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健康探索娱乐情感热点
投稿投诉
热点动态
科技财经
情感日志
励志美文
娱乐时尚
游戏搞笑
探索旅游
历史星座
健康养生
美丽育儿
范文作文
教案论文
国学影视

票据法第十条的意义与适用性论文

  一、法条理解
  《票据法》在第十条中这样规定:"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
  签发、取得和转让也就是票据的出票行为和背书转让行为,也就是票据关系,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即票据的原因关系。《票据法》第一条的规定确定了票据的出票和背书转让行为必须以票据原因关系的真实存在为前提,并且这个原因关系是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该条第二款可以理解为票据的取得,双方当事人应当给予相应的对价。但同时《票据法》第十一条也规定了例外情况,即可以通过税收、继承、赠与等情况无偿取得票据。
  二、《票据法》第十条的争议
  (一)第十条与票据无因性相矛盾
  这部分学者的观点在于,该条的规定是与票据的无因性相违背的。票据的无因性,即票据关系与票据的基础关系相分离。但是第十条却是一种有因性的规定,应当予以废除。
  对于第十条第一款,笔者的观点是,在立法者最初立法的时候,是考虑了当时金融市场的通货膨胀,在最初的确是有违无因性的理论,但是不能全盘否定。在现代票据的实施中,法律本身并没有对违反第十条的后果做出规定,说明在法律的实施过程中,立法者已经认识到了条文的规定存在问题,并且在实践中,仍然是坚持票据的无因性。另一方面是,如果对该条文理解为是对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的"真实性"的强调,以及对于诚实信用原则的遵守,按照这种角度理解,其与无因性不相冲突。仍然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二) 第十条是票据无因性的例外
  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票据的无因性不是绝对的,而是一种相对的无因性,存在例外情况。如果票据的当事人是直接收受票据的当事人,那么票据的原因行为会直接影响票据行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把第十条理解为无因性的例外,而不是对无因性的否定了。
  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有可取之处,但是总体来说有以偏概全的嫌疑。首先,票据的无因性的确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票据的原因关系和票据关系"以分离为原则,以牵连为例外",这一点笔者予以赞同。但是单单从票据的当事人是直接收受票据的当事人等特殊情况就认为第十条是对无因性的例外规定有些以偏概全,论据不够充分。
  (三) 第十条结合了当时中国经济情形
  采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当前中国票据流通的较少,应当更多地考虑票据安全性,所以本条的规定对于保障交易的安全具有现实的意义,应当暂时将第十条予以保留。
  在第一个观点的論述中,笔者已经阐述了第十条的规定与无因性是不相冲突的。其次,笔者认为,虽然说当前中国金融体制的现状是票据的流通度不够,但是立法者在立法时应当具有预见性,不能仅仅根据当前票据的流通少,就不重视票据的流通性和效率。票据作为一种支付手段,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流通速度越来越快,立法者肯定能预见到这一点。因此,这种认为第十条的规定是更多的考虑到交易的安全的观点是不合理的。
  (四) 第十条是宣示性条款
  因为《票据法》并没有规定如果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如果不存在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会有什么后果,而且本条强调的是对诚实信用原则的遵守,所以只是一种宣示性的规定,不具有实际意义。
  笔者认为,这样理解违背了法的作用,法律不能只作为一种宣示和呼吁,法律具有强制性,如果将此条理解为一种宣示,则违背了法的强制性的约束。那么这样的法律又有什么实际作用呢?法律必然不能为一种宣示,而是保护当事人权利的依据。所以上述理解有些不妥。
  三、对第十条新的理解
  笔者在上述的评析中,已经阐述了主要的观点。《票据法》的第十条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是否在当前中国还具有法律适用性?答案是肯定的。在立法之初,笔者承认,《票据法》第十条的规定的确是考虑了当时1993-1995年通货膨胀的实际情况,要求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必须要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但是在《票据法》本身的法条中,实际上没有对违反第十条的后果做出规定,并且最高人民法院事后在《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又规定:"票据债务人以《票据法》第 10条、第21条的规定为由,对业经背书转让票据的持票人进行抗辩,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说明了在后来的实施中,立法者认为仍然应当坚持票据的无因性。虽然说立法者在立法之初的规定违背了无因性,但是网络证券的发展,使得实体票据也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暂时没有修改《票据法》的必要。所以,笔者认为,可以转换一个角度来理解《票据法》第十条,使之仍然有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可以把《票据法》的第十条理解为对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的"真实性"的强调以及对于诚实信用原则的遵守。也就是说,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如果具有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就必须是真实的,但是没有强调一定要有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同时,条文将"应当"限定在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之前,也体现了立法者对于诚信、真实的重视。而不是将应当限定在了交易关系和债券债务关系之前。再者,如果将交易关系和债券债务关系的存在作为票据签发、取得和转让的前提,那么如何解释通过赠与、继承等不以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为基础关系的票据的取得和转让?所以通过这样的理解《票据法》的第十条在当前的情况下仍然具有意义和适用性。
  四、在新视角下看第十条的意义与适用性
  (一)意义
  1.有利于贯彻诚实信用原则:
  民法中,诚实信用原则可谓是霸王条款,而《票据法》作为民法的分支学科之一,也应当重视诚实信用原则。诚信对于票据的流通十分重要,否则也会导致金融市场的混乱。比如,A签发支票给B,B遗失了票据被C捡到,C找银行提示付款,在这种情况下B很会因为A没有实际给付价款而拒绝履行义务。所以,如果不坚持诚实信用原则,将导致票据市场的混乱,也无法保障票据的无因性,所以,该条规定对于贯彻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尤为重要。
  2. 防止票据违法行为,维护交易安全:
  在新的理解下,可以将"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理解为不是一定要以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为要件,而是如果原因关系是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一定要具有真实性。如果A与B有一笔货物交易,A事实上是一种票据诈骗行为,在银行没有存款的情况下签发一张空头支票给B,B给付了货款,在事后提示付款的时候才发现为空头支票。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当时人没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法律是不予支持的,所以说,法条对真实性的强调有利于防止票据违法行为,维护交易安全。
  3.可以起到法律衔接作用:
  由于在当时的情况下制定的《票据法》第十条是考虑到当时通货膨胀的实际情况,所以具有滞后性。在实际应用中不是按照第十条的规定来具体实施。但是随着网络化证券的发展,暂时没有修改《票据法》的必要,所以转换一个角度来理解第十条的规定可以很好的对第十条作出解释,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在目前着这种争议的环境下,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
  4.规避银行的信用风险:
  通过对真实的债权债务关系和真实的交易关系,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有利于银行规避信用风险。如果票据的双方当事人不具有真实的票据关系,A签发商业承兑汇票给B,B向银行提示承兑并提示付款,银行付款后,B实则未向A履行对价义务,A无足够资金向银行还款,那么银行的`垫款就有一种信用风险,这对于金融机构也是十分不利的。所以,通过真实性和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有利于银行规避这种风险。
  (二)法律适用性
  在立法之初,当时的规定主要是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实际情况,但是当前中国已经不再是之前那样的金融形势,所以,这种考虑下的第十条已经不具有法律适用性了。在新的理解下,不可否认的是第十条在当前的中国仍然具有适用性。
  结合当前的金融体制来看,第十条的规定实际上是对融资性票据的限制。融资性票据是指票据持有人通过非贸易的方式取得商业汇票,并以该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套取资金,实现融资目的。在汇票到期后,银行很可能会面临因出票人兑付违约而导致的信用风险。但是,如果銀行选择去承兑这种票据,能够增加银行的存款,增加中间收入。所以很多银行实则是为了追求业务指标而不顾信用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票据法》第十条就发挥了效用。在新的解释下,如果票据的原因关系时交易关系和债券债务关系,那么这种债权债务关系必须具有真实性。而恰好这种融资性票据大部分都是通过提供虚假合同的方式来取得商业汇票。那么根据《票据法》第十条的新的理解,双方当事人的交易关系应当是真实的,在这种提供虚假合同的不真实的原因关系下,银行应当予以实质审查,然后对于符合的第十条的不予以承兑和贴现。所以,在这种金融市场环境下,在新的解释下,《票据法》的第十条在中国仍然有其适用的意义与价值。
  五、第十条的缺陷
  (一)未规定违反第十条的后果
  《票据法》对于违反第十条的规定有什么后果没有作出规定,没有说这种票据就是无效的,所以这也是有些学者认为第十条只是宣示性条款的原因。法律如果表示禁止一项行为,但是却没说明从事这种行为的后果,那么很容易使一些投机取巧的人钻法律的漏洞,所以在这一点上,较为不合理。
  (二)具有历史性与滞后性
  在上文中,笔者已经说明第十条的产生是在当时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写入法律中的,然而当时的金融市场的情况已经不存在,法律不能仅仅是为了调整短时期的情况而应运而生,应当有更长远的考虑。再者,即使是通过新的理解是第十条不那么矛盾,但是这也只是短时间的过渡性理解,这个条文的滞后性是显而易见的。
  (三)诉讼中援引此条则十分不利
  在诉讼中,如果当事人援引此条规定,对于继承或者是赠与这种没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券债务关系的票据主张无效,那么对于持票人来说,权利无法得到保障,说以这种规定有不合理性。
  (四)第十条的第二款的规定过于绝对
  第十条第二款规定的过于绝对,"必须给付对价",但是第十一条就做出了例外规定"因税收、继承、赠与可以依法无偿取得票据的,不受给付对价的限制"。所以,如果在第二款后加上"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的但书规定,就能够使法条不那么生硬。
  六、结语
  《票据法》第十条的规定是顺应当时通货膨胀的经济形势而做出的规定,以现在的角度看,的确不具有合理性,但是给第十条一个新的解释,认为其更注重的是真实性和诚实信用原则的强调,那么在当前的形势下可以起到一种过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楠.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分析与传导机制检验.吉林:吉林大学.2011.
  [2]林毅.对《票据法》第十条的一点意见.中国法学.1996(3).
  [3]张旭娟.也谈对《票据法》第十条的一点意见——兼与林毅同志商榷.中国法学. 1996(4).
  [4]陈雪平.谈谈对票据无因性的辨证认识——也谈对我国 《票据法》第十条的看法. 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
  [5]王一轲.从金融法视角论 "票据真实交易背景原则"的存废与变革.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9.

小班化科学探究小组活动模式研究的论文的教育理论论文小组活动是实现研究性学习的有效载体,探究小组活动如何开展是教师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小班化教学可以科学地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优秀师资良好场地和设施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可优化科学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论文的教育理论论文摘要本文从科学课堂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等方面进行阐述,用实践和体会说明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对构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积极作用,为新课程的实施行动中的科学小论文分享在科学实践哲学看来,实践是第一位的,实践塑造着人,也塑造着世界,因而被传统科学哲学视为表象的知识。以下是小编整理好的行动中的科学小论文分享,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摘要传统的科学哲学包括大体积混凝土水利工程施工论文范本1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因素1。1收缩产生的裂缝混凝土结构在硬化和散热时会有较大的收缩应力产生,尤其对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来说,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当混凝土的最大抗拉强度小于收议商标词现象初步研究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更加频繁,语言接触作为一种催化剂使我国的语言文字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其中商标词也在悄悄发生着改变从过去的汉语拼音商标词改进为正规的英语商标词从过去的专浅谈中国饮食论文民以食为天。题记在中国人的眼里,食,大若天地。中国人不仅爱吃,而且懂吃,会吃。以麻名震天下的川菜以清闻名中外的粤菜以鲜美名远播的苏菜以辣闻名遐迩的湘菜以淡名昭四海的闽菜中国八大菜系初中科技创新的论文导语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初中科技创新的论文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初中科技创新的论文摘要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京津冀一体化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文摘要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其人力资源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但是,京津冀三地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面临着困境,本文将针对这些困境学校年会论文交流大会发言稿一现状及建议现状一教学模式化,模式化走向单一化学习新课改名校做法,很多学校很多教师都要使用小组合作预习案导学案作业案,都要采用课前自主预习质疑,课堂明确学习目标检查预习展示总结,课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分析论文摘要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学要积极主动的做好引导者的身份,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多元性,并且利用多样化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和发挥出评价的主要作用。基于此,绿色建筑方面论文绿色建筑是很重要的一个新行业,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绿色建筑方面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绿色建筑方面论文一1康奈尔生命科学研究
钢琴教学中学生音乐人文探究能力的培养一前言当前,钢琴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钢琴教学的育人功能,但在目前的钢琴教学中,部分教师还未认识到对学生人文探究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性,一味地给学生传授钢琴演奏技巧,导致学探索新理念下的音乐教学毕业论文内容提要什么是新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按照新的课程标准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目的是为了所有学生的发展,让所有学生都能受到正常的音乐教育,体现ldquo以人为本rd由龟兔赛跑想到的毕业论文摘自人教社轮唱由两个3个或4个声部演唱同1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1拍或1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称之为ldquo轮唱rdquo。属于论手风琴教学的不足与改进毕业论文摘要我国演奏员技术好,手指好,但突出的弱点是不懂音乐风格,其实质就是音乐感觉与技术的问题。我们手风琴手聪明,具有天赋,只因为不少人缺乏对各种音乐的喜爱和欣赏,欠缺对各种艺术让学生的个性在小学音乐中飞扬音乐是最贴近学生心灵的艺术形式,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有效方式,是培养学生个性不可或缺的媒介。基于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从多种方式浅谈二胡演奏的换把与滑音毕业论文摘要关键词2胡演奏换把滑音ABSTRACTErhubasicmethodsgenerallypidedintolefthandplaying(bymeans)techniq浅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毕业论文摘要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音乐课堂我的动感地带毕业论文摘自人教社我1接触音乐课的第1节课堂,我要学生们畅所欲言,告诉老师你们希望老师怎样给你们上音乐课?上什么内容?然后让大家分组讨论。结果得出的结论令自己感到有些意外学生们绝大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素质培养毕业论文摘要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本文阐述了音乐审美教育在培养人的素质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素质素质教育是ldquo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全体国潮州筝乐研究毕业论文摘要我国的古筝艺术历来就有流派之分,潮州筝乐,高雅古朴,优美缠绵,历来被视为我国南派筝的代表。潮州筝发源于秦晋,成形于隋唐,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它深植于潮州音乐的丰沃土壤,实现音乐作用最大化的研究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作为音