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孔子与中国文人论文

  [摘要]孔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历史久远根深蒂固。本文选取孔子与中国文人这一角度,着重探讨孔子影响下的中国文人的精神和思想,以及孔子思想对于现今中国人价值观的渗透。
  [关键词]文化传承 孔子 中国文人
  一、无论是孔子,还是中国历代的文人,对于仕途都有一种强烈的矛盾感
  一方面,大多数文人无法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从而产生放弃、归隐等念头;另一方面,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出世的精神又驱使他们在仕途上有所希冀。这种矛盾感可以用孔子的一生来做印证。孔子一生,反复强调奋发有为,主张积极入世,而且有极度的政治自信。在他73年的生命中,他积极地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期望能够得到统治者的重用。"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表示如果有人用他来治理国家,一年就可以初见成效,三年便会很有成绩,"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表示周文王死后,一切的文化遗产都会集中到他那里。他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非凡的政治理想、极度的政治自信,但都没有结果,孔子只做过几个小官。孔子的仕途生涯是极其失意的,在屡次受挫后,他定然想过要放弃,但内心强烈的入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不断的促使他屡败屡战,在这个过程中他充满了矛盾感。因此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才开始了著书论说,这对他来说也是无奈之举。
  历史上具有这样矛盾感的文人不胜枚举。屈原高唱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以自己的深厚的社会责任感,为楚国的富强、国家的统一鞠躬尽瘁,却换来了屡遭流放的结局,于是也生出了"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卜居》)的疑问。屈原的内心是十分矛盾的,他对楚王的昏庸已经彻底失望,但却无法挣脱自己对人民的热爱、对国家的忠诚,最终选择以死殉国。历代文人如杜甫、李白、陆游、柳宗元、苏东坡、范仲淹等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而这些文人身上却深深打上了孔子思想和价值观烙印。这种矛盾感也渗透到今天的人们,很多人为功名所吸引而积极出世,却又有着厌世归隐之心,于是对仕途便有一种恨之入骨却又不忍割舍的情结。
  二、安以贫贱,乐以忘忧的人生态度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意思是说,富贵,每个人都想得到,但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君子是不会得到它的。贫贱,是每个人所厌恶的,但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抛弃,君子是不会抛弃它的。孔子强调求贫去富的实现,是以是否符合正道为前提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种处贫贱而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精神享受,而此时的人格世界是一种安然、充实又自得的世界。当一个人处于贫穷凄寒的境地又能锲而不舍地追求人生价值时,安贫乐道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孔子的一生是清贫的一生,他常常填不饱肚子,他的许多弟子因为饥饿而死去,即便面对这种极度清贫的生活,他也能保持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甘愿守住这份寂寞与清贫。
  孔子的弟子颜回曾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陶渊明可谓是这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的最好展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是"。刘禹锡的《陋室铭》也反映出他身处贫贱的一份恬淡的心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只要自己的德行美好就够了,贫穷可以视为无物,对自己丝毫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他们的这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与孔子当年的"乐而忘忧"是一脉相承的。
  由此,我们推及到中国文化对于安以贫贱、乐以忘忧精神的肯定和对享乐观念的不齿,这与孔子在两千多年前给我们展示的价值观有着不可分离的联系。
  三、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虽然看重生命,却绝不苟且偷生。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观点,提出了"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孔孟以及以他们为代表的儒家认为,当个体的生存与道德原则发生矛盾时,个体应舍弃生命来服从道德原则。孔子强调生命的现世意义,即使选择死亡也是为正道而死,要有一种浩然正气,死是无牵挂的离开人世,不存在虚幻的彼岸世界。这种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死亡观,是宏大刚强的气概,是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而这种价值观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每个人。
  在这种价值观影响下的中国文人,血液里更多地融入了对于大丈夫这一理想人格典范的追求,衍生出千千万万的民族英雄、革命志士。于是有了屈原以死殉国的壮举,"虽九死其尤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伏清白以死直兮",他坚守着自己的美好理想和崇高品格,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即使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于是有了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必死决心……这些为仁义献身的鲜活事例都受到了孔子思想的深刻影响。
  于是我们的民族有了对汉奸、逃兵这些不能在仁义和苟且偷生之间选择死亡的人的鄙视,在我们每个人的思想深处都留有对高尚死法的崇敬。
  四、自强不息的治学精神
  自强不息是孔子贡献给中国文化的另一个宝贵精神财富,由这种精神转化而来的意志力让历代文人在绝境中仍不忘勤奋自勉。孔子的一生是自强不息、不断学习的一生,他博览群书,周游列国时也不忘用马车装满笨重的竹简,晚年退而论书策,著有《春秋》。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向何人,他都在不断的学习,从而不断的"修身",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都是孔子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而提出的。历代的文人勤奋好学、孜孜不倦,以圣贤为目标,修身养性,不论在顺境和逆境中,都坚持不懈。
  屈原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以后,把修养美德当成了自己唯一的事情,"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坚持一直以来的理想,即要修养美德,树立美名。这也是对孔子"修身"思想最好的诠释。柳宗元年少时就"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子集",后来被贬为永州司马后"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朱熹曾有"君子之学,不为则已。为则必要其成,故常百倍气功",这种自强不息的学者境界也成为历代治学和修身的理想状态。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奋的民族,而这也得益于孔子思想中的严肃的治学精神。中国人的内心都存在着一种对于勤奋刻苦的敬意,反之流连于享受则会让人产生负罪感,这种优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得益于孔子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0.
  [2]唐迅,任大刚.与孔孟对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9.
  [3]山东大学儒学研究中心.儒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12.
  [4]贺麟.文化与人生.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
  [5]黄新亚.中国文化史概论.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3.8.

浅谈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论文摘要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利润,成本管理在施工企业工程中的管理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工作。然而在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就针对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论文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可以说,教师是除家长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特别是高校学生,远离父母家人,在学校视老师为最亲近最信任最多功能农业科技论文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多功能农业科技论文,请参考!多功能农业科技论文1多回答机会与提问有效性探索论文摘要目前初中数学教师在提问环节的设置上大多不重视学生回答机会的公平性,这限制了提问的有效性。本文基于课堂教学实验验证了回答机会与提问有效性之间的关系,由此对教师如何设置课堂提问提出脑震荡后综合征及其客观评定技术论文摘要脑震荡后综合征诊断具有很大的争议性。轻度创伤性脑损伤后脑震荡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涉及神经损伤和心理社会因素。迄今,已有大量的研究对现有的检查方法或工具(包括精神检查常规CT和核磁浅谈航空发动机高低导面积匹配对转差影响的研究论文1引言转差不合格是制约航空发动机生产的主要问题。平均故障发动机要反复排故很多次才能达到技术要求。转差问题顽固的发动机重复试车次数增多,致使发动机生产周期过长。转差问题严重制约了航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论文教师的职业素质是影响培养学生质量高低的关键,是学校软实力的体现。明确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的内涵,分析当前的不足,然后找出相應的提升途径和方法,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一我心理学论文3000字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实践)性。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相关的论文吧。题目网络游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以陕西省高校播音主持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设论文摘要随着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大众传媒已经辐射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精神生活领域不可或缺的介质。播音主持人作为这种介质的有力传播者,其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成为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探析论文在小学阶段阅读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他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认识语文的重要途径。同时掌握好阅读可以让学生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新课程标准中,教师要教会教学视频研究与在职校教学中应用的探讨论文摘要在如今的英特网上,教学视频已屡见不鲜,但是鲜见有人拿来成功供作教学,精品视频影片仅用之于收藏自学,实在是可惜。本文结合网上相关视频知识,对教学视频的制作与研究做出些许看法和探讨
浅谈古筝演奏中的音色美浅谈古筝演奏中的音色美摘要通过对音色的理解,古筝的构造发音方法,演奏技巧,作品风格等方面的阐述,进一步了解古筝的音色美。关键词古筝音色音色构造发音方法演奏技巧作品风格筝,称为ldq数学的毕业论文数学是一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课程。下面,品学网范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数学毕业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论文题目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要想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数学教师必须要改美国1785年土地法令历史溯源的分析1785年土地法令是美国独立后颁布的第一个公共土地出售法令,该法令确立了美国西部公共土地出售的基本制度,奠定了美国早期公共土地政策的基础,对后来的西进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独立战争后马克思与历史目的论的关系探讨当前,关于马克思思想和历史目的论的关系,人们普遍认为,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是对唯心史观的扬弃,而且马克思也自觉集中地批判了历史目的论,因此,马克思的思想与历史目的论是对立的。这种历史上对付报纸舆论的做法浅谈1785年,英国泰晤士报出版。当时的英国政府不愿意有这么个报纸整天念叨自己,可又找不出不让它出版的理由,就想了个办法收税。每出售一份报纸,收税四便士。税一重,报纸售价就上去了,一般从水中倒影看德彪西钢琴音乐的演奏风格毕业论文摘要德彪西是印象主义的创始人和杰出代表。他的创作不是用音符来完成,而是通过他对声音和色彩的最特殊的感悟力,用他独具特色的创作技巧,用最引人入胜的音响构筑而成。德彪西的钢琴创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毕业论文摘要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要重视音乐实践。其实音乐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而注重音乐实践的基本理念强调的是音乐课的过程就是音乐实践过程。因此,笔者基于学生身浅谈儿童钢琴教学中的情感的培养毕业论文摘要本文的主旨在于通过探讨近现代教育家及教育体系理念给儿童钢琴教学带来的影响与启示,提出儿童钢琴教学中情感培养的重要性,情感体验是1切音乐以及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前提。当孩子钢琴伴奏在表演领域内的功能分析毕业论文摘要钢琴伴奏作为钢琴表演艺术的1个分支,已愈来愈被有识之士所看重。钢琴伴奏在声乐器乐以及舞蹈表演领域内所发挥的作用各有其特点。伴奏者与其合作者相得益彰的配合技巧,能使音乐作浅论和声半音化的色彩及调性毕业论文摘要本文分别从色彩和调性两个方面来阐述20世纪前欧洲和声半音化。笔者着重从每个时间阶段色彩的表现作用谱例分析及调性的变化发展来说明其变化过程。从而分析出在半音化手法中色彩与论呼吸在手风琴演奏中的作用毕业论文摘要呼吸,意味着生命的存在,这是因为生命是以呼吸的循环为基础的。没有呼吸就没有生命。音乐同样需要呼吸,这不仅因音乐中的声乐是以呼吸作为动力的。而器乐的演奏也同样运用呼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