种现象已经是一百多年之前了。在李斌何小鹏以及李想的带领下,蔚来小鹏和理想汽车各自展现出了各自特色,并为世人津津乐道。相比之下,拥有能解决麻烦的威马W6,有多爽?下飞机无人接驾?上班迟到怕被部门Boss无情硬怼?超市购物没人帮你提重物?午后犯困,野营停电或者是无聊你的一天,无论有多少麻烦威马W6都会不厌其烦一起来发现,你的幸福感无人自主泊车威马冠军,掀起你的盖头来抢滩新能源汽车,是一场唯快不破的战争。无论是崛起的新势力抑或跨界造车的科技公司,个个策马狂奔,欲问鼎这万亿级市场。在造车四小龙中,威马算是最特立独行的一个,它们不比谁快,而是像打仗重庆威马用户中心九龙坡直营店璀璨启幕2021年9月27日,驰骋山城璀璨启幕重庆威马用户中心九龙坡直营店在嘉宾及媒体的见证下盛大开业,开启威马汽车重庆直营店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时刻。威马汽车西南区域经理高强先生出席此次盛会威马汽车W6livingmate3。3内测体验活动9月23日,科大讯飞智能汽车高级产品总监邢猛,受邀参加威马汽车W6livingmate3。3内测体验活动。不仅与现场嘉宾分享了讯飞最新研发的面向智能座舱的多模交互技术,通过声光触的威马汽车全面武装升级推出威马汽车极速之王在目前的汽车市场上,随着大众认可度逐渐提升,新能源汽车正以迅猛的势头不断发展进步着。相比较传统汽车,智能新能源汽车更加受消费者青睐和欢迎,作为智能汽车头号实力派的威马汽车,一直不断
2000张宣恩旅游消费券大放送!第一轮,今晚8点开抢!近日,宣恩出台8条措施提振旅游业其中,县文旅发展基金将面向社会发放旅游消费券这不,今天就来了!快来看看具体详情吧!宣恩旅游消费券详情发放数量共2000张,9月10日和9月11日各1马上到西宁了,有什么好玩点的地方推荐?不要去莫家街,不要去马忠食府,切记切记先介绍西宁城市周边有点距离但很出名的地方青海湖车程2小时左右位置西宁以西130KM。刚察县共和县及海晏县交界处气温78月平均气温15平均海拔3桂林有哪些免费的又值得一去的景点?榕津古镇榕津古镇位于广西平乐县东南25公里处,它坐落在漓江的两条支流榕津河与沙江河的交汇处,乘船向北可以到达桂林,向南向东可以到达梧州广州,因此,这里古时也是广西东部一个热闹的内河新办护照的人适合去哪里出国旅行?我们大家都知道,出国旅游根据目的国不同,成行的难易程度不同。有的国家对中国护照免签证有的国家虽然要办签证,但门槛不高还有一些国家的签证,则比较难以获得。新办的护照,我们一般俗称为白莲生好柿好事花生国潮月饼真吸睛来源海报新闻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李金珊济南报道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9月16日至2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将在山东济南开幕。恰仰光唐人街的华人,楞是活成了缅甸人,但他们却不了解中国唐人街展现了民国老电影的视觉感,那里有从未回过中国的中国人。唐人街已经是仰光的观光项目之一,但是对于很多喜欢自然风光的朋友来说,这里的几条街道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甚至有点乱,鱼龙混回忆我在重庆江北机械厂的那段岁月作者曼海一初到水土那是1981年,我又一次走出了校园,毕业分配在偏远的江北机械厂,工厂座落在江北县水土镇,离重庆主城有40来公里的路程。前往水土镇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乘坐前往北碚大沈阳有哪些给力的适合一天游玩的地方,介绍介绍?感谢邀请。沈阳去的不多,只能大致推荐一下。个人觉得沈阳作为旅游地来说,比较一般,美食倒是不少。第一,沈阳故宫,虽然无法和北京故宫相媲美,但作为两大故宫之一,尚可一游。第二,张氏帅府你在旅游中拍的最得意的照片,能不能晒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喜欢旅游,也喜欢拍照!每到一处,我都会用我的手机拍下我认为最美的照片!朋友们这一组照片是我这两天拍的!好看吗?我拍的最得意的,这么说好像有炫耀的嫌疑。毕竟我们也不是专业摄影。只能深藏在郴州深山的绝美的民宿,睡进自然里,来了就不想走久居城市之中,偶尔也渴望一场去往山野的旅行。山野中的美景自有一份野性之美,悠闲自然,自由自在。今天,我就带大家去郴州一处自然纯粹到极致的山野南国红豆杉庄园。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与乌江画廊同框的高速公路航拍G65包茂高速公路彭水段与乌江画廊同框而行。乌江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自贵州省沿河县进入重庆酉阳自治县万木乡龚滩古镇彭水自治县,至重庆涪陵汇入长江,干流全长1037公里,其中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