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探索论文

  摘要推进专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因专业结构不合理而制约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学校的办学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以重庆铁路运输高级技工学校为例,分析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自身的办学优势出发,坚持"协调性、适应性、效益性"三大原则,顺应地方乃至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现有专业结构进行方向性和结构性的调整,走出了一条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特色办学之路。
  关键词专业结构;调整战略;轨道运输;专业集群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更加适应经济社会需求。同时强调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重点提升专业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能力。重庆,这个作为西部的直辖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已将轨道交通已纳入到"2+10"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轨道交通产业链也依托重庆城镇化的推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下面,我们将以重庆铁路运输高级技工学校为例,从学校背景、专业调整的依据、专业调整的原则和专业调整策略四个方面进行谈谈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专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探索与实践。
  1学校背景
  学校始建于1985年,原隶属成都铁路局。按照当时成都铁路局的学校布局规划,建校时的专业定位在铁道信号和铁道通信两个专业上,主要是为成都铁路局培养电务中级技术工人。2005年底移交重庆市经信委管理。在刚移交到地方时,学校面对专业不对口,前途迷茫的情况下,一手抓市场机遇,一手抓内涵建设。在"发展内涵,提升品质,突出特色,育人铸魂"的办学指导方针的指导下,确定了内涵发展的主攻方向:推进专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即:是从自身的办学优势出发,坚持"协调性、适应性和效益性"三大原则,顺应地方乃至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现有专业结构进行方向性和结构性的调整,创出了一条走轨道交通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的特色办学之路:专业结构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向转化,专业由建校时的2个发展到目前的8个;着力解决因专业结构不合理而制约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做好轨道交通这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集群"。目前,办学规模发展到5千余人,成为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连续7年全面实施自主招生入学考试,在重庆初步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轨道运输类专业学校。
  2专业调整的依据
  所谓依据,就是把某种事物作为依托或根据。专业调整的依据简单地说,就是宏观上找政策,中观上找战略性新兴产业,微观上找学校自身优势。城市轨道交通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结构,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全国乃至重庆的发展规划相继出台了轨道交通运输的发展规划,学校自身发展历史的优势也为我们的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依据。
  2.1轨道建设规划
  1)全国铁路交通的发展规划。我国将用10年的时间,按照2013年科技部印发的《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16万公里的高速铁路,全国主要省市区实现五纵六横七连线,形成国家高铁网络大框架。重庆市交委发布《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交通发展规划》中指出:在铁路方面,继续加快成渝客专、渝黔新线、渝万铁路等干线铁路和重庆北站、西站、沙坪坝站等枢纽建设,到2017年,铁路营运里程达到2300公里,铁路覆盖80%的区县,实现铁路"4小时周边、8小时出海"的目标。2)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据统计,从2013至2020年,全国拥有地铁的城市从19个将会发展到50个,总里程从2366公里扩建到达到近6000公里的规模,也就是说未来几年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将保持大幅增长。就2014年,全国获批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城市已达36个,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达到2200亿元,比去年增加400亿元。3)重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重庆在2009年11月提出"九线一环"的发展规划基础上,于2013年提出新的"十七线一环"的建设规划,其线网总长约820公里,同时将建设重庆首条铜梁至璧山之间32.1公里的都市快轨试验线。4)轨道交通产业链的发展。重庆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的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重庆借全国轨道交通建设大提速的机遇,力争打造西部唯一的大型化轨道交通车辆生产基地和动车组维修基地,建成轨道交通产业的整条产业链,到2015年,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将成为重点打造的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之一。
  2.2学校办学优势
  所谓"优势"就是在竞争中具有竞争的价值的、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学校要可持续发展,专业结构调整就必须认真分析学校发展历史找到其自身文化和专业文化底蕴,科学的确定学校专业发展方向,实施专业结构调整,形成核心竞争力。1)学校文化底蕴。学校在从铁路移交到地方的过程中,学校教职工经历了难忘的三个阶段:一是20年的"铁老大"办学阶段。专业教师来自铁路一线技术骨干,学生来源都是铁路职工子女,定向招生,定向分配。二是移交前后时期的茫然和绝望阶段。"铁饭碗"被打破,教职员工对学校转型和发展去向感到茫然和绝望,"铁老大"瞬间从天上掉到了地上。这时办学思路混乱:丢弃了铁路专业,跟市场办学之风,办起了旅游、机电一体化、财会等专业,最终以失败告终。三是移交后的奋发图强的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期间,虽然我们感受过从铁路移交到地方全校教职员工对学校前途渺茫而出现"见光死"的绝望;饱受了因专业结构不合理的办学艰辛,但我们也收获了全校教职工为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大家众志成城高唱《国际歌》所激发的"团结、拼搏、奉献、担当"的团队精神,这为学校的后续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专业文化底蕴。专业文化是专业的成长环境,同时也是我们履行学校使命,发挥其社会职能的背景。我们有20年为成都铁路局管辖内的云、贵、川等地区培养大量的中级电务技术工人的办学经历;有20年在铁路企业建立的铁路的情节和人脉关系;有一支来自铁路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教师队伍;有专业实训基地等,沉淀了我校特有的、具有铁路文化色彩的专业文化底蕴,这为我们专业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为此,我们确定专业结构调整方向:围绕"轨道"办学。
  3专业调整的原则
  因盲目跟风开设专业而失败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专业调整必须遵循"协调性、适应性、效益性"三个原则。
  3.1协调性原则
  专业结构调整要协调好专业发展与重庆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要建立在严格、规范、有序的管理体系之上,在进行充分的社会需求调研之后,根据国家《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地方政府的规划,调整专业结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避免恶性竞争,防止浪费教育资源。
  3.2适应性原则
  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服务地方经济,因此,专业调整就要考虑为地方经济服务与依赖的关系,也就是建立专业优势去适应重庆经济发展和客观要求的调整机制,做到稳定性与机动性相统一。
  3.3效益性原则
  专业调整既要注重符合国家教育方针,适应地方人才的需求,又要重视学校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利用学校对人力资源和设施设备的投入,避免重复投入,避免低产出投入。
  4专业调整策略
  专业结构是学校发展战略的核心,专业的设置必须紧紧围绕市场需求,通过以下策略进行调整。
  4.1产业链对接
  学校专业结构调整要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标准提出的"新要求来进行。专业要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建立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与城市轨道运营企业、轨道交通车辆装备制造企业和铁路工程等企业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
  4.2发展集群
  围绕城市轨道新兴产业发展"专业集群"是我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专业集群"是专业建设的一个新的发展动向,"专业集群"中的各个专业或专业方向,指向重庆城市轨道产业链中的轨道运营企业、轨道装备制造企业和铁路工程企业相关的产业。我们在分析全国和重庆轨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和轨道运输产业链中对各岗位的需求,建立轨道交通运输"专业集群"目前,我们的"专业集群"已由原来的2个专业,发展到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为代表的8个专业组成,其中有4个专业评为重庆市的精品专业,"我们专注,因为我们专业",服务轨道是我们不变的信念。
  4.3多元参与
  我们采取"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三方互动,多元参与办学模式。坚定不移地立足于重庆,面向全国的轨道产业发展来调整专业结构;探索建立"共商方案,共同育人,合作培养"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打造一流的品牌学校。总之,我们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学生为本位;坚持发挥学校专业文化优势,实施顺应市场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规模非均衡发展,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特色办学之路,构建与产业结构、经济特征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培养出优秀的为轨道运输服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样的办学思路,得到了全国许多城市轨道企业的认同,企业对学校的评价是:"专业且专注"。学校也因此得到了全国包含成都、重庆、青岛、无锡、宁波、苏州、福建等城市的订单培养计划。
  作者:郑建杭 单位:重庆铁路运输高级技工学校

电气元件支承板冲压设备模具设计电气元件支承板冲压设备模具设计摘要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己成为衡量1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模具在现代生产中,是生产各种工艺产品的重要工工业用塑料油壶模具CADCAM工业用塑料油壶模具CADCAM摘要在油壶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中应用CADCAM集成技术,有利于缩短油壶生产周期。本文针对油壶模具在微机上实现基于ProENGINEER的CAD和Mast基于UG的电话机下盖的塑料模具设计与仿真分析基于UG的电话机下盖的塑料模具设计与仿真分析第1章绪论1。1CAD技术概述模具CAD技术是指在CAD系统软硬件支持下辅助设计者完成模具设计的全部过程,最后输出符合设计要求的设计结果泵壳()的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1课题的目的与意义我的毕业设计课题是泵壳(b)的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是进行冲压模具的设计,能够设计模具是我的理想。之所以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是因为泵壳的成形工艺复杂,尺寸小,精度高基于UG的电话机机座下盖塑料模具设计与仿真分析基于UG的电话机机座下盖塑料模具设计与仿真分析摘要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己成为衡量1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为了进行注塑过程的CAE模拟基于UG的电话机塑料模具设计与仿真分析基于UG的电话机塑料模具设计与仿真分析摘要本论文先在UG中建立了模型然后验证模具设计的合理性与否指导和修正了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的设计引入CAE的分析方法,研究Moldflow与UGPLCampnbsp机械手自动控制设计第1章PLC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第1节PLC的产生及其特点1PLC的产生在PLC问世之前,工业控制中的顺序控制多采用由机械电器式器件作为控制元件的硬件布线逻辑控制系统,尤其是由电磁继电设计自动钻孔的组合机床设计自动钻孔的组合机床摘要组合机床以其独特的优点在机械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以通用部件为基础,根据工件加工需要,配以少量的专用部件组成的1种机床。它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优点。以现轮胎压路机简支式后轮驱动装置结构设计(II)轮胎压路机简支式后轮驱动装置结构设计(II)摘要本文对YL25C型轮胎压路机后轮驱动装置结构设计进行了阐述。在设计过程中,提出3种比较理想的结构方案,并对3种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优缺点便携式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装置的研究与开发便携式公路动态车辆称重装置的研究与开发摘要本文介绍了汽车动态称重系统的发展历程及最新动态,详细分析了研究和发展汽车动态称重系统的意义,展望了动态称重技术的发展前景。文中分析了汽车速针对就业为导向的汽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阶段我国的汽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已经相当落后,信息化技术应用严重不足,早已不能满足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个性化要求,因此汽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代化改革势在必行
电力市场营销中要关注客户服务的全过程当前,在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进程中,电力企业调控了原有的经营模式,逐步进入了电力市场的经营模式中。电力企业正面临着许多电力市场营销方面的问题,企业应不断提升对客户的服务质量,从小事做试论活塞式发动机点火系统常见故障及判断方法点火系统是活塞式发动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点火开关两个磁电机一个高压导线总成八个电嘴及内连接导线组成。磁电机电嘴和高压导线安装在发动机上,磁电机开关安装在仪表板上。作为在飞机浅析CAD技术在高职机械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0前言我国的高职教育随着教学理念的改革越发的壮大,很多的初中生在毕业后都有进入高职学习的想法。机械设计是高职学校当中比较热门的专业之一,受到广大男同学的喜爱,同时也是培养我国工程机水利施工的挡土墙施工技术要点摘要在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中,有很多的加固技术措施,这些加固技术措施由于施工技术的不同,能够起到不同的加固效果。在众多的加固施工技术中,挡土墙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起到边坡加固施工的效果水利工程地质勘察要点和降水处理措施结合工程实例,以水利工程坝址选择期间的工程地质勘察要点和降水处理措施为主要内容,在简要阐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工程地质勘察的要点,并总结了常用的降水方法,得出做好工程地质勘水利工程的机电技术安装应用摘要本文简要介绍水利工程机电技术在安装中的应用,提出当前提升水利工程机电技术安装应用水平的措施,并对水利工程机电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加以展望,旨在加强机电技术在水利工程安装中的应用质量新疆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成效摘要在农业生产中水利工程是基本保障,但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本文主要探讨新疆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成效,为新疆水利工程管理提供参考。关键词新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成水利工程的机电设备安装及土建施工摘要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和土建施工的协调配合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问题,对整个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开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利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和土建施工协调配合的主要内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现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是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对于农业水利工程的质量进度及成本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需要注重农水利工程的项目施工的控制措施摘要现阶段,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增多,这在提升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也使其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水利施工的管理常见问题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源,对于水利工程,一直是治国安邦的重要大事,一方面解决人民生活用水方便,一方面避免水灾给人民的生活带来的危害。而目前我国的水利形势是错综复杂,工程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