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赏漫画,学历史辛亥革命

  一、漫画欣赏
  漫画1:木偶戏 漫画2:内政外交
  漫画3:遍地药线(何剑士) 漫画4:中国之现象
  漫画5:血战画史(二)举义(钱病鹤) 漫画6:望风而起(汪绮云)
  漫画7:土崩瓦解(汪绮云) 漫画8:辞旧迎新(钱病鹤)
  漫画9:总统集权(钱病鹤) 漫画10: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漫画11:一年来之回顾 漫画12:一年来之回顾
  (其一)(马星驰) (其二)(马星驰)
  二、漫画精析
  漫画1:漫画选自2004年出版的《中国近代漫画史迹寻踪:外交风云》。《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朝的统治者、清朝的大小官员实际上成为任由帝国主义摆布的傀儡,当时的中国报刊对此颇有微词,但这些傀儡却说:"可恨这些报馆总是瞎三话四,真觉可厌之至。"甘做傀儡,且做得心安理得、理直气壮,真是可悲可叹!
  漫画2:漫画选自2012年出版的《启蒙与批判:清末民初新闻漫画释读》。漫画描绘的是众人叠罗汉的场景,只见最下方为身着平民服装的人,中间为身着官服的人,而最上方为一名外国人。叠罗汉本为一种游戏,而作者所绘却另有深意。一般而言,最下方者应为强壮之人,然而画面中最下方三人羸弱不堪,而位于上方的两人却十分强壮,将下方三人压得动弹不得,其原因在于三者身份的不同。这一画面十分形象地揭示了三者在现实社会中的关系:平民为官员所压迫,官员听命于洋人,层层压迫,受苦最深重的是老百姓。漫画以直观的方式展现了清末内政与外交中的畸形现状,读后令人深思。
  漫画3:漫画选自2011年出版的《梦醒狂言: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漫画》。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同盟会成立后,组织了多次武装起义,均以失败告终。漫画中间从左到右的虚线是地平线,地平线下面埋了许多炸药,长长的药线遍地都是。在地平线上面的是清朝统治者,他们胆战心惊、拿着锄头准备铲地皮(即镇压革命)。漫画下方的文字是"遍地药线,触机即发,铲地皮的,同一险杀",漫画左上方的文字是"日以摧锄民气为事者请鉴"。这幅漫画寓意中国大地犹如一座即将点燃的火药库,点燃只是时间问题。
  漫画4:漫画选自2012年出版的《启蒙与批判:清末民初新闻漫画释读》。漫画原载1911年10月12日的《神州日报》,10月12日即辛亥革命爆发后的第三天。漫画以"国有政策"和"格杀勿论"两粒子弹击碎"中国"二字,描绘了辛亥革命爆发的起因。其中,"国有政策"指的是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的政策。1911年,清政府宣布将已归商办的川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路权收归国有,并拒绝退还民间所筹股金。川汉铁路、粤汉铁路民间商办已达数年之久,铁路国有政策引发了四川等地绅商、民众的强烈反对,并兴起了保路运动之风潮。"格杀勿论"则说明了清政府对保路运动的态度。四川总督赵尔丰以武力镇压保路运动的做法,激化了铁路国有所引发的矛盾。清政府公然派端方率鄂军入川,进一步激化了矛盾。湖北新军到四川参与镇压,造成湖北军备空虚,革命者趁机在武昌发动起义。漫画将抽象化的辛亥革命起因以形象的画面描绘出来,使人耳目一新。
  漫画5:漫画选自2004年出版的《中国近代漫画史迹寻踪:内政春秋》。从1911年12月10日起,《民立报》连载了钱病鹤所绘纪事画《血战画史》,共计十八幅,形象反映了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军攻占督署、驱逐总督瑞、成立湖北军政府、振市安民、革命军渡江追击张彪残敌等一系列事件,以画记史,生动记录了革命进程。漫画反映的是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进攻总督衙门(即漫画中的督署)的情景。1911年10月10日晚,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守卫军械库的新军打开库门响应。接着新军的炮兵、步兵闻风起义。起义军进攻总督衙门,湖广总督瑞忘记了自己本职乃是武将,竟在总督衙门后围墙掏了一个洞,一溜烟逃到停泊在江面的楚豫号兵舰上。
  漫画6、漫画7:漫画6选自2012年出版的《启蒙与批判:清末民初新闻漫画释读》,漫画7选自1999年出版的《旧世百态:漫画时政》。武昌起义爆发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便有湖南、陕西、山西、云南、江西、上海、贵州、浙江、江苏、广西、安徽、福建、广东和四川等14个省区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漫画6中所示矗立中央、插有"民权"旗帜的大山,应指爆发武昌起义的湖北地区;而远处遍插小旗的山坡,则指的是与之呼应的全国各地。漫画生动地勾勒出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形势势如破竹的局面。漫画7则以一个被崩裂的"清"字,形象地描绘了辛亥革命爆发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的情形。
  漫画8:漫画选自2004年出版的《中国近代漫画史迹寻踪:内政春秋》。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漫画以人们欢庆元旦、辞旧迎新为主题,表达了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喜悦心情。表现手法则别具一格,以国旗的变迁来说明政权的更替。清朝的国旗是黄龙旗,漫画中黄龙正从国旗上飞走,取代它的是一面星星围绕太阳的旗帜。需要说明的是,1912年1月10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通过专门决议,使用五色共和旗(或称五色旗)作为中华民国的国旗,含五族共和之义。因此,中华民国成立时的国旗是五色旗,并不是漫画中的星星围绕太阳的旗帜。可能因为作者在创作漫画时,中华民国的国旗还没有诞生,便根据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宣告成立时的旗帜铁血十八星旗而绘制了中华民国的国旗。
  漫画9:漫画选自2012年出版的《启蒙与批判:清末民初新闻漫画释读》。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后,开始破坏民主共和政体。漫画中,袁世凯手举"大权"的筹码,在各种利益筹码上层层叠加。细而观之,这些筹码中有"压力"、"命令"、"军"、"专制"、"警"、"利己"、"权术"、"私人"等,这些恰恰是袁世凯当政以后所采用的各种旧式手段,其目的是牢牢把握住手中的大权。作者一针见血,对袁世凯的专权做了尖锐的批评,其讽刺意味浓厚。  漫画10:漫画选自1996年出版的《影响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进程的三巨人说:孙中山说》。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任何人想要复辟帝制,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漫画中,各阶层人民正齐心合力,将几个人物从象征"帝制"的专制椅上推下来。被推下专制椅的有谁呢?有袁世凯,还有张勋和宣统。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积极谋划复辟帝制,甚至不惜出卖中华民族的利益,几乎全盘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1915年12月,袁世凯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元旦即皇帝位。袁世凯卖国称帝,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怒,人民纷纷起来反袁,各省纷纷独立,组织"护国军"积极讨袁。北洋军阀内部也发生分化,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在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袁世凯在万人的唾骂声中绝望而死。1917年7月1日,安徽督军张勋、康有为等拥戴12岁的溥仪复辟,恢复宣统年号。张勋复辟也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复辟丑剧仅上演了12天就垮台了。
  漫画11、漫画12:两幅漫画均选自2012年出版的《启蒙与批判:清末民初新闻漫画释读》。这是漫画家马星驰在辛亥革命一周年纪念时所做的系列漫画中的两幅,它以今昔对比的方式反映革命成功之后的社会现状,具有较强的讽刺性。"其一"以"政治之今昔"、"官僚之今昔"为主题,指出昔日众人合力推翻的专制制度今日又死灰复燃;昔日旧官僚为躲避革命纷纷潜逃,销声匿迹,今日政府任命官僚,他们又纷纷出面争夸自己的执政经验。"其二"以"国民之今昔"、"外交之今昔"为主题,指出昔日民众翘首企盼共和,今日共和之下小民竟无米为炊;昔日革命时帝国主义国家对革命持正面态度,并以此要求保护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今日各国则合谋瓜分中国。漫画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民国成立后民众的失望,以及面临的更加严竣的内政、外交危机。
  三、学习探究
  1.阅读漫画1到漫画4,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2.阅读漫画5、漫画8,写出辛亥革命爆发和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和地点。
  3.漫画6中的"民权"是什么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思想与辛亥革命之间有何联系?
  4.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根据漫画7到漫画12,简要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
  1.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内政外交完全被帝国主义所控制;人民起义不断;湖北新军被调往四川镇压保路运动,造成湖北军备空虚,为起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等等。
  2.1911年10月10日,武昌;1912年元旦,南京。
  3.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成功的一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失败的一面: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关联理论与会话含意论文关键词会话含意因素关联理论论文摘要言语交际是人们沟通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它实际上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具体运用语言的过程。本文根据关联理论,用实例试分析影响会话含意理解的各种因素关于专业英语学科性质定位的思考日益开放的社会,广泛的国际交流和经挤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已把外语能力提高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成为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信息时代国际范围内人类交际空前扩大的需要,对现代大学生浅谈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1概述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阅读。阅读是外语学习者吸收信息提高外语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鲁梅哈特(Rumelhart)等人提出的阅读过程中的交互作用(Interac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网络环境下的外语教学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网络环境外语教学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在学习中的自主地位,强调学习中的情感因素。网民办高等教育如何接受公共财政资助民办教育,又名私立教育,是相对于公办教育公立教育的教育形式,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探究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制度问题及有效策略在学前教育中制度保障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政府责任则是学前教育发展的保障,以下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遇到的问题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与借鉴。为了强化与推动学前公共财政和非公共财政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国经济发展的实力,影响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以下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关于高等教育经费国际比较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乡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在我国的整体素质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乡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学前教育阶段(36岁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发展,英语成为最被广泛应用的一门语言,它在我国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也愈加重要。近些年来,情境教学法成为小学英语课堂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它对于提高小学生应用英语试论学校体育中的三育摘要本文尝试着把学校体育功能分为育体育智育心三方面,并分别加以探讨和分析。旨在进一步认清体育教学的多向性功能作用,挖掘潜力,为进一步搞好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提供关于建设中学校园网络艺术教学资源库的思考当前社会背景当今社会,各种网络信息资源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无限资源,也促使传统教学发生了变革,由讲授式的单向单一教学转为辅导性的师生互动学习及学生自主学习,目前研究实践学科结合网络
试论后城市化进程中的民居保护问题内容摘要民居有着独特的韵味和研究价值,有效地保护民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而我国民居存在规划中民居保护观念较弱不注重城市文化,大拆大建割裂文脉旧城改造使得民居面积急剧减少传统知识的概念考辨摘要传统知识是传统部族在历史漫长的精神生产和知识创新过程中孕育传承而成的结晶。从语义学和国际立法层面对传统知识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对传统知识遗传资源及民间文学艺术等相关术语进行辨析,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塑造了现代文明。相对于前现代的传统文明而言,现代文明作为一场划时代革命,扬弃与超越了既有传统。但当现代文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传统时,其自身的发展也同样要面对新熟人社会病熟人社会病属于灵魂医学soulmedicine理论体系中的社会病学范畴,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某些时期,人们信仰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所有言行过分打上关系远近熟识程度等亲情的烙印,蔑视并超和谐文化与文化和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党的理论创新指导着我们的文化发展。在文化建设上,同样要强调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此同时,我们必须面对文化的多样性渐进性普泛性和公共管理的人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人文化的公共管理体系。前一阶段出现的杜宝良事件反映出我国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中存在的人文缺失倾向。它从一个侧面警示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完善服务,加强公共事业的人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美学伦理学哲学的话语对象,但是它还未成为严肃的系统的分析对象,尤其是还未成为严肃的社会学分析对象。本文作者的目的,就是本着严肃的态度对后现代主义进行系统的社会学描文化传承文明进步与社会和谐文化传承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行为意识和社会制度路径选择具有巨大影响,而文明进步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可以说,社会系统演化是文化与文明两股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文化基于历史资本扬弃与工人阶级有产化工人阶级有产化即由无产向有产的转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工人阶级没有生产资料所有权,除了借以进行劳动的赤手空拳,他们一无所有,所以被称为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都市空间视野中的知识分子研究内容提要本文首先从方法论的角色回顾了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的中国知识分子研究,指出其所围绕的传统与现代学术与政治两个轴心的内在限制。作者认为,在新世纪的背景下,知识分子研究有必要女性启蒙的虚妄兼谈现代女性的社会存在角色从二十世纪初的那场改天换地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启蒙个性解放等字眼就广为流传,后来又经历了八十年代轰轰烈烈的新启蒙阶段,整个社会经历着努力离开过去奔向未来的探索。女性启蒙的问题也是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