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关于儒的起源的论文

  儒的起源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之一的儒学,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儒"的本义是什么?孔子的学说何以称之为"儒学"?本文将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考察,以期准确地把握孔子思想在历史上的价值和地位。
  "儒"字(其初文为"需")在形、声、义三个互为关联的层面上,都有各自的原型和演变系列,下面将分别讨论。
  "需(儒)"的形。西周金文有"需"字,其形体上为雨,下为天("天"和"大"一样,都是人的正面形)。"需"的字形义为人在雨下,当属会意字。不过,该字形表现的真实文化背景是什么仍不太清楚,这一问题将在后面"需(儒)"的义中详加讨论。甲骨文中未见上为雨下为人形的"需"字。根据徐中舒先生的看法,[1]认为"需"的甲骨文形体即大形(人的正面形)周围有三点或四点状。这里首先存在着辨识的问题。由于徐中舒先生认定的"需"的甲骨文,同金文相对照后,两者区别较大,这样,甲骨文中所认定的字形是否真是"需"字?对此,笔者以为尚可存疑。我们认为"需"的字形原型即金文所示的那样上为雨下为人状。即便是像徐中舒先生认定的那样"需"有甲骨文字体,亦为一种简体,且人形周围的三点或四点的原义为雨点义。《说文》所列的篆文"需",其形体上为雨下为而,篆文下面的"而"为金文下面的"天(人形)"的讹变。由于"需"的本义域的构成有两个义项,[2]一为名词的"儒"义,一为动词等待、需求义,后又发生语音分化,这样便造出"儒"字来(最迟在篆文中已有),分担初文"需"中原有的名词义。"儒"为增形孳乳字,所增加的形符"人",实际上强化了"需"形下面的人义。
  "需(儒)"的声。需,上古音心母侯部。儒,上古音日母侯部。[3]"儒"为"需"的增形孳乳字,并分担了"需"的本义域中的一个义项,然而"需、儒"两者上古音的声母不同,并非同音。其实,"需"这个词的读音在金文中仍保留着两读,既读作心母,又读作日母这一声母的原型泥母。"需"读作泥母,可从"需"的通假用法中得知,如伯公父簠:"用成(盛)米隹稻需(糯)粱。"又《战国策·秦策》:"其健者来使,则王勿听其事;其需(懦)弱者来使,则王必听之。"上引两例中"需"的本字"糯"和"懦"二字皆为泥母字。"需"为何读成两类不同发音部位的声母?对于这一现象,笔者不同意先有sn-之类的复辅音,后分化为二,一为s-(心母),一为n-(泥母)的假设,而是认为该现象是原始汉语就出现的语音历时演变的结果,即"需"有两读,先有n-(泥母),后有s-(心母),演化过程中呈现出声类发音部位的前化。"需(儒)"所在的语音演变类型的演变过程为:原始音泥母经由日母而逐渐演变出心母。[4]"需(儒)"的声母具体演变轨迹可重构为:n(泥母,浊鼻音)> nj(腭化)> (日母,舌面化)>h (清鼻音,为浊鼻音的变体形式)> (清鼻音中鼻音失落,还保留和失落鼻音 同部位的擦音成分,同时又受到清声h的发音方法的同化作用,所以成为清擦舌面音) >S(心母,声类前化)。"需(儒)"的语音由于历时演变产生了两读,又由于"需(儒)"的本义域有二,为了区别起见,泥母字(后为日母字)则写作"儒",且为名词,心母字则采用原来的写法作"需",且为动词。
  "需(儒)"的义。依照语言意义的发生次序可包括:语言所指的时空中的事件,即自然-文化意义;音义结合的命名理据,即其音为何可以表达其义,也可反过来问其义为何要有其音;有了文字以后的字形义;典籍中实际语义的梳理。"需(儒)"的产生源于原始的雷神崇拜。有关雷神崇拜对中国文化各方面的深刻影响以及诸多甲骨文反映了这一原始文化的问题,笔者已有专著论述。[5]简言之,祭祀雷神的原始方式是燎祭,其直接目的在于求雨。"需(儒)"的形义反映的正是祭祀雷神的求雨仪式。
  "需(儒)"的原型上为雨,下为人形,形义为人(即祭祀者"儒")求天上降雨。该词所反映的文化背景是原始社会中的雷神崇拜。再来看一下"需(儒)"一词的命名理据。"需(儒)"的语音原型为na,后来其中的元音出现了a>o>u这样的元音高化的演变过程。所谓"需(儒)"的命名理据的重构,就是要追问有关雷神崇拜的祭祀活动中的一个片段为什么用"na"音来表示?要回答这一问题,仅从"需(儒)"一词的语言内部诸要素的关系中仍找不到答案。有关"需(儒)"一词发生学意义上的问题,必须置于汉语言谱系之中才能解决。[6]原始"na"音位义中有一个语义类型是"女"。女,上古音泥母鱼部。《说文》:"女,妇人也。"其甲骨文字形为两手于胸前屈膝跪坐的人形。"需(儒)"的语音原型为"na"音,表明"需(儒)"的语义类型源于"女",即"需(儒)"为"女"的语义派生的结果。"需(儒)"的本义为雷神燎祭集团中的女性祭祀者。本义指女性祭祀者的"需(儒)"的音位义源于"女",和本义指女巫的"巫"的音位义源于"母",[7]两者呈现出语义的同步引申现象。下面是"需(儒)"在典籍中的用法。《易·需》:"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九三,需于泥,致寇至。""九四,需于血,出自穴。""九五,需于酒食,贞吉。"其中的"需",仍是"求雨"的本义。求雨的祭祀地,在"郊",在"沙(河边)"或以酒食奉献,故吉;倘若在"泥",在"血",由于祭祀地显得不庄重,故不吉。《易·需·象》:"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疏:"言云上于天,是天之欲雨,待时而落。"《说文》:"需, 也。遇雨不进,上 也。"《说文》以"遇雨不进"解释"需"的形义是不确的,而等待义的" "为"需"的假借字"须"的后起字。"需"有"等待"义,实为"求雨"本义的相关用法,即"求雨"的过程为"等待"的过程。"需"有"迟疑"义,则是和"等待"有关的引申义,如《左传·哀公六年》:"图之,莫如尽灭之。需,事之下也。"杜注:"需,疑也。"其实,"需"的"需求、需要"以及"等待"诸义,在书面记录时还用假借字"须"来表示。须,上古音同"需"。《说文》:"须,面毛也。""须"的本义为胡须。"须"表示"等待"义,《诗·邶风·匏有苦叶》:"人涉卬否,卬须我友。"又表示"需要"义,《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敛以时服,不须器物。"其中的""等待"义,后来又写作" "。作为名词义的"儒",其本义就是"需"字形下方的人的祭祀身份的确认。《辞源》在解释"儒"的典籍最早义时,认为是"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人,也称术士,后泛指学者。"《周礼·天官·冢宰》:"儒以道得民。"注:"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疏:"儒掌养国子以道德,故云以道得民,民亦谓学子也。"《论语·雍也》:"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其中的"儒"为"读书人"义。[8]
  孔子在世时,其学说不显,亦无"儒家"、"儒学"之称。后人称孔子为儒家鼻祖,称其学说为儒学,当指孔子所从事的职业而言,而不像先秦其他学说命名的那样,或以姓命名,如墨子的"墨家",或以学说中的核心词命名,如老子的"道家"。《论语》中孔子谈得最多的是"礼"和"仁"的问题。从孔子后期生涯整理古代典籍和从事教育工作来看,孔子研究并传播了中国文化精神,而这一精神的最高形式是礼,同时传授以"礼"为首要内容的六艺。孔子又大力阐扬"仁"(尽管"仁"这一词早已产生),通过"仁"的人际关系来实现"礼"的社会秩序。孔子的职业精神是强调"礼",而这一意义上的"儒学"和产生于原始社会的雷神崇拜祭祀活动的"儒"的本义则是一脉相承的。"儒"的原型是具体的人对自然的崇拜活动的产物,由此派生出一整套祭礼来,并影响到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孔子时代虽然鬼神观念已经淡化,但源于原始社会祭神活动的文化精神仍以"礼"的理想准则而延续,并通过"儒"的实践来传递。以归复传统的"礼"并且深入认识人性中的"仁"而言,孔子是中国文化的第一位当之无愧的承前启后者。
  [附 注]
  [1]徐中舒:《甲骨文中所见的儒》,《四川大学学报》,1975年第4期,认为"儒"的本义"像以水冲洗沐浴濡身之形"。
  [2]有关本义域的问题,参见拙文:《论本义域》,《古汉语研究》1994年第2期。
  [3]参见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4]同一主谐字的谐声系列中的声母可能分属不同的发音部位。对有关诸字进行详尽考察后,归纳出不同的语音演变类型。
  [5]徐山:《雷神崇拜——中国文化源头探索》,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6]"汉语言谱系"之说为笔者提出。汉语言起源于感叹声,稍后又有拟声手段,并由此形成了按声母的不同发音部位分类的喉(牙)音、唇音、舌音、齿音的原始音位义类型,而以后新词的产生,则不外乎是直接产生于感叹声、拟声,或从原始音位义中逐代派生而出。所谓"汉语言谱系",即根据汉语言原始音义的结合方式和原始音位义类型的确立和演变的规律,对所有汉字进行分类,重构出汉语言诸词在发生学意义上的内部亲缘关系。
  [7]同[5],第45页。
  [8]另外,以汉语言谱系而言,同属心母字的"司"(名词义为官职,动词义为主管、执掌)和"胥"(其假借义用法:名词义为官吏,动词义同"等待"的"须"义),当为"需(儒)"在语音发展至S(心母)时的语义派生的结果。
  * 文中有四处国际音标因无法显示而留出空位。
  [作者简介]徐山(1955-)男,江苏苏州人。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

积聚贵阳发展升级版的精气神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批复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贵州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正式启动。贵阳市委九届三次全会也做出了奋力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走出一条中国煤炭和电力综合新能源论文(1)一煤炭是中国的主要一次能源过去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绝大比重1952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95,50年代60年代都在90左右,70年代占80左右,80年代90年代70左右,到2怎样选择电力改革模式综合新能源论文(1)从90年代起,世界上掀起了电力改革的旋风,这次电力改革不仅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要改革,工业发达国家也要改革,可以说世界上所有国家的电力工业都要改革,而电力改革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也谈对居民用电实施分时电价综合新能源论文(1)读了电力需求侧管理2000年第2期对居民用电实施分时电价的探讨,和赴香港电灯公司的考察报告二文,感到我国内地居民生活用电水平没有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水平高但香港两个电力公司对居民生活北京市天然气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综合新能源论文(1)北京市的天然气供应始于1987年,在陕甘宁天然气进京之前。由于当时供给北京市的气量很少,北京市的天然气主要满足居民炊事,无法满足更多的其它方面的气量需求。北京市在使用清洁能源,扩大21世纪能源发展战略中国,你做何选择?综合新能源论文王家诚,研究员,现任国家计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从事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专长于宏观能源经济能源政策石油发展战略能源建设项目评价宏观经济信息城网农网还要解决什么问题?综合新能源论文(1)党中央,国务院关心人民群众的用电问题,长期以来输电配电落后,从1998年开始国家用三年时间进行城网农网建设与改造,共投资3000多亿元,第一期工程今年可以结束,但农网工程大约只完成为实现全国电气化而奋斗综合新能源论文(1)1999年11月8日,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同志为国家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谢松林同志题字说ldquo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有一个著名的公式,共产主义等于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列宁这一个要重视能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性综合新能源论文(1)近年来我国电力出现了低水平暂时性的供求缓和,国家有关部门为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适时取消了各种用电的规定。由于电力供求缓和,不再拉路限电,这几年高峰负电力工业的结构调整问题综合新能源论文(1)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结构调整,朱镕基总理在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ldquo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我国经济已到了不调整就不能发展的时候。按原有结构和粗放增长方式发展经济,不中国能源市场化改革的重大问题综合新能源论文(1)本世纪的头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中国也将面临许多新的重要变化和挑战。按照ldquo十六大rdquo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要实现经济翻
浅析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内涵与措施1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理内涵在实际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理中,通常会依据不同的质量检测内容,选择采用相对应的质量监理方法。一般的质量监理方法分为四种见证取样,平行检验,委托第三方和跟建筑节能外围保温施工技术质量问题摘要随着能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使得建筑节能问题关注度有所提升。文章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建筑节能外围保温施工技术质量问题进行总结,并从外墙保卫隔热处理施工技术屋面保温隔热处理施工技简谈独立学院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独立学院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由普通高等学校按照新的机制和新模式创办的一种新型的二级学院。它是由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简谈高职材料力学教学改革探究材料力学是力学机械土木工程等工科类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该课程理论性强,且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传统的材料力学教浅谈创客教育背景下材料力学教学改革0引言自2013年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中提出要进行创新主体培育创新能力建设至今,多个中央文件都强调了创新创业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性,提出要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态势浅谈高等院校材料力学分专业针对性教学改革实践一引言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单纯的以认知为目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然过时,教育改革必须更加注重学习者的综合素质提高,进而培养其对知识的创浅谈高水平大学建设背景下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改革高水平大学建设是2015年广东省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我校作为全省7所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通过高水平大学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浅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仿真实习系统在高校工科人才培养计划中,实习占着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尤其是生产实习。生产实习是工科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应用型浅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机械冶金汽车电器电子等行业已经从原来需要金属压力加工焊接铸造等单一专业的技术型人才转变为更迫切地需要从事材料加工成形工艺与模具成形设备自动控制及具备与此相关的其论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立体构成教学改革与实践三大构成之一的立体构成,是所有设计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立体构成的基本原理,并掌握运用不同材料,将造型要素按一定的构成原则组成新的立体形态的方法。通过立体构成基础论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对现今土地整治项目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较好的研究,保障我国耕地面积的增加,耕地质量的提升,提高现有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率是非常具有意义的。一我国土地整治项目和项目管理的主要意义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