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自我同一性理论与大学生生涯教育论文

  摘要:大学生生涯教育与自我同一性理论具有内在关联。在自我同一性理论的视阈中,大学生生涯教育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自我同一性理论可以给大学生生涯教育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与启示:明确层次类生涯教育目标,坚持全体性原则;树立发展性生涯教育理念,坚持主体性原则;开展全方位生涯教育,坚持渐进性原则。
  关键词:生涯教育;自我同一性;大学生
  自我同一性理论与生涯教育的内在关联
  (一)两者的演变过程
  自我同一性是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rikson)最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1968年出版的《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一书中,艾里克森对自我同一性理论及青少年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
  艾里克森认为,人除了生理性的冲动外,在生长过程中还有一种注意外界并与外界相互作用的需要,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是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他据此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将人生全程分为八个阶段,认为人生的每一阶段各有其特定的矛盾或问题,均视为"危机与转机"的关键。这里的"危机"不是指灾难性威胁,而是指发展中的转折点,成长中的契机。危机的解决有赖于以前各阶段危机的解决程度,要高度重视和及时解决每一阶段的特定问题并完成心理社会任务。
  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社会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与防止同一性混乱。个体进入青春期后,身心经历着疾风暴雨般的变化,他们开始特别关注自己的身体形象,对自身形象重新进行认同。同时也认识到社会对自己提出了新要求,这使得青少年处于心理冲突之中,体验着各种困扰和混乱,开始思考"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等问题。在艾里克森看来,青少年如果能运用积累起来的关于自己和社会的知识进行仔细思考,并做出种种尝试性选择,那么他们就有可能获得同一性,能较顺利地过渡到成年期。如果不能完成同一性的确立,就有可能引起同一性扩散(混乱)或同一性的消极发展。
  20世纪70年代,马西娅(Marcia)赋予自我同一性概念以可操作性,创立了自我同一性状态的理论模型。她依据青少年在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对"探索"与"承诺"两个要素"是"与"否"的选择,将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划分为四种状态:
  (1)同一性获得,即经历了一段探索,仔细考虑过各种同一性问题,并选择了自我投入的目标和方向。这是最成熟、最高级的状态。
  (2)同一性扩散,既不积极寻找,也不努力探索与思考,没有确定的目的、价值和打算,缺乏方向,彷徨迷惑。这是最不成熟、最低级的状态。
  (3)过早自认,即没有经历探索就对一定的目标、价值观和信念形成承诺,这些承诺反映的是父母或权威人物的希望和要求。
  (4)同一性延缓,指正在经历同一性危机,积极地思考各种可能的选择,但还没有对特定的目标、价值观做出决定,没有实现最终的承诺。
  数十年来,许多心理学家对同一性理论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此为基础,1996年,Adams与Marshal将自我同一性的功能总结如下:
  (1)为理解一个人是谁提供了结构。
  (2)给个体以明确的价值观、目标、发展方向和生活的意义。
  (3)给个体提供了明确的个人控制感和自由意志。
  (4)有助于个体追求价值观、信念与行为的内在一致性。
  (5)有助于个体潜能的认识和发挥。
  "生涯教育"的概念是由时任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的马兰(Marland)博士于1971年正式提出的,其内涵非常丰富,主要是指"个人一生中从幼儿园到成年的综合性教育计划,即按照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定向、生涯准备、生涯熟练等步骤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谋生技能,并建立个人的生活形态"。生涯教育是职业指导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职业指导在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生涯发展理论的提出,生涯规划教育逐渐取代了职业指导的地位。80年代,生涯规划又有了新的发展,成为现代学校教育与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生涯理论不断涌现,尤以美国职业指导专家萨帕(Super)等人提出的生涯规划理论最为著名,该理论认为生涯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有特定年龄阶段的发展过程,具体包括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等五个阶段,其中,探索阶段(15 24岁)又分为尝试期、过渡期、初步试验承诺期。由此可知,大学生正处在从职业生涯探索阶段的过渡期走向初步试验的承诺期,即开始职业生涯的规划与步入职业人生的准备阶段。
  发达国家在学生升学与就业指导方面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涯教育指导体系。而我国的职业指导才刚刚起步,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及就业服务的现实需求,对大学生的生涯教育已日渐引起重视。
  (二)两者的内在关联
  自我同一性理论与生涯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思潮,但实证研究显示,职业承诺、职业探索与自我同一性呈正相关,理论研究也表明,两者存在紧密联系。第一,两者具有相似的社会历史背景,都是后工业社会对人提出更高要求的反映。第二,两者都强调影响因素的整合,认为个体的发展是外在环境与内在自我相互影响的结果,是由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共同促成的。第三,两者都关注人的成长与可持续发展,都认为大学阶段是自我同一性确立与社会角色形成并做出职业选择的关键时期。第四,两者都非常重视个体的探索与承诺,探索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先决条件,职业决策之前必须经历探索的过程。第五,两者都重视自我意识的培养,认为自我认知是生涯规划的起始,个体形成一个恰当的关于自己的认识与调节系统是自我同一性确立的重点。
  这就使得自我同一性理论对生涯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我同一性理论的许多主张影响到人们对生涯教育的看法,为探讨生涯教育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换言之,生涯教育与自我同一性理论具有某些相似之处,成为自我同一性理论关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自我同一性途径与载体的生涯教育,其实践研究将不断充实与发展自我同一性理论。
  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从社会变迁来看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精英教育,"进了大学门,就是国家人",大学毕业生就业是由国家包分配,用不着自己考虑,也由不得自己选择。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基本上处于过早自认状态,这时的大学生没有也不需要生涯教育。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教委把高校"毕业生分配工作"改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学生就业体制开始从"统包统分"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转变。进入90年代,国家计划的硬框框逐步消解,大学生在择业自由度增加的同时依然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在职业选择上,大学生更多地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他们开始接触职业指导,但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生涯教育。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张,部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同时出现。2003年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约52万人待业;2004年约69万人待业;2005年约79万人待业;2006年约90万人待业……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遇到"就业难,难就业"的困扰。从整体上看,2000年后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又退到了同一性延缓与同一性扩散状态,因此,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迫在眉睫。
  从高校就业辅导来看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困难,许多高校已开始重视就业指导,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近十年来,就业指导仍存在"几多几少"现象,即信息提供的多,观念转变的少;支招的多,解惑的少;商业性的指导多,教育性的指导少;讲择业的"多,讲敬业的少;讲如何找到满意工作的多,讲找不到满意工作怎么办的少;仅在大四进行"抱佛脚"式择业指导的多,始终对大学生渗透生涯观念的少。其局限性是重视了择业问题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能从根本上长远性地帮助学生走向职业生涯,获得持续性发展。因此,提升职业指导的地位,开展发展性生涯教育十分必要。大学生生涯教育是指通过课程学习或团体辅导,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世界和形势、政策,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理念。通过搭建各种平台,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就业能力与自我决策能力,最大限度地使大学生具备人职匹配能力,进而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生涯发展观指导自己择业行为的活动过程。 从学生职业规划现状来看根据自我同一性理论,大学生正处于成人早期的转换期,是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的时期,使职业倾向逐渐具体化并实现职业偏好是大学阶段的心理社会任务。然而,调查表明,仅有7.29%的大学生确立了自己的职业定位,有49.84%的大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缺乏了解,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没有进行过职业生涯设计。另据对浙江省部分高校的调查,仅有18.72%的学生对生涯教育概念很熟悉,较熟悉的占26.92%,听说过的占30.77%,有24.04%的学生对这一概念感到陌生,这充分反映了高校的生涯教育存在着缺失与盲区,导致部分学生缺乏明确的生涯发展方向,备感茫然与彷徨、焦虑与不安,经常以睡觉、打牌、游荡、等方式消磨时光。因此,在自我同一性视阈内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存在价值得以凸显,大学生生涯教育显得十分迫切。
  自我同一性理论对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启示
  (一)明确层次类生涯教育目标,坚持全体性原则
  运用Marcia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可以从"探索"与"承诺"两个维度,将大学生的职业同一性划分为四种状态,即职业同一性获得、职业同一性早认、职业同一性延缓与职业同一性扩散。根据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大学生的生涯规划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将影响其成年后的人格发展,因此,面对职业同一性状态不同的学生,要明确不同的教育目标,分层次加以引导,促进全体学生职业同一性的确立。
  对于职业同一性获得者,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在尊重主体性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并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高度认识和反思自己的个人理想,使他们认识到,只有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自身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从而认清所担当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明确奋斗目标,激发成长动力。
  对于职业同一性早认者,应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建立自己的意义世界,培养积极探索精神,提高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和变通性,逐渐脱离对权威的依赖与崇拜,学会将有关的经验和信息联结起来,有效地统一自我与他人的信息,形成恰当的自我意识系统,并学会选择与自我决定,使自己的投入更加具有方向性、目标性和主动性。
  对于职业同一性延缓者,首先要明确延缓状态是成长中的一个必然经历,其次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寒暑假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志愿者服务、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切实感受创业的艰难与成功的喜悦;或开展自我探索的团体辅导,通过探寻"我是谁"、"我将来干什么"、"我如何适应社会",以增强自我意识,合理规划人生。
  职业同一性扩散是必须防止的状态。对于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应开展同质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心理测试筛选成员,或张贴海报招募自愿者,将他们组建成辅导团体,开展一系列的生涯辅导活动,如"我是谁"、"谁塑造了我"、"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事"、"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我的未来我做主"等,帮助学生梳理过去、明确方向,立足现在、形成动机,焦点解决、感受成功,渐渐获得成长的动力。
  (二)树立发展性生涯教育理念,坚持主体性原则
  生涯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包括就业辅导、职业辅导与生涯辅导。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就业指导的基础上,应注重更深层次的发展性和主体性。一方面,应该关注大学生的成长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首先,应要求学生转变观念。即改变"等、靠、要"等落后的就业观念,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其次,应引导学生主动设计。学生自己要积极把握社会人才需求的动向和标准,把社会需要作为规划与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既要看眼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发展;既要考虑个人因素,又要自觉服从社会需要。同时,应有意识地增加技术性、实践型课程的学习,主动缩短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培养自身的职业优势。再次,应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学习观。大学四年的学习是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获取知识,培养技能的综合素质性预备学习,专业设置仅是职业发展的倾向,而未来发展有较自由的职业选择与发展的空间,每个人都要利用宽松的学习氛围,制定自己的基础性、专业性与发展性层次学习目标。
  (三)开展全方位生涯教育,坚持渐进性原则
  大学生生涯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贯穿于大学整个四年。
  大一试探期:自我认知与职业认知是其核心内容。首先,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可以通过与师哥、师姐的交流,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网站或报纸杂志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社会需求状况、将来的就业方向以及各方面所要求的能力技能与素质。其次,应通过标准化、科学化的心理测试与职业适应性测试,使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优势与弱项,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包括性格、兴趣、价值观、行为倾向等,扬长避短,制定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再次,在上述基础上,初步明确适合自己的职业,实现人职合理匹配。可以借鉴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创立的职业性向测验。
  大二定向期:确立职业生涯目标是其重点工作。即在认识自身能力和个性"能做什么",了解职业前景"应该做什么"的基础上,确立职业目标"想干什么",引导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目标,达到知、行、意的统一,为获得理想的职业发展而做好准备。职业生涯目标包括人生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一般应根据个人的专业、性格、气质和价值观以及社会的发展趋势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长期目标,然后再把人生目标与长期目标加以细化,根据个人的经历和所处的环境制定相应的中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大三加强期:职业生涯发展策略是其重点工作。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就要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把目标转化成具体的行动措施。行动方案包括职业的选择、职业发展路线的选择与相应的教育与培训计划等;行动措施包括专业知识的加强,专业技能的拓展,求职技能的提高,相关的竞赛、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的组织与开展等。
  大四分化期:在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出路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划后,可指导学生总结前三年的准备情况。首先,检验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充分。其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择业、适业、敬业的专项指导,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训练。再次,鼓励学生勇敢地走出校门,从容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自信地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埃里克·H·艾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Jane Kroger.discussions on Ego Identity[M].London: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1993:13.
  [3]张鑫,李昌庆,傅金芝.自我同一性理论及其应用[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21).
  [4]南海,薛勇民.什么是"生涯教育"——对"生涯教育"概念的认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
  [5]李文道,邹泓.大学生同一性与职业探索、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
  [6]梁红瑜.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论文,2006.
  [7]夏海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分析[J].新余高专学报,2007,2(12):116.
  [8]李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指导之我见[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1.
  [9]谭志平,姚红.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学科史对科学精神的启迪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决定因素,因而被称为第一生产力同时,物质文明成就的高低决定着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仍是科学技术。早在100集体作文教学在初一课堂中的尝试作文难教,历来是语文教师教学的一块心病。而怕写作文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大天敌。特别是初中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刚完成由小学生到中学生的角色转换,他们生活阅历普遍少,知识面较窄,对周围的关于技校的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思想品德教育论文摘要在21世纪,学校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开拓型人才,以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对技校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作重新思浅析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房管理论文关键词制度管理故障管理健康使用网络服务型机房论文摘要以学生教师为本,以建设服务型机房管理模式为目的。管理是一门科学,管好用好机房,提高机房使用效率,提高机房管理水平,在中等职业浅谈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改革论文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教师论文摘要数学是各学科学习的重要基础,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还存在学生基础薄弱一些学生放弃数学学习,教学方法传统,缺少与职浅析加强职业学校学生法制教育论文关键词职业学校法制教育措施论文摘要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的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当前职业学校法制教育重要性的分析,提出了加强职业学校学生法制多模态环境下大学英语多元识读能力培养策略摘要在大力发展网络教学平台和多媒体设施的现阶段,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多样化已经逐渐成为主流。本文以多模态教学理论为基础,建议通过在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中开设多模态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学生多元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师角色转换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为例论文关键词教师人才观创新教学模式教师角色转换论文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师人才观教学理念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深化为课程教学关于工科类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与教学策略研究论文关键词工科类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英语教学教学策略论文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了工科类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现状,分析了产生这些动机的深层原因,同时以相互听简析网络娱乐功能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为了适应大学生思想发展的进度与国家发展的需求,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式也应随之进行改革,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网络娱乐功能在大学思政教育应用探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为了应对互浅析水利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教育培训工作的参与者是广大干部职工,如何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水务系统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问题探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借鉴。一
在升腾与坠落之间作为在八十年代后期兴起的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池莉的作品是以对世俗人生的深切关注和原生态的展示为读者所熟知的。她的人生三部曲系列作品(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是这方面的突出代鱼玄机之得失研究摘要鱼玄机为唐代三大女冠诗人之一,诗歌作品主要收录于全唐诗,现存诗歌50首。作为女性,她是不幸的,失去了婚姻,情场失意作为诗人,她是成功的,所作诗歌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人才济济的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常见误区及对策研究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均有了相应的转变,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前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理解偏差片面强调学生主体性滥用多媒体技术等原因,教学陷入了矫枉过玉部字的体例编排研究摘要说文解字是中国首部按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有很好的研究价值。目前有关说文解字中玉部字的相关研究很多,但是对玉部字内的编排体例说明的很少。说文解字对部首内的字的编排是有一定体例的,论二十世纪汉语诗歌的艺术转变内容提要本文从中国新诗的诞生与八十多年来几次大的转变中,勘察现代汉语艺术建构的境遇。文章认为,新诗发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现代隐喻结构的形成诗意语言对灵魂和生命的家园的抵达而对新诗体重视音乐课堂中的表演艺术毕业论文摘自内乡初中网素质教育的实施,使音乐教学走出了单1的教学模式,创新精神的提倡,激活了师生思维。然而表演艺术做为素质教育的1部分,创新能力培养的1方面,却往往被忽视了,究其原音乐与相关文化的音乐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毕业论文摘自课题网站1课题研究的背景ldquo综合rdquo,是基础教育的1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1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音乐音乐教学的几个转变毕业论文我国音乐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几年,我们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许多教学理念和方法也随之有了很大的转变。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现行音乐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问题高中音乐鉴赏课愉悦教学的尝试毕业论文摘自福建省漳平市教育网2006年秋季开始,福建省高中教育全面实行课程改革,新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明确了总的原则是优先开设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以保证学生获我是这样上一年级的第一堂音乐课毕业论文我是这样上1年级的第1堂音乐课芙蓉区大同小学成娟娟每周参加音乐教研活动的时候,我常常听到同行们在互相交流和抱怨着上1年级的课真累,特别是第1节课更累,学生刚从幼儿园上来,1以境动情,情境交融毕业论文音乐教学,既是1门科学,又是1门艺术。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