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浅析民国时期的山东婚姻习俗

  [ 论文 关键词]民国时期  山东婚姻习俗  观念变迁
  (论文摘要]通过对民国时期山东婚俗的考察,可以看出妇女自由平等的思想也开始慢慢觉悟。要求摆脱传统婚姻陋俗.主张婚姻自主,是妇女婚姻生活发生转变的关键。
  山东人守礼重节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特别是儒家所宣扬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礼教观念在妇女的婚姻生活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在婚姻观念上,妇女们严格地遵循着"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好马不配二鞍,好女不更二夫"的婚姻观念,所以即使自己的丈夫死去,甚至早年去世,也大都以守节而终。在民国以前,山东妇女的节烈之风盛行,寡妇守节、殉节的事件不胜枚举,而寡妇改嫁则是被世人瞧不起的事情。但自民国开通风气以后,婚姻自由得到社会上开明人士的大力提倡,妇女的贞节观念渐渐淡化。城市中出现了自由结婚、离婚自由的新气象,各县也开始有了改嫁的现象,但仍为数不多。     寡妇改嫁的形式各地也有所不同,有的寡妇改嫁他乡,有的寡妇就地招夫人赘,还有的寡妇嫁给其丈夫的兄弟,称之为"寡妇转房"。近代山东的寡妇改嫁以前者形式居多,后两者在一些地方也存在。青岛水灵山岛一带,因该岛"孤悬海中,男多女少,娶妻不易,故兄亡可以嫁叔,弟亡可以嫁兄,大有康藏风可云。"[3j
  寡妇改嫁时的婚礼仪式也极为简单,不仅娘家和原来的夫家不重视,且改嫁的夫家也多草草了事,迎娶极为简单,与女子初嫁时的婚礼场面相差甚远。在山东各地,民间大都有"大娶"和"小娶"的风俗。"大娶"即指富裕人家举办的婚礼,其婚礼仪式办得格外隆重热闹;而"小娶"则多指贫寒人家的婚礼,其仪式极万简单。如曲阜一带的婚姻风俗中就有"贫者不亲迎,岳家送妇至门,俗呼小娶。一切礼节俱从简略矣。"[4j(P37.ycj俗)而寡妇改嫁时,娘家不再陪送嫁妆,男方家里多采用"小娶"仪式将女方娶进家门,婚礼仪式极为简单、冷清,甚至不用鼓乐和花轿,也没有凤冠霞被,而且多在夜间举行仪式。此外对于妇女改嫁多以"再醛"称之:"再醛,在青岛风俗中并不十分重视,惟改嫁之时,不能鼓乐前导,乘舆出发仅由迎娶者率驴车一辆或驴马一头,于寅夜陪往夫家而已。"‘3]夏津县寡妇改嫁时"仪式极简,无鼓吹,不亲迎,以车不以轿,故俗称  ‘拉后婚’。此种婚姻,邑颇不少",但大多数是嫁给中年以上丧妻者f51(}} }#L志#L俗’。不管是"小娶",还是"拉后婚",这都说明到了近代寡妇改嫁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伴随着新式婚姻观念的传播,人们已渐渐开始接受妇女可以再嫁的观念。在青岛一带流传的民间歌谣"吃汉子"就反映了寡妇改嫁的风气已经在民众心中存在:"吃汉子,着汉子,死了汉子,嫁汉子。"‘3]这首民谣反映出一是传统的婚姻观念依然存在,如女子出嫁后生活完全依赖其丈夫,即"吃汉子,着汉子";而后两句"死了汉子,嫁汉子"则反映了当地民众头脑中已有了改嫁的意识。但由于人们头脑中的"从一而终"、"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等旧观念、旧礼教的束缚,寡妇改嫁相对于男子续娶现象仍是少之又少,且在各地风俗中,男子续娶仍较为重视,其婚礼仪式与初婚无大差异,更为特殊的是,男子续娶的妻子多是未婚的女子。由此可见,寡妇改嫁仍受到世人的种种歧视和社会的不公正待遇,传统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男女有别的思想依旧在禁锢着人们的头脑。
  民国年间山东离婚案件也时有发生,各地离婚习俗也多有不同。据民国初年政府对民间风俗习惯的调查记录得知,山东省像聊城、临沂、即墨等县,已出现妇女离婚改嫁的现象。
  临沂县有"翁父为子女协议离婚"的习惯。"乡民于婚娶之后,往往有贫不聊生者,即远赴关东以谋生活,置其妻室于不顾,其常寄家信者,妻室尚能株守。若历久不归,又不寄信,是已存亡莫卜,经女之父母与其翁姑协商,具呈到县请示批准后,即令其女改酞。"[6X下,P822’即墨县"翁姑为子媳离婚"的习惯与临沂县的离婚习惯相类似。"贫寒之家娶妻后远出谋生,有至数年不归,并无音信到家者,其妻因糊口无资,得察商翁姑另行改嫁,如得同意,即由翁姑主婚,收取相当之身价,通常亦谓之离婚。‑ [6KF . P8
  2
  3)民国初年颁布的民律亲属篇草案中规定:"夫妇一方生死不明超过三年以上",都可提起离婚的诉讼。但当时的乡村人民不懂得 法律 ,因而离婚多采用自行协议离婚的方式,有的是女方迫于家境贫寒、为生计而主动提出的,有的是由女子的公婆提出的,都未经过任何法律程序。聊城县在男女双方离婚时有"必盖指印"的习惯,具体的情况是:"已成婚者之离婚,必盖指印于离婚契约上,为证其余。未成婚前解除婚姻预约者,第双方退还婚书而已。‑ [6X下,P817’以德手印的方式双方达成协议,是民间老百姓普遍认可的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签字方式。这种方式反映了人们朴素的法律观念。同时,从这则材料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自民国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在渐渐发生变化,男女结婚、离婚的自由度也在逐渐加大,不仅婚后可以离婚,而且结婚之前也可以解除婚约,足见婚姻的自由程度在民间渐渐扩大,人们的婚姻观念也在慢慢转变。 寡妇改嫁和离婚这两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妇女自由解放的程度。但是不能完全肯定它的积极意义而忽略它的消极影响,我们应视具体情况而看,即改嫁、离婚与否应按妇女自身的意愿。比如对寡妇再嫁问题,完全以寡妇个人为准。如果她与已故丈夫情深义重,或因孩子、年龄、公婆等因素而不愿再嫁,守节也不是不可以的;如果与已故丈夫感情不合或淡薄,或者因年纪尚轻、无子女及生活等困难而再嫁,也无可厚非。离婚案件也理应与此类似,即我们提倡结婚、离婚皆应自由、自主。所以我们不能以妇女改了嫁、离了婚就认为是社会进步、妇女自由了;而应看在这一过程中妇女是否处于主动地位,即妇女是否具有婚姻的自主权利了。只有妇女自己掌握了婚姻的自主权利,能够主宰自己的婚姻了,才能说妇女较以往进步了,自由了。   "最可叹,风俗差,小小孩童就成家,新郎不过八九岁,娶妇倒有十七八。丈夫小,媳妇大,研桑身体真可怕,夫倡妇随全不懂,怎能宜室又宜家。在婆家,劳碌煞,苦笑无常要哄他,心中有苦说不出,难免心猿合意马。还指望,他长大,苦尽甘来渡年华,谁知男大女已老,忘掉当年是结发。耳又聋,眼又花,满脸皱纹掉了牙,返老还童无方法,活活变成母夜叉。不是打,就是骂,终日吵闹乱如麻,不是冤家不聚头,这才应了那句话。夫合妇,年纪差,况且祸根早种下,坏人引诱有外遇,丑声百出最可怕。更有那,手段辣,本夫常被奸夫杀,家败人亡无下场,方知早婚害处大。劝同胞,觉悟吧!男大当婚女当嫁,第一年龄要相当,恩爱团圆幸福大。   这首"早婚之害"的歌谣栩栩如生地为我们展现了早婚给男女双方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带来的悲惨和不幸;也反映了此时的人们已开始觉醒,反对早婚,反对婚姻中男女岁数相差过大,提倡男女婚龄相当,可见当时社会风气已渐渐开化,早婚习俗在近代新的婚姻又见念的冲击下,将慢慢退出 历史 舞台。而新的婚姻法令的制定和执行,为男女婚姻自由和提倡晚婚提供了便利。如1930年,国民政府公布的《中华民国民法》中规定:男未满十七岁,女未满十五岁者,不得定订婚约;男未满十八岁、女未满十六岁不得结婚;未成年人结婚应得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婚姻应有公开之仪式及二人以上之证人。如有违反规定,"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法院请求撤销之。但当事人已达该条所定年龄或已怀胎者不得请求撤销。"山东省政府遵照中央政府公布的《中华民国民法》的有关规定,也采取相应措施,命令全省各县市政府"布告民众不得早婚"。济南市政府"奉令后,布告民众一体遵照"nA01934年9月,国民党山东省党部报送办理改善婚丧}L仪等民间习俗情形致中央民运会公函中,济阳县和金乡县都提出了改革婚丧习俗的要求和规约。其中,济阳县在订婚结婚年龄上要求严格按照民法所规定的年龄,绝对禁止早婚。可见,政府在革除早婚之弊方面也下了大力气。 除了上述婚姻风俗之外,山东婚俗中还有续娶、赘夫、一夫多妻(纳妾)等多种婚姻风俗,但因资料零散而不充足,故在本文不做论述。   伴随着生产力的大 发展 和社会的变革,纵观民国时期山东各地的婚俗情况,新的婚姻观念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步得到确立,妇女自身的思想也慢慢开始觉悟。要求摆脱传统的婚姻陋俗,主张婚姻自主,是妇女婚姻生活发生转变的关键。而民国政府在婚姻上的改革及其制定的相关法令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婚姻陋俗的革除。

基于。NET的酒店客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采用BS架构。Net开发平台及ASP。Net技术开发SQLServer数据库和C三层架构模式,通过前台客户的注册登录查询房间信息在线预订后台用户的审核订单管理到完成订购和管理功高职院校基于信息能力的主动学习探究摘要信息时代,如何提升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高等职业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备有效的基于信息能力的主动学习思维和方法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难题。从基础而又具体的主动学习能力入手,充分利用新生期成配电网节能降耗探讨摘要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用电需求量持续提升,电力行业经济体制同样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应用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配电网中的电能损耗,能够减轻当前电力紧缺的问题,更好的节省电力能源,浅析走出技术的误区针对钢琴音乐文化训练技术训练是钢琴教学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一定的技术支持是充分表达钢琴音乐思想和艺术美感的重要前提。但是,完全的技术训练不是钢琴音乐教学的唯一目标,想要实现良好的钢琴音乐教学,得到钢琴音探究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民族器乐教学改革创新方案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留下了许多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民族器乐艺术作为众多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和融合新的元素,创我国流行音乐对学校音乐教育影响的文献综述论文论文关键词流行音乐学校音乐教育影响论文摘要流行音乐在我国的发展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学校音乐教育,其中教育者的流行音乐文化观念,也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成熟起来,最终流行音乐成为我国影视广告策略的思考摘要中国电视广告由1979年最初的萌芽发展至今,经历了三十多年。综观这些年的创意历程,我国的电视广告由早期盲目崇拜抄袭模仿西方广告,到接受西方广告的创意策略,再与本土文化相结合,进摄影初学者如何掌握相机操作技术对于想学摄影的朋友来说,往往困惑于初学者用什么样的相机,怎样才能拍好片子,怎样掌握摄影技术,对于光圈快门感光度曝光组合等很困惑,对于景深焦距很迷茫,用什么样的镜头更是不知从何入手。论当代中国大片的构成因素摘要电影大片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这样的一个标准显然是以好莱坞模式为参照系的,近几年的国内电影作品在改变这种现状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是对目前电影发展现状的一个突围。在中国大片成型及发浅论新技术发展对广告艺术的冲击自上个世纪末,多媒体网络等新型媒体及其相关技术的呈现,使得技术与艺术的分离到达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这种有机分离扩展了艺术的开展空间和可能性,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也由于新技术的开展得生态建筑空调暖通技术探讨摘要生态建筑是指使人们的居住环境向着节能环保健康以及高效的方向发展,是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而满足人们生活要求的理想建筑。对于现代建筑来讲空调是空间布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针对
邓小平与李政道的互动交流对当代中国的影响美籍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因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国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备受世人称道。那么,李政道的报国之举是如何得以实现的呢?这当然首先归因于李政道的赤子之心远见卓识和出色的动员能力,但是浅析当代中国法学教育的挑战与机遇一当代中国法学教育所面临的挑战1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从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高校办学规模盲目扩大,招收学生人数激增,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得很多高校在财务上常年处于高负债的状态中国式动画造型中的传统文化摘要人们常说,一个民族没有了独特性,也就即将灭亡。这种独特性是什么,是民族魂,是民族的真性情,而不是矫揉造作出来的外表。作为我国新兴的行业,中国动画要想立足于世界动画界,就必须体现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以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各种形式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如何进行现代化管理成为了当前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我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一传统文化与美术的关系strong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思想风俗精神的总称,是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道儒文化为主体,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黑社会犯罪与传统文化的互动及其防控对策摘要帮会文化作为黑社会犯罪传统文化基因,其在对宗法制借鉴的同时产生了异化,在对忠义观吸收的同时曲解了其原有含义。因此,有必要从儒释道等传统文化中关于个人道德修养要求方面对黑社会犯罪简析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业化道路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在与科技融合的过程中走产业化道路,才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传统文化产品要想获得市场生命力,必须形成文化产品生产的产业链。传统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化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上下传承已有五千多年,传统文化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积累的文化结晶,更是一笔无可估量的珍贵财富。然而随着全球文化的多样化,一些西方文化强势侵入,直接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浅谈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三种根基为中华文明史的发展提供一个有丰富内涵的起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奠基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自主发展历史,反过来,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自主发展史进一步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我们的文化自浅析中共中央进京赶考背后的历史意识与精神资源2013年7月11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不久,习近平就来到西柏坡,重温中共中央离开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赶赴北平的历史,指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说是进京赶考探讨伪善的历史书写关于北鸢一hr对于任何一个当代作家来说,如何处理历史题材一直是一个棘手的命题。作家在其创作过程中,选择返归历史意味着一个世界的重构。然而大部分历史所存留的只剩下文字与符号,过去的历史往往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