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老子德育思想中自然无为和柔弱不争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积淀,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优秀的传统德育思想。老子的德育思想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他唯一传世之作《道德经》更是中国德育思想史上的经典之作。本文主要探讨老子德育思想中的自然无为和柔弱不争思想,并根据这两大思想提出几点对现代教育的重要启示。
  一、自然无为与柔弱不争思想
  1、自然无为思想
  老子讲道法自然(《道德经》25章)就是道。纯任自然,顺应自然,让万物自由地生长,尽情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老子又讲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37章),道永远是顺其自然不妄自作为的,但是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做的。无为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反对人为的破坏与干扰。无为不是真正的无所作为,更不是天命论那一套消极悲观的思想,而是反对妄为、逆道而为。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德经》5章)老子认为,在天地之间就像有个风箱一样,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这说明有时多言、多做未必是一件好事,未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老子讲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经》38章)。老子认为,礼是忠信的不足,是国家祸乱的开始。老子提倡自然之上的无为思想,充分肯定人的自然属性,反对礼这样的社会属性,并认为礼是强加给人的绳索。这一观点也充分体现了老子重内在实质轻表面形式的深刻认识,他强调追求道的人要追求内在的朴实无华,摒弃外在形式的虚华。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57章)老子主张,用清静无欲的方法治理国家,用奇谲诡诈的方法指导用兵,用自然无为的原则统率天下。这不仅体现了老子自然无为的观念,还揭示了不同质的矛盾应由不同质的手段或方法来解决这个普遍而深刻的哲学原理。
  老子讲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道德经》63章)老子主张,把无所作为当作最大的有为,做事要善于从小事着手,要用恩德去报答自己怨恨的人和事。老子强调做事要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因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在积极宣扬自然无为思想的同时,也指出要辩证全面地看待难易的关系,主张做事情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由小及大,由易到难,切勿好高骛远。
  2、柔弱不争思想
  老子讲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43章)。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却可以驾驭天下最刚强的东西,这是老子所提倡的柔弱胜刚强的思想,认为至柔可以驾驭并控制至坚。老子的观点,告诉我们,生活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不可以锋芒毕露,也不能急于求胜。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7章)。圣人在任何时候总是主动把自己放在最后面,不与人们争抢,结果反而在最前面;圣人也总是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但是最后却可以保全性命。
  老子讲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道德经》22章)老子的处世之道意义深刻,老子认为在生活中、在社会中,我们不必争先,企图获得全部,很多时候退一步才会海阔天空,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道德经》24章)老子指出,真正的高人是深藏不露的,表面上看起来和常人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更不会可以去表现自己。因此,老子提倡贵雌守柔的思想,提倡为人要谦下退让、柔弱不争,老子反对主动进取的刻意做法。
  二、自然无为与柔弱不争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1、尊重学生的自我想法,培养个性、思想、人格独立的学生
  老子主张顺应万物的自然本性,追求原始的自然,切不可人为。在教育过程中,这一点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应把自己的思想、主张强加于学生,应尊重、保留学生自己的想法。教育应培养个性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独立的学生。
  2、切勿多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老子认为多言未必是一件好事,未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时,不要过多地反复强调某个知识,以免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教师应该清楚地指出该知识点的重要性,讲述其大体内容,给学生们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让学生们自己深入理解,以得到一个更好的学习效果。
  3、注重教育内容,简化教育形式和规范
  老子反对礼这一社会属性,认为礼束缚了人们的本性。老子注重内在实质轻外在形式的深刻认识,对现代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现在,教师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巩固知识。但是,大多数作业都太过于注重形式、规范和外观,如此既不能让学生增长知识,又会耽误学生的时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舍弃一些不必要的规范和程序,注重对知识的追求。
  4、优秀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方法,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老子在阐述自然无为思想的同时,揭示了不同质的矛盾应由不同质的手段或方法来解决这个普遍而深刻的哲学原理。老子强调事物的差异性,认为任何事物都没有一种统一的衡量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承认每个学生的差异性,不能强求一律,优秀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方法。教师不应该片面地去看待学生,不应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5、教育要循序渐进,慎终如始
  老子主张,把无所作为当作最大的有为,做事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由小及大,由易到难。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教师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一步一步地开展教育活动。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慎终如始,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6、教育过程中的柔弱胜刚强
  老子认为生活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不可以锋芒毕露,也不能急于求胜。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同样可以运用于教育过程中,就是指,不论学生发生任何问题或者犯严重错误的时候,老师都不应该以急躁、强硬的态度处理问题,如果用强硬的态度面对学生,学生可能会因为害怕而逃避,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老师应心平气和地与学生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便解决难题。
  三、结语
  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和柔弱不争思想内涵丰富,即是老子生存处世的原则,也是治国之道,也可以运用于现代教育中。自然无为思想运用到现代教育中,就是要求教育者尊重学生的自我想法,注重教育内容,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并做到慎始如终。柔弱不争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是教育者在面对问题时要尽量保持平静,应以良好的状态面对学生。

论文小学信息技术课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小学阶段学生最主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良好的学习意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使用网络,通过网络学到有用知识,这也是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论文中的页码怎么设置这里有各种页脚设置,点击这些图标,查看是否是自己喜欢的。然后点击确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论文中的页码怎么设置,欢迎阅读参考。论文中的页码怎么设置11打开工作表。2点击页面布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论文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两个主要元素,二者相辅相成。充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特别是课堂教学作为语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的安装维护研究论文摘要我国早在21世纪初就开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并于2016年明确部署了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升级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加快改造升级的步伐,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也暴露了工程正反态物质及新宇宙模型研究的论文我们知道,在著名的Dirac方程中,出现了负能态。一时期有人建议将它强行抛弃。但是,后来发现,有两条基本理由反对抛弃负能态。第一条理由是理论物理上的。即由Dirac方程得出,开始时公共管理学论文精彩范文公共管理是传统公共行政之公共性以及一般管理之工具性的结合,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主要表现为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公共管理职能的公共性以及公共管理过程的公共性。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公共管理学论文邮乘专业理论课教学新方法应用初探的论文摘要文章以邮乘专业理论课教学为例,提出了开课演讲角色模拟表演让学生当小老师等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教关于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探讨论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随着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详细内容请看下文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探讨。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企实用的毕业论文感谢信三篇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毕业论文感谢信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公共关系毕业论文选题导语公共关系专业是一门关于如何维护公众形象,和一个组织或个人如何交流沟通的学科(比如一个娱乐界人士,或者一个政界候选人)。你将从这门学科中学到如何恰当的传递讯息,并使之达到你想要的初中生思想品德课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的养成论文素材本文是由上传的初中生思想品德课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对于初中生品德的养成和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既有关联又有区别,须着重从这两方面着手
浅析端午节的商业价值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到当代人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之中,成为时下议论的重要的话题。众所周浅析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一群众文化的概念学术界对群众文化的概念各抒己见,均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时期的群众文化进行了定义阐述。但经过笔者调研认为其含义可归纳为第一,人民群众是群众文化的主体。群众文化是群众以满中亚地区伊斯兰教因素探析摘要中亚地区是世界上宗教问题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自伊斯兰教传入以来,宗教就成为该地区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因素。前苏联解体后,其加盟共和国相继独立,中亚再次成为各种政治力量角逐的焦家乡的端午节家乡的端午节我的家乡坐落在水黄公路边上的一个小村里,是一个全布依族的小村庄。在家乡过节是我们最快乐的事了。家乡最热闹的节日就是端午节。爸爸告诉我端午节就是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端午节与端午节邮票端午节与端午节邮票ldquo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rdquomdashmdash民谣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浅谈古代入学典礼在古代,孩子们的学费没有定额。一般由家长根据家庭情况自由奉送给老师。以下是由品学网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古代入学典礼,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品学网范文大全。入学之论古代汉语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必须也像其他课程一样进行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我们对古代汉语教学的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在高等院校古代汉语课程改革与研究下,我们发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摘要五千年华夏文明,中国古代学者以其丰富的思维智慧提出的各种管理思想对我国乃至世界的企业管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经济发展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吸取重阳节的起源及风俗文化一重阳节的起源一般来讲,重阳节的某一些习俗在先秦时的社会风俗中就有显现,到了东汉时期,重阳节正式形成,至六朝时定型,成为广泛流传于百姓中的重要传统节俗。二重阳名字的由来重阳二字的由在新兴群体涌现的背后对小资BoBo族IF族群体的研究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崇尚自由选择,追求个性彰显的时代。人们在物质上会追求衣食住行的富足,在政治上争取应得的公民权利,而在文化上则力趋高雅超凡脱俗。而个性的高扬也离不开群体的认城市贫困人口的群体认同与社会融合摘要本文侧重从心理与文化的角度研究城市贫困问题。通过调查分析认为,由于城市贫困人口大多认同贫困群体,从而在心理上拉开了与非贫困群体的距离,出现了与社会分离的趋势,这不利于社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