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荀子倾覆释义

  摘 要:《荀子》一书中,“倾覆”是多义复合词,在不同的语境中,针对不同的对象而表示不同的意义。用于表示国家的垮台灭亡或政权的丢失,是“颠覆”义;用于表示人的行为时,根据对象的不同,区别为两个意义:用于君主,是“偏斜反覆”的意思;用于国君以外的人,是“倾轧陷害”的意思。《辞源》把“倾覆”当作单义复合词,释为“颠覆,破坏”,不足以概括文献中“倾覆”的表义实际。
  关键词:《荀子》 倾覆 颠覆 倾轧陷害 偏斜反覆
  “倾覆”是一个多义复合词,《辞源》只列出其一个义项,释义不全。前面所举《不苟》和《天论》两处“倾覆”,都不能解释为“颠覆”或者“颠覆,破坏”,前者应是“倾轧陷害”义,后者应是“偏斜反覆”义。
  《荀子》全书使用“倾覆”15次,归纳为3个义项:①“颠覆”,针对国家或政权;②“偏斜反覆”(针对国君的行为);③“倾轧陷害”(针对国君以外臣子或小人的行为)。
  一、“倾覆”针对国家或政权,表示“颠覆”义
  (1)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王制・第九》)
  (2)伐其本,竭其源,而并之其末,然而主相不知恶也,则其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富国・第十》)
  (3)无爱人之心,无利人之事,而日为乱人之道,百姓欢敖则从而执缚之,刑灼之,不和人心。如是,下比周贲溃以离上矣,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强国・第十六》)
  以上3个例句中,“倾覆”与“灭亡”连用,都针对国家的存亡,表示“颠覆”(即“垮台”)义。张觉《荀子译注》将“倾覆”对译为“垮台”[3],甚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言“颠覆”,与现代汉语“用某种手段发动政变或武装叛乱,推翻现政权”的意思不同。
  二、“倾覆”针对国君的行为,表示“偏斜,反覆”
  (4)合符节,别契券者,所以为信也,上好权谋,则臣下百吏诞诈之人乘是而后欺;探筹、投钩者,所以为公也,上好曲私,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偏;衡石、称县者,所以为平也,上好倾覆,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险。(《君道・第十二》)
  句中“倾覆”与“权谋”和“曲私”对应,用来说明君主的做法和行为,“倾覆”一词针对君主有违公平、行为失衡的情况,是“偏斜反覆”的意思。
  (5)立身则x暴,事行则倾覆,进退贵贱则举幽险诈故,之所以接下之人百姓者,则好用其死力矣,而慢其功劳,好用其籍敛矣,而忘其本务,如是者灭亡。(《王制・第九》)
  句中“立身则x暴,事行则倾覆”说明君主立身和行事方式,其中“倾覆”指“偏斜反覆”。
  (6)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强国・第十六》)
  句中“倾覆”与“权谋”(指使用权术谋略)和“幽险”(指幽暗狠毒)并列,揭示出人君的行为和品性,其中“倾覆”是“偏斜反覆”,而不是“颠覆”。
  (7)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亡矣。(《天论・第十七》)
  “倾覆”义与例(6)同。郭锡良《古代汉语》注为“颠覆”不妥。
  例(4) 例(7)中的“倾覆”都用于说明君主的行为。在古代社会,尊卑观念极强,对君主和小人的品评标准不同,君主的行为与小人的行为有严格的区别。同样是“倾覆”,用于君主,应是“偏斜反覆”,用于臣子或小人,就是“倾轧破坏”或者“倾轧陷害”。张觉《荀子译注》将例(5)中的“倾覆”对译为“搞倾轧破坏”,将例(6)、例(7)中的“倾覆”对译为“坑人害人”,忽视了君主与小人的区别,与君主的身份及其行为表现不符。
  三、“倾覆”针对国君以下臣子或小人的行为,表示“倾轧陷害”或“倾轧破坏”
  (8)君子能则宽容易直以开道人,不能则恭敬绌以畏事人;小人能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人,不能则妒嫉怨诽以倾覆人。(《不苟・第三》)
  句中“倾覆”针对“小人”的行为,表示“倾轧陷害”。
  (9)不然而已矣,有掎挈伺诈,权谋倾覆,以相颠倒,以靡敝之。(《富国・第十》)
  句中“掎挈伺诈,权谋倾覆”是“抓住对方的弱点伺机欺诈、玩弄权术阴谋进行倾轧陷害”的意思,其中“倾覆”表示“倾轧陷害”或“倾轧破坏”。
  (10)故齐之田单,楚之庄跷,秦之卫鞅,燕之缪虮,是皆世俗所谓善用兵者也。是其巧拙强弱则未有以相君也,若其道一也,未及和齐也,掎契司诈,权谋倾覆,未免盗兵也。(《议兵・第十五》)
  田单、庄跷、卫鞅、缪虮这些用兵之人“掎契司诈,权谋倾覆”的行为,是抓住对方的弱点伺机欺诈、玩弄权术阴谋进行倾轧陷害(破坏)的行为。句中“倾覆”表示“倾轧破坏”。《荀子译注》将“倾覆”对译为“进行颠覆”亦通,这里“颠覆”的实质在于“倾轧破坏”而不是前文所言的“垮台”。
  (11)大国之主也,不隆本行,不敬旧法,而好诈故,若是,则夫朝廷群臣亦从而成俗于不隆礼义而好倾覆也。(《王霸・第十一》)
  句中“倾覆”用于说明“朝廷群臣”的行为,是“倾轧陷害”义。
  (12)权谋倾覆之人退,则贤良知圣之士案自进矣。(《王制・第九》)
  “权谋倾覆之人”指玩弄权术阴谋、搞倾轧陷害(破坏)的小人,《荀子译注》对译为“玩弄权术阴谋、专搞倾轧陷害的小人”,可见句中“倾覆”是“倾轧陷害(破坏)”的意思。
  (13)故与积礼义之君子为之则王,与端诚信全之士为之则霸,与权谋倾覆之人为之则亡。(《王霸・第十一》)
  句中“倾覆”是“倾轧陷害(破坏)”的意思。
  (14)三邪者在匈中,而又好以权谋倾覆之人断事其外,若是,则权轻名辱,社稷必危,是伤国者也。(《王霸・第十一》)
  句中“倾覆”是“倾轧陷害(破坏)”的意思。
  “权谋倾覆之人”在例(12) 例(14)中同现,其中“倾覆”的意思也是一致的。
  (15)乱世则不然:污漫、突盗以先之,权谋倾覆以示之,俳优、侏儒、妇女之请谒以悖之,使愚诏知,使不肖临贤,生民则致贫隘,使民则綦劳苦。(《王霸・十一》)
  句中“污漫、突盗以先之,权谋倾覆以示之”,是君王在乱世所采用的对待百姓的方式方法,即用污秽卑鄙、强取豪夺的行为给人作先导,用玩弄权术阴谋、搞倾轧陷害的办法给人作示范。君王不必自身做“先导”和“示范”,“权谋倾覆”这一行为的主体自然也不是君主,所以,句中“倾覆”应该是“倾轧陷害”的意思。《荀子译注》将“权谋倾覆”译作“玩弄权术阴谋、搞倾轧陷害”是准确的。
  《荀子》一书使用“倾覆”的例子表明,“倾覆”是一个多义复合词,该词在不同的语境中,针对不同的对象,表示不同的意义。《辞源》把“倾覆”当作单义复合词,释为“颠覆,破坏”,不足以概括文献中“倾覆”的表义实际。在“颠覆”义上,“倾覆”用于表示国家的垮台灭亡或政权的丢失。用“倾覆”表示人的行为时,根据对象的不同,区别为两个义项:用于君主,是“偏斜反覆”的意思;用于国君以外的人,是“倾轧陷害”的意思。
  参考文献:
  [1]辞源(合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37.
  [2]郭锡良.古代汉语(中)[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655.
  [3]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浅谈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作用一引言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呈现的是一个开放的活动场面。在这个开放的活动场中,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翻译活动。许钧在其翻译论中,探讨了翻译的本质,其中特别指出翻译活动具审美文化产品如何为社会正义公平服务公平正义作为一种治国理念和进步思想,首先政府应该以其力量组织和引导新闻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资源,最广泛地倡导公平弘扬正义,在社会上树立鼓励正确健康的价值观,而对于社会不公黑暗丑恶浅谈楚辞与楚国社会文化一楚辞简介楚辞是屈原所开创的一种新型诗体,其在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十分浓郁的楚地地方特色,也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楚辞在我国的文学领域有着很强的影响力社会化媒体背景下个体生活方式的文化自觉一社会化媒体时代文化自觉论的新思考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首次把文化自觉上升到学术高度并提出,根据他的界定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与加强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相结合的思考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促进中华优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自信的关系引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事业单位文化建设事业单位(InstitutionalOrganization)是指国家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因此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意义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的独特辉煌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刍议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一前言作为一个广义的概念,群众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厚的社会范畴。可以说,群众文化是一个历史过程,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同时,群众文化也是一种文化结构,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我们利用赣州市红色文化资源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中的传播实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国民或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认可共同遵循并自觉践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目标。青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的最重要对象之一,赣州市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中当代中国山水画的色彩研究与创作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色彩观受到古代哲学精神的影响,中国山水画色彩类型主要可以划分为淡雅的水墨为上和五彩彰施的重彩两种。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对色彩的认知和表现也存在较大差异,近现代西方色彩
对外武术教学教师的培养的教育理论论文论文关键词武术对外教学教师素质论文摘要对外武术教学是武术国际化的主要问题。对外武术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对外武术教师来源较广背景复杂,在教学中存在很多问试论语言心理能力的培养与交际教学法的辩证论文高中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各种版本的英语教材在全国各地广泛使用。纵观目前各种版本的新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突出了对口语能力的训练及对综合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是与传统教材一个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分析论文通过对语言课程新课标的研读可以发现,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作文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能够根据日常需要和常见表达方式编写和发展书面语言技能。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生活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语文实践活动实施一语文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新课标第一部分课程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下有这样一段话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关于创业体验自主活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践论文论文摘要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除依托课程和理论教学体系外,还应借助实践教学体系的各个教学环节,结合实践教学活动的具体内容,合理嵌入创业体验自主实践活动的元素,使创业体验自主实践活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初探教育论文现实课堂,为体现有效课堂教学向生活回归,往往创设不少情境,而我们没有意识到课堂本身就是生活。课堂必须真实,学生应成为课堂主人。一节课展示的不仅是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艺术,还应展示教师新课程下语文教学论文第一篇探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一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1。1多元化的试题模式第一,命题形式体现趣味性。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的试卷不再像一张张冷冰冰的面孔,而是像老师们浅议高校声乐教学现状与创新论文摘要新时代发展下,人们对于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不断增加,音乐作为艺术性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活和娱乐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音乐内容不断丰富,高校对于音乐课程的教学也逐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论文随着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增加,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已经不仅仅是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更是对创新性的要求。因此在中学期间就要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重视起来,并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论文一启发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创造思维思维方式乃人的思维活动的顶级具体方法,乃许多思维的统一合并得出的,乃最终造出创造力的必须。所以,鼓励刺激孩子们的创造思维意识乃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第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分析论文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重要举措,尽管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地方上下积极推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迅速。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