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两浙胜地,吴越之乡浙江省博物馆的32件馆藏珍宝

  2008年,国家有关部门颁布文件规定,除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外,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免费开放。为引导和支持地方重要博物馆向国际先进行列迈进,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于2009年启动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
  经对全国博物馆进行评估,最终明确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8个博物馆为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博物馆。这8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均处于中国历史发展和文化旅游的核心地带,是展现中华文明、反映中国文化价值,并具有一定国际水准的博物馆。
  以下就对8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七——浙江省博物馆的32件重要馆藏文物进行介绍。
  1. 河姆渡文化朱漆碗
  这件朱漆碗碗口径10.6 9.2厘米,高5.7厘米,底径7.6 7.2厘米,出土时有所残损,但仍能看出形制。此碗由一块木头镟挖而成,碗壁较厚,口部微内收,腹部弧线较深。碗底圈足较高且略外撇,碗表面呈朱红色,略有光泽。经过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专家们确定这就是天然生漆。1977年浙江省宁波余姚市河姆渡遗址T231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此碗造型古朴,尤其碗外壁涂有天然生漆,表明早在六、七千年之前,中国长江流域的人们已将天然漆用于装饰生活器具的表面,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漆器,也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漆器之一,曾被选为中国邮票图案,国宝级文物。
  2. 河姆渡文化陶灶
  这件陶灶通长55厘米,通高25厘米。此陶灶为单体,可移动,其形似簸箕,火门外撇,椭圆形圈足。内壁横安三个粗壮支丁,其中两丁分别置于两侧正好对称,一丁置于后壁,两侧外壁安有一双半环形与两侧支丁连成一体。 陶灶整体设计合理,敞口火门,便于向内投掷柴火;内壁里的三支丁可稳定地支撑炊具。煮饭之时,河姆渡人可将釜置于陶灶之上,灶底燃起柴火。1977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陶灶属生活用炊具,在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中十分罕见,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架釜炊煮专用设备,表明河姆渡人在炊具上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国宝级文物。
  3. 河姆渡文化陶刻划猪纹钵
  此陶钵高11.6厘米,长21.2厘米,宽17.2厘米,由砂质黑陶制成,器形为圆角长方形。两宽面外壁均刻划有一个嘴前伸、目正视、耳竖起,尾下垂作行走状的猪纹,鬃毛直立,形态逼真。猪纹陶钵的发现 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猪的国家之一。1973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这件猪纹陶钵的形象逼真,造型生动,质地古拙,线条流畅,姿态活泼,朴实可爱,对研究河姆渡文化的陶器制作、原始绘画艺术和七千年时河姆渡人饲养猪的模样等提供了实物数据,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不失为一件原始艺术的珍品。
  4. 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牙雕
  此牙雕长16.6厘米、残宽5.9厘米、厚1.2厘米。正面用阴线雕刻出一组图案,中心为一同心圆,外圆刻有光芒,形似太阳。两侧刻有昂首相望的双鸟,面向太阳,成对称形。四周钻有六个小圆孔,上四下二,背面制作较粗糙。河姆渡文化中鸟的形象出现较多,表现手法具体形象,动感十足,联系之后良渚文化中的玉鸟、鸟纹以及越地青铜器中的众多鸟形装饰,可谓开后世鸟崇拜之先河。1977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这件牙雕构图对称和谐,线条生动流畅,是原始象牙雕刻中的艺术珍品,反映了河姆渡人的审美观念和最高艺术成就,更为研究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是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原始雏形,堪称旷世珍宝,国宝级文物。
  5. 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钺
  钺是古代兵器之一,以玉制成的钺并非实战武器,属于礼器一类。这件玉钺长17.9厘米,最厚0.9厘米、孔径约0.55厘米,出土位置推测它可能是死者生前手持之物,是其身份和权威的代表物,应为当时某部落首领所有,是其身分、权力的象征。整体呈"风"字形,两侧略向内凹弧,左右不对称。钻孔上方较为粗糙,隐约可见捆扎痕迹或刻划痕迹。钻孔较小,在刃角上各雕刻图像,两面对称。上角为正面的浅浮雕神人兽面纹,下角为浅浮雕的鸟形象。另有钺瑁、钺镦、以及钺柲上镶嵌的玉粒合为一套。1986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反山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器制作精致,有纹饰的玉钺目前仅此一件,是迄今所知良渚文化玉钺中最杰出者,有"钺王"之称,对了解此类器物的用途和定名等问题有重要的演技价值,国宝级文物。
  6. 良渚文化大玉琮
  此玉琮高8.8厘米,射径17.1-17.6厘米,孔径4.9厘米,黄白色,有规则紫红色瑕斑。器形呈扁矮的方柱体,内圆外方,上下端为圆面的射,中有对钻圆孔。根据《周礼》记载,"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因此琮是一种用来祭祀地神的礼器,是一件神圣崇高的玉制礼器。1986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反山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这件玉琮重约6500克,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制作技术高超,可称神工鬼斧,形制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堪称"琮王",是良渚文化玉器的瑰宝,国宝级文物。
  7. 良渚文化玉三叉形器
  此三叉形玉器高5.2厘米,宽7.4厘米,厚1.3厘米,玉质白色,有红褐色斑,形如"山"字,底部圆弧,上部锯切出平齐的三竖叉。器身厚重,中叉上有上下贯通的小孔,可供穿系。三叉形玉器正面雕琢兽面,眼、鼻、口均浮雕出轮廓,再以阴线刻出重圈眼睛、鼻孔及獠牙等细部。三叉上各刻羽状纹,象征神冠。三叉形器出土时均置于死者头部,似为一种冠饰。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反山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三叉形玉器是良渚文化玉器中造型最为独特的器物,迄今为止仅在良渚文化分布中心地区的大型墓葬中有少量出土,因而越发显得稀有而珍贵,是良渚社会上层权贵们所专有的礼器之一。
  8. 良渚文化玉冠状饰
  此器高5.8厘米、上宽7.7厘米、厚0.3厘米,青白色,具有透光性,器体扁平,上宽下窄。上端中部有一个华盖状的尖状凸起,两缘上部较为挺直,至下部则明显凹弧内收,器体下端锯割成扁椎,其上等距离琢制三个小圆孔。冠状饰的正面雕刻神人兽面纹、变体鸟纹、卷云纹等饰,相对于其他玉器,玉冠状饰只见于良渚文化的大型墓葬中,而且在每一墓中都具有惟一性,即每墓最多只有一件玉冠状饰出土。1987年出土于浙江省余杭区瑶山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这件件冠状玉饰玉质精良,制作精细,构图严谨,布局讲究,线条流畅,精雕细琢,堪称鬼斧神工,为良渚文化玉器中罕见的珍品。
  9. 春秋伎乐铜屋
  这件铜屋通高17厘米、面宽13厘米、进深11.5厘米,平面作长方形,三开间,进深三间,正面敞开,无墙和门,仅立圆形明柱两根。屋顶、后墙及四阶均饰勾连回纹。八角柱各面饰S形勾连云纹,柱顶为一大尾之鸟。室内跽坐六人,分别呈击鼓、抚琴、吹笙、咏唱等姿态。屋顶是四角聚集的尖顶,上面摆放着7厘米高的八角柱,柱顶还有一只鸟,器身密布大面积的具有南方特色的纹饰。1982年浙江省绍兴市坡塘狮龛子山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器小巧精致,制作工艺复杂,是罕见的先秦青铜房屋模型,对研究先秦建筑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10. 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
  此剑通长52.4厘米,剑体宽阔,中脊起线,双刃呈弧形于近锋处收狭。圆盘形剑首,圆茎上有两凸箍,箍饰变形兽面纹,茎绕丝质缠缑。剑格两面铸双钩鸟虫书铭文。附有完整的剑鞘,系用两块薄木片粘合而成,外用丝线缠缚加固,再髹以黑漆。"者旨於睗"简称"旨於",《史记》称作鼫与,也就是勾践之子。1996年征集,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剑完整无缺,亮泽如新,寒芒泠泠,距今2400多年,依然不锈不蚀,风采依旧;剑刃极薄,异常犀利,吹毛可断,加上剑鞘齐全,缠缑完整,集如此多的优点于一身,在出土或传世的吴、越剑中可谓绝无仅有,实为剑中之极品,稀世之珍宝,国宝级文物。
  11. 战国越王州句错金铜剑
  此剑长57厘米,作斜宽从厚格式,中脊起线,两从斜弧,双刃呈弧形于近锋处收狭。格上阴刻兽面纹,兽面上镶嵌绿松石,部分脱落。圆盘形剑首,剑身满饰交织的波纹暗纹,内填写头状的纹饰。剑身近格处错"戉(越)王州句自乍(作)用剑"八字写篆铭文。剑出土时附完整的剑鞘与剑匣。剑鞘木胎,长49厘米,上宽下窄,口沿处呈三角形,下端近三分之一处开始略收狭,通体髹黑漆。鞘上纹饰可分为三部分。正反相同,均用朱绘,色泽鲜艳,宛如新出。鞘头和鞘尾朱绘几何形云纹、几何纹和点纹等。鞘中部纹饰带为神人操蛇图,图案中的神人头发稀少,根根直竖,身有点纹,左手操蛇,右手持一短柄兵器,脚抽象成卷云状。剑匣木质,长68厘米,带盖,盖弧隆。2002年征集,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剑保存完好,出土时附完整的剑鞘与剑匣,十分罕见,剑锋犀利异常,寒气逼人,千年不锈,是一件春秋时期吴越国青铜兵器不可多得的珍品。
  12. 战国玉耳金舟
  此器高6厘米,长径14.2厘米,短径11.2厘米,为椭圆形,敛口,卷沿,腹微鼓,下腹收束,平底。器身浇铸成形,再经锤打处理,器表略显凹凸,光素无纹。窄口部位对称铆接一对环形玉耳,断面方正,琢刻精细卷云纹,因沁蚀,色呈鸡骨白。目前所知的先秦时期的舟多为青铜质地,金质的仅此一件,弥足珍贵。1982年浙江省绍兴市坡塘M306战国墓,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这件金舟保存完整,制作精良,器型规整大气,质地轻巧细腻,色泽纯正迷人,富丽尊贵,金质器身与玉质器耳的完美结合,代表了先秦时期越地金器制作的工艺水平,是迄今所见唯一的先秦金舟,国宝级文物。
  13. 南朝鎏金大势至菩萨铜立像
  此立像通高39厘米,头戴三朵簪花,额发三瓣下弧悬垂,顶饰插花宝瓶,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交叉穿壁式璎珞装饰,衣纹作连续波状起伏,至裙饰下部外撇,跣足立圆台上。通身背光上浅刻钩形火焰纹的大莲瓣。菩萨本体与通身背光可分离,以圆台柱心插入底座。1957年浙江省金华市万佛塔地宫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该像造型精美,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金铜造像,对研究南北朝佛教文化的交流,以及南朝造像对山东地区、朝鲜半岛金铜造像的影响,意义深远。
  14. 唐"彩凤鸣岐"七弦琴
  此琴为落霞式,通长124.8厘米,有效弦长116.3厘米,额宽16.3厘米,肩宽18.8厘米,尾宽12.5厘米,造型古朴典雅,背面有冰裂断和小流水断,美丽而别致。龙池上方有"彩凤鸣岐"琴名,下为近代琴学大师杨宗稷的三段鉴藏赞美铭,龙池腹腔内有正楷"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题刻,是"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的雷公琴。此琴是杨宗稷"半百琴斋"中最珍爱的琴,并著录于《琴学丛书》。在民国古琴界就有着超凡的地位,是琴界高人苦苦追寻的绝品。传世品,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琴虽历经沧桑却仍能弹奏出悦耳动听的琴曲,音质绝佳,极富感染力,在存世唐琴中音质属上乘,也恰好印证了杨宗稷对它的高度评价:"声音绝佳"、"可谓凤毛麟角矣"。此琴是唐代第一斫琴名家雷威的杰作,流传有序,声音绝佳,堪称举世无双的珍宝,国宝级文物。
  15. 唐插图本楷书《佛说阿弥陀经》卷
  此写本残片长29厘米、宽45.5厘米,卷轴装,分上下两部分,上为经画,下为经文,内容为《佛说阿弥陀佛》正宗分起首部分关于阿弥陀佛国庄严景象的描述。绘画用墨及土红(赭)、朱砂、白垩、黄等色,佛、菩萨头光或背光内沿以绿色稍加晕染。"七宝池"与"宝楼阁"居于画面正中;一佛二菩萨居右,当为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的组合;三位阿弥陀佛国土众生居左,当为表现其以衣裓盛花礼敬供养以阿弥陀佛为代表的各方诸佛的场景。写本经文部分为朱丝栏,墨书唐楷,朱笔点读,存26行,行10字。已有学者从绘画内容、绘画语言、写经书风以及佛经版本等,考证其为唐开元之后盛唐或中唐之作,以中唐可能性为大。1956年浙江省温州市龙泉崇因寺塔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卷中经画构图详略得当,动静互摄,笔法敦厚稳重,人物造型亦见丰腴,一改隋、初唐人物清瘦颀长之风;经文墨色浓重匀实,书风力求庄严整肃,结体虽仍稍有北碑意匠,但笔划宽厚、转折分明,是目前唯一所见图文兼具的《佛说阿弥陀经》写本,是研究唐代佛教的重要实物资料。
  16. 五代钱鏐、钱俶《批牍合卷》
  此卷纵29厘米,横101.4厘米,分为二段,前段系钱镠给崇吴禅院僧嗣匡的牒文,书于五代后梁龙德二年(公元922年)十二月,牒文行楷书,字体用笔圆润,柔中有刚。后段系庆禅院僧崇定上奏表文,有钱俶的批字和花押,据考系书法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闰七月,表文楷书,结体严密,质朴敦厚。墨迹首尾钤有"钱选一斋珍藏书画印"朱文方印三方,"赵霖吉"白文方印一方,"宁侯鉴赏"朱文方印一方,"沃臣"朱文联殊印二方,"吴越广陵王之裔"白文长方印一方。1959年钱氏三十一世孙钱渭昌捐赠,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卷书法均得唐代书法精髓,文书上留有钱鏐与钱俶的签名画押,是吴越国王留在世上极为罕见的墨迹,是流传至今的五代墨迹,同时也是研究吴越国佛教的重要史料,弥足珍贵,国宝级文物。
  钱镠(852—932年),临安人,唐末因参加镇压黄巢起义,平兵叛,被唐昭宗授镇海镇东军节度使。唐亡,受梁太祖之封,称吴越国王,公元907-932年在位。钱俶,钱镠孙,公元947-978年在位,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向北宋政府纳土称臣,国亡。
  17. 五代飞霞寺铜塔
  此铜塔模型通高42.5厘米,边底17.2厘米,由塔基和塔身两部分组成,分为三节,每节以子母口契合。塔基作须弥座,四周镂刻一佛二菩萨像,塔身四面三层,每层出檐,逐层内收,具有我国木构建筑的特点。基座内壁镌刻"天福四年岁次己亥六月日再舍入飞霞寺永充供养吴越王记"。1955年出土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山国清寺附近,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塔是吴越国第二代君主钱元瓘发愿铸造的,其四平八稳的造型、粗犷豪放的线条尚可寻唐代建筑中刚健宏伟的气势,堪称佳作。
  18. 五代吴越鎏金银阿育王塔
  这件阿育王塔通高35.6厘米、基座边长12.5厘米,由纯银捶揲成型,整体铆焊套接。塔完整无缺,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构成,是五代吴越国末代君主钱俶营建雷峰塔时专为雷峰塔打造。佛教进入中国后,更多的体现了中原文化的特色,但这件"舍利塔"却具备着汉民族,藏民族和印度、南亚诸多艺术特点,其内涵实在可圈可点。2001年浙江省杭州市雷峰塔地宫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塔工艺极为复杂精巧,为首次发现的吴越银阿育王塔,具有极为重要的艺术、哲学、历史、佛教,工艺研究价值,也是研究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重要实证物证,银塔内置奉安"佛螺髻发"的金棺,是最高规格的阿育王塔,国宝级文物。
  19. 五代鎏金铜龙柱佛像
  此像通高68厘米,高肉髻,螺发,面相方圆,眉目修长,双目微睁,眉间有白毫,双耳垂肩,颈部饰三道蚕纹,身穿双领下垂袈裟,下摆披覆莲座上,内着僧祗支,帛带于胸前横系打结。左手抚膝,右手施说法印,结跏趺坐于双层莲瓣包围的莲台上。莲座下有盘龙柱及镂空壸门双层须弥座、方床。盘龙绕柱而上,托举莲花座,柱嵌插在须弥座上。须弥座每层侧面各开两个火焰式壸门。方床正面开三个火焰式壸门,侧面各开两个火焰式壸门,方床上前部两端各有插孔,像身后是镂空火焰纹大背光,头光为圆轮状,身两侧镂空。2001年浙江省杭州市雷峰塔地宫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像形体高大,造型别致,静谧的佛、张扬的龙、升腾的烈焰,三者的精妙组合造就了一件艺术佳作,为国内首次发现,可视为吴越造像的典范之作。
  20. 五代玉善财童子立像
  此像通高8.6厘米,童子脸部开相作羽状眉,丹凤眼,眼中刻划睛珠,大鼻小嘴,环耳,身着广袖宽衣,手腕刻划缠臂金,腰间系带,衣饰米字纹。双手插于腰间,身体右弯,站立在飘浮的如意云彩之上,向下张望,衣衫随风飘逸。童子站立在飘浮的云彩之上,衣衫随风飘逸,一副怡然自得、天真自信之态,形象地表现了善财童子为求正果,跋山涉水遍访名师的不寻常经历。2001年浙江省杭州市雷峰塔地宫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像以青白玉雕琢而成,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表面抛光度极高,整体为立体圆雕,局部为镂空透雕,细部为阴线勾勒,是我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玉童子雕像,也是五代玉器的典型标本,填补了五代时期古玉研究的空白。
  21. 北宋识文描金堆漆檀木舍利函
  此舍利函通高41.2厘米、底边长24.5厘米,为方形,由盖与基座两部分组成。盖四壁中央都工笔金绘人物画,线条流畅委婉,形象逼真自如。其四角用堆漆工艺,密布肥厚的缠枝牡丹,在人物图案与缠枝牡丹之间,缀以珍珠、堆漆连弧纹。基座束腰,四周各有一只堆漆狮子,座内底金书施主姓名及其地位。1967年浙江省温州瑞安市仙岩寺慧光塔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这件舍利函装娈考究,描金堆漆,图案精致,极为精美,是宋代漆器标志性器物,在国内发现的漆函中亦独领风骚。
  22. 北宋檀木堆油泥描金经函
  此经函以檀木为胎,长方形,合外函和内函为一套,外函长40厘米,宽18厘米,高16.5厘米;内涵长33.8厘米,宽11厘米,高11.5厘米。函底绘字几行,外函顶部及四壁用漆堆塑佛像、神兽、飞鸟、花卉等,嵌小珍珠,仅"大宋庆历二年"等字依稀可辨。内函形制与外函同,但未堆漆。除函底外,都加工笔金描:顶部绘双凤纹三团,忍冬为地纹;四壁绘鸟纹八团,菊花形地纹,须弥座画神兽,地纹为菱形网状,绘画风格运笔挺拔自如,据建塔助缘施主姓名,此函是永嘉县严士元所舍。1967年浙江省温州瑞安市仙岩寺慧光塔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经函上漆塑或工笔描金各式图案,纹饰繁缛,精美无比,工艺之精细华美令人叹为观止,历经千年难掩其华,是宋代漆器标志性器物。
  23. 北宋鎏金玲珑银塔
  这件银塔通高34.8厘米,为四面七层密檐式,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基座为叠涩须环座式,束腰部镂雕壸门。第一层塔身四周没勾栏,塔身正面及左右两面錾刻二武士守门图案,背面镌刻"弟子沈质范从吉张护夏思明、张公等同造塔一所,范从周舍"的施主题注。第二层塔身以上逐层收分,每层四面均攒刻坐佛。塔檐捶出筒、板瓦脊之意,四角挂风锋,每层塔檐与塔身用细银丝缀连。塔刹挺拔,用链条与顶层四角相连,由仰莲、五垂相轮、宝珠等组成。1966年浙江省温州瑞安市慧光塔塔基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鎏金玲珑银塔留有纪年和工匠姓名,整体结构精巧、造型玲珑、制作精细,体现了清隽典雅的艺术特征和宋代建筑柔和婉秀的风韵,是南方首次发现的宋代银制艺术珍品,是难得的宋代银制艺术珍品,国宝级文物。
  24. 北宋彩塑泥菩萨立像
  这尊彩塑菩萨立像通高64厘米,杉木条为骨,掺有谷壳、麻丝的黄泥为肉,拌入桐油、麻丝的细白泥为肤,衣饰绘彩描金。像保存比较完整,彩绘已有脱落。塑像人体结构把握准确,充分体现了宋塑的典型特征;肌肤柔润匀称,衣纹写实简约;人物面容完全是生活化了的世间人物,契合时人的审美倾向;衣饰繁简有致,设色鲜明,华而不乱,显示了塑匠精湛的技艺及对美的把握。1965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白象塔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像面容秀丽写实,体态修美轻盈,衣饰贴体简约,肌肤柔润匀称,衣纹写实简约,散发返朴归真的美感,是绝世妙手倾注满腔的宗教热忱精雕细塑的完美杰作,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是宋代彩塑造像的典范之作、彩塑造像中的稀世珍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号称"东方维纳斯",国宝级文物。
  25. 北宋定窑尚药局铭药盒
  此盒通高7厘米、口径7.3厘米、底径5厘米,由盒和盖两部分组成,子母口扣合。盒盖高敞,面微拱,上阴刻一三爪盘龙。口沿一侧釉下以及盖身与盒身均刻有"尚药局"三字横款。在全世界范围内,盒身上刻着"尚药局"三字铭文的宫廷定制药盒完整的也仅有两件,另一件珍藏于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博物馆。此器保存完好,在国内目前出土的完整瓷器里仅此一件,堪称稀世瑰宝,对研究北宋时期同类器物和尚药局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26.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页
  此图纵31.8厘米,横51.4厘米,为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烬余本之前段,左上角有"吴之矩"骑缝白文半印,右下方有"其贞"朱文小印。此图虽为烬余本,火痕宛然可辨,然结构完整,山川浑厚,草木华滋,俨然富春在望。山势圆浑,树木葱郁,山头多矾石,山体以长短披麻皴画成,山脚、树根多以浓墨点苔,构成葱翠郁勃之态。随着江天逐渐开阔,山势也渐趋平缓,林间村舍旗亭掩隐,隔岸峰峦若隐若现,充分反映出大痴平淡天真,优美洗练的独特风格。1956年征集,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图以水墨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在笔法上取法董源、巨然,但又更简约利落,自出新意,是黄公望水墨山水之巨作,堪称中国文人山水画的典范,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对后世画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国宝级文物。
  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一峰道人,又号大痴道人,平江常熟人。本姓陆,名坚,幼年父母双亡,族人将其过继给永嘉(今浙江温州)黄氏为养子,因改姓名,叫黄公望,元代著名全真派道士、画家。其山水画宗法董源、巨然,由此生发,自创一格;创浅绛山水,画风雄秀、简逸、明快,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为"元四家"之首,后人把他与吴镇、王蒙、倪瓒合称"元四家"。
  27. 元朱玉《揭钵图》卷
  此图纵27.7厘米,横111.4厘米,纸本墨笔,为临摹北宋大画家李公麟《劫钵图》,描写的是《宝积经》中故事:鬼子母暴虐成性,生子一万,杀人子女为食。如来佛遂将其幼子镇于琉璃钵中,鬼子母率众魔百十余揭钵救子未果。佛趺坐莲台,庄严自如,鬼子母最终发誓永不杀人,皈入佛门,鬼子得从钵中放出。该故事宣扬的是佛法无边、邪不胜正之理。1965年苏州陆家捐赠,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图构思巧妙,静动结合,人物衣饰、旗鼓矛戟等各有肖似,且细入毫发,笔法精饬,神采飞动,当为元代工笔人物画中的杰作,是迄今罕见的朱玉《揭钵图》真迹,国宝级文物。
  朱玉(1293―1365年),字君壁,一作均壁,昆山(今江苏昆山)人。虽然不如苏州老乡沈周、文征明等人名气大,但他是自李公麟以来宋元工笔人物绘画的"终结"者,是最后的代表人物。宋元工笔人物画的线描,可以从头到脚无一断笔,但是却符合人体的解剖结构,造型简练精准,寥寥数笔即可刻画出四季服饰的不同。
  28. 元龙泉窑舟形砚滴
  砚滴也称水注,是一种文房用品,用于为砚台磨墨添水。这件舟形砚滴通长16.2厘米、高9.1厘米、宽6.5厘米,呈舟形,平底,甲板上有舱蓬和峭蓬,舱蓬船舷两侧有镂孔栏板,舱内塑男女二尊人像,席地而坐,作交谈状,人像前伏一鹅。舱蓬左沿搁一木浆,蓬顶有一笠帽,右侧有一个身着蓑衣的硝公。20世纪60年代浙江省丽水龙泉市征集,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器胎质细腻洁白,釉层肥厚、釉色粉青,其设计巧妙、动静结合,寓意生动,是一件难得的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龙泉青瓷精品,集中体现了元代的人文价值和艺术水准。
  29. 元"张成造"剔红婴戏图盘
  雕漆是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剔刻花纹,花纹中有高有低,包括剔红、剔黑、剔犀等种类,其不同之处在于底部漆器颜色有所差异。剔红,明代黄成《髹xiū饰录》中写道:"剔红,即雕红漆也。髹层之厚薄,朱色之明暗,雕镂之精粗,亦甚有巧拙。"雕漆发展至元代,名家辈出,最具代表性的是张成、杨茂,张杨剔红的特点是"藏锋清楚,隐起圆滑",代表了元代雕漆的最高水平,至今为世人推崇。此圆盘直径18厘米,高2.6厘米,圈口敛足,噐型规整。通体髹朱漆,底施黑漆,外壁剔云纹为饰,内壁剔缠枝牡丹纹。盘内开光剔山石楼阁、古柏苍松,婴孩游戏其间,或斗蟋蟀,或捉迷藏,七个人物每个表情都非常生动,整体构图疏密得当,剔刻清晰简练,雕工圆润。底有针刻"张成造"款。2012年香港实业家曹振镛夫妇捐赠,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盘刀法娴熟,髹漆肥厚,雕工圆润,底上有针刻款"张成造",应为元代浙江嘉兴西塘雕漆巨匠张成的作品。张成为元代嘉兴西塘人,雕漆作品存世很少,极为珍贵,国宝级文物。
  30. 明"隆庆"款剔红双龙戏珠纹碗
  此碗直径188厘米,高8.5厘米,此剔红圆碗作弧壁,圈足,碗内及足内髹红漆。碗外壁饰云龙纹,行龙身躯修长舞动,瞪眼张口,五爪奋张,龙须发扬,姿态威武,龙身下方海浪起伏,极富动感。充满气势更带富丽气质。刀法利落有力,刀痕凿凿,益显行龙的生命力,漆层薄,漆色润。隆庆朝在嘉靖、万历年间,只存在了六年,因此该时期传世的漆器极少,署有‘隆庆’款的更是少之又少。2012年香港实业家曹其镛夫妇捐赠,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碗刀法高明,造型美观,为纹饰精美的宫廷用碗,传世的隆庆官款漆器目前所知仅有六件,此为其中之一,极为罕见。
  31. 明紫檀螭纹画桌
  此紫檀画桌纵173.5厘米,横86.5厘米,高81.3厘米,髹黑漆面,遍体浮雕螭纹,刀工圆润,花纹奇古,惟其造型为四面平式。四足中段挖缺做,尚可看到壶门床痕迹。画桌雕饰复杂,雕饰的紫檀散发着幽幽的光芒,使这件画桌集富丽与肃穆于一身,可称为画桌中的精品。1974年朱家济捐赠,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画桌不仅用料大,而且遍体纹饰也为明式家具所罕见,更是流传有绪,堪称明代家具之重器,此类紫檀画桌至今仅此一例,是为海内孤品。
  32. 民国万工轿
  此轿是清末民初宁波式花轿,长150厘米,宽90厘米,高275厘米,需八个人抬,故称"八人大轿",因制造时曾耗费超过一万个工时,又称"万工轿"。花轿木质雕花,朱漆铺底饰以金箔贴花,远远望去金碧辉煌,犹如一座微型的宫殿。轿子的结构前后、左右对称,轿上还雕有24只风凰、38条龙、54只仙鹤、74只喜鹊、92只狮子和124处石榴百子等。轿上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三种工艺手法进行装饰,雕有250个人物,花鸟虫兽无数,所以宁波人也称它为"百子轿"。此轿采用是榫卯结构联结,没有一枚钉子。传世品,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此万工轿是现存世界上最豪华的花轿,是朱金木雕的极品之作,被列为浙江省博物馆最受观众喜爱的展品之一,享有"天下第一轿"的美称,国宝级文物。

北方的江南水乡古北水镇,望山阁客栈邀您来畅游美景在北京的密云县,有一个像江南水镇一般美丽富饶的地方古北水镇,这里古朴典雅风景如画,是远离城市喧嚣,用心感受大自然的好地方。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可以带上家人朋友到这里畅游一番美景,河南8大另类美食小吃,本地人觉得美味,外地食客无从下嘴到河南旅游,品尝一下地方特色小吃,是绝大多数游客都要做的事。河南地处中原,贯穿南北融汇西东,有着历史悠久的美食,小吃的种类更是繁多。每一个地方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特色的美食,下面就来看北国江南暮春水中城头条带你乐享河北河北文旅看图识景我是大美河北推荐官北方的古城很多,但像广府这样坐落在洼淀中,颇具水乡风韵的古城却不多见。广府古城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的曲梁城。隋末唐初,夏王窦建精致露营高端玩法,锐骐6穿越版让你潮出天际精致露营风靡社交圈,一大波赶潮人正在晒出营地九宫格。作为休旅野营食物链顶端形态,精致露营的解法,不仅仅是帐篷地毯全套餐具,还要有喜欢的人温柔的风美丽的景和像家一样的舒适环境想要的很飞猪与自驾游公司租租车达成战略合作,租租车门店及车辆将全量接入飞猪租车频道4月16日,界面新闻从飞猪旅行处获悉,飞猪旅行和租租车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供应链建设数字化运营客户服务海外市场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与国内外租车企业一起拓展租车旅游市场不为奔波万里,只为悠然自得,19个最美旅行地,猜猜第一名是哪里每天待在这里,你会把这里当成全世界,不再追寻,不再拥有。你得离开一阵子。天堂电影院有的人喜欢看山水,所以他向往九寨沟有人喜欢阳光沙滩和大海,所以他常去三亚度假有人喜欢古朴的乡村,所长城就在屋檐下长城非遗游最强文旅攻略来了在中国版图上,有一横一竖两大人工奇迹,一横是万里长城,东西走向一竖是大运河,南北延伸。两大奇迹均为世界文化遗产,并交汇于首都北京。其中,长城在中华大地上下两千多年纵横数万里,像一条女儿的徒步之旅由于7个小时的时差,每天下午4点左右都是我跟女儿视频通话的时间,今天下午2点多我正穿衣准备出去,女儿的视频通话邀请来了。不用猜,今天这么早一定是因为昨天又去峰区徒步了,准备跟我描述人生是一场单程的旅行如果你的一生只能旅行一次,你会怎么玩呢?我想你肯定不会呆在酒店房间里不出去,只为了躲避太阳的暴晒或打雷下雨。也不会因为山峰太高,山路太难走就放弃不去攀登!碰到好玩的你会尽情玩耍,碰从放牛娃到登顶珠峰珠峰队长苏拉王平做自己人生的攀登者封面新闻记者刘建王越欣王祥龙图据受访者世界之巅的风景是什么样的?全世界仅有0。00007的人亲眼看过,苏拉王平是其中一个。2019年,登山队长苏拉王平带领队员,在历经40天艰辛后,千里穿越沙漠腹地,与BJ40刀锋英雄柴油版打卡巴丹吉林沙漠可以说是越野人的天堂,在变幻莫测的沙漠里享受着穿行的快感和挑战的乐趣。每一个喜欢越野的人,或许都曾有过一个这样的沙漠越野梦。作为世界第三中国第二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拥有世界上最
春天随想曲春天随想曲宜春小鹏我喜欢春天更喜欢去春天里玩带上了春天导航仪我怕迷失在春天的某个角落而错过了整个春天春天像一个慈祥的母亲春雨像甘甜的乳汁一样而小草像她贪吃的孩子堤岸上的杨柳妹妹是谁第一次去青城前山的感受前言从来没有去过前山,以前都是在后山玩,喜欢后山的幽静。后山都去过好几次了,全程是爬上去的没坐过缆车。这次有机会和朋友一起去了前山。导航四季青城小区,直接把车开到小区外面路边停好(宝藏打卡地!来这里感受北京的春天转瞬间,窗外已是繁花似锦,绿柳如烟芳菲四月,北京满城春意。山桃早樱迎春玉兰纷纷怒放枝头。几场春雨过后,空气里飘散着阵阵花香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北京各处春景,感受春日的美好!1。北寨杏花住在黄河小院玩在星星酒店的混搭春天,宁夏人不能再等啦!END腾格里沙漠像天空一样辽阔微信订房丨微信搜索沙漠星星酒店服务号预订热线丨09556566666团队预订丨18709669882品牌合作丨18709559432沙漠星星酒店丨来源爬完山顾不上腿累,进城找陕西美食去昨天回来的路上车很多,没有堵车,但也是一脚油门一脚刹车的,虽然很累,还是决定进城找陕西美食吃个饭。呲牙餐厅前台这家店开在新街口的一个胡同里,古色古香的设计风格,店名也蕴含着浓浓的汉又是樱花烂漫时城南郊外的樱花谷,又到了樱花烂漫时节。每年三月底四月初,踏青赏樱的游人如山如海,一波又一波,络绎不绝。樱花谷位于几座山的狭缝里,起初是一条长满野樱桃树的小山谷。后来谷里慢慢繁衍出个汉服巡游!天目新闻带你在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里玩穿越汉服巡游汉舞大赛国风歌曲大赛非遗文化互动体验古风打卡4月3日至5日,北京第二届花朝汉服文化节暨第二届花潮节在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举办。清明假期,走进世界花卉大观园,就仿佛开启了一场时京郊户外徒步穿越路线分享分水岭黄花城水长城终日的上班生活让人疲倦,总要在休息的时候去户外走一走,考虑到清明节假期不能出京的人太多,到时候北京京郊一定会是热门出游胜地,必定爆堵,所以打算请假提前出去游玩4月初,北京山里已是百人见人爱的高速公路有哪些冷知识如今大家开车出去玩,旅游,野营,回老家,甚至有些人上下班的路上都会经过高速,可是你真的懂高速么?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和高速有关的冷知识自从有了汽车之后,人们的活动范围就大大的增每朵花都会有春天现实生活有太多的无奈和牵绊,一个人只有回到大自然中,才能找到纯真的幸福和快乐。记得有一年去外地旅行,那时正值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姹紫嫣红,到处都是一派春光明媚,花红柳绿的美好景象。英国唱片店之旅英国淘碟之旅LZ现在在英国。上周末去曼彻斯特由于时间原因没能去Piccadillyrecord和Vinylexchange淘碟很遗憾。不过幸亏还有时间在伦敦待一段时间,想多走几家唱片店。现在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